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14篇)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不仅要盘活农村存量人力资本实施就地取“才”,还要打通人才要素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的渠道实施多方聚才。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这意味着需要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要素流向农业农村,打破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组织创新,实行规模化种植,发展三产融合等。所以,乡村振兴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产业人才,一批具有开拓精神且懂市场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一批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的农业科技人才、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技术骨干和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与电商人才。“乡村宜居宜业”的实现需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维护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能、具有环境治理专业知识、善于经营绿色农业产业链的绿色农业带头人。“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是指要让老乡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水平将逐渐提升,对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物质消费等需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总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素质人才储备与供给。城市化进程加快让农村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不断流向城市,流向非农领域,导致乡村出现“人才荒”现象。乡村教育、科技、医疗、文化和管理人才都普遍短缺。新型职业农民虽有所增长,但仍然满足不了农村发展的需求,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河南省内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学历,占比58.6%。近年来农业劳动力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农民兼业现象普遍存在,大龄甚至老龄人口成为务农主力、留守女性增加,综合素质整体偏低,这样的劳动力素质从思想观念、技术水平到适应市场的能力都和振兴乡村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河南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那么,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从哪里来?首先,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做好乡村人才培养工作。一是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要把具有较高的农业科技水平、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农兴农情怀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应该就地取“才”,培养造就本土人才是缓解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的直接路径。要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务农农民作为培训提高的对象,把到农村创业兴业的返乡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作为吸引发展的对象。要创新培养机制、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培养效果。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进一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二是要大力挖掘乡村各类能工巧匠、传统技艺传承人,继续加强培养,不断提高其技艺水平,
还要加强乡村其他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大力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全面提升乡村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次乡村振兴还必须采用多方聚才的方式,鼓励引导城镇各界人才投身乡村。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下乡,特别要注重发挥乡贤的作用。不仅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用感情留人,更要以事业聚人。各地需因地制宜,从本地资源和区位特点出发,编制适合回乡人员投资和建设的项目,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鼓励人才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推动乡镇农业示范园和工业园区建设,吸引返乡人员进入园区投资兴业,调动他们的创业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环境不利于吸引、培育、发展优秀的“三农”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环境不佳,营商环境不优,就业平台较低,交通网、能源网、社会服务网建设滞后;另一方面,农村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要让乡村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一方面各地可以乡村振兴的相关人才制度供给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健全“三农”人才的培养、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形成乡村人才振兴长效制度体系,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设宜居乡村,使乡村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乡村成为居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家园,干事创业的基地。这样的乡村对人才就会具有吸引力,乡村就会充满发展活力。
篇二: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作者:农业农村部财务司调研组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9期
2018年3月3日-31日,按照农业农村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安排,调研组赴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南许村、武进区雪堰镇城西村分别驻村调研10天,并考察了乡镇和县(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在调研中了解到,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是拥护的,对农村美好前景是热切期盼的,但是目前农业农村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加以解决。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制约产业兴旺。两个村都缺乏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这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老龄化日益加重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南许村以梨树和花生种植为主,村民王超说“梨树打药、授粉比较费力,希望能有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梨和花生的收获期都集中在中秋节那一段时间,没有精力既收花生、又找市场”。城西村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13家农家乐聚集在一起,但没有组织起来,呈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格局。经营农家乐的承春琴考虑通过客房服务提升接待能力,但一直受到场地的制约,也没有与村民合作,利用闲置的农房发展民宿旅游。此外,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普遍期望通过吸引大型招商项目落地来实现,而忽视吸引专业人才进村,根据本村实际,培育村庄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村庄规划没跟上,功能布局无法优化。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任何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南许村只有三个闲置的晒场可以用于建设,合计占地不到10亩。村里打算围绕梨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但缺乏建设用地;养羊大户许瑞勇说,技术有了,资金有了,就是没地方扩大规模,这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城西村房屋大多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老百姓有了经济基础,想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开门就是大自然,关门全是现代化”,但是禁建控建的规定,使得农民自主修建住房的愿望落空,只能等着拆迁和集中居住一条路。对于一些废弃的厂房和宅基地,土地复垦以后,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均由上级政府统筹,基本上转移到城镇使用,乡村一级几乎用不上。
农村老人数量多,养老服务缺失成大问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比例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南许村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城西村这一比例超过1/3,其中8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城西村75岁的唐海银大爷说,国家政策好,吃穿不用愁,生活很满意,但是也有后顾之忧,两个子女都在城里定居,不在身边,自己也不愿意去城里随子女生活,当生活不能自理时,养老就会出现问题。也有把老人送到附近养老院里的,每个月交费3000元,但村民们觉得费用偏高,而且有失孝道。村卫生室可以提供看感冒发烧、量血压、打点滴等比较基础的医疗服务,但缺乏家庭保健、护理等条件,农村养老服务资源非常紧缺,尤其是子女一般在城镇居住,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更加突出。
公共服务往上走,农民被迫进城。在各级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打造本区域重点学校、重点医院的背景下,农村成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末梢”,资源极为匮乏。南许村和城西村人口均超过千人,相当于城市中较大的社区,但是教育、医疗资源短缺,使得当地村民普遍打算往外走。城西村小学在数年之前就已撤并,村民们每天只能将小孩送到镇里、区里上学,有的干脆就地买房、租房。南许村小学校长吴凯说,很多村民为了小孩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进城买房,“小手拉大手”,教育成为农民城镇化的主要动因,这又导致村小学生源不足,该小学也将于今年9月撤并。这两个村的卫生室都只有2名医生,城西村的医生还要同时负责邻近另一个村,共计5000多人的基本卫生服务。与中心医院的专科医生相比,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工作量更大,待遇却偏低,影响了优秀医生到乡村服务的积极性。
优秀人才难回流,乡村发展缺活力。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支撑,但是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不够强,存在后备不足、无人愿意干的窘困局面。城西村支书吴卫丰说:“现在村干部待遇慢了节拍,村里的工作任务重,家里的经营也受到影响,学历高、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人不愿意当村干部。”
输血造血都不足,乡村振兴缺资金。乡镇和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一方面是村级的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乡村建设只能挤压村级资金。据了解,上级给城西村核定了8名村干部40万元的工资标准,但财政只保障20万元,其余部分只能靠村集体自筹,村庄保洁、路灯电费等村级公共服务支出也没有全额纳入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南许村由于村集体支出压力大,村级120万元的债务迟迟得不到化解,成为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的增值收益被部分调拨,削弱了通过资源交易取得建设资金的能力。武进区雪堰镇党委书记王宏强说,土地是农村最丰富的资源,但是农村土地出让金要将总量的30%交给上级财政统筹、调剂和计提专项资金,剩下的70%还要扣掉相关成本,实际上能够用于农村建设的并不多。
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二是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三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利用财政资金化解公益事业债务,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其他债务,按规定核销不合理支出造成的债务,同时要严禁举债搞振兴。五是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六是积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设立特聘岗位等方式,推进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职业化管理。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公务员和知识分子,有知识,有资源,有情怀,应该吸引他们回乡,发挥新乡贤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篇三: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荆州提出了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振兴都离不开人才。毋庸置疑,人才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笼统地讲,人才的来源无非三种情况:一是招揽人才,二是培育人才,三是内部挖潜人才。招揽人才就是做好招才引智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人才回乡,注重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有影响有成就的乡村本土人才中选拔充实乡村干部队伍;培育人才就是培育我们自己的乡村人才,通过完善培训机制和内容,有针对性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内部挖潜人才指的是从现在的公职人员中挖掘适合农村工作的人员回乡任职,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面广,需要的人才层次涉猎全面,既需要行业式的领军人物,更需要小项目小投入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善于组织的领导型人才。只有吸纳足够量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顺利实施。二、目前人才振兴面临的一些问题
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大量外流,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等现象普遍存在,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农村的年轻人已经所剩无几。人才振兴首先面临的甚至不是人才而是“人”的问题。农村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家种地的多是“38(妇女)、61(儿童)、99(老人)”部队。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根据事实考虑的是,如何把年轻人重新吸引回农村中来。现在农村流行的是,即使家中有两层小楼,结婚也要到城中买房;农村种田一亩,不如打工两天。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生活舒适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市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让农村更有吸引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破解农村人才发展瓶颈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调动亿万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湖北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出台了“乡村振兴”21条。荆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荆州市“四好农村公路”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这些利民利农的良好战略措施,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政策机遇。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宣传,把中央的政策、湖北省的目标,荆州市的思路最大程度地宣传出去,让群众都知道、都熟悉。要充分利用好政府宣传平台,特别是微信、短新闻等自媒体平台,让政策措施第一时间与群众见面。
二是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实现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农村人才问题。基于此,对农民本身的培训提升才是工作的根本基点。要做好新一代农民的
培训工作。新型农民的标志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文化是基础,组建一支高素质讲师队伍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教育是培训农民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切合实际,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教育是适合农民口味的,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同时,培训农民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科目,加大财政专项投入;要制定资金补贴机制,对贫困家庭和接受培训的农民进行津贴补给,完善加强惠农政策。要重视中老年农民和留守妇女的培训。这两类人各有特点,应该根据他们的各自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对于中老年农民来说,有的经验丰富但缺少新技术,有的技术很好却不善经营,有的有着独特的人脉优势,经营能力得天独厚。多数留守妇女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好,但往往缺少一技之长。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使他们有能力、有兴趣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来。
三是做好农村人才的“育、引、用”。育,就是大力培育乡村人才。整合资金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和内容,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就是着力抓好招才引智。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
用,就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多措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四是为农村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体面的工作环境是当今年轻人择业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凡是能留住年轻人的乡村,环境大都优美,比如旅游景区和田园综合体。因此,乡村振兴一定要生态优先,把环境建设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让年轻人留得住。近两年来,随着我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些城市年轻人开始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乡村去创业,他们或是发展家庭农场,或者搞文化创意,或者搞民宿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与自然环境相比,更为重要的还是有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要探索多措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引领作用。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不仅需要国家实行顶层设计,也需要微观把控,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篇四: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人才振兴探索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xx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人才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营造农村人才发展环境、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等措施,增强农村人才发展活力,实现留住、吸引、振兴农村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重要作用;人才振兴基金:本研究得到2018年度省大学生xx创业培训计划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201810070“基于陕西xx数据的农村大学生创业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17Z027《精准视角下的xx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体系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17Y071“互联网背景下创建xx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和意义(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从过去的温饱不足到现在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城乡发展X为突出问题,农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务农人口越来越少,农业产业衰退,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大部分村庄日益衰败,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城乡差距较大,农产品供需、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待改善。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支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培育“三农”队伍。(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让人力资源回归,建设xx乡村。在致富的道路上,城市已经在快速发展,这离不开农村贡献的大量劳动力。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人力回流到xx时代的乡村建设中,从而实现均衡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食物对人民来说是最重要的。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就是xx安全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依靠发展地方特色,促进农业特色地区生产发展和丰收。要强化科技兴
1
农、生态强农,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不是受制于国际粮食市场,牢牢把饭碗攥在自己手里。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牢固树立xx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三个生活”的协调,促进“三个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转型、农民受益。
二,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解决人才短缺因素,把人才发展放在(二)发挥外部人才的作用。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境界更高的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和治理,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xx作用。随着xx时代社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大背景,大量人才返乡创业,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为家乡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才种类繁多,其中xx贡献巨大,高校人才济济,是乡村振兴的人才之源。科研单位发挥知识、技术、人才的势能,培养相关xx学者,推动优秀人才下乡,为乡村振兴汇聚资本,为乡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缺乏领导者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结构不合理。留守劳动者多为老年人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妇女。他们不懂现代农业技术,不及时掌握信息,农业产出效率低,缺乏农业产业带头人。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土xx”普遍年龄偏大,传统工作模式老化,带领农民“产业致富”的能力严重不足。缺乏村级组织领导。xx村队伍整体呈现年龄结构差、素质低的现状。同时,由于xx村待遇不佳,村级组织领导面临选拔困难,后继乏人。(二)人才配套服务机制不健全。由于自身地位的限制,乡村人才难以纳入X委和xx的视野,缺乏相应的社会尊重和工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田秀才”和“屠xx”的积极性。农村人才服务管理部门缺乏对农村人才培养和管理的规划,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在乡镇一级,没有与人才管理和使用相对应的所有制部门,权力难以下放。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缺乏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短期内难以引进[3]。四是多措并举激发人才活力
2
(一)人才振兴的第一关键是留住人才。
1.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各地Xx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营造重知识、重人才的氛围,强化
中小学学校思想xx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主动学
习并立志成为家乡的建设者;要重视xx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积极开办免费课程,
提供相关福利政策,提升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农村发展的
推动作用;要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优惠政策,使人才更好植根于农
村打下坚实保障,带领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2.大力支持青年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
要大力破除制约返乡劳动力创xx创业所面临的市场、金融和土地要素
约束,完善乡村创业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带动返
乡农民工创业。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通过发放安置费等方式,加大对返乡创业
大学生的资金补助,增强对他们的扶持力度,xx要给予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资金
政策帮助,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对于相关业务办理提供便利优惠,建立起
合理的保障机制,加大对投身贫穷地区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支持[2]。
3.
打造本土优秀人才队伍
发挥好廣大农民的作用,必须保障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受益的权利,
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依靠者和受益者。完善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集结农业科
研单位、教育院校、农业机构以及网络平台等力量,打造基层人才培养基地、xx
型知识技能培训机构,提高本土人才综合技能,将其打造成为振兴战略实施的主
力军,积极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创xx创造活力;定期遴选优秀乡土人才进行培
训,提升其能力素质、境界格局,确保乡村人才培训授人以渔,全面激发广大乡
村地区人才的活力与创造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二)人才振兴的第二关键,是要引进人才
1.优化人才引进条件
加强农村扶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人才就业机会,制定合理的、完善的
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薪资待遇,给外来人才吃一颗“定心丸”,使更多优
秀人才愿意深入农村发展,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建设;加强通讯、交通等公共基
础设施建设,逐步减少农村经济文化差距,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引导外来人才认
3
同和接纳乡村;实施跨文化人才引进战略,如引进农副产品营销型人才、生态农业技术型人才等非创业型人才,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设xx时代美丽乡村积累人才资源,使人才培养的过程与宏观战略目标融合起来,从而提升人才储备,建设美好乡村。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xx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人才管理机构,转变思维方式,从以前的吸引人才转变为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和发展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不断完善人才机制,强化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加强对人才基础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要一对一进行详细指导,使其与组织结构更加协调;要建立农村人才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于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工作具体分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要把农村人才开发培养加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督促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实施[3]。
4
篇五: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三农”问题产生制约的贫困治理问题阻碍了长期发展。“三农问题”继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乡村人才是成功实施农村复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振兴有赖于推动多层次、实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培养。因此,构建职业教育等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振兴乡村;人才培育;培训
农村地区人才的复兴是采取农村复兴主动行动的基本要求之一,确保农村管理的科学重要性,提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自制定农村复兴战略以来,社会各阶层都在积极研究这一问题,但重点放在经济方面,而关于农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是不够的。人才是农村复兴的最可持续和最深刻的内部推动力,在农村复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成为中心。在农村复兴战略中的位置。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技能低下和可持续性低下的情况,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农村发展必须了解人民,以便有效利用人才,改进人才政策,发展教育和培训。
一、人才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对农村地区有深刻感情的酋长和领导人是不可分割的。开发和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要恢复农村地区的繁荣,而农村地区目前正处在火热之中。在这方面,技能培训是农村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发展和改善诸如农村党小组等领导团体,为农村地区的管理奠定良好和坚实的基础。重视和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建设以及新的农业模式;制定和完善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政策鼓励更好的专业人员更多地参与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动,并鼓励农民更多地参与创业活动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水平,发展农村地区的信息干部,使农村地区更接近城市;为了农村也感受到新的商业机会,新的战略,新的想法,新的技术。
二、乡村人才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价值
1、乡村管理人才能够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地区的领导水平可在农业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它将利用更好的概念、方法等管理所有部门。政府领导层正在制定更有效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其在所有部门的有效执行。国家领导人还将更好地引导农民和其他农村产业提高福利水平。简言之,良好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为村庄的复兴创造更大的外部环境。”学者认为,诸如投资增长、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通常被考虑在内,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增长的原因,而是增长的因素。事实上,增长是由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奖励的有效制度来决定的,而这种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2、乡村科技人才能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干部可以利用自己的科学技术经验,为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提供指导。技术是科学和技术支持的第一个生产力,行业可以迅速提高效率,水平和质量。如果在农业生产中依靠科技支持,农业将成为一个更加现代化、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相应提高农村乡镇企业的生产质量,在技术支持下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这将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技术进步可以改善资源分配,不断更新劳动方法,加快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助于创建新的产业,有助于改变工业结构等。
三、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策略
农村人才与农村复兴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短缺,对各种各样的人才进行了具体分析。需要振兴农村人才,坚持发掘,实行,发展和保持多用途方针,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最终实现农村人才的充分和可持续恢复。
1、利用人才挖掘乡村现有人才
(1)挖掘乡贤。农村智慧人士是农村社区的道德高尚人士,他们汇集了才能和道德,往往对农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受到村民的高度尊重。当地的智者在农村力量、农村当局的领导、农村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以及保护当地文化和传统方面起着桥梁作用。他们是农村复兴的重要推动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融合,给予他们广泛的精神上的承认和尊重,鼓励农
村穷人为农村服务。在这方面,我们欢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的倡议,即在地方一级,向他们提供物质和适当的奖励,让他们发挥作用,充分建立社区的信心和参与建设村庄的决心。
(2)挖掘有特长有想法的“草根”人才。在农村地区,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是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有艺术、体育、生活技能等。除了具有独特的技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是农村地区丰富精神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平和促进农村地区和谐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关于这类挖掘,必须广泛传播和调动,其次必须广泛挖掘和调动。必须建立科学上合理的机制,以公平和公正的方式查明和检查人才。这些人应当有机会和机会展示自己的技能,例如举办农村文学艺术节、农村运动会等。为了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完善政策引进人才——扩充乡村人才
目前,农村地区的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只有当地人才的能力,他们才能满足当前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之间明显不平等的情况下,国家政策提供了吸引专业人员服务农村。
(1)加大人才引进政策的力度
定向引进大学生村官。积极发展与相关农业大学或高等院校、农业研究机构的合作,视具体情况而定农村发展的挑战,在不同时期的农村发展,派遣农村官员的学生,利用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文化品质,通信机会等,为村庄的复兴注入了最年轻和最有活力的力量。
高质量引进优秀村干部。农村干部是农村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建设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农村地区,农村发展是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一个联系,而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通常为农村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因此,通过任命高级领导,有必要将有经验、有才能和有才能的领导干部调到人民的工作岗位上,以农村为主,创造农村建设新局面。
大量引进现代化人才。现代农业专家是农业技术、农业科学和管理人员等领域的专家。为此,必须扩大利用现代专业人员的范围,适当放宽数量限制,提供
更多的奖励,吸引现代专业人员,为了充分增加农村地区外国专业人员的储备,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2)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的内容。首先,执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人员政策。通过与社会和农业研究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农业培训专业人员专门机构,农业培训机构,农业大学,向农村地区派遣现代专家。为了确保有针对性的工作人员的质量和程序的公正性,必须建立一个自由和平等待遇的机制,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甄选机制,公平和公正的人才考核机制,简化不必要的程序,不断提高目标工作人员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提高人才引进政策的连续性。目前,人才管理政策通常涉及服务年限短和缺乏连续性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综合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建议适当增加吸引人才的政策,为了通过适当的程序,通过确保下一批专业人员的准入和合格的工作以及规划的连续性,允许退出方案农村建设。
当前,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建设小康社会各方面的新挑战,“了解自己”的原则与推进农村复兴战略密切相关。坚持科学技术和农业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农村人才对农业有很好的了解,热爱农业,热爱农民,并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要有效地执行农村发展战略,就必须积极培养实际技能。通过优化政策,可以提高农村重建工作的质量和质量,制定了一项方案,以促进回返者重返社会,并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宗义湘,赵帮宏,张红宇,乡村振兴战略与企业家责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3-17.
[2]肖玮萍,李春燕,刘长喜.乡村人才振兴教育培训模式探索[J].农村.农业农民,2019,(04):52-53.
[3]黄祖辉,孙铁军.乡村人才培育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人才,2019(2):56-57.
[4]詹慧龙,刘燕.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4):77-81.
篇六: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一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修定xxx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如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推行以证就业以证创业落实创业贷款资源要素流转特色产业补助等方面的扶持引导符合条件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村创业者加入新型职业农民行列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调研报告一、培育现状培育背景。2012年8月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9月xxx市获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整体推进市”,2016年11月《xxx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xxx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出台。培育总量。2014年以来我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8万人,其中,获得颁发证书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仅为600人,占总培训人数6%不到。参训人员基本情况。从农业主管部门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的参训人员基础信息中,仅有1141名参训人员基础信息登记较为完整。从该数据汇总情况看,参训人员以农村中年男性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是从性别来看,男性学员702人,占比61.5%。二是从年龄来看,29岁以下218人,占比19.1%;30—39岁311人,占比27.2%;40—49岁406人,占比35.6%,50岁以上206人,占比18.1%。三是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学历905人,占比79.3%;小学及以下学历168人,占比14.7%;高中学历58人,占比5.1%;大学
及以上学历10人,占比0.9%。培训人员结构:以专业技能型为主。1141名参训人员信息资料显示,参加专业技能型培训的有662人,占比58%。其中:茶叶、蔬菜、果树、饲料草等种植培训286人;牛、羊、鸡、中蜂等养殖培训376人;参加生产经营型培训的有379人,占33.2%;参加社会服务型的有100人,占8.8%。
二、存在问题(一)体制建设待完善。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xxx市中心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作为xxx市专门针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的公共服务机构,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又承担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职能。“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导致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率低,同时影响认定的公正性。(二)培训模式缺“地气”。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来源主要是聘请贵州大学、xxx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进行授课。授课费用为贵州大学专家500元/节,一天8节课;xxx本地院校专家500元/天。授课方式以为期半月的理论性集中授课为主,且不为参训学员提供后续跟踪服务。上述培训模式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原来承担培训授课的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因授课费用与身份问题冲突不能继续承担授课任务,导致农广校被动高薪聘请院校专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走访的部分农户表示,虽然参加了相关培训,但听不懂培训内容,他们认为,培训应该是在关键季节、重要农时,按照产业需求,开展各种技术入户服务,学员才能真正把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对xxx市5个集中连片贫困乡(镇)建
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培训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愿意参加技能培训的505人中,有158人选择“希望提升农村实用技术”,占比31.3%,这也印证了培训内容“接地气”的重要性。
(三)证书“含金量”低。从扶持力度来看,获取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学员,仅享有申请创业项目的优先申报权和就业优先推荐权,关于《xxx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中涉及的特色产业补助、创业扶持、资源要素的倾斜、税费减免等政策均未落实,而政策不能落实主因之一是政策涉及部门较多,仅靠农广校力量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知名度低,实用性差。参训学员反映,在竞聘岗位时大部分企业并不知晓《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上岗后是否拥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也不做为升职加薪的参考依据。
(四)培训经费来源单一。目前,xxx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依靠中央、省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开展工作,市县两级没有相应配套资金。如2017年中央和省级下拨的451万元专项资金,市县两级没有配套资金,在资金使用上也未出台使用细则,资金的主要用途只能用于购买培训服务,在工作经费的使用上没有明确规定,造成“有钱难用”的尴尬局面。
(五)缺乏优质培育对象。从多方走访调研情况看,优质培育对象缺乏已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振兴战略在xxx市的实施造成严重影响。第一,走访的部分培训对象反映,
村里大量青壮年宁愿外出到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待在农村务农,“种地不如打工”、“农民低人一等”思想已经在农村年轻一代中固化;第二,从农业主管部门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的1141名参训人员汇总数据看,目前40岁以上学员占53.7%,初中及以下学历学员占94%,培育对象以40岁以上群体为主,存在年龄偏大,教育程度低问题,受年龄和学历因素影响,他们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许多知识难以理解;第三,xxx市5个集中连片贫困乡(镇)5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培训意愿调查数据显示,贫困户中35岁以上群体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292人,占比99.3%,高中及以上仅占0.7%;从调查对象分年龄段文化层次结构看,16-25岁、26-35岁、35岁以上三个群体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比例分别为30.7%、63.7%、87.1%,青壮劳动力文化层次普遍较低问题凸显。
三、几点建议(一)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基层党员在乡村人才培育工作中担负起核心和引领作用,通过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政策、实用劳动技能、先进典型事迹和致富经验做法等,宣讲乡村战略中人才的作用,让村民感受到党员的工作魄力和工作实效;二是从新型职业农民中选出典型,发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人才队伍,带领农民提升技能,脱贫致富。
(二)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修定《xxx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如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推行以证就业,以证创业,落实创业贷款、资源要素流转、特色产业补助等方面的扶持,引导符合条件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村创业者加入新型职业农民行列。二是完善考核制度,根据《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取第三方评价机制,从工作落实、工作效果等方面以县为单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三是分级建立以农业部门专家为中坚力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建立师资考核和薪酬制度,培养技能型、专业型本土师资队伍。
(三)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市、县两级政府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以基金为支撑,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助推培育工作开展。
(四)为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培训品质。组建“政府+专家+经营主体负责人”授课团队,一是通过乡镇主管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对参训农民进行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以“扶志”来激发参训人员主观能动性。二是对外聘请专家负责开展集中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各级农业部门
技术人员前往田间地头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三是通过经营主体负责人授课,拓宽培训覆盖面,特别是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或产品从产业链角度提供对接和支持。
(五)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后备力量。重视农村青壮年教育层次普遍偏低的问题,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建设为抓手,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后备力量,形成初、中、高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初级培育以农广校为主导,通过短期辅导、农闲夜校、田间课堂、远程教育等形式,发挥教学、培训、技术推广等环节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改善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注重实用性;中级培育以本地职业技术类学校为主体,提供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通过一定学时学制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培育具有独立经营能力或专门农业技术的职业农民,突出专业性;高级培育以政府主导,启动xxx市山地特色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以示范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家乐经营业主为培训对象,打造一支能担当起引领xxx市乡村人才振兴重任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篇七: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凉山州2022年公需科目
农业农村,乡村振兴
红色为答案单选题1.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0.30分)B.20352.衡量发达程度最基本的指标是()。。(0.30分)B.人均GDP3.本讲提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于()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0.30分)A.食品4.()是目前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大国。。(0.30分)C.CHINA5.提出乡村振兴的总方针是()。。(0.30分)B.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6.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0.30分)D.粮食供给7.提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第一资源。。(0.30分)A.人才
8.()的特点是平原地区、大田作物、机械化。。(0.30分)C.规模化大田种植业9.()包括山水远足、民宿休闲、土味美食、民俗文化、农耕体验。。(0.30分)C.休闲度假农业10.直接补贴政策、保护价政策是为了()。。(0.30分)B.保护农民收入11.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是()的具体方式。。(0.30分)D.组织创新12.市县政府的()作用是要解决厕所革命、垃圾处理问题、污水处理问题等。。(0.30分)C.生活环境整治
多选题1.世界银行对国家发达程度的最新标准有哪些?()。(0.30分)A.人均1026-3995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B.人均3996-12375美元,是中高收入国家C.人均12375美元以上,是发达国家2.本讲从哪些方面讲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0.30分)A.人均1026-3995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B.生活水平
C.公共服务D.脱贫攻坚E.农业发展3.根据本讲,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0.30分)C.产量大幅增加D.质量全面提高E.食品安全显著改善4.根据本讲,我国农产品大量进口有哪些主要原因?()。(0.30分)D.土地少E.成本高5.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包括哪些?()。(0.30分)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治理有效E.生活富裕6.指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0.30分)A.五个振兴D.科学施策E.改革创新7.根据本讲,帮助农民干的人才包括哪些?()。(0.30分)A.新型职业农民
B.企业家型人才D.农业科技人才8.根据本讲,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哪些创新?()。(0.30分)B.业态创新C.政策创新D.组织创新E.技术创新9.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包括哪些?()。(0.30分)A.土地政策B.宅基地政策C.用地政策10.土地政策的三权分置包括哪些?()。(0.30分)A.承包权B.经营权C.所有权11.根据本讲,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0.30分)C.增加单产D.提高质量E.降低成本12.根据本讲,市县政府的主要作用有()。。(0.30分)A.生活环境整治B.村镇建设规划
C.产业发展规划D.科技服务支持E.市场营销支持
判断题1.我国2019年的人均GDP为70892元(>1万美元),处于发达国家的上端。。(0.20分)正确错误2.根据恩格尔定律,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0.20分)正确错误3.根据2016年农村普查数据,在苏州市和宁波市等一些发达地区,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已经实现了完全一致。。(0.20分)正确错误4.根据本讲,我国土地少,但进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0.20分)正确错误5.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太小、太零碎,非常不利于实现机械化的发展。。(0.20分)正确错误6.提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是第一动力。。(0.20分)正确错误7.本讲提到,未来家庭农场可能会成为主力。。(0.20分)正确错误
8.根据本讲,设施园艺业的特点是水果为主、少量蔬菜、个别花卉。。(0.20分)正确错误9.组织创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0.20分)正确错误10.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0.30分)正确错误11.本讲提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生产合作社(订单农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方式,本质都是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相结合。。(0.30分)正确错误12.根据本讲,产业发展规划是领导拍脑袋决策。。(0.20分)错误
篇八: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作者:魏后凯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9期
人才短缺瓶颈直接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也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先,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乡村振兴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人来实施,更需要人才来创新发展。其次,乡村人才目前是乡村振兴中的薄弱环节,是短板中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农村的人才不是单一的农业人才,应该是涉及多方面的大人才概念。其一,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把现有的农村各类人才稳定好、利用好,要通过提高待遇、提供平台、优化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其二,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民和新型主体的培训,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整合社会力量开展培训服务。其三,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城市各类人才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城归”群体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来源:《湖北日报》)
篇九: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要抓住一个关键
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23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缺乏人才是目前我国乡村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一些偏远农村,农业产业日益凋敝、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即便是在一些相对富裕地区,乡村与城市在享受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激发人才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包括“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等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一大批年轻大学生、“能人”企业家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必须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自主培养,一手抓人才引进,挖掘农村本土人才,充实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引进职业农民。各级政府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同时,要有意识发挥本地能人和新乡贤作用,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
抓好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要使人才留得住、引得来、干得好,除了在精神层面的宣传引导和用人政策的激励外,更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完善。只有在农村能享受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生活等,才能让农村真正变得更宜居,真正让人才留得长久。
篇十: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张华忠来源:《职业·中旬》2019年第01期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的农村人才体系,提出了调动农村人才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课题:本文系濮阳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乡村振兴战略新型人才培养培训研究》课题项目的部分
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农村实用人才需要什么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
一、农村人才体系的基本构成
1.村干部队伍
按现行的农村干部政策,村干部可分为三种类型。
(1)“土生土长”的村干部。虽然属于“体制内”干部,但他们的影响力并非来自于组织的任命,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人格或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普遍认同和拥护。一般情况下,他们掌握着当地的社会、经济资源,是农村合作组织的领头人。这种类型的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员”和“第一负责人”。
(2)县乡对口帮扶干部、“第一书记”。他们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过程中发挥着“联络人”的作用,把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发展的政策、理念、举措及时传达到最基层,并帮助组织实施。
(3)“大学生村官”。中央组织部于2008年正式推行大学生村官制度,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农村,他们在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利用知识优势,不断拓宽乡村发展的路径。
2.农民企业家
农民企业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头脑灵活,能快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艰苦创业,成为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数量虽少,但扮演着“带头人”和“领路人”的角色。
(1)“兴产业”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农民企业家是为农村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的经济能人,他们善于整合社会和经济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在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带领村民致富。
(3)“走出去”的领路人。乡村振兴需要建设开放、包容的新农村。乡村企业的发展不但要立足于乡村,更要利用乡村优势“走出去”。通过农民企业家的努力,打造乡村品牌,树立乡村形象。
3.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直接受益群体。
(1)成功转型的“小农户”。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小农户”需要通过土地流转,一部分由家庭农场主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一部分转型为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力量。
(2)自愿扎根农村的大学毕业生。部分掌握了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回到农村创业,他们属于农村新型主体中的高素质成员,能够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
(3)返乡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的积累了资本,有的学到了一技之长,一旦农村具备了创业的条件,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返乡创业的“城归”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乡村人才队伍的路径探讨
一直以来,农村本土的精英人才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聚拢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并非没有农村需要的人才,也不是人才不愿“归农”。只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村需要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入是可以实现的。
1.落实政策“引”人才
(1)改善营商环境。全国范围内的“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大大改善了“双创”的环境。但对于农村来说,有的地方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没有解决。“放管服”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势在必行。
①简化农村创业登记方式,推广“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联办”“一窗办理,一次办结”等做法。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简化注销登记手续。
②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等作价出资,出资比例不受限制。
(2)改革产权制度。只有产权受到保护,在农村的创业者,特别是农民企业家才能够有安全感。
①推进农村“三变”“三权分置”改革。“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的在于激活农村的沉睡资产,探索“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目前,最紧迫的工作是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法律稳定性。加快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土地流转交易流程,规范土地流转手续,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
②为流转土地的“关键权能”提供法律保障。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入股等权能进行法律赋权。明确权利主体对流转土地投资、平整、再流转等关键权能,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地投入流转土地的附属设施,實现稳定经营。
(3)落实奖励措施。对于在农村工作的各类人才,要根据其实际成绩,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样既可以稳定农村人才队伍,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服务农村,实现城乡人才的良性互动。
①鼓励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标准化农田规模经营达到3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或其他形式的业主,给予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并减免相关税费;对于掌握农业技术和熟悉农业产品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他们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创办企业,发展农村电商,根据实绩给予一次性奖励或减免所得税。
②建立县乡村干部流动激励机制。对于对口帮扶干部、“第一书记”以及“大学生村官”,不能要求他们一定要扎根农村。相反地,应当关心基层干部成长,形成一套有效的基层干部发展与晋升机制,适时地将优秀的基层干部选拔到更加适合的工作岗位上,让基层干部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平台。
2.加强培训“育”人才
(1)建立“一主多元”的培育体系。优化农村教育、培训资源的配置,加强政府与各类教育培训组织、机构的协同。建立健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一主多元”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教育培训体系。
“一主”即由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村干部轮训计划等。
篇十一: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P> 倡导农业企业家精神,促进乡村振兴何谓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人人都能说,但未必都能说得清楚的概念。综合前人观点,笔者重新将企业家精神要素整合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价值观,以伦理精神、精进精神、持守精神为心理基础和精神保障的精神统一体模型。创业是企业家的本质,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伦理属于关系的范畴,是企业家通过经营企业实现创新创业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非正式规范,主要体现为信任、合作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将伦理精神纳入到企业家必备的企业家精神要素之中的合理性还在于,企业家伦理精神与作为企业家核心精神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企业家是否具有信任、合作和责任精神会影响到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精进精神是企业家在创业的路上或者为了应对市场的压力而被动竞争,或者出于追求产品与工艺更新、更精美、更完善、效率更高的工匠精神而甘愿冒险和主动创新,它是永葆企业家生命力的心理动力和精神维他命。它主要包括企业家的前摄精神、冒险精神、竞争精神和学习精神。前摄精神区别于源于政策规范、市场竞争压力、资源限制等压力而产生的被动式反应,是基于科学预测基础之上的未雨绸缪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它强调主动性和前瞻性,是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心理能力和精神基础。面对挑战和竞争而敢于冒险是企业家的天性,依凭建立在丰厚的诸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基础之上的强大的创新能力,而勇于
亮剑的竞争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生命动力。持守精神是指企业家不为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而耽于一时的享乐,躺
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能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面对压力与困难仍能持久性地坚守当初创业之理念和创新之精神。它集中体现为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包括敬业精神和坚守精神。
乡村振兴呼唤企业家精神目前,学者们主要从经济角度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一是从微观层面,将它对企业优化治理、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技术赶超与战略转型、国际化和对外出口导向、企业动态能力、外部知识学习能力和网络能力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企业经济绩效和实物期权价值的提升、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等的决定性作用作为研究主题;二是在中观层面上,探讨企业家精神对地区生产力、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影响;三是在宏观层面上,关注企业家精神对市场机制的纠偏效应、对各类市场的培育、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国家经济增长及经济转型、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在中国广大农村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好生活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迫切需要农业企业家群体脱颖而出,迫切呼唤农业企业家精神的彰显和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作用。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生产变迁形式。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适应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是在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振兴乡村过程中的必要措施。拥有一大批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农业企业家,这是实现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
兴战略和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主体条件。农业企业家精神与乡村五大振兴企业家精神不仅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而且在保证企业家不单纯追
求经济利益、一味规避风险和希图短平快的投资回报而抱持创业情怀、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企业是创办在城镇还是农村,农业企业必然要以农民为依靠,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因此,农业企业家理应成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参与者。
第一,当企业家精神作用于产业振兴。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农业企业家有助于农村产业的提振,从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优秀的农业企业,促进农业企业化,发挥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而发挥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推动作用,首先要发挥企业家精神的作用。长期受制于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创新型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发挥农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打破小农经济的限制,通过创新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当企业家精神作用于人才振兴。人才是引领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乡村衰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乡村人才的流失。由于长期以来乡村与城市发展的两重天,农村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包括农村教育、卫生等各条战线的科技知识分子,乃至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经济生产能人都纷纷选择告别家里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而选择到城
市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讲,农村的空心化是指支撑农村真正意义上发展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才的流失。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应该在留住农村现有人才的基础上为城市人才向乡村的反向流动提供动力和“引擎”,激发人才返乡和下乡的活力,从而补齐乡村发展的人才短板。正因为如此,农村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成为当下学术界乡村振兴战略讨论的重点。
第三,当企业家精神作用于生态振兴。2020年出台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环境治理所应坚持的多方共治原则,要求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治理概念本身所蕴涵的多主体合作性就意味着要彻底扭转乡村环境不断恶化、农村不断衰败的趋势,就要走出单凭政府解决一切问题的传统思路,立足于伴随农业企业化发展而出现的农村生产生活主体多元化的现实,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治共享的乡村环境合作治理体系和机制。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家能以负责任的精神、富有前瞻性的经营理念、较强的创新精神积极参与到乡村生态环境的合作治理之中,将农业企业所在乡村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而致力于生态宜居环境的打造,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乡村生态问题始终是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发展的生态化,就要推进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这就要发挥农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精神。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升级,实现绿色生产,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发挥农业生产的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康养服务业,寓环境保护于环境生态社会价值的开发与运用之中。
第四,当企业家精神作用于文化振兴。农业企业家精神有益于乡村文化建设,最终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乡风的达成。随着资本下乡,长期驻村的农业企业必然会给相对封闭的村落和淳朴的乡风注入一缕时代的清风。首先,按照需求层次理论,精神文化需求相对于经济物质生活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农业企业实现农业发展的企业化经营,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并与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这些都切实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并将他们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为其需求层次的提升,产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创造了条件。其次,农业企业家带动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农民变工人,势必在思想观念与文化素养上得到提升。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发挥企业家的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精神,一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推动乡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二是与基层组织合作,将企业自身的文化创建活动和基层组织文化惠民活动结合起来,发挥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的综合优势,协同政府组织、村民、企业三方力量,精心组织一系列既能敦风化俗又能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体活动,最终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三是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提供基础与设施;四是农业企业将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展者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做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推动者,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之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将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与打好文化牌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第五,当企业家精神作用于乡村治理。相对于十八大所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
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充分体现了我国从一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迈向多元化平等参与的社会治理之变化。治理作为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统治、管理的新概念,既体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平等化的要求,也体现了治理手段的柔性化和“三治”融合,还体现了价值目标上善治的实现。治理的实质是经公民参与使原来的单一治理主体(统治者)转变为现代的多元化治理主体,由此形成向公民整体负责的公共管理民主化导向。
企业家精神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企业以社会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当地社会的治理之中,能够改变仅由国家和乡村社会、村集体和农民两极力量互动的简单格局,在利益博弈中更好地维持平衡,也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总之,农业企业家精神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环境振兴、精神与文化振兴以及组织振兴,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態良好、组织有效,为农民打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组织、文化以及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最终使农民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实现乡村美好生活。
篇十二: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P> 分类施策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作者:张亮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21年第6期
文/张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均衡、优势明显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施策,针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对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激发农民自身活力,培养本土生产经营人才。农民是乡村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必须激发农民自身活力,首先依靠乡村本土人才。本土生产经营人才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营服务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壮大乡村本土人才的有效途径。乡村生产经营人才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与技能服务型三类人才。
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是破解乡村人才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针对不同类型高素质农民,逐级分层按照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能力拓展、实习实训、线上学习等模块培养高素质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与技能水平。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引导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涉农职业院校,采取农学结合、弹性学制、送教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就地就近培养更高层次、本土化人才。
支持本土人才领办经营服务主体。鼓励高素质农民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政府应从税收优惠政策、农业项目倾斜政策、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土地规划流转政策、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支持,并享受自主创业同等相关政策,给予生活、社保补贴,同时设立创业补贴、创业奖励,降低领办经营服务主体风险。
鼓励本土人才,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生产经营人才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价值增值。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训。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乡村工匠,创办特色企业,投身粮画小镇、非遗文化小镇等建设,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
畅通城乡融合通道,吸引外来人才来乡创业。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社会人才返乡来乡的严重障碍,必须畅通城乡融合通道,激活城乡要素融合,实现以研学旅行吸引知乡力量、以投资创业吸引下乡力量、以乡愁记忆吸引返乡力量。吸引外来社会人才如企业家、律师、高校学者、行业专家、科技研发推广人才来乡以及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从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吸引返乡人才创业创新。对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遴选,选拔、吸引一批有志于扎根农村基层、促进农业发展的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农创客、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资源调控和政策引导功能,积极出台、完善支持各类人员返乡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其中关键在于解决返乡创业人员融资、用地、人才的问题。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可共同设立乡村创业风险基金,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扶持社会人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要团结和聚力新社会阶层人士发挥智力和专业的优势,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吸引企业家等经营管理人才助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围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谋划、包装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吸引城市专业人才前来投资创业。鼓励司法部门组织律师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农民社保、农村金融信贷、农村拆征迁、农业知识产权等法律保护、咨询诉讼。
鼓励科技人才,优先服务农业农村。培养农业农村高科技领军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才专项要优先支持农业农村领域。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培养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完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政府选派、市场选择、志愿参加原则,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各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改善政策制度环境,优化乡村治理服务队伍。政策制度为乡村治理服务队伍发展提供保障,推动乡村人才职业化,各地应营造惜才、爱才、用才的“软环境”。乡村治理人才主要包括乡镇党政管理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村社会工作人才、乡村法律人才。乡村服务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卫生健康人才、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以及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等。
充实基层乡村治理人员队伍。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末梢在基层。乡镇党政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村矛盾、实施乡村治理的关键人才,各级政府应扩充基层编制总量,优化整体人才队伍,建立到基层工作及锻炼机制,把精兵强将派下去、留下来。在刚刚完成扶贫攻坚和基层力量薄弱的村庄继续选派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重点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把选出来的优秀干部用起来、干起来。继续选拔“大学生村官”到乡村任职,并优先选拔到乡镇工作。
完善基层村“两委”干部选拔培养制度。完善选拔考核制度,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在高素质农民中选拔一批有威望、能力强、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制定多途径培养乡村治理人才政策,构建“政府主导+高校院所+社会力量”培养模式,鼓励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乡镇基层人员。实施基层治理人才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教育,加强在岗培训与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
健全乡村服务人才激励及保障机制。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服务人才从精神、物质等多个方面进行激励,探索认定荣誉称号、提高绩效薪酬等途径。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最大化的激励效应,奖惩分明,达到激发乡村服务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落实乡村服务人才保障政策,围绕生活补助政策、住房保障政策、工资待遇和职业保障政策、养老保险政策、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等,为乡村服务人才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篇十三: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P> 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类型分析作者:龚毓烨来源:《求知》2019年第4期
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此,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只有对这支队伍的具体构成进行细致的解剖,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将人力资源转换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一、创新型人才
要发展,必须要有创新,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坚持将创新发展新理念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其中,尤其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农业创新型人才多集中分布于高校智库等科研院所、具有创新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国家或地区重点扶持的实验室等领域。主要包括从事农业政策探索创新的政策制定者、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学农业的学生,他们能最大化地利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与政策,能利用自身的身份优势实现理论与调研的有机结合,能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的研制、开发、推广、应用及服务提出实用性较强的见解,并创造出超过投入成本的价值,甚至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从而助力农业供给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发展中的“引导者”和“专家智库”。可见,加快对参与“三农”工作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农业创新型人才能够瞄准世界农业工作相关理论前沿及经验、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农业技术突破的优势,培养一批有思想、能创新、敢实践的创新人才,是保障我国“三农”工作取得良好实效的首要选择。
二、技能型人才
1.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兴产业就是兴农村,乡村振兴首先要选好发展乡村产业的引路人。而那些可以“在发展高端优质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品牌效益好的人才”正是发展乡村产业急需的人才,他们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灵活的市场头脑,而且还掌握着相对丰富的资金、技术以及人脉资源,对经济动态认识独到,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上具有一般企业家不具备的经验优势,是领导乡村致富的重要力量。为此,必须广泛吸纳和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借助并发挥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能代表地区特色的、具备品牌效应的龙头企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产业为载体,推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逐步完善和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为乡村产业发展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环境、投资环境、政商环境和市场销售环境,这有利于为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的成长提供政策保障,增强其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是要大力培育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将“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贯彻到企业文化中,使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得以大量涌现。
2.乡村基础教育人才。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在“国培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办法的实施下,乡村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已得到极大程度的改观,使农村基础教育改善具备了人才资源。要提高农村整体的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乡村基础教育人才的投入,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或保障引进有知识、有能力和有师德的高素质乡村教师赴乡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确保农村孩子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此,尤其要注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大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教育政策向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乡村教
育的倾斜力度,既要整合和均衡教育资源,提高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水平;也要通过“以考促学”“以训导促提升”等措施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教研中增强本领,确保乡村师资队伍有真知识;更要建立起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到乡村任教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3.乡村文化传承人才。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农耕文明,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矛盾凸显,乡村记忆模糊、精神家园迷失、农民身份认可度低等现象成为乡村文化没落的直接表现,培养能传承乡村文化的人才便成为振兴乡村的现实需要。乡村文化传承人才是指那些能够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延续和发展创造的人才,他们通常掌握着常人难以学会的技能或知识,决定着乡村文化能否传承与繁荣。要以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就必须注重培养一批立足本地文化的文化传承人。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办乡村文化培训班、讲习所、文化站,为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人的交流与学习提供平台;通过因地制宜优化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与硬件配备,为文化传承人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提供基本条件;通过举办专场赛事或演出、发放认定证书或奖金等方式,展现乡村文化传承人的价值,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培养其为传承乡村文化而自觉奉献的动力。
4.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乡镇卫生院人员缺编、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和人员老化等现象,尤其是肩负着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重要职责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当前乡村医疗振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强化与医学专业相关的高等院校对乡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教育,以需求引导供给,培养擅长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适用范围广的乡村医务人才;二是要加大在资金、优惠政策上的投入力度,确保来乡村工作的卫生人才能在晋升、购房、待遇与子女上学等问题上具有良好保障;三是注重以乡村医疗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强对乡村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在提升其医务技能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适用的医疗服务。
5.乡村社会治理人才。乡村治理,狭义地讲是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来具体落实的。镇村两级的领导干部是乡村精英,是最基层的社会治理人才,但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观念僵化,头脑中缺乏带领村庄长远发展的思路规划,难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为克服乡村社会治理人才匮乏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第一书记”等有利于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的人才计划。实践证明,选派到农村地区的此类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丰富的人脉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及时响应并贯彻党和政府的政策号召,有效地发挥其作为县乡两级中间桥梁的作用,为乡村企业发展、人才供给、制度完善与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不可对治理类人才进行盲目引进,而要重点引进那些专业技能强、敢担当、素质高且真心为群众着想的乡村社会治理人才,确保此类人才能够成为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多元化、长效化与协同化的重要力量。
篇十四: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P> 凉山州2022公需科目农业农村,乡村振兴
红色为答案单选题1.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0.30分)A.2030B.2035C.2045D.20502.衡量发达程度最基本的指标是()。。(0.30分)A.GDPB.人均GDPC.恩格尔系数D.人均GNP3.本讲提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于()消费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0.30分)A.食品B.服装C.住宿D.交通
4.()是目前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大国。。(0.30分)A.日本B.英国C.CHINAD.韩国5.提出乡村振兴的总方针是()。。(0.30分)A.农业农村现代化B.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C.五个振兴D.五级书记抓6.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0.30分)A.蔬菜供给B.水产供给C.水果供给D.粮食供给7.提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第一资源。。(0.30分)A.人才B.发展C.创新D.经济8.()的特点是平原地区、大田作物、机械化。。(0.30分)
A.设施园艺业B.集约养殖业C.规模化大田种植业D.特色种养业9.()包括山水远足、民宿休闲、土味美食、民俗文化、农耕体验。。(0.30分)A.设施园艺业B.集约养殖业C.休闲度假农业D.特色种养业10.直接补贴政策、保护价政策是为了()。。(0.30分)A.促进农业生产B.保护农民收入C.保护生态环境D.保障质量安全11.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是()的具体方式。。(0.30分)A.政策创新B.业态创新C.技术创新D.组织创新12.市县政府的()作用是要解决厕所革命、垃圾处理问题、污水处
理问题等。。(0.30分)A.村镇建设规划B.产业发展规划C.生活环境整治D.科技服务支持
多选题1.世界银行对国家发达程度的最新标准有哪些?()。(0.30分)A.人均1026-3995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B.人均3996-12375美元,是中高收入国家C.人均12375美元以上,是发达国家D.人均3996-12375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E.人均12375美元以上是中高收入国家2.本讲从哪些方面讲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0.30分)A.人均1026-3995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B.生活水平C.公共服务D.脱贫攻坚E.农业发展3.根据本讲,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0.30分)A.产量大幅减少B.农产品净出口
C.产量大幅增加D.质量全面提高E.食品安全显著改善4.根据本讲,我国农产品大量进口有哪些主要原因?()。(0.30分)A.资金少B.土地多C.人口多D.土地少E.成本高5.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包括哪些?()。(0.30分)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治理有效E.生活富裕6.指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0.30分)A.五个振兴B.四个优先C.五级书记抓D.科学施策E.改革创新7.根据本讲,帮助农民干的人才包括哪些?()。(0.30分)
A.新型职业农民B.企业家型人才C.作业服务人员D.农业科技人才E.农村电商人才8.根据本讲,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哪些创新?()。(0.30分)A.制度创新B.业态创新C.政策创新D.组织创新E.技术创新9.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包括哪些?()。(0.30分)A.土地政策B.宅基地政策C.用地政策D.直接补贴政策E.保护价政策10.土地政策的三权分置包括哪些?()。(0.30分)A.承包权B.经营权C.所有权D.使用权
E.租赁权11.根据本讲,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0.30分)A.保护环境B.增加出口C.增加单产D.提高质量E.降低成本12.根据本讲,市县政府的主要作用有()。。(0.30分)A.生活环境整治B.村镇建设规划C.产业发展规划D.科技服务支持E.市场营销支持
判断题1.我国2019年的人均GDP为70892元(>1万美元),处于发达国家的上端。。(0.20分)正确错误2.根据恩格尔定律,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0.20分)正确错误3.根据2016年农村普查数据,在苏州市和宁波市等一些发达地区,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已经实现了完全一致。。(0.20分)
正确错误4.根据本讲,我国土地少,但进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0.20分)正确错误5.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太小、太零碎,非常不利于实现机械化的发展。。(0.20分)正确错误6.提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是第一动力。。(0.20分)正确错误7.本讲提到,未来家庭农场可能会成为主力。。(0.20分)正确错误8.根据本讲,设施园艺业的特点是水果为主、少量蔬菜、个别花卉。。(0.20分)正确错误9.组织创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0.20分)正确错误10.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解决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0.30分)正确错误11.本讲提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生产合作社(订单农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方式,本质都是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相结合。。(0.30分)正确错误
12.根据本讲,产业发展规划是领导拍脑袋决策。。(0.20分)错误
推荐访问: 乡村振兴需要企业家型人才 振兴 企业家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