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阆中状元坊导游词(4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阆中状元坊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本次景区讲解员小周,预祝大家玩得开心,过得愉快。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
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
3、凌空除险;
4、千军万马战太行。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红旗渠”纪念亭。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纪念亭匠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亭内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旗渠的题词,反映林县干旱历史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图片;
红旗渠通水和红旗渠效益图片图表;
还有当年民工修渠时用过的工具及充饥吃的野菜标本。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有相机的游客可以自此摄影留念,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家现在看到的摩崖石刻山碑,山碑是《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片名。《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故事。说话间,青年洞已呈现在我们眼前了,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群众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每人只有六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还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在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红旗渠。他沿渠观看了雄伟的红旗渠,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林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题词镌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励全市人民将红旗渠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好了,关于红旗渠的讲解到此结束了,希望红旗渠精神能成为您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动力,并能发扬光大。谢谢!
阆中状元坊导游词篇二
我的第一个家——状元坊
我就在状元坊长大,见证这这里从一条人流极少的小街发展成现在繁华的商业街。
先说说状元坊的历史由来。你知道状元坊为什么叫状元坊呢?
张镇孙,字鼎卿,号粤溪,生于南宋瑞平二年(1235年),12岁便有“神童”之称,15岁在乡试中名列前茅。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状元,官至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势如破竹。张镇孙临危受命,率兵英勇抗击异族入侵,并于景炎二年(1277年)收复已陷落数月的广州,后因敌众我寡,被俘死节。
张镇孙的主要著作是《见面亭集》,但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留传至今的作品唯有在殿试时写下的《廷对策》和两首诗歌,对于张镇孙的生平,《宋史》和《元史》都没有记载,只有明人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张镇孙传》等少量书籍可供参考。
对于张镇孙的籍贯,清代温汝能编著的《粤东诗海》认为他是顺德人,《粤诗搜逸》认为他是南海人,而《广东通志》认为他是番禺人。
认为张镇孙是南海人的理由是:《张氏族谱》记载张镇孙的曾祖父原籍西蜀潼川遂宁,后南下广东任南海县知政诰,居住地为当时的南海熹涌。
认为张镇孙是顺德人的理由是:熹涌村今已属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不属南海区。
认为张镇孙是番禺人的理由是:张镇孙曾祖父南下广东做官,居广州城南太平门内,后娶番禺石壁麦氏,入籍番禺,传至张镇孙,迁石壁,再移谢村。另一说法是张镇孙原籍广州北永泰里(今三元里),旧属番禺,故张镇孙为番禺人。对于以上说法,广州有不少学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据记载张镇孙的曾祖父退休后“卜居城南太平门内通泰坊”,此后张家一直居住在这里。张镇孙在通泰坊出生和长大,死后葬于广州北永泰里。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所以张镇孙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张家世居状元坊(通泰坊)的说法在不少古籍可找到证据。清《南海县续志》记载:“状元坊为张镇孙所居”。状元坊在宋代南城的范围内,宋代广州城主要由中、东、西三个城组成,称为“宋代三城”。南宋时期随着广州外贸的发展,城南珠江沿岸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因而有建新城的需要,1209年,南城正式兴建,城内的街道有高第街、濠畔街、清水濠街、东横街、西横、通泰坊等。当时南城最有名的公共建筑是海山楼,海山楼建于南宋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这座楼高度与城墙相当,矗立在珠江边,楼前还有市舶亭(即码头),古代不少诗人登楼怀古,留下不少诗篇,相信张镇孙当年也是海山楼的常客。
正因为他,通泰坊就变成了如今的状元坊。
状元坊近日繁华,左边壁画就记载了张镇孙的事迹。
今状元坊牌匾,左边那个,就是张镇孙石雕像,他脚踩神龟,传说他高中状元后就是脚踩一只神龟回到状元坊。
还有,我小的时候,张镇孙石雕像是一颗大榕树,有一晚,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将大榕树劈倒,第二天早上,状元坊旧时的牌匾也倒下了,我当时也在场,场面十分吓人。
状元坊的变迁——从小巷到广州购物的圣地
状元坊是一条古老的内街巷,已有700多年历史,因宋代状元张镇孙故居于此而得名。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街内遍布加工金银首饰、戏服、顾绣、绒线绣球的手工艺作坊,并以其技术精巧而享誉国内外。1990年开始设立工艺品市场,并逐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颇有特色的学生用品和工艺精品专业街。
状元坊全长260米,宽约5至7米,最窄处只有2米。街内商铺40间,商场12个,共有经营档铺540个。据统计,每日人流量超过万人,节假日更是人潮如涌。但前两年街内门面杂物、路面不畅、占道经营多、消防设施不完善,整条街巷没有一个消防栓,存在严惩的安全隐患。
在“一年一小变”结束,“三年一中变”启动之际,拆除了街内40多人占道摊亭与违法建筑和不规范的防盗网,按照突出历史文化背景,延续传统商业文明,凸现岭南文化特色,重塑古城商都优势的规划,重新铺设街内路面、改造排水沟渠、增加消防设施、整饰改造“三线”,对全街建筑立面全部
重新批荡粉饰,增设照明灯饰系统。同时,为凸现状元坊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在人民路、天成路东、西两个出入口各建设一座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和宋代建筑风格的牌坊,并请关山月大师为牌匾题词。在人民南西出口牌坊附近,建立状元图和龟背状元雕塑。在全街两侧加建具有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玻璃瓦长廊,统一店铺招牌风格,进一步丰富了专业街的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了专业街的管理,建立了状元坊专业街管理中心和专业街行业协会,设立义务治安消防队,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
状元坊改造建设工程共投入近400万元,使状元坊成为具有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和经营特色的学生文化用品专业街,让古老的街巷焕发出新的活力,为老城区旧内街巷的改造探索出一条新路。
状元坊历史的正真见证——清末民初,这里手工艺作坊鼎盛,状元坊生产的朱义盛金银首饰、舞台戏服、鹅毛羽、塔香等在海外,尤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享有盛名。当年状元坊的繁华不亚于南京的“夫子庙”。
今日状元坊的繁华不能用人多来形容,状元坊有个别名叫“撞人坊”,人之多可想而知。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小巷沉寂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至 90年代初,街道进行了开发,筹建了状元坊专业街,近年来,恢复了传统特色的状元坊,又迎来了繁华时期。这段变化的时期,我就刚刚赶上了。
状元坊就是我的家。无论广州怎么变,无论它怎么变,我与它记忆不变。
阆中状元坊导游词篇三
阆中状元坊景点讲解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状元坊,它是阆中古城的标致性景点,位于古城旅游区和新城生活区的交界处。所以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站在两边,不要站在街道上,避免阻碍了车辆和行人通过。众所周知,阆中古城文化沉淀深厚,而在众多厚重的文化之中,状元文化也比较令人感兴趣,阆中承载状元文化的景点就有状元街、状元阁、状元府邸和状元坊等。现在我们看到的状元坊是2000年重建的,四柱三门,高20多米,宽10多米,是为了纪念古阆州的4位科举状元而建。所以两侧的横梁上有四位状元的金色名字,分别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
考中状元的人自然是一时风光,但能够成为千古美谈的状元却不多,而唐朝状元尹枢的中魁趣事却足以流传千古。据《唐摭[zhí]言》卷八《自放状头》记载:在唐德宗贞元七年,礼部侍[shì郎杜黄裳接受命令,任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人才,黄裳决定公平取士,为国选才。但杜黄裳是第一次任主考官,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选准高才,却心中无数,就只有先按照科目考了试再说。待到诗、赋、策论三场考完,杜黄裳便对参加应考的五百多位举子说:“皇上命我主持礼部考试,为国选拔栋梁之才,各位均是饱学之人,一时俊杰,但进士名额只有三十个,谁该中选,实在难以取舍,你们当中谁愿意来帮我写一下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参加考试的举子面面相觑qù,无人敢上。这时七十多岁的尹枢便自告奋勇地说:“尹枢不才,但敢一试。”杜黄裳一看,说话的是个老头,比自己年龄还大,便客气的让手下给尹枢准备好纸笔,尹枢也不含糊,边看边写评语,而每评论完一人,即当场大声读出来,众举子均赞叹他评得公正、精准,无不心悦诚服,尹枢很快就取了二十九名进士,将名单递给杜黄裳,杜黄裳一看这名单只有二十九人,榜眼探花都有了,独缺状元,便问道:“老举人,你看这状元何人可做呢?”尹枢再一次语出惊人,说:“这状元嘛,非老夫不可!”杜黄裳非常惊奇,环视其他举子,见有人点头,有人不动声色,但就是无人表示反对的意思,他也就心中有底了,便对尹枢说“那你自己把你的名字写在状元一栏吧”。于是尹枢就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在尹枢自放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中了状元,尹枢、尹极兄弟二人时称“梧桐双凤”。
到了宋代,状元陈尧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大魁天下,与他一同赶考的二弟陈尧佐也一起中了进士。他三弟陈尧咨是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的状元。陈氏一门科举考试是两状元一进士,做官是两宰相一节度使,有文才又有政绩。
从隋大业三年(622)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间,全国历代参加科考的举子多达几百万人,而荣登文科状元的不过672人。其中四川只有15人,而阆中的4个状元就占了全川状元四分之一以上,所以阆中也被誉为“状元之乡”。尹枢与尹极、陈尧叟与陈尧咨是两对同胞兄弟,全国出兄弟状元的地方有l7处,但出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就只有阆中一处。
阆中除了出过4名状元,还出过116名进士、402名举人,享有“蜀之人物,惟阆为盛,科名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由此可见阆中人自古尚文好学。
其实阆中建立状元坊的目的不仅仅是纪念这四位状元,更多的纪念阆中人好学上进的精神。以此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勇于挑战人生的高峰。我们现在站在状元坊下就应该这样想,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相关行业的状元。而我作为导游,就需要不断学习好好工作争取做一个导游状元。
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5分钟,拍拍照、录录像什么的,然后我们去下一个景点——贡院,也就是考状元之前要先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考场。
阆中状元坊导游词篇四
蒋道松:“铁、儒、诚”成就红木帝国
五月,中山沙溪,车流如鲫。大路中间的广告牌隔十米一个,车速一快,广告牌扑面而来,上面的文字极其简洁,清晰可见:状元坊宫廷红木家具。
“如果开着蒋总的悍马一路过来,是不是有点阅兵的感觉了?”随行人开玩笑地说。
那可能是中国最有特色的一部悍马汽车了。车身喷上“状元坊”诺大的标志,顿时豪车变成了广告车。当然,这个广告非常给力,在路上很多人都要行注目礼,也有些人对此很难理解。但对于了解蒋道松的人而言,这种做事的方式真的是他的一种风格。“他时刻都在想着状元坊,为了状元坊,他什么都可以倾注,更何况只是一部车?”
悍马、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山红木乃至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领军企业,这样的阵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霸气、高调张扬的老板。但眼下的蒋道松,很安静,很平和地站在隆都红木博览中心的路旁,仔细地审视着一个装修工地的每一个细节。这里,他的新的一家旗舰店正在全面装修,很快,一个气势非凡的红木家具展厅将诞生于此。
“有时高调,有时儒雅,有时严厉,有时谦逊。这就象一个庞大帝国的管理者,应对变幻的风云,他必须有着不同的姿态与策略。蒋总其实也是这样,你可以多角度去解读他。”同行的人介绍说。
“铁商”蒋道松
蒋道松的办公室有着很奇特的组合,一边放着许多贵重、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一边放着炮弹这样的军用品模型,而红木衣架上,则整齐地挂着军装。
“我是军人出身,现在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少校。”蒋道松笑着说。
蒋道松身上散发着浓郁的军人气息,这种气息自然也体现在状元坊企业身上。蒋道松不讳言,状元坊实施的就是半军事化管理。
“在状元坊,半军事化管理最为明显的,就是执行与被执行的关系,原则定下来之后,队伍坚定执行,没有半分松动的余地,目标明确,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率。”蒋道松说。
蒋的这种管理风格,既是他多年军旅生涯的情结所在,亦是其观照到行业现实思考并实践得出的管理哲学。从军队出来之后,蒋道松从事过投资生意,在生意过程中,结识了一帮朋友,这些朋友是红木爱好者,耳濡目染,蒋道松便喜欢上了红木,并最后决定全身心投入到红木行业,但他发现,红木行业很多企业都是作坊式管理,工作方式比较散漫,人员关系更多地是圈子或者亲近的关系,这使得企业发展非常局促。为此,蒋道松逐步将军队的管理文化、管理方式移植到状元坊里面来。
“我们要打造的是红木行业的铁军,所以必须有铁的纪律,铁的执行,铁的意志。”蒋道松说。在这样的团队文化下,状元坊打造出了一支在业内被人称羡的队伍。据了解,状元坊淘
汰出去的员工,在业内都是抢手的人才。
铁商蒋道松,首先要求的就是目标管理。他说,当初他把企业的名字取为“状元坊”,这个“状元”两字,其实就是第一的意思,“我们要有永远争第一的精神。我们以前在军队竞赛时,强调的就是这种精神。”蒋道松说。
时至今日,虽然状元坊在业内未达到第一的规模,但蒋道松很有信心,“有目标就有动力,我们团队有钢铁一样的意志,我们永远争第一。”
“铁商”蒋道松的铁,不仅体现在目标的专一与精神的坚定上,而且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首先是对产品品质的“铁”。蒋道松对于产品的品质,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在面谈的两个小时中,蒋道松出去了半个小时,原因就是一个木料验收,蒋道松放心不下,一定要亲自看过才踏实。“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有严格的执行与复核体系,但是我个人一定要亲自看过,这些关系到企业的生命,第一责任人就是我。”蒋道松很认真地说。
儒商蒋道松
穿起军装英气十足的蒋道松,看的书却很中国,很传统。易经、论语等书摆在茶几旁边,有书签,不象是一些老板,将一些大部头的书放在书柜里装样子,从不翻动。
“这些书我经常看,要做到耳熟能详。”蒋道松笑着说。
蒋道松出生于安徽溆州,这个地方很多人不太了解,但一说起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就无人不晓了。溆州是传统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地方,蒋道松小时候的启蒙书就是三字经这样的传统书籍。这样的出生地,这样的文化,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讲究铁的纪律,另一方面,我们在企业文化上,一定强调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国文化,中式元素未来将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色彩。我们做的行业是红木家具行业,这个行业是绝对中国文化的东西。”
蒋道松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在这个层面,企业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更是一个社会机体,企业不应仅仅是赚钱,而应该考虑到社会责任。
蒋道松举了一个例子。在招聘员工方面,状元坊给的待遇都很好,经常远高于其他红木企业,这是因为状元坊非常重视人才,也希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给员工更好的回报,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但是,在招聘时,状元坊经常会跟应聘者聊天,例如多久回一次老家这样的很家常的问题。如果得知应聘者几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则无论对方技术如何好,状元坊都不会聘用该人。
“没有孝道的人,你很难想像他会有爱心,不管应聘说自已多忙,我认为这些借口都是不能成立的。”蒋道松说。
社会责任,同样体现在爱国拥军上。尽管离开部队十多年,蒋道松对军队仍有着特殊的情怀。
在他看来,没有人民子弟兵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企业和平安宁的环境,更没有企业不断壮大的今天。为此,蒋道松十分关心军人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活动。工作之余,爱国拥军甚至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蒋道松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出资出力推动惠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成立。数个月的紧张筹备虽然花费了蒋道松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但他却乐此不疲:“只要是做拥军爱国的事,我从不觉得累。”
2010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夕,由蒋道松带队,状元坊一行八人就前往中山军分区慰问,并送去了许多慰问物资和慰问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更能体会军人们的艰辛和快乐。而对于我来说,我永远都是一个军人,转业这么多年也不曾改变那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蒋道松说道。
蒋道松多年来在爱国拥军上倾注的激情与心血,不仅感动了人民子弟兵,感动了社会,更是感动了国家。2010年11月底,蒋道松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并被授予少校军衔。这一荣誉对于蒋道松而言可谓是实至名归。
2010年,蒋道松荣获“2010中华百名优秀徽商”称号。
诚商蒋道松
无论是“铁”还是“儒”,归结到商场,结归到面对消费者,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之时,蒋道松更可以归纳为两个字“诚商”。
蒋道松说,状元坊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必须遵循“诚”的原则,这也是市场原则与企业的处世之道。他特别讲起了在国外看到一些家族经营的葡萄酒庄园,多少年来追求如一的品质,从来不会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就盲目扩张以至以次充好占领市场,这也是这些庄园能赢得广泛尊敬并备受推崇的原因。
“状元坊现在的门店都是直营店,目前在中山、仙游、深圳三地有六个直营店,门店数量还是有限的。很多人建议我们加快发展速度,开加盟店,或者大力发展经销商。说实话,现在状元坊的生意确实非常好,市场扩充肯定没问题的,但是我一直是这样考虑的,加盟店与经销商经营,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产品,同时售后服务跟不上,经销商只为图利,很多承诺跟不上。例如我们郑重向消费者承诺,状元坊的产品,免费维护一百年,这个状元坊可以做到,但经销商不可能做到。因此,我们还是放弃了过快地扩张,这跟我们企业的文化定位有关系。”
接触过蒋道松的人,都会说,这个将大部分心血倾注在状元坊红木帝国的男人,虽然宏图大略,但却平易谦和,踏实诚恳。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往往都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企业的精神境界。蒋道松这种诚商的本色,确实深深影响了状元坊的每一个员工。
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状元坊发展速度很快,却又一步一个脚印。蒋道松的诚,不仅为他在消费市场赢得口碑,更为他在价值链上赢来了高度的信任与合作,例如原料供应商。而这一切,都为他的红木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话
蒋道松:帝国肯定不是作坊化的红木界:状元坊目前在业界虽然规模不是最大的,但是在理念及管理方面都很领先。未来这几年预计红木行业集中度将会大幅提升,在这方面,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蒋道松:应该还是品牌,我认为品牌才是未来制胜的最根本要素。在这方面,红木行业一些企业已经在做了,例如广告投入。状元坊也投入了不少广告,我个人认为广告是必不可少的,广告就好象是火箭,将你送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企业能转动起来。当然仅有广告肯定不行,我认为品牌应更注重于企业战略的匹配,这样才更科学,不能脱离目标运作。状元坊我们自己也制定了五年计划,我认为是比较冷静理性的。去年2010年我们有很大的发展了,但我仍然将之定位为生存年,今年是创造年,明年是发展年,后年是品牌年,再到2014就是文化年。当然,并不是在创造年就不需要打品牌,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有所侧重,投入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符。
红木界:行业的一些因素,例如人才的匮乏,使得行业很多企业都做不大,这个行业集中度很低,大企业很少,这种情况如何面对?
蒋道松: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解决起来很容易,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企业要做减法就是这个意思,将问题日常化解决,简单化解决。例如技术人员少的问题,我们的方法很简单,高收入,让技术人员不用每天考虑自己的生活问题,而专心下来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那么创造的价值远比省下那一点工资高。
传统红木企业都是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我们则要强调标准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创造状元坊庞大的红木帝国,帝国肯定不会是作坊化的。所以,我相信随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行业集中度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状元坊比起许多大企业,还不大,但我能预见到以后我们红木帝国的建立图景。我们通过高效的产业化运作,一定可以超越作坊,成就帝国。
红木界:如何看待新中式的创新?
蒋道松:象工艺创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做的是宫廷家具,肯定不是新中式,因此要遵循传统的东西会更多,但并不代表着我们不需要创新。我们还是得根据市场来确定自己创新的动力与方向。因为我们要朝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在风格上不会走极端,不会一味地追求极度艺术化。当然,适当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多品牌的运作,对品牌的定位与风格进行明显的区隔,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