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4篇)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4篇)

时间:2022-11-16 19:3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4篇)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4篇),供大家参考。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4篇)

篇一: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历年主题大全

  ·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1999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

  和谐健康·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XX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XX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XX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

篇二: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标语

  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提出。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计划10月10日前后在全国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下面有WTT整理的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标语,欢迎阅读

  1.用心关注精神疾病,用心呵护心理健康。2.关爱精神卫生,健康生活加分3.精神卫生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4.精神健康用爱担当5.给心灵一片天空,让精神沐浴阳光6.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社会基本的单元7.宽容理解博爱,追求理想8.促进精神健康,社会人人有责9.健康精神卫生,幸福精彩人生10.用“心”呵护心的健康11.呵护美丽心灵,拥抱健康人生12.关注精神卫生,倡导健康人生

  13.给心灵一份呵护,让生命无限美好!14.精神卫生手拉手,和谐家园心连心15.关注心理健康,共享生命阳光16.精神健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17.牵手心理健康,相约幸福生活18.重视精神卫生,建设和谐社会19.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共创和谐厦门20.心理危机早干预,精神卫生共呵护21.心健康,身和谐22.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爱大众心理健康23.消除偏见歧视,关注精神健康24.精神卫生一小步,健康人生一大步25.心理沟通(疏导)多一分,健康保障多十分26.搞好精神卫生提高幸福指数27.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关爱28.人人关注精神卫生,家家享受幸福生活29.精神卫生人人出力,健康心理个个受益30.心理健康你我他,和谐幸福千万家31.精神卫生关系大,关注惠及千万家32.倡导心理保健,共筑精神乐园33.精神卫生系万家,健康和谐你我他

  34.打开心窗,畅享阳光35.搞好精神卫生,你我携手同行36.抚平心灵创伤,重享美丽人生

  38.理解关爱呵护,人人享有健康39.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40.心身健康,幸福一生41.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43.微笑是一种境界,微笑是一种态度,更是人生最好的名片

  44.争创精神文明,建立美好家园45.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46.快乐心情,健康行为47.健身健心,你我同行48.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49.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50.营造宽松生存环境,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篇三: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及活动方案

  20xx年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围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将大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效劳内容,促进广阔群众身心安康。同时促进社会更加理解并接纳患者,使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章镇中心医院将开展一系列精神卫生宣传、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活动,为广阔群众效劳。

  1、关注心理安康,收获幸福梦想2.心理安康你我他,平安快乐千万家3.和谐社会,从心开始4.消除心理阴霾,绽放安康笑脸5.和谐身心,点赞生命6.阳光心态,幸福人生1、由负责精神病管理专业医生坐诊。群众可现场咨询有失眠,头痛及有关心理安康相关问题。2、宣传介绍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内容,康复优惠政策,及本医院领取重性精神病药物名称。3、发放精神卫生、心理安康等相关资料。4、测血压、测血糖、眼科、五官科、内科等一般安康查体及现场咨询。5、撰写报道。1、20xx年10月15号:制定实施方案及方案2、20xx-10-6——xx-10-8:活动宣传3、20xx-10-10:

  1)义诊工作人员安排:负责精神卫生医生1人,测量血糖值1人,测血压医护人员2人,五官科、内科安康查体各1人,派发宣传资料1人,后勤拍照及撰写报道1人。

  2)物资准备(义诊桌椅、相机、血压计、血糖仪、电筒、宣传资料、横幅)

  4、20xx-10-11收集资料,撰写讲座小结及报道。

篇四: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学生680人测试对象分别是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躯体化133034189051人际关系敏感190057151049166056171055精神性149041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scl90的性别差异躯体化135036131033196054186050人际关系敏感191053187061153047154049167058161057171052165051精神性1540421510411多数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世界精神卫生日简介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由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至今为至,已先后举办了10多届活动,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1996年的主题是:积极的形象,积极的行动。1997年的主题是:女性和精神卫生。1999年的主题是:精神卫生和衰老。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卫生年,200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精神卫生”。

  我国历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2000年主题: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我国首次引进了世界精神卫生日。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组成个人美好人生的有机整体。适应了发展变化了的时势及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状况。呼吁人们关注心理健康。

  2001年主题: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行动意味着不仅政府、个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及各公益组织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患者提供帮助,更意味着患者及其家属应正确看待,不可讳疾忌医。

  2002年主题: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家庭成员的变化;尤其是家庭中父母所承受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及社会越来越重的竞争意识给儿童营造了极不良的成长环境。拒绝暴力,

  呼吁全社会更加重视儿童这一个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特殊群体。

  2003年主题:抑郁影响每个人。

  聚焦抑郁症,是针对抑郁症已成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面临的局势而提出的。不断扩大的生存空间,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各种娱乐场所。我们生活在繁忙的世界,我们的身心极易受到各种消极信息的影响。而不断缩小的人与人之间温馨安全的沟通更加大了抑郁症爆发的可能性。勇敢地面对抑郁症,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必须重视的。

  2004年主题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将行为与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为问题儿童与问题青少年这样空洞而可怕的字眼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结合,从而为深究这一现象,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考点。

  2005年主题为:身心健康,幸福一生。2006年主题为: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号召全民共同重视身心健康。你与我,每个社会成员将自己的问题放在整个社会中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增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倡导人们互帮互助,打开一扇窗。

  2007年主题为: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

  压力导致的失眠极大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只有恢复一个人健康正常的身体调节机能,才是身体健康成为心理健康的一种前提,这也强调了个人的和谐对于整个社会和谐的意义。

  2008主题为: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巧妙地将奥运会所强调的体育与运动给人的美跟我们倡导的心理健康结合起来。自然的使快乐与健康融合起来。调动人们对于呵护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性。

  2009年主题为: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2010年主题为: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让沟通成为人与人缩短距离,填平现代物质社会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的社会成员之间的鸿沟。在互相关爱中,共促心理健康。

  中国人精神卫生状况

  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17.5%有精神障碍

  一项涵盖中国12%成年人的大型调查显示,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17.5%。其中心境障碍为6.1%,焦虑障碍5.6%,物质滥用障碍5.9%。对于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率高于40岁以下人群。男性患酒精使用障碍的风险是女性的38倍。农村居民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和酒依赖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此次调查是继1993年以后的第三次国内较大规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在浙江、山东、青海、甘肃4个省确定了96个城市和267个农村作为初级抽样点;1.13亿18岁以上个体的抽样框架涵盖了中国12%的成年人。精神障碍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1年至2005年,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省天水市精神病医院以及山东省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合作,开展了中国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成年人群的精神卫生问题不容忽视,且具有以下特点:各省市突出的精神障碍不同;酒精使用障碍在中国部分地区尤为严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亦成为成年人群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精神障碍对功能的影响程度重,且患者就诊的比例。专家指出,如何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此项调查掌握的有关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对于未来十年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有效防治各类精神障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于1982年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调查方法,组织了第一次全国12个地区协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样本人群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第二次现况调查,了解了精神疾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制定中国长期精神卫生规划和进一步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国家教委在全国126所大学中抽样调查表明,全国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25%的大学生需要精神卫生服务,10%有明显的心理障碍症状,急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障碍已成为当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大威胁。我们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的心理状况调查。

  一、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学生680人,测试对象分别是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内容涉及具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7个因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调查结果用WJZ心理测试与统计软件作相关分析。二、结果与分析680名大学生SCL—90因子分统计项目躯体化强迫MSD

  1·330·341·890·51

  人际关系敏感1·900·57焦虑敌对偏执精神性1·510·491·660·561·710·551·490·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SCL—90的性别差异男(n=390)女(n=290)统计量躯体化强迫MSDMSD

  1·350·361·310·331·960·541·860·50

  人际关系敏感1·910·531·870·61焦虑敌对偏执精神性1·530·471·540·491·670·581·610·571·710·521·650·511·540·421·510·41

  1、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1)多数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人数列第一,关系平淡人数次之,只有占3·47%女同学和他人相处紧张,而男生这项为零,这可能与女生较男生在包容方面不够有关。(2)多数学生有较稳定的情绪。多数学生遇事能冷静处理,男生遇到挫折能冷静处理的占65·96%,列第一;女生遇到挫折能冷静处理的占55·23%,也列第一;其次是主动求助他人,男生遇到挫折能求助他人的占11·93%,女生遇到挫折能求助他人的占25%。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是当今大学生趋于成熟的表现。(3)大多数学生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的态度是:尽力争取明天的幸福人数占第一;对自己的学习有计划性人数占第一。意志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的重

  要精神支柱。意志健全是指大学生应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能果断地作出决定;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和坚定性,又有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且大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4)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其智力总体水平高于同龄人;大学生的情商总体水平略高于同龄人。他们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只有2·91%的男生认为自己的智商较低,1·09%男生认为自己的智商低;而女生无一人认为自己的智商低。(5)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遇到快乐事能跟他人分享;遇到不快乐事大多数会跟周围人沟通或求助。但仍有28·81%的男生和21·55%的女生采取了消化,这部分学生可能与性格内向和自卑有关。2、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心理压力大,烦恼多,心情压抑。没有感到疲劳和压力的男生仅占12·14%、女生仅占7·91%;上大学后最烦心的事一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二是就业竞争太激烈,经济困难列第三位,恋爱不成功男生列第四。心情压抑,前途未卜在提问中男女生的回答均占第一。心理压力增大、心情压抑,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2)自我感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偏高。认为造成云大“马加爵事件”的原因主要是马加爵心态不好、心理异常,其次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或学校管理不善,而家庭贫困只列到第五位原因。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不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3)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及学习问题。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恋爱问题最多,女生略多于男生;其次,议论的话题比较分散,且男女生有差异:谈论上网内容男生(16·03%)明显多于女生(6·9%),关注民主与政体改革和国家与国际形势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认为学生旷课主要原因是:对该科不感兴趣最多,其次男生是因为抵御不了玩的诱惑,女生是干自己更有意义的事。三、讨论研究的结果表明,有16·8%的大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的七个因子上,大学生的均分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给予高度重视。男女大学生在心理状况调查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有6个因子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则只有一个因子分高于男生,这表明社会、家庭对男生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男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心理问题更多于女生。四、对策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或帮助,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学校方面最好的对策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做好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举办心理快报、现场咨询测试、专家讲座、播放心理影片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

  认识,引导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2.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普查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约请他们面谈,并对一些存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3.积极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个别大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低,个性懦弱、缺乏自信、孤僻内向、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因而他们的人际交往不协调。可以组织其进行多次的心理素质训练。4.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队伍,将新生心理测试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为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打下基础,同时筛选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防患于未然。5.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挑选经验丰富的心理保健咨询人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迅速、合理、有效的答复,使一些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中,并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6.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消除精神疲劳,宣泄不良情绪,消减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人的情绪,减轻抑郁程度,缓解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平衡,最终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要将体育运动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来保持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身心健康合一。

  中科院院士语出惊人:20岁左右最易患精神类疾病

  “经过研究证实,20岁左右是最容易患精神疾病的年龄。”昨日(10月28日),院士专题形式报告会——基因技术、生物科技与社会伦理,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老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精神疾病和人类遗传学联合研究室主任贺林院士语出惊人。报告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万利主持,1100余名市级和区级机关干部听取了报告。“经过研究发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最容易患上精神类的疾病,我国约有2%的人长期精神分裂症或是狂躁症等精神类疾病,而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数就更多了。贺林院士称,”而人们现在却常常忽略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病,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根据研究发现患精神类疾病与人类的基因有关,许多患病的人体内都含有这方面的患病基因。贺林称,我国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比例,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这些精神类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左右,20岁左右是精神类疾病的高发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等方面是主要原因。

  常见心理问题诱因

  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十大诱因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那么,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是什么呢?一、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高考不如意如何调整心态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少男少女的七种不健康心理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九、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十、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新生入学当心“心理失衡”

  不少大一新生对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感到不适应。对此,心理专家通过实例进行心理剖析并提出建议。快开学了,17岁的小李却说“不念了”和他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小张,她觉得大学很。灰暗,说话都会得罪人。专家指出,他俩正处在“心理失衡期”。一切都是新的造成心理失衡:新学校、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寝室„„一切都是新的,却使一些大学新生产生困惑,从而造成心理失衡。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团训部主任秦曼丽说:“因为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一些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还有些人因个人生活方式不习惯被迫休学。在刚步入大学这个‘小社会’时,一部分新生由于不会调整,从而造成焦虑、抑郁、自闭和不自信。”懂得心理求助,才是心理健康。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后拥有良好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秦曼丽说:“有些大一新生认为去看心理医生就是承认自己有病。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懂得适时进行心理求助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另外,秦曼丽给新生提出三点建议:■认知观念上的改变新生应该先了解一些大学生活,让学哥学姐们谈谈步入大学校门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然后给自己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要懂得挫折也是一种经历,别苛求自己、刻意追求完美。■要找到支撑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找几位可以倾听心事的朋友。太要强、太自卑都不可取秦曼丽举了两个实例进行心理剖析。事例1刚上大一,小宇就幸运地当上了班长,小宇的自尊心很强,她既想当班长,又想考第一,可几次考试都未能如愿。为了能考第一,她辞去了班长职务,即使这样,她也没有考第一。小宇非常失落,她把自己封闭起来,同学在一旁笑她都认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刺激,后来,她觉得活着太累,休学了。事例2在大一学生小雪眼中,室友都欺负她,她一推门,有说有笑的室友就板起脸。在寝室里,小雪原本有一个好朋友,可后来连好友也疏远她了。为此,小雪心中充满仇恨,她甚至想杀死好友,小雪父母十分担忧,因为常常焦虑,小雪的脸上长了好多疙瘩,后来,她休学了。心理剖析秦曼丽:这两个大一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上大学后,小宇发现,以前在高中里是佼佼者的她,上大学后感觉不一样了,这是导致她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此外,大一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人际交往,小雪表现为人际敏感,本来她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这种孤独感就会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

  据调查半夜沉迷网络者易患“夜抑郁”

  白天上网查资料、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日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本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学校要为网络成瘾症者提供一个理解的氛围,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从心理上彻底斩断网瘾,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调查】大学生网瘾成研究热点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随机抽取本市4所大学的4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结果表明:有427名学生已经接触并使用过网络,有34人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9%.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个体由于过度上网而导致其社会、心理等方面明显损伤的行为。华东师大贺信指出,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不强,因而在他们与网络的频繁接触中,更易沉溺于其中。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正日益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之一。

  【案例一】为买电脑竟以死相挟本市不少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都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给予了更多关注,在工作中他们发现这类学生更易偏激,需要及时进行疏导。来自南方某地的大二学生小聪一进大学就迷上了网络,除了打游戏聊天外,他还非常崇拜网络黑客。通宵达旦的网吧上网让他感觉不便,便给家里打电话让寄5000元钱买电脑。父母担心他有了电脑会更加逃课上网,坚决不支持。小聪干脆在电话里以死相要挟,5000说元现金和你儿子的命你们看哪个更值钱,吓得父母立马乘火车赶到他所在的学校,好言相劝终于满足了小聪的要求。【案例二】躲夜抑郁网络找安慰高校心理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夜间沉迷网络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眠、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现象,用他们的话说:“只有与网络为伴,我们才感觉到自信和力量。”某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小孙一直为找工作的事情而烦心,尤其到了晚上,总是觉得漫漫长夜难以忍受煎熬,活着特别没意思,这种时候他总是无所事事地在网络上闲逛,遇到同学或朋友时,就有一阵没一阵地聊天,偶尔也到BBS上插科打诨,然后看看帖子和新闻,再盯着屏幕发发呆,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三四点。【专家】网络方式教学生戒网瘾国外的研究表明,互联网成瘾症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关系。美国心理学教授总结了1990年以来40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症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和抑郁的,他们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复旦大学学联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曹高举老师也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不善于拓展交往圈、人际沟通乏术。调查还表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们在网络上多半时间花在聊天、游戏、看电影和交换电子邮件等,即便要对他们进行疏导,也要分游戏成瘾、聊天成瘾、技术成瘾、信息成瘾和色情成瘾等来对症下药。作为新技术手段的网络也成了攻克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目前沪上已有高校心理教师通过网络QQ聊天等形式与学生沟通,跟踪辅导,以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网络成瘾学生还应把网络上的机智、幽默和爱心转移到社交领域。

  一些大学毕业生求职受挫产生“就业焦虑”

  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一些找工作不太顺利、至今工作仍没着落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近日来,因就业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到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咨询的大学毕业生比平时多了近3倍。专家提醒此类学生科学对待这种“就业焦虑”问题。武昌一高校管理学院毕业生小王,从去年11月起参加了十几场招聘会,简历投出去近百份,可都石沉大海。前不久,小张开始坐立不安,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周末回家忍不

  住在父母面前大哭起来。父母措手不及,怕小张承受不住压力,便带他找心理医生。据了解,在小王的同学中,一些求职屡屡受挫的同学,现在一听到招聘会心情就很烦躁,情绪低落。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陈振华分析说,这类求职者由于前期不顺利,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非常急于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因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患上了“焦虑症”。他说,焦虑是由于对未来过分担心所致。大学生要对就业压力有客观的认识,期望值不要太高,在求职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特长,重点关注适合自己的职位。遭受挫折产生不良情绪后不要气馁,多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排解情绪,学习求职技巧。当然,求职者最主要的是平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实力,以在未来求职时有更多胜算

  常见的考研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力和技术相当的选手,心理素质好的往往在比赛中胜出。考研犹如体育比赛,不仅需要技术和战略以提高竞争实力,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保证水平和潜能的充分发挥。下面就考研中同学们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考研心态调节问题进行一下讨论。1.茫然所谓的茫然是由于自己掌握的资料信息有限,对考研学校、专业的选择举棋不定,也有可能反映在是考研还是工作的两难选择上。有部分自称要考研的人决心不坚定,虽然也复习,但心里一直在“考”还是“不考”间徘徊,一天一个想法,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到底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这么做会不会后悔?解决方案:自我认识:想要顺利度过考研时期,自我认识十分重要。你一定要明白自身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今后10年当中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一时之行为必将影响到以后,明确目标对考研有很大的支持。只有明白该做什么,会做什么,想做什么,才会使你在今后枯燥无味的学习复习中走得更远。一旦定下来要考研,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最后,做事情最忌半途而废。对考研要有正确的认识:有很多因素不是你自己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坦然面对就好。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会全力以赴地备考,但如果考不上,我会选择去工作。一时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先做差一点的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心态对正确认识考研有很大的帮助。2.焦虑很多同学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不知道付出是否有回报。刚开始准备时,学生们往往带着一股冲劲去复习,一旦见到复习效果,很容易产生满足感。

  但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复习后,疲劳加焦虑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这样困境,不用惊慌。解决方案:阿Q精神胜利法:首先要戒骄戒躁,不妨多用些精神胜利法,幻想几个月以后自己完全掌握了知识点,拿到考卷时对答如流,顺利实现自己的考研目标来鼓励自己。减压的问题:在考研过程中如何给自己减压是很重要的问题。考研不需要有过多亢奋的状态,也不必自我封闭,有一个稳定、平和的心态是最好的。而这种心态来源于对考试必胜的信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充满信心并不等于盲目乐观,要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薄弱环节、注意事项了如指掌。在每一个阶段,你都要对4门课有一个大计划,每月、每周、每日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安排。这样,即使有时别人比你复习得快也不必害怕,因为你有你的安排,到最后大家还会一样,甚至你要比他强。加压的问题:要学会给自己适当地加压。相信经历过考研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一段时间你根本不想学习,对此不必过分担心。人的状态也有波峰波谷,要学会自我调整,使波谷出现的概率小些。你可以先放纵一段时间,或者做一些考研的辅助工作。比如去网上看看考研动态、下载些需要的东西等。如果仍无法奏效,那你就得考虑两个问题了:1.自己是否还真的想考;2.要考的话这样的状态如何改变。这时你必须强迫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因为你已“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没有借口不学习了。而当你强迫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后,也就开始慢慢适应学习,不会有什么难受的感觉。3.浮躁当复习进入12月份时,许多同学复习得有些疲惫不堪了,只希望生活里能出现一些新鲜刺激的事情,加上此时各种招聘会接踵而来,看着身边的同学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工作问题,似乎各个胸有成竹奔向美好的前程,而自己却还在为了考研起早贪黑,结果可能还十分不理想,前方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没有出口的黑洞,特别是被朋友拖着参加几次招聘会后,心情会更加浮躁。解决方案:重新审视你当初的目标:这个时候,应该把你当初立下的目标再仔细看看,在考研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形形色色让你停下脚步的诱惑,但如果你懂得取舍,知道重点,那么相信自己的选择不会有错。冷静思考、沉着面对:在考研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而考研的过程亦是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不存在困难是不符合实际的,想一下子解决所有困难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无论复习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自暴自弃,要相信只要你冷静思考、沉着面对,就会有所回报。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复习时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而你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记得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最怕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没做好。

  不断鼓励自己:在平时不断鼓励自己,才能在漫长孤独的复习中坚持下去。能坚持到最后,才能在考试中成功。考研复习与期末考试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别人替你安排,而你也不可能看几天突击一下就能复习得很好。因此,同学们最好做一个系统的计划。带着坦然的心态去考试,如果一个人害怕失败,那他就永远不会有自信。因为无论何时,失败的几率都不会是零,而在大多数时,失败的几率是大于成功的。但如果因为失败多一点就不去努力,那就安心平庸好了。一个人只有正视我所能者和你所不能者,才能坦然乐观。4.自卑也就是自我否定阶段。这在考研倒数两周内,症状尤为严重,内心怕得要死,总觉得自己不如所有的人,仿佛以前所有的努力换来的就是什么也不会。解决方案:有效的方法,那就根本不考虑这些问题,只管一心一意地做题,按部就班地复习,解决多少算多少。等你完全进入状态以后,你会发现原来那些自卑感觉全都没有了。当然,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建立自信心最有效的是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使自己能有所进步。而在这之前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不能做的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并强迫自己去做,因为这就是游戏的规则。

  恋爱中心理问题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许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感到有很多说不明白的心灵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在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二是由于恋爱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龄、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职业、兴趣、爱好、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等等,或许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赏和认可就走到了一块,或许也仅仅因为某一点小小的看不惯就分手了。殊不知,要达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时间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爱情与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三是由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所引发并形成的恋爱低龄化、公开化、高速度进展和恋爱的多元化所致。具体地说,因为他们年级尚低、涉世太浅,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确判断与评价一个人的经验;因为他们过于情感外露、行为外向,盲目地一扫传统的以含蓄、深沉为美的恋爱方式;因为他们年轻、冲动,情爱的发展极易受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的控制;因为他们本身面临的就是一个多元化人生价值观念的现实社会……所以,恋爱心理困境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了。恋爱心理困境之一:总感到自己缺乏被爱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

  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出现偏差。这样的学生往往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却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心理相容、人品和兴趣爱好更具吸引性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们对选择恋爱对象的条件越来越实际,一般不会再“跟着感觉走”,也不会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对于有这种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维方式,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悦纳自己;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学期间拥有如意恋人?并不意味着你今后的生活如何,“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的光晕效应”必然会导致对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大胆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多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了解和观察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同时也了解自己的恋爱期待心理特征,缩短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心理差距,调节好恋爱心理的内部期待与外部期待的矛盾,矫正恋爱动机和恋爱价值定向。通俗地说,就是在挑剔对方时也挑剔一下自己。在不能接纳自己时,也找找对方的毛病,多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其要诀是:之一,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也没有完美的女人;之二,善于讨女人欢心的男人可能使你后悔莫及,反之亦然;之三,男人和女人的自尊不能靠对方来肯定;之四,选择理想恋人的期望越高,结局越差,反之,则事半功倍。恋爱心理困境之二: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从这个意义上看,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大多源于自身。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首要压力

  从一些机构和学校所做的调查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据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本校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467位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人际交往、情绪压力、学习三个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居前三位,分别占咨询人数的20.9%、19.3%

  和18.6%,其他依次是爱情心理(16.3%)、个性心理(13.1)、神经症性问题(9.4%)、职业心理(1.3%)和性心理(1.1%)。“从统计数据来看,人际交往问题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刘希庆对记者说:“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室友关系最难处,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不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最大。”刘希庆说,“曾来找我咨询的一个学生在社团、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与别的宿舍同学关系也不错,就是处理不好与本宿舍同学的关系,搞得他很苦恼。”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刘希庆说。北京市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3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已经超过择业和学业的压力。“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刘希庆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大学生大多在学校寄宿,同室伙伴之间的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一个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程度。在融洽的宿舍中生活的同学,因人际关系和谐,往往心理健康程度高,心情舒畅,学习专心,乐于交往与助人。反之人际关系不和谐、感情不融洽,甚至冲突、仇视,彼此勾心斗角,心理压力便会增大,导致压抑、冷漠、猜疑、退缩、回避、畏惧、敌对等消极情绪和内心体验,严重阻碍心理健康发展。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等原因使一些学生“合不来”.应试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堪忧的另一个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94%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接受和理解,这种需要在大学期间尤为迫切。因此,学会与人相处十分重要。”尹晓华认为,通过多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后天的练习和训练,大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改善除了有赖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取决于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在个人心态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人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并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这种在人际交往中不

  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人生,才是人际交往的内涵所在。尹晓华认为,家长在孩子宿舍矛盾处理上,也应该多与学校老师、辅导员沟通。大学生虽然已经成人,但许多学生缺乏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正确方法,有的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跟老师沟通,有的学生有心理疾病老师也不知道,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当然,寝室矛盾的解决主要还得靠学生自身,有了问题宿舍可以开会,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地提出来,或者发生冲突的两个人私下谈心,指出对方的问题,只要同学之间坦诚相见、相互宽容,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许多问题都会得到很好解决的。

  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比较常见,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例如,一名女同学刚入校不到一星期就申请退学,原因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晚上睡不着。(2)学习问题。大量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异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例如,有一位同学对专业不满意而提不起兴趣,经常想着转系或回家重考大学,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果考了两门不及格。(3)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如单相思、为失恋而轻生、恋物癖、窥视癖等。(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疑、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例如,有的同学或者认为自己相貌不佳,或者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低,或者认为自己知识面窄等而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久之,影响了正确的自我认识。(6)神经症等问题。神经症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特征。例如,一位同学总是害怕别人的目光,不管是在宿舍里,还是在教室内,他也总是尽力克制自己,但又无济于事。为此他非常苦恼,以致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焦虑障碍

  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的生活情形下体会焦虑或恐惧。据估计,将近25﹪的成年人曾经在某段时间经历过不同焦虑障碍的特征性症状。(1)广泛性焦虑症当一个人在至少六个月以上的日子里感到焦虑或担心,但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危险所威胁,同时出现三项其它症状,如肌肉紧张,容易疲劳,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中,易激怒等等就可以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这种焦虑障碍会造成功能的缺损。(2)惊恐障碍这种病人体验的是一种无预期的严重的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之所以是无预期的,因为它不是由情境中的某些具体事情导致的。(3)恐怖症病人持续地与非理性地害怕某一特定事物、活动或者情境,这种恐惧相对于实际的威胁来说是夸大和非理性的。分为社交恐怖症和特殊恐怖症。一个有社交恐怖的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很害怕别人的审视和拒绝以至于造成过度焦虑。特殊焦虑症发生于对几种特殊类型或情境做出反应,如害怕蜘蛛。(4)强迫症你可能有过轻微的强迫观念的体验,有时会担心“我是不是真的锁门了”。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想更加有不可抵挡性,引起更多的痛苦,而且可能干扰他们的社交和工作能力。如不断地检查灯或电器是否关好、点数物体或财产。做出强迫行为是为了减少或预防与某些可怕的情景相关联的不适感,但是其本身或者不合理。(5)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闪回持续地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人们可能在遇上强奸、生命受到威胁或严重伤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境障碍

  (1)重度抑郁症抑郁被称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的感冒”。因为它发作频繁。被诊断为抑郁的病人其症状的严重性和病程不同。有些人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只与抑郁斗争几个星期,另一些人则断断续续地或慢性地要经历数年的抑郁。(2)双相障碍是以严重抑郁与狂躁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一个人经历狂躁阶段,一个人常常感到自尊的膨胀感和他自己拥有特殊的能力或权力的非现实信念。当狂躁开始消退时病人就开始应

  付造成的损害和窘境。这样的狂躁阶段几乎总是紧跟着严重的抑郁。

  人格障碍

  (1)执偏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无理由怀疑别人想要伤害和欺骗他们。他们能从无害的情景中找出隐藏的不愉快或危险的的含义。(2)表演型人格障碍这种病人总是希望自己是注意的中心,在做论断的时候很感情用事,但是往往缺乏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论断。(3)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象所占据,需要持续地赞美。这些人通常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4)反社会人格障碍对说谎、盗窃和打架的行为是常见的,患者不会为此感到羞耻或后悔。

  分离性障碍

  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的扰乱。有分离性失忆,有些研究表明这种分离性遗忘可能与儿童经历的一些身体虐待或性虐待有关。还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过去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中。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其中一个人格占支配地位,主导这个人的行为。

  精神分裂症

  对于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来说,这种疾病是没有假释可能的终生监禁,灵魂与躯体分开,忍受着孤独的囚禁。在精神分裂的世界中,幻觉和妄想是十分常见。(1)紊乱型情绪很单调呆板或对于当时的情境并不适合。一个人常常做出傻气的或孩子气的行为,言语变得不连贯,满是不寻常的词和不完整的句子。如果出现妄想或幻觉,它们也不能阻止成一个连贯的主题。(2)偏执型经常有一些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发病时间通常晚于其他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他们的行为大多半是激烈的和非常正式的。(3)未定型描述那种表现突出的妄想幻觉,不连贯的语言,或者非常紊乱的行为符合一项以上而不是十分清楚的标准。(4)残留型显示病人进入缓解期,或者暂时停止活动。

  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议

  如果你还保留着关于健康的陈旧观念,认为健康就是身强体壮的话,未免有点太落伍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通常人们是根据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常态来衡量。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有以下标准可以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良好、有健康的人格。如何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保持心态健康

  有心理障碍的人的生活是很不幸福的,所以,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那么如何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1)保持乐观的情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2)善于排除不良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3)经常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4)善待别人,心胸大度。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5)要有广泛的爱好。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广泛交友。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6)保持一颗童心。如果仍保持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7)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非常有益。(8)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锻炼自己的意志

  (1)增强目标的意识和决心。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根据形势的变化确立自己不同的目标,才能始终引导自己朝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不敢懈怠(2)提高自制力,抵抗诱惑。诱惑是意志的腐蚀剂,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无关因素对之造成干扰。

  (3)树立自信,抑制自卑。对目标的确信,会产生做事的勇气和相信自己的能力,然后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达到目标,赢得自尊和提升自我价值感。(4)养成良好习惯。习惯看似简单,其实习惯里蕴含了人的意志品质。在生活中,要改掉旧习惯,养成新习惯。

  3、个性优化

  个性优化的途径是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每个大学生努力的起点。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积极地看法;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和对人信任;有时间冷静地独处和反省;在社会性、智力以及职业的各种技能方面取得成功;接触新思想、新知识以及与有独特见解的人交往;找出能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有兴趣爱好;经常提高独立的程度,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关爱他人,支持和扶助他人。

  4、和谐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交往技能是:微笑、倾听、认同、赞美和感激。(1)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在你结识新朋友的时候,微笑是你应先发出的友好信号,它将令你更具魅力。微笑可显示你为人热情、富有修养。自然的微笑可打破僵局;轻松的微笑可淡化矛盾;坦然的微笑可消除误解。(2)倾听,是沟通的一半。如果你想使自己的谈话成功,你就必须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交谈成功的要诀。据统计,大多数人在交谈中要花30-40%的时间听他人谈话。然而,所谓的“倾听”并非从这耳朵进、那耳朵出,而是必须用心去理解,并且做出积极的反应。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显得不耐烦,更不要随便插话,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3)认同,是沟通的切入点。所谓的认同就是认识上的同化,,即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一方法叫做认同。认同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自然接触。认同的技巧是让我们把心里的爱有机会传达给别人,否则就毫无意义。不过认同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以免招致反感。(4)赞美,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当你赞美别人时,你同时也会有一种愉悦感。而且,当人的物质生活被满足之后,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被了解,被接纳,被赏识和被赞美。恰到好处的赞美也是拉近心灵距离的妙方之一。(5)感激,是真情的回报。“人喜欢自己帮助过的人超过帮助过自己的人。”这句话绝对是真理,惟一的条件是被帮助者懂得感谢。表达感谢要具体,一定要讲出来对方的帮助对你有什么意义。在感谢别人时,诚恳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这既不是低三下四,也不是奉承。

推荐访问: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 宣传 精神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