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4篇
【篇1】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学习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后,本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大家一致认为,今后五年,是为实现天津定位奠定更加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增强做好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居安思危,抢抓机遇,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
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在本市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党代会是在天津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听了张高丽同志的报告,大家真切感受到过去五年成就显著、来之不易,今后五年目标宏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实现天津发展定位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为实现党代会制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昨天上午在天津礼堂隆重开幕。
张高丽同志代表中共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而奋斗》的报告。他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而奋斗。
大会会场庄严隆重,喜庆热烈。主席台帷幕中央金色的党徽光彩夺目,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主席台前鲜花绽放。
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张高丽、黄兴国、何立峰、廖可铎、臧献甫、杨栋梁、散襄军、崔津渡、尹德明、苟利军、段春华、刘长喜、成其圣。
出席开幕式领导同志还有:肖怀远、邢元敏、董泽平、史莲喜、邢明军、李亚力、李润兰、王宝弟、李泉山、熊建平、李文喜、王治平、任学锋、尹海林、只升华、陈质枫、饶子和、何荣林、张有会、武长顺、李少平、于世平、刘长余、韩晓溪和薛进文、刘建平、王世新、袁桐利、刘琨,老同志吴振、高德占、聂璧初、刘晋峰、房凤友、刘胜玉、杨慧洁、李长兴、邢军、王文华、蔡世彦。
大会应到代表780人,实到773人,符合规定人数。
上午9时,黄兴国同志宣布大会开幕,全场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张高丽在热烈的掌声中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共分八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三、更好发挥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壮大区县综合实力;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水平;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加快法治天津建设;
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扩大天津文化影响力;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八、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学执政能力。
张高丽指出,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许多大事难事急事的严峻考验,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全面完成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升级,滨海新区全面开发开放,区县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现,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改革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安全稳定,党的建设水平切实提高,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
张高丽指出,五年艰苦的实践,五年不懈的奋斗,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党的领导,创造了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和天津效益,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路子。实践充分证明,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确定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天津实际,符合群众愿望,是完全正确的。
张高丽强调,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综合实力与城市的地位作用还不适应,生活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适应,社会管理创新与面临的新情况还不适应,执政能力与肩负的重大责任还不适应,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张高丽强调,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今后五年,是为实现天津定位奠定更加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统筹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 天津日报记者马波刘冬梅魏彧
张高丽强调,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完善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即成为一个排头兵: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做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构筑三个高地: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生态宜居高地;
实施四个战略:富民强市战略、科教兴市战略、文化强市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打好五个攻坚战: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攻坚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攻坚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攻坚战;
实现六个更大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大转变,体制机制改革见到更大成效,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更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提高,文化整体实力迈上更大台阶,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更大进展。
张高丽强调,再经过五年的奋斗,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一个发展更加科学、实力更加强大、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幸福的天津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张高丽强调,要统筹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联动协调发展,加强规划引导,制定综合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产业联动、基础设施联建的机制,做到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整体效益最大化。滨海新区要增创高端产业新优势、科技领先新优势、体制机制新优势、服务功能新优势、生态环境新优势、和谐稳定新优势,努力成为全国最具潜力、最有活力、最为开放的现代化新区之一。中心城区要全面提升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促进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着力提高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标志区。城郊区县要坚持“三区”联动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培育更多强区强县强镇,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张高丽强调,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之策,以转变谋发展,以转变促跨越,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布局科学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竞争高端化。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全面增强科技引领、应用转化、品牌创造、标准制定、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注重整体设计、注重协调推进、注重互利共赢、注重成果普惠。加快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张高丽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天津,推动依法治市迈出更大步伐。
张高丽强调,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更加注重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更加注重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素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文化创作生产引导,着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使天津成为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名城。
张高丽指出,要统筹发展、民生、稳定,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坚持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下力量抓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会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和社会管理创新等事关民计民生的重点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张高丽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保持党的纯洁性,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张高丽在报告最后说,我们团结一心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拼搏奋进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们无怨无悔付出了心血汗水。我们完全相信,具有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精神的天津人民,不仅能够创造令人鼓舞的过去,也一定能够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而努力奋斗,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张高丽的报告多次赢得全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篇2】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精神解读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A.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B.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
C.建成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D.建成开放合作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自己得分:0.0
2.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盟
C.中欧自由贸易区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己得分:2.0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年发布实施。
A.2007B.2008C.2009D.2010
自己得分:2.0
4.在西部大开发包括的省市区中,()是惟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
A.贵州B.甘肃C.新疆D.广西
自己得分:2.0
5.()不属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城市。
A.崇左B.防城港C.梧州D.北海
自己得分:0.0
6.截至2011年10月,已在南宁成功举办过()届东盟博览会。
A.五B.六C.七D.八
自己得分:0.0
7.下面哪个工程不属于钦州重点建设项目?()
A.保税港区
B.10万吨深水航道扩建工程
C.国投燃煤电厂工程
D.钢铁基地
自己得分:2.0
8.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东盟成员国的是()。
A.印度尼西亚
B.印度C.泰国D.新加坡
自己得分:2.0
9.“十一五”期末,兴边富民行动成果突出,边境村屯群众“六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桂
西北少数民族()改造三年任务全面完成。
A.茅草房
B.沼气池C.村屯道路D.村寨防火
自己得分:2.0
10.《报告》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生育水平,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稳定适度高B.稳定适度中C.稳定适度低D.稳定适度慢
自己得分:0.0
11.《报告》提出,要落实()责任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强化科技和智力支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蓝天碧海、绿水青山永远留给子孙后代。
A.防灾减灾B.生态发展C.节能减排D.节能低碳
自己得分:2.0
12.《报告》提出,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戒骄、戒懒、()、戒虚、戒假、
戒奢,真干实干苦干,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不吃亏,实干苦干者得重用。
A.戒空B.戒躁C.戒酒D.戒浮
自己得分:2.0
13.《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
开放试验区、()钦州产业园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A.中马B.中泰C.中越D.中柬
自己得分:2.0
14.《报告》提出,()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主体力量。
A.全体党员B.人民群众C.知识分子D.公务员
自己得分:2.0
15.《报告》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战略。
A.广西B.国家C.西南D.西部
自己得分:2.0
16.《报告》提出,要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治旱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
强化水利支撑保障。
A.桂西桂南B.桂西桂北C.桂中桂南D.桂中桂西
自己得分:2.0
17.《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A.维护稳定责任制
B.综合治安责任制C.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D.责任追究制
自己得分:2.0
18.《报告》提出的“三提高”,是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文
明程度明显提高。
A.基本社会服务水平B.基本公共服务水平C.基本教育服务水平D.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自己得分:2.0
19.《报告》提出,要着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干实干苦干促跨越。深化作风效能建
设,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A.首长责任制B.首问负责制C.领导负责制D.干部负责制
自己得分:2.0
20.“十一五”时期,重点民生领域投入累计()亿元,年均增长32.6%,比“十五”增加
2.3倍。
A.2370B.3370C.4370D.5370
自己得分:2.0
21.“十一五”时期,全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事业的支出1249.9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
倍,提前()并率先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实现义务教育“两基”攻坚目标。
A.半年
B.一年C.两年D.一年半
自己得分:2.0
22.《报告》提出,我区提出要奋力推进“五区”建设,“五区”是指()。
A.中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区
B.西部经济强区、中国与东盟合作重点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
步模范区
C.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革命教育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D.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自己得分:0.0
23.《报告》提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A.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B.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C.构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D.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自己得分:2.0
24.《报告》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科学发展是(),富民是(),强桂是(),
新跨越是()。
A.要求方向基础根本任务B.要求方向手段根本任务C.根本目的基础阶段目标D.根本目的手段阶段目标
自己得分:2.0
25.《报告》提出,我区已迈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A.初期阶段
B.初后期阶段C.中期阶段D.中后期阶段
自己得分:2.0
26.《报告》提出,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要()。
A.注重人才发展实现人才强桂B.奋力加快发展注重科学发展C.注重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强桂D.注重科学发展奋力加速发展
自己得分:2.0
27.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是()。
A.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B.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新广西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D.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文明和谐新广西
自己得分:2.0
28.《报告》提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牢固树立()的战略思维。
A.以时间换空间、以环境换发展、以政策换优势B.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环境换优势C.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D.以时间换空间、以环境换发展、以存量换增量
自己得分:2.0
29.广西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等产量全国第一
A.糖料蔗、蚕茧、木薯、木材B.优质稻、蚕茧、水果、木材C.木薯、木材、水果、水产
D.木薯、木材、优质稻、水产
自己得分:2.0
30.到“十一五”期末,广西的()成为千亿元产业
A.食品、机械、汽车B.电力、食品、冶金C.有色、电力、汽车D.食品、汽车、冶金
自己得分:2.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报告》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
三提高”的奋斗目标,“三提高”是指()。
A.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B.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C.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D.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自己得分:4.0
2.加快改革开放合作步伐。拓展与欧美、()经贸合作。
A.缅泰B.越泰C.日韩D.非洲
自己得分:4.0
3.《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绿色建筑行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一批重大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形成()的节约型发
展方式。
A.低消耗B.高效益C.高环保
D.低消费
自己得分:4.0
4.“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快推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工业化B.城镇化C.农业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自己得分:4.0
5.《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倡导()、友善等道德规范。
A.爱国B.敬业C.诚信D.团结
自己得分:4.0
6.《报告》提出,要推进平安广西建设,完善以()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
A.道路B.食品C.药品D.交通
自己得分:4.0
7.《报告》提出,要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经济与资源
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之路。
A.生态产业发达B.自然环境优美C.乡村环境清洁D.人与自然和谐
自己得分:4.0
8.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总体要求是:(),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
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A.构建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B.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C.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D.构建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自己得分:4.0
9.《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巩固发
展()、()、()的良好局面。
A.民族团结B.边疆安宁C.社会和谐D.经济发展
自己得分:4.0
10.《报告》提出,要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打造()。
A.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B.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C.重要物流枢纽D.重要外贸基地
自己得分:4.0
【篇3】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精神解读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我区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国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广西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对我区加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广西桂东南经济区发展规划》 B.《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C.《广西桂西北经济区发展规划》 D.《广西沿海经济发展区发展规划》
自己得分:2.0 2.“十一五”期末,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是我国( )。
A.沿海地区第一个大型炼油厂 B.西南地区第一个大型炼油厂 C.西部地区第一个大型炼油厂 D.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大型炼油厂
自己得分:2.0 3.“十一五”期末,广西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3.6%提高到2010年的( )。
A.35.10% B.40.10% C.45.10% D.50.10% 自己得分:2.0 4.广西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 )等产量全国第一
A.糖料蔗、蚕茧、木薯、木材 B.优质稻、蚕茧、水果、木材 C.木薯、木材、水果、水产 D.木薯、木材、优质稻、水产
自己得分:2.0 5.“十一五”时期,重点民生领域投入累计( )亿元,年均增长32.6%,比“十五”增加2.3倍。
A.2370 B.3370 C.4370 D.5370 自己得分:2.0 6.201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 )次代表大会在广西人民会堂隆重开幕,郭声琨代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工作报告。
A.八 B.九 C.十 D.十一
自己得分:2.0 7.《报告》提出,我区提出要奋力推进“五区”建设,“五区”是指( )。
A.中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B.西部经济强区、中国与东盟合作重点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C.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革命教育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D.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自己得分:2.0 8.《报告》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 )。
A.根本目标 B.本质要求 C.具体实践
D.具体行动
自己得分:2.0 9.《报告》提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 B.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C.构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D.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自己得分:2.0 10.广西被中央誉为( )。
A.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B.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维护和谐的模范、边疆巩固安宁的模范 C.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边疆巩固安宁的模范 D.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和谐的模范、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自己得分:2.0 11.“十二五”期间,我区加快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深入实施( )带动战略。
A.中心城市 B.示范区 C.产业升级 D.主体功能区
自己得分:2.0 12.“十一五”期间,我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改革走向全国前列。
A.集体林权制度 B.农村综合管理 C.土地管理 D.国有资产管理
自己得分:2.0 13.《报告》提出,必须把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A.最紧迫的任务、最根本的要求、最硬的道理 B.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要求、最重的任务 C.最生动的实践、最根本的任务、最具体的目标 D.最大的政治、最紧迫的任务、最生动的实践
自己得分:2.0 14.《报告》提出,我们要以党的( )建设和(
)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执政能力 先进性 B.先进性 基层组织 C.执政能力 基层组织 D.思想道德 先进性
自己得分:2.0 15.2010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58%,居全国第( )位。
A.3 B.4 C.5 D.6 自己得分:2.0 16.“十一五”时期,全区财政累计投入教育事业的支出1249.9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8倍,提前( )并率先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实现义务教育“两基”攻坚目标。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一年半
自己得分:2.0 17.《报告》提出,我区已迈进工业化( )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A.初期阶段
B.初后期阶段 C.中期阶段 D.中后期阶段
自己得分:2.0 18.《报告》提出,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要( )。
A.注重人才发展实现人才强桂 B.奋力加快发展注重科学发展 C.注重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强桂 D.注重科学发展奋力加速发展
自己得分:2.0 19.《报告》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科学发展是( ),富民是( ),强桂是( ),新跨越是( )。
A.要求 方向 基础 根本任务 B.要求 方向 手段 根本任务 C.根本 目的 基础 阶段目标 D.根本 目的 手段 阶段目标
自己得分:2.0 20.“十一五”期间,我区提前一年并率先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实现( )攻坚目标。
A.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两基” C.扶贫教育 D.高中
自己得分:2.0 21.《报告》提出,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实施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扩大( )产品和服务出口。
A.壮乡特色文化 B.民族特色文化
C.八桂特色文化 D.瑶乡特色文化
自己得分:2.0 22.《报告》提出,要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
)铁路、区际干线和通向东盟的国际铁路,推动广西进入高铁时代。
A.高速动车 B.高速轻轨 C.高速地铁 D.高速高铁
自己得分:2.0 23.《报告》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口有序有效向( )转移。
A.城市 B.城镇 C.城乡 D.城区
自己得分:2.0 24.《报告》提出,要努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依靠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实施( )工程,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
A.大学生创业 B.青年创业 C.全民创业 D.下岗工人创业
自己得分:2.0 25.“十一五”期间,我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 )亿美元,年增长( )。
A.275 180% B.175 80% C.75 24%
D.7.5 8% 自己得分:2.0 26.《报告》提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首先要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始终,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建设西部经济强区。( )
A.“一基地一中心” B.“三基地三中心” C.“三基地一中心” D.“一基地三中心”
自己得分:2.0 27.在西部大开发包括的省市区中,( )是惟一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省区。
A.贵州 B.甘肃 C.新疆 D.广西
自己得分:2.0 28.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
A.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B.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
C.建成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 D.建成开放合作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自己得分:2.0 29.下面哪个工程不属于钦州重点建设项目?()
A.保税港区
B.10万吨深水航道扩建工程
C.国投燃煤电厂工程
D.钢铁基地
自己得分:2.0 30.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盟
C.中欧自由贸易区 D.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己得分:2.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报告》提出,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扶贫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和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
)三大举措,实行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轮驱动,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
A.连片开发 B.整村推进 C.扶贫到户 D.单片开发
自己得分:4.0 2.《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倡导( )、友善等道德规范。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团结
自己得分:4.0 3.《报告》提出,要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打造( )。
A.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 B.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C.重要物流枢纽 D.重要外贸基地
自己得分:4.0
4.《报告》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三提高”是指( )。
A.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B.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C.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D.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自己得分:4.0 5.加快改革开放合作步伐。拓展与欧美、( )经贸合作。
A.缅泰 B.越泰 C.日韩 D.非洲
自己得分:4.0 6.《报告》提出,要推进平安广西建设,完善以( )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
A.道路 B.食品 C.药品 D.交通
自己得分:4.0 7.《报告》提出,要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建设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 )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立区、绿色崛起之路。
A.生态产业发达 B.自然环境优美 C.乡村环境清洁 D.人与自然和谐
自己得分:4.0 8.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总体要求是:(
),在西部地区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A.构建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B.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C.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D.构建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自己得分:4.0 9.《报告》提出,西江经济带是我区经济跨越发展重要增长区域,必须全力建设以西江水运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加快向珠三角等先进生产力地区靠拢,建设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柳州来宾一体化发展,打造( )。
A.先进制造业基地 B.资源型精深加工基地 C.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基地 D.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自己得分:4.0 10.《报告》指出,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等。
A.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 B.人才缺乏,科技教育支撑能力不强 C.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D.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
自己得分:4.0
【篇4】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 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 鸿 忠 (2012年6月9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砥砺奋进、蓄势勃发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1
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们继续深化省情认识、逐步完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的战略支点功能稳步提升。注重从湖北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省情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战略。坚持以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为统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四基地一枢纽”产业发展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打造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重要载体,适时把各市州关系全局的发展战略纳入省级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统筹集成的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战略支点建设迈出新步伐,支点构架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加彰显。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湖北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继200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1年接近2万亿关口,达到19594亿元;
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7年的3.51%提高到2011年的4.16%,在全国的排序由12位上升至第10位,跨入全2
国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四年翻番。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千亿元产业由3个增加到9个,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武汉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倍增长,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龙头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在全国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这五年,我们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湖北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提升。注重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总体谋划,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国企改制任务如期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硕果累累,3
进出口总额、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均居中部首位。
这五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每年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一大批富民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饮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有较大缓解。城乡就业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臵工作如期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这五年,我们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治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4
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稳步推进、活力增强。《法治湖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各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换届圆满完成,“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顺利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三万”活动、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论",积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5
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感慨万千、豪情满怀。这五年,是湖北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民主团结氛围最浓、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历届省委、省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同时,也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和武警官兵鼎力相助的结果,是中央各部委、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情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九届湖北省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地继承历届省委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有效举措,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6
——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围绕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深入解放思想,用好发展机遇。既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机遇,又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创新中凝聚发展动力、集聚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必须坚持把保增长与转方式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自觉坚持科学发展的标准"一步到位",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既重视抓当前又积极谋长远,既重视发展速度又注重发展质量,既重视改善硬环境又大力提升软环境,努力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壮大规模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富民强省。
——必须坚持把抓发展与惠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民生为纲统筹各项工作。自觉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为党的“生7
命工程”,通过"三万"活动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推动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坚持把凝聚内在力量与争取外力支持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着力营造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排忧解难、分类指导,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市州县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加强部省合作、主动对接央企、广泛争取兄弟省区市支持、加强海内外交流合作,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际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我们自身改革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不足,总体上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经济实力与富民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不够仍然是湖北最大的实际、最突出的矛盾。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壮规模、调结构、8
转方式任重道远。二是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较多,社会管理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三是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存在诸多困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四是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经济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新形势,干部能力严重不足。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严治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面对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与挑战,面对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没有任何资格盲目乐观,没有任何理由停滞不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努力把湖北的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与期待! 二、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来鄂视察指导工作时,9
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二字责重如山,这是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我们只有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加快”的要求、担当起建设支点的重任。我们理解的战略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
就是湖北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
就是湖北应当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枢纽节点和重要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为此,我们必须把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全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统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经过努力,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奋力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卓越成就和综合竞争力,承担起构建战略支点的崇高使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10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当前,我省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
我国进入科学发展时代,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我省在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这些都将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有望形成我国新的重要增长极,将为湖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届省委、11
省政府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不懈努力,湖北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激情奋进、共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展示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呈现出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所有这一切,都为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应该是我们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增长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未来的发展。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
12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经济总量实现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以上的跨越,并继续向更高水平迈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地区。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取得更大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居民收入翻番、生活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3
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面对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麻木和懈怠,绝不能留下千古遗憾,必须千方百计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必须顺势而为、逆势而进、乘势而上,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共同创造湖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14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是全省发展之要。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大力培育品牌,打造“湖北原产”,壮大“湖北创造”,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型企业;
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园区提质扩容,拓展“飞地经济”、“一区多园”等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15
示范基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二)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发展多功能农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强市、强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等分层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16
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幕阜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产同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要素组织化水平。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用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构建以“一主两副”为龙头、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把发展17
县域经济作为强省之基。继续实施“一主三化”方针,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县(市、区)和试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千强镇,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投资的支撑作用。投资既关乎当前,更关乎长远。要把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强力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做大做强支撑湖北长远发展的“底盘”。充分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放到更加重要的位臵,加快推进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18
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大力加强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强湖北必须依靠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着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
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
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
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地创建国19
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级市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
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
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支持仙桃、潜江、天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武汉、襄阳和宜昌、其余各市州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优化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奋斗,上述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湖北一定会在中部地区崛起!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
20
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湖北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必须把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本、发展之源,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一)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文化。解放思想是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开阔发展视野、培育发展文化、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方法谋求发展、破解难题;
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打造重商亲商悦商的人文环境;
坚决破除封闭意识和保守思想,牢固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
坚决破除求稳守成意识,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理念,鼓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担当、敢于担难、敢于担险;
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知行不一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理念,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问题上,落实到实际成效上。
21
(二)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城乡统筹等重要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示范。以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探索和创新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加大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优良环境。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
健全土地、技术、资金、资本、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高端要素汇聚湖北。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鄂州、随州和黄石等地“大部制”、“扁22
平化”改革经验,着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
(三)坚持开放先导,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学习借鉴沿海地区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开放经验,加快形成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刻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高水准、全方位地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立足于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实现与国际规则有效对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高端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市场开放度,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提升襄阳、宜昌等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拓展外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实行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支持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努力实现世界为湖北用、湖北为世界用,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深化对内开放与合作。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扩大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央企、央院、央校、金融机构总部和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把湖北建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23
(四)建设科教强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核心是产业化。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科教强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教实力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的作用,树立以用为本的科研导向和评价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东24
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发展,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各地高新区加快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格局,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作为科教实力大省、人才资源大省,我们完全应当立下这样的雄心壮志!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途径,努力扩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设法治湖北,着力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良好民主法治环境。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健全适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选举任免更好地体现25
人民意志、服务全省大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谋事、干事、成事,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全面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聚力、聚才、聚心、聚智,共筑发展统一战线,同心建支点、同行促跨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能。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支持国防和驻鄂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入推进“五议五公开”,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基层民主实践,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26
行网络问政。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推进政府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加快依法治省进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本在于法治。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施《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全省各项工作法治化。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抓好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力求体现湖北特色,突出实施、实用、实效,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以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维护群众权益为着力点,推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坚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司法的公正推27
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证困难群众平等享受法律服务。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涉诉问题,严肃惩处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以权压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违法受追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作为事关湖北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全省人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所有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都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监督,切实做到所有管理和服务行为合乎法、循于规。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28
必须率先垂范,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必须郑重指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职务多高,不论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六、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培育现代文明,是富民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29
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凝炼荆楚人文精神,构筑促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充分发挥"湖北群星"的示范效应,用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召力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升湖北的美誉度和湖北人民的文明形象。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思想、理论、舆论传播阵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30
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
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综合性文体赛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湖北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教育深度融合;
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加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群,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31
臵中的积极作用,扩大文化领域开放,优化文化资源配臵,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文化领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坚持生态立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加快推进营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
积极打造重点生态示范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长江、汉江、清江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推进重点湖泊湿地自然修复,促进人水和谐。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循环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环保的良好氛围。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环评等长效机制,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32
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春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万家烟树满晴川”的田园牧歌。
文化承载历史,文明昭示未来。建设文明湖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爱国守法、崇德守信的湖北人,做一个和善开明、务实敬业的湖北人,做一个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湖北人,做一个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
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 建设幸福湖北,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要更加关注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幸福指数,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保障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构建充分就业、体面劳动、合理分配、幸福生活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33
系,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之源,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分配水平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突出做好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总水平,完善并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贫困家庭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救灾应急体系,统筹做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34
等工作。全面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总体设计,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措施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单位、每家每户。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重点工作,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5
全省人民既是分享幸福成果的主体,更是共建幸福湖北的主体。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卓越的工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确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确保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平安房、安居楼;
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和城市公交体系,确保群众出行便利;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实现充分就业;
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优化教育资源配臵,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全省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裕、人民精神愉悦、社会平安和谐、生态环境舒适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八、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强领导核心
36
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质量强党,勇于应对“四大考验”、坚决防范“四大危险”,扎实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保持思想、组织、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着眼于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创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更加自觉地严守党的纪律,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提高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和在线教育平台作用,切实加强理论培训和国情省情的学习教育,运用“老区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37
把强化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以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心系群众、为民惠民的赤子情怀,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生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尚贤任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围绕发展选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至上、实干为要,重用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重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人,重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重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人。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以提能善政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加快实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分类分层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积极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注重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认真负责、带着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用人提名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健全干部德的建设和38
考察制度,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
(三)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先争优为总抓手,以增强功能、激发活力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深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设臵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抓好分类指导,准确把握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政治引领等作用。注重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年工作,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培训、管理、保障等机制,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39
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进口关”;
实施基层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双育”计划,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纯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党委讨论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健全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等制度,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多种实现途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保障水平。
(四)弘扬优良作风,扎实推进群众工作这个党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领导班子、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狠治庸懒散软和“文山会海”,防止数字攀比、纸上谈兵和急功近利,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和“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力戒奢侈浪费,坚决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行为,严肃查处“三公”消费中的违规违纪问题;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力戒党内生活庸俗40
化,狠治党内生活中好人主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性纯洁。坚持把群众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着力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三万”活动成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健全纠风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工作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群众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坚持“力度统一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改革的推动力、纠风的矫正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先行,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用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用权行为,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加41
大制度执行督查力度。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派驻制度。深入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管党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既干净干事、清廉自守,又带头履责、敢抓敢管,用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民风的进一步好转。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决战气魄,全面推进战略思路的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打造雷厉风行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链条”,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2
同志们!万里长江气势恢宏,滚滚向前;
荆楚大地生机勃勃,凤鸣九天。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党中央对我们寄予厚望,荆楚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激情奋进、克难求进、扎实推进、与时俱进,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43
推荐访问: 如皋市 党代会 第十次 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如皋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