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国学教育热

国学教育热

时间:2022-10-29 18:24: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国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达到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目的。国学教育曾一度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发光发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先驱,当由于我国之前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其在教育历史上一度衰落。但在现代的知识时代,由于一些近代思想教育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其价值,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新的认同,国学教育在教育的舞台上又重绽光彩。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存在的历史意义,然后对国学教育大家胡适的国学教育思想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国学教育历史;胡适国学教育思想研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要想论国学教育的发展,应该首先从国学的发展说起。国学始于《易经》和《尚书》两本国学典籍。由于在战国时期十分重视人们思想的发展,人们思想自由,各大学派争相林立。各大学派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在不断的竞争和获取的过程中,儒家学说开始显示出它的代表性和鲜明性。之后,随着汉朝实施的“独尊儒术”政策,使得儒家学说成为了国学的代表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学术思想体系,促进了国学教育的形成。之后在东汉时期,人们又把儒家思想刻在了石碑上,并将此碑立在当时学堂的大门前,作为学子和教师的教学依据,是我国最早的一本标准教科书。国学教育体系完善的重要时期是唐朝,唐朝时,将中医理论、算数学科以及法律学科等实用性学科纳入到了国学教育之中。宋代时,将国学教育体系进行了分类,形成了四书、五经。但是,这也是国学教育开始走入分岔路的一个开端。之后了我国又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闭关锁国政策,更是将国学教育逼出了教育的历史舞台,直到近现代,人们才重新认识到了国学的思想意义。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无论是遭受外族人的侵占,或者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残酷入侵,抑或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最后都能够顽强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经久不衰。但是受其他思想体系教育的国家却没有中国这样幸运。

二、胡适国学教育思想辨析

(一)普及国学教育,从儿童抓起

胡适认为要想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在民族中得到普及和发展,应该将国学教育普及到平民大众之中。而且儿童阶段是接受启蒙和教育的重要時期,胡适又提出了国学教育应该从儿童就抓起的重要教育思想。尽管中国的白话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之前他仅仅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在当时,标准的语言却是文言文。但是,文言文缪塞难懂,越来越不能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胡适为了能够使中国文化思想能够得到更好的普及和传承,对教育的教学工具进行了改革,发起了白话教学的改革运动。并开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推行。

在1918年,胡适的白话教学改革开始正式实施,为了提高白话教育的适应性,开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要求教师在对小学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统一使用国语。之后,胡适被邀请到国学改革学会,进行国语教育改革的推广活动。由于国语教育正处于初始阶段,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当时的协会制定很多不甚正确的条例。但是却被胡适一一的否决了。因为他认为,推行白话教育的最好途径就是推广普通话,并希望在日常的文化活动中能够逐渐进行推广,对人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慢慢的推广开来。所以,在当时许多的报纸和杂志都开始慢慢的用普通话发表。

(二)教学方式轻松独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由于大学教学经验的丰富,胡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他的许多大学学生在对胡适教课的回忆中都会提到,胡适先生与其他的先生的教学方式不同,他不像一些先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尊师地位,坐着对学生进行授课,也不像那些想要调动学生上课情绪的先生会站在讲桌上对学生进行授课,胡适先生只是挺拔的站立在讲台旁边。在讲课讲到情绪高亢的时候,会用双手进行猛烈的表示。而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

(三)推崇学术融合,注重沟通

由于儒家思想在我国教育思想历史上的地位超前,使得当时人们对于儒学文化十分推崇,但却不重视其他学术思想。但是在胡适看来,国学教育是对中国之前的所有的文化进行学习,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所以十分鼓励学术的自由和融合。并提出每一种学术思想的地位都相同,学生应该广泛涉猎。

在整个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胡适所提倡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学教育发展。让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有了全新的认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推荐访问: 国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