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丑小鸭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丑小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以读代讲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即: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灰心、不要自暴自弃;别人遇到不幸,不要嘲笑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不幸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精彩两分钟〗
讲成语故事。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丑小鸭这一感人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11个生字,并且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只( )变成( )的故事。
2、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丑小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它的心情会怎样?它的命运又将如何?)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将在这节课共同学习。
〖新授〗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觉得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引读:他的毛嘴巴身子──;美,引读: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张开的翅膀。)你从哪些词语、句子看出来的,哦,原来他小时侯是丑的,长大了变的美丽了,那么,它从丑到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成长幸福吗?随之板书:丑 美 。
一、体验丑小鸭的不幸遭遇
师:带着这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来读读第3、4自然段。
1、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丑小鸭来到世界上生活的幸福吗?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的?现在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到丑小鸭的遭遇部分读一读,用铅笔画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生活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出示课件──问题提纲)
⑴ 找出课文中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的词语或句子。(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⑵ 你能感受到丑小鸭什么样的心情(孤单、悲伤、可怜、无奈)?
⑶ 能有感情地朗读。
2、师:请一个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句子(课件上所提示的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再一起体会丑小鸭孤单、悲伤的心情。齐读!
3、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丑小鸭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受尽了欺负,历经了磨难,虽然如此但他仍然憧憬着自己美好的理想,请一个同学读第6自然段,思考你能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读一读。
(重点体会“惊奇”“羡慕”)什么是惊奇、羡慕?为什么它那么惊奇羡慕?(他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从这里你能读出丑小鸭是在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吗?学生答。短暂的开心过去后,冬天的寒冷又接踵而至,丑小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4、小组齐读第6自然段。引:冬天到了,天气变冷,湖水结冰,丑小鸭又怎样了呢?(昏倒)
二、体会丑小鸭的快乐
师:丑小鸭被善良的农民救走了,那他后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第7、8自然段)
1、师:你看到了什么?
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非常快乐。
2、师:想自己读一读吗?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7、8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3、师:丑小鸭原来很丑,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你猜一猜丑小鸭这时会有怎样的心情?(惊喜)你能读出来吗?朗读指导。男女赛读。体会当时丑小鸭的兴奋心情。
咱们回过头来看看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他从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他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挫折,但他──
从不灰心,联系你自己的成长故事说说你从丑小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那老师读了课文后也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有信心,一定会发现自己超越别人的地方。那么谁愿意读这部分?
三、升华、感悟
地上的鸭子、猫、公鸡都仰望天空、看见美丽的白天鹅发出了( )。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慨,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些什么?从题目中选择一题,然后交流。
出示:
1、对丑小鸭哥哥姐姐说……
2、对鸭妈妈说……
3、对小鸟及猎狗说……
4、对农夫说……
5、对丑小鸭说……
同学们,安徒生不仅写了《丑小鸭》还写了很多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建议同学上我们的图书室、书店去看看。也请你们课后把课文中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
丑小鸭
丑──苦──盼──美
白天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丑小鸭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⑵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只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不懈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设场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过一只可爱的白天鹅,它是由谁变的呢?丑小鸭。
是啊,只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3、诵读感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按下列问题思考:
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概括。
⑴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⑵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面对这些打击丑小鸭抱什么态度?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采用学生自主质疑、释疑,四人小组讨论补充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 理线索:
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⑵ 明结构:
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⑶ 知内容:
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2、角色模仿:
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等。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
3、主题研讨:
⑴ 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关键句子:
① 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②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⑶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⑷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⑵ 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4、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三、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⑴ 我们应从丑小鸭身上学习什么?
⑵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① 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② 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③ 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2、拓展阅读:
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请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⑵ 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
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同学们都明确了要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首先要有一颗善良、宽厚的心,要有理想,还要勇敢地去追求美与幸福,
2、课外延伸:
⑴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⑵ 片断仿写:“丑小鸭的梦”“丑小鸭与我”“我也是丑小鸭”等中任选一题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 篇三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美与丑为主题。《丑小鸭》是“快乐读书九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鸭群中的小天鹅——丑小鸭出生、成长的过程。通过它的遭遇赞扬了丑小鸭不畏困难,向往、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仅仅因为外表丑陋而自卑,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美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体现“快乐读书屋引导学生快乐读书、培养兴趣、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特点,在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和感悟丑小鸭不怕困难、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明白外表的丑陋并不是真正的丑,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烘、壳、裂”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丑小鸭受人欺负时的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愿意*小编 *听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你们的年龄相仿。但与你们不同的是,他有一个悲惨苦难的童年。在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儿,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鞋匠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唯一能维持生计的爸爸就去世了,后来妈妈又改嫁了,继父特别讨厌他,经常打他骂他。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14岁的时候他想当一名演员,可是走了好多家剧院,却没有一家剧院愿意让一个穷孩子登台表演。后来被一位穷人出身的歌唱家收留了,并教他唱歌。可是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嗓子被烧坏了,再也不能唱歌了。命运总是这样作弄他,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开始尝试童话创作,最终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童话大师。他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通过童话表达出来,他就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在我们的“快乐读书屋九里面,就有一篇根据他的作品《丑小鸭》改编的课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把安徒生的经历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在学生学习《丑小鸭》这个故事的同时又知道安徒生的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他们对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了解,一举两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文前提示:你想知道丑小鸭有什么样的变化吗?这篇文章会告诉你。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再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圈出生字,相互正音,使学生通过读去感知课文中的生字,并能把句子读通顺。)
三、深读课文,感悟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前提示的问题:丑小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理解丑小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这个变化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
(1)由学生找出描写丑小鸭丑的语句,引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丑小鸭丑的样子。
(2)学生找出描写变成白天鹅后美丽的语句,引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读出白天鹅的美。
(3)以指名读、齐读、比赛读等形式读出丑小鸭前后的变化,在语感上形成对比,体会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相互交流、反复朗读,体会丑小鸭样子由丑变美的不同心情,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真让人为她高兴。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学生读课文的3~6自然段,思考)
4、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感受丑小鸭发生变化的经过,体会丑小鸭当时的心情,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感受丑小鸭的遭遇。(中间穿插朗读训练和指导)
5、回归整体,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深入感悟丑小鸭变化前后的心情。
6、引导学生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感想,明白了什么道理。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8、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欺负过它的那些人见到它会说些什么?丑小鸭又会对那些人说些什么?丑小鸭见到救过它的农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续编故事。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反复读书,谈体会,不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站在丑小鸭的角度,感受丑小鸭的喜怒哀乐,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四、小结
丑小鸭历经了风风雨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多不容易呀!你感觉这只丑小鸭的经历和谁有点像呀?(安徒生)是呀,其实丑小鸭的经历就是安徒生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安徒生和丑小鸭有一样的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知受了多少欺侮、嘲笑、挫折。但是他们没有消沉,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挺立着,并且幸福地成长起来。一个成了人人喜欢的白天鹅,一个成了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
五、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每个同学都认真地读读文后生字,看看你都认识吗 ?
2、小组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
3、采取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用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反复读书、自主读书的基础上,检查随文识字的效果,达到以读促识的目的。)
六、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安徒生撰写的部分童话故事篇目。
2、学生交流自己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3、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 ( 注音版 ) 》中《老鼠的好主意》一文,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