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读好书,写好字。教学难点: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金子教案 第1篇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书,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个中国人, 请看,他是谁?(出示徐虎的图片)徐虎。看看图上的徐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
(出示徐虎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范读引路 创设学境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三、初读感悟,学词读句。
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平凡 按时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务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平凡:找一个近义词。
(普通)
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 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 (出示填空)
(4)小朋友们不但把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能理解词义,真不简单!现在去掉拼音,一起来读,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各种形式的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 .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 。许多年来,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给大家 。人们都说他的像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很会读书,边读边思考,真是好样的!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出示,谁来读一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 (出示六个生字):
徐 修 供 取 务 凡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徐: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儿歌,双人加余读作徐。记住儿歌你就记住这个字了,那这个字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 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供:记住了“修”,我们来看看“供”,你是怎么来记住他的呢? 他是一个多音字,除了第一声,还有第四声。你会给他分别组词吗?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 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生再次练写!
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金子教案 第2篇
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话题导入,揭题
1. 话题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你认为我们要靠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生交流)
2. 揭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想象课文中的人们有什么梦想?最后,他们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
2.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3. 检查生字情况,相机正音。
4. 交流刚才的问题,并板书两种不同的结果。
5. 师:淘金者大多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了真金。此时,在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为什么彼得能得到真金,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读悟比较,探究原因
(一)学习1~3自然段
1. 指名读1~2段,相机正音
2. 默读这两段并思考: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师生交流,课件依次出示:
相同之处:①都想找到金子。②他们都一无所获。③都“蜂拥而至”,相机理解这个词,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④都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理解“河床”一词。⑤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
不同之处:绝大多数人扫兴离去,彼得却不甘心落空。
4. 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彼得的做法。指名读句。
5. 从彼得的做法中,你觉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6. 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彼得要比其他淘金者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然而——(师引读)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彼得几乎——,也没有——,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
7. 师:刚才大家不是说,要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要勤奋。可彼得也这样做了,为什么却失败了呢?(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听说”一词去理解感悟)
8. 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梦想不是空想。6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于是,他——。但课文不是说他找到真金了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接着读课文。
(二)学习4~5自然段
1. 指名读段,相机正音
2.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雨停后,彼得发现了什么?
3. 指名回答
4. 这样的土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彼得是怎样想的?
5. 指名读彼得想的话。理解“若有所悟”。
6. 彼得“悟”到了什么?再次默读彼得的话并思考。
7. 指导想象彼得当时的心情和表情,有感情朗读。
8. 从雨后的一块土地中,彼得竟能悟到这么多,你对彼得产生了怎样的看法?
四、回归话题,小结提升
1. 彼得的悟就是他的第二个梦想,这一梦想与原先的梦想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个梦想会实现吗?(生自由交流)
2. 那彼得后来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能从彼得的故事中明白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
结束课堂。
金子教案 第3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训练点:
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新词。
用“已经”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教学难点:
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16、“闪光的金子”(齐读课题)
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①修理特约服务箱凡是箱内徐虎工具按纸条取出地段附近故障
戴着污水咕嘟咕嘟
②当天(dàng)提供(gōng)堵塞(sè)挨家挨户(āi)
(2)指名读生字词,相机正音。(注意:“内”是鼻音,“纸、障”是翘舌音。“当、供、塞、挨”是多音字。)
(3)去拼音读词。
(4)齐读生字词。
指导读较难读的长句子
(1)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
(2)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谁的哪些事?
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哪一句话提到了“闪光的金子”?请你用“——”划出来。(相机出示: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齐读。
这儿所说的“闪光的金子”指什么?(他的一颗心)现在,你能解释课题中“闪光的金子”为什么加引号吗?句中的“他”又是谁呢?
出示插图1,简介徐虎。(通过图和简介帮助学生认识眼前这个人的“普通”)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第一自然段: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板书:普通
齐读对比以上两句话,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徐虎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抓住易错字:具、徐、纸)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练习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选择正确的读音
当天(dāngdàng)堵塞(sèsāi)
挨家挨户(āiái)提供(gōnggòng)
默写词语:修理工具纸条服务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2—4自然段,思考:徐虎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可让学生边读边划出让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
讨论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2—3自然段。
(2)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①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
相机出示“特约服务箱”,展示内容。抓住关键词“不同地段、三只、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②从那以后,他每天总是定时开箱,然后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户上门修理。(抓住关键词: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
(3)读到这儿,你觉得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交流
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4)指导朗读。
(5)小结:第2、3自然段概括描写了徐虎挂“特约服务箱”为人民服务。
讨论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①“一天晚上,徐虎从箱子里取出五张纸条。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将管道疏通。”
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相机用“已经”造句
②“主人见徐虎带着深度近视眼镜,天又太晚了,就劝他明天再干。……说着就爬上楼顶干了起来。”
相机出示文中插图2,想象练说:主人见徐虎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又太晚了,就劝他说“。”
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他想:“……。”于是徐虎便说:“……。”
(3)有感情朗读
(4)你觉得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他利用————走遍————,给大家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读)就这样,许多年来,徐虎利用——走遍了——,给大家——,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三、总结。
拓展:(结合《同步阅读》)
从1985年——1996年这11年中,徐虎花费自己的休息时间7400多个小时,风雨无阻的每天坚持开箱,解决了21000多户居民急需的修理项目。
上海人称徐虎同志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晚上19点钟的太阳”。而徐虎自己却说
(齐读)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应该做的事。
学到这儿,你是不是想对徐虎伯伯说点儿什么?
那就拿起笔,把它赶快写下来!
板书设计:
16“闪光的金子”
徐虎
普通伟大
水电修理工为人民服务
金子教案 第4篇
《“闪光的金子”》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的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教学方法:朗读法、对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徐虎,读准确。(出示第一小节: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指名读。
3、给“普通”换词(平凡),理解普通的意思。
4、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出示:第5小节最后一句话: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指名读。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的想要知道的问题就藏在语文书里,打开书9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徐虎修理服务平凡内外提供工具按时纸条取出
地段附近故障戴眼镜污水咕嘟咕嘟耽搁千家万户挨家挨户
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
耽搁:换词理解。耽误
千家万户:理解这里的千、万是指很多。仿说千( )万( )
供:多音字,用另外一个音组词。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4、默读课文思考:“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5、课文从几件事上反映出徐虎金子一般的心灵?(两件)第一件是课文的第2、3小节写的徐虎挂“特约服务箱”。出示两小节指名读。第二件事是课文的第4小节写的深夜为住户疏通管道,出示指名读。
三、学写生字
1、学写“修”、“徐”、“按”、“供”、“纸”、“取”,让学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并范写:
修:中间有一竖,右边的“夂”要写得扁些,伸展些,下部的三撇长短略有变化,第三撇略长,斜度一致。
取:左右同宽,“耳”字上面一横不能太长,注意左右两总分之间的想到穿插。
徐、按、供、纸:均为左窄右宽。
(注意徐与茶,纸与低的区别)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3.激发学生对徐虎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补充习题》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2.反馈纠错。
二、新授。
1、默读课文把最能说明徐虎的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交流重点:
第二小节
A、徐虎在不同地段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
从“不同地段”、“三只”说明他服务范围广。
B、箱上写着凡附近居民水电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时。
“及时提供热情服务”说明徐虎急群众所急,服务态度热情。
开箱时间说明了徐虎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人民群众的。
3.这么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就让我们对他有了这么多了解,看来读书还真有意思。齐读。
第三小节:
当学生交流到第3小节时,(出示图片)利用休息时间为别人修理水电,而且还承诺及时提供热情服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让我们看这样一幅画面(出示课文插图),看,车水马龙中有这样一辆单车在飞快地行进,大街小巷里有这样一个身影在忙碌地穿梭。
抓住“每天、总是、挨家挨户、定时”等词语体会徐虎严格履行承诺,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创设情境引读: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每天
风雨交加的日子里——
寒冬腊月的日子里——
看着丈夫每天早出晚归的身影,妻子于心不忍啊,想想她会怎样劝自己的丈夫呢?(出示:“老徐啊! ”)学生练说。
妻子这样劝他,还是没有挡住他为居民服务的脚步。指导朗读,读出崇敬之情。
第四小节:
让学生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结果怎样。为今后学生练习写记事的片段打下基础。
A、“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相机引导学生用“已经”造句。
出示句子: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少先队员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
①启发用比较方法,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②教者小结:“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过去。
③各自练习口头造句。
④指名当众用“已经”造句。
理解10点多钟是什么时候,体会徐虎的辛苦,指导朗读。
“深度近视眼镜”出示图片认识徐虎,知道他一心为民服务的决心很坚定。
“他很着急”理解徐虎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楼顶”理解楼顶的意思,知道他不怕危险,心中想着别人。
直到“凌晨两点”了解他在一家人家干了4个多小时,体会其中的辛苦、忙碌等。
三、总结延伸。
金子教案 第5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书,写好字。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最近,我们认识了一些名人,有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安培,还有举世闻名的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这两位都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认识一个中国人, 请看,他是谁?(出示徐虎的图片)徐虎。看看图上的徐虎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徐虎!上海西部企业集团水电维修工。他在管辖的.居民区挂起了“特约服务箱”,日夜为人民服务,从此居民不再为发生水电事故发愁。
(出示徐虎的资料)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徐虎的课文,题目就很特别,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谁来读好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5.你发现文中的课题和老师写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范读引路 创设学境
徐虎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请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师范读)
三、初读感悟,学词读句。
1. 听了老师的朗读,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迹感动了呢,你们想不想读呢?那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平凡 按时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务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万户 挨家挨户
(1)指名读,同学们仔细看看他们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吗?
(2)指导理解词语。
你能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吗?
A. 平凡:找一个近义词。
(普通)
B.千家万户和挨家挨户这两个四字词语中都有家和户,那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的呢? 这里的千和万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万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这两个词语,那老师这有个填空,能把这两个词语准确地送回家吗? (出示填空)
(4)小朋友们不但把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能理解词义,真不简单!现在去掉拼音,一起来读,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各种形式的读)火车火车哪里开?
3.词语读准了,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认真听,一个同学读完了,要请小评委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好不好? (分别请学生读每一段。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A .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从“急需”这个词我们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便说:“这是总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搁。”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现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啊:(出示填空)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徐虎是 。许多年来,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给大家 。人们都说他的像 。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很会读书,边读边思考,真是好样的!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出示,谁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而人们却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这六个生字吧! (出示六个生字):
徐 修 供 取 务 凡
2.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行,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啊?
3.你是怎么来记住这些字的呢?
徐: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儿歌,双人加余读作徐。记住儿歌你就记住这个字了,那这个字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记住了“徐”,我们来看看“修”字,你怎么来记,或者你想来提醒大家什么? 这个字的笔顺比较多,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个儿歌,“修”字单人靠一竖,右边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师后面说一遍,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范写)
供:记住了“修”,我们来看看“供”,你是怎么来记住他的呢? 他是一个多音字,除了第一声,还有第四声。你会给他分别组词吗?
取:一起来看看“取”,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他? 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这儿上面一横要长些。
务:学习“务”你怎么记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这字读“务“整五画。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上面的折文要写得舒展一些。
凡:学习“凡”。几个人的几,在里面加一点,就是凡。
4.我们讲了注意点,又讲了记住的方法,那写起来就更加的简单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写一遍。
a.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纠错。每个生字写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点!(重点评讲“修”)
c.生再次练写!
d.再次投影进行讲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 将六个生字写两遍,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金子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推荐访问: 金子 教案 金子教案6篇 金子教案(合集6篇) 金子教案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