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指游戏教案1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度中班手指游戏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1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略)
2、理解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2
活动目标:
1、体验儿歌中拟人化的情趣,感受儿歌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快乐情趣。
2、通过了解每种动物的特征,想象动物见面的情形,尝试戴上指偶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今天我来当爸爸》、《数数歌》、《手指歌》
小朋友们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呀?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表演手指游戏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见面会做哪些亲热动作?(亲亲、抱抱)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见面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的。
(3)(出示图一)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见面后表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亲热动作?
(4)小结: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笑,握握手。在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也有它们的好朋友呢?今天,它们要举办一场小动物们的见面会,它们见面后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2、欣赏课件。
(1)小朋友们看,谁第一个来参加见面会啦?(小鸡)
(2)小鸡和小鸡见面后会说什么呢?(叽叽叽)
(3)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
(4)小鸡除了会说叽叽叽,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说出啄啄小嘴)
(5)除了小鸡会来参加见面会还有谁会来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3、教师戴上指偶表演
(1)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还要戴上好看的指偶表演给你们看呢?
(2)这是谁呀?(小鸡)(在一只手的二拇弟上戴上小鸡)
(3)还有谁来啦?(小鸭)(在中指上戴上小鸭)
(4)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手上的指偶戴好。
(5)老师的指偶已经戴好了,请小朋友看老师的表演。
4、幼儿戴上指偶表演。
小朋友你们想试着表演一下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鸡和小鸭的指偶,请你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
(1)幼儿说。
(2)和同伴说。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请小朋友轻轻脱下指偶放好。
5、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小动物们可开心啦,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动物指偶呢?它们已经悄悄地躲在了手帕下面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呀。(根据幼儿讲述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谁来啦?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2)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请小朋友仔细听。
6、戴上指偶,表演儿歌。
听清楚要求:
(1)请你选3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按照戴小鸡和小鸭的方法戴好。记住相同的手指上戴的指偶要一样,不然它们就不能见面了哦。
(2)幼儿戴指偶。
①请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指偶学说儿歌也可以幼儿互说儿歌。
②请个别幼儿戴上指偶上来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
现在请你去说给后面的老师听。说完后轻轻的脱下指偶。
附:儿歌《见面》
小鸡和小鸡见面了,叽叽叽,啄啄小嘴。
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小羊和小羊见面了,咩咩咩,碰碰小角。
大象和大象见面了,点点头,钩钩鼻子。
小狗和小狗见面了,嗅嗅毛,摇摇尾巴。
小猫和小猫见面了,喵喵喵,蹭蹭小脸。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手指游戏歌》,初步唱准旋律,表现歌曲安静优美的情绪。
2、根据手指不同的高低位置及手指游戏掌握歌曲旋律及歌曲的情绪。
3、体验关心爱护手指娃娃的美好情趣。
活动准备:
手指娃娃和摇篮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捏拢放开》。
1、 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2、变化音乐速度,用相应的速度唱和做。
二、熟悉《手指游戏歌》音乐旋律和歌词。
1、感受音乐,“手指娃娃听了这段音乐,想去运动,还是想睡觉?”
2、教师随音乐摆动手指,朗读歌词。
3、幼儿随音乐边摆动手指,边朗读歌词。
三、分析不同手指的高低位置,掌握歌曲旋律。
1、根据手指的高低位置摆放手指和摇篮图片。
“谁最高?”“中指最高,它睡在最上面。”
“大拇指呢?”“它睡在哪里?”(幼儿摆图)
“还有谁最矮?”“它睡在哪里?”(幼儿摆图)
“剩下的食指、无名指睡在哪里?”(幼儿摆图)
2、教师指图,边伴身体动作边演唱歌曲。
四、创设氛围,幼儿伴动作演唱歌曲。
1、教师用动作带动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2、幼儿哄自己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3、幼儿自由结伴,哄对方的手指娃娃演唱歌曲
五、深化情境,表达音乐情绪。
1、用分解和弦伴奏乐曲,表达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手指娃娃醒啦!我们该怎么唱?怎样表演手指娃娃?”
2、师生共同欢快地歌唱和表演手指娃娃。
六、在愉快的乐曲伴奏下出教室,为手指娃娃以下的活动提供延伸条件。
推荐访问: 中班 教案 手指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3篇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1 中班手指游戏教案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