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数学教育评价是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观察、测量与评判,其目的是定位和改进幼儿园数学教育。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效果。本文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平时表现性评价及幼小衔接终结性评价等角度对幼儿园数学教育进行评价,以期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教育评价 幼儿园数学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表现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1-0047-02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测量和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评价具有鉴定、导向、激励和诊断等功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有教学形式诸多方面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幼儿园数学教育,有利于改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下面笔者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平时表现评价及幼小衔接终结性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评价
教育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教育评价的依据。在一般的教育目标五层次划分的基础上,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一般分成三个层次: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教学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是让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活动经验、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个目标在理念上很先进,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数学教学研究中并未能有效达成。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不独立。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没有单列,而是放在科学领域之中,试图与科学领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领域目标中的第四条是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尽管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新颖性,但是这种做法也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教学内容而没有教学目标的问题。
其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单一,未体现数学学科在幼儿园阶段的本质特征。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应和中小学数学教育目标一样,增加“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等教学目标。如,日本出台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习指导要领》,该要领在理念、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数上都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理念上强调德智体均衡发展,目标上强调打实基础,特别指出要强化数学活动。其目的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我们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应增加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以促进幼儿数学素养提高。
其三,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规范。教学活动目标的表述在幼儿园各类教材、教学参考书中的表述多种多样,常见问题是主体不明确,三维目标缺失,目标实现的条件不明确等。从主体上看,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最好是幼儿;从维度上看,可以从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数学情感、态度与习惯五个方面进行表述,尽量采用具体、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行为变化进行描述。
二、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评价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是选择幼儿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没有具体规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在《纲要》的解读中也未涉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具体内容。由于没有数学内容的明确规定,广大一线幼儿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大,难以深入,教师上课的数学内容东拼西凑。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给幼儿教师的教学、教具制作、教学方法的选择带来太多的不确定性,增加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
如何改变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不明确、知识零散和随意的问题呢?应当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独特价值,研究幼儿园数学教育必备的内容模块。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1984年前苏联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新大纲,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根据年龄班和一年的四个季度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分别从“数量和计算”“几何形体”“空间定向”“时间定向”等方面做出规定。例如,大班第一季度在“几何形体”方面的内容是:“教儿童区别和说出椭圆和圆。练习区别和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形体的名称(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张慧和教授认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分类、排序对应;数、计数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空间和时间。我们应与时俱进,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践相结合,研究更适合、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模块。
三、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样,同样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和纽带。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是幼儿获得数学概念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目前,幼儿园数学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其一,灵活使用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即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作用明显。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操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应为操作而操作。操作以后应该围绕操作所完成的教学目标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操作中获得到的感性经验整理归纳、明晰概念、抽象概括,以促进他们的思维由外部物质活动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
其二,透彻运用讲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概念或规则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数学讲解中存在着讲解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数学语言不够准确等问题。另外,由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导致很多教师对讲解法认识存在误区,害怕使用讲解法,把讲解法与灌输式教学等同。
其三,充分重视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他们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探究发现法注重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提
高,注重幼儿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启蒙与发展。
四、表现性评价及幼小衔接终结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是在反思传统标准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非正式评价,更为注重用质性的方法来描述发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性评价提倡在多种情境中运用多种手段和信息来源评价幼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幼儿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能体现持续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特点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并能给教学实践提供非常及时和有用的信息。
表现性评价更多关注幼儿是怎样学的,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通过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次观察,以一种更为综合的方式来评价幼儿,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为幼儿设计更合理、更个性化的课程。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包括观察、检核、等级评定、表现水平评分指南等。常用的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包括:个人面试、制定合同、委派任务、规则性游戏、幼儿作品取样、项目评价、档案袋等。采用表现性评价对幼儿数学教育进行评价时,可以通过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品、档案袋、作业本对幼儿的数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二)有效衔接终结性评价
关于幼小衔接终结性数学教育评价,它能够引导和调控整个幼儿园三个年龄段幼儿数学教育的方向、水平和活动内容,意义十分重要。幼小衔接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应是今后幼儿数学教育应该着力去探讨的问题。但是该方向目前研究较少,主要有周欣教授撰写的广西贵州幼儿入学准备调查报告;以及林嘉绥教授研究的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教育评价方案,该方案至今仍然是值得借鉴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终结性评价的优秀范例。 综上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严密性、实用性等重要特征,我们有必要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完成必要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幼儿的操作、讲解等教学方法,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57
[2]陈月兰,日本2008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破格~2009年实施[J],数学通报,2009,(12)
[3][4][7]林嘉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5.41.391-407
[5]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5
[6]周欣,表现性评价及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