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6篇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1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1921年的一个夏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犹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长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它挺身而出,带领着千百万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唤醒了四万万劳苦大众。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近百年的时间内,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以“历史”为镜,不忘初心、把稳理想信念之舵不动摇。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远离家乡开启求学之路,他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1916年,27岁的李大钊为《晨钟报》创刊号题写发刊词时,他写下:“索我理想之中华”。1917年,19岁的周恩来前往日本留学之际,面对前来送别他的友人,他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理想信念代代相传革命事业血脉永续,作为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知道理想信念犹如指明灯引领着青年干部们跨过沟沟坎坎,越过激流险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留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这是电影《辛亥革命》的一个片段,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她革命的初心,我想在她赴死的那一刻,心里想着的是跟着党走,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电影里的一幕幕镜头使我潸然泪下,而内心却无比坚定。因为我知道从少年时代追逐的“红领巾”,到青年时代的追逐“团徽”,再到如今追逐的党徽,“红色基因”在岁月的积淀中愈发鲜亮,我心中的理想信念也愈发坚定。
以“历史”为镜,严守纪律、保持清正廉洁之本不偏离。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早在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作出关于纪律方面的规定。更是在1927年5月,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的概念,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严明的纪律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始终坚守,给了中国正确的前进方向,给了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更是给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严明的纪律让我感受到了新形势下防腐倡廉工作的艰巨与繁重;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清廉是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底色,只有心底干净,廉洁自律才能够不徇私情不为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来杭要求“来不迎、走不送”的轻车从简,周恩来总理与人民同吃同住、拒吃特供蔬菜的安贫乐道,铁瑛同志要求儿女自食其力、雨雪天挤公交取包裹的严于律己,人民法官张晓东不收受礼金、不滥用职权的铁面无私,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我们身边竖起了一面面光辉的旗帜。他们以真诚的启迪,形成了强大的红色磁场,建造起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以模范的行动,激发起我们积极向上的欲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他们同行,将会使人生的道路充满阳光。这也让我知道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学习革命领袖与时代先锋“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情怀与精神,更要学习他们“要留清气满乾坤”的高贵品质,真正做到“脑中有政治、胸中有大局、手中无小事、心中有戒尺”,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基层的清廉机关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基层的纪检监察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一道“廉洁”的长城。
以“历史”为镜,建章立制、夯实责任担当之基不懈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我想大家都关注过,片中的陈岩石,是最令我心生敬仰的角色。15岁时为了加入尖刀班能扛炸药包冲锋陷阵,他虚报了两岁“火线入党”;退休后,他卖掉住所把几百万元全部捐给了公益事业;深夜里,他跌跌撞撞爬脚手架,在推土机下通宵护厂;离世后,他捐献了自己的器官,为的是不占后人的土地不麻烦他人。他用生命赴使命,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成为了我心中的榜样。回忆起最初开始纪检工作时的忐忑不安、不知所措;紧张好奇,到如今看到的更多是每一位纪检工作者使命与责任,看到了纪检人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工作,为了办好每一个案件;看到了纪检人在每个节假日,明察暗访、抽查检查,只为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看到了纪检人,字字斟酌,句句揣摩,只为写好一篇文章,给清廉文化传播助力,在岗位中坚守,在艰苦中奉献,用不同行动诠释了纪检人的青春热血、不忘初心。
立足岗位,绽放青春,以初心为指引,汲取历史经验。对工作始终保持精益求精,敢打敢拼、勇于亮剑,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执行纪律不讲条件,遵守规矩不打折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相信我们这一代青年纪检监察干部通过学思践悟、奋发有为,一定可以走好人生的长征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在反腐败斗争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接力奋斗,以青春之我为全面从严治党贡献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2
1921年7月,从浙江嘉兴南湖烟雨中的一艘小船起航,中国共产党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船劈波斩浪、不断奋进。百年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的航行历程是一本沉甸甸的史书,蕴藏着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密码和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细细研读这本厚重的史书,从中寻求方法、坚定信念、强化担当,以昂扬姿态扬帆开启新征程。
以“历史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平稳掌舵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与历史思维的培养。“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不断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自觉把问题放在历史的时段中思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现实问题、洞察发展规律、把握航行方向。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要将学习党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古为今用,用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确保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
以“历史眼光”把握前进方向,坚守路线不偏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创造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百年党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真正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继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党史是我们党自己走过的路,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在党史学习中,我们要坚持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历史和未来看当下,加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根基和现实基础,并为之不懈奋斗。
以“历史担当”激励奋发作为,蓄势扬帆再起航。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回顾百年历程,无数仁人志士挥洒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献出生命,才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学习党史,要认真了解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学习英雄先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全面了解我们党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深刻把握新时代我们党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背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前面是喷薄而出的曙光,更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定会继承传扬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直面挑战,抓紧机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号”巨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3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深受鼓舞,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重读党史。“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在党史学习中,我有了这样的明悟。
党史学习的目的在于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打赢这场硬仗,思想上扶正祛邪、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钙质,始终是放松不得的“灵魂工程”。
学习党史之后,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于外在看,是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于内在观之,则是理想信念的筑底巩固。正是因为许多同志传承了党的优良作风,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办事不卡壳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窝子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了。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则形聚。抓好作风建设,需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
改进作风,制度约束是外因,思想自律是内因,外因根据内因起作用。无论中央的纪律要求,还是廉洁勤政的制度设计,抑或是党组织的教育和提醒,都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能否在大家身上管用起来,关键要看能否唤醒每个人的思想自觉。思想生了锈,外在的约束便很难产生作用。作风改到深处,就要在思想和灵魂上动手术,让“不想”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党纪党规徙木立信的效果已经显现,我们需要往思想熔炉中持续添火,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
思想上的革命最具彻底性,也往往阻力最大、转变最难。制度完善起来了,有人还在想着怎样搞点变通、捞点好处;“人往基层走”的导向形成了,但有人还是放不下官架子,丢不掉特权意识……思想上的除旧布新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政治微生物的侵袭时刻不断。俗话讲,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清除思想尘埃,一刻也不能停歇。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观人染丝,禁不住感慨“染不可不慎也”。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思想世界难免受到环境的习染。树立理想信念,就要勇于接受工作的磨砺、社会的考验,放之于小事小节去涵养,放之于实地实处去锤炼。送礼上门,能不能拒之门外?老百姓事有急难,能不能有求必应、敢于担当?执法遇到打招呼、求人情,能不能一碗水端平?理念信念不是写在书上、贴在墙上的,惟有体现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方能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我们讲的理想信念,就是坚信共产党是为国为民的,党的事业就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从事这样的事业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想清楚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用权干什么,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我们共产党人就有了主心骨,就能够从容面对功名利禄、人世繁华,写下无怨无悔的人生篇章。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4
xx月xx日,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从此全党学习党史教育活动拉开了帷幕,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向历史汲取经验、汲取蕴藏在党史中的丰富的政治营养,获取体现在党史中的无尽的精神瑰宝。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教育,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坚定信仰。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信仰,纵观百年历史,我党能够摆脱其他政治力量的历史局限,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实践,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始终筑牢信仰之魂,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其次学好党言党语。最重要的要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增进党的情感情怀。中国共产党的党言党语,吸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汇聚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我们党跟世界上其他政党的语言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改造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永不停滞、永不懈怠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我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和成功密码。
再次是办实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知行合一。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责任担当、务实作风和为民行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人民的公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在学习党史上走在前、做表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学习党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牢固树立“ 从政为公、施政为民”的政绩观,多做实功实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学史力行,从党的光辉历史中学出坚定信念,学出人民情怀,学出责任担当。要把学习成效转化成工作动力,主动到一线摸爬滚打,在深入群众中干事成事,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在党史中,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闪烁着科学思想的光芒,记录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学习党的历史不只是对过去进行纪念回望,更是要赓续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开辟更加光辉的前进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从而真正做到知史明智、知史担责。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破除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占领一个又一个“腊子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诠释。翻开党的百年历史,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这个“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断肠明志的陈树湘,无私奉献的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援藏好干部孔繁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李保国,用生命践行脱贫攻坚使命的“一线总指挥”黄诗燕……尽管生活的时代不同,肩负的使命各异,但他们都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的英雄赞歌。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从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从党史中涵养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培养与人民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作为的动力源泉。从毛泽东同志号召的“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到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的领袖都十分重视弘扬埋头实干的作风。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艰巨,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史来增强积极作为的自觉,将担当精神融入干事创业之中,永葆奋斗精神,保持战略定力,锤炼过硬作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摒弃一切“坐等靠要”“庸懒浮散”“低慢拖拉”等依赖心理与作风顽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党史中力行担当,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心得体会---致邓恩铭先生的一封信篇6
阅读百年党史,我深深地感受到的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一百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百年,是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我们党诞生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历程艰辛,先后走过了成立之初的艰难险阻,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时代考验,见证了新中国建立的辉煌成就……这百年的发展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却从许许多多长辈们的陈述中慢慢的在体会了这句话,直到长大后,读了中国近代史,看到了众多历史书籍中的真实画面,才知道什么叫历史,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组织,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好处所在。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腹中满是草,饿死不变节”的杨靖宇……重温党史,眼前浮现那一场场腥风血雨,感受无数仁人志士讲气节、重操守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置生死于不顾”的铁骨忠魂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唯自身干净方能查浊立威,唯一身正气方能高扬利剑。纪检监察干部应如竹,朴实无华、坚韧不拔、宁折不屈,练就一身铮铮傲骨,时刻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纪律要求自己,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提高自身“免疫力”,真正做到讲政治不奉承、讲党性不媚俗、讲责任不诿过,争做党和人民最忠诚的钢铁卫士。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翻过这一册厚重的历史书卷,牢记前辈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展望未来,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始终保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和韧劲,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承受各种考验打击,以正风肃纪反腐的新成效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推荐访问: 党史 心得体会 封信 学党史心得体会的通知 学党史心得体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