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种群特征”说课稿3篇(范例推荐)

2023年“种群特征”说课稿3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2-18 19:24:02 来源:网友投稿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环节加以介绍。  教材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种群特征”说课稿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种群特征”说课稿3篇(范例推荐)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环节加以介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是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中由微观、个体水*到宏观、群体水*的转折点,本课题讲述的种群具有了个体水*上没有的,新特征,新属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实践活动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内涵;

  (2)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尝试着运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种群密度估算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是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出现的关于种群特征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喜欢生物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估算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模拟实验:

  (3)讨论法:

  (4)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最后全班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1、复习旧知,揭示主题(2分钟)

  2、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

  3、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

  4、合作交流、模拟实验(10分钟)

  5、自主学习、获取新知(3分钟)

  6、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5分钟)

  7、归纳总结、反思升华(5分钟)

  在引入新课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确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素。

  通过例题引入种群密度概念,激发学生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渴望问题解决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弄清样方法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根据教材第60页“问题探讨”中的要求,在模拟草地上,确定样方,体验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体会取样的关键是随机性,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计数,不同小组分别取样、计数,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拟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标志重捕法教学中,为了避免将这个方法当做知识来灌输讲授,我补充了一个模拟实验,使用记号笔对30个乒乓球做标记,放回到盛有200个乒乓球的暗箱,模拟被捕获动物个体经过标记后放回到原生活环境,然后每次从暗箱中随机抓取乒乓球,进行计数和统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体验这种方法的关键环节,即:动物标记和重捕。

  接下来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教学,通过多媒体问题驱动,学生自主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完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对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猜想并尝试表达,小组展示,合作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强化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种群的特征并不是并列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最后评选出能够表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最佳结果,及时评价和激励可以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同提高。

  板书设计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及要素:

  2、种群密度的两种估算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

  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之间的联系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1)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3篇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1

  一、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教学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智慧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二、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其一,根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其二,补充教学材料:示例、图片、资料等。其三,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课程资源。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群的概念,性别决定,生物因素中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本节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掌握的数学上比例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将数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愿意参加小组学习活动,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实际操作。

  四、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目标:能参与我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五、教学过程简介:

  引言: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今天我们首先研究群体的最基本单位——种群。有关种群我们在必修2已学过它的概念,大家回忆并做判断题后引出作为群体必然有与个体不同的特征。研究一个种群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特征是分不开的,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自己阅读)

  2、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引问:如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小范围可用直接计数法,大范围只能用估算法。

  3、观察材料讨论:如何计算一片方框中圆形的数量?

  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估算结果?有哪些方法可减小偏差?最后出示样方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点。(详见课件)

  4、录像观看

  总的教学策略以教师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环节加以介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是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中由微观、个体水*到宏观、群体水*的转折点,本课题讲述的种群具有了个体水*上没有的,新特征,新属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实践活动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内涵;

  (2)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尝试着运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种群密度估算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是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出现的关于种群特征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喜欢生物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估算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模拟实验:

  (3)讨论法:

  (4)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最后全班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1、复习旧知,揭示主题(2分钟)

  2、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

  3、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

  4、合作交流、模拟实验(10分钟)

  5、自主学习、获取新知(3分钟)

  6、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5分钟)

  7、归纳总结、反思升华(5分钟)

  在引入新课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确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素。

  通过例题引入种群密度概念,激发学生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渴望问题解决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弄清样方法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根据教材第60页“问题探讨”中的要求,在模拟草地上,确定样方,体验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体会取样的关键是随机性,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计数,不同小组分别取样、计数,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拟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标志重捕法教学中,为了避免将这个方法当做知识来灌输讲授,我补充了一个模拟实验,使用记号笔对30个乒乓球做标记,放回到盛有200个乒乓球的暗箱,模拟被捕获动物个体经过标记后放回到原生活环境,然后每次从暗箱中随机抓取乒乓球,进行计数和统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体验这种方法的关键环节,即:动物标记和重捕。

  接下来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教学,通过多媒体问题驱动,学生自主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完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对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猜想并尝试表达,小组展示,合作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强化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种群的特征并不是并列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最后评选出能够表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最佳结果,及时评价和激励可以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同提高。

  板书设计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及要素:

  2、种群密度的两种估算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

  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之间的联系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2)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 (菁选2篇)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七个环节加以介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是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中由微观、个体水*到宏观、群体水*的转折点,本课题讲述的种群具有了个体水*上没有的,新特征,新属性,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体不是部分的叠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其中还有一个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由于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故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实践活动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种群的概念及内涵;

  (2)列举种群的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尝试着运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种群密度估算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是要激发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出现的关于种群特征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喜欢生物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估算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

  (2)模拟实验:

  (3)讨论法:

  (4)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最后全班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

  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恰当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1、复习旧知,揭示主题(2分钟)

  2、创设情景、引入新知(2分钟)

  3、自主学习、获取新知(5分钟)

  4、合作交流、模拟实验(10分钟)

  5、自主学习、获取新知(3分钟)

  6、合作交流、展示结果(15分钟)

  7、归纳总结、反思升华(5分钟)

  在引入新课环节,借助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确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素。

  通过例题引入种群密度概念,激发学生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渴望问题解决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弄清样方法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根据教材第60页“问题探讨”中的要求,在模拟草地上,确定样方,体验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体会取样的关键是随机性,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查计数,不同小组分别取样、计数,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拟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标志重捕法教学中,为了避免将这个方法当做知识来灌输讲授,我补充了一个模拟实验,使用记号笔对30个乒乓球做标记,放回到盛有200个乒乓球的暗箱,模拟被捕获动物个体经过标记后放回到原生活环境,然后每次从暗箱中随机抓取乒乓球,进行计数和统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体验这种方法的关键环节,即:动物标记和重捕。

  接下来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教学,通过多媒体问题驱动,学生自主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完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对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猜想并尝试表达,小组展示,合作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进一步强化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种群的特征并不是并列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最后评选出能够表明种群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最佳结果,及时评价和激励可以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学生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同提高。

  板书设计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及要素:

  2、种群密度的两种估算方法:(1)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

  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之间的联系

种群的特征说课稿2

  一、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教学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智慧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二、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其一,根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其二,补充教学材料:示例、图片、资料等。其三,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课程资源。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群的概念,性别决定,生物因素中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本节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学生掌握的数学上比例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将数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进行渗透。学生在*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愿意参加小组学习活动,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实际操作。

  四、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情感目标:能参与我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五、教学过程简介:

  引言: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今天我们首先研究群体的最基本单位——种群。有关种群我们在必修2已学过它的概念,大家回忆并做判断题后引出作为群体必然有与个体不同的特征。研究一个种群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特征是分不开的,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自己阅读)

  2、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引问:如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小范围可用直接计数法,大范围只能用估算法。

  3、观察材料讨论:如何计算一片方框中圆形的数量?

  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估算结果?有哪些方法可减小偏差?最后出示样方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注意点。(详见课件)

  4、录像观看

  总的"教学策略以教师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3)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1

  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几个特征掌握较好,对宏观生物学--生态学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如下几个地方感觉还好,个人认为值得保留。

  1.对相关内容的导入较好,如通过熊猫数量和老鼠数量的增长情况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导入,通过中山市今年来人口的增长对迁入率和迁移率的导入,较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2.讲练结合。如讲完种群的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之后,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思考在这三种情况下,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以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最后在总结的时候,所给题目难度可以有一定的提升。

  2.种群的性别比例之一--性别比例,所占时间偏长,可以稍作删减。因为这部分内容虽然有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对前后所讲内容起一个缓冲和调节的作用,但毕竟较简单,理解难度不大,而且也不是重点,所以可以稍作删减。

  3.最后总结后的练习,可以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

  种群特征第二课时种群密度调查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课前进行了植物种群密度的实地调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参与了从器材准备到得出数据的全过程。既体验了调查中的方法技巧,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养成了规范操作、细致谨慎的习惯,最后在汇报总结时,锻炼了总结汇总、大胆表达的能力。总之,这次的课程安排对学生的`提升很大。在以后的课程中有条件应该多开展此类活动,避免纸上谈兵;

  2、在开展活动时,限制因素非常多,应避繁就简,以体验为主。但注意最后因给学生讲明不科学的地方。应把遇到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解决;

  3、如有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在真正的野外开展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再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在学生讲解时帮助补充,但以不打断学生思路为标准。

  5、知识点还应落实到课本上、笔记上、练习上,应提醒学生做笔记,并且补充相关的习题。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4)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而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猜想验证。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

  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三、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求知欲空前高涨,学习积极性高。这时我出示了一组这样的数据。

  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

  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与同桌合作,动手摆小棒,一人摆,一人记录。顺便提出要求:摆小棒时,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用几根小棒表示。然后观察各位上的数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2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但1+2=3,3是3的倍数”。同时,学生也发现15、18、21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数。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随即说道:“这么简单的数你会了,那么大一点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接着我便又出示一组这样的数据:30、31、46、134、156、296、463、405、384。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可以使用计算器,并让学生把结果填到各自的练习卡纸上,然后先跟同桌说说,再把结果汇报结果给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这也正应了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的”。

  四、归纳总结。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让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成果,说出各自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五、实践应用。

  当学生学会了老师猜数所用的窍门,显然兴致极高,个个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我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练习1:课本P19做一做1。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3328767488

  (这是一个基本练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练习2:

  ①P21页(5、6题),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我增设了3道发展题。

  ②把数娃娃送回家。题目如下: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选择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练习3:P21(7题)

  7、在口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口74口2口4465口12口1

  (这是一个综合练习,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六、拓展延伸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附:设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2

  《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

  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

  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复习,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12 18 20 25 48 60 72 90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你想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大胆猜想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猜想验证,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出示百数表

  提问:你能在这些数中找出3的倍数吗?

  仔细观察这些数,并和同桌讨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都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将各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它们的和都是3的倍数。如:12,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是3,正好是3的倍数。再如:27,十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7加起来的和是9,正好是3的倍数。

  验证:用数小棒的方法和除法进行验证。

  (3)归纳总结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只是系统化,条理化。

  三、巩固提高

  (1)至(3)题是对新知识的巩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填空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在自我评价,总结提高部分,我鼓励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实物展示*台,实验表格。

  2、学生准备:计数器计算器。

  五、教学程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的活动。

  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

  “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我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先复习了2,5的特征,并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而有的学生却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展示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

  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找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实验,发现特征。

  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末尾数字到观察这个数的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采用让学生进行拨珠实验的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实验,填表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这样做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数学模型。

  3、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活动三应用规律体验感悟

  在这一部分,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练习。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第(1)题是基本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快速判断中感悟把3的倍数先去掉的判断技巧;第(2)题以图的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3)题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灵活性。第(4)题旨在通过灵活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

  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积极回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把知识、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3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1、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面图形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辨认生活中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②、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其中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二、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

  我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以尝试探究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最后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的思想指导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和自主探索,使其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全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样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顺利进入探究新知的教学。

  活动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步骤:

  1、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大胆猜测它们的特征。

  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

  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

  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一定的思考和猜测。最后,让学生验证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活动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另外几条边的长度

  2、动手在订纸板上围一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3、动手用三角尺拼一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5、用纸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6、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通过层层有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2

  教材分析: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单元的第1个教学内容。

  2、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师或类似的生活场所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再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3、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的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本课时知识归纳起来是: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难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教室里找长方形。(课的开始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出示一个长方形说说对它们边和角的已有的认识。各有几条边?几个角?(若有生说到关于直角,应充分肯定,并借这话引出下一环节)

  活动一: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通过摆长方形,观察长方形,提出猜想: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边还有什么特征?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手中的长方形验证自己的猜想,组织交流。长方形特征: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探求长方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在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在知识探究是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二: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谈话: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亲历研究和交流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过程,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能比较顺利地研究出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学生通过操作验证后,交流并总结: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教学正方形边的名称。

  活动三: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交流拼的方法,说说拼的是什么形,有什么特征,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思考,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用你的长方形折一折,剪一剪,这个最大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说说为什么?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组织构建

  第五环节:活动深化,拓展延伸

  想想做做第4题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小组讨论合作)

  (3)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6)

——富贵招财狗的特征3篇

富贵招财狗的特征1

  白狗黄头身带印

  相信养狗的主人,基本都有听到过“白狗黄头身带印,全家兴旺一世昌”的说话吧?其实这种说法在很久之前就有了。

  在古代会有很多大户人家会花钱去买一只白狗黄头的狗狗回来或者是直接请一只回来帮旺宅,祈求风调雨顺。所以如果你家真好养狗这类狗狗,那么小编恭喜你,养了一只“招财狗”。

  狗狗双耳前垂金钱尾

  什么叫双耳前垂呢?就是狗狗的耳朵是竖立在额头前,有点像日本秋田犬的耳朵。那么什么又是金钱尾呢?就是狗狗的尾巴很弯,像镰刀一样,同时也叫菊花尾。

  如果你家狗狗也是金钱尾,那就要恭喜你,养了一只招财狗,主人一定要好好珍惜呢。

  狗狗眼睛明亮有神

  如果狗狗的眼睛非常明亮有神的话,智商都是偏上水*的。不但如此它们还是主人的小能手。它们可以帮助做家务,领快递。

  它们对主人也十分的"忠心,当主人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冲在去保护主人,保护主人的身体,让主人能够保住本钱,这不是妥妥的招财狗,是什么?

  狗狗胸前有整块完整白毛

  很多狗狗可能胸前都有白毛,但很多都是不完整的,基本都是零星一撮或者是分散开来,这类的狗狗不算是招财狗。

  真正的招财狗,身上是有一块很完整的白毛。如果在买狗期间看到,就赶紧下手吧,千万不要犹豫了,不然到时候想买也买不到了。

  狗狗四蹄踏雪

  有句俗语说“四蹄踏雪送福来”,也就是说四蹄踏雪是好兆头,如果你家狗狗的蹄子都是白色的,那说明你家养的狗狗就是一只妥妥的招财狗。

  这种狗狗忠诚度也是非常高,它会一直陪伴在主人身边,守护主人,哪怕没有好的食物和好的居住环境,它也会介意。如果养有这种狗狗,主人一定要珍惜,有空要多陪伴一下,多跟它互动,互动的时候可以适当奖励它一些鸡肉干零食,它会非常开心。

  主人*时也要注意一下它们的饮食习惯,因为狗狗饮食对狗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健康问题。

  选择狗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是否有加入大量诱食剂,诱食剂一般是腥臭味,因为狗狗喜欢吃腥味的东西,所以很多不良商家会加入一些诱食剂,提高适口性,并且宣称是“三文鱼”的味道。

  另外长期吃腥味狗粮,狗狗容易有口臭,便臭问题。所以最好选择一些味道比较自然的,例如“馋不腻狗粮”这些,自然的肉香味,没有诱食剂的腥味,狗狗吃了更健康!

富贵招财狗的特征2

  一、不怒自威开天眼

  狗开天眼一说,来自二郎神的哮天犬,类似于佛家“慧眼”,被称为“灵魂之门”,能看到“古怪”东西。

  其实,是因为这种狗敏锐、警惕性高、觉察能力强,镇宅、守家很安全。

  像田园犬、牧羊犬、罗纳威、猎犬等都有这种特性。

  二、白蹄踏雪带福来

  有人说“白蹄”、“白尾”不吉利,只是联想到白色而已。

  白蹄踏雪而来,又是临近春节之际,所以是福到的意思。

  白蹄狗狗包括纯白犬种和其他,如萨摩耶、比熊、博美及土狗,这些狗狗都是很聪明伶俐的。

  民间说的一般是白蹄土狗,多为串串,生存能力强,身体健康,很少生病,这也是有福的象征。

  三、胸前白毛走鸿运

  狗狗胸前白毛,就是“带银”之意,就好像胸前挂一块“银锁”,能为事业带来好运。

  这种类型的狗狗显著特质是微笑甜美,寓意“开心走鸿运”。

  如雪纳瑞、柴犬最为显著。

  四、双耳前垂金钱尾

  这一班指的是黄色、花色狗居多,耳朵向前垂,尾巴向后散开,喜乐蒂牧羊犬、金毛都是这个样子。

  黄色属金,寓意财富,双耳下垂是“聚财”,尾巴蓬松发散有“布施”之意。

  从头到尾,有聚有散,恩泽广布,是为兴旺之意。

  五、黄狗白脸金不换

  黄狗白脸可以理解为“金镶玉”或“金包银”。

  在*土狗中,黄狗是最为普遍的,在黄狗中有个“白脸”,就是稀有了,也就珍贵一些,人们就赋予更美好的意义。

  这种狗护主、护家属性加满!被称为镇宅“神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秋田、柴犬。

  六、白狗黄头身带印

  这种狗狗跟”黄狗白脸“相似,只是黄白颜色相反。

  白狗黄头身带印,“印”通“银”,可以理解为黄白相见的小花狗。

  一般这种狗狗体型比“黄狗”略小,看家本领就低了点。

  人们就把身上的“印花“看做是”财富“的象征。


“种群的特征”的说课稿3篇(扩展7)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菁选3篇)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二、学情分析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

  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

  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

  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插入教学视频2)

  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这个K值?

  自然界其他的种群增长也会出现K值吗?为什么出现K值?

  (幻灯片展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曲线)在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中,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怎样才能实现J型增长的预期呢?

  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4、尝试应用建模成果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

  1、《水产科学》 1993年05期 杨英年《长海县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效益高》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引进于日本,它个体大,生长快,人工养殖不用投放饵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极高的利润水*。长海县獐子岛镇于1988年至1992年在1.4万亩海底底播苗种8080万枚,经过21个月的底播生长周期,1992年共收获底播增殖虾夷扇贝620吨,证明虾夷扇贝的生长趋势和发展是比较乐观的……

  2、《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致富黄海海域》(南方渔网20xx-03-09)省海洋水产所1980年开始承接该项目,历经22年科技攻关完成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技术造就了该省一项高值大产业,该项科技成果也于今年9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面积达7万公顷,连续3年实现年产3.3万余吨,成为带动该省浅海养殖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 ……

  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 》(来源: *水产20xx-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

  (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

  (3)如果20xx年左右的3年是K值。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恢复到20xx年左右的生产水*?

  (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

  (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

  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

  1、引进新品种;

  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

  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

  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5、种群数量变化的其他类型

  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xx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

  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多种预期过程,相当于对本课进行小结。

  五、效果预测

  课堂上选取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同时,这也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视野。就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思想的多棱镜经过多次折射后,就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六、课后反思

  新课标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内容标准中,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这堂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与“收”,才能得以享受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最后,在对本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20xx山东高考27题” 、“20xx江苏高考11题”等高考题意义之深远。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

  一、数学建模的方法: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观察对象 1、增长:

  合理假设 “J”型:N=2n Nt=N0t 理想条件

  数学表达 “S”型:K值(环境容纳量) 有限条件

  检验修正 2、稳定

  3、波动

  4、下降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二、学情分析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

  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

  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

  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插入教学视频2)

  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这个K值?

  自然界其他的种群增长也会出现K值吗?为什么出现K值?

  (幻灯片展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曲线)在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中,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怎样才能实现J型增长的预期呢?

  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4、尝试应用建模成果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

  1、《水产科学》 1993年05期 杨英年《长海县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效益高》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引进于日本,它个体大,生长快,人工养殖不用投放饵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极高的利润水*。长海县獐子岛镇于1988年至1992年在1.4万亩海底底播苗种8080万枚,经过21个月的底播生长周期,1992年共收获底播增殖虾夷扇贝620吨,证明虾夷扇贝的生长趋势和发展是比较乐观的……

  2、《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致富黄海海域》(南方渔网20xx-03-09)省海洋水产所1980年开始承接该项目,历经22年科技攻关完成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技术造就了该省一项高值大产业,该项科技成果也于今年9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面积达7万公顷,连续3年实现年产3.3万余吨,成为带动该省浅海养殖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 ……

  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 》(来源: 中国水产20xx-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

  (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

  (3)如果20xx年左右的3年是K值。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恢复到20xx年左右的生产水*?

  (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

  (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

  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

  1、引进新品种;

  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

  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

  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5、种群数量变化的其他类型

  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xx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

  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多种预期过程,相当于对本课进行小结。

  五、效果预测

  课堂上选取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同时,这也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视野。就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思想的多棱镜经过多次折射后,就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六、课后反思

  新课标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内容标准中,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这堂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与“收”,才能得以享受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最后,在对本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20xx山东高考27题” 、“20xx江苏高考11题”等高考题意义之深远。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

  一、数学建模的方法: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观察对象 1、增长:

  合理假设 “J”型:N=2n Nt=N0t 理想条件

  数学表达 “S”型:K值(环境容纳量) 有限条件

  检验修正 2、稳定

  3、波动

  4、下降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3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学情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而建构模型及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两轮的教学摸索,在今年对于本实验的教学有了比较成型的方案,今天与各位教师分享。

  这个实验常用的方法是称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 毫升马铃薯培养液或葡萄糖溶液中,28℃连续培养7天。 每天定时取样、计数,最后绘制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想法:第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获得数据、建构模型的过程中。这样就要大量 的取样,多次大量取样会影响培养液的体积,造成严重的实验误差。第二,在一节课完成计数,避免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计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更强。

  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的实验方案如下。在此将必修3与选修1微生物实验进行整合,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解决选修1实验过于集中,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不好安排。所以将选修1和必修3的学段打通使用。第二,实验中将选修1中微生物的内容融入进来,为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的完整过程。这也体现了北京市一直倡导的整体备课的思想。

  实验的全过程在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安排得,前后共6课时。重点是第五课时,收集数据、建构模型。下面我简单的阐述这五课时的内容。

  2.单元实验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修正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酵母活化,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0毫升的培养液中,培养液是教师配置好的。

  第二课时

  培养基的配制、讲解灭菌的方法。此实验中将马铃薯培养基换成合成培养基,因为合成培养基的成分稳定,有利于教师在预实验过程中对接种量和接种时间的摸索。课下完成培养基的灭菌和倒*板。

  第三课时

  讲解*板划线和稀释涂布法,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将活化了48小时的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稀释涂布或划线。目的是得到单菌落,降低实验误差,这也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课下完成菌种的扩大培养,具体的操作是:挑取单菌落接种到50或100毫升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30℃、150转/分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培养12到24小时。

  第四课时

  课堂上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

  课后实验操作:向8瓶成分、体积相同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菌种。培养4、8、10、12、14、16、24、32小时,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五课时

  学生对不同培养时间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处理数据,建构模型。在预实验过程中有3点体会比较深,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3.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⑴干酵母活化

  用干酵母发面,半小时就可以了。在这个实验中将活化了2个小时的酵母菌,在*板上划线,可得不到单菌落。通过大约10天的摸索,在摇床上培养48小时,才能得到菌落。

  ⑵实验科学性的探索。

  取等量的菌种分别接种到8瓶成分体积均相同的培养液中。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培养不同的时间,第1瓶培养4小时,取出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相当于将酵母菌固定4小时的状态。以后依次固定在8、10、12、14、16、24、32小时的状态,最后同时计数。从理论上讲菌种来自单菌落,8瓶中培养液的成分、体积、培养条件都相同,8瓶菌液在相同的时间酵母菌的数量应该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8瓶培养液是8个种群,这样做科学吗?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所以我将此方法与常用的实验方法,从一瓶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红线是一瓶连续取样的结果,黑线是8瓶同时取样的结果。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还请教了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教授,并得到肯定。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对于每一个培养时间,可以多取样,而且对后续的实验没有影响,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实验过程中。4°C冰箱中保存,可以在一节课完成不同培养时间的计数。

  ⑶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的摸索

  为了能够让实验结果形成很好的“S”型曲线,有助于分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接种量和培养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预实验过程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接种梯度实验,摸索接种量,并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培养时间的摸索。最后确定了每100毫升培养液中接种量45微升,培养时间分别是4、8、10、12、14、16、24、32h。为了让实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设计了合理的接种时间点早7:00和取样时间点。

  8瓶的培养时间分别是11:00(4h)、15:00(8h)、17:00(10h)、19:00(12h)、21:00(14h)、23:00(16h)、第二天的7:00(24h)、15:00(32h)。

  这个实验中收集数据、建构模型是实验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我是在一课时完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2.能力目标: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得出科学结论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包括3个环节:

  1.承上启下,引入课题

  首先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不同培养时间酵母菌的计数、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建模的过程。

  2.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5人。每组分别统计不同培养时间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每人对血球计数板中5个中方格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及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个人数据表格中,求出*均值。然后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求出小组*均值。大家注意这里边得到两个数据,一个是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均值,另一个是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均值。

  下面请看学生实验操作的一段视频。本实验使用微量移液器,取200微升的菌液,保证了计数板上溶液体积的恒定,避免使用吸收纸,因为在预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使用吸水纸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于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了指导。学生及时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并计算出小组25个样方的*均值。

  这是实验课上每组得到的相应培养时间100毫升中酵母菌的数量。利用这个数据绘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

  3.处理数据,建构模型

  教师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2类数据,一类是每个小组5个同学25个样方的*均值,另一类是每组任意一个同学5个样方的*均值。Excel我们常用来对学生分数的分析,这个工具在模型建构中可以将学生统计的数据转化成曲线,描述生物学的规律。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教师将汇总的数据利用Excel转化成曲线,黑色的曲线是每组中任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均值,红色曲线是小组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均值。学生明显感受到,曲线对于实验结果的描述比数据更直观。估算法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时,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可靠。学生对于14小时的结果提出了问题:本组的5名同学中,如果有一人的数据与其中4人 的数据相差很大,那么在计算时还算不算入小组的*均值呢?在对全班的曲线进行分析时,学生又提出:今天的实验结果与自己预期的实验结果不相符,大部分学生 预期,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最后会下降,可是本节课的实验结果,酵母菌的数量没有下降。会不会因为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不能区分酵母菌的死、活,影响了 实验结果?还是培养时间不够?如果不断的增加培养液的体积和培养空间,酵母菌的数量是不是会不断的增加?

  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中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五、实验教学的体会

  1.通过实验方案的改进,将实验的重要环节、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一节课呈现给学生。增强了本实验的可操作性。

  2.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尝试建构数学模型的完整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计数、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不是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身经历,是提不出来的,正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3.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实验,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得当。

  让每个人都绘制一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并分析个人数据与全班数据的差异,这样对于数学模型的理解会更深刻。

  5.用美蓝进行染色后在计数活菌的数目,实验结果更接近酵母菌的真实变化规律。

  专家评价

  这节课是一节很实在的课,值得全国各地教师借鉴。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对于实验教学的理解到位,流露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时 注重了实验科学性和实验效果的探索,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底蕴。这个实验不是几天可以摸索出来的,能够看出*时真的踏下心来做事而且不断地改进、完善着自己的 教育教学工作

推荐访问: 种群 特征 说课稿 “种群特征”说课稿3篇 种群的特征说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