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4篇
【篇1】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篇2】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6年是我镇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一年,也是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的一年,抓好“三农”工作,是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农委,区水务局、区农机局等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振奋精神,创新思路,保障全镇农村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2016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农业和农村综合工作 随着国家对农民粮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资金的落实,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400余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
农业总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5%;
虽然受低温寡照的影响,我镇小麦生育期推迟,产量仍高于去年。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2016年,我镇以出租、转让、互换等形式,已开展百亩以上土地流转面积620亩,种植内容包括园艺花卉、水产养殖、蔬菜栽培等。至2016年6月底前,我镇的张大、晨光、郭庄三个村已流转土地面积620亩。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程加快,我镇今年新成立农机、蔬菜专业合作社3个。无公害水产品健康示范场建设,禽蛋无公害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已进入初审阶段。
(三)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 今年我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万亩,较去年增加了万亩,品种主要有白术、白芍、牡丹、桔梗、大青根等。崔庄村已建成管理有序、种植规范的中药财种植生产专业示范村,中药财种植面积5200亩,达到了人均亩的种植水平。
在华荣蔬菜有限公司,拟建一个集冬瓜加工、储存、流通的蔬菜加工厂,使冬瓜加工规模量一次性可达到100吨,目前该项工程的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
阳光棚建设相对于温室大棚来说,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显著的特点。去冬今春,我镇在张大、张各新建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阳光棚500余亩,蔬菜品种主要有黄瓜、辣椒、茄子、番茄、豆角等。目前,每亩阳光棚效益均达到5000元以上。
引进了大蒜新品种一个,推广面积5000亩。
四、畜牧产业工程建设 1、动物防疫工作 积极开展了动物的春季防疫工作,上半年已开展动物规模防疫2次,畜禽防疫达到121万只(头),开展动物防疫培训4次,各规模场(户)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人均受训4次,提高了畜禽肌体的免疫能力。在畜禽防疫方面,实施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相结合,确保检疫不漏一只畜禽,检疫率达到100%,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2016年上半年,我镇新增规模养殖场1个,规模户11个,其中新增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个。目前,我镇规模养殖的品种和数量已占养殖比重的60%。
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防汛和抗旱工作。今年3月份,根据区水务局的要求,我镇已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这一预案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按照省农监办文件规定的兴建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标准,我镇已筹集“一事一议”资金100余万元,结合新村规划,已投入到各自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
2、早谋划,早动员,科学规划了本年度的水利兴修方案。采取分期治理,全面受益的原则,制订了详细的农田水利兴修计划,具体是开挖沟渠5公里,新打机井20眼,修建涵桥8座,购置机动喷灌20套(台)。实施地点:谯陵寺、蒋瓦、张庄三个村,治理流域面积3000亩,涉及农户875户。
3、水政管理。今年3—5月份,我镇积极配合区水务局执法大队查处河道取土。同时,治理河道非法采砂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取缔非法采砂点2个,捣(砸)收缴非法采砂工具4件。
六、林业建设 结合农田水利规划,做好了年度造林规划,完善农田水利网建设。
积极做好林木管护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年初至今,全镇已举办森林防护培训班2期,培训林业大户,科技兴林致富示范户100余户,开展大型森防演练2次。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6次,半年来,未发生一起滥伐违法采伐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例因工作失职造成林业有害生物蔓延、扩大,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的。
七、农业产业招商引资 积极兴办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目前,我镇已具规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已达六家,日均吞吐小麦、玉米、大豆等40万斤左右,活跃和繁荣了本镇及周边市场的经济。
八、农村服务体系建设 1、农业技术推广 配合区农机局,做好了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使得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秸秆打捆机、玉米收获机、土壤深耕梨得到普及和推广,目前,我镇的大型农机具作业基本普。按照区农委的安排,我镇按照“五统一”和“五有”标准,超标准完成了1万亩的小麦核心示范区建设,午季测产单产502公斤,达到高产创建的目标。玉米、棉花的高产创建工作我镇也按照“五统一”、“五有”的示范标准正在逐步实施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示范户是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中具体应用结果的反映。确切说科技示范户的多少和质量水平决定了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速度的快慢。我镇有自然村223个,按照种植、养殖、加工的不同行业,已培养科技示范户700余户,培育药材、蔬菜、粮食、水果等特色产业产销经纪人37人,每人年经营额达到40万元以上。
九、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我镇将严格“一事一议”操作程序,在××、大裴、张各、刘集、崔庄、张庄、双合等村抓好新农村建设,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依据各村的生产习惯和种植特色,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好农家书屋,农民运动场所等公共事业,培育新型农民。
【篇3】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年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篇一:太平店镇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太平店镇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XX年太平店镇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达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XX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积极创造好环境,大力招商,鼓励自主创业,加速全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新增蔬菜大棚200多个。莫岗、龙李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宋闸村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有机蔬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本地创业成效显著。沈河村蔬菜种植大户汪军,新流转土地500亩,扩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田山村发展绿色大棚100个,初步形成种、赏、售、餐、玩一条龙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徐堤村新投资100万元,新建草莓大棚50个,加强传统优势种植项目。三是畜牧业大户培植结硕果。新引进喻星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150模式8栋。新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16家,其中养猪6家,肉鸡2家,蛋鸡2家,野生珍禽养猪1家,养羊2家,养牛3家。 养殖生产进一步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全年实现牲猪出栏6.93头,现存栏1.83头;
肉牛出栏6200头,牛存栏1.23头;
养出栏1.23只,存栏13只;
家禽出栏250万羽,存栏60万羽。 二、农业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20XX年,全镇农口各单位,主动克服了经费、人手困难,加大三农服务力度,有力支持农民增收。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和推广。推广新品种“y两优5845”、“y两优6号”、“郑麦7698”等20余个,新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0余个。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监测机制,以“一喷三防”为引导,高效及时指导农民防病治虫。基本完成科技示范户网络建设,全镇确定了420户种养殖示范户,组建了28位技术指导人员入户帮带,有力推动了科技入户,示范带动、技术更新,增效显著的新型农业种养殖模式形成。同时,与区农广校一起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1场次,受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二是加大重大动物防疫力度,抓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严把动物检疫检验关。全年全镇共防猪瘟7.5万头,口蹄疫7.5万头,牲猪蓝耳病7.5万头,牛口蹄疫2.9万头,羊痘1.5万,羊口蹄疫2.1万,禽流感138万余,鸡瘟131万。发放免疫卡50万张。重点部位、老疫区、大型养殖场、农贸市场消毒2次。强制免疫密度的免疫率达100%,确保了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有力地保证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服务,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地产林改造面积3400余亩。7-9月,林业病虫害防治面积2.6万亩。调运苗木13万株,大力支持我镇城镇建设和乡村国道绿化工程。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种植香 樟400株,银杏430株用于昌盛大道、化纤东路等人行道的绿化补栽。24个行政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 三、采取得力措施,争创粮食生产大镇 20XX年,我镇农业工作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置。多种举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6亿斤大关,实现争创粮食生产大镇的目标。一是抗旱措施得力。今年,8座小(二)型水库,683口堰塘蓄水不足,汉江水位偏低0.8米,给群众插秧带来严重困难。面对以上旱情,全镇主动出击,组织抽水机械230台套,新打机井30眼,积极维修泵站、机井,满足了群众生产需要。二是积极推广新品种21个,新技术10个,积极创办高产示范田、测土配方试验田,大力开发冬闲田。三是抓好秋播生产,秋播面积8.3万亩,其中小麦6.5万亩,油菜9千亩,土豆4千亩,杂粮5千亩。 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开展,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我镇按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新型农村建设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一是幸福社区、星光社区、王台新社区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二是巩固“四点两线”,全面推进村庄整治。三是全面推进化纤东路和316国道沿线绿化、净化工作。四是全年新建沼气池500口,创造了新能源,美化了村庄环境。 五、严格执行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遵照各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XX年全镇粮补面积159063.2亩,粮补全额1380668.24元;
综合补贴4655778.72 元,以上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群众“一折通”,无一截留、挪用、抵扣情况发生。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二是落实责任制。居民签订责任状,开展督办检查,实行年终考核。三是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切实落实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四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惠农扶农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农民信访上访和举报案件,杜绝违规违纪案件侵犯农民合法权益。 20XX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规模经营步伐。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200亩,新增蔬菜大棚230个,确保百事公司新增土豆种植面积500亩以上。莫岗、龙李、徐营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要达800亩。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入股、托管等形式,将承包土地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龙头企业流转。力争土地流转率达30%,3万余亩。 二、加快徐堤、朱坡、宋闸高产示范田建设,以示范田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个,采用奖补的办法鼓励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莫岗、朱坡、徐堤、上茶庵、高田等五村为重点316绿化,上茶庵、莫岗新社区、金牛村新装太阳能路灯500盏。316国道沿线由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村组配合,建垃圾池、安装塑胶栅栏,栅栏内主要种植低矮植被和球状灌木,禁止种植高杆或藤蔓作物。其它各村按镇里统一标准自建垃圾池,主要乡村路沿线种植景观树,清理乱堆乱放杂物。 四、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协调工作。抓好徐堤、龚洲两个农村新社区,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3-5个300立方米的大 型沼气池;
抓好海信隆食品公司,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抓好宋闸休闲观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开心农场。 太平店镇农业办公室 20XX年12月28日 篇二: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sDAs镇20XX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sDAs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了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1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3万元,林果业收入95万元,畜牧业收入388.2万元,第二产业收入47万元,第三产业78.3万元,劳务创收48万元。 一、坚持“稳粮、压棉”,加强种植业管理。 1、种植棉花3500亩,其中膜下节水滴灌棉田1700亩,150公斤高产田500亩。目前,化控、中耕、锄草均已达到3次以上,棉花头水前开沟追肥工作已经完成。 2、全镇小麦面积为1300亩,经测产,小麦单产达到456公斤,其中,单产550公斤高产示范田580亩。 3、狠抓了温室大棚的管理工作,新建小拱棚205亩。 二、深化“林果业质量管理增效年”活动,加强林果业管理。 1、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发动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村民,开展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造林面积250亩7万株。 2、按照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的要求,我镇对1211亩红枣加强了水肥、整形管理,对其中的70亩红枣进行补嫁接,目前成活率达到85%以上,目前已对红枣灌溉3次。同时加大了1128.7亩杏树、640亩红提葡萄的管理力度,完成了施肥、灌水、喷药、打顶、剪枝、除草等管理工作,为下半年林果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对3917亩果树修剪了2次,施肥2次,完成春季喷 施石硫合剂3917亩。 三、主攻畜牧业,注重牲畜疫病的防治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我镇依托地缘优势,以养殖小区为依托,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通过牛羊育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上半年全镇畜牧牲畜出栏4785头,产肉152.8吨,同时针对我镇牲畜流动性大,交易频繁的实际,加大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力度,防疫密度100%。 四、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进 上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万元,新打机电井3眼,完成了5眼打机电井的拉电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推广高效节水滴灌700亩,并安装相应的配套设备,目前节水滴灌棉田达到1700亩。 五、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 为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水平,结合sDAs县第二十届“科技之冬”活动,以牛羊育肥、果树管理、温室种植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农民利用冬闲之机开展培训。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农机培训班累计举办期,培训农牧民人次。 篇三:镇农业和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 镇农业和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业农村工作(:年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有关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抓好我镇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使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抓好春季种植、备耕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今年以来玉米种植面积有350亩,花生种植面积有1300亩。水稻播种面积8970亩,预测亩产498公斤。种植品种主是是丰优一号、五丰308、丰优428等。此外,我镇还对农用物资市场进行整顿,杜绝买卖假农用物资现象发生,确保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 二、加强林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保证。今年上半年,我镇重点抓好林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方面: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今年全镇种植有8000多亩。2、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和防火队伍;
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
实行森林火情举报奖励制度,调动群众防火积极性,形成全民监控的良好局面;
同时筹资建成一条长公里的森林防火带,确 保我镇上半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水利方面:1、配合县水务局开展搞好我镇水利普查工作,对我镇全部水利工程、水资源、统一登记、核实并正式开展普查登记并上交表格,已告一段落。 2、切实开展搞好我镇辖区内68座水电站的防汛责任书签订工作、并常到有关电站库区检查安全。 3、搞好辖区范围的河道管理执法工作,对一些违法采沙,违法侵占国家河道的集体和个人本所及时发出责令书。对符合规定的开采的申请人,给其依法办理合法手续,管理和治理并用,使我镇采沙业井然有序。 4、做好田心、三才、登阳三个村委会灌区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划工作,配合县局收集大量工程数据。 5、搞好我镇救洪灾,抢险工作,及时把洪灾情况收集、汇总、汇报上级,同时,对水毁工程逐一勘实,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急需复修的水毁水利工程给予资金支持。 三、做好:“村一事一议”,今年全镇共提交72份,现在建设项目有部分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完成任务。 四、好畜牧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全镇防疫工作的领导;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禽流感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
同时,我镇派出兽医站人员在全镇禽畜的普查、防疫工作,切实做到防疫人员、防疫经费、防疫物资三到位,确保我镇禽畜注射疫苗,同时积极协助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各项防疫措施,从而使我镇取得了防 治高致性禽流感工作的胜利,无一例禽流感病例发生。 在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动物春季防疫工作。我镇召开动物春防动员会议,向各村委会主任、村防疫员及有关单位领导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层层落实春防责任,全镇共签订责任书九份;
镇政府拔付防疫经费6000元,确保各种防疫设施到位,全镇牲畜共注射疫苗1673头,鸡、鸭、鹅注射疫苗共9190只,确保我镇无动物疫病发生。 总的来说,我镇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⒈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基地规模不够大;
⒉农产品的销售、加工方面较薄弱;
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的。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抓好“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二、搞好冬修水利工作,重点抓好堤围除险加固、灌溉渠道的修整和排灌站的修复等水利工程。 三、继续抓好动物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继续抓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镇农业办公室 二0一二年七月五日
【篇4】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及特点
2011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强县建设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和民生保障,大力打造百所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百亿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克服了七十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三十年一遇的汉江秋汛,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农业增加值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5元,同比分别增长6.8%、6%、15%。具体表现在:三个快速增长、三个逐步提升、两个稳步推进。
(一)三个快速增长。一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快速增长。全县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生猪、家禽、牛、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分别达到69.21万吨、12.71万吨、1.1万吨、33.3万吨、91万头、1550万只、5.5万头、4.3万吨、1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0%、2.3%、4.0%、1.0%、14.4%、16.8%、13.7%、5.8%。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达到71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5家,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40.4%。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795元,同比增长15%,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4995元、工资性收入2283元,同比分别增长16.3%、9.6%。
(二)三个逐步提升。一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开挖和改造塘堰5704口,其中万方大堰900口,整治渠道1250公里,硬化渠道220公里,除险加固水库26座,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
完成通村水泥路212.6公里、通组公路路基工程370公里、硬化220公里;
新推广大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2500户,解决了2.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造林总面积6.8万亩,新建花卉苗木基地建设5823.8亩,完成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15个,旅游公路绿化景观带(纪山寺)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3.01%。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通过示范、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410个,其中种植类179个,养殖类192个,农机类28个,沼气类11个。已注册商标的合作社4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产品产地认证1个,实施行业生产质量标准的31个。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1.8万千瓦,粮食生产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9.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作物生产农机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69.6%、80.1%、58.2%。
(三)两个稳步推进。一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牢固树立“全域沙洋”和统筹城乡的理念,以“一村两镇五线一流域”为重点,以农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实施“1111”和“321”的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在抓好雷都、垢冢、吴集3个新社区的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完成了 郭店一期、 后港荆南二期等农民新社区建设和黄岭、高丰、唐垴、黄湾、同兴等引江济汉拆迁安置点建设。二是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惠农政策,按照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农机购机补贴等惠农资金 万元。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完成农村土地流转网络、规范流转程度、创新流转机制,全县共签订规范的耕地流转合同4309份,流转耕地面积7.32万亩,其中:转包5.05万亩,转让1.85万亩,出租0.06万亩,股份合作0.36万亩。涉及农户4211户。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三万”活动,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我们按照省、市委统一安排部署,上半年,我们从县镇两级抽调800多名干部组成278个工作组进驻到全县278个村(社区),开展了以 “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
下半年,我们又在全县开展了“以兴水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通过两次“三万”活动,不仅增强了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强化了农村基础,促进了农村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干部培训组、宣传组、问卷调查组、检查督办组等六个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各镇、县直各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各工作组进驻到村后,通过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办宣传专栏、编发工作简报、在报刊电视上办活动专栏等形式,切实加大对“进村入户”活动的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营造了“关爱农民、关注农业、服务农村”的良好氛围。全县共刷写各类宣传标语1300多条、悬挂宣传横幅400多条、办宣传栏180多个,编发工作简报20期、在周刊编发“进村入户”活动专刊4期、在电视台播出“进村入户”活动专题节目24期。三是强化走访农户。为确保实现工作组队员足迹覆盖全县所有农户,针对当前农村外出人员多、农忙季节在家人员少等特点,各工作组分门别类,对不同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走访,扎实了做到“六访”和“四个不放过”,确保入户走访工作不流于形式。“六访”,即对在家农户,采取田间劳动访、上门座谈访、预约登门访等方式,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调查、面对面的指导,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对在外务工农户和长期在外农户,采取短信告知访、电话问候访、网络QQ访等方式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对家乡发展的建议,与他们交心谈心,沟通感情。“四个不放过”,即对在外经商、打工的空户不放过,对走访农户的基本情况不弄清楚不放过,对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不搞清楚不放过,对农民反映政策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帮助落实到位不放过。通过走访调查,共收集到种类问题和建议18500多条,经汇总整理后,形成民情调查报告120多篇,专题调研报告15篇,为进一步做到“三农”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为民办实事。上半年,各工作组围绕群众急需解决的生活困难,积极办实事、解民忧,为所驻村兴办实事2572件,投入资金4200多万元,共赠送种子4.5万斤、肥料468.6吨;
帮助所驻村植树造林9.8万株,维修泵站64个,硬化渠道49.08公里,更换变压器45台,维修通村组工作131.3公里,维修村活动阵地28个、6316平方米,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加快“八大转变”,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一是加快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者向现代市民转变。坚持将“农民进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积极实施“农民进城”行动,引导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国内向国外转移,全年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人。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洪森、龙池、楚玉、正邦、凤池、环星、巨星等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做大规模、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全县共建成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三是加快农产品品牌由大众品牌向精品名牌转变。按照“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以核心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实施农产品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名牌。“洪森”精米、“蛟龙”皮蛋等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城郊蔬菜基地、仙羽养殖等9个产地获得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洪森”大米、“凤池”香米、“蛟龙”牌皮蛋、盐蛋等4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农业生产由传统低效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按照“一镇一品”、“几镇一品”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实用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着力建设了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速生丰产林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大镇。五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四级平台”机制,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与大企业、种植大户、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经营土地,发展主导产业,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万亩。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度,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规范运作,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达到410个,网络带动农户6.5万户。六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向由内向型农业为主向外向型农业转变。建设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为基础,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农产品流通市场网络,启动了农机大市场建设。以洪森、蛟龙、楚玉、仙羽、天一、亿泰等6家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为龙头,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发外贸出口产品,全县农产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 万美元。七是加快由单一利用农业资源向循环农业转变。以秸秆综合利用、水生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三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为重点,加大“一心三区十园”的建设力度,全县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户达到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5.2%以上,农业循环经济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八是加快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型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变。充分发挥沙洋楚文化和油菜等资源优势,举办了第四届油菜花旅游节,屯节会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30多万人;
按照“金色沙洋、多彩乡村”的发展理念,按照“四季风情、四季观花、四季可游”的要求,以“一带六区”为重点,启动了中国沙洋生态农业体验风情园建设。
(三)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高位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有关精神,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实施方案》,并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县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实现了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百日速度”。二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以洪森、龙池为重点,切实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洪森公司成功挤身全省14家油菜产业化战略联盟企业行列,被评为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企业。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5000万元的达25家,过亿元的达13家,企业总资产达21.4亿元,吸纳农村从业人员近8000人。洪森、蛟龙、楚玉、仙羽、天一、亿泰等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全年出口创汇4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7.6%。三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大项目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相继引进了洪森天利、中储粮龙池食品工业园、正邦现代农业等一批大项目,今年全县投资过1000万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到12个,计划投资14.3亿元。四是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按照“一主多翼”的思路,以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李市棉花加工产业园、后港食品加工产业园、纪山调味品加工产业园、官当粮食加工产业园,切实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规划功能区分为食品工业园、轻纺工业园、森工工业园、仓储物流中心四大区域,现已入驻洪森天利、龙池米业、楚玉食品、正邦现代农业、富泰革基布、华溢纺织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家,元至9月实现加工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42.9%。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
(四)坚持“三化同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全域**”的理念,明确了实施“1111”和“321”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即,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以后港镇为副中心,以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纪山等10个镇为支点,以100个以上农民新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实现县城人口30万、集镇人口20万、农民新社区人口10万的目标。以“两镇两村五线一流域”为重点,以农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整合项目建新村。结合引江济江工程,建设了荆南、黄岭、高丰、唐垴、黄湾、同兴等6个农民新社区建设。二是农民自主建新村。通过规划带动、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作用,共带动民间资金1.2亿元投入到修路、建房、改水、“一建三改”和小型水利建设等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市场运作建新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飞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多元建设郭店新农村,该项目集农民新居建设、种养开发、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目前已完成了1000亩土地流转,首期54户农民新居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四是回归报答建新村。通过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沙洋籍湖北重庆商会执行副会长郑中投资11个多亿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目前,集农民新居、高效种养、蔬菜加工、旅游开发等于一体的“正中水镇”项目正稳步推进。全村308套小区式农民住房已全部完工,首期整理出的2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和建设的80个蔬菜大棚已全部投入生产,“四纵四横”道路网和“中国湖”、正中塔等旅游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五)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围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一是加强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启动了荆新线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完成了国道、省道大修97公里、汉宜复线路面续建工程10.1公里、县乡公路改造28.5公里、通村公路60条212.6公里、通组公路碎石路面220公里的建设任务。二是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以“整洁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以6个县级示范村、13个镇级示范村、5条主干道沿线村庄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全县新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2500户,对12个农民居住点实行了路灯亮化、对20多个村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三是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保持在100%。支持卫生事业。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73%。提高社保水平。将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800元/年、130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现在的1110元/年,农村五保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仍占据农业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所占比例较低。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快,二、三产业不发达,整体实力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迟缓,农村经济还不够活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缺少大企业带动,加工种类比较单一,精深细加工程度较低,加工附加值不高。
(二)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农业发展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土地规模经营不多,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小农生产,分散、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不能适应农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产业还主要以单一的生产型农业为主,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不快,农业发展功能有等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受到制约。由于各种自然和历史原因,村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村与差的村差距较大。村级工业数量少、规模小,对集体经济贡献不大,村级“造血功能”仍然较弱,收入稳定性差。整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村集体“无钱办事”、“无力办事”,已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制约因素。
(四)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仍然偏低。近几年来,我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投入相对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依然较低,科技贡献率不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农民素质仍然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缺少开拓创新的本领,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公共卫生、热心公益等集体观念比较淡化,一些不良文明和社会行为依然存在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县四届党代会提出的“三年突围、四年培增、五年翻番”工作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一)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着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1、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油生产。通过结构调整,高产创建,切实提高粮油生产水平,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11万亩以上,油菜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二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引江济汉工程,结合新农村和移民新村建设,大力新建一批成规模特色蔬菜、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力争全县全年新增蔬菜基地5000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广生猪“150”、肉牛“165”、肉羊“1235”、蛋鸡“153”等家庭式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进程,力争创建部、省、市、县四级标准化示范场总数达到50个,猪、禽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0%、85%,全年生猪出栏100万头,家禽出笼1700万只。按照“水产抓片带、重点抓基地、突出抓特色”的思路,大力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继续抓好长湖20万亩名优鱼板块、小龙虾渔业基地建设,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坚持开发和改造并举,积极开发资源,加快改造升级,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以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加工等林业产业为重点,以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速生丰产林等林业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抓好林业产业建设,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力争完成人工造林6.5万亩,其中板块基地造林3.5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折合面积3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00公里。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5万亩,抚育中幼林3万亩,建设15个绿色家园示范村。
2、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一心三区十园”为重点,着力延长循环链条,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是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抓好十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反扩规升级,增长示范带动能力。
3、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建设大龙头。积极引导境内粮油龙头企业围绕楚玉、正邦等规模企业,进行兼并、股份改造等战略性合作或整合重组,合成大集团。力争新增或改扩建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二是打造大园区。突出规模化、集约化,引领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建设;
三是创建大品牌。继续实施精品名牌创建工程,鼓励龙头企业强化宣传推介,深化“农商”、“农超”对接,加快市场开拓,积极申报“三品”、各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认证,力争全年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北名牌产品或湖北著名商标2个。
4、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全县丰富的油菜花和楚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以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为重点,以油菜花旅游节为载体,以农家乐、垂钓园、观光园等为支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力争全年农业旅游产值超过2亿元。
(二)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全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强化汉江综合治理,保障以汉江流域经济带为主轴的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抓好全县中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做强、做好以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为核心的河湖水文章,运用工程、技术、管理和生物控制等措施,对全县重点河、湖、水库等水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和管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建立水利良性发展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类施策,以防洪治涝、节水灌溉、水域水环境保护、农村安全饮水、水土保持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民生水利”。
2、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高产农田建设,力争完成土地综合治理7亩。
3、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油菜机械直播、油菜机械收割、油菜机械秸秆还田等四类机具,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力争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4.1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1%,其中水稻机械育插秧水平达到35%,油菜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3%。
(三)大力实施农民进城工程,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着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相结合,整合电教、网络、文化阵地、品牌活动、职业教育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科技文卫“三下乡”活动,加大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全年新增培训转移农民1.5万人。
2、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以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抓好后港镇级市建设、五洋路沿线居民点改造以及王坪、郭店、荆南等8个社区完善配套和和郭店二期工程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镇级市和特色镇为支撑、新型农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发展体系。
3、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各类灾害、大病医疗、困难学生和特困群众救助的全覆盖。
4、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力度,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
按照“应保尽保”以及“全覆盖”的原则,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困难群众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文化入户”工程,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进“农村文化中心户”和“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组建秧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文艺队伍,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