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1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指令服饰宜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菁选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1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
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折叠整齐,包得**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耙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
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后,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2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
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
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3
苗族死人实行上葬。成年人死亡,用衫树棺木碱尸,未成年小孩夭折,用木匣掩埋。正常去世老人,落气时要烧“落气钱”,同时要放三炮火,俗叫“启程炮”。用桃树叶或水菖蒲烧水洗澡,穿寿衣上柳床,然度入棺。棺木放在堂屋正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贴上“当大事”字样,晚上请道士“打绕棺”、念经,停柩三至七日,上山安葬。有的要择“吉日”,看哪无忌讳才扶柩入土。
灵柩上山要由死者娘舅家找一个年纪大的人,身缠二、三丈白布提着稻草把在前面引路,孝子孝孙也要头戴孝帕,手执香纸,撇纸钱,抬丧不走弯路,逢山翻山,遇水涉水,甚至践踏庄稼也不计较。到坟地棺木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送葬人一律耍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一碗水泡饭,每人千拈儿粒,放在嘴边吹散,才能进屋。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论老幼,不能停尸屋内,多数不择日子,随死随埋,丧事草率。
推荐访问: 苗族 风俗习惯 有哪些 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菁选3篇 苗族风俗习惯有哪些1 苗族的独特风俗是什么 苗族传统风俗 苗族人的民俗风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