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精选文档)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2-16 15:42:01 来源:网友投稿

佛家禅语悟语录1  1.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2.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精选文档)

佛家禅语悟语录1

  1. 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2. 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3. 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4. 六道:天.人.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这些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5.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6.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7.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8.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分的缺点。

  9. 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0.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佛家禅语悟语录2

  1.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3.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4.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稳。

  6.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7.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等一如。

  8.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9.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0. 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阅读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1)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3篇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1

  1)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2)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3)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4)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6)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8)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9)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10)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2

  1)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3)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4)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5)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7)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 烦恼三千,看开即是云烟;纠结无数,看淡即是晴天。人生怎么活,自己找心宽。

  9) 谁都想过快乐幸福的生活?但生活的故事注定了却无法回避,命运的安排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10) 乐观的人能把悲惨的境遇看作生活的内容,悲观的人却把*安的日子过得像悲剧。生活就像这更新的微博,让它尽快翻篇儿,不会变戏法,可以变着法的`忘记烦恼啊。

  11)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 塞翁失马,祸福都随它;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古道西风,小桥流水人家……这岁月,这人间,这条路,你的态度,就是结果。

  13)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4) 生活里有些烦恼,别人忘了,你还记得,其实是一种后知后觉的损失,能学会比别人忘的快,就是命运的一个进步。

  15) 春来柳丝青,秋去柳丝黄,人生这一场,别离容易再见难,不管世间谁和谁擦肩,一份友好,一份温暖,别错过了这一趟人间。。

  16) 心地是命运的一片风光田园,妙处自古难与人说。心地起烽火,还向心头消,万物皆是客,终归寂静处。对错成灰,无人无我,苍茫大地,一片好山河。

  17)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9)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0) 心宽,世界会一下子变宽。脸宽,这一辈子不埋怨。方脸,跟谁都能合的来,一辈子不翻脸。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2)

——佛学禅语悟人生语录3篇

佛学禅语悟人生语录1

  1.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2.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4. 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

  5.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6.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7.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8.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0. 祸往者福来。

  11.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2.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3.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4.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5.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佛学禅语悟人生语录2

  1.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4.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7. 一刹便是永恒。

  8.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9.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0.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3)

——经典的佛家禅语语录

经典的佛家禅语语录1

  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7、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之中。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4、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5、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6、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18、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4)

——佛家放下经典禅语3篇

佛家放下经典禅语1

  1.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放不下:我们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2.佛曰放下:放不下,是不够痛。

  3.一个苦者对老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4.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有欲望,天天背负着欲望和想法的人,自然很累。见物喜物,见人喜人。

  5.“佛陀!我全都听你的。”

  6.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秒表只有不断地清零,才能更好地测定你奔跑的速度。面对未来,人如果不及时清零,你背负的东西将模糊幸福的指数,继而让你在生活中失去自我。

  7.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8.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9.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

  10.“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就再没有什么了,你将能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11.一如我们买了个新房,开始嫌房间太空就疯狂地购买东西,等到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个房间被你堆得像一个小胡同了,你觉得特别压抑,想扔些东西出来,结果呢,扔这个时,觉得太有纪念意义了,留下;扔那个时,觉得扔了以后就没有了,还是留住吧。

  12.托·富勒说:“记忆就像一只钱夹,装得太多就会合不上,里面的东西还会全部掉出来。”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一旦放下,万般自在。生命注定要忘却一些东西,不应再追忆的便彻底摒弃,太多的留恋会成为一种羁绊。无论怎样,我们的脚步要走向前方,而不是一直回首那过往的每一个路口。

  13.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14.放下其实是一种顿悟。优柔寡断的人常常思前想后,拿起来慢,放下也慢。倘若他经历过一次重大的"变故,比如与死亡擦肩,那么这种重击会让他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看开了、看淡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15.最终,你哪个也舍不得,于是就只能忍受狭小的空间,忍受压抑的生活。倘若有一天,你的房间漏雨,把东西打湿了,或者你没有下脚的地方了,于是你才有了扔的勇气。这就是真的痛了,就敢放下了。

佛家放下经典禅语2

  1.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2.如果你是一只柠檬,就不该老是盯着西瓜的甜。

  3.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4.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6.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8.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9.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10.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3.我的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4.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5.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16.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17.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18.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1.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2.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3.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5.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5)

——佛家妙言禅语经典3篇

佛家妙言禅语经典1

  1)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2) 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3)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6)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8)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 当一个人品赏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10)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1) 祝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12)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13)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14)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15) 秋凉成好梦,陌上。经册展*台。

  16) 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佛家妙言禅语经典2

  1)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2)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5) 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 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7)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8)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9)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做一些真正有利於眾生的事,也就是把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文化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如果捨弃文化,所有的事情做得再好,也只是曇花一现,不能持久。

  10) 爱到浪漫,是刚开始。爱到痛苦,是要分手。爱到*淡,就该结婚。感情发展到不同时期,就要做不同事。没有一辈子的浪漫和甜蜜,真正能长伴你身边的,只是慢慢老去的熟悉。

  1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13) 六道、天、人、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偷盗。这些都是佛法也是世法。

  14)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5)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6)

——佛家优美禅语3篇

佛家优美禅语1

  1)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2) 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3)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4)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6)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7) 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8) 1、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9)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0)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11)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

  13) 色由心生,相自念起,欢节佳期你也不必在意。

  14) *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求高兴就好!希望你多念一声佛,少一分烦恼!天天快乐!

  15)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16) 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新春万福!

佛家优美禅语2

  1) 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2)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 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於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4)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5) 起烦恼时,要回光返照──退步原来是向前。

  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7)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8) 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祝福您六时吉祥,身心安乐,法喜充满!

  9)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10)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1) 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12)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13)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4)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15)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6)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17)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18)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扩展7)

——佛家悟道精彩禅语3篇

佛家悟道精彩禅语1

  1. 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2.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便会更自在。

  3.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4. 一个对众生充满极大的悲心、对诸佛具足极大虔诚的人,无疑的将领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业障消除,早证菩提!

  5.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 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7.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8. 一个团体要有人才,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才能兴旺。如果互相嫉妒,很快就会衰败。尤其在佛门,嫉妒障碍就是破坏僧团。世间人破坏一个国家,比不上破坏僧团所造的罪业重。所以,自己如果不能与大眾和睦相处,就应该离开,这是爱护僧团的作法,也是个人德行的表现。

  9.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10.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11.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2. 学东西一定要有耐心,世出世法之成就,就在於功夫深;没有成就,就是没功夫。加拿大张老居士的书法,刚开始练习一个字,每天要写一百次。整整练习五十年,到现在七十六岁,仍然谦虚不已,不耻下问,处处请教人。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最值得我们效法记取。

佛家悟道精彩禅语2

  1.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 不可说。

  3. 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4.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6. 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7.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8. 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9.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10.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1.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2.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3.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4.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5.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佛菩萨,人天善神,都看着你。

  16. 人生在世,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缘分,生生世世没完没了,一世比一世结的缘更深,而且恩情会变成怨恨,怨恨却不会变成恩情;乐的事会变成苦,苦事永远不会变乐,所以佛经上常说:「三界统苦」,在六道裡面没有真实的快乐。我们明白这个事实,要彻底觉悟,绝对不跟任何人结冤仇。

推荐访问: 佛家 语录 禅语悟 佛家禅语悟语录3篇 佛家禅语悟语录1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