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工作总结 >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时间:2024-04-09 12:5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供大家参考。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2023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为首要任务,以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为主抓手,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管理,全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一、202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精心组织、全面部署,着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集体学与自学、研讨与点评相结合,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业务工作全面开展。二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到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年度述职述廉报告、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实施细则,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落实谈话提醒制度,班子成员对分管股室负责人开展日常廉政谈话,按要求经常性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局党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加快创新主体培育,高新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智能家电、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规划布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家,预计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突破165家。二是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标准,梳理具有知识产权和研发活动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成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1家。

(三)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把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科达新材料联合安徽工业大学共建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实验室,2023年3月被认定为首批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推荐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8个中心)申报2023年度马鞍山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梳理科技扶持政策,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着力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增强政策集成和实效,促进科技、人才、产业、金融等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同时,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加大对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活动占比。作文网 .Net

(四)加快产学研用合作,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组织企业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线上技术需求对接活动4次。深入挖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的优质资源,设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分站点。举办安徽“双创汇”马鞍山分站系列活动3次、高端制造与智慧农业技术研讨专场交流会、“科创群英汇”走进当涂创新港科技孵化器活动,为__县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二是积极落实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落实市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金菜地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申报了科技创新券,获批300万元科技创新券,国星生化、科达新材料等5家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市财政兑现资金72。5万元。三是建成项目智慧化管理平台。对标学习德清先进经验,2023年10月,建成了项目智慧化管理平台并上线使用,通过归集全县科技企业信息,动态掌握企业科技指标,实现项目申报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申报力度与精度。

(五)强化科技要素保障,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组织开展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科技政策兑现申报工作,推荐奖补项目95个,兑现科技政策资金1434。3万元。马鞍山采石矶涂料有限公司获批2023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高新领域项目。推荐安徽盛达前亮铝业有限等3家公司参加2024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高新领域项目征集。二是成功举办2023“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通过设置展板、宣传台、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答疑讲解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了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识以及科技创新政策,同时对企业提出的科技创新等疑问进行一对一解答。此次活动突出展示各项科技扶持政策,特别在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申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三是全面完成“双清零”任务。完成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企业清零任务数14家,完成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清零任务数5家。2023年度全县规上工业研发投入达12。93亿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超40亿元,其中吸纳额26。97亿元。2023年4月,我县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以贯之地遵守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

(二)强化高新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创新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贡献率,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到2024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85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三)大力建设创新平台,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把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挖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的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奥克斯、国星生化、长江钢铁、采石矶涂料创建国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重点培育上海临港—当涂经开区孵化器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全力支持科达新材料创建省级中试基地。到2024年底,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家。

(四)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国星生化等企业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沪苏浙知名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培育、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努力促成一批技术成果产业化。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企业技术难题,组织召开大院大所对接交流会,宣传推介相关领域创新成果,帮助企业分析解决技术难题,助推企业与大院大所创新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到2024年底,R&D增长10%,技术合同交易额达40亿元以上。新登记科技成果超过260件。

(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构建创新人才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扶助农业企业积极申报高企。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支持农业企业申报各级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强化科技特派员专业培训,搭建科技培训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推动科技服务工作高效发展。支持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和技术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示范点建设工作。落实人工智能产业专班推进机制,深挖招商线索,明确人工智能产业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聚集。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按照省“创新深化”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的要求,紧扣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创新深化工作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均获半年度省级四星级评定。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科创指标进展

1、1-9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1。02亿元,增速5%;
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1。54%。技术合同交易额4亿元,完成率160%;
技术合同交易额与GDP之比为4。88%。1-10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9亿元,完成率78。39%,增速9。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1。7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69亿元,增速-26。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5。5%。

2、2023年度我区科创指数为150。6,进步位次居全省第30,进步位次较上年度提升56位,提升幅度居全市第1。其中核心指标,全社会R&D占GDP比重2。49%,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166人年,居全市第3位;
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52。83%,居全市第1位;
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18。46家,居全市第3位。

(二)重点工作情况

1、海洋创新平台建设有新进展。一是大孵化集群建设取得成效。全力推进洞头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建设,新增孵化面积1。6万平方米,完成率160%,居全市第3;
7月份正式运营,新增入孵企业13家,完成率65%;
引进专业运营机构1家。二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突破。引进浙江海洋大学科技创新资源,注册成立洞头区海洋开发研究院。三是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大院名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2家,谋划建设海洋科创中心。

2、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发力。3家企业申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率150%;
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完成率171%;
创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任务数14家,完成率116。7%;
均超额完成市对区年度考核任务。二是科技金融结合落地落实。持续推进“科创指数贷”助力科技企业融资,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累计为39家科技型企业“无感授信”2。92亿元,发放科创指数贷7715。5万元,实现区内科技企业全覆盖。全力释放科技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兑现各项科技政策14项,涉及资金416万元,惠及企业66家,激发创新活力。三是科技创新活动凸显特色。聚焦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举办首届浙江大学-洞头区科技创新高级培训班、首届“智汇洞头创赢未来”洞头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拟落户3项左右。

3、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赋能转化。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作用,联动省市科技特派员成功开展“羊栖菜多糖提取产业化中试”,助推海洋生物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基于共同富裕的洞头海岛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羊栖菜品质育种、高效养殖及种质资源保存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入围省“尖兵”“领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2项。三是《温州市(洞头)蓝色海湾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列入2023年度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推广名录。

二、存在问题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水平较低。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纳统22家),产值过亿的仅5家,且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金源等大型企业产值同比降幅较大,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面临压力;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去年基数过大,原有存量项目陆续完成,新增高新技术项目均在建设期,尚未产生足够的投资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量不足。二是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后劲不足。受经济形势影响,我区大部分规上企业营收下降,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如:弘博研发同比下降88%,瓯越交建同比25%);
且中油沥青、中燃擎诚等两家企业营业收入达35。5亿元(占规上工业企业营收54%),但企业无研发费用归集,导致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难度很大。三是高层次人才招引难度大。我区无区位优势,城市能级低,规模型企业少,高能级创新平台缺乏,难以吸引高精尖人才,外专人才未能完成年度任务。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体系为牵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善谋会干、善作善成、奋力先行,为我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科技担当。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
创新深化工作和“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省级评定保四争五。

(一)强化科创平台和创新载体“双发力”,加快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一是做强大孵化集群。推进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孵化面积达2万平方,入孵企业达40家,基金投资入孵企业案例数2个以上,跟进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实施情况,强化孵化器运营出成效,做大做强孵化基地。二是做优海洋科创平台。全力推进洞头海洋开发研究院实体化运作;
积极跟进金风科技“深远海海上风电工程实验中心”建设;
建成海洋科创中心建设并实现运行;
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推进现有3家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实体化运作,新引进大院名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1家以上。三是争创省级农业科创载体。谋划推进霓屿海洋食品园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列入创建名单;
培育1家省级农业企业研究院。

(二)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双融合”,加快培育产业创新“新优势”。一是全面夯实企业主体地位。谋划链主企业牵头的“电子电器创新联合体”“海上风电创新联合体”建设,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和“两清零一提升”行动,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累计达到27家),省科技型企业1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40家,力争培育达到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标准1家,争创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速10%以上。二是全链打通成果转化通道。紧盯“找不到”“谈不拢”“难落地”等问题,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组织企业家开展高校行和高校专家企业行,加强企业和专家需求对接,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实现高校专利从实验室成果落地转化,到产品成熟量产,带动周边链上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链。三是全力推进科研项目攻关。推进科研项目筛选、确认制度和合同制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区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加强企业借助外部创新力量,提高项目精准度和研发成功率。2024年投入财政科研经费1000万元,支持实施区级重大科技计划攻关项目不少于20项,争取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攻关不少于2项,力争获年度省科技进步奖1项。四是全力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深化“创新强工”行动,紧盯运达风电股份“全球海上风电总部及总装基地”、鼎森控股“年产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基地”、新宙邦“年产10吨电池电解液”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落地,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支撑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亿元以上,增速1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0%;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速15%以上。

(三)强化创新链和人才链“双集聚”,加快催生创新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优质人才引育。持续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实现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数、省海外引才计划、海外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引进新突破。二是引导优质项目落地。积极对接“智汇洞头创赢未来”第一届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重点项目,力争优质项目全部落地。持续举办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打造独具洞头辨识度的品牌赛事,争取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落地。三是聚焦产业人才共育。聚焦科技人才帮帮团、科技轻骑队、科技特派员联盟等人才力量,团队式引进青年领军人才,鼓励青年人才以双重身份开展创新创业,打通人才流动通道。探索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业引学+大师导学+实践研学”的微专业课程体系,为企业培育、输送专业人才。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双发力”,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科技政策体系。迭代升级新一轮科技政策,以绩效为导向,对现行区级科技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推动出台更具统领性、更符合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科技政策。二是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用好“科创指数贷”,推出“科技创业贷”,尝试引入科创基金,与区产业基金进行合作,对实验室前期项目和孵化器项目进行投资。重新审视“人才创新贷”“人才创业贷”“科技指数贷”等政策,使政策更精准发力,更接地气。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科技企业首席专家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突出“重点+精准”,切实提升科技精准服务效能。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宣传。精心办好“蓝色海湾·海洋经济低碳产业院士论坛”“科技活动周”“科技成果推荐会”等活动,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工作。

2023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以天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为引领,深入实施《东丽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东丽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一、2023年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东丽区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R&D强度)达到3。83%,全市各区排名第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预计达到600家,增长9。69%。评价入库天津市雏鹰企业预计达到455家、瞪羚企业预计达到23家、领军(培育)企业预计达到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8家,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到91亿元。

二、2023年重点工作举措

(一)强化主体培育,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培养思路,完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梯度成长培育体系,形成区域创新雁阵式企业发展格局。联合街道园区系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梳理储备后备高企253家,全年累计动员、受理、推荐上报企业225家。定期调度重点街道园区科技企业培育进度,推动完成任务目标,全区累计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8家,天津市雏鹰企业预计达到455家,天津市瞪羚企业预计达到23家,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预计达到13家,全区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

(二)争取项目支持,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争取各类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组织辅导区内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申报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46项,中汽研、国科医疗等5项获得市科技局立项支持,中车唐车科技领军项目“地铁车辆高级别修程间隔延长及优化技术研究”获得17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国科医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搭建医疗器械CDMO概念验证服务平台”获得6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包钢稀土研究院等4家院所组建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考核优秀获得市级奖励资金500万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天津科创基地揭牌落地,围绕地热勘查、海岸带地质调查、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估等重点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全区R&D经费支出26。3亿元实现逆势增长,R&D投入强度达到3。83%,全市各区排名第四,整体科技创新活力显著提升。

(三)推进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汽中心、瑞普生物建设的2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被市科技局评估为年度优秀重点实验室。航天精工、平高电气获批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支持爱思达航天科技和国科医疗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引领力,牵头上下游企业组建航空航天结构高端制造和生物质谱高端医疗装备2家天津市创新联合体,以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四)深化科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充分发挥区域科研优势,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天津日报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条龙”为题,整版报道东丽区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典型经验。清华高端院全年新签订体外膜氧合设备等科研项目73项,合同收入1。16亿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N模锻液压机成功投产,设备控制和锻造精度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科医疗与天津大学、天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成立新污染物监测高端装备与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中心,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延伸质谱仪产业化链条。包钢稀土研究院研发稀土光蓄热抗菌纤维制备及其面料关键技术获得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绿色先锋奖,搭载此技术的安踏牌炽热系列羽绒服热销全国。持续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全年新增2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培育4家市级概念验证平台,组建70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成果转化效能。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68项,交易额预计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3。75%。

(五)加强载体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将区域资源服务与双创载体有效对接,提高双创载体服务质量,不断孵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支持中航大科技园以建设促发展,对标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标准,加快中航大科技成果转化,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0项,转化金额366。9万元,新入驻企业33家。协助执信孵化器与海银资本共建海银前哨投资基金,通过投资引进芯朗道医疗、维看科技、岱美生物等高质量项目。组织区内创新型企业参加中关村论坛、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在孵企业数量达到750家。大力推动市级科普基地建设,组织中汽研、清华大学高端院等5家单位开展2023年天津市科普基地申报认定。

(六)加快科技人才引育,凝聚创新发展动力

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人才引育新格局。围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配套服务,确保科技企业各成长环节全要素保障,开展航空航天产业链人才需求调研,帮助企业用好用活人才政策,进一步促进技术、成果、人才要素集聚,壮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优秀科技成果储备。以园区为重点征集推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累计推荐市级以上人才(团队)86人。东丽区中汽中心等18家企业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15项;
202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区级提名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搭建科技项目、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桥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系列活动4场,通过银企“一对一”服务帮助10余家企业融资2800余万元。推动金融惠企产品资源向创新型企业倾斜,联合14家银行机构,汇集4类62项金融产品,发布《2023年重点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金融产品汇编》3期,帮助企业制定专属金融方案。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产业基金“以投带引”的发展模式,陆石鲲宇创业投资中心、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医工科创投资基金2支基金获天使母基金参投支持,储备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发展空间大的优质项目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医用质谱等领域高端项目30余个。

三、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3年企业经营遇到不同程度困难,营业收入增长性不足,创新意愿降低,技术合同登记总量减少。企业营收增长性和创新性下降,难以满足科技企业资质申报条件,对各类科技型企业资质申报产生一定影响。二是企业积极性有所降低。由于2023年度科技奖励资金未能按惯例及时兑现,企业对科技政策如期兑现的预期转弱,一定程度影响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

四、2024年工作安排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积极落实天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扎实推进东丽区创新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紧扣企业成长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三个目标,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有效融合,推动全区科技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胜势。

(一)加快创新型经济主体引育

精心统筹谋划,巩固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同步推进工作局面。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开展“雏鹰—瞪羚—领军”企业评价认定。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挖掘、培育、储备和服务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2024年,全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0家,评价入库天津市雏鹰企业460家、瞪羚企业21家、领军(培育)企业14家。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撮合对接全区各类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和技术服务合作,搭建从研发到生产全环节的“握手”通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院所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爱思达、三英精密等重点企业筹建重点实验室。借助滨海东丽两区联动发展契机,发挥滨海新区科研资源丰富优势,与中科院天津工生所、海河实验室等重点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合作,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市级科技项目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三)提升科研院所产业化水平

做好“转化”文章,把科创成果转化为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提升科研院所发展水平。持续推动清华高端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包钢稀土研究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跟踪发展进度,不断加强院所项目市场化运作,健全“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企业培育”的产业创新体系,衍生孵化一批具有上下游关系、对全区产业有支撑作用的创新型企业。把握技术源头,掘金未来产业,挖掘遴选科研院所及外部创新资源成果,形成重大科技成果清单,精准招引优质项目。助力清华高端院办好第七届亚洲国际摩擦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摩擦学大会,进一步促进校企交流合作、产研融合。

(四)提升双创载体孵化效能

加快“全域孵化”能力提升,持续扩大全区双创孵化载体规模,打造一批集创业孵化、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继续对符合条件的双创载体进行国家级、市级申报及资格备案或认定。支持芥末咖啡众创空间、中航大科技园等孵化载体对接风险投资、企业、科研等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孵化能力。鼓励清华高端院、爱思达航天科技等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提升载体使用效率,围绕自身优势建设专业化创新型载体,培育创新产业生态。2024年组织双创孵化载体参加项目路演、技术交流会、成果发布会、创新创业大赛等10次以上,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五)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多层次服务

强化技术交易信息网络、数据中心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不同需求和规模的企业提供技术交易平台,深化开展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多元化服务。加强技术合同登记政策宣传,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95亿元。优化科技人才服务和队伍建设。持续激励高层次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融合,推动高层次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六)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联盟

依托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模式发展,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充分发挥陆石鲲宇、医工科创等科创基金作用,加快形成“以投带引”的产业基金发展模式,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快速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依托科技创新企业聚集区域设立特色机构,聚焦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高成长科技企业等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加强科技金融产品研发、信贷投放、保险保障等配套支持。围绕优质科技企业“高成长、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促进银企双方信息共享和业务沟通,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库和金融服务产品库,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推荐访问: 科技局 工作总结 安排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