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菁选2篇

2023年度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菁选2篇

时间:2023-03-11 11:06: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通俗易懂,但是,文字的表达效果却又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准备在语言表达上做文章,通过对比,积累语言表达的感性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菁选2篇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通俗易懂,但是,文字的表达效果却又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准备在语言表达上做文章,通过对比,积累语言表达的感性的方法,再通过对比,把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对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教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

  1、 学生阅读活动,得出结论:课文丰富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造人以后的喜悦、造人的辛劳、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内容。

  师生研讨:析读相关语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来丰富这些内容的?

  得出结论:借助想象来丰富情节,借助描写来丰富细节。回读课文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语句,说说,通过这些丰富了的内容,我们可以感知到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阅读活动,得出结论:女娲是一个神,她无所不能;女娲是一个人,有人的七情六欲;女娲还是一个母亲,有母爱情怀,有勤劳品格。

  教师板块小结: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通过神奇的幻想,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想象,是神话的生命,描写,是生动的前提。

  2、学生阅读,思考,一致认为,《女娲造人》一文中,所丰富的情节与所丰富的细节,都可以移植到“上帝造人”的故事里来。我追问:女娲造人与上帝造人,在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女娲造第一个“人”以后,是继续不辞劳苦地造第二个、第三个……而上帝,造出“亚当”以后,把伊甸园交给他管理,自己就休息去了;女娲利用神力把人直接分为男女,而上帝,却是很细心地为亚当造了“夏娃”;女娲安排了人类的繁衍,而亚当和夏娃是因为偷吃了禁果受到上帝的严厉惩罚,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们相亲相爱,繁衍了后代;女娲身上是母性,而上帝,身上应该带着父性才对……

  接着,我就让学生动笔,来改写上帝造人的神化故事,要求采取丰富情节与丰富细节的方法,既写出与女娲造人的“同”,也要写出与女娲造人的“异”。

  这个“写”的环节,因为时间的原因,我把它当作了课外作业。从学生的改写作业来看,语言表达训练的效果是很显著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改写活动中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普遍性”方法,通过比较,学生还关注到改写活动中要关注的语言运用“特殊性”要求。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2

  通过比较阅读(课文内容和课后一则写《女娲造人》的简短文章《风俗通》)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写法,整堂课的环节较为流畅,学生也易把握。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有关造人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做,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但语文教学始终是一门缺陷的艺术,只能做到更好,不能做到最好,我认为以下地方值得自己思考:

  1、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比较阅读,说出课文好在什么地方。很多学生一想到比较阅读,并要说出异同,就变得很严肃,开始上课对课文产生的喜爱之情一下子就被抛开了,好像是又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也是课堂显得沉闷的原因。

  2、课堂评价不到位。如有学生提出“女娲到哪去了?”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对以神话形式解答的学生,我没能给予肯定,只对一位回答“女娲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学生极其赞赏。这个评价说明我本身的教育机智不够,对问题的`认识较窄。

  3、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学生质疑这个环节,学生问题较多,当超过我规定的时间时,我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采用了较生硬的方式,直接过渡,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缺憾。

推荐访问: 女娲 反思 造人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 菁选2篇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00字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0字 小学六年级《女娲造人》教学反思?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