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把青年成长放在第一位,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思考与感悟4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一)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把青年成长放在第一位,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广大青年也当响应党的期盼,积极做好干事创业中的“要”与“不要”,强化自身建设,去肩负时代重任,肩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不要”只是奔波,“要”奔跑。
有思想,事半功倍;无思想,事倍功半。过去的一百年里,正是在一位又一位、一代又一代的有思想之青年接力奋斗下,党和国家事业才迈入了新的台阶。正如民族蒙难、文明蒙尘之期,青年毛泽东、青年周恩来等有志之士、有思想之士挺身而出,带领党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再如胡福明,时刻保持思想警觉,凭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国内思想解放热潮,进一步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当代,广大青年干事创业也当如此,带着思想去奔跑,而不是因为文山会海,机械的奔波。倘若青年只知一味奔波地去干工作,很容易导致工作干不好、工作没有质量,事倍功半;而带着思想去工作,遇到新事物就会有想法、遇到困难就会有办法,变苦干为巧干,变死板为灵活,事半功倍,以“奔跑之姿”进入新征程。
“不要”投机取巧,“要”真学真干。
当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发展任务必然日益繁重,广大青年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当代青年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能理解、极其认可的是新时代的青年能带着思想,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部分领域的快速发展,但往往有人聪明用错了地方,要么站在法律的灰色地界,“钻空子”“打擦边球”,要么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糊弄任务,这都是要不得的。广大青年要利用好自身知识文化、理论水平较高的优势,主动把自己摆放到艰苦环境中、复杂局面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增强担当;还要拜人民为师,虚心地向身边的老同志学方法、学本领、学经验,还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干结合,真学真干,以“一番事业”作新征程答卷。
“不要”剑戟森森,“要”向上向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青年也当是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全面拔高的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品德不好的人只会损害集体利益,被时代和人民唾弃,广大青年唯有在“才”的基础之上有优“德”,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方能为民族复兴事业汇聚磅礴伟力。一方面要增强文化自信,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红色理论中汲取向上向善动力,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锤炼高尚品格;另一方面要始终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展现新征程上的好青年风貌。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二)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曾写信告诫两个侄儿。学习龙伯高这种敦厚周慎的人不到家,就像雕刻天鹅不成还可以像一只野鸭,而学习杜季良这种豪侠仗义的人不到家,就像画老虎不成功反而像狗了,这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由来。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只有“刻鹄”的谨慎而没有“画虎”的果敢。“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最朝气蓬勃的群体,在新的赶考路上应当踔厉奋发,敢于“画虎”。
自信人生二百年,胸怀大志不妨“好高骛远”一点。干事创业应当脚踏实地,可少数年轻干部将眼光局限于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上,缺乏谋事的主动性、担事的积极性,看起来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实则陷入了简单重复、低效循环的怪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年轻意味着能力素质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意味着人生事业发展还有无限种可能,不要自己给自己在心中设下了“天花板”。年轻干部应当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在“仰望星空”中把目标定高一些,将眼光放远一些。要敢于为一个目前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梦想而不懈努力,这样即使通过奋斗最终未能“尽善尽美”,回望来路也已经在很多人的成功之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使命在肩不妨“胆大包天”一点。干事创业应当谋定而后动,可少数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过于守成求稳。有的缺乏当仁不让的意识,面对难题明明有更好的思路却不愿“当先锋、挑大梁”,在领导同事面前故意“藏拙”。有的缺乏敢闯敢试的魄力,又想品尝成功的喜悦又怕经历失败的苦涩,在机遇面前犹犹豫豫、缩手缩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唯担当。”愿不愿谋事、敢不敢担事、能不能成事,既反映出党性修养和精神状态,也体现出眼界格局和能力水平。年轻干部要增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中砥砺实干真功。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打破常规、创新实践中抢抓发展机遇。
不要人夸颜色好,胸怀公心不妨“棱角分明”一点。人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应当主动融入集体,可少数年轻干部受到某些消极官场哲学的影响,错把“圆滑”当成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与领导同事交往见风使舵,看到不良现象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当起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人说要“爱惜羽毛”,也就是所谓“声誉”,那也要看看你爱惜的是哪家的“声誉”,究竟是个人主义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喝彩的“声誉”,还是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的声誉?干部的成熟应当体现在大是大非旗帜鲜明、小事小节坚守原则,而不是心机复杂、城府深沉,甚至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年轻干部要时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坚决同歪风邪气、顽瘴痼疾斗争到底。要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无愧于本心,做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不粘人”干部。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三)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连续在多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了系列要求,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广大年轻干部锻炼成才的“成长手册”。
第一关,修炼“对党忠诚”,立大志、明大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因此,年轻干部成长成才,首先要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理想信念而奋斗。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尤其是当前,我们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必须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非凡魄力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扬雄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位高、有思想;在重大考验面前识大体、有眼界;在重点工作面前讲大局、有魄力。不能只会打“小算盘”,斤斤计较蝇头小利,要纵观常远,打开格局,任何时候都能为“至高目标”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方能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二关,修炼“担当作为”,能干事、干成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只有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才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现如今,“躺平”一词甚嚣尘上,这种看似佛系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消极避世的价值导向。倘若真的沉迷于“舒适圈”,最终必然在“慢性毒药”中摧毁斗志、消耗青春,等到“毒发”早已悔之不及。身为年轻干部,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躺平心态”,要扎实苦干、敢为人先,积极走出“舒适区”,主动跳进“大熔炉”,到条件最艰苦的、群众最需要的、问题最多的地方经受摔打锤炼,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接烫手山芋,在挑战中去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第三关,修炼“行稳致远”,守初心、有恒心。奋斗征途路漫漫,所持有度方能稳中有进。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一方面要守好初心,从小事小节上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正心明德、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另一方面,要“蹄疾步稳”,学会“慢中求快”。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亲身经历:“我年轻时候,想办好事,老熬夜,差不多一个月得大病一场。最后感觉这样干不行,长不了。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是一次“冲刺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热度”,努力做到脚踏实地、精耕细作,持续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潜心聚力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担当作为,以年轻干部的“奋斗之姿”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立身做事指明了前进方向。
千秋大业非一日,后继有人薪火传。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让青胜于蓝、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汇聚民族复兴的无穷伟力。
坚持政治标准“不动如山”,让政治要求贯穿年轻干部工作始终。《论语·学而》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政治过关是选人用人的首要一关。各级组织部门要着重关注年轻干部的政治忠诚是否始终如一、政治立场是否毫不动摇、政治能力是否全面过硬,把“政治得分”优秀的“种子选手”选出来、用起来,把“政治成绩”不合格的“害群之马”辨出来、清出去。要建立年轻干部“政治台账”,通过个人自述、组织调研、民主评议、社会评价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掌握干部一贯表现,特别关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重大挑战考验时的现实表现,全面描绘政治能力“动态图”。
坚持思想理论“水涨船高”,让理想信念深植年轻干部心灵深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全体党员干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组织部门要有计划、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学习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入学第一课”和“干部必修课”,用心领悟这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推动实际,引导年轻干部在为民务实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于生动实践里发现人生精彩价值。
坚持实践锻炼“强筋壮骨”,让艰难险阻成为年轻干部练兵之地。《说苑·政理》有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年轻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组织培养,不负人民信任。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作为年轻干部“抽穗拔节”的关键历练,组织年轻干部在面对面联系群众中砥砺党员初心使命,在硬碰硬解决问题中提升干事创业本领。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在为民办事中担使命。要让年轻干部多捧捧“烫手山芋”、多过过“刀山火海”,在扛重活中练就铁肩膀,于打硬仗中锻造实作风。
坚持正反激励“双向发力”,让用人导向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动力。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事业为上,践行以事择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摆脱论资排辈的“一潭死水”,激活踔厉奋发的“一江春水”。要加强年轻干部“传帮带”,政治上补足精神之“钙”、工作上强化支持力度、待遇上消除后顾之忧、心理上提供专属服务,让年轻干部政治上叫得硬、工作上叫得响、口碑上叫得佳。对于年轻干部,组织部门除了要善用正向激励,也要拉出“负面清单”。要定期分析年轻干部队伍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四
《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秦一部著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有云: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细细评味,其中“争”与“不争”的辩证思想,依然为党员提高格局、开阔视野提供了指导意义。在新征程上,党员干部需要深谙“争”的智慧,以内无妄思保外无妄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止于至善,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不争职位,争职能。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由于工作需要的出发,不同能力的党员干部需要处在不同的岗位。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职位高低,都要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其位、谋其政、用其心、尽其力,每个平凡岗位依旧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党员干部要树牢全局意识、大局观念,放平心态,提高站位,立足自身岗位,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聚焦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工作、聚焦群众的关心关切,把学业务、练膀子作为第一要务,甘心当“小学生”,虚心向前辈请教、向群众学习,潜心研究、补足短板,成为业务的“政策通”“活字典”“全能手”,努力做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不争奢侈,争勤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部分党员干部放弃了以俭修身、以俭兴业的“传家宝”,忽视了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情的原则,思想上开始蒙尘褪色,“心中贼”开始出现,违背初心、忘记使命,甚至突破纪律底线,走向违法犯罪。俭为廉之根,廉为官之本。崇尚节俭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让勤与俭成为从政做事的标准和自觉,杜绝讲排场的奢靡之气、撑门面的攀比之风,比干劲不比阔气,为人民不为自己,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永葆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不争奖杯,争口碑。
干部业绩在实践,声名在民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的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树牢“为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政绩观,涵养“功成不必有我”的精神境界,增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感,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深入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访问: 重任 复兴 争做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思考与感悟4篇 对《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与感悟 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感悟 从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角度 谈一谈如何争做时代新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