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评课稿1 《掌声》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第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献出我们的爱”来组织单元。《掌声》讲述的是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英子)的生活态度,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掌声》评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掌声》评课稿1
《掌声》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第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献出我们的爱”来组织单元。《掌声》讲述的是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英子)的生活态度,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读着这篇课文,我很感动,得过小儿麻痹症的英子从自卑忧郁孤独转变成一个自信快乐合群的人,究其原因竟是那次讲故事时同学们给予的掌声。我感动因为我是一个情感特别丰富的大人。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鼓掌,是他们熟悉到了快没有感觉的事情,掌声,就像“你真棒”一样,是表扬的一种方法。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让学生从中深受感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无疑为《掌声》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只有借助于阅读教学,才能引领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读文本,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会欣赏,学会写作,学会生活。
我预设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让学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体会文章的情感:掌声是表扬、是鼓励,更是一种爱的表达。为此,在教学的安排上,我确定下了第一课时教学的任务: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从英子的角度入手,感受掌声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两次掌声,从同学的角度入手,体会掌声的力量。
基于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借助拼音,认读“麻、症、疾”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和“调”。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13个生字,重点写好“吞、烈”两字。正确认读“姿势、普通、犹豫”等词语。
2、从课题出发,引出文章的主线,逐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3、品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了解英子掌声前后的不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4、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给予别人掌声也是一种爱。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了解英子掌声前后的不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板块一、课前预热,爱是什么
1、有请今天的值日生为我们读准备好的故事《爱是什么》。
2、请大家点评,出示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读。让学生发现,让座,送茶,伸出双手,这些普通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爱。那么爱,还可以怎么表达?
3、引导学生感谢值日生为大家读故事,我们可以他送上掌声,表达我们的爱;值日生也也感谢在座的同学积极点评,热情鼓掌,可以鞠个躬。鼓掌,鞠躬,这些都是爱的表达。
[设计意图: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其学习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一开始,我结合班级课前大声朗读给同学们听的习惯,请值日生读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吻合的故事《爱是什么》,为学生创设一个“未开学,便有爱”的学习氛围。在鼓掌和鞠躬中,明白这些都是爱的表达方式。然后,就在这掌声中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块二、谈话导入,质疑问难(2-3分钟)
1、揭示课题后,和学生一起书写课题,告诉他们“声”上横长,下横短。并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
2、带着问题,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样既注重了对课题的书写指导,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3、本课的生字词很多,我们因方言的原因很难很好区分前后鼻音。在学习生字词时,第一组出示的是:课文中的一类字。并对前后鼻音的字重点指导。我们*时养成了一个习惯,读前鼻音时,食指往前戳;读后鼻音时,手慢慢握成拳头往后拉。或者,发现形声字来记忆识字。以此加强识字教学。
第二组出示的是“落下残疾”和“刚调来的”,知道落和调是多音字。尤其是落字,它的读音有三种lào;luò(落叶);là(丢三落四),这个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一出示这些不同的读音,帮助学生直观的、准确地分辨。
第三组出示:慢吞吞。先让学生说说ABB结构还有哪些词语,进行词语的拓展。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所以在教学时,三组识字一组一组呈现,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归类学习的方法,抓住学生易错点、突破重难点、拓展知识点,更好、更扎实的学习生字词。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时间,利用时间,这个舍得,不仅是课内安排足一定的时间,课外我们也要好好地花时间给生字词重组,让简单的生字词教学换发新的生机,增加趣味、效味,实现高效课堂。]
板块三、精读赏析,走进英子(15-18分钟)
(一)认识自卑忧郁的英子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后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文字,通过图片了解“小儿麻痹症”内心必会深受震撼,了解英子自卑犹豫的原因。
2、然后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品读赏析:
A发现两个“总是”,感受到她的孤单。
B发现“默默地”,知道通过动作表达她的自卑。
C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用上课文中的话,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一定要以学习语言为中心。通过揣摩重点词句,两个“总是”,一个“默默地”,加上因果关系的表达,学生感受到英子的忧郁。感受英子被关怀的渴望。正如朱光潜说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感情上推敲。”。然后我创设情景,从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移情体验,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样,学生思维和表达的闸门越打越开。此时的朗读,已无需多大的技术性指导,只需配上忧伤轻缓的音乐,便能表达一切。]
(二)感受自信快乐的英子
老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感受英子的变化。
1、并从上一个情境中跳入这一个情景,想象当同学们在教室里说说笑笑时,她;
2、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快活地游戏时,她;
3、当同学们在联欢会上尽情地舞蹈时,她……
4、她变得开心、快乐了。在轻快的音乐中女生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老师由必要的牵引到大胆的放手,学生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师生间创设了和谐、*等、互助、开放的语文课堂。而让女孩子朗读,我觉得她们的声音比较尖细,比较适合高兴的文段朗读。配上音乐,女孩子更放得开,快乐之情溢出来]
是掌声改变了英子。让我们看着板书试着来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掌声
自卑自信
忧郁快乐
再看看生活中的这些我们经常见又不在意的鼓掌吧!
[课件出示各种鼓掌的图片,让学生心生敬佩。为这些残疾人的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然后课件中出现鼓掌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孩子们心中此时最好的表达。它不仅仅是掌声,还是赞美,还是尊重]
书写指导(5-8分钟):
1.指名读课后生字。请同学说说这些字书写时的注意点。
2.教师示范指导“愿”的写法,说说带有愿的词。写写这个字。
3、老师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4.学生作业上台展示,评价。再继续认真书写。
《掌声》评课稿2
综观全课,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相激活生命、创造奇迹的一段路程;和谐的.课堂是智慧的碰撞、美丽的邂逅后的一次心灵的感应;和谐的课堂就是大自然中的绿色生态园,一幅和谐而安详的画面。
人性是需要被点燃、被激活的。焦静芳老师在教学时,以语言训练为突破口,以小英内心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真正走进小英“理解小英的的行为和想法,并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再到最后对小英演讲的的赞赏”,从而懂得了“掌声”的真正内涵;再让学生走出小英的内心世界,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对别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一次掌声是老师启发而来的,在接下来的课堂上随处可听见的掌声却是孩子们从心灵深处爆发出来的。学生那精彩地发言、那深情地朗读,引得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而这掌声,证明了学生从小英的内心走了出来,相信孩子沐浴在这样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我们听课的所有老师也是幸福的。课堂上没有出现华丽的辞藻,没有看见多媒体的触角,是一堂朴素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正是这样的课堂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关系的*等、和谐、即性、浪漫的课堂空间。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我们追寻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所在。
但是,这节课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缺少变化,缺少不确定,一切皆在教师的预设与掌控之中。在我看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教师的课,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评的课,在很多时候都是缘于课前充分而精致的教学预设,使得课堂基本上处在比较“安全”的掌控中,也就是说,没有变化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
《掌声》评课稿3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上午张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掌声》,文章描写了一个残疾女孩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与夸奖,使她有了从胆小自卑到活泼开朗的彻底改变的故事。文章虽短小,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今天,张老师饱含深情地带着孩子们到这样优美的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把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了感性、灵性与悟*融的语文课堂,实现了语言、情景和精神的和谐共振。教师和学生共同激情演绎了一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本色的好课。下面我就针对这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角色共鸣,入情入境
小英是本课的主要人物,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英的神情、动作进行描写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揣摩,从而深入到人物内心,去感受她的心中所想。张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并对教材做了大胆的处理,首先让学生体会英子前后不同的性格变化,从而引出重点段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对重点部分的学习,老师紧抓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品读,在品读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角色体验如:在品读第2小节时,张老师做了这样的设计:如果当时你是英子,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又如第3小节,张老师抓住重点词“犹豫”让学生展开想象她在犹豫什么?通过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读、思、想的基础上,和小英的内心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把小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体会得淋漓尽致。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觉教得轻松,学生读得到位。
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朗读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凑效的,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张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如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张老师先让学生交流:你从这段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默默地、早早地、总是、不愿意等词)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感受到小英是孤独的、自卑的、忧郁的,教师又创设情境导读的形式引领学生走入英子孤独、自卑、忧伤的内心。而后让学生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从而学生的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
三、挖掘空白,蓄积情感
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超越文本,落实语言训练点,扎实、自然,练出语文味。如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抓住了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犹豫”,张老师让学生思考,此时英子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犹豫不定的心理,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又如在领会同学们两次掌声的不同意义时,张老师引导孩子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这教室里骤然间响起的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仿佛在对英子说:“。”让学生感悟到此时的掌声就是鼓励和支持。再如张老师在教学第二次掌声时:再一次让学生展开想象:教室里再次响起的热烈的掌声,又仿佛在对英子说:“。”感悟此时的掌声又是(称赞、表扬)
再让学生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内涵之后。又再次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英子,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呢?
张老师在这些地方都设置了体验式发散性说话训练和想象式的拓展说话训练。这些训练的运用,既达到了深挖教材内涵的作用,又起到了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三鸟”;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还安排让学生学写掌声的小诗,掌声是(),。的环节,读、说、写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空白点的挖掘,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主动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通过这样的阅读,无疑为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阅读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1)
——掌声评课稿3篇
掌声评课稿1
综观全课,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相激活生命、创造奇迹的一段路程;和谐的课堂是智慧的碰撞、美丽的邂逅后的一次心灵的感应;和谐的课堂就是大自然中的绿色生态园,一幅和谐而安详的画面。
人性是需要被点燃、被激活的。焦静芳老师在教学时,以语言训练为突破口,以小英内心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真正走进小英“理解小英的的行为和想法,并把鼓励的掌声送给她,再到最后对小英演讲的的赞赏”,从而懂得了“掌声”的真正内涵;再让学生走出小英的内心世界,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对别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一次掌声是老师启发而来的,在接下来的课堂上随处可听见的掌声却是孩子们从心灵深处爆发出来的。学生那精彩地发言、那深情地朗读,引得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而这掌声,证明了学生从小英的内心走了出来,相信孩子沐浴在这样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学生是幸福的,我们听课的所有老师也是幸福的。课堂上没有出现华丽的辞藻,没有看见多媒体的触角,是一堂朴素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正是这样的课堂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关系的*等、和谐、即性、浪漫的课堂空间。这样的课堂也正是我们追寻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所在。
但是,这节课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缺少变化,缺少不确定,一切皆在教师的预设与掌控之中。在我看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教师的课,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评的课,在很多时候都是缘于课前充分而精致的"教学预设,使得课堂基本上处在比较“安全”的掌控中,也就是说,没有变化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
掌声评课稿2
《掌声》这篇课文,与其说是表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如说是表现了人应该具有的善良的心地。在这一课中,“掌声”代表着鼓励,代表着爱,在以“关爱”为情感主题的观照下,我以为本课还体现了应旦玲老师对孩子善良的心地的培育,从整节课的架构与现场孩子们的反应,我以为这节课达到了这个目标。上午,我们领略了应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缘于应老师本人较好的个人素质,也由于她在这节课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使得课堂沉浸在一片温馨与美好中。应该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感觉是温暖的。而这,也与这个文本所传达的温暖与美好的基调相吻合,相信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也有同感吧。
观摩了这堂课,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
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始终,英子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掌声”引起。因此指导学生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呢?课堂上,应老师对教材做出了灵活的处理,紧扣重点词“忧郁”,由此作为辐射的一个点,导入细读环节:“在第四小节这段话中有这样一个词‘忧郁’,你觉得忧郁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一种怎样的状态呢?学习是要联系上下文的,同学们,要理解忧郁还可以联系前面的课文说一说。”这样,自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小节,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忧郁,同时深入地理解了“忧郁”这个词。之后引领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英子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呢?”这样就引出课文的重点段(2、3)的学习,突出了教学重点。并且对重点段的处理,应老师主要领着学生比较学习、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改变,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这过程中,老师还让学生想象当时英子会怎么想?她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并将这种情感带到文中去读,朗读效果由此可见。这样,由老师一层层的引导点拨,学生一次次的揣摩体会,在朗读感悟中,使学生对掌声的含义理解更为深刻。
二、转换人物角色,领悟掌声内涵
在学生阅读文本时,老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领悟掌声内涵。如,对第一次掌声,应老师设置情境,“同学们,如果你作为她的同学,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而面对第二次掌声,应老师又是这样引导的:“其实这第二次的掌声又包含着同学们很多真诚的话语。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这一次次的转换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当了一回英子的同学,袒露心扉,赋予掌声深深的情意。而且在这文本情感点引发共鸣,创设了这种对话的情境,无疑将掌声的含义具体化,直观化,情感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掌声的魅力,在充满个性的对话中升华了体验。
三、关注学法指导,注重习惯培养
在这节课中,应老师非常注重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我们看到:应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抓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对人物外部动作、神态的把握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教材的片段重组营造课堂结构的冲突与矛盾,通过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对文本具体情节的想象、体验与补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残疾女孩英子的内心世界,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善良、同情、理解、关怀的种子。其中,在学法指导这方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用联系上下文这种方法,理解“忧郁、犹豫”等关键词语和领悟掌声的含义。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一次掌声,应老师就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找一找“当第一次掌声响起之前,英子是怎样表现的?”于是第一次掌声的学习与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对两个“一摇一晃”的体会,要求学生用心地联系上下文,联系两次掌声,从而让学生明白:“读课文就得这样用心地联系上下文,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却能读出不同的意思。同样的一摇一晃,不变的是姿态,改变的是心态。”你看,讲得多好!我想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我们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掌声评课稿3
《掌声》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第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献出我们的爱”来组织单元。《掌声》讲述的是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英子)的生活态度,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读着这篇课文,我很感动,得过小儿麻痹症的英子从自卑忧郁孤独转变成一个自信快乐合群的人,究其原因竟是那次讲故事时同学们给予的掌声。我感动因为我是一个情感特别丰富的大人。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鼓掌,是他们熟悉到了快没有感觉的事情,掌声,就像“你真棒”一样,是表扬的一种方法。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让学生从中深受感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无疑为《掌声》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只有借助于阅读教学,才能引领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品读文本,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会欣赏,学会写作,学会生活。
我预设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让学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体会文章的情感:掌声是表扬、是鼓励,更是一种爱的表达。为此,在教学的安排上,我确定下了第一课时教学的任务: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从英子的角度入手,感受掌声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两次掌声,从同学的角度入手,体会掌声的力量。
基于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借助拼音,认读“麻、症、疾”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落”和“调”。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13个生字,重点写好“吞、烈”两字。正确认读“姿势、普通、犹豫”等词语。
2、从课题出发,引出文章的主线,逐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3、品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了解英子掌声前后的不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4、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给予别人掌声也是一种爱。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的动作,了解英子掌声前后的不同,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板块一、课前预热,爱是什么
1、有请今天的值日生为我们读准备好的故事《爱是什么》。
2、请大家点评,出示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读。让学生发现,让座,送茶,伸出双手,这些普通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爱。那么爱,还可以怎么表达?
3、引导学生感谢值日生为大家读故事,我们可以他送上掌声,表达我们的爱;值日生也也感谢在座的同学积极点评,热情鼓掌,可以鞠个躬。鼓掌,鞠躬,这些都是爱的表达。
[设计意图: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环境,使其学习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一开始,我结合班级课前大声朗读给同学们听的习惯,请值日生读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吻合的故事《爱是什么》,为学生创设一个“未开学,便有爱”的学习氛围。在鼓掌和鞠躬中,明白这些都是爱的表达方式。然后,就在这掌声中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块二、谈话导入,质疑问难(2-3分钟)
1、揭示课题后,和学生一起书写课题,告诉他们“声”上横长,下横短。并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
2、带着问题,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样既注重了对课题的书写指导,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3、本课的生字词很多,我们因方言的原因很难很好区分前后鼻音。在学习生字词时,第一组出示的是:课文中的一类字。并对前后鼻音的字重点指导。我们*时养成了一个习惯,读前鼻音时,食指往前戳;读后鼻音时,手慢慢握成拳头往后拉。或者,发现形声字来记忆识字。以此加强识字教学。
第二组出示的是“落下残疾”和“刚调来的”,知道落和调是多音字。尤其是落字,它的读音有三种lào;luò(落叶);là(丢三落四),这个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一出示这些不同的读音,帮助学生直观的、准确地分辨。
第三组出示:慢吞吞。先让学生说说ABB结构还有哪些词语,进行词语的拓展。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所以在教学时,三组识字一组一组呈现,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归类学习的方法,抓住学生易错点、突破重难点、拓展知识点,更好、更扎实的学习生字词。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时间,利用时间,这个舍得,不仅是课内安排足一定的.时间,课外我们也要好好地花时间给生字词重组,让简单的生字词教学换发新的生机,增加趣味、效味,实现高效课堂。]
板块三、精读赏析,走进英子(15-18分钟)
(一)认识自卑忧郁的英子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后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文字,通过图片了解“小儿麻痹症”内心必会深受震撼,了解英子自卑犹豫的原因。
2、然后抓住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句,品读赏析:
A发现两个“总是”,感受到她的孤单。
B发现“默默地”,知道通过动作表达她的自卑。
C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用上课文中的话,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一定要以学习语言为中心。通过揣摩重点词句,两个“总是”,一个“默默地”,加上因果关系的表达,学生感受到英子的忧郁。感受英子被关怀的渴望。正如朱光潜说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感情上推敲。”。然后我创设情景,从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移情体验,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样,学生思维和表达的闸门越打越开。此时的朗读,已无需多大的技术性指导,只需配上忧伤轻缓的音乐,便能表达一切。]
(二)感受自信快乐的英子
老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感受英子的变化。
1、并从上一个情境中跳入这一个情景,想象当同学们在教室里说说笑笑时,她;
2、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快活地游戏时,她;
3、当同学们在联欢会上尽情地舞蹈时,她……
4、她变得开心、快乐了。在轻快的音乐中女生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老师由必要的牵引到大胆的放手,学生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师生间创设了和谐、*等、互助、开放的语文课堂。而让女孩子朗读,我觉得她们的声音比较尖细,比较适合高兴的文段朗读。配上音乐,女孩子更放得开,快乐之情溢出来]
是掌声改变了英子。让我们看着板书试着来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掌声
自卑自信
忧郁快乐
再看看生活中的这些我们经常见又不在意的鼓掌吧!
[课件出示各种鼓掌的图片,让学生心生敬佩。为这些残疾人的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然后课件中出现鼓掌的声音,这声音就是孩子们心中此时最好的表达。它不仅仅是掌声,还是赞美,还是尊重]
书写指导(5-8分钟):
1.指名读课后生字。请同学说说这些字书写时的注意点。
2.教师示范指导“愿”的写法,说说带有愿的词。写写这个字。
3、老师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4.学生作业上台展示,评价。再继续认真书写。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2)
——《》评课稿3篇
《》评课稿1
《集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郎老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趣引入,渗透重叠思想
郎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时,采用一个有趣情景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环节时间不多,却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为下面的新知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二、合作交流,体验和建构集合图的思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韦恩图。通过出示表格:“请你算一算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有几人重复,引导学生整理集合图,动手圈一圈,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和体验韦恩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且整个过程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环环相扣,扎实有效,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评课稿2
我评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的过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章从语言到内容都偏于理性,这对于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存在理解方面的困难。针对教材这一突出的特点,苏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发名家发明*的过程这一部分,这部分的教学到位了后面的识理就是水到渠成。
1、课题的呈现具有艺术性。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我们今天所听的是第一课时,但苏老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写出来,她在课题的呈现上注重了层次性。
首先她出示图片,(1)、铅笔加橡皮等于什么?(2)、房子加什么等于房车。(3)什么加什么等于溜冰鞋。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融合了前面两者的优点。这样自然引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接着出示图片,什么是矛?什么是盾?让学生猜一猜。“矛”和“盾”这是一组反义词,同时让学生识记这两个字,将课题于巩固旧知相结合。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矛和盾的作用,最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将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将会如何?”至此课题才完整地呈现出来。同时学生学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2、问题的设计具有多维性。
有效进行课堂提问,引领学生在创造性的智力震荡中活跃气氛,调剂精神,促进思考,启迪智能,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同学们没见过,对他充满了好奇,问题肯定也很多。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要做成铁屋子的摸样?为什么还要伸出长长的炮口或枪口?为什么会跋山涉水?等等。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发明家在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教学,变散为聚,化零为整,优化了课堂提问。学生在关键问题的统领下,自觉地把大问题化解为:①盾太小了怎么办?②铁屋子不能进攻怎么办?③铁屋子不能动怎么办?不需要老师再多费口舌,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理解发明家的创造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
3、词句的教学具有灵活性。
汉语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她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言的教学,词句的教学永远是语文课的大餐。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重点词句,把重点词句的教学与课文内容、情境、学生的体验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有:①唤醒表象,构筑画面。例如,苏老师在教学“大显神威”这个词语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生动的画面,*在战场上跋山涉水、所向披靡的神威令学生啧啧称赞。同时再把这个词语放回句子中,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想象德国兵见到*时的情景,有点仿佛看到了德国兵狼狈逃跑的样子,有的仿佛听到了呼救声等进一步体会到*的神威。这样的教学使静止的语言变得生动了,使*面的语言变得立体了,令人拍手叫好。
②转换语境,移情体验。例如,苏老师在教学“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几个词语时,就采用了移情体验的方法。先让老师来拿盾当文中的发明家,同学们用矛刺,再互换角色,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体会到了这场比赛是多么紧张激烈,发明家的处境多么窘迫,他想要发明*的愿望是多么强烈!教师将语言的教学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4、朗读指导有实效性。
苏老师在课堂上力避繁琐的讲解,把读的剑挥舞得游刃有余。①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书。他利用多媒体、利用表演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例如在读“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这个句子时,教师利用表演先让学生体验到发明家的危急,学生读起来就有真情实感了。
②设计问题,让学生心有所想地读书。
如第一部分设计了“发明家在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第二部分设计了*在战场上如何大显神威?第三部分设计了你能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使学生读书的目的性很明确。
5、板书设计具有新颖性
苏老师在黑板中间一排出示*发明的四个过程,用四张图片出示,直观形象。上面一排板书:发现问题:可是(盾太小)、(不能攻击)、(不能跑)。相对应的,最下面一排板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了(铁屋子)、(装炮口)(装上履带)。这样的板书设计新颖,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拓展练习具有可行性。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苏老师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选择一组图片,用上“可是,对了”来练习说话。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苏老师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老师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
《》评课稿3
昨天,我听了骨干教师陈xx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这节课。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
1.陈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用故事“理发师的困惑”来引入“身份的重复”引入课题,接着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然后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灵活地处理教材,动态生成了集合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而且使学生对自己创造的集合图很有成功感。
4 .在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花名册里的故事”,已经“社会调查”,注重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语言有起有伏,富有感染力,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姐姐一样带领着学生学习数学。课堂上,学生也被教师的语言感染,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思维活跃,阳光自信,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
6.教师 “以学定教”,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评价与肯定,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建议:
教学例题时,学生的列式来表达式,教师的强调不够,只是问“为什么减1?”“减的1是谁?”,尤其在后面的练习中根本没有让学生列式。我认为不仅应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还要知道怎样列式解决问题,以及算式中各个数字与符号代表的含义,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和建模的思想,这样才更加具有浓厚的数学味,也是我们数学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3)
——三年级上册《掌声》评课稿3篇
三年级上册《掌声》评课稿1
今天有幸聆听了郭xx老师教学的《掌声》一课,感触颇深。郭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教师,从这节课上,我们能看到她的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郭老师问同学们“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应该用什么表示?”学生鼓掌。郭老师又问“老师也很紧张,你们要用什么来鼓励老师?”学生们鼓掌。老师问“你们想用掌声告诉老师什么?”很自然而然的导入了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课堂上,要想吸收和积累生动的语句,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授课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去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抓住关键词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去体会英子情感变化。如“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还有“一摇一晃”两次的对比,让学生在读、找、说中走入文本,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教师训练学生语言较多。如:当同学们在教室说说笑笑是,英子(),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快活地游戏时,英子()。再如:英子犹豫了,如果上去(),如果不上去()。还有:这时候,英子多么希望同学们(),多么希望老师()。从这些训练点中,让学生体会主人公英子的心理活动,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读的较多,有男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而教师的指导也很到位,在指导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下)讲台”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体会英子的不同心理,然后让学生读出英子第一次的委屈、难过,读出第二次的自信、大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感情得到了激发,读得很棒。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4)
——分式评课稿3篇
分式评课稿1
听了朱老师上的《分式的复习(一)》一节课,令人耳目一新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听课心得。
1.重视“双基”训练
朱老师这节课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双基”技能的训练,强调从概念回顾入手,概念处理细致入微、注重实质。他先是通过线条型框图梳理知识要点,突出知识再现与二次归纳,达到二次开发,接着再通过例题讲解的方式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地讲解知识。这种教学思路使学生对分式的知识掌握逐层推进,拾级而上,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2.注重启发引导
朱老师上课的一大特点是善于设问,有启有发,有讲有练。正所谓问能解学生之惑,问能知知识之新,问能促使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并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练能巩固问之果,练能促成学生的技能。
3.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自然
在朱老师的引领下,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师生互动自然。朱老师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潜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分式评课稿2
听了刘老师的课,对我的启发很大,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的:
1、本节课上的是《从分数到分式》一节,刘老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一直强调数学思想,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渗透引入,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领悟教材,使学生运用旧知识进一步理解新知识,依次推进,体现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数学学科的连续性。
2、在学生自学以后,李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得出分式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分式何时有意义。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了本节课例题,但刘老师还进行了例题板书精讲,规范了学生的解题步骤,体现出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在后面学生调班的时候,六个学生的解题步骤没出现任何错误。
3、刘老师个人基本功扎实,整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时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调控学习学生、引导学生,课堂气氛活跃。
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由于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准,部分学生在正式上课时导学单应经全部完成,建议导学单上出现选做题,让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突破,寻找学习的乐趣。
2、本节课作为本章节第一课,老师在扎实备课的基础上多关注学困生,以免后面在新知识上掉队。
分式评课稿3
张老师执教的《分式通分》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1.动脑筋,自觉渗透《同心圆》教育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好的理念如果贯穿*时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贯穿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的效果会有一种微妙的效果,短期内似乎看不出什么效果,但影响学生的长远成长。张老师这节课可以看出一种理念,那就是渗透“自信”的信念,让学生相信自己,努力成功,正好与学校的“我能行”德育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走进教室,听到教室里传出“相信自己”这首歌曲,学生和前来听课的老师都享受这首催人上进的旋律,课前气氛轻松,张老师巧妙地利用了课间的几分钟。铃声一响,简单的几句话,鼓励学生要每天相信自己,到位、到点、得体。
在整个课堂推进的过程中,张老师不停留在表面的信心鼓励,而是把合适的机会创造给合适的学生。看到体育特长生郑浩能大大方方回答问题且有板有眼,看得出张老师的用心,把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交给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内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信心。
2.想办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从观察到思考,到例题的示范和习题的训练,再到书写的表达,张老师都深思熟虑,按一定的层次一定的梯度推进。
课题导入从小学的普通分数的通分迁移到分式的通分,找到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找分式的公分母,然后展开针对性的单项练习,突破难点,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老师规范的数学语言和过程板书给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微热逐渐升温,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3.重反思,师生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课堂的氛围到知识点的落实与扩展可以看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的体现。听后反思,做几点随想:
导入的材料难易程度跨度太大(小学五年级到中学八年级),力度不大。可以将导入题的三个分数(小学五年级难度的题目)修改为两个或者三个简单的分式通分再逐渐过渡到例题,从形式到方法都比较接近,并且,例题可以实现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预热和升温的时间缩短速度加快。
教学流程的推进稳当,老师讲的份量相对多了一点,扶得多了一点,还可以在开放性方面和自主性方面再大胆一些,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例题先让学生大胆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也在草稿本上尝试练,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生成一些新的东西,课的内涵会丰富一些。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5)
——《水调歌头》评课稿3篇
《水调歌头》评课稿1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这首词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这一千古名篇,意境壮美,而又结构新颖,富含这里和人情。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经过老师的解析与渲染,学生更从深层次理解并作者产生共鸣。这节课特色十分明显。
首先,在诗词的朗诵指导方面。教师先从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读文。读文时老师明确表达了要求要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哪个字需要重读哪个字需要拖长音读,学生在自己读时就能加进自己的理解。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们就知道读这首词的应有的抑扬顿挫的意义。尤其是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时,把“久”和“娟”声音拖长,中间更添加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让学生明白这首词所要表达的诗人在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浓烈的感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反复练读本词,在词所构造的意境中和诗人进行精神上的共鸣。
其次,在理解文本内容方面。一开始教师就营造背景氛围,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尝试从注释中了解文本的内容,而不是急于去讲解诗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此时写词人苏轼所处的地方“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在这层次中让学生明白,此时诗人是在思念弟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由教师的范读去理解四幅画面(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望月祝愿)把酒问天,词人问的是什么?学生从词人问的内容中去想想词人的内心,词人的动作。化身为词人后想想后三个画面中词人在想些什么,这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和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综合体现。在层层深入的理解与引导下,矛盾——坦然——怨恨——豁达学生最终体会到词人身在密州、心怀子由其实是想表达身在失意、心怀天下。
再次,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做的很到位。对于学生的回答尤其是自己理解的诗词的独特之处,教师都及时进行鼓励性的反馈,尤其是学生说到自己学习诗词是借助资料了解到的时候,教师立刻鼓励总结“结合资料是学习古诗词的好办法”。这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认可。
这节课,教师在充分展现自己的高水准的素质的同时,也让我感受的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凸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己的体会感悟,让我不仅称赞这真是真正的和谐的交流的课堂。
《水调歌头》评课稿2
《水调歌头》一课,教学设计非常好,其优点大致总结如下:
一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到位。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诗句,然后对学生的读进行评价,借机向学生指明哪个字应该重读,哪个应该拖音读,才能读出感情来。如“久”、“娟”读得慢一点儿、悠长一点儿,留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进而再让学生读,从而步步提高朗读水*。在教学过程中,更是注重让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朗读中,给更多的孩子起来朗读的机会,用音乐营造朗读氛围,调动孩子的朗读积极性。
二是评价语贴切到位。让每个孩子起来读一句的时候,教师评价说每个孩子都在努力试着读出自己的味道,对孩子们的读进行肯定和鼓励。当理解课文内容时,学生说借助资料了解到的内容,教师马上强化“结合资料是学习古诗词的好办法”。
三是教学步骤清晰,由读引入到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使学生对词感情的把握步步引向深入。充分读课文之后,让孩子自己先看注释,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苏轼“身”在哪,“心”在哪,由浅层次的“身在密州,心怀子由”,让学生体会当时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然后通过老师的朗读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看到了“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望月祝愿”四幅画面。进而注重对孩子句式的训练,按句式来训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循循善诱,通过的步步深入学习,让学生最终体会到“身处失意,心怀天下”的情感,写时只是“兼怀自由”。最后,更是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留下诗意的美。
四是不仅注重课文讲解深入到位,更是注重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把酒问天”的画面详细讲解,让孩子思考“问”的内容,想象其动作,想象其心理活动,通过想象画面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后三个画面,先让孩子们自己分小组讨论想象,注重从动作、心态、语言几个角度去想象画面,然后把想象到的内容用笔写下来,并配乐营造氛围。紧接着分画面交流体会,通过每个画面学生的描写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每个画面所代表的心情“矛盾—坦然—怨恨—豁达”的变化过程。
五是教师的素质极好,善于对孩子引导,板书字迹非常好,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板书内容注重师生共同完成,发挥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水调歌头》评课稿3
读诗赏词首先要学习朗读,这是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便“渗透”到了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讲析与学生诵读相结合的,这种方式是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何老师的《水调歌头》一课再次为我们展示了鉴赏教学的魅力。
本节课何老师制定了三个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品味语言,借助想象,感悟意境。学习古人旷达的胸襟。3、背诵《明月几时有》。下面的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三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目标明确、具体,表述规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下面说说何老师的这一节课是怎么教的。
1 、课前交流积累写月的诗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一种很和谐的环境下教师启发谈话,进入新课。
2、进入文本,何老师重视了学生“读”的训练。何力所能及地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反复朗读的机会。学生朗读次数多,而且形式多样,有齐读,男女生齐读,个别朗诵,自由读等。可以说,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我认为,对于诗歌教学,能注重诵读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种形式来实施诵读,这是很关键的一环,何老师做得很好。
3 、在赏读诗歌时,由方法引路,学生对照方法进行阅读实践,何老师每一步操作都是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完成了上一个目标接着又完成下一个目标,实践阅读中学生有目标可循,有方法可依。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个人认为这节课还存在着以两点不足之处:
1、“读”的方面。教师虽然非常注重学生的反复朗读,但有感情的朗读还做的不够,只有一次提到要注意节奏,语气。这样会使部分学生“有口无心”,更不用说培养兴趣。
2、“讲”的方面。分析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显得比较多。分析上阕写景时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对词中文字进行再创作;在分析诗人内心情感时,只做必要的提示和点拨,如一“欲”一“恐”的矛盾心情可稍作点拨,不必讲析太多,否则就会挤掉学生思考体会的时间。
总之,诗歌教学中讲与读的合理把握至关重要。如何做到“以讲导读,以读导讲”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掌声》评课稿3篇(扩展6)
——转化评课稿
转化评课稿1
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顾利锋老师在课上对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对学生阐述的特别清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魏老师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层次内容之间有效的联系与综合,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魏老师教学环节处理也很成功,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自然。
二、学习讲究瞻前顾后,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做为六年级下学期的内容,魏老师充分发挥好它瞻前顾后的作用,而且做的很漂亮、很自然。一个“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转化?”的问题,毫无痕迹的去复习了“推导三角形、圆形面积公式时的转化”,“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和“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试一试”中把“1”看成一个正方形,逐步减去“1/2”的面积、“1/4”的面积……渗透了初中要接触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十分合理。课件中旋转、*移、割补、画图等操作不但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发展,非常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再加上魏老师的适时有效的引导,应用效果十分显著,突出了教学重点,分散了教学难点。
四、精心设计练习,运用策略
学习转化的策略,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转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具有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在练习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从策略的高度主动运用转化策略,魏老师师设计了两方面的练习: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在应用中巩固对转化策略的理解,提升对转化策略的再确认。在足球淘汰赛中求一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也可以转化成一个简单的减法题目来完成,这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运用转化策略的同时,又感受到转化策略的美妙。
本节课的精心设计是获得很多听课老师一致肯定和佩服的。魏老师的课能够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很好的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总而言之,这是一堂非常有价值的课,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
推荐访问: 掌声 评课 《掌声》评课稿3篇 《掌声》评课稿1 《掌声》评课稿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