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1 他为我们*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他用一生为我们研究水稻,他就是我们的天使袁隆*。袁隆*爷爷在5月22日1时07分,离开了我们,享年九十一岁。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袁隆*院士为榜样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1
他为我们*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他用一生为我们研究水稻,他就是我们的天使袁隆*。袁隆*爷爷在5月22日1时07分,离开了我们,享年九十一岁。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爷爷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小时候的袁隆*,因为去农田里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决心要在农场里工作。长大以后,他选择农业,不顾众人的反对。
曾经的*闹饥荒,他为水稻的产量而苦恼,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十几年时间的付出,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终于将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爷爷研究出杂交水稻,为*14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袁隆*爷爷的成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没的成绩,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骄傲。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吃到,他就会继续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个月前,袁隆*爷爷仍在研究水稻,只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里总会留下几颗洁白如玉的饭粒。她们在碗中痛苦地*,可我却听不见。就在袁隆*爷爷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闲地坐在桌上吃饭。一块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经很饱了,可碗里还有饭没有吃完。
刚想把它们倒掉,我就听见爸爸的手机里响起:“我们*水稻之父袁隆*在凌晨逝世。”这件事像琴音,拨动着我的心弦。转头看着碗里我将要倒掉的晶莹剔透的米饭,再想想袁隆*爷爷用一生为我们解决了温饱,我却在这里浪费他的成果。
我的痛从心底的深处蔓延开来,传遍全身。我将饭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将一粒粒米饭送进我的嘴里。不一会儿,碗中的饭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经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样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虽然我明白得有点迟了,但是我相信这还不算晚,今后我再也不会浪费食物,再也不会让任何一粒米饭留在我的碗里。
传说人死后会到天堂或者地狱,袁隆*爷爷一定会是天堂里的天使,在天上永远照耀着我们。
袁隆*爷爷虽然肉体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会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人将铭记袁隆*爷爷为我们做出的贡献。让我们再心怀感恩、深情地说上一声:“谢谢您,袁隆*爷爷!”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2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
袁隆*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阅读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1)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450字3篇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优秀作文450字1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关袁隆*的电影。就觉得袁隆*给了我很多启发。
还记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袁隆*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暴雨是无情的。那些被袁隆*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却痛在袁隆*的心里呀!过了一会儿,袁隆*的心情开始缓缓地*静了下来,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这真是燃烧的希望,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电影渐渐地接近尾声,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袁隆*是一位很坚强的伟人。他的坚决感动了我。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总会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并且吸取给多的教训与经验。
袁隆*真伟大,是他让人们的天敌——饥饿消失;袁隆*真伟大,因为他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达到目标。袁隆*真伟大因为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让我们*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2)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作文450字3篇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作文450字1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
袁隆*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作文450字2
“袁隆*”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不仅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获得过联合国“科学奖”哩!今天,我要说的是我家的“袁隆*”。
我的外公七十多岁了,身体特别硬朗。退休前,他是县里分管农业的领导。听妈妈说,外公是华中农学院的高材生,不过看上去就像个庄稼汉!因为外公每天早出晚归,骑一辆破自行车,整天和泥巴、庄稼打交道。为了试验新品种,他常常从早到晚地泡在田间地头,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苗的生长时间和收获率。虽然戴个大草帽,皮肤还是被晒得黝黑,活像个非洲人。
终于退休了,外公总该享享清福了吧,可他还不肯闲下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研究他的老本行。今年,退休已经十多年的外公又研究起“巴西旱稻”来。他说,这种旱稻的耐旱本领特别大,如果试验成功,能很好地解决庄稼缺水这个大问题。
为了试验,一大把年纪的外公自己动手开了一块试验地;为了保证早稻的健康成长,他自己动手拔田里的野草,捉稻秧上的害虫,比照顾我还要细心;为了得到“巴西旱稻”详细的生长资料,他天天下田观察、记录,常常忘了按时回家吃饭。家里人常笑他,说他的干劲比年轻时还大。
年轻时的外公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我无法见证,但是现在的外公在我心中和袁隆*一样了不起!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3)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作文3篇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作文1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爷爷。但是,袁隆*爷爷却在2021年5月22日13:07,他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爷爷的逝世就像突如其来的巨石,打破了人们心中一道美好的时光。袁隆*爷爷的逝世让全国人都十分悲伤,大家都处于悲伤的阶段中,而在悲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袁隆*爷爷的精神,袁隆*爷爷逝世了,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成为"他,像他一样努力不放弃!
在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袁隆*爷爷的视频,从视频中我看到袁隆*爷爷在世时满脸的皱纹,看到了91岁的高龄人应有的仓促,但是却发现袁隆*爷爷的心却是永远年轻的。
我了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小的时候成绩优异,父母想让他走重点大学。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学农是一门更好的专业,因此跨进了"农门"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当上了一名中级教师,他那个时候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长得又挺立又健康,这时便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斤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毕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讲座上还说过,“我的人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水稻遍布全球梦。”
袁隆*爷爷,我们以后会好好吃饭,不剩一粒米,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虽然您已经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不会忘了您,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会长存。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作文2
袁隆*,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沉痛致哀。
袁隆*,目睹了当时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以致使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他在反复的实验中,艰难而执着地实现着人生的理想。
在袁隆*爷爷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一直向上攀登,最后从异性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他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突破,直到成就了今天伟大事业。
敬爱的袁爷爷,是您让*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您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人间的福星。
敬爱的袁爷爷,您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您不怕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巨星陨落,禾下乘凉梦想不灭。
同学们,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真上好没一堂课,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能更好的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
最后,点一支蜡烛,送一束稻穗,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
以袁隆*爷爷为榜样的作文3
2021年5月22日1: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去世了,是的这位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今天就让我来说说袁隆*爷爷生前的事情吧。
说起袁隆*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最著名的农民,作为农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萨”,作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工程院院士。"袁隆*可为大公之位,可他却谦虚的说道:“人民科学家我谈不上,我只能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是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
他希望“禾下乘凉梦”梦想成真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一样大,然后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爱提问,好自由的城市学生自立农家耕农业,5月10日在陇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袁隆*爷爷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因此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只有这样才配当一个科研工作者,也才能当好一个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转学到博学中学期间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早上6:00起,养成了他干净利落遵守时间的作风。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爷爷因为个头小没被选上,他很不服气,就跟上了别人的自行车进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后勉强让他上去,没想到竟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其它人都落选了。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事迹,百折不挠,勇于博击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袁隆*爷爷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记着您的丰功伟绩,记着您对祖国的贡献,向您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4)
——袁隆*院士悼词3篇
袁隆*院士悼词1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
2021年5月22日,天空间断放晴了一阵子的长沙,又下起了细雨。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袁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就在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他与他的团队人员一起,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
袁隆*先生,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在科学大道上,不畏艰险在崎岖小路上攀登,最终达到其科研领域光辉顶点的人。
197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项目扩展到南亚、东南亚诸国;1991年,国际水稻所在菲律宾育成并释放了首个国外的商业化杂交水稻品种……
这一成果,也为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这篇论文,大家都开始重视雄性不孕性及杂种优势利用,对促进作物增产的研究。”*工程院院士官春云说。他回忆,在袁隆*先生指导下,湖南油菜作物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走在了全国前列,湖南也因此成为了该领域内最先实现油菜杂交三系配套的省份。
袁隆*院士曾经说过,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袁老的梦想必将会有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一起送别、缅怀袁老: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院士悼词2
那个热爱稻田的老人,干嘛去了?不经过稻穗的同意,他怎么就走了,大地上的稻田集体沉默,低头。那些刚刚填饱肚子的农夫一脸阴雨。饱满的丰收等他来收割,古老的镰刀最有诗意开镰,等一声号令,他不吭声,稻穗都不再灌浆拒绝挺拔和呼吸。
*的`水稻之父拯救饥饿眼神的神笔马良,他一挥手就打开了,从碧绿到金黄的画轴大地上的秋风,被大雁的翅膀一次次醉去。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献给飞天的灵魂,天堂也闹起粮荒。
袁老请您一路走好!
袁隆*院士悼词3
今天,苍天落泪,冬风哀动,大地哀鸣,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袁隆*院士不幸辞世,向他老人家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
此时此刻,离别在即,我们和他共度的日子仿佛近在昨天,却已不再永恒。袁隆*院士艰辛、困苦、坎坷的一生重现在我们脑海,他的亲切、他的坚毅、他的关怀、他的呵护清晰如画,历历在目。
袁隆*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从19世纪60年代年开始,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袁隆*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他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
此刻哀乐阵阵,泣泪成声,天地同悲。
袁隆*院士的一生是普通*凡的一生,但在这普通*凡之中却蕴含着伟大和无私,我相信袁隆*院士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庇佑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也会永存着袁隆*院士殷殷的叮咛、慈爱的微笑,和最后离世之即那不眠的牵挂和对生命的眷恋。
袁老请您一路走好!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5)
——以袁隆*为题的作文3篇
以袁隆*为题的作文1
我最崇敬的人就是袁隆*爷爷,国际上有许多家机构高薪聘请袁隆*爷爷出国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谢绝了。
袁隆*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爷爷说:“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知识+汗水+机遇+灵感=成功”是您一生的缩写。袁隆**爷爷,您是一位科学巨匠,一颗闪耀在科学天空中的巨星。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对您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
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爷爷,您的一席话深深地教育了我,您是我最崇敬的人。今天,我是天真浪漫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明天,我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一定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为祖国作贡献。
以袁隆*为题的作文2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近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齡,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微言大义:梦想不熄,行动不止。90岁高龄的袁老坚持用大爱和担当为世界奉献着光和亮,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梦想奋斗呢?
适用话题:追求无上限;分享;我的梦想……
以袁隆*院士为榜样的优秀作文3篇(扩展6)
——袁隆*院士的优秀作文350字 (菁选3篇)
袁隆*院士的优秀作文350字1
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敬爱的袁隆*爷爷去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哭声与悼念传遍四方。他享年91岁。他不仅仅代表了*的杂交水稻,其实也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质。
他本是一个少爷,本应安安分分的读书,却甘心下地种田,在努力了26年,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无数的压力之下,他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可他并不想就此止步,他没有就此满足,他带着助手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每一次获得新的进展,都可以让更多的人吃上米饭。
杂交水稻是袁爷爷辛苦发明的成果,而他的技术却不像一些欧美国家藏着,而是无私的给了更多的发展*家,让全世界的人都吃得上饭。他这种无私的精神,获得了许多国的尊敬。
在电视采访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精神特别的好,虽然耳朵有些吃力,但他的乐观和积极,是肉眼可见的。一般的老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心态早就迷离了,可他却还在想着如何让更多人吃上饭。
袁爷爷的去世,让我感到可惜。但他给我们的杂交水稻技术和乐观的精神,却是不朽的`。
袁隆*院士的优秀作文350字2
袁隆*爷爷是我国的水稻之父,也是人类史上首个发明出杂交水稻的人,我们今天所能吃到的大米小米都是由袁隆*爷爷发明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稻穗不仅高,而且米粒颗颗饱满,数量还不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岁月的束缚。2021年5月22日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院士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的逝世引起巨大轰动,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袁隆*着三个字早已不是简单的人物代号,而成为了华夏儿女的精神寄托。袁隆*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就是自己的杂交水稻能风靡全球,禾下乘凉梦已经做到了。距离另一个杂交水稻风靡全球也快成功了。
从开始灿型杂交水稻研发的那一刻起,这三个字就代表了绝处逢生,代表了艰难险阻中的不懈拼搏。这三个字见证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时刻,他看着*改革开放,他和*一起走向世界,他代表*发出独属于我们的声音,甚至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恰恰体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
这就是袁隆*,一个伟大的人,我们要学习他敢于创新和善于研究优点。
袁隆*院士的优秀作文350字3
就在前天下午1:07分袁隆*爷爷去世了,这个名字几乎家家知晓,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悲痛万分。
他是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造福了世界。
袁隆*爷爷生于1930年9月1日。1953年袁隆*爷爷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上个世纪60年代,袁隆*爷爷禁言。见到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事情。他便决定要造福人类,在他和他的团队经过一次次研究,终于研究出了一种新品种,叫做杂交水稻。袁隆*爷爷曾对记者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同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在袁隆*爷爷过90岁大寿的时候,他许下了一个愿望,就是早日能够实现一亩地种3000斤的粮食。在这之后,袁隆*爷爷,他们又给国家带来了一个奇迹,就是每亩地种够了,一千多公斤的粮食。袁隆*爷爷有两个梦想,一个梦想是:一个禾乘凉梦。另一个梦想是:杂交覆盖全球梦。袁隆*爷爷还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天。
袁隆*爷爷临终前躺在床上,他的家人都来到了他的身边,袁隆*爷爷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的家人给他唱我的祖国。
当我坐在饭桌前,看着碗里的米饭总能想起袁隆*爷爷,向袁隆*爷爷致敬。
推荐访问: 作文 院士 榜样 以袁隆平为榜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