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试与压力管理的心得体会4篇
心理调试与压力管理的心得体会篇1
今甚是有幸,期遇了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它作为一门校级选修课程,起初,我并未真正意识到它的“份量”,在接受杨戈老师对它逐步深入地讲解过程中,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看法才得以慢慢改变。压力管理心理学作为沟通交流类课程中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虽说不能妄想通过短短八周课时的讲解让我们去深刻领会这门课程的奥秘,但至少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中我们可以学会或找到一些化解生活压力的方法,对于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深入地聆听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才越发地觉得老师的授课是极具其个性、鲜活,让我感觉在听的过程中甚为放松。正如杨戈老师所强调的那样:“教给我们理论性的东西不多,大都是具有实在性、可实际操作的”,这一点在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也深有体会。杨戈老师将我们生活当中一些普通、常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逐步引出深层次和内在的东西,从而教我们用多维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多元的方法处理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们排斥父母对你们的爱,而是你们不适应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杨戈老师的这句话令我尤为深刻!
我们也应该知道,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极具现实性意义的,因为它会教我们正确处理生活琐事及问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即使它的功能还不足以让我们达到柏拉图所言的那种人类灵魂的最佳状态:“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于主导地位,并用之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从而达到灵魂的最高境界。”,但是它却可以教给我们思考问题的别样方式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活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正如杨戈老师以“苹果”为例而引援出的“上堆、下切、平移”理论,其中的“上堆——要求我们应用宽泛的思维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站在一个高于事物亦或问题的角度去审视它,应有杜甫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下切——则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应将之具体化,这样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因而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平移——则需要我们懂得将事物或问题进行横向比较,对比事物之间的差异,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学会在事物亦或问题之间进行相互转移,这对于压力的化解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功能。”简单地说,对于“苹果”这个事物,我们要思考它不仅仅单纯是一个苹果,同时也要思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苹果,还要思考与苹果相关联亦或类似的东西还有哪些;而压力的化解也亦是如此。毫无疑问,这是在教我们多维度的看待事物,多元化的处理问题。
虽然和杨戈老师的相处只有那么短短的八周时间,但我们无一例外地发现杨戈老师始终在坚持着,坚持着什么呢?那就是在授课前总会留15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提问,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不管我们提的问题是多或是少。15分钟短吗?NO!不短,15分钟足以让老师给我们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充分发挥15分的爱。在杨戈老师的教学理念中,我发现其实老师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单纯地为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占为更多的是教会我们看待问题的多维角度,培养我们转嫁及和谐处理问题的思维;诚然,这一过程中也不断强化了我们学会提问题、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心里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所谓的解决办法,因为那千篇一律的方法也许并不适合我们每一个人所遇到的问题,方法只是一种借鉴,我们内心深处想要得到的是一种启迪、一个方向;所以对于杨戈老师授课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是较为欣赏和支持的,当然,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也获益匪浅。
在校级选修课上,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它的认知都存在着一种误区,即认为校级选修课并不重要、可上可不上,选校级选修课只是为了拿取学分。因此,你会发现校级选修课堂上出现一种怪圈:“开学第一节课时人很多,逐渐的就变得越来越少,到后面,去上课的人数都不足一半,等到期末的时候便又门庭若市了。”对于“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留在课堂上”这一较为棘手的问题,我认为那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学校的教育体制、老师及学生本人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此关于学校教育体制我就不加以论述了,我就仅从老师与学生这两方面来简要谈谈个人的看法。
恰当地接触和了解有关压力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杨戈老师在教授这门课时是极具其教学特色和彰显个性的,就如杨戈老师用一张撕成两部分的纸来讲述“我们与父母之间矛盾、复杂的关系”时,以深动形象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了两者的关系,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紧紧凝聚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心,我承认,老师确实很有魅力,那节课我听得很认真。
杨戈老师的授课艺术的确毋庸置疑,但还是美中稍有不足,那节课我向老师表达了我的个人意见——“老师应适当地以富含教育意义、与压力管理方面有关的影视作品来丰富老师所带给我们的教学资源”,老师接受了我的意见并解释了他没有那样做的原由,老师说他每年都在转变教学方法,以便我们能更好的接收,让我们掌握得更多;虽然老师之前使用过,但我想说:“老师每年教的学生都不一样,恰当地运用教学音像资源,真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不仅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同时对于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和进行交流沟通也是极具裨益的。”
本着让我们更好掌握知识的心,杨戈老师每年都在改变、反思和提升自己,这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敬重的,老师殚精竭虑地为我们准备每一堂课,这就是我们留在课堂上最好、最具说服力的理由。
学习是一种师生间双向互动的过程,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需要师生双方的积极配合;并且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作为学生,我们必须得改变我们对待校级选修课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人生、改变命运,态度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愿意留在课堂上;对自己负责的人都应该知道:“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授课老师,他们身上都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有属于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留在课堂上的根本,还是在于学生自己,在于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同时,由于人天生所固有的缺陷——惰性,这就要求老师进行适当的点名也必不可少,点名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对学生的惰性进行适当的约束,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调试与压力管理的心得体会篇2
做学生工作难免会有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是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关键。陈剑老师给我们上的培训课——如何让你的心“不受伤”阐述了压力的概念、来源以及解决压力过大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人际关系方面,和老师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紧张都会导致我们压力过大。其实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做到三乐就可以了: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压力过大的时候,停下手中的工作,沏杯清茶,听听音乐,约三五个好友逛逛街或去图书馆八楼看看杂志都是不错的选择。陈剑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几点解决压力过大问题的方法,包括:努力改变认识,积极应对、说出你的想法、建设性批评、自我激励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从前,也为谁谁学习好工作强而眼红,也曾抱怨生活所赐给的不公,但我曾看到雪小禅的一句话:两朵浪花,一朵比一朵高,前面的一朵浪花说,为什么你要比我高,后面的浪花说,不过只是一瞬间,也许再一瞬你就超过我,即使超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要归于水。就像我们要归于生活,把万事看得风轻云淡,我们才不会有过重的负担。
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压力,工作才会有起色。压力与动力是一对矛盾,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转化成动力。压力变成动力,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有承受压力的能力。若是没有这个条件,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所以,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各种压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最后,陈剑老师给我们了三句忠告,在我看来是金玉良言: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不断进步!
心理调试与压力管理的心得体会篇3
培训是一整天,从早9点半到下午5点。我以前参加过不少类似的培训,要么就是用各种方式给学员打鸡血,当时很兴奋,过后却没留下什么印象;要么就是“来干了这碗鸡汤”,说的道理都似曾相识,但要如何付诸实践呢?缺少实际可行的方法。每次培训都免不了要有瞌睡打盹儿的时候,不过这次——真的是全程无睡意、越听越精神、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啊!以下谈谈我的收获:
这个培训的目的是要达到三个“好”:第一你要“感觉好”,第二觉得“自己好”,第三“别人好”,如果你感觉到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压力跟不良情绪,一定是你觉得别人不好,你自己也不好,因此你的感觉一定不会“好”。要达到这个目的,有以下几个关键:
一期一会
这是老师在课程开始时给出的一个关键词。
“一期一会”这个词来源于日本茶道,千利休是日本正宗茶道的创始人,相传他和其他茶师泡茶的区别就在于:都是一样的过程一样的操作一样的郑重其事,最后捧起杯子喝茶,但喝完之后,其他茶师把杯子放下就结束了,而千利休则是喝完茶,极慢极慢地、无比珍重地将杯子放下。因为这是他与“这一杯茶”最后一刻的相聚,以后他还会泡无数杯茶,但再不会有“这一杯茶”,不再会有任何一杯茶和此时的“这一杯”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要格外珍惜每一次的相聚,因为每一次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次。
以下抄自互动百科:这种“一期一会”的观念,实质上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体现。佛教的无常观督促人们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当茶事举行时,主客均极为珍视,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于是与会者感到彼此紧紧相连,产生一种互相依存的感觉和生命的充实感。这是茶会之外的其他场合无法体验到的一种感觉。
我们哲学课应该都学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反映了哲学里的观点: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期一会”的涵义也包含这个道理,但还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真的要感慨下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一期一会”,多么简洁,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呢。
在课程最开始老师给出这个词,是希望我们在一天的培训课程结束时也能够体会到“一期一会”的感觉。,信不信由你,下课之前老师回顾“一期一会”说再见,以后可能还会有机会相遇,但这一天的经历再不会重来了,我的眼睛真的湿润了。。~
接受情绪
还是先看定义咯,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以人的期待与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它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人的行为和言语,情绪会引起一定生理的变化,最后,情绪是生命的动力。
经常听到”不要带着情绪去工作“、”抛开情绪,全力投入工作“、”要控制情绪,不要影响工作“这些说法,不免觉得,在工作中产生(负面)情绪会有一种负罪感,进而开始怀疑自己和压抑情绪。以前参加过的培训也大多是告诉你要”控制情绪”,以及“如何控制情绪”,好像产生情绪是一种不应该的事情。在当天的课上老师让我明白了:原来人有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可以被接受。这还要从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原理说起啊。
美国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每天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它们会首先传送到大脑中的“视丘”,再由“视丘”传送到大脑外缘神经层,这里是控制人类情绪的区域,因此人类受到刺激,首先就会引发情绪。刺激到达大脑外缘神经层之后,才会传送到大脑内部,主管人类理智的区域。
因此,不能一味控制情绪,也无法完全压抑情绪,这是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你可以有情绪,它不是错,情绪可以被接受。只有确定了这个观念才能逐步有意识地让自己的情绪合理疏导,不伤害他人,甚至逐步减少刺激对情绪的影响力,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不光有情绪,还有理智!
来来来,伸出两手与膝盖平行手心向上,也许你没有注意过,当你心情平和时,两手的高度是一样的,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两手的高度一定不同(通常左手代表情绪右手代表理智),发现不同了肿么办?你就知道现在是情绪主导了,这很正常,暂时远离刺激源,给点时间让你的神经传导到大脑内部控制理智的区域,理智逐渐产生,情绪就逐渐平复了。
对别人的情绪也是一样:当别人对你言辞激烈或攻击时,你就可以知道他现在是情绪占上风,不受理智支配。这时候他的言语和行为都不是出自他的理智,不用在意,可以等他理智回来了再继续沟通,或者干脆远离他,不要再给他施加新的刺激。这里老师举了她多年做临床心理治疗的例子,很多女性家暴受害者,在老公已经发怒的时候继续用言语刺激他,如“你打呀你打呀,你不打不是个男人”,一边还往上凑。。于是男人就。。打了。。
难道人类就无法摆脱情绪的困扰吗?有办法,让自己足够“高”和“大”,这样原来很强烈的刺激就会变得相对微弱,也就不会引起你什么强烈的情绪了。比方说,大象会被一只蚊子咬得嗷嗷叫吗?当然不会咯。那怎么让自己“高大”起来?
老师的方法是:一要尽量开阔眼界,见识多了,自然很多事儿都不叫事儿,焦虑和困惑多半都是面对未知事物的产生的情绪;二要明白强势不等于强大,通常外在表现强势的人心里多半自卑,越爱炫富的越怕别人认为他穷,俗话说“外强中干”,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背后必然有其合理性,了解这一点面对某些人和事也就不会轻易被刺激了;第三则是要尽量找机会亲近大自然,人在大都市里,办公室格子间和狭小的住房周而复始,空气污浊,呆久了必定心烦气躁,容易受外界的刺激。
到这里,你感觉“好”了吗?那么接下来,如何觉得“自己好”呢?
自信=信任自己
自信的人不会觉得自己不好,但这里的自信不是盲目自信,妄自尊大。而是来自对人本身的认识,又要谈到古老的中华文化啦。
王字旁的汉字,大多都是美玉的意思,如“瑜”’“琳”“琼”“琪”“璇”……古往今来人们起名也都喜欢用这些字,希望人具有玉的美好特性。玉自古至今被人们所喜爱,除了美玉难得稀缺外,更因为每一块玉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不会找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玉。人也是一样,没有两个人是完完全全相同的,自信指的就是这点,信任你自己,有你自己的独特,有你的独到之处,有别人无法取代的特点,不用拿着别人的尺子或者标准来衡量自己。
人一定都有缺点,就像玉一定都有瑕疵,不存在绝对无瑕的玉,也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有瑕疵是什么大事儿吗?不是。能工巧匠能够通过巧妙构思将玉的瑕疵表现为艺术品的点睛之笔从而提高它的价值,充分表现它的优点,人也可以,通过持续修行(不是到寺庙或者深山里去修炼哦,这里的修行是说不断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优点充分表现,将缺点淡化或者转化为优势,因为人的整体价值提高了,即使有些缺点也无伤大雅。
好啦,先是感觉“好”,然后觉得“自己好”,此时看别人就会“好”了。说到底,仍然是修自己,因为客观外界我们是无法改变和掌控的不是吗?
你如果以为这个培训只是讲述理论,那就错啦,我说它与以往的培训不同就在于,老师给出了她多年临床心理咨询经验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诸多方法,包括如何有效地放松身心,改良睡眠从而减轻压力,如何化解负面情绪,可行性极高,而且都不难!
心理调试与压力管理的心得体会篇4
老师你好,首先我是一名学习计算机的学生,通过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我而言快要踏入毕业季,当然我也会对我未来的日子以及我们专业的未来发展做一些猜想、我们或许会成为某位领导的下属,需要对领导给出建设性的建议或者对领导的管理等做出必要的评价;我们又或许会成为某些下属的领导,需要组织团体进行活动并制定相关的规定,获得成员的信任和支持,管理团体成员,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要想顺利的完成所有这些过程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些关于管理这方面的知识,而这学期我们经管院开的这堂课就给了我很多启发。
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认识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对自己还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那点,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们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看到那么几条,我真觉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规划。
人是社会性的,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人不能独立的生存,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团队中,个人在团队中的行为,同他在独自一个人时的行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规律。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个人,团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信息沟通是交流意见,传递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有效的沟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们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作、竞争和冲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手段,同时,当人们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时,对稀有资源的争夺,就产生了竞争和冲突,如何管理和控制这些竞争和冲突,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理念,协调组织与团体的人际关系,改善组织与环境条件,改进领导与管理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组织与人员发展。
所以由此引出团队的概念,管理心理学中关于团队和团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对于开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一般意义上讲,团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并保持着相互负责的工作关系,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种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目标没有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是无法完成的。当团队形成之后,其成员必须很快发展出合适的能力组合来完成团队目标。团队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和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高校各类学生社团均具备这样的特征,学生社团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同学组成,他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成为社团的一员,他们是四种基本团队类型(功能团队、问题解决团队、交叉团队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团队。相对于高校对于学生社团传统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中运用团队和团队建设的理论更符合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团的内部建设和制度完善,不断增强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得以拓展和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建立的同时使学生社团管理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用团队与团队建设理论去指导学生社团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社团管理方法单一,阻碍社团的发展。现实中各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社团类型多样,学校管理部门对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管理过程集中在审批活动项目、联系活动场地、收集活动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当中。正是由于类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导致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从团队建设理论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团队的形成和震荡阶段,学生社团的成员无法在参加的社团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出现了大一加入社团时踌躇满志,大二对社团的活动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当而不告而别的社团发展恶性循环。社团活动单一,阻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塑造和培养。目前,虽然社团类型众多,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通常是举办讲座,组织座谈等,缺乏新意与影响力。团队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够使社团成员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一体。
然后就是合作,团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而社会又是由一个个的团队或者组织组成,彼此之间有竞争关系也必然有合作关系。
合作有三个条件:认识一致,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条件。 合作格言:心灵共鸣,方能长久合作。
那么就用两个例子来说说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要素:话说在原始森林中,三条饥饿的小狼狗见到一匹大斑马,于是,他们一起扑了上去。第一只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撞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一点不松口;第二只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也一点不松口;这样,庞大的斑马前后都受到了攻击,已经丧失了自卫的能力。这时,第三只小狼狗开始咬斑马的腿,斑马无力反抗第三只小狼狗,只得任凭它嘶咬。不一会儿,斑马倒下了。这时,三只小狼狗就扑到斑马身上,享受它们的美餐。可见只有利益一致,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才会产生强大的力量。香港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1991年初意图收购恒昌公司。恒昌旗下有七家全资子公司,资产70多亿,主要经营汽车产业,年营业额三四十亿元。但他面临三大问题:一是集团内部有人不同意,力图阻碍;二是没有如此庞大的收购资金;三是恒昌公司有人反对,公开指责荣智健没有管理能力,中资不可信,要抢香港人的饭碗等等。面对种种谣言,荣智健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采取与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百富勤等人合作,最终以40多亿元的成本净额成功收购恒昌97.12%的股权。由于他们心心相映,到1992年1月,中信泰富全资收购恒昌股份,恒昌易性。这次收购中,李嘉诚等合伙人共获利7800多万元,荣智健也因此宏图大展,大赚一笔。
然后说一下合作的类型:按合作的性质,可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如无分工地从事某种劳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产。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无契约上规定的任务,也很少受规范、传统与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
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关的保护。按合作的参加者分,有个人间的和群体间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质而言,双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
最后还是感谢亲爱的杜老师,感谢您这学期对我们的淳淳教诲,然后作为本身就是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管理心理学这门课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是用到很多的,让我更加了解一个团队的管理是需要很多因素的,从员工态度、工作动机到工作压力、团队建设每一点都突出了管理团队的难度以及人与团队中间的问题。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调试 压力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如何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心得 心理压力调试课程总结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心得体会 压力与情绪管理心得体会3篇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培训心得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压力与压力管理心得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讲座心得 情绪与压力管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