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合集)(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篇一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
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三)巩固完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看得起病(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自2003年开
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10个县(市)、区及大榭开发区已全面推开,并陆续进入第二或第三个统筹年度。全市参保人数达348.6万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1.7。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首先,合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两年来,我市“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总体框架得到初步建立,“保障、救助、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服务机制逐步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管理组织和经办机构,配置事业编制人员28人,编外人员27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同的管理模式。除卫生管理为主外,鄞州区积极探索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运作的模式,宁海县和北仑区尝试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管理运作模式等。这些地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方面的有益探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四是较好地保持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两个统筹年度来看,农民筹资水平和政府资助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农民的补偿水平有所提高,信任度逐步增强,参保积极性得到维护,筹资难度一定程度下降,参保率从去年的76.6提高到今年的91.7。五是切实加强了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承担了组织发动、经费收缴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各级财政按时足额拨付政府资助资金,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到位。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统筹基金4.05亿,人均年度筹资约80元。其中各级财政2.41亿,人均资助约50元。个人(包括集体扶持)1.64亿,人均筹资约30元。各级经办机构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医药费用审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人均医药费用从去年的6920元降到今年的6703元,有效费用控制在85左右。各地制定了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设立了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基金的绩效评估和专项审计。到目前为止,已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专项的基金审计工作,未发现财务违纪违法事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让广大农民放心。
2、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我市“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初见成效,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益率从单纯的住院统筹3-4提高到20左右。一是住院统筹,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实施补偿,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全市住院结报142082人次,补偿金额25214.5万元,人均补偿1775元,平均补偿水平为25左右。二是医疗救助,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截止今年6月底,医疗救助6020人次,救助金额1220.1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各地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多种小病受惠机制。如宁海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受惠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免一减”做法,**、**推行的联村责任医生制等。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小病门诊受惠43.3万人次,受惠金额818.2万元,人均受惠约18.9元。特殊疾病门诊补偿1363人次,补偿金额116.8万元,人均补偿约857元。全市2004年享受健康体检50.7万人次。这些地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小病受惠机制的建立,使农民普遍享受到门诊优惠、健康体检、家庭保健、慢病随访管理等服务,扩大了制度的受益面,增强了制度的普惠性,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3、农民欢迎、干部拥护、社会支持,较好地营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开和实施,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给予了认同和欢迎。从我们跟宁波大学医学院开展地实地进村入户调查来看,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代表性呼声。一是要求制度持续办下去的呼声。有75.6的农民对制度表示满意,有93.7的农民认为有必要实行合作医疗,有89.5的农民连续两年参加了合作医疗,有86.9的农民表示以后愿意继续参加。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希望能够持续的办下去。二是要求制度逐步完善的呼声。集中在三个方面:有47.8的农民认为目前补偿水平偏低,有63.2的农民希望个人缴费适度增加,政府资助稳步提高,保障能力相应提高;
有72.3的农民希望门诊得到一定补偿,增加受益面;
有91.2的农民希望结报手续进一步简化,医疗费用得到进一步控制。三是认为制度没有吸引力的负面声音。对去年参加而今年未参加的原因调查中,60.0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太低,对未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原因调查中,32.4的农民认为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太低,52.9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太窄,说明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程度比较低,从全市来看,这一人群占了10—20左右。同时,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也普遍反映,第二年的筹资难度有较明显下降,他们说,在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受广大农民拥护,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各级人大、政协及残联、慈善、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
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制度,形成三级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需要。加强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统一使用省版软件,实现网络互联,实时审核、当场结报,更加有效地实施基金监管和数据的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定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基层网络,巩固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加强疾病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4年全市各地共投入资金6649万元用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执法和报告预警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达100%。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实验室能力和现场快速检测毒物分析能力明显增强,我市成为who流感监测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了极大提高,2004年62起、2005年3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二)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等现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在乡镇划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分支机构,形成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2004年,我市镇海、江北、江东等地率先建立了垂直管理、规范化运转的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分所。目前,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共设立卫生监督分所24个,占全市计划设置数的40%以上。全市新增卫生监督人员名额202名,其中正式编制161名,合同聘用41名。
(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市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县(市)、区2:1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在防保、妇保、儿保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的建设,扎实推进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2005年以乡镇为单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如**、**市充分整合乡镇卫生资源,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健康教育、上门体检和慢病随访等服务。**市每年投入1000万,全面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对象提供优惠服务。**区设立每人4元的巡回医疗基金,对边远山区、海岛群众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城市卫生人才支农机制,开展全科医学培训工作,提高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目前已设立16个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全科医师护士转型培训1000余人次,乡村医生全科医学培训1500人次左右。
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经济先发地区,下一步将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督查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确保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做好预防少生病,努力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篇二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材料
加强渔农村卫生工作 保障渔农民身体健康
尊敬的**市长和考核组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县渔农村卫生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省、市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农民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以保障渔农民群众的健康权为目标,以实施“两项工程”和“两项制度”为抓手,通过认真调研、制定政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加大投入等各项有力措施,切实提高渔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渔农村卫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县政府向市考核组汇报xx年我县渔农村卫生工作情况。
一、政府主导,层层联动,形成提速渔农村卫生工作的合力
加强领导,明确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对渔农村卫生工作领导,今年3月份,我县建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府办副主任、卫生局长任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发改局等部门及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县渔农村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查渔农村卫生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渔农村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辖区卫生工作检查考核。今年4月份,召开了全县渔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认真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县渔农村卫生工作任务,下达加强渔农村卫生工作的具体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渔农村卫生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措施,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渔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县人大、政协也十分关心和重视渔农村卫生工作。今年10月、11月,县政协、县人大先后对我县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调研,政协、人大常委会分别专题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全县上下协同抓好管好渔农村卫生工作的崭新局面。
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各乡镇政府均确定由1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并由1名在职干部专职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社区也均确定了1名专职人员担任公共卫生联络员。目前,全县共聘任公共卫生管理员7名,公共卫生联络员60名,并制订、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员及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工作职责,负责做好本乡镇、本社区的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企业卫生安全、集体聚餐、食品药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巡查、信息报告和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等工作,督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履行公共卫生有关责任。我县极力加强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至9月底,渔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有18项达计划目标值,达标率为92%,县卫生监督所分支机构已建成2所,建成率为66%。
宣传发动,形式多样。近年来,在开展渔农村卫生工作中,我县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海报,播放新闻专题,悬挂横幅等形式,充分宣传渔农村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等,使广大渔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通过宣传,使群众对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等工作情况的知晓率逐步提高,对卫生工作的满意率逐步提高,据我县农医办5月份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率调查反映,总满意率达到 86.3 %。“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考核组对我县人群健康教育知识测评,知晓率为80%。
严格管理,加强考核。为切实增强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推进渔农村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县乡两级政府建立了渔农村公共卫生、渔农民健康工程的监督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将渔农村卫生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制订了《**县渔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开展公共卫生先进乡镇评选活动的通知》、《关于渔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补助办法的通知》等。上述有关考核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渔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目标、指标、内容和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先进评比、经费补助相挂钩,使乡镇政府对渔农村卫生工作更加重视,思想认识进一步加深,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二、整合资源,统筹规划,改善提速渔农村卫生工作的必要基础
科学制订卫生发展长远规划。为认真落实全县卫生工作各项任务,全面提高我县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3月份,拟订下发了《**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正、完善。同时,为规范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合理整合和利用全县卫生资源,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于年初对全县渔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结合省、市有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求,制定下发了《**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计划到xx年底,全县每个乡镇都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的渔农村新社区建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到xx底,80%的渔农村新社区及社区居委会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县基本建成合理分工、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
到xx底,进一步建成较为完善的三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90%以上的居民出行20分钟即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90%以上的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积极实施渔农村卫技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卫生强市建设战略,全面实施科教兴卫工程,不断提高渔农村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决定从xx年起,对全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教育培训工程。通过全科医生培训、学历教育升级、在职岗位培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和其他教育培训等形式,至xx年,全县力争完成80名全科医生、20-25名检验人员、15-20名医学影像技术人员、10名心电技术人员、30名社区护士、110人次注册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任务。卫技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专项经费得到落实,县财政决定每年投入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专项经费20万元,医疗单位每年按业务收入5‰以上的经费用于人才培养。同时,按照1:1000-1500服务人口的配置要求,以乡镇卫生院中符合执业资格的卫技人员为主,部分乡村医生参与,认真配置社区责任医生。制订下发了《**县社区责任医生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责任医生的职责和任务,落实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服务要求。目前我县已有26个新型社区聘任责任医生70名,计划到xx年聘任社区责任医生100名以上,逐步造就一支立足渔农村、服务渔农民的责任医生队伍。
努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根据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标准,制定下发了《**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 标准》、《**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指导标准》。通过“示范站”、“规范站”、“合格站”等形式的创建工作,全县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了统一机构标识、统一上墙制度、统一进药渠道、统一财会管理、统一优惠政策的“五统一”建设规范。为进一步深化渔农村社区健康促进工程,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完善三级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我县成立了实施渔农村新社区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县渔农村新社区健康促进工程试点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在东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社区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工作,在**社区、**社区、**区、**社区等地开展了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工作。在市卫生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于9月中旬举行了**县渔农村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仪式。10月中旬,在**镇召开渔农村社区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工作现场会,全面推广试点经验。目前,我县7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已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相应建设标准,其余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计划于明年底前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强化措施,提升服务,探索渔农村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全面落实渔农村卫生工作各项任务,促进渔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制订印发了《关于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 加强渔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成立**县流动医院的通知》、《关于加强渔农村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的通知》、《关于转发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县卫生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县惠民医疗工程实施意见》、《**县xx年度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卫生工作方面的文件数量为历年之最。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也相应出台了加强渔农村卫生工作的文件。各项方案制定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原则,卫生工作政策措施得到不断完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在认真分析总结近几年来卫生改革、医院管理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今年4、5月份再次深入各级医疗单位对卫生改革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了解卫生改革、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措施、特点、成效、问题等情况,指导卫生改革工作扎实开展。我县7所非建制乡镇卫生院于去年先后实行了公有民营管理形式的改革,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拓展服务等措施,目前运行情况比较顺利,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各种激励竞争手段,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成果得到继续巩固和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稳步推进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县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xx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人均年筹资标准为 53元,其中渔农民个人每人每年缴纳25元,各级财政资助每人每年28元。全县共有90706名群众参保,筹集资金总额480.74万元。至xx年9月30日,全县共有77661人次渔农民得到了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助,补助总额467.30万元。其中住院补助4309人次,补助金额396.13万元,补偿率为16%;
门诊补助73066人次,补助金额56.28万元;
特殊门诊补助286人次,补助金额14.89万元。xx年度合作医疗基金节余13.4万元,基金节余率为2.8%。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渔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我县对xx年度合作医疗有关办法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提高筹资额度。比较其他县办法,结合自身能力,决定我县xx年度合作医疗增加筹资额度每人每年7元,县、乡镇、个人增资比例为4:1:2,增资后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度提高到60元。二是创新筹资方式。与往年仅靠社区干部发动群众筹资参合不同的是,今年与移动公司联合推出了“参合入虚拟网享受优惠”的政策,提高了渔农民群众参合的积极性。三是将县级医院门诊医疗费纳入报销范围。决定在提高筹资额度的基础上,将我县3所县级医院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为5%。通过实施县级医院门诊优惠政策,全县预计将有21万人次、7万以上的参保人员从中受益。四是建立连续参保优惠制度。决定对连续3年以上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年度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封顶线从xx0元提高到25000元。五是增加特殊病种种类。决定将精神分裂症、心功能不全三级以上等2种疾病列入特殊病种范围。六是扩大社区级定点医疗机构。随着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逐步完善,新一轮合作医疗决定将考核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列入定点医疗机构,以进一步方便渔农村群众就医。我县xx年度合作医疗共有108026名渔农民群众参保,参保率为85.84%,共筹集资金648万元。
全面开展渔农民健康体检。为有效实施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我县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制订实施方案,成立渔农民健康体检办公室,编写了《体检工作指南》,指导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扎实开展。二是组建体检队伍。中心乡镇卫生院独立成立体检队伍,力量弱的由邻近几个卫生院共同组建体检小组,边远悬水小岛通过流动医院对口支援等组建体检班子,共有体检组10支。体检组采用“固定+流动”的方式,对在“二十分钟”服务圈内的群众,通过村干部宣传发动,要求其到卫生院参加体检;
对偏远地区的群众,体检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进村入户”提供服务,与每个服务对象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三是保证体检质量。为确保体检质量,各乡镇组建了由县级医院高年资医务人员组成的体检专家组、质控督导组、巡回体检组、资料组。要求体检医生具备相应资格证书及县级以上医院半年以上培训上岗证书。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 识和工作责任心。按照“厉行节约,合理投入”的原则,各乡镇卫生院增添了医疗设施,实现了从“老三件”到“新六件”的转变,并对体检场所进行了必要改造、合理布局,制定体检工作流程,努力营造方便、舒适、温馨的体检环境。四是开展健康干预。各乡镇认真按照体检工作要求,以户为单位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并对体检中筛选出的慢性病进行建档管理,定期随访,跟踪服务。通过半年多的广泛宣传、相互协调、精心组织,我县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初取成效。至10月底,已完成健康体检3.6万人次,体检率40%,查出高血压2452例、糖尿病254例。预计到今年底,全县可完成渔农民健康体检近5万人,体检率可达到55%左右,超过50%的指标要求。
极力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禽流感、霍乱、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落实《**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制订了《**县重点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乡镇政府与县政府签订了《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责任书》。全县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广泛开展防病宣传培训,在重要公共场所放置安全套或自动售套机,免费提供宣传资料。各医疗单位按规定开展肠道门诊,对出海渔船配备消毒、预防药品。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万元用于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积极到位,今年完成婚检妇女免费检测hiv51例,孕产妇hiv检测868例,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100%,前三季度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5.7%,无30人以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或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四、分级负担,专款专用,落实提速渔农村卫生工作的经费保障
县级专项经费进一步增加。为进一步促进渔农村卫生工作开展,我县今年制订了“努力增加对全县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增加的卫生经费主要用于发展渔农村卫生事业,不冲抵县财政现有对渔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等经费投入措施,并以文件形式明确了今后5年对渔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专项补助资金,其中有:每年安排渔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设施资金30万元,每年安排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经费10万元,每年安排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经费20万元,每年安排渔农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5元/人口。此外,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流动医院、惠民医院等经费均作了逐项安排,列入预算。
上级专项补助经费及时下拨。xx年,省财政补助我县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74万,合作医疗专项经费90.7万元;
市财政补助我县合作医疗专项经费27万元;
县财政配套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74万元,合作医疗经费105万,安排其它渔农村卫生工作专项补助经费60万元。上述省、市、县三级经费,均及时、如数下拨给各地,做到帐目清楚,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无动用专项经费冲抵原有其他卫生经费的问题。
渔农村卫生经费投入比例明显增加。xx年,我县财政投入渔农村卫生工作经费共1704万元,比xx年决算增加218万元,增长14.7%。xx年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预计为3.55%,比xx年提高了0.05个百分点。
抓好渔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市建设卫生强省、卫生强市的要求,一如既往地重视渔农村卫生工作,抓好渔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发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极力打造与海洋经济强县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开创我市渔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篇三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2013年,我区农村卫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重点落实村医培训以及村医签约服务,进一步加快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六统
一、两独立"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所辖一个乡即伍家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伍家乡共***个行政村,其中**村已经完全城市化,现有乡卫生院*所,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病床***张,职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副主任医生*人,全科医生**人,全科护士***人;
村卫生室***个,性质为村集体所有,现有乡村医生**人,占辖区人口*‰。平均年龄***岁,其中***岁以上**人,占***%;
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人,占**%;
具备执业护士资格人员*人,占***%;
中医*人,占24.0%。所有乡村医生均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属于依法执业。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
****年全区应参合农民****人,实参合农民****人,参合率达99.83%。全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7***万元,其中个人收缴基金***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万元,2013年1-8月份共补偿基金***万元,总使用率***%。全区新农合基金共受****人次,其中,住院补偿***人次,住院分娩10人次,门诊统筹****人次,用于普通住院统筹补偿****万元,住院分娩补偿**元,门诊统筹补偿*万元,次均住院费用为***元,其中****补偿人次为***人,次均住院费用为***元,较去年下降**%,市级为**元,全区住院转诊率为**%。
(二)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建档任务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新建健康档案****人,累计建档***人,建档率达***%。提前完成了**%的建档任务。
二是老年人管理率较高。估计**岁以上老年人数***人,实际纳入管理****人,管理率96%,超过了上级要求的50%的管理率。
三是慢病随访工作全面开展。从抽查的慢病健康档案看,基本上都完成了每季度1次的健康随访工作,并都有详细的记录。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基本保持一致。
四是传染病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规范,基本上完成了结核病督导任务。未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等现象。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
加大村卫生室房屋等硬件设施投入,大力提升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大力协助下,**村和**村分别投入**万元和**万元对村卫生室房屋进行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村投入*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维修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村卫生室计划投入**万元对新建村卫生室进行装修,项目正在申报中。三年来共创建**个省示范村卫生室,**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村卫生室的综合服务能力,很好的满足了我区农村卫生的需求,夯实了我区农村卫生室网底的硬件建设。
2013年1-6月乡卫生院实现业务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增幅为**5%;
医疗收入**万元,药品收入**万元,仅占总收入的**%……门诊诊疗(含建档健康咨询)***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
住院病人**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人次,增长**%;
手术台次**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绩显着
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六统
一、两独立"管理,即统一规划和建设、统一人员准入、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购销、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财务独立核算、责任独立承担。为村卫生室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规范,并装订成册发放到乡村医生手中,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将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结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每季度进行考核评比,补助发放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挂钩。实施基本药物以来,门诊人次比同期增长10%,次均费用下降30%,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受到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村全面实施
我区2011年10月31日起,15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零差率销售。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府办发[**]**号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每人每月**元的标准落实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2013年1-8月共发放各项补助共计**万元。根据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量合理分配基本药物补助资金**万元,目前,该补助已全部发放到村卫生室,大大增强了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乡村医生培训学习项目圆满完成根据《****2013年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村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和华医网学习卡的发放数量,对我区11名村卫生人员采取华医网远程视频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共计40学时,包括总论10.5学时,内科20学时,外科4学时、妇产科及儿科5.5学时,村卫生室人员均按要求完成学习的内容,并于7月10日对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进行考核,考试结果均为合格,达到了此次培训的要求。
通过这次培训,一方面使村卫生人员掌握了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深刻了解了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即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和经济性;
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
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掌握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规范了村卫生室临床用药;
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视频教授的讲课,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居民。
今年以来卫生院共组织集中培训学习10次,共计培训161人次,分别学习了《医患沟通的技巧》、《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结核病的管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考核的管理》《合理用药》、《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
(七)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有序推进
根据《****卫生局关于****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根据签约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学习文件精神,加大签约服务宣传力度,积极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2013年选择**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开展试点,即共联村卫生室、前坪村村卫生室和共强村卫生室,共计签约的责任乡村医生*名(**、**、**、**、**),2014年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全区60%村卫生室扩大试点;
力争2015年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今年1-8月这三个村共签约家庭**户,包含人口**人,签约后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份;
发放健康教育材料983份;
为6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人次;
进行预防接种管理的0-6岁儿童**人;
进行登记管理的孕产妇10人;
管理高血压患者**人、糖尿病患者**人、重型精神病患者**人;
提供健康干预服务***人次。有效发挥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为农村居民的健康服务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对未来的卫生工作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结合"十二五"规化的主要内容和我区卫生改革的具体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扎实开展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素质的提高是关键,继续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坚持乡村医生月例会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乡村医生到乡卫生院或市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乡村医生参加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
(三)积极推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创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
(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解决好村医补助。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每人每月1800元的标准落实好乡村医生的补助,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
(五)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
(六)继续加强村卫生室阵地建设。根据《湖北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要求,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面积要达到80平方米以上,独立设置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健教室和药房。继续加强与乡政府、村委会的联系,协调村委会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村卫生室的阵地建设。对新建的村卫生室,加强对房屋布局、统一形象设计和标识标牌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近几年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夯实乡村卫生的网底,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篇四
农村卫生工作汇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
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
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
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
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
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
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12全文查看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篇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
推荐访问: 合集 工作汇报 安全卫生 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合集) 2023年农村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汇报总结(5篇) 2023年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