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教学案例

2022年教学案例

时间:2022-06-15 17:06: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6篇

【篇1】教学案例

注重数学文本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五年级“因数与倍数”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红星小学 代继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构建上线一定教学的指导策略,学校数学课题组组织同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研讨。本学期我听了刘老师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一课时,有下面的教学内容。

教学片段一:采用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学生汇报:1×12=12,2×6=12,3×4=1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

简析:教师注重在课堂中指导从理解因数和倍数入手,将阅读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片段二:教师在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后,再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一13的内容:

(1)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

(2)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

(3)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要求学生打上着重符号,阅读两篇。)   

3..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

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要求学生回答完整。)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     

简析:教师在学生对因数、倍数有了理解之后,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果教师能长期对学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指导学生阅读:     

(1)3的倍数有:
,(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算算。)   

(2)练一练:6的倍数有:——,40以内6的倍数有:——。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让学生阅读三遍并勾画: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阅读 :  

(1)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简析: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抓住“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个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片段四:在找36的因数时,学生的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教师的提问:

1.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2.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

学生就会明白:从小到大,有规律去找就不会出错了。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简析:三位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理解性阅读几篇,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总之,教师如果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把阅读用于每位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时时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文本的阅读教学。我相信学生的阅读习惯将会形成,会促进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自信心的养成。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有较大帮助的,更会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篇2】教学案例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案例

范家学校 孟秀梅

教学设想及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情况,我的教学设想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研读课文,探究创造的内涵和要素,学习论证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尝试创造,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力。我的预设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的关系,树立创造的信心;
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创造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
并且初步了解议论文要围绕一个话题提出观点,并加以证明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来给同学们讲个故事,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特性,就是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毛毛虫们不停地团团转了七天七夜,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生答:毛毛虫愚蠢。毛毛虫没有寻找新路的精神。)(一石激起千尺浪。故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师: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敢于去寻找第二种答案,它们就会求得生存。动物如此,我们人呢?(生答:也要勇于去寻找第二种答案,不能盲从。)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无论对人类,还是对动物,创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你知道哪些创造发明家,又了解哪些发明创造的故事呢?(学生踊跃回答。)(从学生的积极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愿意展示自己的知识积累。)

师:那你认为什么是创造呢?(学生沉思,片刻后陆续举手。答案不一。)

师: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观念,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诞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科技的进步,更谈不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创造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课文的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与创造有什么关系呢?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同时找一找自己不懂的地方。

(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解疑答难。学生问题有许多很有价值,例如,一生问:课文中说“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那“数学和插花”有什么关系?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陆续说出插花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与数字的关系等等。在讨论中,学生不但意识到了插花与数学的关系,而且认识到它与文学、艺术等都有关系,因而感受到了各门知识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质疑的情境中,学生思维得到开发,问题意识得以培养。)

(三)理清文章内容

师:课文的题目与创造有什么关系?

( 生答:“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方式是创造的前提。)(师板书:前提)(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对课文的注意。)

师:如何寻求第二种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路径呢?(生答: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师板书:创造性思维)

师:创造性的思维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第5、6自然段。(生答:创造性的思维有三个要素:知识的积累、活用知识、还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师板书:积累知识 活用知识 持之以恒)

师:在三个要素里,作者认为哪一个最关键?(生答:作者认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是如何运用知识。)

师: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的?(生答:举了两个例子。还引用了别人的话。)

(生概括例子)

师:这两个例子是怎样证明作者观点的?(生答:通过两个人的创造发明过程,说明了要创造就必须先有创造意识,而且必须有知识,特别是还要会活用知识。)

师:举事例来论证有什么好处?(生答:更有说服力。)

师:那引用了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呢?(生答:也是为了增强说服力。)

师: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大家看看,文中哪里还运用了这两种方法?证明了什么?(生答:列举了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的例子。证明了他们的灵感的产生,往往是从留意细小想法开始。)

师:像这样运用一些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就是议论文。大家看看,议论文有什么特点呢?(生答:有自己的观点。运用方法论证。)

师:文章用一个有趣的选择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然后围绕这一论题,分析了构成创造性思维的要素,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同学们有没有创造力呢?(生答:有。)

(四)体验创造的过程

师:我们来作个测试。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两个圆形和两条直线,看哪位同学能用这些图形组合出即新颖又有创意图案来。

示例:

(学生争先恐后上黑板演示自己的创意。5分钟内共画出30余中图案。)(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生活积累。有画人的、画鱼的、画树的、画高山的、画大海的等等。)

(五)探究拥有创造力的原因

师:课文用事例,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人都有创造力。但有的人却成为科学家,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创造过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与你同学讨论一下。

(生答:有自信才能拥有创造力。)(生答: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得出结论:“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生答:要成为发明家还需要勇气。)

师:只要我们拥有自信,丰富我们的积累,并持之以恒地探究下去,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让我们齐读第13段。

师: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倾听了科学家矢志追求的心律和足音,品味了那石破天惊的创新宣言,也碰撞出了我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激情似火的时代,我们身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时代呼唤我们的创新意识,祖国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我真诚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想象创新(任选一题)

1、请你根据对“生活”的理解,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以《“○”的断想》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像作文。

要求:仔细观察,拓展思维,大胆想象,合理构思;
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篇3】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初步掌握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并能运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

3、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篮球技术中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是篮球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它简单实用,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提高手控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在本节教学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关键。

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很普及,有着广泛综合性很强的健身娱乐游戏。它能有效培养参与者的高度协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识,它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的,有利于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篮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大、对篮球学习积极性很高。本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他们对篮球较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中的体育教学应“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设计思路

1、情景导入。用CUBA主题音乐《相信自己》烘托气氛,使学生一到球场就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的布局,结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身心准备。通过游戏“抓尾巴”体会身边的变向,通过“跟我学”感悟运球的变向,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的准备,为下一阶段学生打下基础。

3、技能学练。从原地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行进间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从无人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到消极防守下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再到一对一体前变向运球突破上篮,逐步巩固技术,最后安排小组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循循善诱,环环相扣。

4、整理放松。听音乐放松练习,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结束新课。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块、篮球40只、小垫子(障碍)20张、录音机台、小黑板1块、挂图。

教学流程

一、 新课导入,调动情绪。

师播放CUBA主题音乐《相信自己》。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音乐是什么比赛的主题曲?

生:(大多数)CUBA。

师:同学们能列举几个你喜欢的篮球明星吗?

生:(七嘴八舌)姚明、巴特尔、刘玉栋……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本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新的篮球技术——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训练,将来一定能为班队、校队的篮球队员。[有的学生还在为自己所喜欢的明星而争论,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憧憬着美好的蓝图,有的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达到了调动情绪的目的。]

二、身心准备,诱发兴趣。

1、“抓尾巴”游戏。

师:在上篮球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抓尾巴”游戏,好不好?

生:好!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学生分四大组一对一分别在四个半场区域进行游戏。

[学生区域散点尽情游戏,一个个反应快速、灵活机敏、既激发了兴趣,又为有球变向做好了身心准备。]

2、“跟我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随着《灌篮高手》的音乐、节奏来做“跟我学”。学生很急切地拿起球跟着教师做动作。

[这一活动指在让学生熟悉球性,发展左手运球技巧,增强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为变向运动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先做几种主要的球性练习后,启发学生自创球性练习,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三、循循善诱,掌握技能。

师:同学们能不能在原地左手运3次后换到右手3次。(师生示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生:简单了。(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试一试在行进中完成换手运球。(师先示范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学生分成四个区域,由运球走逐渐过渡到运球跑来完成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学生刚开始练习很认真,但练习一段时间后热情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改变练习方法。)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练习得很好,但是哪位同学能回答我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在什么时候采用?

生A:在突破时。

生B:在上篮时。

生C:在运球时。

生D:在遇到防守摆脱时。

(学生思维很活泼,众说有理。)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在消极防守时运球体前变向突破。

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在四个半场区域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很认真,一部分同学能完成老师的意图,但大部分同学体前换手变向运球遇到防守后不能完成或出现背向、侧向运球等不正确的动作。]

师: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挂图。

师讲解答疑,出示图解并进行示范,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改进技术动作,学生认真听讲、观察、相互讨论,指出相互间存在的不足,小组练习。

(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要迅速,注意保护球。运球队员欲从左侧突破时,先用右手运球,吸引对手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运球超越对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有些小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成功突破后上篮,而有些小组练习一定次数后兴趣有下降趋势。

四、巩固技术,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想一想,除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向运球方式?看谁用变向运球成功突破上篮次数多。

学生开始练习,有些小组自动地相互挑战和比赛。

[这一环节指在巩固技术,拓展能力,展现自我。]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们将面临交通,通讯、环保、体育场馆建设等许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出色的办好2008奥运会,请各小组利用球作道具,设计出我国各行各业“同心协力,举办奥运”的忙碌场面。

队伍散开,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设计,友伴组合,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他们设计出各种体育游戏和造型,如太极、八卦、五环等。

游戏方案——“同心协力举办奥运”。

全场设置交通、通讯、环保、安全、体育场馆建设等五人障碍,四组学生分别用体前变向运球穿过或绕过一个个障碍,到达对面,把球放成“2008”字样(第一、二、三、四组分别搭成“2”、“0”、“0”、“8”的字样),然后快速返回与第二个人击掌接力,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体前变向运球技术,磨炼了顽强拼搏意志品质,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培养了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弘扬了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

五、整理放松,恢复身心。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拍手歌”的音乐节奏一起唱、一起跳吧!

学生们围成一圈唱歌和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

教师小结,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

[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注意科学锻炼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课后反思

本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时间安排较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科学,师生互动频繁,示范讲解的时机较适宜,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动了起来。结合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有想法,今后在教学中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郭 凯

2016年1月18日

【篇4】教学案例

教师微型故事——亦师亦友

尹晓玲

作为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很多学生,学生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但真正让老师记住的,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后进生,他们身上存在很多问题,你要给他量生定制很多方案、转变他、改变他,使他上进,使他进步。

他是高二(11)班的冯建格。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腼腆的,有礼貌的学生,刚跟他接触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把他跟问题生联系在一起;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观察,我发现他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他数学成绩相当突出,但是其他学科相当薄弱,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九科中,他只听数学课,上其他课时,不是睡觉就是旷课,让其他老师也相当头疼。

针对他的情况。我回去做了认真的分析,他数学成绩相当突出,证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强,但性格内向、不经常与同学交流,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从那以后,我比较关注他,经常在教室外观察课堂情况;
一是可以了解学生上课情况,二是发现他上课睡觉、开小差能及时提醒。同时,发动班上的同学主动在学习上帮助他;
同时,也让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向他寻求帮助。渐渐的,他开始与同学交流了,并且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找到了自信,培养了他学习的信心。这样过来半个月,我所预期的成果达到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宿管老师跟我说,他又有晚上夜不归宿的情况。第二天,我就找他谈话,他向我说明,平时总是白天旷课去上网,最近这段时间,白天老师盯的紧,没法去。又有半个月没去上网了,心里痒痒,就跟几个同学晚上翻墙出去上网了。我跟他说了翻墙的危险性,以及上网的危害。但是他跟我说,他现在已经上网成瘾了,但是他愿意尽力改正。我了解情况后,为了帮他戒除网瘾。我们做了一个约定;
每个星期给他三节课时间,当实在想上网的时候,可以找我请假出去上网。但前提是,必须遵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就这样,前两、三个星期他还主动找我批假去上网,后来渐渐地少了,一个多月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提出要去上网的要求。也许是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此后,他的转变也挺大的,不旷课了,违反纪律也少了。一年半以后他考取了西安的一所大学。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大多数学生毕业以后,对自己的高中老师就淡忘了。但是每到过年、过节,我总能收到他的祝福。所以,想到他虽然当时自己付出很多,但看到他的现在,心里还是感到欣慰的。

对于学生的管理,要讲究方法,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师生关系的处理是一门很微妙的艺术。都说严师出高徒,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与学生要认真分析其性格,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与学生培养出深厚的感情。

【篇5】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到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的教学行为,是值提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我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老师对自已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用说教是无法达到的;
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这使我明白:课堂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篇6】教学案例

一、
案例一
活动名称:
争当绿色环保小卫士 。

活动形式:浇水、除草劳作活动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知道其简单寓意。

2.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关注周围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知道绿色代表着洁净,知道绿色植物对人类的好处,产生保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地点:幼儿园绿化场地 。

活动准备:
1.进行绿色环保宣传。

2.水桶、水杯、垃圾袋等。

活动过程:
1.各班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了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组织幼儿集体进行浇水、除草活动。

(1)谈话,了解绿色植物对人类的好处,产生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2)老师示范讲解浇水方法,认识杂草。

(3)幼儿实践活动,指导幼儿把垃圾放入垃圾袋中,集中处理。

3.活动后谈话,激发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案例二
都当小老师 (体现评价的案例)
活动名称:都当小老师。

活动目标:
1.巩固四散躲闪跑、向下跳、投掷和平衡活动的安全知识,提高上述各种活动能力。

2.满足当主要角色的愿望,培养组织活动能力、观察和评价能力。

活动准备:
1.全班分成4组,各组通过抽签法决定4人分别担任跑、跳、投、平衡的小老师,负责组织小组内的各种活动。

2.帮助“小老师”掌握组织活动的方法和各项活动的安全知识。


3.各组“小老师”带领同伴准备和检查场地和器械。

活动与指导:
1.分组活动 活动要求:安全自护意识强,场地平整无碎石障碍,器械稳固,活动中严守秩序现则,做好准备活动。

活动内容与顺序:平衡木花样走—从高处向下创新跳—加沙包对抗。
由各组“小老师”轮流组织活动。“小老师”要提示安全要领,带领大家一起做准备活动,进行保护。

2.全班活动 活动要求:积极奔跑、躲闪,不推他人,不挤他人,不拉他人。

活动内容与顺序:揪尾巴—一人追,其余人四散跑。
3.反馈评价 活动要求:全面回顾活动中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情况,强化运动安全意识。

(1)分组回顾自评。回顾自评内容:有没有做准备活动;
是否遵守秩序和规则;
跳跃落 地是不是轻、稳;
投掷时沙包打到同伴身上没有;
四散追逐跑时是否有人摔倒,是否发生推、拉、碰他人。
(2)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表现,“小老师”的活动质量。

二、
案例一
“食物的旅行”活动设置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荣芳,在她的文章《从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谈起》中这样论述:“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
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

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

原定目标:
1.知道食物所经过器官的名称和顺序。
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够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
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

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

修改目标:
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够理解“磨”“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
2.能够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乐趣。

修改理由:原定目标1难度过大,既无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
修改目标2兼顾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节奏感的培养。

修改价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或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专家点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将无益于儿童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
教学案例分析:从上述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儿童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如有以“儿童体育”替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现象;
或者实践中更有以其他领域教育的目标替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现象等。无论哪种不当的目标定位都是无益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所以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确保目标定位的准确,同时尽可能扩大对儿童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在学前儿童健康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上,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健康领域目标为依据与指导,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


三、
案例二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同的比较分析
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
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

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
修改目标:1.认识常见水果。
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修改理由:
原定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学前儿童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学前儿童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定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学前儿童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教学案例二评析:

只有遵循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

案例一
活动名称:
红眼咪咪(中班)。

活动目标:
1.了解咪咪患红眼病的原因,知道红眼病会传染。

2.学习处理眼睛异物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小白兔、小花猫、手帕。

活动与指导:
1.听《红眼咪咪》的故事,出示小白兔和小花猫,谈谈小白兔的红眼睛很漂亮,小花猫的眼睛明又亮。可是有一天,小花猫的眼睛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呀? 这只小花猫叫咪咪,它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一天,咪咪在草地上玩皮球,突然一阵风吹来,有灰沙吹进了咪咪的眼睛里。眼睛真难受,咪咪用手揉,用擦过鼻涕的手帕去擦。揉呀揉,擦呀擦,眼睛越来越疼。妈妈见了说:“哎呀!咪咪的眼睛怎么变成小白兔的眼睛了?”没过几天,妈妈的眼睛也红了,眼睛又痛又痒,还怕光,流眼泪,真难受呀! 2.知道得红眼病的原因及病症
(1)咪咪的眼睛为什么变红了?(灰沙进了眼睛,不该用手揉,也不该用脏手帕擦。这
样会把细菌带进眼睛,使眼睛发炎,眼球充血变红
(2)妈妈眼睛怎么也红了?(妈妈被咪咪传染了,红眼病是传染病 3.了解怎样避免红眼病
(1)妈妈和咪咪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他们清洗了眼睛,还开了眼药水,并且叮嘱咪咪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和同伴一起玩了,也叮嘱妈妈不要上班,以免传染给其他人。
(2)得了红眼病会怎样?该怎么办?(得了红眼病后,眼睛会流眼泪、怕光,还会疼,会传染给别人。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滴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3)妈妈怎样才能不被传染?(如果知道周围的人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再与他接触,不用他的毛巾、手帕,不用脏手揉眼
(4)灰沙吹进眼睛应该怎么办?(可以闭上眼,让泪水慢慢和灰沙一起流出来,如果不行可请大人帮忙
教学案例一评析:
1.如有条件,可准备有关预防红眼病的录像。
2.在讨论中调动学前儿童已有经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3.如遇红眼病流行的季节,可抓住时机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
案例二
活动名称:身体怎么动(中班)。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

2.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运动。

活动准备:
1.挂图。
2.人体器官模型,人体骨骼、关节模型,脸部模型。

3.彩色粉笔。

活动与指导:
1.哪个部位能动
(1)除了手、脚、脖子能动外,我们的身体还有哪里能动呢? (2)引导学前儿童自由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

(3)鼓励儿童交流探索经验,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演示。

(4)根据儿童的发言用彩色粉笔在挂图上圈出身体上能动的部位。

2.身体运动的秘密
(1)引导儿童把手放在胸口、颈部、手腕处,感觉心脏、脉搏的跳动。

(2)这是什么在动?身体里还有什么也在不停地动? (3)出示人体器官模型,帮助学前儿童理解身体里有很多能动的部位。有些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如关节、肌肉的运动;
有些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如心跳、胃肠蠕动等。
3.请你跟我这样动
(1)请一个儿童做带领者,边做边说“请你跟我……”;
其他儿童边模仿他的动作,边说“我就跟你……”。如请你跟我转手腕(弯弯腰、眨眨眼、张大嘴等。
(2)鼓励学前儿童想出更多的动作来进行游戏。

教学案例二评析:
1.如能提供听诊器让学前儿童听心跳的声音,或通过测量肺活量来感知胸廓运动,则更能引发儿童的探索兴趣。
2.如没有人体器官模型,可以用彩色挂图来替代。
3.自主探索是学前儿童积极性高涨的学习环节,教师应引导儿童注意小关节引起的小幅运动和不容易注意到的脏器运动。

四、
案例一
奇妙的海底世界(小班)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常见、常吃的水产品,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准备:
带学前儿童参观水族宫或海底世界。如果本地区没有这样的场所,可以带学前儿童参观水产市场。
活动与指导:
1.带学前儿童去参观水族宫或水产市场(条件不具备,可找一些光盘或图片。

2.边看边给学前儿童介绍,并告诉他们这些水产品的名称,如鱼、虾、螃蟹、海带。

3.请儿童仔细观察,并说出这些水产品的形状及简单的特点。

4.小结:水产品的种类有许多,如鱼、虾、螃蟹、海带,它们都生长在海里或湖泊里,这些水产品都可以加工成美味的食品。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案例评析:
1、可以事先采好参观点,请讲解员为儿童讲解。
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哪一种教育方法都不要脱离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托幼机构要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协调一致,以实现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健康教育的一体化。
五、
案例一 学会请求(小班)
案件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溺爱中长大的,可以这么说,在孩子入园前,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家长们的视线范围内,他们想做任何事不用开口家长们就主动帮他们做好了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依赖性,而一旦这种依赖性没及时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哭闹和发脾气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而这种性格的养成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孩子无法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那么,怎样在日常各项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常规教育?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实施常规教育?这应该是每一个学前教育者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案例描述及分析:
那天冷空气来袭,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午睡前,大部分孩子们都已脱好衣裤,安静地睡下了,我在忙着给孩子们将被子盖好,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我抬头一看,是我班的陈锡金小朋友,只见他一边使劲地拉着裤管,一边哭。我装作没看见,继续给睡下的孩子盖被子,当我给睡在陈锡金旁边的小朋友盖好被子后,我才故意问他:“你怎么啦?”陈锡金的哭声更大了,边哭边发脾气使劲地拽着裤管。这时,我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陈锡金为什么哭吗?”小朋友都回答说:“不知道”这时我摸着陈锡金的头,轻声说:“请你用小嘴巴告诉我你为什么哭,好吗?”陈锡金愣了一下告诉我:“我不会脱裤子。”我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你不会脱裤子呀,老师来教你。”于是我手把手教陈锡金,很快他就学会了自己脱裤子,在他躺下后,我一边给他盖被子,一边问他:“你刚才哭了那么久,裤子‘哭’下来了没有?”在说这话时,我加重了说“哭”字时的语气,他说:“没有。”于是我告诉他,哭,别人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也解决不了问题,遇到困难了,要用嘴巴告诉
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陈锡金害羞地点了点头。孩子们睡着后,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小班开学到现在,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平时我只是嘴上随口说一声,并没有太重视,这种“无效教育”导致了今天的“陈锡金事件”。要真正改变这一现象,不但要落实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同时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采取了以下行动。那天,针对“陈锡金事件”我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讨论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到了:遇到困难不要哭,要学会请求,请老师帮忙,请小伙伴帮忙,在外面遇到困难请警察叔叔帮忙。
教学案例一评析:
1.这一活动,在对学前儿童进行了常规教育的同时,也对学前儿童进行了很好的安全教育。


2.在平时活动时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用亲切的语言和温柔的眼神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请求。
3.及时进行家访,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马上帮孩子解决,应该引导孩子提出请求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帮助。
案例二(该案例过程描述不清楚)
活动名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目的:主要让幼儿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别别针、编辫子、打蝴蝶结等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操作,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培养幼儿的色彩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一)材料与工具:约30厘米×40厘米的彩色软泡沫4张、五颜六色的布、毛线、钮 扣、拉链、别针、美工纸、花边、双面胶、剪刀、直尺。

(二)制作方法:
1.选四张软泡沫裁成(约30厘米×40厘米),其中三张裁成三份。

2.将每张裁成三份(头、身体、脚)的软泡沫上用毛线、布、钮扣、拉链、花边、别针 等制作成三个漂亮的巧巧娃,分别做成不同颜色的脸蛋、衣服和鞋子,以便让幼儿按 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增加兴趣。

3.将完整的一张软泡沫做书的封面,旁边打孔,用毛线打成蝴蝶结(便于幼儿练习), 中间用绒布做一朵花,代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芯用钮扣做(便于幼儿练习扣钮扣), 再用美工纸打印书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操作书”,反面打印“巧巧娃”,最后用美工纸折
些小花点缀一下。

(三)提示: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编辫子、别别针、打蝴蝶结等动作技能,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为书中三个娃娃搭配不同颜色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等服饰。
六、
案例一
小河马的大口罩(中班)
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园里发现班里出现几个人一起吃一根棒棒糖的现象,为了让学前儿童明白讲究卫生的重要性,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卫生课“河马的口罩”。


活动目标:让学前儿童通过了解故事明白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
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口罩、《健康歌》光盘。

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口罩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见过谁戴口罩啊?他们为什么要戴呢? 2.学前儿童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口罩可以抵挡细菌,防止细菌进入我们的身体。别人戴过的口罩上会有很多病菌。
(二基本部分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个关于口罩的故事,请你仔细听,那个大口罩是谁的,好吗? 2.教师讲故事。

3.讨论:
那个大口罩是谁的?医生为什么要给它药和口罩? 小河马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又有谁用过河马的口罩呢? 为什么第二天医院有那么多病人呢?(引导学前儿童说出传染的原因 4.教师小结:哦,原来别人用过的东西都会有病菌,特别是病人用过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注意卫生,别人用过的口罩、毛巾、牙刷,我们就不要用了。

5.生病很难受,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少生病呢?学前儿童自由说说 (如勤洗手,不吃变质的东西等。

6.教师:老师还有个办法,也可以预防疾病,就是多运动。来,我们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吧。(让学前儿童说做什么运动,然后大家跟着做)

(三结束 到室外跟着《健康歌》跳操。

教学案例一评析:
通过活动课我们反思有可能学前儿童不会再有一起吃一根棒棒糖的现象了,也有可能还会有一起吃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开展,小朋友们一定会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我们相信学前儿童会从故事中学到东西的。
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不讲究卫生的后果。在引导学前儿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层层深入,使学前儿童在回答完问题后能明白生活中要讲究卫生,不然就会生病。由于年龄不一样,生活体验也有差别,所以,在引导过程中,仍然可能有一些小朋友不太积极,对故事内容理解不够深。
案例二 园园变瘦了(中班)
活动目标:让学前儿童了解饮食卫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以及“病从口入”的简单道理。

活动准备:有关蛔虫的幻灯或图片。

活动过程:
1.向学前儿童介绍某位小朋友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父母带他去检查,发现肚子里有 蛔虫的事例,引起学前儿童对蛔虫病的关注。

2.与学前儿童一起讨论蛔回病的症状、得病的痛苦及其危害。

3.请保健大夫讲讲为什么会得蛔虫病,并利用幻灯或图片介绍蛔虫生长变化的过程。

4.请学前儿童讨论如何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蛔虫病。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脏手拿东西吃,生的瓜果要洗干净后再吃…… 5.把学前儿童讨论的结果写出来,配上画,贴在本班的宣传栏内,向其他班学前儿童 和家长进行宣传,并请家长协助。

6.自编或选择一首有关的儿歌教给学前儿童,以巩固认识并转变为行为。

教学案例二评析:
1.收集有关饮食卫生的图片,张贴在班内墙上。

2.结合周围生活实例,介绍肠炎、痢疾等疾病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学前儿童注意 饮食卫生。



七、
案例一
活动名称:熊宝宝家着火啦 。

活动目标:
1、 学会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119。

2、学会自我保护,能进行简单的自救。

3、学会使用红色布条示警。

活动准备:录音《熊宝宝家着火啦》(这个录音带是老师事先录好的),展示火灾、救火的图片,毛巾,玩具电话,红布 。
活动难点:在电话中清晰表达着火的地点、情况等,运用湿毛巾、红色布条等。

活动重点: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宝贝们,昨天呀,老师在家里听了非常精彩的故事,想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想不想听呢?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熊宝宝家着火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火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开始互动)对,火可以帮我们将饭菜煮熟,可以烧水,可以给我们温暖,也可以照明,但是,当我们没有注意的时候,火烧起来了,他就可以毁坏好多好多的东西,你们来听听,熊宝宝他们家就着火了。

2、基本部分 (1)听故事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开始播放录音,让孩子们倾听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刚听了熊宝宝的故事,知不知道熊宝宝是怎样保护自己不让大伙烧到自己的呢?他怎么拨打119电话的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好,举起你们的小手。(开展互动)

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但是老师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们再仔细地听听故事,好吗?(再次播放故事,在这次播放的时候,中间有暂停,同时老师展示图片)

师:你们听,熊宝宝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火,结果着火了,门又被锁了,出不去,急得大哭,但是他又冷静了下来,迅速的做了什么呢?(老师展示带湿毛巾捂住口鼻的图片,开展互动)对,熊宝宝很聪明地拿了一条毛巾,用水打湿,但是,你们看看,它是不是还拧干了
一些?为什么要拿湿毛巾呢?有小朋友知道吗?(开展互动)嗯,老师来说一说,火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伤害我们身体的东西,小朋友们都见过,就是那种“烟”,当我们吸入烟之后,是不是特别不舒服,觉得很难受呢?所以,我们要拿湿毛巾。但是毛巾太湿就会阻止我们吸入空气,,我们也会被水呛着。所以要拿不要太湿的毛巾。要把这些知识都记在自己的小脑袋里哦!我们继续听故事。

师:小朋友,熊宝宝他打了电话,你们知道他打给谁吗?(开展互动)对,119。你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听录音)他先这样说道:“叔叔,我们家在莲花街文景小区3栋1单元604号。”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开展互动)当我们打火警电话的时候,一定要先说清楚哪里着火了,包括家的街道、门牌号,说得越清楚,叔叔才能很快找到我们这个地方!熊宝宝还说了什么呢?(听录音)“我们家着火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呜呜……我们小区附近是市政公园,叔叔快来救我!”熊宝宝告诉叔叔,附近有什么建筑物,家里剩下几个人,火燃烧得大不大。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学熊宝宝打电话吧!而且,我们一定要冷静,不能哭,要像熊宝宝学习。(开展互动)现在,小朋友们会不会打火警电话119了呢?

师:好,小朋友们,熊宝宝打了火警电话之后,他还拿着红衣服在窗边挥舞,这是为什么呢?(开展互动,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红色吗?为什么喜欢红色?因为红色最显眼了,所以其他人看见了熊宝宝挥舞的红衣服,就知道那里有危险,会赶快去帮助熊宝宝,而且消防叔叔来的时候也可以一眼就看见啦!所以,小朋友们,万一家里着火了,不要忘了找一根红布条。要是没有红布条怎么办?对,就是像熊宝宝学习,宝贝们的衣服都可以,只要是红色的东西都可以! 你们看,熊宝宝是不是很聪明,他自己最后获救了!所以,当火灾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拨打火警电话119。同时,一定要记得,当我们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不能像熊宝宝一样玩火!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角色扮演游戏,看看谁最厉害,好不好?

(2)角色扮演

规则:①分组进行,6人以内。

② 一人扮演家里着火的小朋友,其他人扮演消防叔叔 道具:玩具电话、毛巾、红布条。

说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正确的指导,当一轮扮演完毕,可以换另外一个小朋友扮演,以此类推。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得特别厉害,很聪明,学会拨打火警电话了吗?能自己保护好自
己吗?恩,好,所以,当大火来了,我们不再害怕了,对不对?我们都是勇敢的小朋友。不要忘记老师今天给你们讲的故事!

活动总结:该活动针对大班幼儿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学到简单的应对火灾的策略,在活动中需要幼儿参与进去。在本次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秩序混乱的过程,需要老师用心加以指导。

附:故事《熊宝宝家着火啦》
熊宝宝家住6楼。他家周围风景可美了,有一个圆圆的大湖,绿绿的草地,还有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场,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小伙伴。所以啊,熊宝宝经常下楼去玩,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今天,熊宝宝没有像以前一样,离开家去楼下,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出差去了,没有在家,他们叮嘱熊宝宝:“宝贝啊,今天爸爸妈妈都出去工作了,你呢,就好好呆在家玩好不好?我们的家需要你来照顾着,所以啊,乖乖在家哦,当一个勇敢的宝贝。”熊宝宝开心极了,平时爸爸妈妈老是不让他玩这玩那,今天终于可以大玩一通了,等明天再去找小伙伴们玩!

于是啊,熊宝宝抱出了他心爱的玩具,还有一大堆零食,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心里乐得哈哈大笑。

一个上午过去了,熊宝宝觉得家里一点也不好玩,电视看腻了,小肚子也吃得饱饱的,玩具也不好玩了。那可以玩什么呢?熊宝宝的小脑袋转呀转呀转,他忽然想起来小阁楼里有一口旧铁锅,乐得想到:“哇!我要用铁锅做饭,过家家,做一个小厨师。”他找出了打火机,还有废纸,一个人玩起了做菜的游戏。他忘记了老师的“不要玩火”的叮嘱,只想着游戏肯定很好玩。

就在熊宝宝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张燃着的纸悄悄地飘到了窗边。这下可不得了!漂亮窗帘拖在地上,这张纸上小小的火“呼呼呼”就将窗帘点燃了。熊宝宝玩得正起劲呢,他洗菜、炒菜、做饭,没有注意到窗帘着火了!

“咦?这是什么味?我炒的菜是这个味吗?”熊宝宝呼啦着鼻子,深吸了两口气。

“什么玩意儿,臭死了!” “怎么回事儿呢?怪怪的。”

熊宝宝自言自语着,开始觉得呛鼻子了! “啊秋!啊秋!” 熊宝宝这才转头,这一看,吓得他马上就哭了起来!

“哇哇……着火啦!着火啦!怎么办啊?呜哇……”他快速地爬起来跑到门边,开门,门打不开!熊宝宝这可急坏了,哇哇大哭!

“爸爸……妈妈……回来救我!呜呜……哇哇……老师……”对!老师!在幼儿园老师
教过我们怎么面对火灾,怎么自己救自己。熊宝宝冷静了下来,爸爸妈妈肯定现在不会回来,我要自己救自己。

熊宝宝快速地跑到了浴室,找出来一条毛巾,按照老师说的,打湿!拧一下!再拧一下! 对了,捂住小嘴巴和小鼻子。这样做了之后,熊宝宝又很快地跑到了卧室,拿起电话,“老师说,火灾来了,要拨打119。”他按下了三个键“1、1、9”,电话通了。“叔叔,我这里是莲花街文景小区3栋1单元604号,我们家着火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呜呜……我们小区附近是市政公园,叔叔快来救我!”熊宝宝打完了电话,觉得还是害怕,他想起了老师说的红布条,“可是没有红布条啊!”“衣服,我的衣服是红色的!”熊宝宝拿起他的衣服就跑到了另一个窗户边,挥舞着自己的衣服,“救命啊!救命啊!我家着火啦!叔叔阿姨快来救救我啊……”熊宝宝边哭边喊着。楼下的叔叔阿姨听见了熊宝宝的哭喊,迅速地跑到了6楼,砸他们家的门,消防叔叔也来了,快速地向熊宝宝家跑去,门砸开了!熊宝宝被救了出来,他们家的火也终于被扑灭了!

“呜呜……”熊宝宝伤心地哭了,消防叔叔安慰着他:“小朋友,以后不能在家里玩火了,还好,你很聪明,知道该怎么做,还是值得表扬的。” 从此,熊宝宝再也不玩火了。



注:由于故事是自己编的,在情节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所以,对教学可能有很大影响。




推荐访问: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