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工作总结 > 2023(9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汇编

2023(9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汇编

时间:2023-11-26 13: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9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3(9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汇编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汇编(9篇)目录2022年林业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2022年全县信访工作总结和2023年信访工作谋划XX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谋划XX区应急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XX镇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县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汇编

(9篇)

目录

1.2022年林业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2

2.2022年全县信访工作总结和2023年信访工作谋划6

3.XX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谋划9

4.XX区应急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22

5.XX镇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32

6.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40

7.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44

8.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50

9.县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57


2022年林业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按照上级工作的指示,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2022年林业工作有序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2023年林业相关工作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不足。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如下:

一、全面推广林长制建设。

2021年我镇已完成镇村两级林长制的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提供制度保障。2022年巩固提升林长制建设成效,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村两级林长、副林长的作用,为林业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1、根据省市区关于林长制工作要求,我镇完成32个行政村村级林长、副林长和村级护林员设立及登记上册工作。我镇国土面积15.34万亩, 森林面积3.84万亩, 林木覆盖率25%。实施林长制范围包括32个行政村, 总面积15.34万 亩,其中:林草地面积5.53万亩;区域内有国家级公益林1.673万亩, 天然林1.293万亩。

2、按照林业工作相关制度,有效运行。全镇各村林长、副林长对负责范围内病虫害、林政工作等认真执行。

3、完成坟坨镇“一长两员”(执法人员、管护人员)统计、造册、上报。

4、完成林长制相关数据的登统造册及上报工作。

二、全面加强森防工作。

1、重点对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实施监测,有效、准确地掌握全镇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全面掌握全镇发生分布情况。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美国白蛾防治作为全年防治工作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发动各村做好防治工作。

3、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1)、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对我镇抚昌黄公路两侧涉及的黄宝峪村、马庄村、殷陈庄村、池庄村进行飞机喷洒药物作业。

(2)、6月份组织专业队伍,完成对32个行政村美国白蛾第一代防治药物喷洒,有效的遏制了我镇范围内美国白蛾病虫害的发展。

(3)、通过森防站领导联系和技术支持,在王家湾村、旧县村选择合适位置悬挂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

(4)、9份针对王家湾村、旧县村、任各庄村、范各庄村等重点区域着重防治。

(5)、加大对全镇范围内美国白蛾病虫害防治的巡查,发现情况及时防治,为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控制美国白蛾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林政工作。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协助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处理林政执法案件。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相关内外业手续。做好我镇林木限额有序采伐的工作,做好依法办理采伐手续,及时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按照相关程序截至目前,我镇共办理办理林业采伐备案8处,涉及面积9.5亩。确保全年无乱砍滥伐林木和违规占用林地案件发生。

四、森林乡村创建工作。

按照上级关于森林乡村创建工作安排,我镇拟报杨庄头村为2022年省级森林乡村,完成材料组卷工作;

五、相关林业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1、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进行对接,认真核对我镇涉及造林绿化面积、奖补金额,并及时发放到位,进一步提高百姓造林绿化积极性。严格按照奖补资金发放程序,完成我镇1235.64亩61.78万元造林绿化奖补资金发放工作;

2、完成2022年天然林停发补助12.9301万元的发放;

3、完成2022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6.7311万元的发放。

六、绿化工作。

完成抚昌黄公路至坟坨村段、坟坨村至五各庄村段的绿化项目工程,并对工程进行验收。

七、2023年林业工作谋划。

1、按照上级关于林长制工作的安排部署,认真执行相关政策,依照相关制度严格林长制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对各项工作做到有始有终。

2、继续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不出现大面积发生。重点对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实施监测,有效、准确地掌握全镇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为有效防止打好坚实基础。加大对全镇范围内第二代美国白蛾病虫害防治的巡查,发现情况及时防治,为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控制美国白蛾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协助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处理林政执法案件。按规定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相关内外业手续。做好我镇林木限额有序采伐的工作,做好依法办理采伐手续,及时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4、认真核对相关数据,严格林业奖励资金发放程序,完成全镇林业奖助资金发放工作。

5、完成上级安排部署的其他工作。

2022年全县信访工作总结和2023年信访工作谋划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县信访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信访稳定这一主线,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县级党政领导开门接访、积案化解”等专项活动.

一、2022年信访工作总结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统筹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1-10月份,县委常委会、县委工作例会先后22次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工作,提出工作要求;
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0余次专门听取信访工作情况,并先后4次在会上就信访化解工作随机提问14家单位。。

二是坚持开门接访,加大接访下访力度。我县严格落实县、镇、村、三级接访制度,特别是备战20D保障期间增加领导干部接访频次,每天4名县级领导轮流开门接访,全力促进信访事项化解和问题解决,有力推动了我县信访工作的有序开展。1-10月份,全县共有19名县级领导参与开门接访工作,共接待来访群众629批1147人次,接访事项全部按“清单+闭环”有序办理,有力推动503件信访事项的有效化解。

三是坚持《信访工作条例》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带头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研究《条例》宣传工作重点,并提请县委工作例会和政府工作例会学习。同时,局党组成员分别赴检察院、县委党校、开发区等重点单位举办宣讲会11场,做到现场答疑。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册1.5万份、张贴宣传条幅200余条,全县310个村(社区)“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音频1000余次,营造依法信访良好氛围。

四是坚持攻坚克难,省委书记接访事项持续办理。2021年12月13日,郑栅洁书记在埇桥区开门接访,涉及我县登记信访事项48批49人,截至目前,交办的48件信访事项化解息访47件。

五是坚持压实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1+8+10+N”20D维稳保障工作机制、信访工作“四加机制”、《灵璧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灵璧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定期会商研判重点信访事项,统筹协调推进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点领域信访问题依然严峻。今年来,我县群众反映城乡建设(征迁)、政法、农村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纪检监察等问题突出。二是存在思想重视不够现象。部分责任单位政治站位不高,化解信访案件主动性不强,想办法不多。

三、2023年信访工作谋划

(一)强化矛盾排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镇、村信访维稳网格员的作用,全面摸排各类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

(二)强化进京访治理。加快进京访信访事项的办理,对群众诉求未解决的,强化督导,压实责任,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对群众过度诉求,做好政策解释和疏导教育工作;
针对生活困难的信访人员,积极主动做好帮扶救助。

(三)强化领导接访。针对领导接访事项,严格落实“清单+闭环”要求,逐案落实承办单位,逐一明确办结时限,做好跟踪督办,确保领导接访不走过场,以铁锤砸铁钉的力度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强化积案办理。对国家、省、市交办的信访积案,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案,制定化解方案,楔死工作责任,落实稳控措施。

(五)强化依法规范。结合20D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坚持法治信访工作,坚持双向规范,按照“力度不减、长期坚持”的要求,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进京访恶意登记和长期缠访、以访施压的信访重点人员,坚决依法打击,确保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引导信访人自觉在法治框架内反映诉求。

XX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商务局立足我区实际,深挖潜力,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三项经济指标为重点,提高内外贸发展水平,商务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2022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市下达我区实际利用外资2022年全年商务部口径任务为1000万美元;
目前已完成300万美元,全市未排名。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指标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5亿元,同比增长3.5%。

(3)外贸进出口:根据省直报系统反馈:1-3季度进出口完成12.38亿元,同比增长40.8%,其中出口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42.2%,全市未排名。

(4)全区成功签约中冶赛迪永洋特钢重工科技装备制造、康士柏汽车检测线等重大招商项目38个,总投资151.12亿元。其中,中冶赛迪·永洋特钢重工科技装备制造、安可达新材料、乾鼎发电机组等3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立讯精密汽车线束项目已建成投产,兴天龙智能装配抗震及管廊支架生产、辉盛高端铝制紧固件等4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超额完成市下达招商引资任务。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

1.会同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千方百计督促安可达、中电环保两家外资企业加快外汇资本金到位。

2.带着《外商投资政策汇编》、《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等书籍、资料深入各外资企业进行宣传解读,指导企业用好用足财政、金融、税收、社保、就业等各类帮扶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3.制定发布外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明确受理流程、细化投诉有关工作要求,方便投诉人及时反映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投诉人反映的问题,切实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4.坚决落实信息报送规定。督促外资企业严格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指导外资企业及时报送初始报告、变更报告、年度报告、半月报等投资信息,受到市投资促进局的多次表扬。

(2)社会消费品零售

1.组织开展促销活动,扩大内需、稳保增长

鼓励企业借节促销。我区商贸企业组织开展了 “粽情端午”“甜蜜七夕”“助力开学季”“情满中秋”等各类促销活动100余场,通过低价折扣、发放消费券、积分抽奖等方式向消费者送实惠。端午节期间我区安排了40万元促消费专项资金, 6家家电、黄金、商超行业限上企业积极参加“幸福邯郸欢乐购”平台举办的“你购物 我补贴”大型惠民促销活动,共计撬动销售额297.3万元。中秋节、国庆节安排40万促消费资金组织商超、家电开展中秋、国庆促消费活动。中秋期间累计发放补贴18.459万元,撬动销售额134.136万元,国庆期间累计发放补贴17.73万元,撬动销售额136.26万元。

组织开展汽车促销。疫情过后,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我区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60万元汽车专项促消费资金,组织江涛汽贸、盛兴丰汽贸、瑞龙汽贸等7家限上汽车零售企业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助力汽车消费,促销活动效果显著,撬动销售额1329.8万元。9月15日我区安排50万汽车促消费专项资金,组织7家限上汽车零售企业开展“你购车 我补贴”活动,目前,活动已圆满结束,累计发放补贴49.95万元,销售汽车259台,带动销售额2257.356万元。

稳住家居商品消费。协调我区限上企业天顺经贸有限公司(XX海尔总代理)向海尔集团总部申请专项资金,开展“你购家电•我给补贴”促消费活动,享受补贴320人次,补贴金额32000元,带动销售额680732元,让全区居民得到实惠,拉动了经济稳定增长。9月16日组织天顺经贸有新公司参加全市家电促销、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活动累计发放补贴8.65万元,撬动销售额96.2万元。

(2)全力做好市场保供,筑牢后盾、保障供应

1.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满足群众需要

封控期间,联合市场供应保障组其他成员制定并启动了《XX区疫情防控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方案》,通过组织9家保供企业不断联系后续货源,补充物资,全区保供点生活必需品每天保持在1600余吨的库存量,每天平均日进日销500吨,基本实现供销平衡,我区群众生活必需品得到了有力保障。

同时为及时掌握全区生活必需品供需变化,连夜制作了《生活必需品进销存台账》,每天对全区9个生活必需品保供点报送的生活必需品进销存台账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填报《生活物资保障日报》,给领导及时提供保供物资第一手信息和决策参考,确保全区生活物资高效保障到位。另外在确保生活必需品物资充足下,对市场价格进行日监测,掌握市场价格,随时预防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实现了市场价格稳定,群众购物满意。

3.推动物流保通保畅,解决运输难题

封控期间,连夜制定《关于办理生活物资保障人员〈应急通行证〉和〈车辆通行证〉的工作方案》,全力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在接到邯郸市商务局《关于启动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的通知》之后,我局迅速安排部署,连夜激活通行证审核人员账号,自觉加班加点开展生活必需品(含日用品)运输电子车辆通行证办理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审核申请7529条,办理电子通行证1787个,及时解决了相关企业运输难题。

(二)加强监督废旧汽车拆解市场,强化管理、严防漏洞

1.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邯郸市XX区2022年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细化各部门工作职责,协调联动,各司其职进一步加强我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管理,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市场秩序。

2.加强企业监督管理,规范行业秩序

为加强对我区的永海废旧汽车拆解有限公司监督管理,增强其拆解守法经营意识,我局对永海废旧汽车拆解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检查,重点检查其守法经营情况、“五大总成”管理情况和车辆进出及拆解台账,并指导其做好资质认定和实施新版《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工作,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为,维护报废汽车拆解行业正常经营秩序。

(三)助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协同、便民利民

1.加强城乡资源整合,确保高效配送。进一步完善乡村快递,我区XX百灵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公共快递智能分拣中心,整合了申通、韵达、百世、天天等快递公司的农村快递业务。充分利用菜鸟物流将申通、韵达、百世、天天等快递企业以及乡村邮政进行了资源整合,建设了17个乡级共配分拣中心和243个村级快递综合服务站,实现了区、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快件由物流配送中心统一派送,大大提高了快件收发量及配送时效,节约了物流成本,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工作保驾护航,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目前,全区日接件量达到118000多个,日寄件量达到46000个,每日到农村快递件1.5万多个包裹。

(四)外贸进出口

1.优服务,保畅通。4月初,我区疫情爆发,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减少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我区专门抽调人手为外贸企业办理复工复产备案和车辆运输通行证,最大程度保障了外贸企业货物的顺利出口。

2.辟新路,拓市场。4月底,为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开拓国际市场,我区成功争取“广交会墨西哥专场推介会”资格,区内三家大型外贸企业——河北固耐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河北耀世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和河北喜力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并在线上进行推介,大大提振了我区外贸企业的信心和XX紧固件的知名度。

3.宣政策,促发展。自一揽子政策开展以来,我局全力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并根据政策扶持情况梳理出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出口奖励、境外推广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优惠。先后为29家企业争取新增生产型出口企业奖励98万元;
为4家企业争跑到中小开资金补贴5.14万元;
为5加企业争跑到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25万元;
为1家企业争取到参加中信保企业项目补贴0.19735万元等。

4.参展会,稳外贸。7月份,组织33家外贸企业免费参展第6届中国·义乌国际五金电器暨劳保用品博览会,达成出口意向订单210多万美元;
9月16日,组织6家企业参加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收获颇丰;
9月21日,组织燕赵、富奥公司参加“韩国(高阳)金属周”展会、9月25日,协助锐速、固耐安、诚制公司参加“德国(科隆)五金展览会”;
10月25日,组织富奥、诚亿、越通公司参加俄罗斯莫斯科紧固件展览会FastTec;
10中下旬,组织64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线上展”,并协助26家赴“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览会”的外贸企业人员集中办理参展护照和购买机票;
11月上旬,组织25家企业报名第133届广交会线下展,材料已交市局,等待审核。

5.搭平台,强基地。经过与省厅沟通,我区已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紧固件)”、“河北省蔬菜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7家企业申报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申报资料报送到省厅,项目申请成功后,每个基地将获得300万元资金支持,7家企业累计将获得共计341.592万元的资金支持。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是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平台载体之一,平台的建设将促大大进我区外贸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五)招商引资

1.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成都、厦门、广东、长沙、杭州等地拜访企业、洽谈项目,加快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步伐。我区成功举办了立讯汽车线束等六次专题签约活动,市委书记张维亮出席了长沙乾鼎安可达、杭州宏能萧南专题签约活动,市领导樊成华、高和平等出席了中冶赛迪永洋专题签约活动。同时,我区参加了邯郸市钢后产业招商引资暨现有企业增资扩能项目签约仪式、邯郸(广州)主导产业招商推介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全区成功签约中冶赛迪永洋特钢重工科技装备制造、康士柏汽车检测线等重大招商项目38个,总投资151.12亿元。其中,中冶赛迪·永洋特钢重工科技装备制造、安可达新材料、乾鼎发电机组等3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立讯精密汽车线束项目已建成投产,兴天龙智能装配抗震及管廊支架生产、辉盛高端铝制紧固件等4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超额完成市下达招商引资任务。

目前,正在洽谈鑫方盛综合铁路物流园等招商项目45个,其中:四川中电建世嘉电力器材制造等14个项目进展较快,拟在近期举办的邯郸XX国际紧固件产业链招商云推介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活动中签约。天宝高端关键零部件制造、黄山盛锐精工机械制造等31个项目正积极对接。

2.制订了XX区全员招商方案,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动单位联动,全员行动。区委书记与6位客商对接洽谈了航空航天特种设备配件制造、千盛高端铝制紧固件项目等6个招商项目。区长、常务副区长、主管区长带队分别赴厦门、广州、北京、成都、汉中等地开展了精准招商活动,对接洽谈了兴天龙智能装配抗震及管廊支架生产、康士柏汽车检测线设备制造、中电建世嘉电力器材制造项目等招商项目。目前,在全区共收集有价值在谈项目和信息77个,全员招商氛围初步形成。

三是坚持产业招商。聚焦全市“532”主导产业和全区产业导向,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管产业必须管招商”的原则,以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主线,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知名民企等重点企业,划区域、分产业,组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高端紧固件、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及区招商办“5+1”精准产业招商专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叩门招商、“点对点”项目对接,主动拜访大秦索道、南山射钉、浙江川达等企业,重点对接装备制造、高端紧固件、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项目,深入分析企业投资动态,主动精准出击,切实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四是坚持以商招商。充分发动XX异地商协会作用,利用其信息渠道广、人脉资源多的优势,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永洋、恒创、恒永等民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合资合作、做大做强永洋精品钢材、硅谷肥业、恒创标准件、恒永过滤材料、高晶变压器等龙头产业,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形成二次招商效应。

五是坚持调度考核。修订完善全区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增加上市奖励、人才奖励、金融扶持、发展奖励、壮大奖励等内容,对各乡镇、有关部门和产业招商专班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实行月度通报排名和“擂台赛”公开亮相考评机制,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挂账式督导、台账式管理,引进项目成效突出的依据公务员奖励权限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

三、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商务局将深入贯彻20D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精准施策发力,按照“稳增长、促开放、促销费、引项目”工作思路,力争完成“21122”工作目标,即:引进强区、兴区项目20个,签约超50亿元项目1个;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00万美元;
新增外贸出口实绩企业20家;
新增限上入统企业20家,各项考核指标位次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为达到上述目标任务,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实际利用外资

1.加大对外资项目帮扶力度。从企业注册、账户开设、融资、用地、环保、人员入境等方面开展全程跟踪协调服务,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已签约外资项目尽快落实落地。

2.加大外商对接力度。积极引导境外资金参与我区基础设施、房地产、商贸流通、新能源等领域建设。盯紧盯牢香港永磁电机发电、香港铜锣湾商业综合体、越南大成机械配件、叙利亚岸贴紧固件等重点在谈项目,专人负责跟踪帮办,力争早签约,早到位。

(2)商务发展促进

1.千方百计促消费。加大促消费工作力度,向市局争取促消费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全区大型商场超市、餐饮等限上企业,抓住节假日消费旺季,开展赠券、购车赠油、车展等特色促消活动, 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活力,带动全区消费。

2.想方设法稳增长。建立现有限上企业包联制度,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纾难解困。积极宣传市、区对促进限上企业优惠政策,做好各项奖补申报、兑现工作,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为社消零的增长奠定基础。

3.攻坚克难抓培育。继续发挥限上企业入统专班作用,围绕实现全区社会消费提质扩容、高质量增长总目标,解决制约我区贸易业限上企业入统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两个名录库”,一是建立限下企业名录库,对营业收入1500万至2000万元的批发企业、营业收入350万至500万元的零售企业、营业收入120万至200万元的住餐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掌握企业发展经营状况,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建立新注册企业名录库,对今年新注册企业重点关注、重点跟踪、重点培育,推动企业尽快达限入统。2023年争取新增入统限上企业20家。

4.协调联动强培训。联合区统计局通过实地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对限上企业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讲解统计报表制度,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夯实企业统计工作基础。宣传统计政策,消除企业申报顾虑,切实做到不瞒报、不漏报、颗粒归仓。指导、督促限上企业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财务账、统计台账等资料,提高申报数据质量,确保数据数出有据、可查可验。

(3)外贸进出口

1.强化服务,促进外贸稳增长。以壮大出口群体、优化出口结构、开拓出口市场为重点,线上线下并进加强产品对外推介,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快融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努力实现全区进出口持续较快增长。

2.以“代参展”方式,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义博会、德国(科隆)五金展、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俄罗斯紧固件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给企业提供更多展示产品、结识客商、签约订单的机会,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双促进。同时,加强与邯郸(义乌)外贸出口商品展览中心合作,组织我区企业到义乌和组织义乌外商来XX双向互动,与众多国内外采购商面对面洽谈、签约订单,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4)招商引资

1.将明年确定为“招商引资提升年”。紧紧围绕市“532”产业规划和我区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力争实现“138”工作目标(即:全区全年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装备制造类项目14个、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类项目2个、高端紧固件类项目9个,商业综合体项目1个,铁路物流产业园项目1个,现代农业项目1个,外资项目2个),组织开展招商推介、签约活动8次。其中,区投促中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8个。

2.力争明年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进三争一。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商务局、投促中心三方协作工作机制,建立衔接紧密、顺畅高效的招商工作体系。持续强化区投促中心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加强招商干部实战培训,打造懂产业、懂政策、善沟通、会协调的招商队伍。进一步压实区投促中心全体同志招商责任,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奖惩,积极营造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的浓厚招商氛围,再掀招商新高潮。同时,结合“5+1”产业招商专班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活动。

3.建立招商联动机制。成立区招商引资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有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和区直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

明确招商主体责任。强化各乡镇、各部门和园区招商主体责任,建立客商对接洽谈、项目会商、工作通报等机制,对重大项目由区级领导牵总,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加强对接洽谈,加快履约落地。

4.严格招商考核奖惩。对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实行“月调度、季评比、年终总评”制度,每月通报各产业招商专班招商进展情况,每月调度招商引资工作,每季度进行考核擂台赛,年终对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XX区应急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

区委办、区政府办:

2022年,XX区应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力保障区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提高安全生产政治站位,着力构建应急管理新格局

2022年是个政治大年,局党委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惠民生,抓安全就是保大局,努力在应急管理上,坚持协同高效,在安全监管上,坚持生命至上,在生产救灾上,坚持服务人民,在防灾减灾上,坚持未雨绸缪的原则,不断完善跟进强化各项职责。

局党委坚持按月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学习交流研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题教育和“以案为戒”警示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20D历次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我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努力适应新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树立应急管理良好形象。

(二)强化年度目标任务落实,着力培育安全监管新动能

今年区应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班子配备、人员充实等得到了一定加强,但是现有人员与应急局职能匹配上还存在人员不足、能力不够等问题,在人少事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努力整合监管合力,在狠抓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上下功夫,在严防较大以上事故、严防群体性有影响的事件上下功夫,着力培育安全监管新动能,同时坚持时间服从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1、工贸行业本质安全持续深入。抓牢工贸行业安全设施“三同时”这个本质安全点,狠抓安全生产源头预防和治理,在区政府项目预委会和规委会上,对工贸项目选址、项目内容、生产工艺等进行联审,对正在建设中的55个工贸项目建设单位发出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提示函;
2022年全区累计有17家工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其中2家企业正在申请二级标准化达标定级,5家正在申请三级标准化达标定级。推挤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2022年我区共有5家工贸企业开展了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并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继续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激励政策,并纳入2023年财政预算中,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全面推行了安全生产基本条件“6和8”承诺制,对小微企业最易发生事故的风险点和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管控,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概率,全区服装、门窗加工等工贸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2、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成效初显。按照省、市工贸行业“百日清零”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2022年我区围绕“钢8条”“粉尘6条”“有限空间作业4条”等专项整治事项,聚焦高温熔融金属吊运、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对标对表严格执法检查,着力化解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对重点领域企业执法检查率均达100%,安全生产承诺书签订100%,累计查出重大事故隐患43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按时完成了专项行动任务;
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指导服务,对作业安全进行技术辅导,帮助完善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
开展了首轮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出台了《关于加强XX区厂中厂园中园安全生产管理的办法》,并选择了4个乡镇街作为工作试点,大力提升厂中厂园中园小微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此类小微企业的安全风险。

3、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开展工贸企业分级分类评定工作,出台了《XX区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的实施意见》,对近3年的监管执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现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基础信息进行分析,首次完成569家工贸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级评定工作,原则上一家生产经营单位对应一个层级的执法主体,避免多层级执法与执法缺位;
运用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对未定期上报事故隐患的红黄牌企业进行执法调度,全年发出调度函41份,对长期上报事故隐患的企业建议开展专项执法;
坚持计划执法和双随机执法相结合,在完成12家计划执法的基础上,开展“铸安”志愿服务活动,对30家工贸企业开展指导性执法检查,帮助企业排查事故隐患;
持续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2022年度对工贸行业开展执法159次,查处隐患603条,重大事故隐患68条,对涉嫌严重违法的工贸企业实施行政处罚20次,罚款11.68万元,其中停产停业整顿6家,安全生产约谈14家,有效震慑了工贸行业企业违法行为。

4、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脱虚向实。积极组织工贸企业参加六月安全月活动,向17家工贸企业20名员工发放“新安法知多少”网络知识竞赛奖金0.4万元;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首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2期工贸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共有294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人员参训了培训;
出台了《XX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班前会”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安全教育培训5分钟”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企业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走向“脱虚向实”,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职工绷紧安全弦,最大限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与鹏飞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协议,举办6期特种作业集中培训班,在合作期3个月内鹏飞学校下调特种作业培训费,并保证特种作业考试过线率达到80%,为XX企业补充大量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为企业经济上减负,在成效上增质。    

5、危化、烟花爆竹监管日渐完善。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全区累计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218次,出动执法人员487人次。全区共收缴并销毁烟花爆竹1500余件,区应急局立案处罚2起,对非法经营企业共计罚款0.8万元;
完成2022年度烟花爆竹零售许可换证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换证工作的通知》(XX办〔2022〕15号),2022年度共完成470户烟花爆竹零售许可店(点)换证工作;
2022年以来,共开展16家次执法检查(不含复查),共排查出问题隐患58个,已整改42个。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五家单位及个人存在违法行为,累计处罚金额9.8万元;
实现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全覆盖,实现了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健全应急能力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减灾救灾水平提升

1、事故调查处罚能力不断提升。依法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强化安全执法威慑力。5月23日,区安委会出台了《XX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若干工作规定》(XX委[2022]10号),建立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共同开展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机制。今年共发生事故2起,已完成事故调查2起(其中1起定性为非生产安全事故);
今年共调查意外事故7起,参与事故处理并上报7起;
办理生产安全事故信访举报案件3起,积极参与善后处理,做好信访举报人的稳定工作,3起信访举报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事故行政处罚立案3起,共下达处罚决定书8份,处罚金额约59.38万元,已到位29.38万元;
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起,执行金额30万元,目前正在执行。

2、防汛工作体系建设得到强化。为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一是健全组织及时调整《关于调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的通知》,优化区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人员组成,细化实化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二是落实区领导防汛抗旱分工制度,及时印发《关于调整2022年区领导防汛抗旱分工的通知》实行区领导汛期分片包保责任制,同步推动各乡镇落实党政领导分工包保制度;
三是制定《六安市XX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六安市XX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各单位职责,高效协同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四是区防指制定了《六安市XX区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任务,督促指导各乡镇街做好汛前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预案修订、基层防汛队伍组建等工作;
五是组织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对全区各乡镇街防汛抗旱准备情况开展督查检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各单位,要求各乡镇尽快完成整改;
六是及时修订区级各类预案,汛期区防办修订完善了《六安市XX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六安市XX区抗旱应急预案》、《六安市XX区防台风应急预案》;
七是强化物资储备,区重点防指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共计储备袋类物资39.64万条、布料类1.7万平方米、救生衣3356件、救生圈210个、冲锋舟12艘、橡皮艇52艘、桩木257.49立方米、柴汽油发电机10套、移动灯塔及多功能抢险照明灯7套、排涝设备84套等;
八是加强队伍建设。区应急局依托本土施工企业,共签约6家建筑施工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共计人数114人,主要装备有挖机28台、推土机6台、铲车8台、运输车辆52辆、排涝设备45台;
各防汛重点乡镇街均组建了不少于5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并登记造册;
九是区防办于2022年6月14日组织区人武、区水利、区消防大队、区交通、区卫健、安徽吉宝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淠河苏大堰排涝站,举行2022年度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主要内容是围绕强降雨带来的汛情、工情及险情等场景,进行会商研判、实战演练。

3、减灾救灾工作稳扎稳打。扎实开展2022—2023年度冬令春荒救助工作,目前,摸底登记需救助群众28949人,需救助资金376.3万元。二是抓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我区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区申报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申报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现已通过第三方评估。三是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现已处于成果运用阶段,落实资金123.89万元。四是抓农房保险工作。2022年,我区共完成农房投保手续152457户、投保资金243.93万元。截至目前,共理赔96户,累计211799.37元。

二、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我局将重点围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加大安全监管,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势头,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体制改革,完善自然灾害抗防救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抓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1、坚持推进三同时和标准化建设。始终抓紧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作。力争到2023年底前,推动新改扩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80%覆盖率,70%高危行业和规上工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完成10家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

2、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持续性开展工贸行业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间、金属冶炼、危险化学品使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集中攻坚,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全面清除重点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
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工贸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专项整治对象执法检查覆盖面达 90%以上。

3、严格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开展执法检查,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抓好安全生产的目标,有效遏制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火灾等类型事故发生。

4、建立工贸行业“互联网+”监管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线上线下安全监管,推动企业自查自改自报隐患,实现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
推动小微型以上工贸企业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现场应急处置卡,规上工贸企业执法检查覆盖面达90%。

(二)建立完善自然灾害抗防救体系

1、认真做好灾情管理工作。加强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让群众了解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提高群众防灾减灾知识。做好灾情统计报送。理顺基层灾情报送网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根据乡镇(街)上报的灾情,及时做好灾情预测会商、物资准备、灾情报送等工作,并做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

2、扎实开展冬春救助工作。继续做好灾情的报送工作,认真统计、核实受灾群众信息,指导乡镇做好冬春救助和倒房重建等灾后救助工作。坚持透明公开的工作办法,严格按照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村民小组提名)、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应急部门审批的程序精准确定救助对象和金额,并按时拨付救灾资金。

3、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发挥示范社区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全国、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督促和指导创建社区。按照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减发( 2020 )2号)标准进行指导,让社区按照文件要求从组织管理、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力量建设、预案编制及演练、宣传教育、创建特色等内容完善台账。

4、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管理和培训。为提高灾害信息员信息报送规范性,我局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加强业务培训。针对灾情管理工作、救灾工作、灾情核查评估、灾情统计和报送规范、自然灾害救助管理系统,包括农作物受灾情况、农房倒损情况、公共设施损坏情况等内容进行培训。

(三)着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1、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继续落实落细强降雨防范和蓄水保水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汛抗旱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要强化责任担当,紧紧抓住防汛抗旱关键节点,及时收集、处置、上报险情灾情等各类情况,确保防汛信息畅通。

2、强化防汛物资队伍保障。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理念,按需足额备好抢险物料装备,规范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调用程序,确保储备物资配得全、调得出、用得上,在重点河段、水库、易积淹水点等部位适当前置。

3、加强汛期监测预警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加强监测预警预报,靶向调度和部署强降雨区域防范应对措施。通过各类手段及时向群众发布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组织群众防灾避灾,确保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4、提升应急综合救援能力。不断强化应急综合能力提升,明年计划新建XX区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和张店镇应急救援站,做到应急准备到位,加强值班备勤,确保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除险彻底。

XX镇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XX镇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区委三届三次全会的奋斗号角下,坚定不移抓乡村振兴,为现代化“七个新抚宁”建设凝聚了XX力量,展现了XX形象。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一年来,XX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完善的政务服务举措,实现当年项目当前落地的任务目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000万目标,中鼎特金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投资1500万,海厦新型绿色节能建材项目已投资676万,沃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已投资555万,鲁庄公路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已投资263万。

(一)规上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镇目前规上企业两家,分别为秦皇岛胜利玻纤制品有限公司和秦皇岛鑫浩新材料有限公司。1、秦皇岛胜利玻纤制品有限公司9月当月产值为125万元,累计产值1186.7万元;
同期当月产值209.2万元,同期累计产值1705万元;
当月同比增幅-40.25%,累计同比增幅43.7%。企业产值下降原因为: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受限。2、秦皇岛鑫浩新材料有限公司9月当月产值为200万元,累计产值21753万元;
同期当月产值1842万元,同期累计产值15784万元;
当月同比增幅8.58%,累计同比增幅37.82%。

(二)、兔耳山“农旅+”现代农业示范区组团推进情况。

一是沃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二期扩建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555万元用于建设菌棒生产、菌种研发车间。二是善源禽业二期建设项目,预计增加投资1000万,加鸡舍一栋,新增10万只鸡,年增加400万斤鸡蛋产量。三是汉风耕读苑恒温保鲜库、酵素车间建设项目,预计投资300万元用于恒温保鲜库建设,酵素车间预计投资800万。

二、开展村庄建设行动,乡村环境持续优化。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镇政府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常态的工作来抓,引导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宜居家园。开展清洁村庄整治行动,彻底解决“四大堆”等垃圾积存现象,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控制,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打造XX村—五各庄—殷陈庄—马庄—后明山人居环境示范新片区。2022年XX镇滑石后村获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二)农村问题厕所改造情况。

镇村两级“解剖麻雀式”开展问题厕所歼灭战,聚焦连茅圈、建新不拆旧等重点、难点问题逐村逐户逐厕摸排,摸排工作共进行7轮,真正做到台帐清、底数明,累计排查厕所12430座,发现问题户厕991座,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双违”查控整治情况。

年内查处违法建筑共10处,违法用地面积14993平方米,违法建设面积5362平方米,已全部拆除。集中整治占道经营,对XX村小市场、大李庄小市场、杨庄头小市场、102国道两侧、抚昌黄公路两侧等实施常态化监管巡查,年内执法检查90余次。

(四)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情况。

XX镇五各庄—滑石后、共三条农村公路纳入本年度改造计划,改造总长5.3公里,目前XX村—沟兰庄、政庄村内路两条公路已俊工通车,五滑线10月底完成。

三、打好环保攻坚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开展扬尘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共完成约6600㎡的苫盖、移除工作;
洁净煤确村确户累计完成洁净煤订购225户265吨;
开展为期22天的劣质散煤清零行动,累计收缴散煤20680斤,蜂窝煤561块;
常态化巡查“散乱污”企业,处理不规范养殖场地6处,均已整改到位;
严格管控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焚烧污染现象,查处野外用火案件9起,罚款6500元。

(二)河道污染治理情况。

充分发挥基层巡管员作用,开展常态化巡河检查, 开展“水环境自查自纠”、河湖“治五乱”、“净水体”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本年度累计巡河2202余次,清理河道垃圾600方、杂草296方,打捞河道水草325方,河道两侧100米内的违规养殖场关停拆除率100%,河流环境明显改善。

(三)生态修复推进情况。

一是林长制建设,完成32个行政村村级林长、副林长和村级护林员设立及登记上册工作;
二是绿化工作,完成抚昌黄公路至XX村段、XX村至五各庄村段的绿化项目工程;
三是森防工作,完成对32个村美国白蛾防治药物喷洒;
四是林政工作,年内办理林业采伐备案8处,涉及面积9.5亩;
五是完成各类林业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四)护林防火情况。

镇政府与32个行政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
组建镇森林防火“应急队”和村森林防火“应急梯队”34支,在10个重点村设置固定防火卡点11个,在入山口、重点林区路口设立防火检查点严格管控火源入山;
镇、村两级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政令畅通、通讯畅通。

四、守好发展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

一是织密责任网,重点检查公共场所落实防控“十要求”情况,年内累计检查各类营业场所1103家次。二是织牢安全网,镇防控办通过大数据信息和秦皇岛健康宝处理推送报备返乡人员14050人,通过精准筛查,电话劝返697人,对确需返乡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全部实现闭环转运212人次,居家隔离管控2103人次。三是织好服务网,线上线下双渠道解疑答惑,及时发布最新返乡政策。

(二)坚守底线思维抓实安全生产。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七级七类网格闭环监管+双重预防机制,明确镇科、股级干部二、三级监管长职责,按照《河北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考核科级干部落实责任追究制,强化干部履职能力。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年内走访重点企业29家,检查“十小场所”180余家,排查隐患63处,全部整改完毕;
排查农村公路205公里,修剪公路、铁路沿线影响安全驾驶的高大树木200余棵,加固铁路两侧彩钢瓦15处;
排查畜禽养殖厂19家;
完成经营性自建房排查录入211户,非经营性自建房13915户。三是强化执法监管。落实常态化执法检查,每月安全生产专项执法不少于15次,确保对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整改完成率100%,力促镇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坚持目标导向狠抓平安建设。

一是智慧网格平台建设工作,完成了镇域人口基本信息的采集, 和“一长四员”智慧网格平台建设。二是禁种铲毒工作,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村踏查走访、易种户入户回访,累计走访农户679户,排查重点点位29处,发放宣传图册700余份。三是社区矫正、戒毒(康复)工作,对现有15名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和2名社区戒毒人员落实帮教措施,未出现一起漏管脱管现象。四是信访维稳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控制初信初访,镇信访接待中心全年累计接待群众来访52批次114人,接受上级转办件42件,受理市长热线231件,办结率100%,化解信访积案6件。五是基层自治工作,探索乡村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新路,提升乡村自治水平,XX镇场庄头村获评我省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殊荣。

五、办好民生实事,百姓福祉日益增进。

(一)兜牢民生底线,全力落实民政救助。

发放临时救助金24300元,发放低保金929478元、发放五保金1121940元,发放城市低保金40352元,新入低保17 人,新入特困群人员18人,集中供养五保户2人。为198名残疾人发放药物、及助残用品,为42名残疾人办理居家托养服务,为11名肢体残疾人办理机动车燃油补贴,为52名重残人员办理护理补贴,为29名低保残疾人员办理生活补贴。

(二)创新便民举措,提高政务服务质量。

一是一窗受理、限时办结。实施信息共享,避免发生办事人员多头跑现象,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帮助个体户解决办照问题30余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等相关业务70项。二是政策找人、服务上门。重点关注低保户、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采取“入户办公”,困难户低保办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给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业务均可实现“免申即享”,“零距离”办理,累计识别符合条件的群众达5260人次,上门办理业务18项。

(三)因户施策,做好防贫工作。

一是开展预警排查,走访重点人群8050户共22188人,防贫预警核查394人。二是落实帮扶措施,针对已确认的6户边缘户,为2户2人落实雨露计划,每学期帮扶1500元;
为1户2人恢复低保待遇及两残补贴;
4户4人申请乡村公益岗。同时为所有监测户申请了产业帮扶项目,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措施增加监测户收入水平。

六、2023年工作谋划。

(一)重点项目谋划

1、新能源工程机械项目。秦皇岛远杰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 所属行业为工程机械租赁服务业,  预计项目用地20亩,全部投入运营后远杰公司年营业额将达8000万至12000万,年纳税额700万至1000万。。

2、秦皇岛聚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环保建材项目。该项目位于XX镇五各庄村北、抚昌黄公路西,用地51亩。年产值6000万元,利税500万元以上,可解决就业人员100人以上。

3、秦皇岛欧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品加工项目。该项目主营特种水果种植及果品加工,选址意向位于XX镇五各庄村南、抚昌黄公路西,意向用地8亩。

4、秦皇岛燕玛葡萄酒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该项目位于XX镇黄宝峪村南、抚昌黄公路西。该公司意向用地为燕玛酒店用地43亩和28亩的葡萄酒文化展区。

5、秦皇岛国民果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该公司位于XX镇五各庄村东、抚昌黄公路东, 二期扩建意向用地45亩。

(二)亮点工作谋化

1、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做好服务。

2、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容貌大提升。

3、推行均衡普惠型民生工作,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4、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

(一)国家级、省级督查激励和荣誉争取情况。督查激励涉及我局工作共2项,经认真分析相关指标并与省市沟通对接,目前暂不具备申报条件:一是林长制改革,主要受林业机构设置、林业挂牌案件等影响;
二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主要是受违法用地案件较多、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位居全市中游等影响。目前,我局正牵头组织争创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矿产资源类),经省厅初审,有望上报自然资源部。

(二)重点工作

1.耕地保护。出台全区田长制工作方案,完成历年流失耕地图斑调查,找回流失耕地1258亩、净增加19.7亩。完成2021年度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8个,其余39个正加快推进整改。

完成2021年度补充耕地项目425亩和增减挂钩项目206亩新增耕地的备案工作;
完成历年整治项目新增耕地1844.88管护情况的现场核查和验收;
完成2021年第三、第四批次规划实施方案的市级批复,预计新增耕地面积338亩;
完成2021第四批次增减挂钩项目的验收,新增耕地面积85亩。完成2022年土地整治项目选点60个面积1823.06亩,目前正督促各实施载体加快项目施工。

2.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完成建设用地组卷19个批次,上报15个批次,获批11个批次、1016亩。批准临时使用林地3宗、34.85亩;
批准林业生产服务用林地8宗、22.69亩;
完成永久使用林地组卷21宗,上报19宗,获批13宗,取得批复10宗、766.8亩。

3.规划工作。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9.5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3.37万亩、城镇开发边界48.59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22平方公里)。启动1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完成全区自然村分类规划。办理了12个项目土地预审与选址意见,核发20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审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11个,调整规划方案7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2本,总用地面积145.07万平方米;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2本,总建筑面积84.5万平方米;
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3本;
建设工程规划核实项目9个,核实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完成25个水、电、气、市政道路等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批

4.土地开发利用。出让国有土地33宗2417亩,成交价款28528万元,其中城镇住宅用地1宗,出让金3900万元;
划拨土地20宗920亩,收取划拨价款1050117.74元。批准临时用地8宗,转报市局批准2宗,总面积309.84亩。出台《繁昌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完成出让3宗、544.67亩。完成2009-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供应332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面积589亩。

5.绿色发展。深化林长制改革,全区各级林长共巡林1200余次,人工造林和四旁植树3222亩,退化林修复1106.8亩,森林抚育506.2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办理林木采伐70宗、7800亩。完成2021年度12公里森林防火道路建设任务,启动2022年度16.5公里森林防火道路建设。

开展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全区21个监测点全部发挥作用。开展森林植物检疫执法6次,重点检查涉木企业、涉木市场46家,种苗产地检疫面积5500亩。清理枯死松6784株。

办理区级发证采矿权延续登记2宗,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8宗,省市级发证矿业权延续核查3宗。完成省厅下发的14宗过期矿业权核查、源山建筑石料矿采矿权出让前期准备、瑜山地区陶瓷土矿地质勘查;
完成孙村黄山石厂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完成平铺龙泉石厂方案编制,4个地灾点已进场施工。

6.执法监督。2018-2020年度卫片执法“挂账”问题55个344.3亩,整改48个339.9亩;
2021年度卫片43个323.7亩,整改38个292.5亩。自然资源违法案件立案查处38宗,查处非法开采7起,开展违法建设界定950余户、2.21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一是基层及区有关部门耕地保护意识不强,违法用地多发,整改难度大;
明年起8年内要找回“二调”至“三调”期间流失耕地30706亩,其中2023年度市初排我区任务12000亩,压力巨大;
二是三区三线划定后,繁昌发展空间有限,土地林地指标成本高、争取难,盘活土地存量任务重;
三是受选址、资金等制约,部分项目矛盾协调不力,土地整治任务完成难度大。

三、2023年工作谋划

(一)主要目标及争先进位努力方向。耕地保有量22.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9.59万亩不得减少,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卫片执法问题“见底清零”,处置25%的存量批而未供土地和低效工业用地800亩,完成土地整治1000亩。

(二)关于荣誉争取。继续做好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矿产资源类)创建工作,力争成功。

(三)关于国家级、省级督查激励争取工作。重点是做好林业挂牌案件处理和沟通,加快违法用地问题整改,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夯实工作基础。

(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谋划。重点工作: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批而未供及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卫片执法等工作;
重点项目:土地整治、废弃矿山修复和智慧繁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市经信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主战略”,把工业作为产业强市战略的“主抓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建机制、转作风,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稳步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精准调度,工业运行稳步回升

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实施“2251”行动计划,建立《县区工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按月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监测分析、项目调度。1-10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7.4%,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升31.9、26.5个百分点。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6.6%,较一季度、二季度分别提升16.2、13.1个百分点。1-9月,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9.3%、全省第1,营收增长13.3%、全省第2。1-10月,工业电量增长14.6%、全省第3,项目入规50户、全省第5。

(二)坚持数字引领,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出台《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玻璃设计院获评2022年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省仅3家),海勤科技、凌坤智能获评2022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全省仅7家)。建成中建材信息显示等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个、全省第6,培育海华科技等省级绿色工厂8户、全省第2。新增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8个、全省第3。培育空心玻璃微珠等省新产品30个、全省第4。

(三)聚焦市场主体,企业培育成效显现

制定《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推深做实企业培育“五大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4户,截至10月末,弗迪电池、国能发电分别完成产值57.9亿元、48.1亿元,全年有望突破70亿元、50亿元。新增海华科技等13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市获评总数的54.2%。芯动联科等7户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50强、全省第2,国显科技等9户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全省第5。

(四)加强顶层设计,亩均改革有序实施

深入实施《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021年度亩均效益试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应用,会同金融部门推广“亩均英雄贷”,已授信金额76.3亿元,已发放金额44亿元,下一步拟授信金额43.2亿元。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工业领域“双停企业”处置,处置完成40户,完成年度任务77%,盘活闲置土地3586亩。

(五)坚持双向发力,惠企服务精准有效

健全市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帮扶企业机制,制定《蚌埠市全域静态管理保运转重点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协调解决企业诉求2300余件,遴选壹石通等4户企业纳入工信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统筹保障157户省市重点“白名单”企业正常运转。整合修订46条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措施,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2.7亿元。

二、2023年工作谋划

2023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20D精神,深入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251”行动计划,突出抓好“改革创新、项目投资、数字赋能、产业集群、企业培育、服务提升”六大重点工作,促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基于目前我市发展情况,并衔接明年GDP增长目标,初步提出明年工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确保8%以上、力争10%,力争技改投资增速15%,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入库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个。

(一)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动能

一是深化亩均改革。推深做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优化完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率先对生物化工企业开展行业亩均评价工作。坚持府院联动,上半年处置完成22户“工业领域”双停企业,盘活土地2000亩以上。二是建强创新平台。高质量运行建设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凯盛工程等5家企业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威精工等3家企业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支持壹石通等2家企业创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依爱消防等3家企业创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三是加快创新转化。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50台以上,新增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支持九州云箭涡轮泵等20个以上产品争创“三首”产品、海控三鑫光伏玻璃等20个以上产品争创安徽工业精品和新产品。

(二)紧盯项目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谋划项目抓落地。推动中兴新锂电池干法隔膜、英唐智能IPM封测生产线等77个在谈项目尽快签约。加快实施八一化工新厂区二期、12万吨PBS等100个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谋划编制亿元以上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库,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92个、总投资1915亿元。二是落地项目抓入库。积极会同市发改、招商等部门,围绕项目签约、前期审批、开工入库、竣工投产、入规纳统等环节,实施清单化闭环式调度。力争全年入库远景五河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三是入库项目抓竣工。全力推动四季度计划投产的聚乳酸第一模块、华润雪花搬迁等49个项目申报年度入规,为实现明年一季度“开门红”提供项目支撑。同时,加快推进诺博年产260万套汽车零部件等182个计划竣工投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三)加快数字赋能,推进工业智造

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建设蚌埠软件园,全年集聚软件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积极与中国软件进一步深化协作,支持童仁智能、金信软件等本土企业优化拓展软件业务。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度对接云服务商,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评估,力争全年建设5G基站1500个以上,培育“数字经济”典型案例10个以上。三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入实施“6437”行动计划,加快安徽工业互联网学院加快建设。推动丰原生物基行业型平台和沫河口园区、固镇经开区区域型平台建设,玻璃新材料行业型平台通过省级验收。培育5G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

(四)锚定四大集群,促进产业集聚

一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对应四大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统筹局内相关科室组建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小组,定期梳理研判在手、在谈、在建和谋划项目进展,每月总结通报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运行生物化工产业“13355”工作机制,加快实施卫钧生物可降解制品产业园、康乐药业年产4万吨醋氨酚及颗粒等37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二是凝聚各方工作合力。聚焦支持四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优化完善支持政策,不断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有效性。包保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及时总结宣传亮点做法、企业典型等,着力提升经信系统干部产业感知力、理解力、执行力。三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甬蚌合作,在共建甬蚌合作产业园区、甬蚌微电子产业园区基础上,支持对口县区共建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链协作配套和产业转移承载。全年开展产需对接活动20场次以上。

(五)注重企业培育,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突出规上企业培育。围绕临规企业、退规企业等,动态建立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入规培育库。积极会同各县区强化服务、加强调度,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全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4户、超20亿元4户、超10亿元18户。推动芯动联科、高华电子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三是突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力争培育星联智创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显科技等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

(六)聚焦服务提升,营造优良环境

一是优化企业服务体系。高标准运行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遴选100家优质市场化服务机构,形成“政府+市场”协同联动的服务格局。依托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等建立全市“工业智库”,筑牢“外脑”支撑。二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聚焦人才用工、产需对接、产学研合作、银企对接等四个方面,每个季度开展一个系列专题对接活动。三是保障工业稳定增长。积极会同市统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切实加强运行调度,着力协调解决部分项目建设缓慢、企业运行困难、县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2022年度主要科技指标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52家,其中新增61家,增长率为26.5%;
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评价入库261家,增长108.8%。1-10月份,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2.18亿元,居全省第14位,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8.28亿元,居全省第12位(截止11月底,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49.87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3.37亿元,位次暂未公布),预计全年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6亿元,居全省第11位左右;
科技成果登记492项,居全省第11位。2021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20.4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7%,增幅全省第一;
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为1.4%,较上年度增长40%,增幅全省第一,结合动态和静态指标系数,预计该项指标居全省8位。

(二)工作重点

1.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持续有效推动《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编制《淮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出台《关于淮南市贯彻<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落实举措》《淮南市人民政府支持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政策》。《淮南市关于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激励措施(送审稿)》通过司法局合法性审查。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培育“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3家,14位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荣获淮南市“优才卡”。2021年度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情况评议工作,科技局在13个被评议市直单位中位列第5名。

3.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兑现2021年度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2094万元,140家科技型企业享受政策红利。378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0.37亿元,同比增幅89.9%。获省级重大项目19项,支持资金1290万元。获安徽省科技术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征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1项,拟择优立项支持。组织2023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摸排县区(园区)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农业、双碳类项目50余项。创立淮南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4.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成立淮南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引进2名毕业硕士研究生。淮南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被认定为淮南市首个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批准组建“药用辅料淮南市技术创新中心”等5家淮南市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了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淮南赛,推荐8家获奖企业参加安徽省决赛,其中1家企业获省决赛优秀奖,并晋级全国行业赛,实现了近年来淮南市参赛队伍数量与获奖新突破。做好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筹备工作,征集签约项目金额超过47亿元、成果展示项目40余项。积极与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对接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事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鲲鹏计划”等达成市校合作初步意向。12月,拟开展淮南市“海聚英才”暨安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

5.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品牌。聚力“D建+科技”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服务,打造“金牌科技店小二”。出台《建立市县科技干部全员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开展“全市科技干部全员深入企业大调研”活动,调研走访座谈企业233家,摸排企业技术难题需求72条、科技创新工作难点287条,提出对策建议119项,实际解决问题26项,建立淮南市企业技术难题、平台、项目、人才等台账,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搭建桥梁。组织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教授专家暑期淮南企业行,4家企业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校企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

6.提升科技惠民服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新增461名科技特派员,各级科技特派员总数855人,100%完成年度任务,实现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户和企业开展服务农业生产5000余人次,开展培训384场,19172人次。实施省级特派员工作站备案13家,对接服务140家农业企业。培育认定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4家。选认大学生科技特派员95人到基层一线工作,完成率111%,居全省第一位。组织实施市级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科技计划专项项目18项,支持资金157.5万元;
开展市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良种)“卡脖子”难题项目计划4项,支持资金75万元。承办了安徽省科技厅、科技部农村中心的“科技特派员助力农业生产大托管”培训交流会。组织“科技活动周”活动,集中向公众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惠民成果,科技惠民影响力持续增强。

7.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与闵行科委开展工作对接,达成利用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发布淮南市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具体事项。推荐2家单位申报省科技厅“长三角科技合作专项”。安徽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错那县青稞地方种系统选育与利用》援藏项目,获省支持资金30万元。通过招才引智,上海复宗管业公司“钢塑复合管”项目落户我市,投资4000余万元。

8.开展科技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建设提升行动。赴省科技厅进行专项对接,准确掌握全省科技创新指数的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市领导组织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召开省创新指标工作专题会商会,深入研究分析我市指标落后的原因,并就相关任务作出安排部署。制定《淮南市提升科技创新指标的行动方案》,建立《淮南市省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工作台账》,梳理产值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名单,制定完成研发投入应纳统事项清单和研发投入申报模板,召开研发统计培训会,确保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准确掌握填报要求和操作程序,做到应统尽统,提档进位。

9.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牵头负责新材料产业招商专班、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推进组工作专班工作,市科技局招引的上海复宗管业项目顺利签约,完成了年度招商任务;
1-11月份,新材料产业招商专班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51.6亿元。2022年1-11月,我市新材料产业项目数排名位居全省第10位,投资金额位居全省第2位。

二、2023年工作谋划

主要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实现增长30%;
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
新建“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300家以上;
促进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在淮设立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落地淮南;
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培育和内涵建设。

重点工作:

1.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质量推进20D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重D建和业务相融合,强化D建引领,以D建促业务提升,注重整合提炼和典型宣传,不断发出科技好声音,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2.支持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在淮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积极与上海闵行区科技部门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共享、“人才飞地”、“研发飞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三是出台淮南市支持双创孵化载体建设意见,积极与沪苏浙、G60科创走廊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对接与合作。支持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科技园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3.推进“双链融合”发展。一是实施一批市级科技计划和“揭榜挂帅”项目。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机制。二是与中科大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引入优质项目,落实“鲲鹏计划”。三是积极指导企业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项目。四是做好金融支持。通过“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化。

4.培育成果转化主体。一是支持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积极开展外出招商,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淮创业,指导和推荐高层次人才团队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开展“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认定工作。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出台淮南市人民政府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实施意见,建立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机制。制定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培育入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三是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链式”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四新”的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推动《关于淮南市贯彻<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落实举措》目标任务落实。按照《落实举措》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实行清单闭环管理,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确保《落实举措》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6.做实做细新材料“双招双引”专班工作。积极创新招商路径,发挥商协会作用,巧用平台资源,做好牵线搭桥,紧抓市政府与上海市闵行区战略合作机遇,着力在新材料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实效性合作。

县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大气质量达标情况

今年1-9月,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PM2.5为3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32微克/立方米)基本持平 ,PM10为5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60微克/立方米)下降8.3% ,空气优良率为87.5%,较去年同期(90.8%)下降3.3个百分点,受外来输入性污染影响,出现重污染天气1天(2020、2021年全年均为0天)。按照市级下达“宿松县全年PM2.5不超过3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不低于86.2%,PM10不超过68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空气优良率和PM2.5达标存在不确定性。

(二)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情况

今年1-9月份,大官湖、黄湖国控断面均值为Ⅲ类水,龙感湖国控断面均值为Ⅳ类水。其中总磷均值分别为0.033、0.044、0.058mg/L,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7%、2.2%、13.4%。3个省控断面每月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根据1-9月份的监测数据和目前大湖水质现况来看,预测全年龙感湖和大官湖国控考核断面能达到年度考核目标,黄湖达标存在不确定性。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五控”措施,狠抓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攻坚。

全面落实“五控”措施和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强化措施,实施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健全“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效机制,强化涉气企业监管,完成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废气治理,协助全县8家重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编制,帮助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管理水平,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加强成品油监督抽查及3家I站、2家M站监管,常态化抓好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工作。

(二)坚持“水岸同治”,实施水环境系统治理。

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制定《宿松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
稳步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全县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现场检查、取样监测和21个非排口核销工作,完成1195个长江一二级支流入河排污口初步核查;
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完成九姑乡杜溪村血防圩滩涂30余亩水草种植和许岭镇滴漏村朱大屋滩涂、千岭乡桑子湖圩以及国控断面周边共计700亩水面草籽撒播,安庆市龙感湖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试点项目即将挂网招标。

(三)加强风险防范,深化土壤污染防治。

强化“一住两公”地块监管,开展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按期完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年度申报登记,开展汛期危险废物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完善应急手段,防患于未然;
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贮存转运监管,降低涉疫废物环境风险。

(四)紧盯清单目标,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前期整改“回头看”。对照2017年以来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集中组织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回头看”排查。总体上,2017年以来的已销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按整改要求落实到位。

二是实施存量问题集中攻坚。2022年我县未完成整改销号的上级交办问题13个,其中2022年需完成整改的问题12个,针对交办的存量问题,进一步细化优化整改方案,制定了“问题、措施、标准、责任”四项清单,目前已完成销号问题7个,已向市级监管责任单位申请验收销号但暂未获得批复问题3个,剩余3个问题正在按整改要求逐步推进中。

三是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县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收集、工业污染、城镇污水、农业面源、船舶港口污染、饮用水源地保护、自然地保护管理等7个领域,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共发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7个(重复问题2个),均制定了“问题、措施、标准、责任”四项清单,要求责任单位按时整改到位。

(五)强化农村环境整治,深入谋划乡村生态振兴。

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全县乡镇、行政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环境问题专项排查,杜绝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目前农村环境整治等四项重点工作工程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和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7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中,1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治理);
扎实开展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强力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洲头乡坝头村余家塘整治成效明显。

挂牌成立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建立常态化调度推进工作机制,有效衔接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组织申报生态振兴建设试点,目前我县已按照市级要求申报1个山区乡镇(趾凤乡)和1个畈区行政村(许岭镇雨岭村)作为2022年生态振兴试点乡(镇)、试点村,分类建设生态振兴试点乡(镇)、试点村,力求摸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示范带动全县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六)厚植生态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监管。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在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基础上,印发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召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推进会,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绿盾”行动问题点位“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
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开展江豚自然保护区过渡期巡查巡护;
开展矿山专项检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七)落实环境要素保障,服务稳经济大盘。

优化环评和排污许可审批服务。灵活运用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保证疫情期间环评审批正常开展;
在审批县经开区11家企业环评时引用“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简化环评编制内容,节约企业成本;
探索“打捆”环评审批新模式,6月8日率先在安庆市试点“打捆”环评审批,缩短文本编制时间20天以上,节约成本约2万元,压缩审批时限10天。2022年至今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4份,其中承诺制审批项目10个,打捆环评项目2个,网上备案登记51份。

全力服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落实环境要素保障。积极做好宿松兆阳高岭二期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中信博项目公司华博宿松一期风电场项目、宿松县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产业及南方环保新建年产1000套恶臭及VOCs处理装置制造基地项目等先进环保产业的政策咨询、前期调研和环评审批服务;
对接服务宿松中铭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制砖及生物质燃料、机动车拆解等项目落地,增强我县固废处置能力。

指导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督促指导我县安徽亿博皮革有限公司、宿松县泓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安徽鸿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清洁生产改造,目前宿松县泓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已完成清洁生产验收工作,安徽亿博皮革有限公司、安徽鸿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审核报告已通过评审,正在组织实施。

(八)保持环境信访高压态势,保障群众合理环境诉求。

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投诉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高效办理环境信访投诉,着力化解群众信访矛盾。一是抓好源头整治。扎实推进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加强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的整改落实,从源头降低信访投诉量;
二是强化部门合力。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推进群众反映强烈和历史遗留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针对重点投诉件及情况复杂投诉件,辖区负责人主动走访、了解投诉诉求,解答政策法规,做好信访答复,积极化解信访纠纷。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四送一服”等实践活动,做好企业“文章”。一方面,在日常执法的基础上,结合“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夜间突击检查等,加大对重点企业环境监管;
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积极宣传环保政策,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在环保业务范围内共受理104件信访投诉(含重复),其中县12345平台受理38件,我局投诉电话受理43件,12369微信举报平台12件,其他转交办7件,群众上访4批次共12人次,以上信访件全部按照规定处理,调处率达100%。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守好环境准入关,有力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和总量置换要求,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产能。突出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严肃性,实现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有效衔接。

(二)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严格落实“五控”措施,推动实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攻坚、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专项行动。针对当前空气质量不利形势,实施县城区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压实各地各部门职责,通过开展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等达到减少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降低污染负荷的目的。

积极开展华阳河湖群生态修复试点研究,扎实推进安庆市龙感湖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试点项目,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深做实龙感湖“联防联控”;
持续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千吨万人”及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立治”,全面落实企业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安全管理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业务指导,完善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推进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压实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完成隐患排查、土壤地下水调查等工作。紧盯地块用途变更“一住两公”,坚决防止违规开发利用。深入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持续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排查,进一步切断重金属进入土壤途径。

(三)坚持问题导向闭环管理,更严更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围绕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对新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措施、标准、责任”四项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与“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及时交办问题,压实整改责任,压茬推进。针对未完成的交办问题,要求整改责任单位及监管责任单位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按期得到有效解决,符合验收要求。

(四)强化农村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试点建设。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任务调度,督促各有关单位、乡镇按时序高质量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年度工作任务,并通过省、市分级验收。实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统筹推进2023年农村环境整治,2023年底基本完成现有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改造。合力推进已申报示范试点的趾凤乡和许岭镇雨岭村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加大投入,示范带动全县生态振兴工作,其他乡镇提前谋划,为试点建设奠定工作基础。

(五)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协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支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做好“绿盾”问题整改销号和动态排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将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动态,维护生态安全;
加强与同级农业农村部门、林业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协作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治理等防控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良好,促进生物多样性持续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 (9篇)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汇编 谋划 工作总结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