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全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全文)

时间:2022-06-07 17:42: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全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5篇

第一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作者:张宾 郝呈泉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

        为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许多中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常见。如何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笔者总结了服用该药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将该药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1 主要不良反应

        1.1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对胃黏膜的损害,其损害机制可分为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种情况。

        1.1.1局部作用口服阿司匹林后,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不仅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层完整性丧失还能分解粘液层,因此破坏了胃黏膜屏障。这一方面为胃酸、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侵蚀打开了通道,另一方面促进H+逆扩散,很快使胃黏膜出现瘀斑、浅表糜烂。这些病灶可发生隐性出血,一般不会出现显性大出血。

        1.1.2系统作用阿司匹林进入体循环后,由于其对环氧化酶(COX),特别是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减少了胃黏膜对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黏膜保护因素的损失;
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具有收缩作用的白三烯,其中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均影响对胃黏膜的血流。

        以上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不良作用使细胞修复能力受损,溃疡边缘的细胞再生受阻,延迟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因此患者易发生胃出血、穿孔等溃疡病的发生。

        1.2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导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发生率较小,报道很少。

        2防治措施

        2.1服用适宜的剂量每天服用小剂量(75~3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法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每天服用中等剂量(500~30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常用此法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等病症。每天服用大剂量(超过4000 mg)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的作用。大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每日以50~100 mg(大多推荐每日75 mg)为宜,此剂量即可以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降到最低。

2.2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阿司匹林发挥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时间一般是在服药后的48 h左右。因此,人们只需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即可。从人体生物钟来看,早上六点到十点血粘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时段,而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 h达到血药高峰。加之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小板易于聚集,因此肠溶阿司匹林晚上服用效果更好。

第二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

麻风疫苗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麻疹肯定不会陌生吧,麻疹对于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麻疹的预防工作才行,麻风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麻疹的

相信大家对于麻疹肯定不会陌生吧,麻疹对于我们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麻疹的预防工作才行,麻风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麻疹的出现,所以儿童都是需要接种麻风疫苗的,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儿童在接种麻风疫苗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一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孩子在接受预防接种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反应。少部分孩子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属于正常反应,包括局部的和全身的反应。局部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局部寒战、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让小儿多喝水并减少活动,过1~2天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

异常反应和上述一般反应同时或先后发生,但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生,发生的多少与疫苗种类和接种者体质有密切关系。异常反应则包括以下三种:1)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过敏性休克;2)神经系统变态反应;3)晕针等。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家长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孩子有无高度精神紧张及过敏体质。如果出现晕针或过敏性休克,应让病孩平卧,口服温开水或糖水,头部放低,还要采取相应的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比如麻疹预防疫苗,大部分的接种者不会有特殊的反应,一部分的人会有1-2天的局部肿痛,约5%的儿童接种后1-2周,会产生红疹,5-10%的儿童在接种4-10天后发烧,轻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为重的。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第三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

国内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例


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百余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生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回顾这些历史,可时时提醒我们密切关注药品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使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1. 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

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

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它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肢端疼痛病,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在1939~1948年间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多数是3岁以下的儿童。

2. 磺胺酏剂与肾功能衰竭

磺胺类药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Massengill公司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来生产一种磺胺酏剂,供应该国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到这一年9~10月间,这些地方忽然发现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尸检表明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损害所致。

3. 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

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用过此药的病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该国这种病人迅速减少。在丹麦,从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在1951~1957年间调查时,没有再发生由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1982年卫生部以(82)卫药字第21号文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氨基比林片剂及复方氨基比林(含乌拉坦)针剂和复方氨基比林片剂(凡拉蒙)。

4. 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症

1954年,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房,自己研制生产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化脓性感染,结果发现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多人。这是一起未经毒理试验评价所带来的严重教训,锡本身无毒,但当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会变成剧毒物质。

5. 三苯乙醇与白内障

三苯乙醇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默利尔公司生产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1961年,着名的Mayo医院报告,在服用此药的16例病人中,有6人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以后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报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公司于1962年被迫宣布停止该药的生产并从市场上撤回产品。由于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病人在停药一年后还会发病,估计在几十万服药者中,发生白内障的约有l000多人。

6. 氯碘羟喹(Clioquinol)与SMON病

氯碘羟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来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迅速风行许多国家,包括日本。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有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SM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

由于各地报告的类似病例越来越多,日本厚生省于1967年拨出专款,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该病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委员会里包括微生物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及其它临床学科等方面的专家64人。4年以后,到1971年,才查清氯碘羟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据统计,日本各地因服用此药而患SMON病的有11000多人,死亡几百人。

到1972年,日本各地都有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据不完全统计,受理此案的有32个地方法院,7个高等法院。到1979年,各地法院先后作出判决,尽管这是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关制药企业仍要适当进行赔偿。由于这个事件有关企业共赔偿患者l195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7亿多元人民币。

7. 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

许多地方曾广泛应用孕激素来防治流产。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医生发现,一些女性患儿的外生殖器像男孩,但化验尿中没有男性激素,手术探查时腹腔内却是女性的内生殖器。这个现象报告以后,别的医院也发现类似情况。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是由于患儿母亲怀孕期间曾应用孕激素保胎。1939年~1950年在美国发现这样的病人达600多例。

8. 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l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时间里遇到8个十多岁的女病人患阴道癌,比同龄组二十世纪以来报道的阴道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的大132倍。

在这8个病例以后,其它医院也陆续有所报道。到1972年,各地共收集到91名8~25岁的阴道癌患者,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这个案例说明,己烯雌酚的这种不良反应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在下一代身上才暴露出来。

9. 黄热病疫苗与病毒性肝炎

1942年,美国军队里曾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结果在接受预防注射的300万军人中,有28000多人发生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发现,在177批黄热病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患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

10. 沙利度胺(反应停)与海豹肢畸形

反应停是195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的,因它能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上市后不久就被推广到十几个国家。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当时西德的妇产学科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肢畸形儿的病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以后其它地方也有报告。

通过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畸形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关。调查发现,该药在17个国家里共引起海豹肢畸形1万多人,仅当时的西德就有6000多人,日本在1981年前发现309人。此外,该药还引起有时能威胁生命的多发性神经炎1300多例。

11. 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流行“药物减肥”,在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巴西等国许多妇女使用二硝基酚做为减肥药。到1937年,人们发现这些国家的白内障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均使用过二硝基酚。二硝基酚致白内障失明占总用药人数的1%,致骨髓抑制177人,死亡9人。

12. 醋酸铊中毒

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服用后可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1930~1960年在各国一些患者用药后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万余人。

13. 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

非那西丁系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调查证实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此后,这类肾脏损害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14. 心得宁事件

心得宁为抗心律失常药。1968~1979年在美国至少有2257人因服用心得宁而出现毒性反应,致眼-皮肤-粘膜综合征。1974年Helix等人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心得宁可引起眼-皮肤-粘膜综合病变的报道,随后不久,各地陆续报道类似的病例,在明确了因果关系后,终于在1975年停止出售心得宁。这是在100万/年病人的世界范围内广泛用药多年后才发现,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15. 替马沙星事件

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截止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它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该品种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3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药厂被迫在1996年6月宣布停止销售替马沙星。

该事件暴露出该药开发时受试的人群样本太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
同系物的开发放宽了安全性试验;
管理过程不严的问题等。

16. 拜斯亭事件

2001年8月8日,拜耳公司宣布:即日起从全球医药市场(除日本外)主动撤出其降胆固醇药物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拜耳公司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拜斯亭单用及和吉非罗齐联合使用时,出现了肌肉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的副反应。横纹肌溶解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开始的症状为肌肉无力、疼痛,严重的可能引起肾脏损害。

拜斯亭于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自拜斯亭推入市场后,全世界80多个国家有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据FDA资料记录,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反应显着多于已经上市的其它同类产品,且多发生在大剂量及和吉非罗齐等其它降脂药物的联合使用中。

国内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例

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每年约有500~1000万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严重的事件可达25~50万件,约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以下是几例发生在我国的影响较大的事件。

1.四咪唑(TMS)引发迟发性脑病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一种病因未明脑炎。至80年代,该脑炎发病数猛增,人群发病率达11.35/10万(福州市,1981年),遍布全国(见图1)。至1986年全国报告病例已逾2万,但仅福州市1981年发病率就达11.35/10万,可见实际发病数远超出报告病例数,估计受害人数上百万,并一度成为神经科的主要危重症,仅次于中风。

1976年该病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散脑)。1982年全国“脑炎”座谈会认为该病可能为一组多病因的脑炎综合征,涉及原发性病毒性脑炎和过敏反应性脱髓鞘脑炎。但由于缺乏流行病学群体性研究的论证,既难以肯定,又无切实有效的预防对策。

为查明“原因不明脱髓鞘脑炎”的病因,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郑荣远领导的“脑炎研究组”,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了温州市该脑炎的病因研究;
历时十多年时间,在较大规模的人群中,实施了多项目的系列流行病学研究,最终确认服用驱虫药TMS和LMS(左旋咪唑)是该脑炎的病因,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找到了对策。

2. 药物性耳聋

据二○○○年三月第一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材料,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770万,占全国人口的16.77%,其中七岁以下聋儿达80万,老年性耳聋有949万, 每年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

据调查,在全国1770万听力语言残疾人聋哑人中,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约占据20%,并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发现能引起听神经损害、导致耳聋的药物有百多种,药品的不良反应和耳毒性药物致聋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耳毒性药物致聋不仅威胁着成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而且威胁着成千上万的儿童,危害着祖国的下一代和国家的未来。

3. 乙双吗啉诱发白血病

乙双吗啉通过抑制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牛皮癣的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批准生产以来,由于治疗牛皮癣见效很快,价格也便宜,有不少厂家在生产。

乙双吗啉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抑制DNA的合成,很容易引发白血病,是一种极强烈的致白血病的细胞毒药物。它在治疗牛皮癣的同时,除了对表皮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外,对骨髓的造血细胞等也有抑制作用,常见的毒副作用为:白血球减少、血小板下降和肝肾功能损害。但它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个月到15年,所以患者一般察觉不到它的危害,等真的得了白血病时,为时已晚。

我国牛皮癣患者数千万,每年都有部分患者因使用乙双吗啉导致白血病,这是一个数量惊人的群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的张茂宏教授曾联合省内18家医院建立协作组,总结了自1984年到1992年3月间,因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引起的相关性白血病病例。令他们吃惊的是,最终统计结果竟然有140例之多,其中男性90例、女性50例,患者以20至50岁之间最多。

乙双吗啉早在1985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禁用药物。国家卫生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集不良反应报告,乙双吗啉是近20年来报告例数最多的5种药品之一。从1999年开始,国家药监局每半年就对列入“黑名单”的药物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由于乙双吗啉等药物因上报资料不全故在此前未被列入禁药。

2001年12月,乙双吗啉被列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一期通报名单。由于使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的信息被通报后,经专家们进一步评价,SFDA于2002年10月正式发文,决定停止使用该品种。

4. 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

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害,医学上最初报道于1964年,因其只是个例,所以未引起医务界的重视。1993年,比利时医学界发现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国外将其称为“中草药肾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1998年10月收治第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此后共有100多例此类患者入院,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亦多次有此类病例报告。

针对此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后于4月2日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要求将含关木通的药品采用木通代替。

5. 酮康唑引发中毒性肝损害

酮康唑又称里素劳,为广谱抗真菌药之一,但可明显引发中毒性肝损害:口服后出现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及巩膜黄染;
外用部位呈现皮肤红肿、瘙痒加剧,特别是以往有肝炎病史或饮酒者,可加重病情。发生此现象者以大于40岁的女性居多,疗程越长发病率越高,病死率也很高。1986~1992年酮康唑治疗甲癣、脚癣,引起肝损害22例,死亡3例。

6. 20世纪80年代乙亚胺治疗肿瘤,诱发白血病66例。

7.上世纪80~90年代,蝮蛇抗栓酶临床应用后引起过敏反应、头晕、肢体疼痛和急性肾衰竭等500余例。

8.1989~1991年,环孢霉素引起肝脏毒性30余例。

9.90年代,感冒通治疗感冒引起血尿60余例,大部分病例为儿童。

药害历史事件的启示

国内外类似的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还有不少。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事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法规不健全,未经审批或审批不严;
有的是由于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在批准上市以前没有发现;
有的是由于新药开发时受试的人群样本太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
还有因同系物的开发放宽了安全性试验,管理过程中要求不严等原因造成。

这些严重药害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药品作为直接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质,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因此,不断提高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技术水平,完善相关资料,提供全面、详细、科学的药物安全性信息,无疑对于降低药品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

药品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批准上市后,其产量巨大、应用范围广泛,一旦药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并加以控制,其后果是严重的。因此,药品审批部门应对药品上市前的申报资料加强审查,确保安全性不确定的药物不能上市。例如,尽管反应停事件的危害面如此之大,但是在美国、瑞士和当时的东德等国家,由于在进口药审批方面严格把关,仅少数人从国外带回少量反应停,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冲击。

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复杂的,既有药物的因素,也有人体差异的因素。此外,临床前的研究存在动物与人体间的差异,上市前的各期临床试验也存在种种限制,导致即使经过临床前深入研究和新药审批部门的严格审查,药品在上市后还是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因此,在药品上市大规模应用于人群后,要继续跟踪和评价,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杜绝药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第四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

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百余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生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回顾这些历史,可时时提醒我们密切关注药品的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使这些悲剧不再重演。

1. 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

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

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它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肢端疼痛病,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在1939~1948年间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多数是3岁以下的儿童。

2. 磺胺酏剂与肾功能衰竭

磺胺类药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Massengill公司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来生产一种磺胺酏剂,供应该国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到这一年9~10月间,这些地方忽然发现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尸检表明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损害所致。

3. 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

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用过此药的病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该国这种病人迅速减少。在丹麦,从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在1951~1957年间调查时,没有再发生由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1982年卫生部以(82)卫药字第21号文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氨基比林片剂及复方氨基比林(含乌拉坦)针剂和复方氨基比林片剂(凡拉蒙)。

4. 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症

1954年,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房,自己研制生产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化脓性感染,结果发现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多人。这是一起未经毒理试验评价所带来的严重教训,锡本身无毒,但当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会变成剧毒物质。

5. 三苯乙醇与白内障

三苯乙醇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默利尔公司生产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1961年,著名的Mayo医院报告,在服用此药的16例病人中,有6人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以后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报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公司于1962年被迫宣布停止该药的生产并从市场上撤回产品。由于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病人在停药一年后还会发病,估计在几十万服药者中,发生白内障的约有l000多人。

6. 氯碘羟喹(Clioquinol)与SMON病

氯碘羟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来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迅速风行许多国家,包括日本。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有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SM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

由于各地报告的类似病例越来越多,日本厚生省于1967年拨出专款,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该病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委员会里包括微生物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及其它临床学科等方面的专家64人。4年以后,到1971年,才查清氯碘羟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据统计,日本各地因服用此药而患SMON病的有11000多人,死亡几百人。

到1972年,日本各地都有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据不完全统计,受理此案的有32个地方法院,7个高等法院。到1979年,各地法院先后作出判决,尽管这是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关制药企业仍要适当进行赔偿。由于这个事件有关企业共赔偿患者l195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7亿多元人民币。

7. 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

许多地方曾广泛应用孕激素来防治流产。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医生发现,一些女性患儿的外生殖器像男孩,但化验尿中没有男性激素,手术探查时腹腔内却是女性的内生殖器。这个现象报告以后,别的医院也发现类似情况。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是由于患儿母亲怀孕期间曾应用孕激素保胎。1939年~1950年在美国发现这样的病人达600多例。

8. 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l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时间里遇到8个十多岁的女病人患阴道癌,比同龄组二十世纪以来报道的阴道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的大132倍。

在这8个病例以后,其它医院也陆续有所报道。到1972年,各地共收集到91名8~25岁的阴道癌患者,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这个案例说明,己烯雌酚的这种不良反应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在下一代身上才暴露出来。

9. 黄热病疫苗与病毒性肝炎

1942年,美国军队里曾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结果在接受预防注射的300万军人中,有28000多人发生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发现,在177批黄热病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患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

10. 沙利度胺(反应停)与海豹肢畸形

反应停是195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的,因它能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上市后不久就被推广到十几个国家。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当时西德的妇产学科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肢畸形儿的病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以后其它地方也有报告。

通过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畸形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关。调查发现,该药在17个国家里共引起海豹肢畸形1万多人,仅当时的西德就有6000多人,日本在1981年前发现309人。此外,该药还引起有时能威胁生命的多发性神经炎1300多例。

11. 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流行“药物减肥”,在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巴西等国许多妇女使用二硝基酚做为减肥药。到1937年,人们发现这些国家的白内障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均使用过二硝基酚。二硝基酚致白内障失明占总用药人数的1%,致骨髓抑制177人,死亡9人。

12. 醋酸铊中毒

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服用后可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1930~1960年在各国一些患者用药后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万余人。

13. 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

非那西丁系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调查证实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此后,这类肾脏损害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14. 心得宁事件

心得宁为抗心律失常药。1968~1979年在美国至少有2257人因服用心得宁而出现毒性反应,致眼-皮肤-粘膜综合征。1974年Helix等人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心得宁可引起眼-皮肤-粘膜综合病变的报道,随后不久,各地陆续报道类似的病例,在明确了因果关系后,终于在1975年停止出售心得宁。这是在100万/年病人的世界范围内广泛用药多年后才发现,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15. 替马沙星事件

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截止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它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该品种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3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药厂被迫在1996年6月宣布停止销售替马沙星。

该事件暴露出该药开发时受试的人群样本太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
同系物的开发放宽了安全性试验;
管理过程不严的问题等。

16. 拜斯亭事件

2001年8月8日,拜耳公司宣布:即日起从全球医药市场(除日本外)主动撤出其降胆固醇药物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拜耳公司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拜斯亭单用及和吉非罗齐联合使用时,出现了肌肉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的副反应。横纹肌溶解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开始的症状为肌肉无力、疼痛,严重的可能引起肾脏损害。

拜斯亭于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自拜斯亭推入市场后,全世界80多个国家有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据FDA资料记录,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反应显著多于已经上市的其它同类产品,且多发生在大剂量及和吉非罗齐等其它降脂药物的联合使用中。

国内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例

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的重灾区,每年约有500~1000万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严重的事件可达25~50万件,约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以下是几例发生在我国的影响较大的事件。

1.四咪唑(TMS)引发迟发性脑病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一种病因未明脑炎。至80年代,该脑炎发病数猛增,人群发病率达11.35/10万(福州市,1981年),遍布全国(见图1)。至1986年全国报告病例已逾2万,但仅福州市1981年发病率就达11.35/10万,可见实际发病数远超出报告病例数,估计受害人数上百万,并一度成为神经科的主要危重症,仅次于中风。

1976年该病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散脑)。1982年全国“脑炎”座谈会认为该病可能为一组多病因的脑炎综合征,涉及原发性病毒性脑炎和过敏反应性脱髓鞘脑炎。但由于缺乏流行病学群体性研究的论证,既难以肯定,又无切实有效的预防对策。

为查明“原因不明脱髓鞘脑炎”的病因,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郑荣远领导的“脑炎研究组”,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了温州市该脑炎的病因研究;
历时十多年时间,在较大规模的人群中,实施了多项目的系列流行病学研究,最终确认服用驱虫药TMS和LMS(左旋咪唑)是该脑炎的病因,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找到了对策。

2. 药物性耳聋

据二○○○年三月第一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材料,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770万,占全国人口的16.77%,其中七岁以下聋儿达80万,老年性耳聋有949万, 每年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

据调查,在全国1770万听力语言残疾人聋哑人中,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约占据20%,并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发现能引起听神经损害、导致耳聋的药物有百多种,药品的不良反应和耳毒性药物致聋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耳毒性药物致聋不仅威胁着成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而且威胁着成千上万的儿童,危害着祖国的下一代和国家的未来。

3. 乙双吗啉诱发白血病

乙双吗啉通过抑制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牛皮癣的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批准生产以来,由于治疗牛皮癣见效很快,价格也便宜,有不少厂家在生产。

乙双吗啉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抑制DNA的合成,很容易引发白血病,是一种极强烈的致白血病的细胞毒药物。它在治疗牛皮癣的同时,除了对表皮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外,对骨髓的造血细胞等也有抑制作用,常见的毒副作用为:白血球减少、血小板下降和肝肾功能损害。但它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个月到15年,所以患者一般察觉不到它的危害,等真的得了白血病时,为时已晚。

我国牛皮癣患者数千万,每年都有部分患者因使用乙双吗啉导致白血病,这是一个数量惊人的群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的张茂宏教授曾联合省内18家医院建立协作组,总结了自1984年到1992年3月间,因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引起的相关性白血病病例。令他们吃惊的是,最终统计结果竟然有140例之多,其中男性90例、女性50例,患者以20至50岁之间最多。

乙双吗啉早在1985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禁用药物。国家卫生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集不良反应报告,乙双吗啉是近20年来报告例数最多的5种药品之一。从1999年开始,国家药监局每半年就对列入“黑名单”的药物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由于乙双吗啉等药物因上报资料不全故在此前未被列入禁药。

2001年12月,乙双吗啉被列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第一期通报名单。由于使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的信息被通报后,经专家们进一步评价,SFDA于2002年10月正式发文,决定停止使用该品种。

4. 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

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害,医学上最初报道于1964年,因其只是个例,所以未引起医务界的重视。1993年,比利时医学界发现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国外将其称为“中草药肾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1998年10月收治第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此后共有100多例此类患者入院,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亦多次有此类病例报告。

针对此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后于4月2日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要求将含关木通的药品采用木通代替。

5. 酮康唑引发中毒性肝损害

酮康唑又称里素劳,为广谱抗真菌药之一,但可明显引发中毒性肝损害:口服后出现恶心、乏力、食欲不振,皮肤及巩膜黄染;
外用部位呈现皮肤红肿、瘙痒加剧,特别是以往有肝炎病史或饮酒者,可加重病情。发生此现象者以大于40岁的女性居多,疗程越长发病率越高,病死率也很高。1986~1992年酮康唑治疗甲癣、脚癣,引起肝损害22例,死亡3例。

6. 20世纪80年代乙亚胺治疗肿瘤,诱发白血病66例。

7.上世纪80~90年代,蝮蛇抗栓酶临床应用后引起过敏反应、头晕、肢体疼痛和急性肾衰竭等500余例。

8.1989~1991年,环孢霉素引起肝脏毒性30余例。

9.90年代,感冒通治疗感冒引起血尿60余例,大部分病例为儿童。

药害历史事件的启示

国内外类似的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还有不少。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事件的产生,有的是因为法规不健全,未经审批或审批不严;
有的是由于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在批准上市以前没有发现;
有的是由于新药开发时受试的人群样本太少,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难以发现;
还有因同系物的开发放宽了安全性试验,管理过程中要求不严等原因造成。

这些严重药害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药品作为直接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质,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因此,不断提高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技术水平,完善相关资料,提供全面、详细、科学的药物安全性信息,无疑对于降低药品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

药品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批准上市后,其产量巨大、应用范围广泛,一旦药品本身存在的缺陷未能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并加以控制,其后果是严重的。因此,药品审批部门应对药品上市前的申报资料加强审查,确保安全性不确定的药物不能上市。例如,尽管反应停事件的危害面如此之大,但是在美国、瑞士和当时的东德等国家,由于在进口药审批方面严格把关,仅少数人从国外带回少量反应停,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冲击。

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复杂的,既有药物的因素,也有人体差异的因素。此外,临床前的研究存在动物与人体间的差异,上市前的各期临床试验也存在种种限制,导致即使经过临床前深入研究和新药审批部门的严格审查,药品在上市后还是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因此,在药品上市大规模应用于人群后,要继续跟踪和评价,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杜绝药害事件的重复发生。

第五篇: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就医

石药安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示,要关注丙硫氧嘧啶的严重不良反应。丙硫氧嘧啶是一种硫代酰胺类药物,能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阻断甲状腺激素生成,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目前,我国批准的丙硫氧嘧啶均为片剂。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报告432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99例,严重不良反应按系统分类排名前两位的依次是肝胆系统损害以及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合计占总例次数的71.5%。此外,还收到5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报告。可能的严重不良反应1.肝胆系统损害队及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在严重不良反应中,肝胆系统损害以及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肝炎、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减少以及粒细胞缺乏等,大部分出现在用药的前3个月内,通过血常规及肝生化检查可以诊断这类不良反应。2.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以中小血管炎症和坏死为标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为重要的血清学诊断依据。该病起病隐匿,主要累及小血管丰富的器官和组织,如肾脏、肺、关节、肌肉、皮肤等。累及肾脏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等;
累及肺脏常表现为咳嗽、咯血及肺内阴影等;
累及关节可以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
累及肌肉及皮肤可出现肌肉疼痛以及皮疹、紫癜、斑丘疹甚至皮肤溃疡、坏死等。丙硫氧嘧啶引起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出现在长期服药的患者中。相关建议医生应告知患者在服用丙硫氧嘧啶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其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等,并注意身体变化,如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瘙痒、腹部右上区疼痛或压痛、深色(茶色)尿,皮肤或眼白变黄、浅色肠道排泄物、肌肉关节疼痛、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编辑/东胜)

推荐访问: 过量 服用 不良反应 等不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 应及时就医 应及时就医 用药后如果发生下列不良反应则最应该及时就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