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抨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5篇
【篇一】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这无疑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最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帝国主义每次的战争都逼迫中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的条约,“合法”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此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控制住中国的海关,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和外贸主权。就是这样,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令当时的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但主权丧失,连中国人民也饱受煎熬。它们不但野蛮地进攻,沿途还屠杀了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资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使众多的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当时在中国内部十分混乱,政权复杂多变,资本帝国主义借势发动多次侵华战争,最终促使清政府成为它们的傀儡,袁世凯则充当它们的走狗,则各大军阀纷纷依靠资本帝国主义暗地里勾心斗角......,从而逐渐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了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实现了对中国内、外的全方面控制。
最无耻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屠杀中国人民和侵占中国领土后,却还要勒索倍偿,抢掠财富。那巨额的勒索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正由于外国列强对中国无情的压榨和侵略,逐渐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大批破产。随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属国,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它们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从而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创办报刊,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不仅打击了我国的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着我国的优秀文化的传承,还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文化文物遗产流落他国主义的入侵,真的除了带给我国灾难与沉痛外,其它什么都没有给我们了吗?
虽说,外国资本。
但是,难道资本主义的列强们破坏中国的统一,而我们作为中国人永远都无法磨灭他们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残酷烙印,不过,事实上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主席很早前就指出:“其实帝国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同时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某些客观的条件与可能性”。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确实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外矛盾上升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的侵略,虽然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很多农民生活没了依靠,但是通过引进的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制造了条件和可能。同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以前,中国人的意识深处都有“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 农民生活陷入困境,民怨不断,致使清政府陷入一个危险状态。因而,中国与西方列强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市场俯视耽耽,迫切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打开了与世界联系之门。再者,资本主义入侵,唤醒了一只沉睡的巨龙,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也把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着封建守旧思想。国人在思想上越发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并没有自诩的荣耀。又由于帝国主义的驻入,引起了部分国人的觉悟。19世纪中后期,以奕 ,曾国藩等为主的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此后,以康有为等人为主的维新派提出“戊戌变法”。外来思潮的入侵,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的封建思想具有一定的冲击力。直到20世纪,以孙中山为主的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打击了帝国主义,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它彻底推翻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具有不可替代的划时代的深刻意义。
在列强不断入侵破坏中国主权时,民国朝野皆不断提出修约以回收主权。这表明中国人已逐渐接受西方思维, 注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远胜于往昔的“国体”。并且中国人民开始团结,开始为了对抗列强保卫祖国而奋斗。帝国主义列强本意图通过奴化人民来控制中国,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但是,实际上却与他们的主观愿望相反,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他们投入反帝爱国运动和革命斗争。其次,它推动了中国封建文化的瓦解,促进了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先进人士吸收先进文化,利用其救国图强,振兴中华。再者,它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把思想落后的中国推向了现实的世界,做到真正的觉醒,造就如今繁华发达的中国。
【篇二】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什么是资本主义
一、含义
资本主义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对于什么是资本主义许多资料却语焉不详。为此,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作出下面的总结,是否得当,还请方家赐教。
在英语中,单词“资本”是“capital”, “资本主义”是“capitalism”。
“capital”一词原义是指对动物及人的买卖及占有。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则可以理解为由资本所主导的社会。
但至今,人们并没有给“资本主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二、基本特征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资本主义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的必要特征是以法规制度来确立和保护私人的财产,尤其是对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与社会主义相较,资本主义坚持私人财产的个人所有权,特别是生产工具的私人所有权。资本主义的支持者经常强调,在生产工具不受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将能最大化经济的生产力。在现代,每个国家里的生产工具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归政府所有,不过,只有绝大部分的所有权归私人拥有的经济体系才能被视为资本主义。
2、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显著标志。
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雇佣关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标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是雇佣关系,是剥削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对抗和斗争的关系。
3、自由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自由市场”的概念在于所有针对货币、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决定都以自愿为基准,免于受到强迫和诈骗的影响,这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必要特色。在自由市场里,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的价格协议所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所指定。这个价格是购买者愿意支付购买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者愿意卖出其商品的价格,直接由供给和需求(以及贸易的数量)所决定。在一个自由市场里,政府或许会扮演保护的角色以阻止市场的参与者使用强迫力量,但并不会主动地干涉,这种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
4、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借由对利润的追求来实现自我利益是资本主义的必要特色。利润是借由贩卖产品的所得高过其生产成本而获得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用马克思的表达式: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样的经济制度里,“拥有土地和资本的物主们,以及他们所雇用的劳工们,都能自由使用他们的资源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以追求最大的利润。”(艾茵·兰德)资本家获得的利润部分又再次投资,而不是将其消耗掉。
5、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思想 。
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尊奉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人生观上,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
在经济上,主张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计划经济和国家干预;
在政治上,主张政治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撑,因此,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
三、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从14、15世纪最早在意大利产生萌芽以来,大致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四个阶段。
1、商业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产生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
另一方面,大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这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资本主义诞生了。
在资本主义产生初期,商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被成为商业资本主义。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其典型代表就是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8世纪中后期,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使工业资本终于超过商业资本,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为标志,自由主义经济学诞生了。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自由生产、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很快就成为资本主义的主导思想。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就是这种冲突的突出表现。加之,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到了19世纪中后期,私人垄断组织纷纷出现,并控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均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又被成为帝国主义。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929~1933年爆发了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立各种经济管制机构,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单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和资本主义的市场价格机制,已经不能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运转。为了保证垄断资本的高额利润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
【篇三】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作者:周正勇;
作者机构:汉源县第一中学;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2003
卷:000
期:001
页码:P.28-29
页数:2
中图分类:G634.5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外国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商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自然经济解体;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国封建社会
摘要: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扭转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轨迹,也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这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下面,就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众多方面产生的影响中的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略作论述。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扭转了中国资本主义正常成长的道路早在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在中国商品
【篇四】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资本主义的灭亡
马克思告诉我们,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一根本矛盾是无法消除的。所以,无论资本主义怎样改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总是不可避免的。而每一次危机的出现,又促使资本主义本身进行重大调整,一步一步趋向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最终将自己埋葬。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不顾一切。“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
有20%,就会活泼起来;
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
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
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所以,推动全球经济不断高速增长的,除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外,更多的源于资本主义本身的逐利性。那么,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即全球经济的高增长模式可持续吗?让我们结合历史来分析一下。
随着手工业者的分化和商业资本不断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主义不断发展,逐渐使已知范围内的市场趋向饱和。举例来说,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以意大利城市为代表的地中海贸易急剧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商路所提供的昂贵东方商品令欧洲市场整体饱和,资本在其中无利可图,于是转向海外,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找到了新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解决了资本过剩的问题。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可资本家们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万恶的封建制度使得大量的劳动力依附于封建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苦苦挣扎,没有足够的自由劳动力可以供他们驱使,这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怎么办呢?那就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解放生产力。革命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英国是温和的“光荣革命”,进而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扫清了道路;
在法国是激烈的“大革命”;
在俄国是自上而下的“解放农奴”;
在美国是顺应时代的“解放黑奴”;
在德国是国家统一的“王朝战争”。这些举措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更好的发展而服务。
资本主义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蒸汽动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清洁、便宜、浪费小的能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可当资本家把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后,惊讶的发现,这些产品竟然没有地方销售!为什么呢?因为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他们一方面不断延长劳动时间,一方面不断压低工资水平,久而久之,造成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再加上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反过来造成产品积压,影响了自身利益;
与此同时,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把大资本家们搞得焦头烂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资本家开始向工人阶级作出有限的让步,以求达到生产与消费、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的缓和。这个时期,确立了八小时工作制,获得了普选权,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由于工人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对人的剥削越来越困难,为了转嫁危机,缓解矛盾,也为了夺得更多、更廉价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开始筹划瓜分世界。但世界是有限的,先到先得,很快就被瓜分完毕,这令一些后起的国家十分眼红,嚷嚷着要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可进了嘴的肉哪能吐出来,谈来谈去还是没办法,君子动口不如动手,打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打架归打架,经济实力与市场分配不均的矛盾不但没解决,反而因为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战败国德国的民族仇恨而更加激化,这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运动左派跃出一国,建立了与资本主义针锋相对的社会主义阵营,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直接剥削越来越无利可图,1945年又搞出了原子弹,一个不好全人类一起完蛋,两次大战也让资本主义在本国都臭了大街。面对种种不利情况,资本家们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克制欲望,进行调整。于是乎二战刚一结束,全世界的社会党、工人党纷纷上台执政,连英国保守党领袖、二战功臣丘吉尔也立马下台,让位给提倡“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大不列颠共同体”的工党领袖艾德礼。
不过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这种调整、让步不会持续多久,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他们很快就想出了“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剥削手段,把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转移到急于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即发达国家以技术换产品,发展中国家以产品求技术,但大资本家们怎么会吃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借用毛主席划分三个世界的提法,美国是第一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日本是第二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至于解体后的苏联属于第三世界。为什么这样说呢?美国是现行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利用其霸权地位,在放弃金本位后空手套白狼,与中东国家签订协议,石油交易一律用美元结算,建立了石油本位的美元体系,从此卡住了世界经济命脉,独霸天下,只要开动印钞机,全世界都为美国生产。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属于早期工业化国家,是规则的参与制定者,他们可以利用现行经济体系,把制造业转移出去,用资本、技术换取产品,剥削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解体后的苏联,被动的卷入这个经济体系内,没有或有很小的话语权,以低技术的、出卖劳动力的密集型产业或不可持续的、易受操纵的能源业为支柱,实际上是新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开发了这么一大块“新殖民地”,资本家们大大地庆祝了一番,但产品过剩这个老问题又幽灵一般的出现了,而且这次不同以往,制造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了,高科技产业又不需要那么多人,没那么多工作岗位,工人阶级、人民群众要是闹事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办法总是有的,天才的资本家们想出了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消化大量适龄劳动人口,而且给他们以高工资、高福利,来刺激消费。按照财富劳动观,第三产业是不创造价值的,他只是促进财富的流转;
即便按照需求劳动观,第三产业的价值也难以衡量,具体到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收入高得离谱,美国最低工资在2007年为5.15美元/时,而据世界银行2007年12月底公布,中国2005年的购买力平价为3.45,即1美元相当于3.45元人民币。那么,高工资背后的实体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就是从事实际生产的“第三世界国家”。
不过好景不长,大资本家们还是低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程度,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产能实在是扩张得太快,而本国消费又严重不足,没办法,只有出口换汇,先买美国国债存起来吧,搞好关系之余还能得点利息。于是,以欧美(日本除外)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鼓励提前消费,用花样繁多的金融杠杆撬动虚拟经济发展,终于搞出了2008金融海啸。
2008金融海啸的本质是石油美元体系的大调整而远非崩溃,属于资本主义的一场“自我降温”。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全球石油供应量还算充足,新能源的开发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对伊拉克、利比亚的教育还是很有效果的,石油美元体系还远远没有达到崩溃的程度,近期对俄罗斯的打压也说明石油杠杆依然强劲;
其次,发达国家市场实际上并未饱和,而且,如果2008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立即收紧银根,整个资金链也不会猝然断裂,以至于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金融海啸;
最后,这次经济危机并不是传统的实体经济危机,而是由次级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完全可以用对付互联网泡沫的手段应付过去,也就是说,美联储“坐视不救”,借机提前退烧,顺便完成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再分配。
话虽如此,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如资本主义对殖民地的掠夺反而促成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畸形繁荣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使他们更有话语权,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反过来威胁了“新帝国主义”的生存。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是以发展—瓶颈—新增长点—再发展的螺旋形式上升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次遇到瓶颈的周期越来越短,所采用的新增长点也越来越难以持续。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资本主义大致可以分为资本主义萌芽、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地理大发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在东西方均存在,而且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开始向封建主义势力作斗争。所不同的是西方由于分裂,封建势力相对弱小,资本主义发展很快;
而东方多为大一统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极其强大,资本主义难于发展。
地理大发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以英国为代表的各国资产阶级,通过改革、革命扫清了封建势力的阻碍,两者共同促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社会财富大大增加,“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论逐渐成为社会潮流,资产阶级在全球争夺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霸权,到十九世纪末,世界已瓜分完毕,市场趋于饱和,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结束,开始走向衰亡。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给社会带来的打击和危害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越来越得到发展和暴露。凯恩斯主义兴起后,国家取代私人,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政策,从发展趋势上看,全球正趋向一种以人口增长为基础的“稳态增长”模式,加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走向高级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的条件不断成熟。
归根结底,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使命是提供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它逐利的自身属性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所以,它的灭亡是必然的。可以想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当全球市场透支消费饱和后,资本除了剥削本国人民和发动战争外将无处可去,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讨论将会再次回响起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新诞生,并为终结资本主义时代创造可能性,所不同的只是相互妥协式的“和平长入”还是暴力革命式的“自我解放”而已。
【篇五】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浅谈从野蛮资本主义到道德资本主义自2021年7月开始出现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严重威胁到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且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又一次走上衰退的道路。从当前各种主流的观点来看,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着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资本主义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不只是所谓的金融监管与金融技术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下周期性危机爆发的一个突破口。这次危机的特殊性也反映出,它不同于传统的每隔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的常规性周期性危机,不能简单地设想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又重新回到原有的方式。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因此,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一判断启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当对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以适应新阶段上的外部环境。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当前正在发生和蔓延的美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的特有运动方式和必然结果。这里我们首先简单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然后分析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通过这些分析说明资本主义长期发展中矛盾的积累与当前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经济普遍化并成为社会物质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第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两个基本特征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以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具体矛盾。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形式。这一特征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物质产品取得了与其使用价值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价值形态的物质产品,尽管使用价值各异,但都是作为价值存在的,这就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共同的性质,从而增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可互换性和财富的流动性。价值的货币形式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体现,成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直接追求的东西。因此,商品经济成为一种直接为取得货币的经济活动。从商品经济本身的规律来讲,价值是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生产关系下所取得的社会形式,货币不过是价值形式演变的最终结果。因此价值只能由劳动所形成,货币也不过是人类一般劳动的代表。从人类整体来说,价值、货币的源泉只能是人类的劳动。
价值形式虽然赋予社会财富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它们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分工及劳动在各种生产上按比例分配的基础之上。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
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这里所指的生产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者建立在合理物质需要基础上的劳动分工比例关系,“合理”与“比例”产生于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应该指出,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各种需要总是会带有强烈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烙印,因此,所谓“合理”与“比例”也体现特定生产关系所派生的特有需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社会需要中包含着许多事实上不合理的内容。
价值形式所赋予社会财富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只有在货币形式上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劳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出来,虽然取得了价值的性质,但并未直接取得被社会所承认的货币形式。因此,它们还必须经过那“惊险的跳跃”。
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占有社会生产条件的资产阶级能够通过控制和支配他人劳动来占有社会剩余产品。资本主义经济的这一特征,使得占有和掌握社会生产条件的阶级——资产阶级可以人为地把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阶级的消费控制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水平,从而使社会形成大量的社会剩余产品。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经济的普遍化使得剩余产品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1]P651剩余价值的占有与分配形成了十分复杂多样的经济范畴与运动形式、运动机构。
资本主义经济的这些特征使它与生俱来背负着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又产生出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和运动着的具体经济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只有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力基础上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形成了生产之间的广泛联系,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从生产的整体关联性出发,理性地处理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内容也在日益丰富。然而,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部分人对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控制,使得社会生产不是按照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安排,而是按照少数人控制他人、占有他人财富的利益要求来安排的。生产的商品形式使价值与货币成为追求财富的直接目标,占有剩余价值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内容。价值、剩余价值作为独立的范畴,它们的存在与运动使生产活动可以超越其物质形式的限制,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弹性。也正是生产的商品形式,价值作为生产的直接目的,也使人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价值生产背后的物质联系,使价值拜物教成为根深蒂固的普遍观念。生产服从于少数人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使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地具有危机的倾向。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危机成为现实,这时,尽管社会已经掌握着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却不能用来为社会成员生产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者与生产条件分离,物质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剩余价值生产赋予了生产条件以及财富的一般形式——货币以资本的属性,这样,即使不在生产领域也可以通过价值形式实现对生产条件所有权的控制,来占有生产领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货币的资本属性不仅产生了借贷资本,而且进一步发展成虚拟资本、土地价格乃至众多的价值增值工具。它们的运动远离生产领域,但是它们
却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实际物质财富的运动,从而产生了在金融领域触发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以上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征,仍然是当前波及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和平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矛盾中发展演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和特征,这些新现象与特征赋予了当前金融、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与形成逻辑。
2.二战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像西方学者想象的是一种按照常规运行、永恒不变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成长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它发展变化的基本推动力。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基本逻辑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形成限制,而资本主义则是利用它自身结构所提供的手段、机制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扩充新的活动领域,用以暂时突破在原有运动形式和领域内社会基本矛盾给予的限制,其结果是使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运动的新形式、新领域进一步展开。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垄断资本主义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加剧了社会基本矛盾,导致各国竞相通过资本输出缓解国内市场矛盾。资本输出一方面扩展了资本的增值空间,使它们可以利用海外资源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销售市场以带动商品输出。因此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成为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一阶段,虽然垄断已经形成并成为社会经济中的突出现象,但是笃信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仍固守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理念,推崇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矛盾最终以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为结果。
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20世纪前期无政府状态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各国互相倾轧、以邻为壑、两败俱伤的教训,试图建立一个有管理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由于战后初期美国在各方面的实力雄厚,使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秩序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挤压下难以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继续扩展的空间。因此,出现了战后最初20年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不仅世界市场在扩大,而且各国经济在生产领域的联系日益增强,出现了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成为后来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 抨击 资本主义 中对 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抨击 哈利波特中对资本主义的抨击 哈利波特批判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