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以和为贵教案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以和为贵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
*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
1、“和”故事接力赛。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生:《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杨翥(zhù)卖驴》(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生:《于令仪宽偷》(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文化历来主张*衡和谐,“以和为贵”是*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小结: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和”文化。
明确:“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目标导学二:寻“和”之用(谈看法)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明确:“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标导学三:为“和”宣传(拟标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和以处众,*以养心,独以思己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⑤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⑦促进和*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课前让学生做了预习,并将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这符合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关于学生参与度及参与效果等问题,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以和为贵教案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面对代沟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主动积极地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识和情感。;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等沟通的意识,能力:
培养学生同父母*等沟通的能力。
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
学会与父母*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与父母和谐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与父母*等沟通, 掌握与父母和谐沟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音画时尚:欣赏《父母心》动画
你有何感受呢?你爱自己的父母吗?(让学生从中感受父母之爱)
父母之爱无私而又奉献!因为爱,我们得以阳光雨露,因为爱,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然而,也是因为爱,我们颇感压力,甚至烦恼不堪。不信请听听我们同龄人的心声(屏幕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走进父母(沟通与和谐)
二、再现情境,分析解惑
显示漫画:《他的电话》、《期望值不同》、《我长大了》、《各有所好》
实话实说: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与父母亲之间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矛盾和冲突吗?并分析
亲情观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
教师进行总结。
(1)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增强;
(2)父母不舍得放手,处处关注;
(3)年龄和阅历差异,造成双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差异;
(4)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
三、扩展情境,感悟方法
智慧分享:
你有哪些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我型我秀:
小组合作,请各组同学针对刚才所讲所忆的冲突,讨论并任选其中一个,推举同学扮演孩子和家长,将它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特别要表现出你是如何缓解、解决与父母冲突的?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冲突解决得最圆满。 (老师选两组表演)
四、总结归纳,指导实践
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
几个办法:(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2)学会换位思考,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灵絮语:配乐朗诵《没有代沟的世界》
五、课后作业:
给父母写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闹向父母道歉,还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把最暖人的话送给自己最亲的人——父母
以和为贵教案3
一、设计思想
五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很严重,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去关心、呵护、宽容和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做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基于此,我认为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此,我围绕着“和谐、友爱、合作、发展”的立意,将班会主题确定为“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为创建先进班级打下基础。
2、增强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的意识,使大家具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观念,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3、提高同学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和音乐剧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人
3、准备伴奏带、影片
四、教学过程
1、和谐的畅谈——正确理解和谐的内涵
播放歌曲《和谐*》,让学生知道这首歌因为是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它的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党和*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做什么?让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板书班会主题: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这一环节从和谐的本源出发,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谐”的意义,体会和谐的时代精神。
2、和谐的旋律——切身体会和谐的本质
(1)配乐诗歌朗诵《青春圆舞曲》,让学生在诗意中学会珍惜学习时光、珍惜学习生活,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悔的青春。
(2)音乐剧《温暖的集体,和谐的班级》,以音乐剧的形式表现出学生在生活中一个个团结友爱的真人真事,在更好地展示学生才艺的同时,也弘扬了优良的班风。用强大的情感力量影感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使个体人格集体化,使学生认识到在一个具有良好的班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是非常自豪的,从而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
3、和谐的未来——明确今后的任务和目标
(1)观看影片《闪闪红星》片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情感,树立人人以为祖国、为学校争光为荣的精神。让学生畅谈自己理想中的和谐校园是什么样子?你会为此做些什么?让学生广泛参与,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2)小品《不和谐的音符》,通过小品的形式反映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违纪行为,如在教室随便大声喧哗、打手机、考试作弊等。学生讨论在班级或校园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其危害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研讨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为构建和谐班级和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直面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校园歌曲大联唱,今年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校园歌曲大联唱竞赛,既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感,团结协作精神,让又学生在愉快嘹亮的歌声中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升华了主题。
五、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学生纷纷表示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老师,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共同创建文明而和谐的校园。
六、教学延伸
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危害是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应为此做些什么?
七、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此次班会活动中,明白了构建和谐班级,创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尊重老师,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 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主动活动,每个学生个性获得了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因为只有和谐才能让校园这块净土盛开精神文明的鲜花。最后倡议学生:我们的和谐之旅才刚刚启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向着和谐的灯塔一直前行!让我们行动起来,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共创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