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时间:2022-06-18 11:18: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4篇

【篇一】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我看“两会”

三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此时举行了聚焦全球目光的“两会”。

所谓的“两会”,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每年三月份左右在北京举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对今年全国预算的决策表决,以及反馈和处理全国大多数民意的国家级会议。而它为什么会被全世界像奥运一样,吸引全球人的目光呢?众所周知,去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感受到了严酷的经济寒冬。在这个春暖花开之际,他们希望中国这列世界经济的“动车头”,能制定出好的规划,带世界走出寒冬,远离阴霾…

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八零后九零后的人们,也是被视为祖国未来最有力的接班人们是怎样看待“两会”的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当代的大学生们是十分关注国家一年一度的“两会”的,是十分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发展方向的。因为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也关系我们自己的利益。但即使如此,当代大学生们关注两会的角度和已经步入社会的人士还是有所差异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在可以说是牵动了社会的每一根神经。今年的“两会”报告上,总理也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创下新高,再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就更严峻,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的最难时期。

很多企业家反映,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在聘用方面实在不敢轻率。危机困难面前,大学生应该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寻找问题的根结。随着高考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学校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学生总数成直线上升,然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却与之成不协调比例增长,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享受不到应有的学习资源,最终成游离在校园的“真空地带”。很多老师想管也管不全,加之学生突然从高考的紧张状态释放到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过程,渐渐失去了自控、自律的能力。

如今“翘课”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普遍现象,上课与否要看自己心情好坏。看电影、玩游戏、网络聊天……大学生在迷茫中虚度自己的光阴,在无助中迷失自己的人生。所谓的“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这不得不说是大众化教育泛化的一个悲哀。也有学生抱怨说,我也想好好学的,可是偌大的一个教室,上百人在里面上课,坐在后面根本听不清老师的话。又或是同一个实验,几十个学生在一起做,有时根本轮不上。

  诚然,类似的“抱怨”不无道理,但我来,这不是学生动手能力差进而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转而言之,这是由教育部门、各大高校与学生自己三方面共同造成的,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被认为是存在体制问题,从高考模式的探讨到现在热议的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一直存在饱受争议。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之缺乏有关部门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造成今天毕业生“就业难”的危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而难在一种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完善,难在一种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难在一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把握。期待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大学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从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讲,亦要深刻认识到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竞争的激烈,要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自己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另外,笔者认为“以创业促进就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国家若能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定会有所帮助。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2.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我相信每一个过来人也都经历过就业的困惑,有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上我们自身、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心仪的职业。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取火不若取燧,济及不若凿井”,“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首先要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有勇气和力量,有了勇气、力量才能战胜困难!”

“心暖则经济暖”。两会是一次坚定世界信心的大会!

【篇二】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篇一】

“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些问题我们历史上都有深刻教训。对这类问题现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渐。”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当前,脱贫攻坚“大考”在即,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如响鼓重锤、警钟长鸣,再次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硬仗指明了行动方向,为推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攻坚拔寨注入了新的动力。

脱贫攻坚要锤“实”靶心。“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如此强调。这告诉我们,脱贫攻坚要找准方向,精准施策,不能瞎子打锤,乱夯一气。就如同“钉钉子”,锤头锤不到钉子上,使再大的力气也枉然。对脱贫攻坚而言,更要把工夫下到实处,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一方面,不能放任“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的大局;
另一方面,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实践充分证明,脱贫攻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耍不得半点小聪明,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实打实、硬碰硬,一步一个脚印,将扶贫政策的“甘霖”精准滴灌到贫瘠的土地上。唯有如此,才能让脱贫幸福之苗茁壮成长,让脱贫胜利“果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脱贫攻坚要敲“响”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一路高歌猛进时的提醒,可谓高瞻远瞩、振聋发聩。这一记“响鼓”警示我们,脱贫攻坚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补短板”,走好精准扶贫的“一针一线”。然而在现实中,有的贫困县摘帽后,就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导致群众存在很大的返贫风险;
有的扶贫干部见着“山高”就“腿软”,一遇挫折就畏难,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有的地方将扶贫资金挪用乱用,搞“大跃进”“浮夸风”,甚至存在腐败现象……这些经验教训必须引起警惕:脱贫攻坚不可急功近利,也容不得半点腐败,不能因赶进度而脱离实际,也不能因虚假政绩而损害群众利益。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因此,我们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同时优化扶贫考核办法,强化扶贫攻坚责任,如此才能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脱贫攻坚要鼓“劲”加油。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9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660万人。而今,距离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宁可多帮一把、决不漏掉一人”,全国人大代表王少玄的发言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想要实现真正脱贫,必须保证脱贫之后不“返贫”,而且一个都不能少。一方面,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
另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更重要的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力度推进扶贫政策的执行落实。所以说,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倒计时20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必须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锤“实”敲“响”脱贫攻坚之“鼓”,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冲刺年。全面完成党中央部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已到攻城拔寨、最后一搏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员干部务必强化作风意识,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把作风建设作为检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试金石”,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确保扶贫工作务实,就要以严实态度谋事定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箴言”。其中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做人做事态度与作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之举,是党之重事、国之大事、民之幸事,全民翘首以待,世界为之瞩目。目前扶贫工作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是“娄山关”“腊子口”,必须要用更严更实的作风、更实更硬的措施,“实打实”“硬碰硬”,迎风破浪、攻坚克难。要在新一轮、深一层的扶贫工作中,选派好“精兵强将”,让关键单位、关键人,做关键事。要充分分析论证区域、地利、产业、基建、人力、人脉等各种资源禀赋与因素,把原因分析透、把规划论证透、把措施研究透,确保发展项目定得准、落得实、稳得住、效益久。

确保脱贫过程扎实,就要以严实监管对标提质。严格出标准,管理出效益。脱贫攻坚工作是一个过程,实行“过程管理”是保证脱贫成效的重要环节。对于纳入脱贫计划的贫困村,各级党委政府都通过部门单位包保、选派工作组、派驻“第一书记”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展开,实行了重点村“重点帮”。抓“

过程”既要抓对驻村扶贫干部、帮扶部门单位帮扶工作的督查管理考核,实行工作全过程管理,又要抓从项目论证、考察、引进、落地、投产等全过程把控,确保抓紧、抓严、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步骤,提高扶贫工作标准质量和实际效果。上级纪检监察、党组织、农村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上下贯通,形成严谨严密、紧盯紧管的监督管理机制,让驻村干部、帮扶部门、相关领导用心、走心研究工作、攻坚策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扶贫标准和质量。

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就要以严实指标考核评估。脱贫结果真不真、实不实、好不好,关键在于群众满意不满意。在决策和推进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发展的产业项目做到既能解决眼前困难,更要着眼长远发展,不能为了完成任务急功近利,既要有脱贫时的紧迫感、使命感,也要有摘帽后责任感、压力感,树立久久为功意识。确保脱贫结果真实既要看能否经得起上级组织的检查验收和群众认可,更要看今后作用发挥,看能否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要留下“名声”,不能留下“骂声”。对此,在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估、达标验收中都要从讲政治高度出发,以严实态度、公正心态进行环环把关、严格指标规定。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厉批评,该追责的要追责;
对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脱贫攻坚,作风当先。作风建设是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事业成败。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重要关口,务必继续将强化作风建设摆在前面、贯穿工作全过程,切实以扎实过硬的作风取得脱贫工作的最后胜利。

【篇三】

每年的两会都是民心所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时,明确指出:现在距离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还需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对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役的党员干部而言,这是对脱贫攻坚发出的号令和宣言,更是签署了一份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军令状”。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对于开展脱贫攻坚战是如此,而对致力于做好基层服务工作亦然。脱贫“摘帽”需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与毅力,做好基层民生工作同样也需要广大基层干部,敢于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才能让民生的福利切实装进群众的口袋里,让各类民生项目、各项便民举措真正让百姓的日子“甜”起来,以“响鼓重锤”的举措敲出基层为民“好声音”。

鼓声阵阵,在于延续不断。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不管是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还是其他各项民生服务类政策,其出发点都是为了造福群众、服务为民。然而,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最忌讳的莫过于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譬如在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养护之家”的建设方面,有些便民举措或服务设施,刚开始还是布局到位的,但久而久之,在人员配备、设备养护、折旧更新等方面往往受制于经费、人力等因素,而无法实现长效化的管理。因此,基层的为民“鼓声”,在于延续不断,切不可半途而废,须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落实责任、贯彻部署方面不松劲、不延迟,才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为民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重锤响亮,在于力度到位。当前,个别地方为了完成脱贫“摘帽”的任务,存在“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及“游走式”脱贫等情况,这样敷衍塞责、走马观花式的脱贫会直接降低脱贫的实际效果。因此,民生政策是否落实到位还有待更严格的考核机制来评估审核,还依靠群众能否支持认可的口碑来衡量。不仅在脱贫攻坚上如此,在社会关注度较高、与民众利益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领域也需要在考核评估、严查细究上下功夫,杜绝一些影响“成色”、降低指标的虚假工程“浑水摸鱼”。譬如,在对社区平安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等为民设施的建设方面,不仅要在方案上严把审计关、质量关,还要在设施的后续管理、长效运营上多征询群众意见,多考虑便民利民的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才能让为民政策真正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长期检验。

“滴水穿石愚公志,铁杵磨针绣花工”,打赢脱贫攻坚战,需咬定青山不放松,而基层为民服务的主旋律,亦没有戛然而止的休止符。

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壮志,多为民生谋划,多解民众之忧,尽锐出战,迎难而上,迎着新时代的号角奋勇向前、不懈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造福民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篇四】

2019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是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报告里面提到的三种颜色,政府自身建设让公务人员初心更红,生态优先发展让山更绿水更清,打赢蓝天保卫战让天更蓝。红绿蓝是三基色,可以调制成很多其他颜色,也能调制成五彩缤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初心更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发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把“不是去开会,就是去开会的路上”的基层声音解决好,大幅压缩精简会议、文件,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这就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干实事,切实解决人民所期所盼。习近平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不务虚声,在实干、干实上下功夫,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让红色的优良传统,牢记心中,打赢前进道路上更多的攻坚战。

让地更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要求,“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给高质量发展定了调,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具体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pm2.5浓度、化学需氧量等重要环保指标要下降,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的环境。一些地方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就动牺牲环境的念头,总书记也明确要求,“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双赢,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地更绿,让发展更持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过得更好。

让天更蓝。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由于早期城市的过度发展,一些城市长时间出现雾霾天气,人们不敢出门,小孩也看不到蓝天、星星。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之一就是蓝天保卫战,天空如果被雾霾笼罩,被二氧化碳填充,会带来更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冰川融化危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环保督查、优化环保监管机构,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看到蓝天一天天变多,雾霾一天天减少,我们也感到由衷的欣慰。与蓝天对应的是海洋,“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不仅要天更蓝,也要让海洋还原它的本色,让“明月当空照”“海上生明月”的美好意境亘古流传。

【篇五】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攻坚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只有过硬作风,才能啃下“硬骨头”、攻克“娄山关”、拔掉“穷根子”。

要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扶贫领域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风漏气现象,精神元气遭受侵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素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法纪的敬畏心,不让思想滑坡,不让精神家园失守,以坚强的思想保证决战脱贫“最后一公里”。

要铸牢纪律规矩“铁笼子”。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这既体现了中央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决心,也表明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把反腐倡廉纪律规矩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不断加强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下功夫,以上率下,带动扶贫作风进一步纯洁。

要筑起监督问责“防火墙”。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面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监督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对查实的典型案件,严肃追究责任的同时,要用好通报曝光手段,及时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唯有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以过硬作风尽锐出战,才能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篇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的两会,凝聚着全国人民追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的共同心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人民代表为人民,在全国人大代表共襄国是的庄严时刻,本文立足基层,浅谈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的几点思考。

第一,摆正位置,用姿态说话。态度决定一切。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的姿态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名利、以什么样的姿态对人民、以什么样的状态做工作的问题。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也必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俯下身子倾听,伸出双手接纳,以谦卑、严谨和慎独的姿态履行职责,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和代言人。面对使命,基层人大代表还必须摆正自己在执政体系中的位置,不逾越党委的领导权威,不凌驾政府的行政履职,做好参谋,搞好监督,汇成基层执政“一盘棋”,以共识合力推动地区事业发展。有位学者曾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想,这或许也正是基层人大代表所需要的姿态。

第二,搞好调研,用事实说话。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事实者,方能成实事。对于基层发展而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基层这个实际。脱离了这个实际,也就全盘落空。那么,谁能代表人民、协助党委政府去贴近实际、了解事实?毋庸置疑,是人民的代表,是精心组织起来的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他们拥有较为专业的知识,分布在基层各个领域,对人民群众怀有感情,对代表使命富有忠诚。通过他们的眼睛,可以看见民生疾苦;
通过他们的耳朵,可以倾听百姓心声;
通过他们的双脚,可以丈量广袤沃土;
也正是通过他们的双手,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为了更好行使调研职能,了解基层实际,在完成各自职责工作时,还要发挥好代表作用,坚持到基层社会、到群众中间开展针对性调研,发现问题、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掌握事实,汇聚起共商国是、共话民生、共创实业、共享荣光的磅礴力量。

第三,提升能力,用行动说话。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工作千丝万缕。修路造桥、矛盾化解、环境治理、拆迁复垦、住房安置、困难救助等,是基层工作除发展经济之外的“必修课”,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党的威信、政府公信、人民互信。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如何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整体利益,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就必须以过硬本领,真正行动起来,倾听民意、沟通民心,在调研基础上,拿出针对性的有效方案,推动党委政府解决好发展中的难题。能力来自哪里?来自不断历练,不断实践,来自破解难题这个过程的锤炼与洗礼。基层人大代表是人民信任的利益托付者,不能在摸爬滚打中成为光说不练的“犀利哥”,更不能在艰难困苦中变成畏首畏尾的“隐形人”。基层工作中,常常一个问题久拖不决,事到临头才“赶鸭子上架”,这说明主动性在丧失,行动力不足啊。履职贵在有行,非行不足以顺民心。

第四,创新思维,用智慧说话。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群众诉求日益多元,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新形势下,要经常自问:能否适应时代变迁?能够放下名利牵绊?能够做到真实自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过去”。脑袋更新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坚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论储备,坚持以新的思路思考当下、放眼未来,坚持以新的方法整合力量、化解难题。基层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在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调研、充电学习、辩论赛、知识竞赛和建言献策信箱等方式,激发人大队伍活力,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丰富人大代表履职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做到不落伍、不虚度、不盲从,不负人民信赖。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分析,不断变换的新情况需要应对,人大代表的履职就是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与智慧,就是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创新过程中,基层人大要特别注重制度制定与执行。全国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基层人大也要在制度法规上着力,完善会议、调研、监督、法治等方面制度,开好每一次代表大会,做好每一次调查研究,监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确保好的制度贯彻执行到位,确保所作所为合法合规。

风云起而雷动,民意顺则国安。基层人大在保障人民利益、协助党委政府上的作用不可小觑,更不能淡漠遗忘。一方面基层人大自身要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一方面党委政府也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的桥梁作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了群众。

【篇三】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浅谈两会感悟

最近,“两会”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委员们将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凝聚成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按照对美丽中国的提法,我想我们应当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生产生活模式,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对垃圾进行分类、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等等。此次召开的两会意义十分重大,必然将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从两会报告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作为当代军校学员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

两会只是我国政治事务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标识和符号。所以我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我们当认真的学习两会精神的学习。通过关注两会,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我们青年一代。在实际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祖国建设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气力。

每年的两会的召开都是备受关注的,而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我们应该时刻心系国家,关心时局,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两会”会议精神的学习当中,积极的在思想、本领,作风上找差距,争取能够早日达到一名合格党员,合格子弟兵所要求的标准。

“两会”让我能够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让我在第一时间准确的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通过学习两会精神,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明辨是非,认清大局,站对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实践两会精神,自觉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积极带动同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

【篇四】感悟两会勇毅前行论文

区域活动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初探

中国科学技术大幼儿园 杨萍

摘要: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环境,需发挥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合理设置区域发挥整体功能;同时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注重动静区域的分隔;
建立适宜的区域活动规则,引导幼儿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实施适宜的常规指导方法。

关键词:区域活动、常规培养、指导方法

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它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纲要》中“提供自由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对于活动中的要求,还不能完全地了解和掌握。所以会表现出不能很好的遵守活动规则、活动材料操作不规范以及活动结束后对操作材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整理和收拾等现象。所以建立区域游戏的规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幼儿自律的行为和责任感。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在小班初期进行区域活动常规的培养呢?

一、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环境,发挥环境特点:

人与环境同在,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区域活动给了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成为活动的主人。小班幼儿年龄小,因此要为他们提供色彩鲜艳、氛围温馨的环境,让孩子们放松的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1、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区域,发挥整体功能;

在班级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由于我园班级教室大小不一,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班的面积特点,体现整体构思布局的观念;
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活动区,发挥整体化功能。有的班级整体面积虽然较大,但是在每一个活动区域中又有些或多或少的干扰。在这样的一个大教室中布置出一个舒适的区域环境就在无形中增大了难度。通过教师的探讨与不断的摸索,我们突出体现“色彩亮丽、形象好玩”的特点,将班级整体环境上、下结合,上面的空间利用轻薄的纱幔整体拉起来、吊挂卡通区域牌,挂上孩子们自己制作的门帘、手工链条;
下面每个区域间采取了用纸板做出栅栏、屏风等形状各异的隔断,班上是我活动桌、床、玩具架、大的区域纸盒等材料也充分利用进行隔断。这样最有效地合理利用了班级资源,利旧利废,同时营造了温馨、轻松的游戏氛围。

2、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注重动静区域的分隔;

我们在进行区域布局时需要巧妙构思,合理布局,有些班级空间较小,因此要充分利用活动室周边、四角、走廊、门框、幼儿午睡室等地方设置活动区,如:小六班的卧室墙角墙面,布置成森林的背景,用五颜六色的纸环悬挂在四周,煞是好看!同时利用门口的走廊空地安排健身区的活动,让自制的体育器械能更大空间的发挥。小五班老师利用班级墙面布置成果园,让幼儿练习扣水果和按果子的游戏等。

在设置活动区时,我们不仅注重提供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类型,还应考虑到各区域及其活动之间如何适应和协调,依据各区特点与所需条件,将其分为相对安静的和活动性较强的两大类。把书吧、益智区、数学区等较安静的区域设置在一起;
把音乐区、汽车城等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分别设置在走廊、午睡室,既避免了互相干扰,又相互作用,形成合理结构,能较好地发挥整体优化功能。

二、建立适宜的区域活动规则,引导幼儿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区域活动的规则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可以在活动中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1、区域游戏前有序进区的常规培养;

小班幼儿刚开始区域活动是,由于新鲜、好奇,会一窝蜂的涌入一个区,为了避免区域内的拥挤,巧妙的对进区人数进行了限定,使幼儿能有序的入区,我们采用了小脚丫印记标志、进区挂牌、挂区域项链(带手腕花)、小椅子限定、和区域材料限定等方法暗示幼儿进区的规则。如:娃娃家门前四个小脚印,表示只有四个小朋友可以进去区活动;
没有卡、材料、椅子的小朋友就不能进入这个区了。

进区时教师可以用小组优先法、点头邀请法、小动物(魔法棒)邀请法和小火车法等方法的暗示提醒,避免了幼儿拥挤的现象,提醒、指引幼儿进行适宜的行动。

2、区域游戏中生活细节常规培养;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出区域活动中的细节规则,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张贴在活动区内,如“和朋友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搬动小椅子轻轻;
玩具一起(轮流)玩,不挣抢;
爱护区域材料和玩具,玩好放回玩具筐;
手工区学会用抹布擦手,废纸不乱扔等一些常规,时时在活动中提醒幼儿,引导孩子去遵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已有了初步的常规意识。

3、区域游戏后材料的收拾常规培养

小班孩子进区后,对陌生的操作材料可能会束手无策,虽然个别幼儿会充分发挥探索的能力,但是,没有相应的规则引领、指导,很可能会越搞越乱。另外,因为幼儿进区从容,出区时匆忙,常常会出现操作材料乱扔乱放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制定规则后,不仅约束了孩子的这些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材料的收拾上,我们在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贴上相应的图片或图形,让幼儿能轻松的取放;
如:在娃娃家的柜子里贴上相应物品的图片,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自己便于整理,在其他动手的区域里,我们把柜子上和收拾玩具的筐子上贴上同样的图形,让幼儿能对应图形摆放、整理,环境的隐性作用就如一个没有言语的老师,帮助、指引着幼儿。

三、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常规指导的适宜方法

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对幼儿进行指导、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必须从显性的主导地位退至适时、适当的隐性的引导地位。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随机地指导
  教师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对随时看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教师根据对幼儿的观察了解,顺应幼儿的需要进行随机指导,指导的目的是推进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随机指导包括以下两种:
  (1).隐性指导
  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有的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他们不愿成人的过分干涉,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老师或不喜欢老师共同游戏。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往往更能吸引幼儿,幼儿玩的更有兴趣,特别是个别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技能相对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例如,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大多习惯独自玩耍,未学会和同伴合作游戏,所以,娃娃家的家中比较冷清,“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顾各玩,他们购买的“蔬菜、水果、饮料、点心”随意乱放,显得家里很乱。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对“爸爸”、“妈妈”进行帮助、指导,教他们要学会将物品归类摆放,家庭成员要学会分工合作,这样才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同时也是推进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往更深层次发展。但作为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所以当幼儿主动进行游戏时,客人要向大家告别,退出游戏。
  (2).显性指导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强调自主游戏,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插入地指导,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时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或者影响到其他幼儿时,教师就应适时插入指导,以帮助幼儿,维持游戏的规则,使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但要注意插入时要自然,不要影响幼儿的游戏。

2、提醒的方法

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人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提醒。  

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提醒和动作提醒。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当幼儿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教师运用“介入式”的行为提醒,促进游戏进一步地开展。

幼儿间的提醒一般适合于区域活动的幼儿。由于幼儿间的“提醒”,是完全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中进行的,往往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我们认为,幼儿间的“提醒”不仅对区域活动起到一种支持的作用,还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图示的方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教师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在数学图形分类活动中,我们在每个分类盒上贴上相应的标记,这样不用老师多说,幼儿自然明白分类的要求是什么了;
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将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小鱼的筐子表示这是小鱼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时还可以渗透数学的对应、分类学习。将图示法应用于游戏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这种隐性的规则,更能吸引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直观、形象可爱的动物朋友来和他们一起游戏,对与这种活动形式他们乐于接受,因此,我们在活动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用小熊、小动物为载体,邀请孩子们来进行活动,活动评价时也用小动物的角色口吻来评价,这样能激发孩子们的自觉性,手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小四班的老师用小熊来串游戏环节,用小熊做客拍照片的方法来到各个区域中进行讲评,孩子们显然是非常喜欢小熊对他们的评价,积极主动的在以后的活动中进行更正,争取把自己的游戏完成的更好。

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体验,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不断深入研究,丰富经验,摸索出更多、更好的常规培养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内在品质,提高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