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10篇

时间:2023-06-17 08:48: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第1篇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来,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1篇

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来,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如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摆小棒自主探索16-9的算法。有的学生是从16根小棒里1根1根的减,减到最后还剩下7根;有的学生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有的学生把9分成6和3,16-6=10,10-3=7;

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法来算减法,即9+7=16,所以16-9=7。这些算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学生探索的成果,应当加以赞赏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便使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为学生营造合适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定会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正确答案的,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只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有学生自己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该有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2篇

一、导语激趣

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成功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追求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用有趣味的导语吸引学生

如:计算5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开展“考老师”活动,让学生出题,老师回答,然后老师准确无误地回答,此时学生会有很多疑惑,如此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成为有效的求知活动。

怎么教好小学一年级数学

二、通过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形象生动的东西会更有兴趣,所以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学习兴趣。

如:教学结果为5的加法,教师可在黑板的左边粘贴4只小鸭子,同时提问:“我在黑板上贴的是什么啊?一共有多少?”待学生回答完毕,写上“4”,然后在右边粘贴上一只,提问:“总共有多少只小鸭子?怎么计算呢?”学生回答以后在黑板上写上“+”,指着图提问:“4+1得多少?”学生回答以后写上“5”。通过图画来诱导学生,激发了其兴趣,也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加深印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

听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步。学生是否能专心听讲,决定着他们接受知识的多少。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要进行正面的引导,对听讲十分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没有听讲的学生予以眼神暗示。一年级的学生还很单纯,都喜欢受到表扬,所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效果更好。

一年级学生具有特殊的年龄特点,具有形象的思维。教学中要使用更加多样和直观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分神,把精力投入学习中,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听讲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3篇

合理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在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来,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如教学“十几减几”时,让学生摆小棒自主探索16-9的算法。有的学生是从16根小棒里1根1根的减,减到最后还剩下7根;有的学生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有的学生把9分成6和3,16-6=10,10-3=7;

还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法来算减法,即9+7=16,所以16-9=7。这些算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学生探索的成果,应当加以赞赏和肯定,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以便使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为学生营造合适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定会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正确答案的,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因此,只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有学生自己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探索,该有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4篇

让学生动手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例如,在学习6的分成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六个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很快有了不同的分法。

这时,我启发学生:“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分,比如,一边按照12345的顺序,那么另一边就是几呢?同学们来试一试。”学生很快发现,一边是12345,另一边则是54321。这时,我继续让学生动手操作:“那么,你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试一试7可以怎么分呢?”学生很快得出结论,7可以分成(123456),(654321)。这时,我启发学生:你怎样才能最快地记住他们呢?这时,有不少学生学激动地说:“老师,我发现规律了,左面一组数和右面一组数的顺序是相反的,我记住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轻松学到了知识,还从中总结出了规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置问题情境

单纯的数学问题往往比较枯燥、单调,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生动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例如,在学完2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我给同学们出示课件:春天来了,美丽的大森林里,动物们准备召开迎春联欢会,这时,树上有3只百灵在唱歌,树下有5只小兔在吃草。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有几只动物?学生很快写出算式:3+5=8。课件继续展示跑来5只猴子。

问题:现在有几只动物?8+5=13。然后继续展示:从池塘里跳来3只青蛙。问题:这时有几只动物?13+3=16。不一会儿,刚才唱歌的百灵飞走了,问题:剩下了几只动物?16-3=13这时,4只乌龟慢慢地爬过来了,问题:最后剩下几只动物?13+4=17。由于课件直观、形象,对学生极富吸引力,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很快就算出了问题的答案,消除了不少学生因见到较为复杂的应用题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5篇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自觉学习的原动力,是一个人灵感、智慧的源泉,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定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欲望。”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分散注意力。可是,运用游戏教学法则能够像磁铁般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数学教学中,这妙趣横生的游戏活动会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大门。

因为游戏教学法使学生的口、眼、耳等器官得到了交替使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运用游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幽默中体验数学课堂的生动与精彩。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一个箱子,叫一名学生上台摸出一个图形,然后大家一起说出该图形的名字,以此类推,学生的兴趣浓厚,效果良好。

活力课堂,微笑相伴

微笑能使你周围的人感觉舒服。这让我想起这样一个事例。一位经验丰富的 老教师在上数学公开课,课上得虽好,但由于上课老师不苟言笑,课堂气氛过分 严肃,学生上这课真可谓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犯错。姑且不考虑学生感受如 何, 但我作为听课者却听得有点困。

而一个年青的男教师也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 我同样坐在教室后面听。由于他的谦逊,他脸庞总是挂着笑容。课上得虽然不怎 么熟练,可我感觉很轻松很舒服。我想,我的这种听课感觉不正是学生的听课感 觉吗?学生可不理你课讲得好不好,他只在于自己听得舒服不舒服。感觉听得舒 服的就多听点,感觉听得不舒服的就干脆开小差来解闷。也就是说,我们要给学 生的首先是一种感觉,然后才是知识性的东西。

在期盼学生进步的同时,一边聆 听他们的欢声笑语, 沐浴在他们的笑脸容光下,享受课堂蓬勃的朝气和澎湃的活 力,这不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所应追求的吗?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一举一动尽收学生眼底。教师的自信,饱满的精神是学 生的精神支柱;教师微笑的神情,是学生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春风。教师微微 一笑,可以让学生紧张的心情绪得到缓解,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爱,师生的 距离自然拉近了。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个人有多大的困难, 生活中有多少不如意,都不要把学生作为自己渲泄的对象。教师应该始终是自信的英雄,微笑的美人, 是美的追求者和美的化身。

这是我出来工作从出色的教师学到的一种课堂教学艺 术,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我的学生十分爱上我的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6篇

(一)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出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进而对数学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进行数学的学习。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课堂学习氛围较好。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门思维型的学科,假如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不能积极活动起来,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能进行数学的有效学习,长时间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当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期待着数学课的到来,在教学中表现出积极探求新知识的热情,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产生不愉快感的状况。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实现教师的快乐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最想看到的是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自己教学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各项综合技能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作为教师最大的欣慰就是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一天天进步和学有所成,学生学习上的成功就是教师最大的宽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成就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师的快乐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快乐教学,让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乐教,最终达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境界。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7篇

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习者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也就是说,总要有一定的事情让他们去做。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做一定的练习,尝试解决有关的问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建构主意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设计教学,鼓励学生先去做,在做中学。

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综合运用所有的生活经验,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分一分”“指一指”“看一看”“描一描”“摆一摆”“摸一摸”,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教师先不将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拼摆相应的图形。事实上,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拼,学生会拼得比教师预想的要好得多。正是通过这样的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新知的认知活动。

引入游戏教学方法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当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快和兴奋。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不妨借助孩子们爱玩的这个心理,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做游戏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多做做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加深对数学问题认知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律的时候,我们不妨用游戏来让他们认识这个规律。游戏的道具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塑料三角板和量角器,我们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小组同学测量三个三角板的内角和,并发现所测三角板内角和的规律,最先完成测量和发现规律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一个游戏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它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再者就是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竞争的存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的游戏,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他们也会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内容的存在。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8篇

一、导语激趣

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成功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追求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用有趣味的导语吸引学生。

如:计算5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开展“考老师”活动,让学生出题,老师回答,然后老师准确无误地回答,此时学生会有很多疑惑,如此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成为有效的求知活动。

二、通过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形象生动的东西会更有兴趣,所以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学习兴趣。

如:教学结果为5的加法,教师可在黑板的左边粘贴4只小鸭子,同时提问:“我在黑板上贴的是什么啊?一共有多少?”待学生回答完毕,写上“4”,然后在右边粘贴上一只,提问:“总共有多少只小鸭子?怎么计算呢?”学生回答以后在黑板上写上“+”,指着图提问:“4+1得多少?”学生回答以后写上“5”。通过图画来诱导学生,激发了其兴趣,也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加深印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

听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步。学生是否能专心听讲,决定着他们接受知识的多少。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要进行正面的引导,对听讲十分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没有听讲的学生予以眼神暗示。一年级的学生还很单纯,都喜欢受到表扬,所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效果更好。

一年级学生具有特殊的年龄特点,具有形象的思维。教学中要使用更加多样和直观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分神,把精力投入学习中,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听讲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9篇

恰到好处的赞扬是活力的催化剂

表扬是一门艺术。挖掘鲜为人知的优点加以赞扬。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 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 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 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 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

华华同学在 班级里搞卫生非常积极,这与学习无关,但我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表扬他,是个积 极的好学生, 老师真喜欢他, 他自然而然在数学课堂上也不断的积极起来了! 最 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不但容易让学生领受你的赞扬,内心还会产生压力,学习比 较后进,还被老师赞扬,真不好意思,这种压力会激发后进生更加努力。

对后进生的评价我努力走向多元,走向缤纷,不局限书面测试,更重态度、 情感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了什么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表扬学 生时尽量真情实意, 不以简单的一个“好”了之,语言形式尽可能缤纷。如:
“好 样的!”“你是老师的骄傲!”等等,并坚起大拇指。

创设情境,加大课堂的吸引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情景,让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转化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讲还是较为基础和简单,大部分是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要是教师要找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切入点,不能为了贴近生活而忽略教材,既要联系生活又要准确精准的反应教材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常来讲数学是相对来讲较为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的讲解能力不够精准很可能造成昏昏欲睡的课堂状态。生活是具体的,如果我们把数学的抽象与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就可以拉近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想象力去探索、发现甚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整个数学教学就更具有魅力。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制造悬念,只是情景往往还是不够的。悬念可以设置于课始,这样利于学生对整节课都能充满兴趣。悬念也可以设置于课尾,这样就具有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正如上面所讲的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古板的教学对他们来讲是没有吸引力的,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设置悬念,从而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 第10篇

优化课堂教学学法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会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引入游戏教学方法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当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快和兴奋。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不妨借助孩子们爱玩的这个心理,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做游戏便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多做做游戏,让他们在做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加深对数学问题认知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律的时候,我们不妨用游戏来让他们认识这个规律。游戏的道具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塑料三角板和量角器,我们将小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小组同学测量三个三角板的内角和,并发现所测三角板内角和的规律,最先完成测量和发现规律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的一个游戏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它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再者就是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竞争的存在,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的游戏,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他们也会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内容的存在。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效率。

推荐访问: 小学一年级 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么教(实用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怎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