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研修日志1 今天的研修由实践组的另外两位老师执教《对鲜花》,这两位老师在昨天的几节课中汲取了优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对鲜花》。 余老师以情感入手,创设氛围,用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研修日志,菁选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的研修日志1
今天的研修由实践组的另外两位老师执教《对鲜花》,这两位老师在昨天的几节课中汲取了优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对鲜花》。
余老师以情感入手,创设氛围,用美丽的手工鲜花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为了让学生体会北京民歌的风格,以歌曲《打花巴掌》做类比,引导学生发现北京民歌的特点。但由于学生花了时间在“说风格”上,唱却少了,因此对歌词的掌握还不是太熟,在后面的整体表现环节学生唱得不是很准确,音色上也没能很好的把握。在音准音色上,尹朝霞老师把握得很好,从演唱的细节到歌曲的风格,每一个环节都照顾到,讲得很细致,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民歌风格,同时能在准确演唱的基础上进行创编。但美中不足的是老师讲得太细致,以致学生自主思考的自由度减少。如何兼顾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如何介入引导比较合适,这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音乐的研修日志2
《音乐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和要求,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原则,找来了许多音响资料,整堂音乐课用以欣赏音乐,这种单一的课型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原则。 教师忽视自身主导作用,混同于电教管理员。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音乐教学“视听结合”成为现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是,在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设备,忽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自己变成了电教管理员或操作员。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规划好学期或学年的总目标,以我的小目标去实现学生的远目标
音乐教师在授课同时,教学目标很容易被限制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上,很难清楚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每一节课下来尽管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完成,但还是存在着深深的缺憾感。教学实践证明,原因就在于总的发展目标没有建立起来。 总目标,就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比如农村的孩子因为条件和专业音乐教师资源的限制与缺乏,视谱成了学唱歌曲中最大的难题和阻碍。那么作为一个音乐老师,视谱是最根本的能力。遇此情况,我就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长时期的训练目标,从音阶的唱名和音准开始,制定一个学年内让同学们准确熟记、唱准7个音,即使是一个学期掌握一个音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如果从一年级开始为其设下这个目标,时常的带上这个小目标去训练,相信到了小学毕业,同学们就可以唱任何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又如,低年级孩子喜欢听到音乐并随着自己当时的情绪,按着自己喜欢的速度和节奏去歌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定个节奏训练的远目标,在*常的歌唱、朗诵歌词等都可以提醒轻轻击打着节拍进行。节奏的训练贯穿于课堂的整个过程,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并植入心里,到年级越高节奏型越复杂的学习时,就会觉得得心应手,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这样才可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实际目的。
二、 实际教学过程中,追求用心、实效、创新。
1、课前带上探索的心去做充足的准备 做为一个老师,我觉得备课是必须的环节。在备课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水*,从而设定一个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先吃透教材内容和要求,抽取、发现和挖掘“我的学生我作主”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可以相应的降低或者提高教学要求,准备出教材中和孩子们生活更贴近的音乐内容,让孩子们相信音乐就在我的身边,音乐是简单的快乐的。
2、课堂的开始,带上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 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描绘是进入音乐的主要媒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遵守少说的原则的同时,应注意运用较多的"儿童语言,尤其是低年级音乐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里,多进行换位思考。在设计教学中的语言时,尽量运用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语气语调也要符合他们的心里特征,把学习中枯燥的练习变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可以把音乐中的小乌鸦生动地比做懂事的孩子,我是这样描述的:“这几天小乌鸦在放学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的,总是没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玩。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杜鹃、小燕子便悄悄的在放学的时候跟在小乌鸦后面想弄个明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生动的语言搭起一座学生情感与音乐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演唱时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那懂事和孝顺的表现会令人感动不已。
3、示范时,带上声情并茂的表演唱 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有了多媒体设备,仍然不能代替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范唱有着比录音范唱更为直观、形象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小学生还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所以教师表演唱的感染力强于录音范唱。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能否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全靠教师的功底。从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的研修日志3
通过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的学习,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参与者,我在学习中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一点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和指导思想和传统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有较大差别。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体育课过于注重运动技能和运动水*提高的指导思想,把上体育课变成了“专业训练课”。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评价不科学,往往以学生最终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更注重于学生的参与,教学项目的选择更丰富,更具人性化,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季的身心健康,不但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还要求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如:身体素质、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发展。评价不但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更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专业内容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理论知识体系。虽然在教学中对体育理论要求没其它学科高,但任何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都要靠理论来支撑的,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就谈不上科学的合理的运动技能技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满足新课程学生的需要。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的示范性,示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由体育的特点:即身体的活动性决定的。我国中小学目前许多学校体育教师少,工作量大,而且专项搭配并不合理,有的学校甚至最普及的体育项目的专项老师都没有。虽然各级体育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培养和培训,但比较全面的教师并不多,有的老师甚至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都不会。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高,如果教师连技术动作都很难完成,或是问个相关问题都回答不出来,那么老师的话对这个学生就没什么说服力了,对学生也没什么吸引力,上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校教学项目的选择主要受学校硬件、教师组成、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我们要通过自己身的努力,克服其它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因素的积极性。如羽毛球现在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如果天气条件允许(风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只要羽毛球器材有保证,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女生)。象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而且器材配备相对也容易,适合广大学校开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也要有一定的羽毛球基础,但我省各级体育学校开设羽毛球这课程的还很少,广大体育教师掌握这一运动技术的还比较少,精通的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要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学生的需要。
推荐访问: 研修 音乐 日志 音乐研修日志 菁选3篇 音乐的研修日志1 音乐课研修日志 音乐研修笔记 音乐研修日志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