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师说》教学课件3篇(完整)

《师说》教学课件3篇(完整)

时间:2023-03-30 12:48:02 来源:网友投稿

《师说》教学课件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说》教学课件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师说》教学课件3篇(完整)

《师说》教学课件1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郯tán(郯城,县名)苌cháng(姓)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贻yí(赠送)

  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阅读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1)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3篇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介绍、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蟋,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形容词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

  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课堂训练。

  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师说》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积累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一、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基础知识认知

  1,、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句读(dòu)或不(fǒu)焉经传(zhuàn)从(cóng)师

  老聃(dān)蟠(pān)苌(cháng)弘近谀(yú)

  冉(rǎn)潘(pān)无长(zhǎng)无少须臾(yú)

  五,解析全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表顺承,就)知之(道理)者,孰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跟从)师,其(那些)为(成为)惑也,终(始终)不解矣。生乎(相当于“于”,在)吾前,其(他们)闻道也(舒缓语气)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跟从(他)并且)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以……为师)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存在的地方),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研读文本】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

  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

  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

  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3、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选择老师的标准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小结】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有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以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二)学习第二部分

  嗟乎!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他们)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从师而问焉(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名作动)圣人也亦远矣,而(却)耻(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圣人)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表猜测,大概)皆出于此乎?

  爱其(自己)子,择师而教之;于(对)其身也,则(却)耻(以……为耻)师焉(语气词),惑(糊涂)矣!彼(那些)童子(儿童)之师,授之书而(并且)习其句读(文字的诵读)者,非吾所谓(所说的)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人)师焉,或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明智)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这些)人,不耻(以……为耻)相师(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说)者,则(就)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就)曰:“彼(他)与彼年相若(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顾),今其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其(表感叹语气)可怪也欤!

  【参考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研读文本】

  1、说说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联系的。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部分以第一部分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对比一:“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对比二:“为子择师”——“其身则耻师”(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小结】这部分,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是文章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些人),其贤不及(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有专攻(专门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罢了)。

  【参考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研读文本】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部分中的论点。这部分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学习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爱好)古文,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传(经文和传记)皆通习(普遍学习)之,不拘(拘束)于时(时风),学于余。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用来)贻(赠送)之。

  【参考译文】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研读文本】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小结】最后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另外,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2)

——《师说》的教学设计3篇

《师说》的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在背诵前进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⑴ 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 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 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 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 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⑶ 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⑴ 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

  ⑵ 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出、下、耻师、句读、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

  ⑤ 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

  ⑶ 熟读──背诵──齐背。

  ⑷ 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6、学习第三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常、师、之徒、专攻。讨论下列问题:

  ① 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 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7、学习第四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

  8、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三、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8、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课后拓展:

  ⑴ 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⑵ 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

《师说》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3)

——《师说》互动教学设计3篇

《师说》互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互动设计1]杏坛图导读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互动设计3]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互动设计4]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互动设计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3]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4.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

  吾师道也道理

  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矣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该掌握的虚词

  爱其子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传可知矣用在主谓间,取独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作主语。他们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复指,作主语。代词,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作兼语。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作定语。他的

  其皆出于此乎作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作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式

  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5.细读课文,疏理结构

  老师的职责

  立论从师的必要

  择师的标准

  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

  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

  [互动设计4]研读第一段:

  1.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是什么?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⑥“师道”指什么?

  ——“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⑦“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在对待老师上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2.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3.总结本段: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师之所存也”):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第二层:(“嗟乎”——结尾):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

  [互动设计5]研读第二、三段:

  1.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2.分析:

  ①说说这两段与第一段有什么联系的.?

  ——这两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②第二段说什么?

  ——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③第三段又说什么?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小结:从“嗟乎”到第三段,从三方面对比,针对时弊,剖析“不从师”的症结。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附:论证方法简表

  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对比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错误态度

  论据(1)

  (纵比)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据(2)

  (自相矛盾)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据(3)

  (横比)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4.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互动设计6]研读第四段

  1.提问:第四段与中心论点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第三层: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总结:

  “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互动设计6]研读第五段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1.问题探讨:

  ①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②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小结: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三段,“能行古道”照应第四段。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7]思想的进步性

  点拨: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

  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互动设计8]行文气势

  点拨: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

  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

  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互动设计9]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0]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点拨: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六、研讨练习

  归纳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4)

——师说教学设计10篇

师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此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此篇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此篇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此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此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此篇文章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此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此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此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此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此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此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此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此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此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此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此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此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此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此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此些人),此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此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此篇文章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此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此就失去此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此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此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此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此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此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此篇文章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此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此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此篇文章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此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此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此种风格,在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此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此篇文章此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此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此篇文章在此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此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此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此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此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此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此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此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此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此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此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此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此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此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此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此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此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此篇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此篇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此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此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此篇文章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此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此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此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此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此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此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此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此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此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此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此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此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此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此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此些人),此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此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此篇文章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此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此就失去此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此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此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此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此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此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此篇文章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此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此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此篇文章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此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此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此种风格,在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此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此篇文章此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此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此篇文章在此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此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此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此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此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此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此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此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此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此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此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此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此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此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此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此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读懂“师道”的内涵,领悟文章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

  品味课文饱含感情的语言,感受韩愈针砭时弊、倡导恢复师道尊严的勇气;理解“师道”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

  “所以”“众人”“乃”“嘉”“贻”的意义或用法,“之”在文中作助词“的”、作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三种典型用法,以及“师”字的活用。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步骤:

  一、初读,读通文意。

  1、自由朗读,参照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疑难字词相互交流释疑。

  2、标注课件展示的“所以”“众人”“乃”“嘉”“贻”等五个字词,准确翻译,掌握其意义或用法;说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句中“之”字的不同用法;说出“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不耻相师”三句中“师”字的词性并准确翻译。

  3、画出每段中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概括各段内容,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二、美读,读明感情。

  1、勾画文中“乎”“矣”“嗟乎”“呜呼”“欤”等语气词、感叹词;标注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判断句等句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分组朗读,进行比赛,评出优胜组。

  3、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向往(古代师风)——叹息(当今风气)——痛心(师道不复)——讽刺(权贵愚昧)——渴望(理想局面)——欣慰(后继有人)。

  三、精读,读懂内涵。

  《师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专门写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后学的文章,但文章思想深刻,十七岁的李蟠不见得真能领会多少真谛,这显然是韩愈“借题发挥”,向当时的教育现状、师道风气发出挑战的战斗檄文,字里行间既有对恶劣风气的批判;又透出睿智、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建议,虽时隔1200多年,但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师说》这个题目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其实就是《论师道》,所以作者要阐述的中心问题就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师道”的概念,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只有理解了韩愈所主张的“师道”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领悟文章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

  首先,朗读第一段观点句中的四个排比的“无”字,感受作者决绝的态度,从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一——择师标准唯一。

  其次,找出第二段的三层对比,分组朗读,感受作者对当今恶劣风气的痛恨和对师道不复局面的痛心,理解是否从师学习乃是人圣和愚的分野,进而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二——从师作用重大。

  第三,齐读第三段,翻译“常”和“不必”,思考问题:韩愈认为老师和学生这两种身份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讨论后明确师道的内涵之三——师生关系合理。

  四、品读,读出魅力。

  宋代苏洵曾盛赞韩愈之文,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灏流转,使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我们穿越千载,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文起八代之衰”的雄浑气势,也读到了“道济天下之溺”的责任担当。交融的情与理在千年的时光中一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重拾经典,让我们的心灵穿越千年的时间屏障与古人沟通,让经典照进现实,在属于我们的时代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请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并争取熟读成诵,背诵全篇。

  五、课堂小结:《师说》堪称*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我们以“四读”为主线,以读情、读理为两翼,以品味情理交融的艺术魅力为目标,对这篇经典散文作了鉴赏,这就是古代议论性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读文

  2、美读,读情

  3、精读,读理

  4、品读,读美

  这种鉴赏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作为我们鉴赏其他古代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借鉴。

  六、课堂检测: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句式大体一致,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我理想中的老师是。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

  我理想中的教育是。

师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此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此篇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此篇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此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此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此篇文章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此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此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此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此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此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此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此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此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此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此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此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此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此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此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此些人),此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此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此篇文章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此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此就失去此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此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此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此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此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此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此篇文章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此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此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此篇文章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此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此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此种风格,在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此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此篇文章此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此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此篇文章在此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此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此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此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此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此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此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此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此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此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此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此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此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此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此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此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师说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为第2课时,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并消除了字词对理解的障碍,且已进行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把握本文文体特点。

  2.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

  3.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现实思想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以读促感悟品评。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径。

  2.采用问题教学法。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课文,那么这些文章从文体的角度上讲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文章都是议论类文章,“说”是其文体的标志。那么“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呢?

  “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的见解”或“说说××的道理”。那么韩愈在《师说》中又要表达怎样的见解呢?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感知本文的文体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学习氛围。

  ㈡研习文本

  ⒈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散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方法提示:可以先找出带有作者的观点的句子,然后分析其关系。

  【设计意图】可以使学生有目的的读书,并积极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⒉细部内容研习

  ⑴探究写作目的

  ①文下注释说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文中有没有相关信息?

  明确: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中“(余)作《师说》以贻之” 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17岁小伙子的。

  ②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他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③那么上述的几个原因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确: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过渡到对“古道”的思考。

  ⑵了解时代背景

  ①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什么?

  明确:古人的从师之道。

  ②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分析: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还可以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③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明确:当时存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分析: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理解韩愈写作本文的用意,并过渡到对当时的风气进行分析。

  ⑶探究论证方法

  ①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对比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

  明确:作者通过三组正反对比——摆出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态度迥然不同的事实,进行纵向对比,揭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提出人们为子择师与自己耻于从师的事实,进行自身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后果;提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从师态度完全相反的事实,进行横向对比,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现象劝诱世人——有力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②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 “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

  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请用“反而”作为连接词,写另外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文章第二段的结构,并体会对比论证的好处。仿写环节意在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㈢思维延展

  韩愈的《师说》其实就是自己的师道观,即韩愈对于“师”和“道”的理解,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试着说说《师说》中的观点在今天对国家社会和我们个人有什么借鉴意义?

  明确:学生结合课文自由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具体内容可参考20xx年3月25日《考试报》高一语文新课标版第36期《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一文。对于局限性应该指出,并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去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韩愈写作本文的深层用意。“结合现实谈自己看法”意在使学生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㈣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了解了韩愈写作《师说》的目的,那就是批判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确立了自己的观点:人应当从师学习。我们重点探究了第2段的内容,分析了本段中的三组对比,体会了对比论证“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的作用,也联系实际谈了自己对从师及学习的看法。

  同学们,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让我们在实践中落实。

师说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

  (二)导入新课。

  今天尊师重道的传统和谦虚好学的学风已经得到了发扬,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韩愈的《师说》一文。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明确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 或不焉 经传 从师

  读书 不能 传道 从容

  聃 蟠 苌弘

  冉 潘 无长无少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 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四、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背诵全文。

师说教学设计7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8、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1、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2、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从师(cóng) 读书(dù) 不能(bù) 传道(chùan) 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习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习题三

师说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互动设计1]杏坛图导读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曲阜祖庙筑坛,球植杏树,遂以“杏坛”名子。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互动设计3]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互动设计4]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互动设计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3]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4.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

  吾师道也道理

  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矣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词类活用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该掌握的虚词

  爱其子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传可知矣用在主谓间,取独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作主语。他们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复指,作主语。代词,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作兼语。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作定语。他的

  其皆出于此乎作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作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式

  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5.细读课文,疏理结构

  老师的职责

  立论从师的必要

  择师的标准

  反面论证批判耻于从师

  正面论证师生关系与师道关系

  [互动设计4]研读第一段:

  1.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是什么?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⑥“师道”指什么?

  ——“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⑦“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在对待老师上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2.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3.总结本段: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师之所存也”):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第二层:(“嗟乎”——结尾):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

  [互动设计5]研读第二、三段:

  1.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2.分析:

  ①说说这两段与第一段有什么联系的?

  ——这两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②第二段说什么?

  ——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③第三段又说什么?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小结:从“嗟乎”到第三段,从三方面对比,针对时弊,剖析“不从师”的症结。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附:论证方法简表

  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对比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错误态度

  论据(1)

  (纵比)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据(2)

  (自相矛盾)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据(3)

  (横比)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4.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互动设计6]研读第四段

  1.提问:第四段与中心论点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第三层: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总结:

  “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互动设计6]研读第五段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1.问题探讨:

  ①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②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小结: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三段,“能行古道”照应第四段。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7]思想的进步性

  点拨: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

  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互动设计8]行文气势

  点拨: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

  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

  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互动设计9]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0]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让学生畅所欲言)

  点拨: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六、研讨练习

  归纳本文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积累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一、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基础知识认知

  1,、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句读(dòu)或不(fǒu)焉经传(zhuàn)从(cóng)师

  老聃(dān)蟠(pān)苌(cháng)弘近谀(yú)

  冉(rǎn)潘(pān)无长(zhǎng)无少须臾(yú)

  五,解析全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表顺承,就)知之(道理)者,孰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跟从)师,其(那些)为(成为)惑也,终(始终)不解矣。生乎(相当于“于”,在)吾前,其(他们)闻道也(舒缓语气)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跟从(他)并且)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以……为师)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存在的地方),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研读文本】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3、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选择老师的标准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小结】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有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以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二)学习第二部分

  嗟乎!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他们)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从师而问焉(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名作动)圣人也亦远矣,而(却)耻(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圣人)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表猜测,大概)皆出于此乎?

  爱其(自己)子,择师而教之;于(对)其身也,则(却)耻(以……为耻)师焉(语气词),惑(糊涂)矣!彼(那些)童子(儿童)之师,授之书而(并且)习其句读(文字的诵读)者,非吾所谓(所说的)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人)师焉,或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明智)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这些)人,不耻(以……为耻)相师(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说)者,则(就)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就)曰:“彼(他)与彼年相若(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顾),今其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其(表感叹语气)可怪也欤!

  【参考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研读文本】

  1、说说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联系的。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部分以第一部分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对比一:“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对比二:“为子择师”——“其身则耻师”(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小结】这部分,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是文章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些人),其贤不及(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有专攻(专门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罢了)。

  【参考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研读文本】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部分中的论点。这部分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学习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爱好)古文,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传(经文和传记)皆通习(普遍学习)之,不拘(拘束)于时(时风),学于余。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用来)贻(赠送)之。

  【参考译文】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研读文本】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小结】最后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另外,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

  2.了解韩愈及其写作背景;

  3.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用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2.请学生快速翻译课文,发现学生仍没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强调。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关韩愈的介绍,强调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绍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并点明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为学习新课,谈论“传道”、“师道”做铺垫。《师说》里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业”指的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新课

  1.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师说,就是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写《师说》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韩愈及其生活的时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学校教育长足发展"甚至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设立了实科学校,“被誉为达到了世界上和*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乱后官学教育虽有些衰落,但经学、文学大家的私人教学和乡村私学反而有较大发展,韩愈就曾从独孤及、梁肃等学者游学,李翱、李汉、皇甫湜、孟郊,张籍等则均师从过韩愈。韩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贬柳州,“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可见,当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厌学、“耻师”风气。《师说》也承认童子“择师而教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所谓“耻学于师”究竟针对何人?

  在韩愈的时代,虽然仍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高门”、“公卿大夫”一类用法,但在韩文中的“士大夫”除了与官位相联系外,却更多地与科举进士背景相关联。中唐以来,由于科举取士弊端丛生、得举者趋利忘道、攀附权贵。我们由此可以判定韩愈所谓“耻学于师”者就是指那些有进士背景的当朝权贵及其子弟。

  众所周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独尊权威地位屡受佛道冲击。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整合重构意识形态,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统不断削弱。唐代官学虽也设有儒家经典课程,但由于“科举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遂出现“末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经学为意”。如此一来,儒学经师地位自然每况愈下。

  此外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子弟凭借其高贵门第就能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写作此文予以抨击。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3.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在说什么?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指出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接着韩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框架对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

  让学生从第一段找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原句,“是什么”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怎么做”的结论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了得到这一结论,韩愈在之前还进行了说明,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每一部分说的是什么,之后得出下列总结。

  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去惑必从师老师的必要性

  怎么做:凡有道者皆吾师也从师的标准

  (2)又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体上是正反论证相结合,第二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文章第二段从反面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重要性,开头首先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叹开头,感叹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造成严重的后果——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接着以三个对比来描述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第一个对比——“古”与“今”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第二个对比——“少”与“长”对比(“爱其子”与“于其身”)第三个对比,“贱”与“贵”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标准,呼应自己第一段倡导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用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正确性。

  (3)在论证过程中,语言上有哪些特色?(这一教学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对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B.顶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C.语气词: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其可怪也欤”中的“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这些语气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气,起强调作用。

  五、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议论文三段论:引论——本论——结论

  引论(提出问题):古之天下必有师

  本论(分析问题):师道不传,严重后果三个对比

  结论(解决问题):从师标准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5)

——声乐教学课件3篇

声乐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初学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初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演唱。

  2.在欣赏、歌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理解歌曲的特点。

  3.能理解歌曲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畅谈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较准确、自然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2.难点:能基本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歌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2.交流: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及表达的情感等。

  二.学唱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初步感受歌曲

  (1)听录音范唱。

  (2)交流:歌曲的情绪和演唱形式。

  (3)再听录音范唱。

  思考并交流:歌曲的旋律有哪些特点?

  2.学唱歌曲

  (1)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让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旋律,注意到弱起的乐节与乐句,气口的安排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听教师范唱。

  思考:根据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3)跟随范唱轻声唱歌词。

  (4)跟随电子琴伴奏演唱歌曲。

  (5)师生对唱,及时发现并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3.歌曲处理

  (1)思考并交流: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2)完整地演唱歌曲。

  (3)小结。

  三.拓展与延伸

  1.师生一起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表演。

  2.师生话心声。

  3.师生一同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后半段,并创编歌词。

  四.在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的演唱中结束本课。

声乐教学课件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人的幸福感、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唱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形象直观性、体验性、探究合作性、综合性教学法,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六、教学手段

  采取听歌曲、看影片、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感知音乐。

  七、教学思路

  抓住学生的好奇、好动、形象直观思维强的年龄特征和注意课堂上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八、教学组织与形式

  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合作、注重个性发展,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提醒和帮助为辅,增强孩子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九、教学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对音乐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

  2、课件展示*地图。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风光吧!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

  问:我们的祖国美丽吗?我们的祖国强大吗?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唱课题

  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切)。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唱。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四、聆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聆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我为你们再唱一遍,请四位孩子根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

  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师: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

  3、采取师问唱生答唱的形式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分小组闯关比赛把这首歌完整地学会呢?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第一关: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

  师:第二关: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

  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

  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指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

  问: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现了哪些地方不要唱?

  6、让学生回答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

  问: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手在下代表什么?

  师:第四关: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

  6、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整歌唱一遍歌曲。

  7、全体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感情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

  师:孩子们,祝贺你们闯关成功,你们真棒!为了庆祝你们的成功,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

  8、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

  六、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用课件播放歌曲《娃哈哈》,学生欣赏。

  问: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全称叫什么?

  2、用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学生欣赏。

  问:*的首都在哪?*第一位领袖是谁?

  3、用课件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奏。

  问:这是什么歌?

  问:当我们听到*时该怎么做?生答:立正站好、行队礼……

  师:听,*还在响,孩子们拿出的行动来做个爱国的孩子!

  4、继续完整地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课件有升*的场景,要求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行礼。

  七、课堂延伸

  师:谢谢热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八、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为我们是*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最后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

声乐教学课件3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有关声乐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在练声和歌唱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

  2、打开牙关,稳定喉咙的位置歌唱,解决歌唱中的基础问题,从而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三、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打开歌唱通道(打开牙关,放下喉头),积极的歌唱,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六、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七、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气息冲击声带产生声音,通过人体共鸣器官打开和运用,声音扩大和美化)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 3 2 | 1 —‖

  U……………………

  (2)1 2 | 3 2 |1 —‖

  U……………………

  (3) 1 2 3 4 | 5 4 3 2 | 1 —‖

  U……………………

  (4)5 5 |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与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按要求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歌曲练习(对上学期内容回顾和巩固)

  《花非花》、《大森林的早晨》、《大海故乡》、《红豆词》

  (1) 作品分析:《花非花》

  曲调优美,形式短小,连前奏在内,只有10小节。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地表现出这种意境。白居易的《花非花》节律规整,奇丽缠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而黄自的音调则完美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该曲不愧一首短小而精美的艺术歌曲,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歌曲继承了诗的意境,节奏*衡,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强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覆盖着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后逐级下行,后为*述的音调,具有谜的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向低趋于*衡,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地结束,追惜、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红豆词》(清)曹雪芹 词;刘雪庵 曲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表达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而不能一味的最求方法。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大森林的早晨》

  《大海呀故乡》

  3、学生演唱一遍,老师指出学生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并纠正。

  4、学生再次完整地演唱一遍。

  (三)小结:明确声音的发声理念,并尽可能地在今后的声乐技能实训课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准确真挚地表达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布置作业:

  《绣荷包》

  《嘎哦丽泰》

  《红豆词》

  《点绛唇,赋登楼》

  《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6)

——我为你骄傲教学课件3篇

我为你骄傲教学课件1

  教学要求:

  1、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2、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二、教具准备

  本课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挂图“我为你骄傲”,这是图中的老奶奶写给小男孩的一句话。在这句话中,“骄傲”又是什么意思呢?老奶奶为什么说“我为你骄傲”?答案就在课文里,我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借助生字表,同桌互读生字。

  4、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不懂的问题,与小伙伴共同探讨,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欣赏“真情”

  (1)老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感受课文的美妙,感悟人格美。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甲:课文特别感人,男孩子的诚信,老奶奶的宽容,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的印象。

  乙:我也为小男孩骄傲。

  丙:我要学习小男孩的美好品德,学会承担责任,更要向老奶奶学习,有一颗宽容的心。

  2、自读,感悟“真情”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①“我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窗户。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这些钱足够用来修理窗户了。”

  (小男孩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虽然当时没有承认,但心里却很不踏实,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给老奶奶带来的损失。)

  ②“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

  (小男孩能够实事求是向老奶奶道歉,十分坦诚。)

  ③“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来到老奶奶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一直等”说明小男孩改正错误心切。当完成任务后,心里顿感轻松,具有一种对自己所做负责的精神。)

  ④“当饼干快要吃完的时候,我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老奶奶有一颗宽容的心,她不因孩子有过错而批评、训斥,而是用宽大的胸怀包容孩子,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并为孩子能承认错误而鼓励孩子,为孩子能主动改错而骄傲。)

  (3)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3、分角色读,体验“真情”

  (1)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分角色对读,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

  (2)讨论“我”的情感变化。

  (很开心——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

  ①“我”为什么那么开心?

  (我觉得扔小石子很有意思,很有趣。)

  ②“我”为什么害怕?

  (石头砸在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③“我”为什么很不自在?

  (担心老奶奶知道是自己干的,毕竟错误是自己造成的,每天还要送报纸与老奶奶见面,感到很不自在。)

  ④“我”为什么感到一阵轻松?

  (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将三个星期积攒的7美元作为补偿,给老奶奶修理窗户用,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奶奶,心里觉得踏实了许多,顿感轻松。)

  ⑤当他看到“我为你骄傲”的便条时又会是什么心情?你能感受到吗?

  (既高兴激动又内疚。为老奶奶能谅解他而高兴,为老奶奶的宽容而激动。内疚的是自己犯了错误没有及时承认。)

  (3)猜测老奶奶的情感变化。

  ①当老奶奶知道玻璃打碎了,她没去问,她在想什么?

  ②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些什么?

  ③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7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她会想什么?

  ④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

  (4)体会情感变化,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4、联系生活,领悟“真情”

  (1)你觉得“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这次过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3)当“我”看到老奶奶的字条,“我”又会怎样做?与小组同学交流。

  (四)读全文,总结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说说学完课文的感受。

  (要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别人。)

我为你骄傲教学课件2

  【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凝: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

  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三、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习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我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3、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板书: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四、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璃”的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二、自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习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

  2、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二、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怎么解决的。

  三、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四、积累语言

  1、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3、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水*。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课文,在教学时着重抵住体会“我”的心里变化,让学生借“我”的角色来抒自己的情感,学生感悟得全面又深刻,最后让学生对老奶奶的话提出质疑来感受“骄傲”一词在这儿的深远意义。

我为你骄傲教学课件3

  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句子投影片。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a.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3.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奶奶我

  送报的孩子你

  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璃的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纟,再写米,最后写。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a.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

  b.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2.分组或全班交流。

  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怎么解决的。

  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积累语言

  1.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3.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水*。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7)

——景阳冈教学课件3篇

景阳冈教学课件1

  《景阳冈》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课文,该文作者是施耐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景阳冈的教学课件,内容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文中重点词、句、段,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感受《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精彩和独特。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以及武松的豪放、勇武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部分内容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打虎英雄 ——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前两个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武松面对老虎进攻时的三个“闪”字,既表现了动作的准确,又体现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于学生而言,武松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也很熟悉,但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读懂文章,并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把重点定位在第三部分,以一个大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打虎部分展开讨论,并借助做动作、看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读打虎、议打虎、看打虎中感受《水浒传》描写的精彩独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好汉歌》,教师自然拍手 ,和学生一起唱这首歌,充分调动起学生情绪。

  师:同学们,一曲好汉歌听得我们精神振奋,荡气回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哪些同学读过书或看过电视剧《水浒传》?

  师:《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是家喻户晓,作者施耐庵塑造的108个英雄好汉更是深入人心。你能说出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吗?

  生1: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苦行者武松

  生2: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拼命三郎石秀

  生3:母夜*孙二娘、花和尚鲁智深

  ……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武松还有一个称呼叫武都头,你知道武都头的由来吗?

  生:因为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害,阳谷县的知县见他忠厚仁德,就封他为武督头。

  生:而且知县见武松武艺高强,觉得将来一定大有用处。

  师:这正是“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他打虎时的精彩片断——《景阳冈》。(板书课题),这个片断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一曲《好汉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引发了学生对于《水浒传》中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再现。紧接着通过对于故事中人物及情节的回顾,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初步激发了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师:通过预习,哪位同学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武松在景阳冈一家酒店内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

  师:你介绍得非常清楚,谁能用一句话简单来说一下。

  生: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故事。

  教师板书:武松打虎。

  师:除了打虎,作者还描写了什么?

  生:饮酒 上冈 下冈

  (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文要点,理清文章脉络,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并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三、研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你最喜欢课文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描写武松喝酒那几段。因为别人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打死老虎,更能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武功高强。

  生2:我最喜欢他上冈那一部分,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官府的榜文,还是决定要上冈,可以看出他非常勇敢,也很要强。

  师:对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

  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生3:我喜欢武松打虎这一部分,当老虎进攻的时候,文中没有说武松躲开,而是说他一闪闪到一边,这样写让我们觉得武松动作非常敏捷,也写得很精彩。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也非常善于抓住作者用字的准确性。请同学们把这一段中的“闪”字换成“躲”,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觉得用“闪”字好,用“躲”好象显得武松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躲开,而用“闪”可以表现出武松反应很快,动作轻巧。

  生2:我也觉得用“闪”好,这个“闪”字,还让我们感觉到武松在躲避开的同时,也在想如何对付这只大虫。

  师:看来准确的用词不仅令我们的文章丰富精彩,还能恰当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像说评书那样,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生:读这段文字

  师:从这段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可怕,进攻的招式也很厉害,一旦被打中,可能就没命了。

  生:我觉得作者把老虎写得这样凶猛,为的是突出武松的勇敢和敏捷。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衬托的手法,以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敏捷,智勇双全。

  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打虎的开头就让我们觉得如此精彩,面对打折的梢棒,武松作何选择呢?

  生:读课文11自然段

  师:武松分别用了哪些招式来对付这只大虫?

  生:学生随机找出文中动词。

  教师板书:揪 按 踢 提 打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表演以下吗?

  (学生上台表演)

  师:看来我们和武松还是有些差距的,现在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这位英雄的搏斗现场。播放武松打虎视频。

  师:看完片断,结合课文,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动作敏捷、智勇双全、本领高强

  生2:还是个性格豪爽、力大无穷的人

  师:你能再来表演一下吗?注意要通过这几个动作表现出他的特点。

  师:这次好多了。不过武松这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所以,要想和他一样,得下一番苦功夫。

  师:让我们自由读一读,在体味一下那惊险的场面。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武松的故事?

  生1:武松威镇安*寨

  生2:武松醉打蒋门神

  ……

  师:武松只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水泊梁山的108将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每个人的背后也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够认真阅读《水浒传》,做更深入的研究,老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中有人能够站在百家讲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水浒。

  [景阳冈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1.教学课件景阳冈

  2.声乐教学课件

  3.暖流教学课件

  4.长城 教学课件

  5.白杨教学课件

  6.《国殇》教学课件

  7.采山 教学课件

  8.识字教学课件

  9.将心比心教学课件

  10.dtnl教学课件

景阳冈教学课件2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景阳冈教学课件3

  学习目标:

  l.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一、自学生字

  1、按要自学要求组内交流。

  2、分组展示自学成果。

  3、理解难懂的词语:

  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 但凡:凡是,只要。

  吊睛白额大虫:大虫,老虎的俗称。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印信:印章。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 耻笑:鄙视并嘲笑。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酥软:肢体软弱无力。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给地面上的东西造成很大的灾害。

  二、导入新课

  1.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武松急着赶路,是回清河县寻找哥哥武大郎,打死老虎后,被阳谷知县看中,做了步兵都头。这样,一是激发起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是更便于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景阳岗》选自 第 回,这是我国著名的古代 ,写的是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 位好汉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

  3.快速读课文,把课文分成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哪一部分是重点?为什么?想想喝酒上冈下冈这三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

  4.认真朗读打虎部分,用描写老虎攻击武松的句子,体会老虎: 。武松是怎样防备的?用~~~画出来。(可读不抄)闪字换成躲字好吗?为什么?

  5.认真朗读打虎部分,用△标出武松表示打虎时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能把

  6.你能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出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的语句说说。

  7.选择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注意现表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有重读出来。

  四、拓展

  1.小练笔,续写这个故事。

  2.读读原著,有关本文的部分。

  五、检测

  1.做《同步精练》一至六题。

  课后反思 :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

  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8)

——学前拼音教学课件3篇

学前拼音教学课件1

  教学目的

  1、学习复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2、初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读准ieüee的音,认清形。

  教学难点:ieüe的发音和四声调的读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已学过的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2、师:“同学们,秋天来了,拼音王国的枫叶红了,瞧,枫叶为我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看看谁能热情的叫出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aieiui的四声)

  二、教学ieye

  (一)教学ie

  1、师:一阵风吹来,枫树叶子抖了抖自己的身子,你们看到了什么?(课件播放枫树落叶的情景,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说得真棒

  2、师:枫叶落了一地,美丽的落叶中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复韵母呢(出示ie)谁来试着把这个复韵母读一读(学生读)

  3、师简介发音方法,师生互动说发音歌:我是i,我是e,i和e手拉手,滑滑梯ieieie。

  4、师:谁还想和老师来说发音歌(指名和老师合作)

  5、师:多有趣呀,快和身边的小朋友练一练吧(同桌互练)

  6、师:我是邮递员,天天把信送,送到谁的家?

  生:送到我的家!(开火车读ie)

  7、师:看,韵母表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师把卡片ie贴到韵母表中)

  (二)教学ye

  1、师:“听说ie就住在拼音王国里,拼音王国的成员们可喜欢她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ie特别善良,可爱帮助人了,谁有了困难,她就会伸出热情之手,国王为了奖励她,用神奇的魔棒一点,把小i变成了大y,你们知道变了大y的ye是怎么回事吗?”(课件出示ie—ye)

  生:ye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给汉字注音。

  (师把卡片ye贴到整体认读音节表中)

  师:这下ye可高兴了,看,他们带着音节小帽子排着队出来了,谁给大家读一读。(出示ye四声,组词)

  三、主动探究,学习üeyue

  (一)学习üe

  1、师:“时间过得真快,美丽的夜晚来临了,瞧,这弯弯的月亮象什么?(出示月亮图)

  师:“多可爱的月亮呀,他为我们带来了第二个复韵母,你们猜他是谁?”(出示üe,师指导读音,个别读、同桌互相读)

  2、师采用轻声提问法,指名读。

  3、师:(让幼儿拿出卡片üe)请同学们给üe戴上你喜欢的声调小帽子,注意,帽子要戴在哪个字母上?”

  4、找几个同学到前面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自己标的带调韵母。

  5、师把卡片üe贴到复韵母表中

  (二)学习yue

  1、师:“同学们读的真开心,可üe怎么掉眼泪了(课件üe上两点闪动)?哦,我知道了,原来他也想象他们(师指韵母表)一样给汉字注音,你能帮帮他吗!

  生:前面加个大y,把üe上两点去掉

  师:(出示卡片yue)是这样吗?你们真是太聪明啦!下面,让我们用掌声欢迎整体认读音节yue出场(课件出示y—üe—yue)

  师:这下üe可高兴了,两滴眼泪也不见了(课件yue闪动)

  2、师把yue贴到整体认读音节表中

  四、轻松快乐

  师:月亮姐姐看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还特地送来一首歌,让我们拉起小手,坐上月亮船,轻松一下吧!(课件出示月亮图,播放歌曲)

  五、书写活动

  师:同学们,二个复韵母和我们玩了半天了,让我们打开注音本,把他们送回家吧!先让我们的小手指做做准备活动好不好(做手指操)

  师:写字母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上边不顶天,下边不落地,中格写满要牢记。

  (师用实物投影范写,把幼儿作业通过实物投影引导大家评议。)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9)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菁选3篇)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此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此篇文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此篇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此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此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此篇文章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此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此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三 [探寻背景]

  此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此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此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此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 语篇脉络梳理 ] 语篇品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此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此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此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此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此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此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此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此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此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此些人),此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此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此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体会】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此篇文章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此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此就失去此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此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此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此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此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写作特点赏析

  (一)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此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此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此篇文章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此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此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此篇文章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此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二)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此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此种风格,在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此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此篇文章此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此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此篇文章在此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此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此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此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此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附: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此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此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此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此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此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此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此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此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此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此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此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人个新名字。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文章中“尊师”“重道”的观点。

  2、积累“传”“师”“从”等多义词用法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内涵。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感知全文,解读第一段。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1、先秦散文──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

  2、单元提示,唐代散文三种形式:说、赋、疏、传

  二、文本感知

  1、解题(板书课题):师说(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作者(投影显示)

  ①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古文运动,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诵读指导(音频播放)

  ①音频听读一遍,展示注音,学生标注字音,重点词。②学生自读一遍,注意节奏。③指明一学生读一遍。纠正字音。

  4、解读第一段

  ①学生结合注解自学第一段,找出难解文言词句

  ②教师讨论纠正词义、句意。

  三、背诵指导

  1、梳理第一段结构

  〖板书〗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阐述从师的道理(为什么)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

  2、学生背诵5分钟。

  3、学生自查,默写,自我检查。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2、3题

  2、第二教材前7道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文言词,解读并背诵第二段。

  【教学流程】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第一段

  2、检查讲解课后二、三题

  3、提问:韩愈的文学常识要点

  二、研读课文

  1、齐读第二段

  2、文本研读

  ①学生结合课后注解翻译,明确重点文言词句。

  ②一小组翻译并指出重点词,组内其他学生随机补充

  ③师生共同完成对本段文言词的积累整理

  3、背诵指导

  ①梳理结构结果

  今昔对比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

  贵贱对比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②小结方法(对比论证、反面论证)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③根据结构背诵本段(5分钟)

  ④学生默写并自查


《师说》教学课件3篇(扩展10)

——山村教学课件

山村教学课件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会背诵古诗。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咱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推荐访问: 教学课件 师说 《师说》教学课件3篇 《师说》教学课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