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9篇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1
《大国重器》一片充分的展现了中国工业体系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坚历程。体现了一大批工业人为强国之梦而奋斗的信仰,其中有普通的工人、技术工程师、企业家等等。
《大国重器》的第五集的一开始,在汽车之城底特律,刚刚来到福特安装现场的张志刚,召开的一次工作例会说:"胸前贴着的是济二,但是事实上你们代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这是济南第二机床厂人的信仰,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在维护着中国企业人的尊严,他们用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生价值观组成了自己的信仰——团队的荣誉。并使得他们的信仰赢得了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冲压设备主管鲍尔的高度评价:"这个团队向我证明,他们能安全的作业,并遵守规定,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企业的信仰,是一个团队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个团队的荣誉,更有了并且坚定的一个团队的目标。
有这样一篇寓言故事:虾子、天鹅、螃蟹拉一辆货车,虾子一个劲的往有水的地方蹦达,天鹅一个劲的往天上飞,螃蟹横着使劲,结果可想而知——货车是不会动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集体需要一致的目标。
团队意识——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怎样,而是团队怎么样看待、解决这个问题。
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是最强的,他们是通过相互无间的合作达到了完美。他们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合作能一起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相互竞争能决定每个成员最佳的岗位;相互包容能促进每个成员关系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个成员专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让每个成员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相互关怀能让每个成员溶入团队。这就是一个团队的信仰!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有完美的团队。"
是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完美的团队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自己的荣誉,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团队自己的信仰、员工信仰然后逐步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才是有价值的信仰。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2
《大国重器》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它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x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
如今,“中国高铁”这个名词已经开始让世界耳熟能详。继李总理在泰国为我国高铁作出推广、伦敦市长对我国高铁作出高度评价以后,阿根廷的采购计划也得以顺利签订。从2006年8月30日第一组200KM/H级别的CRH1A列车在x出厂到2010年5月27日x中国北车长客股份高速车制造的“首辆车”(注:不是“首列车”)CRH380A下线,新一代高速列车超过京津、武广上运营的高速列车,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纪录,持续运营时速达350KM,最高商业运营速度达380KM/H,为世界之最。其中,最高运营时速于2010年12月3日的先导试验中达486.1KM。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后来居上”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智慧和汗水。时下,中国高铁正渐渐进入行业“深水区”,其科技创新的先导性也将日益显现出来。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3
时间回到2006年。地点是x省第二高峰。海拔近2000米的牛牦岭。这里是东北第一个风电场。也是我国第一个由自己工人承包安装的风电场,国家重点工程。这里其实并不适合建风场。因为要把几百吨的风机,从山底下运到山顶,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而这里从半山腰到山顶是原始森林。那里有熊,有狼,有蛇,就是没有人,更不用说路了。可能是国家为了考验我们工人已及工程机械的能力。才把地点,定在了这里,而他们不负众望,在尽力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硬是开出了一条四车道,能够承受几百吨风机运送的道路。当我第一次从山下坐小时车,来到山顶,看到风机时,感觉就是震撼。100多米高,有三个叶片,每个长20多米。是由西班牙制造。由于进口造价太高,只有十几台风机,散落在诺大风场的各处。当时负责现场指导安装的是西班人。他对我们说,这样的风机,你们中国生产不了。。。。!!!!!!
时间到了2009年,地点离x300多公里,靠近内蒙的地方。这里叫围场,是以前满清皇帝的皇家猎场(所以电视剧中。皇帝早上出去打猎,晚上回宫都是骗人的)这里气候相当恶劣,风沙吹的人睁不开眼睛。10中旬就开始下雪。一场大雪能把房顶压塌,可以下到齐腰深。所以工人们会经常面临一场大雪之后。使他们的住地方没有了。我现在还有那里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有着成百上千台风机。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风场各处。这里的风机全部都是中国造,这个工程获得国家建设领域第二高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工程银质奖。也是目前我国风电建设所取得的最高荣誉。(建设领域最高奖是金质奖。也就是鲁班奖。这个奖有时候是空缺的。而建设领域包括小到住宅,厂房,100来层的高层建筑。大到三峡,高铁。)可以说这是国家对风电建设的肯定。
到了2013年。从早晚温差极大的x,到风沙满天飞的内蒙。再到海风腐蚀严重的沿海。成千上万台风机,在全国各地运转。总装机早以达到世界第一。它们机身上写着,中国华能,中国龙源。中国大唐国际等等拥有它们公司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中国制造!
而片中提到的x正泰,其实我们电力行业中。有很多企业比他做的更好,比如平高,泰开,沈高等等,他们的产品水平不差于他,价格更便宜,产品不但分布全国各地,而且早已在伊拉克,巴勒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站稳脚跟。
而在2014年,由于风电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国家已经把重点转到光伏上。叫停许多将要上马的风电项目。为什么国家放弃了一个如此技术成熟,如此完整的产业链,如此发展迅速的风电行业。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光伏世界第一!我们从发电,到送电,再到变配电世界第一!我们从生产到现场应用世界第一!我们电力行业已站在世界最前沿!现在开始由我们来引领世界!!!
这里面有人说不喜欢这片子,说太主旋律了,他说在他所在的航空领域里,一个GE的工程师说,连一个清洗的工序在中国都不能完成。而片中只是说与世界有差距,却依然不在意的歌颂。因为相比你们航天,至少在国计民生方面,我们电力行业更加重要,我们电力以及其它的行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无数人用青春,用风餐露宿,用汗水,甚至用鲜血所换来的,这样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凭什么不歌颂。做为一个电力行业的人,也希望你们航空人能够做到。虽然你们的行业十分复杂。但请你们再努把力,请不要再让老外说,这个工序,你们中国不行!请不要让老外说。这东西你们中国生产不出来!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4
期待已久的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终于在中央台二频道播出了。身为一个长期在一家机械行业纸媒体工作过的退休人员,看过第一集之后,便心潮澎湃,无限感慨,禁不住大叫一声"好"!
这一集讲述的三家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和总承包企业,大胆创新,勇于拼搏,敢于和全球顶级对手同台竞争,攻占世界技术高峯的成功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装备制造业对繁荣经济和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每个细节都散发出凝聚民心、激励斗志的正能量。片名为《大国重器》,实际上也在宣示着装备制造业乃国民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的脊梁,堪称"强囯利器"、"富国金器".
瓮福集团的故事很有说服力。他们不但战胜全球十七家强势竞争对手,成为世界最大的沙特磷肥选矿厂总承包方,取得巨大的成功:过去十年在国内造化肥、卖化肥总共赚的钱,比不上这一个项目。还把其"无水氟化氢"专利技术以1.2亿美元的好价格转让给了南非。这里有个小挿曲很有趣:初次谈判时,瓮福开价1亿美元,并明确表示"言不二价".南非不甘心,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满世界搜寻,最后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比原价增加20%,以1.2亿美元成交。原因无他:这是独家研发的专利,而专利本来就是无价的。同样动人的是,振华重工研制生产出20层楼高的港口岸桥后,不但直销到美国迈阿密和欧洲某些国家,还逼退了这类产品的名牌老厂韩国三星、德国克虏伯,美国更惨,()他们的市场份额从70%直降为零。看了这些故事,能不为之动容、为之狂喜吗?此外,湘电集团、振华重工研制的矿用超常装载力自卸车、钻井深度达一万米的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球最大的5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世界难度最大的钢结构桥、每台造价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海洋石油铺管机,也都由于质优价廉,纷纷落户澳大利亚、美国、丹麦和阿联酋。这也同样令人不能不击节叫好,高呼"快哉"!那些客户可都百般挑剔,狂气得很,倒退几十年,哪会正眼瞧一下中国产品!
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老总和成千上万名掌握"缄默技术"的设计、生产人员,都是民族英雄、国家功臣。十分遗憾的是,片中的瓮福集团、湘电集团、振华重工竟然都名不见经传,他们的掌门人何浩明、周建雄、管彤贤也都生疏得很。由此想到,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调整思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宣传力度,扭转"重文体轻科技 ( 装备制造业应视为大科技的一部分 ) "的国民心态。至少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片中何、周、管几位老总对国家乃至人类的贡献比任何一位星姐星哥绝不会小。莫说文体,就连人们普遍认同、张口闭口的"高精尖新",也都要靠机械装备来实现,忽视机械装备,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还想多说几句。我以为,大力宣传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开展这方面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比过分关注军事装备更好,更有利于国家形象。因为第一,任何尖端武器都是机械装备的产物。人们对清末列强轮番入侵,往往只强调洋人的"船坚炮利",却看不到其深层原因是他们拥有远比当时的中囯先进得多的装备工业;第二,军力毕竟隐蔽些为好,而工业装备则尽可以大张旗鼓地宣扬;第三,武器终归是为害人类的破坏力,最终难免叙利亚"化武"的下场,而科技竞争,则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合作共赢的。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5
我们讲“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出的最强音在11月的深秋,划破寂静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话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作为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其惊艳恢宏的画面、先进的创新实例在新时代一线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6天的时间,300分钟的精彩连续,画面、配音、明星产品、技术创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新时代人连日来最“热门”的话题。在一线市场、国珍健康生活馆里、团队培训演讲台上,《大国重器》让新时代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业创新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振兴民族产业的历史使命。
十八年前,在新时代公司成立初期,我们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市场经验。但是我们凭借着对松花粉项目的坚定信心,以永不言败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仅有的500万资金,建成了第一条松花粉生产线,功克了松花粉破壁等历史性难题,在租用的狭小办公室里,开始了松花粉销售的第一步。
十八年来,新时代创业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尝试和探索,首创“店铺+销售员”的“中国新时代专营体系”,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直销道路。在上级集团、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新时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时代如同浴火凤凰般涅重生,创造了国有资产增值1400多倍的奇迹。
在专营店里我们所有新时代人更是集体“抱团”观看,时而安静思考、时而欢呼雀跃。《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让我们又一次直击了民族工业的崛起,让我感觉到能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更让我兴奋的是我是一名新时代人。
在《国之砝码》中,徐工王民董事长那句“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激荡着所有新时代人的内心。话语背后,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健康产业领域,一定要有我们新时代人的位置。我相信在黄永刚总经理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更有信心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的NO1。
放下镜头里的精彩,我们更要看到中国工业的未来。“大国重器”向“强国重器”的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广度、创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国工业留给我们中国人“万亩技术良田”。深铸强国重器,放飞强国之梦,中国制造再创新高;智领技术先机,成就国之大器。
十八岁的天空无限广阔,风华正茂的新时代前途无量!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怀着事业追求和人生梦想的人走进新时代;希望所有的新时代人遵循市场规律、遵守法律法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业、以德立业、和谐展业、快乐兴业,在新时代事业的大舞台上,实现“我的梦、国珍梦、中国梦”!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6
当看到《大国重器》播出V58项目产品在x码头装船的镜头时,作为拍摄的亲历者,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摆个摊位,放几张图片,与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相比,简直就是不能看的产品”当听到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评价徐工第一次参加德国宝马展时,不禁有些心酸;当听到王民董事长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时,作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从美、欧、日主导,中国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国,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工程机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谓越走越稳、越走越宽。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走进去”后努力“走上去”,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铸就了敢与国际抗衡的国之砝码、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大国重器。
在《大国重器》在徐工的六次拍摄期间,徐工国际化就不断传来好消息:2012年7月,徐工集团谋划布局全球市场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今年10月11日,徐工欧洲研究中心、徐工欧洲采购中心新址在德国北威州克雷菲尔德市正式启用;与此同步,美国、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也正在筹划建设中,一个全球协同的徐工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徐工是一个有着70年光荣历史积淀和深厚底蕴内涵的企业,中国工程机械的原创主要在徐工。徐工也是靠着不断变革创新,才有了今天……没有任何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给徐工,我们要成为最优秀的世界级企业,还有差距,这个差距,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填补”。正如王民董事长所言,正是凭借着一代代中国装备制造人,用汗水与智慧,才成就了今日中国的装备制造规模全球第一的位置。在2012年,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寒冬。面对全球性的市场低谷,以徐工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硬是打破了行业颓势、走出了行业低谷。今年徐工已完成13.2亿美元的出口额,连续十年位居行业出口第一。
“起重机的吊装重量取决于背后的砝码,对于一个国家,砝码的轻重取决于自身的重量。”而中国装备制造人正是中国机械身后的“砝码”,要继续用“创新”吊起中国制造在世界的一席之地。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7
1、目前国内还是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低中高制造业都以劳动密集型机械设备为主。
2、设备升级过程:产地需求为先(如国家大量资源开发需要),其次降低成本需要(如国外机器高价),最后是高端竞争需要。
3、制造业企业升级过程:首先卖机器生产产品,其次卖机器,再次卖各种投标筹建项目总承包,最后卖机器服务。
利润逐步加大,最后甚至都不受金融危机影响。
4、衡量机械设备质量的唯一标准:精度。
5、从无到有赶超方式:一是模仿,拆了再装,二是并购获取技术,三是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工程师靠经验摸索。
6、源头设备机器的低价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7、创新创造主要靠政策优惠、国家重点项目研究。说白了,投钱,投钱,一直投钱,没有成果也投钱。
8、行行出状元,普通岗位的工人也可以创造巨大财富。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8
昨天晚上就看见这几个字幕,心想看看,这天回来,在家里坐了一会儿,跟家人谈起我要自费出书的事情,他们都同意了。于是,我去厂里转了帐,回来跟妈妈谈起明年他们去石狮的事,我跟凯恩玩着。要离开之际,又看见了大国重器的字幕,于是打开,第一集我没看完,就看第二集,结果吸引了我,逐渐看着,越令我越来越兴奋。原来,中国是一个勤劳、智慧、踏实这么了不起的民族。雄峻的山,温情的绿水。看罢,有很多的感触,还有一些的人的话我想做个笔记录下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些企业在各个行业,尤其是高端行业,高端引领着中国3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之前,我对自己捡玻璃的工作、做qc不以为然,并对朋友羞于启齿,看见他们捡玻璃,经常窥探他们的知识文明和心灵世界。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尤其是其中LNG船的研发和制作;机床的智能研发等项目,看了使我惊叹不已、佩服不已;为其中工人的专注工作和敬业精神感触颇深。前段时间有追星一族,而今天看见这一群勤劳、智慧,朴实无华的工人或工程师、总裁,总会被他们朴实无华的故事深深感动着。30年,中国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200余年的工业技术。我看到心无旁骛,饭都来不及吃了,在妈妈囔囔下,我吃了一点米饭,喝了一碗汤。心中还有很多感想要说,而我要提的是,中国高端技术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产业是必不可少的民生文化;并且,它与美国、西方乃至整个星球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及国力、国民智慧、毅力的较量。这句话其实在一开始要说的,“中华的全体为高端产业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人们、技术员、工程师们,您们辛苦了,你们的故事,比衣着华丽的明星们要耀眼、感人得多,你们憨厚的面孔,其实展现着朴实无华的东方面孔的美……辛苦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这个世界,追赶的时间、追赶的是速度,这个世界,不管哪个领域,我们要用勤劳、坚强、勇敢和实力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钦佩。加油!还有很多感想要说,从今天起,我学会了尊重科研的这一群人,制造产品的这一群大众,我敬爱你们,尊重你们的贡献,钦佩你们的勤劳,加油。现代化,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富强,我们不能停止我们追赶世界的脚步!至于,我胸中的理想(文化)是水,你们的奋斗和坚持的理想是雄峻的山峰,雄峻的山峰还需有青水的环绕,我们注定是引领世界的新一代接班人。当看到《大国重器》播出V58项目产品在x码头装船的镜头时,作为拍摄的亲历者,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摆个摊位,放几张图片,与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相比,简直就是不能看的产品”当听到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评价徐工第一次参加德国宝马展时,不禁有些心酸;当听到王民董事长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时,作为新一代徐工人,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从美、欧、日主导,中国的位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到成为工程机械的重要出口国,稳稳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工程机械的“走出去”之路可谓越走越稳、越走越宽。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走进去”后努力“走上去”,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铸就了敢与国际抗衡的国之砝码、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大国重器。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篇9
11月6日,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式开播,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正如摄制组负责人刘宝恒说的一样:"拍摄这样一部电视纪录片,是我国几代装备人的梦想,是献给全国人民一次视听盛宴。"
这部电视纪录片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摄制组北上南下,深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工程机械、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等十余个重点领域,精选了全国18家行业领军企业,讲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国家博弈》、《国之砝码》、《赶超之路》、《智慧转型》、《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系列专题故事。该片重点关注重大装备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以全景式、史诗式、政论式的磅礴气势,用感人的讲故事手法,展现和讴歌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家队方阵",反映中国装备制造业艰难发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兴与崛起于当代的辉煌历程。
主攻高端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呈现的新突破、新亮点。在《智慧转型》专辑片中展现的"开天神推"——中国最大马力推土机SD90-5,给人印象颇深,让大家看到了厚德坚韧的山推团队精神,看到了推山填海般的巨无霸设备产品,看到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希望。"开天神推"SD90-5开创了建国以来自主研发、实现国产装备自主配套的先河,是目前国内最大马力、最高效率、最智能化的推土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形成了我国大马力推土机的整机技术标准及推土机大马力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标准。对国家工程机械行业长远战略规划、优化民族产业结构、实现国产装备的自主配套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个产品是完全我们自主开发的,随着能源的这种大量的开采,这种使用大型设备的工矿越来越多,过去完全靠进口,我相信我们研制成功以后,能够完全替代国外的进口产品。"山推股份董事长张秀文在片中的自信让国人振奋,山推SD90-5的推出,也向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在过去十年,中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也随之快速壮大。然而,中国机械制造所需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中国部分中低端产品,国内需求趋向饱和,产能过剩成为各家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智慧转型》专辑中,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一句话点中要害,让人感受颇深——"核心的部件中国不能造,所以整个产品盈利附加价值就会很低,就不能根据这个主机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零部件,现在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行。"在镜头中,我们不但欣喜地看到了独领风骚的山推系列主机产品,也看到了占据优势的关键零部件的身影。其关键零部件涵盖了底盘件,传动部件、结构件、铸造件、驾驶室等,这里生产的履带全球闻名,包括小松、沃尔沃在内的众多国际巨头,都为自己的工程机械配上了中国生产的履带底盘,在行业内也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与其他专辑表现手法不同的是,在对山推股份公司的讲述中,重点展现了一个富有激情、勇于创新的山推团队力量,从装配技师、焊接技师、质量检查员、设计工程师等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工作的一个个场景。让观众如同置身于忙碌、有序的生产现场,融入到了山推的精益生产和严谨的研发团队,奔赴在飞沙走石、机器轰鸣的新品验证施工现场。在"焊神"的话语中、在质检员的眼神里、在翻滚的三维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对产品制造的精益求精,看到了对产品检验的全程跟踪,看到了对产品设计的尽善尽美。正是这一群人,在持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中执着坚韧、创新奋进,使得山推在治理结果、战略决策、运行机制、经营绩效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打造了中国典范的制造产业链,成为支撑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坚挺的脊梁。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装备制造业国家,要挺起大国脊梁,铸大国重器。镜头中,再现威武雄壮的中国最大马力推土机SD90-5缓缓开来时,被震撼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息。《大国重器》将为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鼓与呼!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山推,更看到中国工程机械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潜力。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纪录片 大国 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心得体会500字 观看大国重器的心得 国之大器纪录片观后感 大国重器观影心得1000字 国家重器纪录片 观《大国重器》有感500字 纪录片《大国重器》观后感 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大国重器纪录片全集8观后感 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