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基础教育择校运动。择校运动的开展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公平与质量问题。美国政府为确保择校运动的顺利开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本文将从择校运动的背景、政府举措及其影响展开论述。
[关键词] 美国;择校;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51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09-0039-04
择校(School Choice)泛指任何用于打破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减少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的政策措施。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公平与质量问题,美国不断探索与实施择校政策。美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择校方式主要有磁石学校、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
一、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运动的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开展基础教育择校运动,试图缓解基础教育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同时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机会有失公平、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等。
1.教育质量低下
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在阅读和数学等基础学科方面考试成绩不理想,高中学生的毕业情况也让人担忧。①根据2007年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的报告显示:“33%的四年级学生和26%的八年级学生阅读成绩不合格,18%的四年级学生和29%的八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不合格。高中的高辍学率也表明美国中学的教育质量低下,另外,美国的部分州还出现高中毕业率低于50%的情况。”例如,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以及一些联合学区的毕业率为47%,底特律、密歇根州的高中毕业率只有43%。美国有接近3/4的学生就读于政府指定的公立学校,而大多数公立学校达不到基本的质量标准。
2.教育机会有失公平
教育机会不公的问题长期困扰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学生能否接受到好的教育主要由学生的家庭背景决定。例如,学生的父母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是多少,学生是黑人还是白人等。② 2007年,在学费减免和午餐价格减半的四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中,50%的四年级学生和42%的八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不合格。黑人与白人学生之间也存在成绩差距,在四年级的学生中,54%的黑人学生阅读成绩不合格,而白人学生阅读成绩不合格的只有23%。③在八年级学生中,53%的黑人学生数学成绩不合格,而白人学生数学成绩不合格的只有19%。由此可见,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3.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美国中小学普遍存在校园暴力事件,这些暴力事件严重影响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秩序以及学生的学习。美国2007年的一项有关校园暴力的调查报告显示:“在9-12年级学生中,35.5%的学生曾受到暴力事件的威胁,18%的学生曾携带刀和枪等武器,27.1%的学生曾盗窃或故意毁坏学校公共设备,7.8%的学生曾受到武器的威胁或伤害,5.5%的学生曾因为怕校园暴力事件而不敢上学。”④内华达州教育局(The Nevad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调查报告显示:“2007-2008学年,内华达州一共有8976起校园暴力事件,其中威胁到学生的暴力事件有8792起,威胁到教师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暴力事件有184起。2007-2008学年,哥伦比亚地区的公立学校共有校园暴力事件912起,11%的学生受到武器的威胁。”家长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增加择校机会,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二、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运动的政府举措
为了确保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运动更加有效的开展,为了更好地解决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公平与质量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障学生自由择校。
1.择校的资金保障
随着择校运动的深入开展,各个州为择校运动提供的资金支持计划也趋于完善。择校运动的资金主要来自各个州的奖学金计划、教育券计划以及教育税减免计划所提供的奖学金。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州加大了对择校运动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了奖学金获得者的名额以及奖学金的金额。例如,2008年,佛罗里达州的教育税减免计划“提高学生(Step Up for Students)”一共为择校运动提供了11.8亿美元的教育税减免奖学金,较2007年增加了3亿美元,奖学金获得者的名额增加了6000个,每个奖学金获得者可以获得的奖学金金额高达3950美元,较2007年一共增加了200美元。
2008年,佐治亚州继续实行2007年制定的“特殊需要计划(Special Needs Program)”为基础教育择校运动提供了5亿美元的教育税减免奖学金。到2008年,该项计划已经为1500名学生提供了择校的资金保障。
2008年,路易斯安那州为新奥尔良提供了1亿美元的奖学金,明尼苏达州降低私立学校的学费鼓励学生自由择校,印第安纳州则通过签署教育税减免的法案支持择校运动。 私立学校的择校机会在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爱荷华州以及犹他州有所增加,华盛顿特区和其他15个州也出台了支持私立学校选择的相关政策。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地区的机会奖学金计划还获得了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联邦政府为2009-2010学年的奖学金计划提供资金支持。⑤以上这些资金支持充分保障了择校运动的顺利进行。
2.择校的监督管理
除了对择校运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美国政府还积极探索有效的办法对美国教育补助服务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择校运动顺利进行。
2005年,美国教育补助服务机构(Supplemental Educational Service)的监管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许多州还在不断地调整教育补助服务机构的监管程序和监管标准。⑥到2006年,哥伦比亚地区以及波多黎各州还有其他42个州就陆续出台了监督管理教育补助服务机构的相关办法。这些办法包括:对13个州的学区、家长以及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报告学生参与补助服务的情况。哥伦比亚地区以及波多黎各州还有其他的8个州采取测验的方式对教育补助机构的管理进行监督。一些州的教育行政人员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进行法律和经济上的监督管理,还有一些州发布了一些特别的监管目标。例如,波多黎各州通过收集教育补助服务机构与家长交流联系的资料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进行监管,哥伦比亚地区则重视残疾学生和非英语母语学生参与补助服务的情况。
2006-2007学年的秋季,美国波多黎各州以及其他32个州开始施行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的监管,还有10个州也陆续开始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进行监管。波多黎各州以及其他18个州与州教育部合作一起监管教育补助服务机构,另外还有22个州还聘请了专家监管教育补助服务机构,俄勒冈州则采用教育部行政人员与专家合作的方式监管教育补助服务机构。波多黎各州和其他32个州将本州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第一手资料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进行监管,另外,还有12个州准备采用学生分组比较的方式监督教育补助服务机构的效率。波多黎各州以及其他26个州通过调查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对教育补助服务机构的效率进行监管。在16个不同的学区大约有1/3的教育补助服务机构每年花费很多时间用于确定符合补助资格的学生名单。
3.择校的多种方式
美国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认为现行的基础教育择校方式主要有磁石学校、开放入学、特许学校、教育券、教育税减免、家庭学校教育等。
(1)磁石学校
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是为解决公立学校面临的学生高缺席率及高退学率的经营困境,在各州大都市地区普遍出现的具有学校特色及允许跨学区就读的学校。
(2)开放入学
开放入学(Open Eollment)指打破“就近入学”的限制,允许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公立学校入学。截至2007年,除阿拉巴马州、马里兰州、北卡罗莱纳州等尚未通过开放入学立法外,其余46个州均制定了开放入学政策。
(3)特许学校
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是通过与州或地方教育主管机构签订合同的方式而成立的公立学校。学校应在合同设定的框架内运营,由政府提供教育经费,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免受其他传统公立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
(4)教育券
教育券(Education Voucher)是指由特定集体性消费单位(如政府、教会、基金会、社团或私人) 向适龄儿童家庭发放凭券,家庭持券为子女选择学校并用以支付学费等相关教育费用,学校再向集体性消费单位兑换与教育券面额等值经费的一种择校方式。
(5)教育税减免
教育税减免(Education Tax Credit)是指从家长或企业所应缴纳给州的税赋中减免相应的教育税。无论是家长还是企业,其减免的税款均须捐赠给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再用此捐赠向学生提供学费、交通费、教材费等经费资助。
(6)家庭学校教育
家庭学校教育( Home-schooling) ,又称“在家上学”,是指由家长或监护人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自行规划课程,并担任教学活动的督导者角色,在家庭情境中对其子女实施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运动的影响
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运动给美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活力: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学生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教育财政支出降低。
1.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开展择校运动以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⑦ 2009年3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公布的由联邦政府授权的教育评估结果显示:“使用教育券择校入学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没能使用教育券择校入学的学生。使用教育券择校入学的学生比没能使用教育券择校入学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遥遥领先了3.1个月。”⑧在佛罗里达州,使用教育券择校入学私立学校的学生在数学和阅读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入学指定公立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公立学校,于是大量生源流向私立学校。因此,公立学校为其长远发展不得不积极提高办学质量。2009年2月,教育研究员格雷格·福斯特(Greg Forster)指出:“教育券计划促进了公立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2.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美国教育部报告显示:“当学生能够择校入学时,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较高。”⑨ 2008年8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的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开展择校运动后,82%的家长对私立学校表示满意,63%的家长对公立学校表示满意,而在择校运动之前只有55%的家长对公立学校表示满意。在校园安全方面,开展择校运动后,83%的入学选择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校园安全表示满意,63%的入学选择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校园安全表示满意。在教学质量方面,84%的入学选择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67%的入学选择公立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而在择校运动之前,只有58%的家长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表示满意。”一系列的调查结果证明择校运动提高了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
3.教育财政经费支出降低
择校运动给为教育提供教育经费的州政府带来了积极的财政影响。美国弗里德曼基金会(The Friedman Foundation)的调查员苏珊艾(Susan Aud)回顾1990年到2006年择校运动的财政影响后表示:择校运动已经为美国各州的教育财政支出节省了一共4.44亿美元,其中包括州预算0.22亿美元和当地公立学校学区4.22亿美元。因为州政府为奖学金和教育券计划提供的经费比提供给公立学校的经费少。如果学生参与择校运动从公立学校转入私立学校,那么州政府就节省了大量的教育经费支出。
注释
①③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The Nation"s Report Card:Mathematics 2007,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7,http://nces.ed.gov/natioeportcard/pdf/main2007/2007494.pdf.2010-5-11
②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ron Statistics:The Nation"s Report Card:Reading 2007,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7,http://nces.ed.gov/nationseportcard/pdf/main2007/2007496.pdf.2010-5-11
④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search, School Violence and the Risk Factors. http://kidscount.unlv.edu/2009/schoolviolence.pdf.2010-5-11
⑤ Alliance for School Choice Year book2008-09.http://www.allianceforschoolchoice.org/Uploaded Files/Research Resources/Yearbook_02062009_finalWEB.pdf.2010-5-12
⑥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Volume VII—Title I School Choice and Supplemental Educational Services: Final Report:State and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2009
⑦ Shanea Watkins , Dan Lips, D.C. Opportunity Scholarship Program:Improving Student Safety,Heritage Foundation WebMemo No. 2437,May 13,2009
⑧ Jay P. Greene,Marcus A. Winters,The Effect of Special Education Vouchers on Public School Achievement:Evidence From Florida"s McKay Scholarship Program,http://www.manhattan-institute.org/html/cr_52.htm 2010-5-12
⑨ Kathleen Herrold,Kevin O"Donnell,Par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2006-07 School Year,http://nces.ed.gov/pubs2008/2008050.pdf.2010-5-12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