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唯一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更多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深层探究、朗读感悟
1、找出课文中描写老人神态的词。板书:*静。
点名读三句话
2、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静地望着我。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板书:(沮丧──神圣──沮丧──羞愧、兴奋。)
问:是谁让我的心理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画出老人的语言。点名读、自读,说感受。
老人真的“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联系上文谈)
点名读、师生配合读。
3、出示:她一直很*静地望着我:
⑴从老人*静的眼神中,你读出了什么?
⑵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⑶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信心)
4、出示:她慈祥的眼睛*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三、想象拓展、突破难点
师:*静实则不*静,*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当我沮丧时,老人*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坚持拉琴时,老人*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演奏水*渐渐提高时,老人*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问:她慈祥的眼神*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师:正是因为老人热情、耐心的鼓励,像深深潭水一样的眼神,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的听众,才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四、总结点题、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你能从最后一句中感受到什么?
(对老人的怀念、感谢,老人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师: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课题。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2、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仰、感激之情。
3、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仰、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接触了一篇感人的课文,还记得题目是什么吗?师板书课题。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将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吗?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爱的雨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直奔重点,挖掘主题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来,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读书的收获:
⑴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上面的内容都说明作者很自卑。)
⑵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说明作者有了一点点自信。)
⑶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信心十足,不怕别人的嘲笑。)
3、看板书总结过渡:可以看出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直是一个奇迹,那么创造奇迹的人是谁?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不*凡的老人她用什么创造了奇迹,请同学们仔细读书,找出描写老人的句子,把你的体会在书上作一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交流。
4、交流读书收获:老人用了善解人意的诚心,用了鼓励的话语,用了欣赏和期待的目光:
⑴“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静地望着我。”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
所以老妇人就这么*静地望着,望着,这样的情景只是发生在这一天吗?是啊,坚持了好久好久,你从哪儿看出来?
──她一直很*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是啊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一位极瘦──
当我有了几份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看到了,也是一直──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还是用她慈祥──
她的*静给了我力量,还给了我──(勇气,动力,奋斗的目标。)
此刻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的神情有着奇特的功能,我们来听老人的话语,看看你又感受到什么?谁来扮演老人读老人的话。
⑵“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听着她的朗读,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
(尊重他人,真诚无私,循循善诱,对音乐爱好者的怜惜。)
我们为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妇人深深地感动着,老人让小男孩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对他关心、支持和帮助,使他自信地对待每件事。带着你的这些体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分组读。
5、说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老人是多么陶醉啊,你看到了吗?(放小提琴曲)一支优美的曲子在林间流淌着,美妙的音符从她的身旁闪过,它就像太阳,温暖着她,更温暖着也陶醉其中的小伙子。
三、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知道真相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板书:
感激、敬仰。
2、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想看看原文是怎样的结尾吗?配乐齐读: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的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的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3、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看到了美丽的心灵,我想内心更会升腾起美好的情感。下面就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4、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你们的收获就是老师最大的收获。作为教师,我更加感到自己正是要做一个这样的`倾听者,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微笑,让你们从我这里得到满足和自信,快乐健康地长大!愿感恩和付出同时在我们身上体现,真、善、美与你结伴。今天回去写一篇日记《一个值得感谢的人》。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能理解并说出雾凇的形成过程。
3、感受雾凇的奇特美丽。
一、激情导入,回顾设疑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在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的确,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被誉为*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理解了生字新词,还初步领略了雾凇这一最为独特的景观,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道,去吉林,去细细品味,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
还记得上节课提的那个问题吗?
二、自读自悟,与文本对话
1、出示问题:雾凇奇在哪儿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一边读,可以一边在文中勾勾画画,读到动情之处,还可以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2、小组交流,生生对话。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多方对话
同学们,交流好了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聊聊吧!雾凇“奇”在哪儿?
(一)雾凇“奇”在形成。
相机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引导。那我们现在就先谈谈它的形成过程吗?你觉得它的形成过程奇在哪儿呢?
1、同学们,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1)奇在它的形成条件。必须满足严寒季节,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指名说。注意过于饱和。对照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来说说看吗?
能理解过于饱和吗?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弥漫笼罩淹没)指导朗读。
(2)同学们,雾凇的形成过程还奇特在哪儿?注意到这个字——“涌”,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呢?
指导朗读,读好“涌”。
2、谁来读?让我们一起再读。“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还奇在哪儿?
出示句子:
师:此时“渐渐地,……镀上了白银。最初……”
雾凇形成的过程中,引读。(一生读)
生: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师:再读。出示这句话。
什么词是最重要的?(最初逐渐最后)
师:原来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形成的。(配乐)
3、谁来说一说这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
师:所以说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生齐说。
(二)雾凇奇在“景色”
1、同学们,雾凇被成为奇观,不仅奇在它的形成过程,还奇在哪儿?
2、是的,雾凇的面纱就要拉开,奇在它的景色?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雾凇样子的句子?哪个词你印象最深?
3、“千姿百态”。可能有哪些姿态?“琼枝玉树”。师:就像用白玉装饰起来。
4、介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介绍这首诗)这是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话,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使人既感到充满寒意又感到春意盎然。)
全班读诗句。
5、同学们,奇吗?谁愿意读一读。
6、生读1、3小节,指名读,齐读。(配乐)
(配乐)
7、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吉林的`雾凇吗?配乐欣赏雾凇奇景。
8、难怪,在吉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示)“夜看雾,晨看挂,待到正午赏落花”雾凇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9、雾凇的“奇”此时在你的脑海里,你是怎样理解的?(神奇、奇特、奇妙、奇幻……)
四、比赛诵读内化语言
雾凇奇景,令人陶醉,优美的句段,令人回味。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诵读比赛,喜欢那个自然段,就背哪一自然段。
五、课后迁移,升华认识
1、课外阅读一些描写雾凇的文章,进一步升华对雾凇的认识。
2、阅读《补充习题》上的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22雾凇奇观
景色形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课时重点:
讲读全文,知道野兔的勇敢机智,懂得在一定的条件下,弱者也能战胜强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防备、奇异、俯冲、敏捷、巧计、扑棱、盯住、警惕、弹出。)
2.选词填空。(选择复习中的词语,填入文中)
那只野兔竖起两只长长的耳朵,( )地趴在坑里( )前方。我悄悄地饶到它背后,伸手去抓。不料,它早有( ),只见它( )地往旁边一跳,飞快地逃跑了。我正要去追赶它,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幕( )的情景——野兔居然用( )踢死了老鹰。
师:眼前出现的是一幕怎样的奇异情景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三、第四小节。读了课文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让大家讨论学习。
学生设疑,教师整理。
(1)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老鹰的凶猛?野兔的机敏又表现在哪里?
(2)野兔用怎样的巧计踢死了老鹰?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抓住词句,自悟解疑。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读读课文,想想意境,品品词句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用直线划出表现老鹰凶猛的词句
(1)一只老鹰在低空打了个盘旋,斜着身子,向野兔俯冲下来。老鹰张开了爪子去抓野兔的脖子。(俯冲、张开、抓)
(2)老鹰盯住野兔不放,扇动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大去。(盯住、打去)
(3)那只老鹰猛扑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猛扑、啄)
2.面对如此凶猛的老鹰,野兔表现得十分勇敢、机智,再读课文,用曲线划出表现野兔机智的词句。
(1)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边一跳,躲开了。(敏捷、一跳)
(2)它并不逃走,反而迎着老鹰跳过去,跳得比老鹰还高。(迎着、跳)
(3)忽然,野兔不动了,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不动了、四脚朝天)
(4)突然,野兔弹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鹰的肚子,一连几下,踢得老鹰扑棱着翅膀,一头栽倒在地上。(弹出、一连几下)
这句话的教学采用置换比较的方法。将“弹出”换成“伸出”好不好?为什么?将“一连几下”换成“踢了两下”行不行?为什么?
师:现在我们知道是怎样一幅奇异的情景了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第四小节。(男生读老鹰的句子,女生读野兔的句子)
4.这只弱小的野兔在这场搏斗中能够打败凶猛的老鹰关键是什么?野兔用了什么巧计踢死老鹰?“巧”在哪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材说明
这是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对人说话的写作方法,在向我们娓娓道来。赵丽宏:著名诗人、散文家,*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副*。1951年出生于上海,其散文创作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雨中的"鸽子》《学步》。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
2、积累重点语句。
教学重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作者,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学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父亲写给儿子的寄语。那么什么是寄语呢?(学生回答后教师重复一次) 这位父亲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他对儿子的期望呢?(学步)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文中父亲的回忆,看看儿子刚会走路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二、引读第一部分感悟儿子学步时的快乐
1、出示那天,你被几把椅子包围着,坐在沙发前摆弄积木,我们到厨房里拿东西。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你时,你咧开嘴笑了。
师:看到这个情景,父亲怎么说——
2、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齐读
师:去掉“居然”读这句话;加上“居然”再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师:从沙发到房门不就是四五步路吗?为什么父亲如此惊喜?
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
师:是怎样行走的路啊?(独立)板书
师:儿子能独立走路了,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
出示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师:这种独立的行走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难怪父亲会发自肺腑的惊喜—
出示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
小结过渡:这种独立的行走带给父亲惊喜,也带给我们奇妙美好。然而学步仅仅是奇妙美好吗?(停顿、沉思)还有什么?快速默读第4、5自然段。
三、读悟结合体会儿子学步的勇气、
1、快速默读第4、5自然段。除了快乐还有什么?
师:你读出来了吗?还有什么?
(危险、代价、纪念)
2、究竟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
屏幕出示要求
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
1、仔细默读四、五段,勾画出关键词句。
2、简要批注自己的理解。
3、小组交流讨论你的理解。
3、全班汇报交流
师:学步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学生汇报(受伤、碰痛的代价;乌青和肿块的代价;摔伤是一种代价;父亲的心痛是一种代价;流血的代价;伤疤就是代价。难道父亲的心如刀割不是一种代价吗?)
点评简单这是学步的代价。
师:在学步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呢?
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字体变红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预设一:
师:(轻轻地)第一次摔倒——
生齐读:(点击变红)“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略重)第二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加强)第三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语气很强)第十次摔倒——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每次你都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这句话你反反复复读了五次,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谈感受
小结:这种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勇气正是学步留给我们的纪念!
你似乎对*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有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
预设二:
师:乐此不疲。乐?(快乐)那“此”在这里是指什么?(走路)走的是什么样的路?
生:高低不*的路;
生:杂草丛生的路;
生:有水洼泥泞的路。
师:刚才同学提到的这些路你用一个词概括?(困难、艰险、坎坷、不好走)
师:这样的路,孩子却喜欢走,走的乐此不疲。
师:请你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这句话
学生个别再读教师点评
全班齐读。
小结:任何事情都是兴趣始,毅力终。这种对学步乐此不疲的勇气、热情和坚持,不正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吗?
过渡:学步,从蹒跚而独立的几步开始。从学步的那一刻起,独立和勇敢、好奇与探寻就存在于我们的天性之中。难怪父亲会说——
出示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四、反复品读,从寄语中体会父亲的期望。
师:父亲还有着怎样的期望呢?自己读一读!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1、自由读。
2、个别读(2人)(点评:意味深长啊!一种警醒!一种嘱托啊!)
师:父亲期望儿子怎样走啊?(勇敢和脚踏实地)板书:踏实
3、全班齐读
师:其实,天下所有父母对儿女都有着这样的期望。一起来读一读——
4、再次个别读。(点评:严肃、*静、激动)
师:其实这就是你的父母想要对你说的话!
师:同学们,在我们就要告别童年,就要小学毕业,踏上下一段人生旅途时,读着父亲这番意味深长的话!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你的心里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说。请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简明的语言写一写对父亲这几句话(或其中某一句话)的理解。
5、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一边汇报一边回扣朗读
读了父亲的话,你对自己的过去有着这样深刻的反思!一个善于反思过去的人必然是能早未来走的更好的人!
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学步的过程,面对未来的道路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
然而,除了独立、勇敢、踏实还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的更好更精彩呢?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思考!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是暖春。面对我们路上的困难,请你记住这句话!
路有弯弯曲曲才成其为路,人在路上有磨难才成其为人。
五、总结全文、延伸思考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父亲想告诉儿子人生亦如学步,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勇敢、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师:让我们把父亲的寄语留在心中!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过渡: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二、赏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3、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精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了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回读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五、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3)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事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2、理解“跳水”为什么是唯一解救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一段告诉我们为什么?板书:放肆(果)取乐(因)。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用不同符号分别圈出写猴、小孩、水手们动作神态的词语)
2、读后讨论:
(1)孩子们为什么哭笑不得?板书:哭笑不得。
因为①猴子把玩笑开到孩子身上,猴子的举动突然而且放肆。板书:摘、戴、爬;②水手们都笑起来,笑声使孩子显得很尴尬。板书:笑。
(2)孩子为什么脸红了?板书:脸红。
因为①猴子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板书:摘、撕、逗,猴子的放肆激怒了孩子。②水手们更大声的笑,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板书:笑声更大。
(3)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板书:追、爬。
3、小结:这段故事情节由水手逗猴子发展成猴子逗孩子;地点由甲板转到桅杆,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变化了。(板书:发展)
4、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思考课后作业1后面的(1)(2)两小题。
2、讨论:
(1)孩子怎样追猴子,猴子又是怎样戏弄孩子的?
“生气”和“气极”有什么区别?你能想象一下当时孩子的心情吗?
(2)当孩子丢开桅杆走上横杆时,甲板上的人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板书:笑→吓呆→大叫一声)
人们为什么吓呆了?(读有关句子)这两名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处境十分危险)
(3)孩子原来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板书:不由得发抖)是突然意识到危险表现出的本能行为。说明孩子刚才只是一心要追上孩子,拿回帽子,没有意识到处境的危险。)
3、师生共同小结:(根据板书)这段围绕帽子,使故事在孩子与猴子的联系中间向前发展,由于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随时有失足摔死的危险,因而使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孩、猴之间发展成生与死之间。故事情节的发展到了高潮。
四、讲读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思考课后作业1中的(3)习题。
2、讨论:
(1)船长为什么要向自己的儿子瞄准,命令儿子跳到水里?
(强调情况紧急,时间不许,突出用枪逼孩子跳的明智。“跳水”是把孩子从险境中救出来的唯一办法,用枪向孩子瞄准是吓唬孩子,强迫孩子服从命令,使孩子转危为安。)
(2)结果怎样?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三层意思:孩子跳水;水手们抢救;孩子获救。领会①“孩子的身体像一颗炮弹似的……”这句话的意思,这句比喻句写出了孩子跳到海里时身体之沉和音响之大,反衬出孩子借以立足的横木之高,暗示出假如摔下来时后果之严重。②水手们是怎样把孩子救上船的?“已经”写出了船员动作的迅速,表现十分勇敢,也说明他们救孩子的心情十分急切。)
3、小结:这段写了在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船长急中生智,用命令儿子跳水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这就是事情的结果。(板书:结果)
五、根据板书,揭示分段规律。
讨论:我们把这篇文章分成四段,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分。
2、还可以根据地点的转换来分:甲板→桅杆→最高的横木→甲板。
3、还可以根据事物的联系和变化来分。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因而; 由于
1、()人们拿它取乐,()猴子就更加放肆起来。
2、猴子的放肆激怒了孩子,()引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3、()孩子追猴子,使猴子更起劲地去逗孩子,把孩子引上了最高的横木。
板书设计:
摘戴 爬 哭 笑不得 笑
发展 桅杆
撕 逗 脸红 追 爬 笑声更大
逗 生气 追 笑→吓呆
高潮 最高的
横木 挂 扭 龇 气极 丢开 笑→大叫一声
走上
结果 大海 跳水 得救 命令 跳水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篇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全文解读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⑴ 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⑵ 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⑶ 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
(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⑵ 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
(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
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 像一幅画(美)
花:半开、全开、含苞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设计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活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感受美
1、以欣赏荷花录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到公园里观赏了荷花,这节课,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再次走进荷花的世界吧!
2、播放荷花录像,学生欣赏。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
二、赏读课文,发现美
1、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诗人,能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打开语文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拿笔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把它多读几遍,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互相交流:
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你分享,赶快找到你的小伙伴,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来,把你们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吧!谁来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出你的感受。
重点句:
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学生交流,从“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这几个词看出荷叶的多、绿和大,并指导读一读这句话,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指导学生感受“冒”就是迫不急待地、使劲地生长,并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
⑶三种姿态的句子:
①师出示描写三种姿态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请再仔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不同姿态的荷花吧!
(师边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边描述)
你们看,这是含苞欲放的荷花,它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这是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的荷花,瞧,她的样子多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啊;这就是盛开着,露出嫩黄色小莲蓬的荷花,它就像一个骄傲的公主亭亭地立在水面上。多美的荷花啊!同学们,用你们的声音将荷花的美读出来吧!
④指导朗读这几句。
三、想象画面,体验美
1、师过渡语:
读得多美啊!是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师范读第三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大自然)
3、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是她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请你们把二、三自然段连起来再用心地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学生交流体验到的美。
四、创设情境,表现美
1、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啊!看来,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在我们心中开出一池属于自己的荷花。现在,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让我们一起用心灵去看,用心去倾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吧!
放课文朗读第四段。师戴上荷花头饰。
2、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我变成什么了?
是的,现在我就是一朵荷花了,而你们就是我的好朋友──小动物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先想想你变成了哪个小动物,要来告诉我什么?
3、师生共同表演,创设情境,体验情趣美。
4、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美美地读读它。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地朗读这一段。
5、自由读、点读、评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创造美
1、美丽的荷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感受,那是因为叶老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了出来。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
生再次欣赏荷花录像。
2、点名赞美。
3、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爱荷花呢,他还写出了一首小诗,来表达他对荷花的爱,想不想听?
师出示投影:
荷花
湖面那纯洁的小姑娘是谁呀!
她乘坐一艘碧绿的小船,
一张娇嫩的小脸儿,
一头长长的秀发。
她,像公主一样温柔、美丽,
衣着并不华丽,
却显出了她的妩媚。
她的发上有一只金黄色的蝴蝶,
丝丝小风吹来,
蝴蝶动了,
把她身上的清香送向远方,
这姑娘就是荷花。
听了他的小诗,感觉怎么样?
其实把你们刚才说的话整理一下,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呢。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一定要试一试哟。
4、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去完成:
⑴画一幅荷花的画。
⑵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⑶背一到两首(篇)描写荷花的诗文。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心也很美,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设计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设计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活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感受美
1、以欣赏荷花录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到公园里观赏了荷花,这节课,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再次走进荷花的世界吧!
2、播放荷花录像,学生欣赏。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
二、赏读课文,发现美
1、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诗人,能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打开语文书,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拿笔勾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把它多读几遍,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互相交流:
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你分享,赶快找到你的小伙伴,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来,把你们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吧!谁来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出你的感受。
重点句:
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学生交流,从“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这几个词看出荷叶的多、绿和大,并指导读一读这句话,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指导学生感受“冒”就是迫不急待地、使劲地生长,并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
⑶三种姿态的句子:
①师出示描写三种姿态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请再仔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不同姿态的荷花吧!
(师边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荷花,边描述)
你们看,这是含苞欲放的荷花,它饱胀得快要破裂似的;这是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的荷花,瞧,她的样子多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啊;这就是盛开着,露出嫩黄色小莲蓬的荷花,它就像一个骄傲的公主亭亭地立在水面上。多美的荷花啊!同学们,用你们的声音将荷花的美读出来吧!
④指导朗读这几句。
三、想象画面,体验美
1、师过渡语:
读得多美啊!是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师范读第三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大自然)
3、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是她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请你们把二、三自然段连起来再用心地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学生交流体验到的美。
四、创设情境,表现美
1、同学们,你们说得多好啊!看来,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在我们心中开出一池属于自己的荷花。现在,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让我们一起用心灵去看,用心去倾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吧!
放课文朗读第四段。师戴上荷花头饰。
2、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我变成什么了?
是的,现在我就是一朵荷花了,而你们就是我的好朋友──小动物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先想想你变成了哪个小动物,要来告诉我什么?
3、师生共同表演,创设情境,体验情趣美。
4、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美美地读读它。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地朗读这一段。
5、自由读、点读、评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创造美
1、美丽的.荷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感受,那是因为叶老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了出来。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它。
生再次欣赏荷花录像。
2、点名赞美。
3、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爱荷花呢,他还写出了一首小诗,来表达他对荷花的爱,想不想听?
师出示投影:
荷花
湖面那纯洁的小姑娘是谁呀!
她乘坐一艘碧绿的小船,
一张娇嫩的小脸儿,
一头长长的秀发。
她,像公主一样温柔、美丽,
衣着并不华丽,
却显出了她的妩媚。
她的发上有一只金黄色的蝴蝶,
丝丝小风吹来,
蝴蝶动了,
把她身上的清香送向远方,
这姑娘就是荷花。
听了他的小诗,感觉怎么样?
其实把你们刚才说的话整理一下,就是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呢。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一定要试一试哟。
4、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去完成:
⑴画一幅荷花的画。
⑵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⑶背一到两首(篇)描写荷花的诗文。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心也很美,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全文解读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⑴ 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⑵ 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⑶ 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
(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⑵ 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
(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
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 像一幅画(美)
花:半开、全开、含苞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3、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全文解读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⑴ 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⑵ 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⑶ 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
(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⑵ 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 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
(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
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板书设计】
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 像一幅画(美)
花:半开、全开、含苞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习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习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近,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设计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5)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激趣
1、师展示“猫”图片,复习上节课知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生答后师板书:
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2、谈话激趣:
老舍爷爷是一个著名的大作家,他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具体的法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你们愿意吗?现在,请同学们带上你智慧的钥匙,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写法
1、学习前三个自然的写法:
⑴ 引导理解“古怪”的意思。
⑵ 师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悟到猫的性格古怪?
⑶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本的。
①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② 了解猫“老实、贪玩、尽职”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一个法宝是:
运用具体的事例把特点写清楚。
④ 师小结提示:
因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时什么都怕,有时又很勇猛,这些特点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又都是事实,所以作者说猫的性格古怪。也就是说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⑤ 让学生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二个法宝是:
围绕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写,也就是先总述后分述,文章才会显得有条理。
⑷ 指名读1、2、3自然段,要求:
读出古怪的语气,生互评。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小猫的淘气可爱?
⑵ 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法宝是:
抓住动作进行细致刻划。
⑶ 有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表现出猫的淘气可爱。
三、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1、师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为例,示范如何品析词句。
2、由学生发现品析词句的方法(找──圈──悟──读)师加以肯定,并通过投影出示“学法”。
3、生依据学法在课本上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师相机补充。
5、思维拓展:
通过交流,我们深深体会到主人是那么爱猫,假如你就是一只猫,主人那么喜欢你,你会怎么做?
6、相机引出问题:
老舍爷爷是怎样表现猫和他的亲密关系呢。
7、通过理解“蹭”的意思,领悟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
8、师小结:
老舍爷爷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猫当朋友,当家人,当孩子,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人间真情。
9、生有感情朗读全文,要求:
能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激*感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找到了那么多写作法宝。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可在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是那么可爱。这说明了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我们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
五、布置作业,写法迁移
课外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把观察所得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做到“活而有效”,我刚开始时通过谈话激趣,激起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1~3自然段,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我觉得通过这样有效地学习,能较好地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然后安排“品味词句,体会感情”这一环节。安排这一环节时,我先有意作个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讲析,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深化和评价。我觉得这样较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锻炼学生提取、处理信息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说。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但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深觉得如果课前能准备一些“小猫淘气可爱”的动画或图片,也许效果会好一些,从观察动画入手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猫的“淘气可爱”。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的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文章内在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花猫古怪性格和小花猫淘气的样子,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作者首先真实而具体地描述了大花猫古怪的性格,接着追述了它小时候淘气的事。教学中首先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小动物喜爱的兴趣,唤起学生急于去了解老舍爷爷笔下的猫的情趣。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质疑、释疑,对课文内容能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围绕课前预习题,课后问答题,以及相应的思考题,对课文内容逐层逐段地采用不同形式边读边想的方法,深入学习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同时要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指导作文,使学生懂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质疑、捕捉重点
1、话激趣揭题,板书课题:
2、读课文,初步感知:
⑴抽查本课生字新词的预习的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⑵让学生自由读预习提示,读课文,读课后思考与练习,读本单元“读写例话”。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训练重点,初步弄清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写作顺序。
⑶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按预习提示:哪几个自然段写大花猫,哪些自然段小花猫?用归并法分为两段。)
3、学生质疑:
⑴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出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
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与课文相关的放在讲读中解决:无关的问题和字词当时交流解决。)
4、捕捉教材重点,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课文中作者抓住了猫的什么特点来写?
(性格古怪、淘气)
⑵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是具体描写的?根据思考题。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能大致把握教材重点。
二、逐段细读,引导深究
课文中作者抓住了大花猫性格古怪,小花猫的特点,教者要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去探究文章的内容,去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⑴第一段:
让学生明确大花猫性格古怪的具体表现:
①投影出示思考题:
a、这一段作者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与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写什么?再分写什么?
b、作者怎样具体描写大花猫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说说。
c、猫高兴和不高兴时有哪些具体表现?画出描写猫的动作、声音的词语。
d、猫胆小又很勇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②让学生根据思考题,再采用默读,自由小声读和齐读三种形式,读分写的三层内容,然后逐题讨论、交流、答题、领悟作者抓住特点具体写,突出教材重点。
③投影出示“猫睡觉、猫等老鼠”的静态画面,体会猫“尽职”的特点。
④让学生模拟猫各种各样的叫声,体会猫高兴时声音温柔可亲。
⑵第二段:
让学生明确小时候淘气的具体表现:
①投影出示思考题:
“刚满月的猫十分淘气”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分小组讨论:
这段作者运用什么写法?
②指名朗读课文,然后投影出示小花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动态”画面,体会小花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淘气特点,理解“生气勃勃”并遣词造句。
2、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⑴教学中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教材的重点,不同的内容,采用默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细读等形式,让学生从领会作者对猫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⑵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边画出课文中能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的语句,再分四人小组展开议论:
作者对猫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3、精读课文,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⑴精读全文,思考回答:
作者为什么能抓住猫古怪的性格和淘气这两个特点?
学生回答后小结:
由于作者*时喜爱猫,对猫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对猫进行了十分细致地观察,这样就抓住了猫性格古怪、淘气的特点。
⑵追问:
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真实具体?
学生答后小结:
由于作者*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了下来。在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顽皮可爱的孩子写;还注意动态静态的描写,所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感人、真实而具体。
3、生各抒己见畅谈学了这课后,你学到了哪些写作知识。
三、加强朗读,指导背诵
学习语文必须充分运用朗读,这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经验。教学中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自由读、默读、细读等形式,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重音,运用语调、语气的多种变化,力求读得生动,表达出猫的乖巧、温柔、勇猛、尽职和天真可爱、生气勃勃,以及对猫的喜爱之情。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在此基础上稍加指导朗读、背诵,学生便可以完成背诵任务。
四、练笔
观察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然后写一个片断,重点写它的习性或活动的样子。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和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4、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一个片段。
难点:
了解大花猫性格古怪、它小时候淘气可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动画录相带
一、说说我喜欢的小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可爱,小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喜欢它吗?说说你对它的印像。
二、读读我喜欢的小猫(分析课文理解课文)
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么他的笔下又是怎样一幅妙趣横生的群猫图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1自读课文,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部份,这部份的文字与你心中小猫的形象最一致。
2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1)请你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小猫的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不高兴,胆小,勇猛)
2)评一评,他读得如何?怎样读能更好的读出小猫的可爱形象?
3)说一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小猫可爱的形象?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深入理解课文:
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理解词语: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4)齐读课文,共同体会作者笔下的小猫
三、想想小猫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猫,它高兴或是不高兴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语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给大家看看吗?
我是一只老实的小猫……
我是一只胆小的小猫……
我是一只……的小猫……
四、演演我喜欢的小猫(内化理解,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让学生们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这些可爱的小猫,一方面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体会主人的心情
看到这群可爱的小猫你有怎样的感情呢?说给大家听听。我们的老舍先生和你们一样,面对这些充满灵性的小爱伙,心中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小猫的形像才能跃然纸上。我们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可爱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可配乐)
六,找找描写小猫的词语(积累词语,灵活使作词语)
边积累边运用,在课文中积累词语并让学生造句。并给予指导,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本课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说,读,想,演,积累。来学习这篇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此外积极开展积累与运用。让学生充份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打好良好的语文功底。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板书:
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吭
胆小勇猛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激趣
1、师展示“猫”图片,复习上节课知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生答后师板书:
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2、谈话激趣:
老舍爷爷是一个著名的大作家,他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具体的法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你们愿意吗?现在,请同学们带上你智慧的钥匙,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写法
1、学习前三个自然的写法:
⑴ 引导理解“古怪”的意思。
⑵ 师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悟到猫的性格古怪?
⑶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本的。
①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② 了解猫“老实、贪玩、尽职”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一个法宝是:
运用具体的事例把特点写清楚。
④ 师小结提示:
因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时什么都怕,有时又很勇猛,这些特点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又都是事实,所以作者说猫的性格古怪。也就是说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⑤ 让学生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二个法宝是:
围绕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写,也就是先总述后分述,文章才会显得有条理。
⑷ 指名读1、2、3自然段,要求:
读出古怪的语气,生互评。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小猫的淘气可爱?
⑵ 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法宝是:
抓住动作进行细致刻划。
⑶ 有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表现出猫的淘气可爱。
三、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1、师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为例,示范如何品析词句。
2、由学生发现品析词句的方法(找──圈──悟──读)师加以肯定,并通过投影出示“学法”。
3、生依据学法在课本上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师相机补充。
5、思维拓展:
通过交流,我们深深体会到主人是那么爱猫,假如你就是一只猫,主人那么喜欢你,你会怎么做?
6、相机引出问题:
老舍爷爷是怎样表现猫和他的亲密关系呢。
7、通过理解“蹭”的意思,领悟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
8、师小结:
老舍爷爷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猫当朋友,当家人,当孩子,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人间真情。
9、生有感情朗读全文,要求:
能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激*感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找到了那么多写作法宝。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可在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是那么可爱。这说明了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我们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
五、布置作业,写法迁移
课外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把观察所得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做到“活而有效”,我刚开始时通过谈话激趣,激起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1~3自然段,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我觉得通过这样有效地学习,能较好地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然后安排“品味词句,体会感情”这一环节。安排这一环节时,我先有意作个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讲析,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深化和评价。我觉得这样较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锻炼学生提取、处理信息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说。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但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深觉得如果课前能准备一些“小猫淘气可爱”的动画或图片,也许效果会好一些,从观察动画入手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猫的“淘气可爱”。
【点评】
江赛卿老师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于11月1日上午为我们上了老舍先生的作品《猫》的公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示出了江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给听课者留下较好的印象,我们四年段语文教师听了这节课后认为有如下特色:
1、教师能熟悉教材,目标明确,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指导到位,从词、句、片断品析、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的渗透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展开,如对第一自然段的指导“猫”有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或明白了什么),一层一层地由浅到深地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再从教师的领读,学生的接读,让师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3、教师能充分发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的能力都得到较好的训练。
4、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和谐,采用积极性评价。
要说不足嘛,那也是难免的,本节课缺少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没有留下学生质疑的时间。总之,我们认为这节课虽然朴实,但也精彩。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执教者与作者之间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正如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所说:只要会开花,我就高兴,至于花开得大小我是不计较的。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3篇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前谈话:
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怎样的方式来欢迎老师们呢?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的孩子。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的心情紧张吗?
①不紧张
好啊,这么自信,不过,老师有点儿紧张,你们怎么鼓励我呢?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
②有点紧张
(鼓掌)我用掌声为你们加加油,相信你们今天肯定会有不错的表现。请用自信的声音回答我,好吗?
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掌声》(齐读课题)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看。(出示来信,师读)“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读了英子的来信,你有什么疑问吗?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两处写掌声的句子。
汇报:两次掌声的句子并齐读。
第一次掌声(就在大家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抽生读。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热烈持久的掌声应该是怎样的。同学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热烈、持久的掌声呢?导入到找出写英子的句子来。
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写英子表现的句子,并和同桌说一说,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①“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汇报:体会到了孤独、自卑、忧郁、可怜、沉默……是从“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总是、又总是”中体会到的。以前的小英自卑忧郁,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读读吧。(齐读)
②“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说说小英的心情:害怕;难过。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立刻、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
此时此刻,英子可能在想些什么?①上去会被同学笑话,不上去会被老师批评。②因为腿有残疾,她肯定是不想上去的,但又不得不上去,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让小英“(犹豫)了。联系上下文,我们终于明白了“犹豫”指的是(生回答)?
在犹豫中,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英的内心,去好好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齐读。
小结: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如果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次掌声告诉她什么?(要勇敢;要坚强……)这是同学们对小英的鼓励,是友善的掌声(板书:鼓励友善)
③(如果此时你就那位站在台上的腿有残疾的小姑娘,听到这充满了鼓励,饱含着友善的掌声,你心里会怎样想?)?
第二次掌声:
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给了小英莫大的鼓励,所以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又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让学生交流)这是同学们对小英的赞美与肯定,是真诚的掌声。(板书:赞美真诚)面对同学们称赞的掌声,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怎样想、又会对大家说什么呢?
过渡:两次热烈的掌声,一次友善的鼓励,一次真诚的赞美,意义不同,却真正改变了英子的生活。出示(从那以后一段),自由读,想想现在的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读出英子的自信来。
4.对比读,感受英子的变化
现在的英子活泼开朗,让我们再来回顾以前的她,感受她的变化。以前的她成天悲伤难受,所以她(男生读);是掌声给了她勇气,从那以后(女生读)曾经的她一度自卑忧郁,所以她(齐读);是掌声给了她力量,从那以后(齐读)
小结:这两次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化解了小英内心的阴霾,怪不得小英会永远忘不了那掌声。让我们再次在朗读中去感受掌声的力量吧!
三、总结升华
1.,今天的学习一定使你,使我,也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对掌声有了更多、更新的理解,(多媒体出示,教师读)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曲,能够唤起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鲜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带来阳光!
孩子们,在你的心目中,掌声还富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呢?相信你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赶紧拿出练习纸写下来。
出示:掌声是(),能够()。
掌声是一把崭新的钥匙,能够打开心灵!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淹没害羞!
掌声是一天闪闪的星星,能够照亮黑夜!
4.指名连成诗反馈。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心中的掌声。
总结: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生鼓掌)是啊,掌声是鼓励,掌声是赞美,掌声中更包含的是爱。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
四、课外作业。
1.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给予一次帮助。
2.读了小英的来信,你可以把你的心里话写一写,给小英写封回信!
《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半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听读评价、朗读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班学生在*常的学习中,乐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所悟。还有少部分学生也能在别人的带动、感召下,努力向他人学习,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班中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时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教学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1、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体现两条主线:
以读促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反复品读,引导学生懂得文中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生成个性化的理解。
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积累,在品读中感悟,丰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识水*。
2、设计理念:
通过自读自悟这个最基本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交流、自主表达中,体验人物情感,走进人物内心,品味文章的人文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发爱
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2、初读课文时,英子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
二、研读课文,感悟爱
(本环节旨在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变化 )
1、精读第1自然段,感知英子的“胆小、自卑”。
(1)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一自然段,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
质疑: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2)课件出示: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他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3)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a、“默默地”是什么意思?英子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b、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体会?带着你的体会再读。
c、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 ,多么可怜!每个同学都试着读一读,读出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d、指名读,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过渡:那时的英子是痛苦的,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那现在的她呢?
2、赏读第4自然段,体验英子的“活泼、开朗”。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看现在的英子是怎样的?指名说。
(2)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带着你的感受一齐读,读出她的快乐、活泼。
(3)英子原来那么痛苦,现在如此快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男、女生赛读(女生读第1自然段,痛苦的英子,男生读第4自然段,快乐的英子。)
3、现在的英子和原来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大家再一起读。
过渡: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和英子一起走进那次难忘的故事会中。(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
三、品句析段,体验爱
1、认真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品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a、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紧张、害怕)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b、如果你就是英子,当时你会想些什么?
c、 指名读,谁敢和他比一比?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a、英子害怕同学们嘲笑她走路的姿势,不愿意站起来,但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英子拿不定主意,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犹豫)哪个词也说明她内心的犹豫?
b、从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c、最理解英子的就是你们了,你能把她的痛苦和无奈读出来吗?
d、指名读,谁能读得再犹豫点,再痛苦点?齐读。
(3)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a、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学生接读)
b、她的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样沉重,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轮读。
c、大家再一齐读这三句话,读出英子内心的自卑、痛苦和无奈。
d、假如她就是我们班中的一员,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你想对她说什么?谁还向鼓励鼓励英子?
e、你们的话语中流露出了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关爱,这浓浓的情谊化作了掌声。
4、聚焦第一次掌声:
大屏幕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a、这是怎样的掌声?让我们也为英子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吧!
b、孩子们,你们的掌声就是对英子最好的鼓励!把你要表达的情感融进朗读中,再读一读。
c、英子一定听懂了你们掌声中的话语,此时此刻,英子是多么激动啊!让咱们一起读,再次回顾这感人的一幕!
5、聚焦第二次掌声:
a、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哎,并从这爱的掌声中获得了动力,她很珍惜这爱的掌声,也是在爱的掌声的激励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让我们回到那精彩的瞬间。
大屏幕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b、小声读。掌声再次响起,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谁还想夸夸英子?
c、是啊,掌声是鼓励,是尊重,是夸奖!
d、听到这热烈的掌声,英子想说什么?
e、但他什么也没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带着你的想象再读一读。
f、指名一名学生读,其余同学小声伴读。
g、掌声使英子鼓起了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透过掌声,我仿佛看到了英子那久违而迷人的微笑,仿佛看到了英子那被感动的心,让我们再次回到难忘的故事会中,请大声读2、3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溶进你的声音里。
h、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充满夸奖,充满爱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她被深深地感动了,有多少话要说,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
大屏幕出示来信,齐读。
i、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的勇气!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花香能使人振奋起来!孩子们,你们也是最棒的,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再把感谢的掌声送给所有有爱心的人们!
四、拓展延伸,升华爱
大屏幕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每个同学都试着读读。
2、老师引读,学生接读。(《爱的呼唤》配乐。)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段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段话告诉身边的朋友——
(3)全班同学,请大声地把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
3、拓展延伸:人人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关爱。(《爱的奉献》歌曲响起)我们就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我们要表达爱心,不仅仅可以是掌声,爱可以是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爱可以是给下班后的爸爸妈妈递上一杯水------爱还可以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总结:是啊,爱不需要回报,但爱需要传递。孩子们,你们就是爱的创造者,传递者,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实践活动,传递爱
假如你的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她很难过,请你写几句鼓励他的话。
教后反思:
本单元教学专题是“爱是奉献”。本文写的是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感到比较成功的几点是:
一、整个课堂充满着爱的氛围:(一)、设疑导入,引发爱;(二)、研读课文,感悟爱;(三)品句析段,体验爱;(四)、拓展延伸,畅谈爱;(五)、联系生活,奉献爱。全文紧扣“爱”字贯穿全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思想品质得到升华。课堂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也因动态生成而绚丽多彩。
二、整体对比,感受变化
对比阅读给人很直观的感受,为提出疑问作铺垫,让学生会质疑。学生质疑后自然会有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引起英子的变化,再进一步深入探究,掌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呢。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也许读过之后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对比阅读促使学生潜心阅读,这样便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以读代讲,角色转换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四、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整个课堂中,掌声多次响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及时把掌声献给别人。
五、个性化阅读展示了学生的灵性。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朗读指导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阅读个性。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一味仿效某一种读法“读出感情”,正如新课标明确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节课意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孩子们对爱的涵义异乎寻常地理解了——什么是爱:爱是给爸爸妈妈端杯热茶;爱是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温暖的双手(捐款、献血等);爱是给年迈的老奶奶梳梳头;爱是扶着残疾人过马路……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使我感到无比欣慰:孩子们不仅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即将成为“爱”的创造者,他们将会用语言、用行动将“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本节课课后我觉得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值得认真推敲,比如两次“目光”,虽然我已抓住,但引导学生理解的层次性还不够清晰。第一次是:轮到英子上台演讲时,同学们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此时,同学们的目光中,可能包含着关注、期待,甚至也有少数学生准备看笑话的意思。但等到英子犹豫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红着眼圈,准备走向讲台时,同学们的目光为“注视”。此时的目光中更多包含了鼓励、支持和信任。这样才有当英子刚刚在讲台上站定,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的情况出现。教学中我虽然已经抓住了这些,但由于怕时间不够,只是草草带过,引导理解不够坚定,未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 “目光到掌声”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同学们对小英态度的变化。我需在这方面改进。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7)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可怕,体会老汉高尚的的人格。
情感态度价值感:
通过品读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初知洪水的凶猛可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歌的《桥》。
咆哮 狂奔 狞笑 放肆 没腿深 吞没 白茫茫
1、请看大屏幕,谁能准确读出这些词语吗?
2、齐读词语,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请试着在词语前面添上“洪水”两字读读,体会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二、走进洪水,感悟洪水的肆虐可怕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学生自由地读文,划句。
3、指名学生汇报。
4、出示所有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7)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5、引导理解句子,体会洪水的可怕。
自由读读这些句子,想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洪水的可怕?
(1)“像泼。像倒。”形容雨大的词语很多,有----(瓢泼大雨、倾盆大雨、滂沱大雨)而课文却没有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雨大,却用(像泼、像瓢)这样的短句,你感受到了什么?(雨水之大,雨势之猛)(板书:来势凶猛)谁能读出雨势之大?
(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出这种可怕?(指名读-齐读)(板书:疯狂可怕)
(3)说到跳舞,一般给人开心、愉悦的感觉,而此时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你有什么感觉?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还有哪些句子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狞笑、窜、舔、爬”体会洪水的疯狂可怕)
6、反复练读,体会洪水的可怕。
小结: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生动形象地感受到这场洪水的来势凶猛、疯狂可怕。现在让我们用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学生齐读)
三、聚焦老汉,品悟老汉大山般的人格
同学们,一般说来,如此可怕的洪水,往往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但是,这场洪水导致的结果怎样?在这场可怕的洪水中,村民们之所以能够得救,是谁起了关键的作用?(板书:老汉)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划下来反复朗读,想想你从中体会到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边上写写自己的体会。
2、交流: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沉着冷静)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汉的沉着冷静?“一座山”——镇定如山。此时的人们是怎样的?(乱哄哄)老汉不说话,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这句话是对老汉的什么描写?(神态)从老汉这样一个神态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谁能读出老汉的沉着冷静?(指名读---点评-----齐读)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这句话是对老汉的什么描写?(语言)从老汉喊的几句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从三个感叹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老汉的话就是命令)老师在这句话中加了几个语气词,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谁能学着老汉的语气来喊一喊这句话?一起来,放开嗓子喊一喊。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是对老汉的什么描写(动作、语言)你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大公无私)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老汉的舍己为人?(揪)他揪出的是谁?是儿子吗?此时此刻,眼前的这们小伙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一名党员。是党员就得怎么样?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例外。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不徇私情)读谁能读好这句话?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汉?(父爱如山)哪个词最能体会到老汉对儿子如山般的爱?(推)是呀,在关键时刻,老汉把生的希望让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我们一起来感受老汉对儿子如山般的爱。(齐读)此时,水已经爬到老汉的胸膛了,老汉心急如焚,再读。
3、小结,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
四、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形象
孩子们,老汉大山般的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
1、请你们快速默读15-22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
划好了吗?老师把他们相关的几个自然段打在屏幕上。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发现了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出示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前后说的、做的,似乎充满了矛盾。孩子们,你们能读懂吗?
读了下面这段话,相信你们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文章的结尾: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课件)背景音乐
让我们随着这哀伤的音乐读读这段话。
3、现在,你读懂了吗?(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一对亲生父子啊!)课文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而在结尾才交待他们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是呀,这样的情节,这样的构思,的确让人揪心,让人震撼,
4、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句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啊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
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
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
5、分组写,交流汇报。
五、聚焦“桥”,感悟其深刻含义
课题是《桥》,但文中写桥的句子并不多,看到大屏幕,读读这几个写桥的句子。
(1)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桥。
(2)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
(3)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
桥和老汉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是呀!在洪水肆虐的时候,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让我们深情地来歌颂这座桥吧!
桥颂
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桥上,雨像泼,像倒。
桥下,洪水咆哮着,势不可当。
是您,指引村民穿过险桥,奔向安全。
老支书啊,您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您,是一座山。
您,是一座桥。
六、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用上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板书设计:
桥
洪水 来势凶猛 比喻
疯狂可怕 拟人
沉着冷静 神态
老汉 舍己为人 语言
不徇私情 动作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十六课《桥》。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高尚品质的优秀党员、干部已有过多次学习,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已有过多次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通过写景以渲染气氛,侧面烘托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有过接触,但并没有刻意强调,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洪水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今天让我们在走近一座桥,一起去感受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桥》
(设计意图:这一导入,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作好情感上的铺垫,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从而直观地理解题目。)
二、走进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78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出示要求。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描写了几副场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随文指导“祭奠”两个字,那现在请同学们把小标题串连在一起,再去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生答)这也是我们*时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到。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3、(幻灯片出示) 咆哮 狂奔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这是课文中的词语,认识吗?谁能来读一读?
声音洪亮,读音准确,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组,你们发现上面这一组是描写————,下面这组是描写————。请同学们在上面一组的每个词语前面加上“洪水”两个字去读一读,读完思考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4、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哄水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语句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 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同学们找得很准,但是,像刚才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5、下面请同学们再去观看一段视频,告诉老师看完后你的感受。
播放视频
把你们的感受带入文中,再去读一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文本,把握文章结构。在学生自主、自由、充分的读书之后,将个人的感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指导学生朗读,以此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三、走进老汉,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
洪水如猛兽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课件出示三,四自然段)生读
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
1、在这危机的一刻,老汉出现了,他是怎样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的呢?
2、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老汉此刻像一座山?
如果让你在站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
3、谁能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一读这两段话。
4、面对惊慌失措的村民,老汉不说话,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吗,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吗?
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安危焦急如焚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让我们再次用心地朗读。
5、面对惊慌失措的村名,老汉却像座山一样的站着,说明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板书)
在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课件出示: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板书)
这一道命令中,哪一个标点引起你们的注意?
6、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研读文本,推敲词句,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适度引导学生深究并作点拨,在此基础上再有感情地读,加上动作读……)
四、设置矛盾,感受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2、课件出示句子: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2)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3、从老汉的“揪”和“推”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4、是啊,为什么明明是一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前后两种动作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背后的真相
生:配乐激情朗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原来,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这用力一推,表达出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啊!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读读这段话。
5、为了大家,老汉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他儿子。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父亲远去了,儿子也远去了,只留下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可是英雄的光辉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同学们,你想对英雄说些什么,请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对英雄的哀思吧。
7、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突然呈现意外的结尾,再以多媒体渲染气氛,让文本更加深刻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
五、小结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下节课让我们再走进这篇课文,去思考课文为什么用“桥”为题?而你又怎么理解这个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后再说一说课文以“桥”为题所蕴含的深意,和开课时的猜想遥相呼应,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总结全文时承上启下,为下节课作好过渡时的铺垫。)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洪水肆虐,老汉沉稳果敢,舍己救人的精神。 2、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谈感受等,锤炼潜心读书的思维品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4、介绍小说的三要素,扩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通过对环境的烘托,故事情节的展开感受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表达方法体会人物形象。
【设计理念】
本文以频频分段的形式,笔调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老汉临场指挥的果敢,舍己救人的震撼力量。虽然桥是连接当时生与死的纽带,但是这桥是窄的,是经不起折腾的。所以,真正联结起村民生与死的坚实的桥梁,恰是老汉沉稳指挥的风范,舍己救人的力量,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而语言表达是为主旨服务的,所以,本课的设计旨在借以想象,描述,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并以情感渲染为依托,以多层次回环朗读为情感推波助澜,力求体现思维、语言及情感三者的和谐共振。
【教学过程】:
一.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谈歌的小小说《桥》。板书课题你们读过小说吗?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随机板书:(环境 故事情节 人物)
二. 1、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再现那个可怕的黎明。老师不了解大家,我们班谁的朗读最好,给我们读一下。如果他在读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请及时在书上标注。(读完后,找其他同学订正)
2、老师考虑到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又想大家已经五年级了,我决定采用大家自主学习的方式,老师设计了这张表,请组长把表格发给同学们。
请大家再次走入文本,深入细致的读,你会有很多发现!然后用精炼简短的语言填写手中的表。(3-4分)
3、回到你的小组中,看看另外三个同学的表格,如果有问题,可以相互交流一下。(2分)
4、同学们通过自学,讨论已经把表格完成,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指生回答)我们应先从哪方面汇报起? 环境是为了烘托故事情节和人物,我们就围绕环境先来汇报,其他人也可以就这一主题进行补充。老师把这些描写水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找出修辞方法。
我觉得你们的读得缺少点东西,这样,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咱们朗读时需要的那种感觉。(播放山洪录像)找到了吗?孩子们,对啊,我们需要读出水势之大,水势之猛啊,再读!!这水是怎么上来的?文中有一个字用的特别好,你能找到吗?“窜”,(课件展示)水先是没腿深—舔着人们的腰—爬上老汉的胸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除了水之外,关于环境描写还有什么?
5、危难时刻总会有英雄挺身而出,今天谁是英雄?(板书老汉)老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壮,魁梧,他是那样的清瘦,文中还说他像一座山,说到这里,老师想给大家看2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虽然只差一个标点,一个字,课文把原作的两句话改为三句话。使“他像一座山”的形象更加突出,使语言更富表现力。我们再读。
6、这样的英雄人物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呢?我们接着汇报,(课件出示三句话)党员排在后面!(之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适当让把学生回答中的精炼词语板书到“情节”的下面。
7、出示课文21—23段,老师引读。
8、师配乐朗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读到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才知道这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
受人拥戴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洪水只能吞没老汉的躯体,吞不没的是什么呢?说的好,孩子们让我们齐读这四段,用我们的感情告诉那位孤苦伶仃的老妈妈:你不会孤单,还有我们在!?(齐读)五天以后……
三、虽然英雄老汉的下面没有任何文字,但他的死却是重于泰山,假如,我们在河边立一块碑,来纪念这个故事和牺牲在这里的人,你最想在这碑上写些什么呢?拿起笔,写在书上。
(课件出示) (舍己为人精神崇高 捐躯铸就生命金桥 )
四、大家齐读这碑上的最后一个字,“桥”,再读课题“桥”,现在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为什么用《桥》做题目了,你知道吗?
这四种表达方法就是第四单元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8)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
(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二、学习课文
1、文中的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很多印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口头填空:
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2、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白鹅的高傲:
哪句话能体现出来?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第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 )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像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2、通过多种形式读:
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
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 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鸭呢?这是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看一看演的象不象,并且要用课文里的词语形容他们演得样子。
(感悟观察细致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
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找句子
1、课文在描写白鹅吃相高傲着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描写的很形象,你能找出这样的一些句子来吗?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在文中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师: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生: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请同学们课下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把它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七、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
(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二、学习课文
1、文中的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很多印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口头填空:
这是一只──的白鹅。
(高傲)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2、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白鹅的高傲:
哪句话能体现出来?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第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 )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像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2、通过多种形式读:
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
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 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
7、齐读本段的词语: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鸭呢?这是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看一看演的象不象,并且要用课文里的词语形容他们演得样子。
(感悟观察细致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
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找句子
1、课文在描写白鹅吃相高傲着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描写的很形象,你能找出这样的一些句子来吗?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在文中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师:课文在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时,有些句子是直接写的,请同学们把这样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生: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生: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生: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文中除了用这种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请同学们课下也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把它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七、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文本解读】
《白鹅》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本组教材都是名家笔下的动物,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有趣;二是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本组课文要恰当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白鹅》作为本组开篇文章,更充分体现以上特点。课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本次教研课我选择第二课时教学。我打算在落实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并且能学习作者的幽默的表达方式并能积累运用文中的词语。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⑴能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7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能运用若干好词佳句。
⑶揣摩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比较、拟人、贬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语言。
2、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白鹅的高傲和可爱,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
有所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顺情导入,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13课《白鹅》,你们觉得风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
(请用一个词表达)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风、可爱、架子十足──(让6、7位同学说)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个高傲的动物。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鹅不仅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
生:叫声、步态、吃相。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走近白鹅,欣赏白鹅。赶快读读3~7小节,看看哪些句子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读完、画完。)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可以读你特别喜欢的句子也可以谈你的体会。
(随学生发言学习任何一部分。)
二、细读高傲、品味可爱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预设情景:
1、叫声: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他的高傲!见到生客他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他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他,他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体会的不错。如果鹅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见到生客,他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他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他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他。谁愿意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从他的叫声中进一步体会鹅的高傲和尽职。
指名读:
多神气呀!多尽职呀!
师:怪不得说养鹅等于养狗,作者表面写鹅叫得凶,高傲,其实是在夸他勇敢尽职,讨人喜欢。我们再来夸夸白鹅,感觉肯定不一样,齐读第三节。带着感情来读读作者的赞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听出了你们的喜欢,听出了你们的赞叹!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2、步态:
生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师:由鹅的步态你们想到哪些人?
(大王、老板、将军)
师:你来读读看,鹅老板来了没有。
(指名读)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破像……)
评:大模大样的真像个鹅大王。
评:你把他读活了,他可真够霸道的。丰子恺爷爷的笔下的白鹅比你们的都要风度翩翩。课文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花脸,你们想象一下黑脸包公、白脸曹操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威风、架子十足、不可一世。)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把这样的白鹅带到眼前。
生齐读。
师:既然写鹅为什么前面还要写鸭?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鹅的步调从容。
师:对啊!那你说说鸭的步调怎样?
生:急速、局促不安。
(生表演)
师:这样比较白鹅的傲慢更讨人喜欢了。
师生合作读:
能带着你的感情来读读这句话吗?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吃相:
师:鹅的叫声、步调挺有意思,而鹅的吃饭一定能让你笑掉大牙。生快速浏览5~7节。你觉得鹅吃饭好笑在哪儿?
4、反馈:
食物有趣,吃法好玩,要人侍侯。简单处理前两个部分。
⑴食物:
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谈体会。
⑵吃法: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最好笑的是“鹅狗争饭吃,搞得主人不得不侍侯他”。
5、演读:
重点演读“鹅狗争饭吃”师范读:
你们觉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生谈感受:
想象调皮狗和鹅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对话。
同桌合作练读表演:
第一幕:教给方法,第二、三幕同桌合作选择一幕表演和朗读。
(一人读,一人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来朗读。
6、回归中心:
此时,你想对这只白鹅说些什么呢?
怪不得作者最后赞叹说:
因此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不足!
7、指读句子:
⑴这种侍侯对白鹅来说是无比的骄傲。
齐读。
⑵这种侍侯对作者来说是无比的乐趣。
齐读。
⑶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喜欢这只白鹅吗?你愿意把自己当作白鹅来介绍自己呢?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建议用上这节课我们积累的词语:
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大模大样昂首大叫
净角出场毫不相让从容不迫厉声叫骂架子十足
学习作者比较幽默的表达方法,把你笔下的白鹅说得让人喜欢。
学习写话:
我是一只()的白鹅,()。
【板书设计】
姿态
叫声尽职勇猛
高傲步态从容神气(对比)
吃相架大好笑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没有我想象和预设那样顺利和流畅。
在导入时我向学生提出“你们觉得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如果加上“请用一个词来表达”指向性更明确,也便于节省时间。学生说到“高傲”、“架子十足”、“神气”、“吃相古怪”……初步让我感觉学生并不喜欢这只白鹅。这时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接着我按预设的那样教学,当赵永亮朗读高傲的句子:“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我问:“为什么?”赵永亮说:“我觉得它要人侍侯,可真高傲。”学生感觉没错,我怕大多数学生思维都停留在3、4小节,没转得那么快。就没再趁机追问。于是再问学生还找到哪些句子。终于有学生说到了第3节的内容。我就开始预设中的理想化教学。但尽管学生能够说,读。我感觉学生们的理解很肤浅,与文本还有一段距离。我两次范读,学生才勉强进入状态。之后教学的机械化也开始明显起来。以至于学习到第6、7自然段时,徐昌辉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只白鹅。”我很惊讶这位悟性高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不得不再范读“鹅狗争食”的部分。终于部分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下课铃就此响起。我们不得不停止学习。课后我想学生怎么会进入不了文本?原来课文中用了较多的反语,一个正面赞美的词也没有。难怪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感觉。而我的引导失效也是学生进入不了文本的原因。课后有老师建议你为什么不让学生模仿一下白鹅的步态和鸭子的步态呢?是啊!让两名大胆的学生表演一下,课堂上的气氛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此时的笑声也许会给学生带来灵感。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9)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背诵课文最后六小节。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就是——船长。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把你心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或者你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
二、我相信同学们不仅勇于提问,而且一定善于思考,快速自读课文,在文中能找到答案吗?
1、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谁在书中找到答案了?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2、让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是啊!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他是一名英雄。他那舍生望死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有感情地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找出来读给你的同伴听,并说说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哪儿?。
三、学生交流:
预设1:课文第3小节,在危险关头,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而是指挥着救援工作。他想到的只有60人。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谁能读好哈尔威船长说的话。(指导读)茫茫黑夜,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诺曼底”号轮船不幸被“玛丽”号巨轮剖开了一个大口子。人们的表现如何?(引读、看课件二)
预设2:课文第5、6小节,人们的呼号和嘈杂与哈尔威船长的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愿意来读一读他和手下的对话。(指导读)
预设3:课文25、26小节,你能把这部分读一读吗?让我们齐读一下。
预设4:课文29节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以身殉职、舍己救人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看课件三)谁也想来试试。
……
四、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读到这儿,你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齐读。
五、看着这位船长,你想说些什么?回家想做什么作业?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扩展10)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
草原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
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品读佳句:
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
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景美,人更美
天空可爱,远迎
一碧千里,相见
羊群似花,款待
小丘柔美,联欢
推荐访问: 课时 教学设计 听众 《唯一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