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精选文档)

2022年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15 15:3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精选文档)

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4篇

【篇1】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

《“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不断繁荣,民族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已被东亚欧洲等国家所接受和认可。

“中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即16至18世纪,世界上却发生着与近代相反的交流,即“中学西渐”。中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东方文化传向西方有关的历史我们应该了解与西方有关的中国历代王朝的都城、外贸城市、张骞、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 旅行家、传教士、造纸术、磁学、丝绸的、印刷术、火药等等。

“中学西渐”的过程是和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社会制度的引进,进行了社会变革和改造,欧洲也由此而发达。因此,泰戈尔说“东方教会了西方一切!”西方的崛起离不开东方。

可以说,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中国传统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园林、冶金、造船、桥梁、纺织、文学、哲学、兵法、音乐、中医学、行政管理、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再就是哲学,进而对中国社会制度的理性思考。

当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争夺霸权。为了争霸,就必须加强实力,但欧洲诸国的办法不像中国历史上诸侯那样,以“耕战”发展农业为主,而片面发展商业为主;
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西方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他们想通过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冲破天主教的钳制。

明朝中期,从郑和的既无军事又无经济目的的航行以后,中国的明清两代四五百的时间内,由巩固集权官僚制度而生的保守势力,严重抑制了社会的变革,文明基本上停滞不前。直到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发达了的欧洲列强,又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才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被迫从封闭走向开放,而“西学东渐”则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拒绝、排斥,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

大量西学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促动国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然而地主阶级开始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军事武器及其经济方面的器物之类。再到维新派学习制度方面,但是此时的制度也只是一种宣传,涉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习俗等还只是刚刚开始。

与晚清时期比较,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心理学、地理学、史学、文学、美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医学、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入到了中国;
二是主体的变化,回国留学生取代传教士和开明士大夫“扮演了‘盗火者’的角色”,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
三是途径的多样性,除翻译西书外,著述介绍、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

“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在古近时期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点:均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不同点:主导者不同,东学西渐的主导者是中国(中国国力强盛),西学东渐主导者是西方各国(西方各国国力强盛)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文化的交流传承与自古就有,且是否占主导地位与国家的兴盛相关。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中国依旧在进行着“西学东渐”,这也是真正促使中国全面走向富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融合了新的“东学西渐”而进行的。

拓展试题研究:

1、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材料一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学”(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点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侧重点:从儒家思想本身、或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结合;
影响: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

(2)变化重点:重视西方科学技术——重视西方政治制度;
重视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理解:观点——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史实——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进化论思想成为戊戌变法指导思想(戊戌变法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思想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辛亥革命,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后期的马克思主义传入),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等。

2、东学西渐,西学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酥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流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郑明谦著《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什么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能够形成,而欧洲的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1)欧洲: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前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自然经济的阻碍;
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主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新文学。

(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3、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集中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把形成“东学西渐”的几个主要条件搞清楚:

中国要国家统一,经济发达,的科学文明要领先于世界;

中外要有通畅的交流渠道;

西方国家要有相对稳定、开明的政治环境。

A秦汉时期时,虽然满足大多数条件,但是科学文明显然没有高度发达;
B隋唐时期亦然;
C宋元时期则是没有通畅的交流渠道;
只有D明清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传统科学已经到了集大成的总结阶段,各种科学书籍纷纷成册,同时在西方也开始了大航海时代。所以这一时期纷纷出现代表东西方进行交流的人物。如明朝的利玛窦、徐光启等,清朝的南怀仁、汤若望等。

【篇2】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

西学东渐是指明朝末年一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东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造纸术的西传磁学的西传

。丝绸的西传印刷术的西传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农业技术西传茶叶西传国经典西传中国园林艺术西传中国兵法的西传经籍、文化以及政治制

度及伦理观念介绍到欧洲,

中医学的西传

秦汉时期, 通过陆路与海上 丝绸之

路!, 中国的丝织品传至西亚、罗马和欧洲, 以佛教为代

表的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到中国; 唐宋时期中国的四大发

明及冶铁技术不断西传; 元代和明初中国同欧洲的交流

进一步扩大。这几次交流均以中国的技术与文化外

西学东渐:1.将西方文化传到了东方,尤其是 天学!, 即西欧的宇

宙论。此外还有历算学、几何学、解剖学、光学、医药

学、地理学等、水利技术等器物和实用技术, 也有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和

哲学知识的传播。这些知识的传入, 弥补了中国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 起到了开拓中国人眼界的重要作用, 也促进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近代化。

2,导致中国的服饰,建筑,饮食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特别是在明清时期。

3.吸引和影响了明清诸多皇帝和知识分子, 使中国的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认知。徐

光启、李之藻等人就曾与传教士合作, 大量翻译西方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同文算旨# 等数学专著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3.西学中的精华, 诸如科学和民主观念已融入

东方文化, 并与东方古典文化相结合, 形成指导人们

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现代技术落后的民族在西学东渐

中学习了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东学西渐:1.中国的经籍、文化以及政治制

度及伦理观念介绍到欧洲, 西方人开始了解并研究中国

的儒学和文化系统, 并对欧洲的政治、生活、建筑、文

学等方面,。

2.启蒙思想家们从抨击封

建制度和教权的角度出发, 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

成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食粮。启蒙运动的旗

手伏尔泰、狄德罗、魁奈都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 视中

国为开明专制和理性治国的楷模

3.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学习中国为荣, 上

演中国戏剧、喝中国茶、仿建中国建筑、使用中国漆器,

在园林,我认为,东方的思维

  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有整体,讲普遍联系,接近唯物辩证法。用一句通

  俗的话来说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不是只注意个别枝节。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印度的“梵我一体”的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思想。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

  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

  视了整体联系。设计中体现中国情调成为一种时尚等

【篇3】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源源而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倡导“中体西用”到输入进化论,再到主张共和革命,中国的思想变革由浅人深,逐次递进。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近代科技的引进、西学书籍的大量翻译出版以及报刊业的繁荣,在传播西学新知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交通、通讯手段的改进,民间社团的兴起以及社会习俗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以及经济、政治的变革,推动着中国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1、西学东渐概况:早期(明末清初)和近代(晚清民初)

2、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

(1)思想潮流的演进——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

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2)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

(3)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

(4)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经济、政治的变革,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的嬗变,推动着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转型。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初”两个时期。

前者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
后者则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

“西学东渐”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等。

西学东渐概况

阶段

明末清初(早期)

晚清民初(近代)

途径

传教士的传教活动

鸦片战争后伴随军事、经济、政治渗透

方式

传教授徒、结交士大夫、译书修历

翻译图书、出版报刊、兴办新式学堂

内容

自然科学、人文艺术

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

发展

由于清政府闭关、阻绝,不复畅通

器物 制度 思想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特点

援西入中、沿海——内地

反应

开阔眼界、开始反思

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

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源源而入、节节嬗变

一、思想潮流的演进

专题主线:近代中国思想演进的历程即探求救国道路的历程

1、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来华西人的逐渐增多和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学再度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保持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力师西法”,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

B.实践过程:

“中体西用”论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洋务派赖以“借法自强”、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

在“西学为用”的口号下,洋务派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开设各种洋务学堂,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不仅

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高考注意写出具体史实)

C.批评与沉寂:

随着时势的推移,“西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些人明确对“中体西用”论提出批评。甲午战争以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中体西用”论渐趋沉寂

(一分为二的看中体西用)

对“中体西用”的评价(特点和影响)

(1)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思潮,是为了解决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清政府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2)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此口号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洋务,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也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军事、经济、教育等);

(3)但是“中体西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仅提倡在器物层面零星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不改变中国封建体制,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使其不能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体系和营造宽松的环境,因而丧失了其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进化论的输入

A.背景:

甲午战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为了争取更多的官绅支持和参与变法,他们四处奔走,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除了从中国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依据之外,康、梁等人还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其中,最重要的西学理论就是进化论。

B.内容和实践:

1897年,严复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书中,他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主旨,对进化论进行诠释,并运用这一理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认为实行变法,就能“自强保种”,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 。——内容

这给甲午战后面临瓜分巨祸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在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以严译进化论为理论依据,维新派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宣传,深刻阐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实践

C.历史影响:

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打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进化论的输人和传播,却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共和革命思想

(1)背景: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并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

(2)实践:

A.肇端: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创建兴中会,随即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明确将反清斗争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合起来1895年,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此后,他继续宣传革命,并深考察西方社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民主革命思想

B.传播:20世纪初年,随着国内形势变化,同情或支持孙中山的人越来越多,一批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创立革命团体,发行革命书刊,公开集会演说,猛烈批判清政府专制统治,积极传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大造革命舆论。尤其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宣传品,风行一时,广为传诵,对于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C.纲领与民主共和诞生(★)

在革命潮流的推动下,孙中山联络黄兴、宋教仁等人,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进而又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评价“三民主义”:“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这一纲领在宣传和鼓动革命、动员和组织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此后,在同盟会的领导下,革命党人一面继续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一面派人回国,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

4、20世纪初期(1915年开始):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

A.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帝制复辟以及随后出现的军阀统治、军阀混战和种种社会危机,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引进民主和科学

C.中西文化论战:

D.影响和评价: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西文化论战——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而产生的不同治国救世主张的碰撞。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扩大了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新文化精神,其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

总结:西学东渐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西学东渐所造成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变化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百家争鸣可以与之媲美。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万事的看法都有了巨大改变,开始接受议会制、民主制、新的国家概念、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理念,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则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强烈冲击和批判,开始向近代思想文化转型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和时代主题下完成的: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使命,有人把这称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既要救亡实现民族独立,又要启蒙宣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实现民主革命和人的解放。在近代中国,启蒙与救亡总是亦步亦趋、同行而至的。鸦片战争之前启蒙是主要的,救亡还没有提上日程。鸦片战争以后,启蒙与救亡开始同行,自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启蒙达到了高潮,救亡也达到高潮五四之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到最后关头,中国社会主题仍是救亡与启蒙两大主题,虽然侧重点因时因势有所不同,但救亡并没有“压倒启蒙”

二、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李善兰在引进近代数理知识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翻译了《几何原本》,将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介绍到中国

商务印刷馆与西书的翻译出版

创建于1897年,商务印书馆,编译出版了许多西学著作,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872年,《申报》是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中文报刊。内容丰富,较为详实的记载了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这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北京强学会(1895年11月,在康有为的活动下,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上海强学会(康有为在上海成立),各地兴办学会。作用:京沪两地强学会开启了这一时期的立会之风。这些学会或鼓吹政治变革,或传播西学新知,或致力于风俗改良,对于营造维新舆论,开通社会风气,聚集变法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背景: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的传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一系列革除旧俗污染的政令,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二)内容: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

具体:

1、服饰:

(1)清代服饰,官民有别,在民间,男子一般穿长袍马褂。

(2)辛亥革命以后,象征封建等级特权的服饰被淘汰,洋装洋服开始流行。

A:民国初年,男子礼服一般为西服和袍褂。

B: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大城市里流行的男装是西服,中山装和长衫,女装主要是旗袍。

2、称谓、礼节

(1)变化:

A:清代,官场称谓是大人,老爷,日常生活礼节是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B:民国,官员之间的称谓是以官职相称,民间则是先生,君,礼节是废止跪拜,请安等旧礼节,改用鞠躬礼和脱帽礼,西方的握手礼也开始流行。

(2)意义:行动方便,卫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打破尊卑等级观念,彰显人格平等。

【篇4】音乐史上“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现象论略

第30卷第3期 201 1年6月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Edition) 
V01.3O No.3 
Jun,2011 
当代语境中的“西学东渐” 
李为学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000) 

要:分析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我国接受西方文明的现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我们对 
于西方文明的学习与接收状况值得反思。即便是在达成共识的科学技术方面,我们也很难说在根本上接触到了西 
方科学的根本。我们的学习更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层次上,我们仍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从根本上促使科学的出 现与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西方文明也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充满了解构与两 难的因素。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如何学习西方,我们这个文明的独特命运与使命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自觉思考的 
问题。 
关键词:西学东渐;
西方文明;
科学技术;
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52(2011)03-0091-04 
当我们开始谈论“西学东渐”这个词,一种带有 
我们却不知道、不理解他们——这些科学家为何有 
特殊规定性的视野已经预先规定了我们。我们作为 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的弱势族群如何面对强势的希 
腊一欧洲文明?可能的回答有三:一、全盘西化;
二、 
中西互补,取其所长;
三、吸收容纳它以创立更加强 
大的文明。由于历史事实造就的特定的公共语境, 
这样的动力去追求真理?他们的驱动力从何而来? 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科学技术”的神话看起来 
是苍白且无根的,是我们在实用主义的地基上创造 
的一个美丽眩目的幻像,而恰恰是这样的幻像控制 
着媒体、教育和决策制度。由于缺乏对于西方科学 
我们谈论前两种多,后一种几乎成为一种奢谈了。 本质目的的了解,这也决定了为何我们的族群在根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在的全球化是一种技术主义 
的全球化,而此种计算式的技术主义的本质正是植 根于古希腊一欧洲文明。顺应于此,本文试图考察 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学习了西方? 我们与西方文明本质上打过交道吗? 
我们的族群现在从各个层面上移植异质文明的 
本上需要呼唤“创新”,而这种呼唤仍然是在推动科 学的发生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的缺场状态下作出的。 我们以此作为一个具体的切人口讨论这种盆景式的 
无根的移植。 
讨论这一问题的一个参考背景问题是宗教与科 学的关系。爱因斯坦曾说:“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 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宗教感情的 人。”lL2jl”尽管爱因斯坦所言的上帝是斯宾诺莎意义 上的“上帝”,但这时我们仍可以对几个问题感到好 奇:科学究竟在什么程度上从宗教那里获得它的本 质性资源?这种获得是如何实现的?爱因斯坦文本 中提供了关于这些问题的线索。爱因斯坦说:“相 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知的这一信念, 
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这种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 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就是对我们的软弱理性所能 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有尊 
产物,从技术到制度。我们的目标与最高价值也以 
“科学”之名冠之。尼采在谈到德意志人时说道: “连续不断地移植外来神话,却要不让这种移植无 可救药地伤害树木本身,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树 木也许曾经相当强壮,足以通过艰难斗争重新排除 
外来因素。但往往必定衰败凋零,或因病态茂盛而 耗竭。”…尼采的话让我们警醒。首先,我们看一下 
我们的学习,或者,在学习先进文化的名义下意识形 
态如何畸形地构造。以“科学”概念为例。我们一 方面感叹“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崇拜“诺贝尔奖” 获得者,崇拜“霍金”式的科学家明星,但另一方面, 
收稿日期:2011—03—15 
敬的赞赏心情。”_2 J1 又说:“……世界的合理性和 
作者简介:李为学(1979一),男,山东邹平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西方哲学 
研究。 

91・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30卷 
可知性这种坚定的信念……是宗教感情的亲 属。”_2 J1 我们不难看出,爱因斯坦在“亲属”这一比 喻式的语词中所蕴含的丰富关系。它意味着,科学 
说这可以担当科学起源的功用,所以爱因斯坦说 “西方科学的基础与中国无缘”。而“基础”意味着 
信念从宗教信念而来,但却不等同于宗教信念。这 
里面业已发生了折射。那么在此折射中,科学信念 
基本可能性空间的获得,这种获得是在古希腊完成 
的。“对希腊人来说,科学不是一种‘文化产业’,而 
是整个民族一国家的此在的最内在的决定性的核 
作出了一种怎样的抽象化运动才能一跃成为一种新 
的具有独特规定性的属人的空间呢?此种空间从宗 
心。对于他们,科学也不仅仅是无意识的意识化的 手段,而是磨砺和紧握整个此在的力量。” 了解了 
教信念中分延出来,同时,他不承认与宗教具有同一 性,而强调自身的独特性。科学信念将宗教信念中 
如此这般之后,我们方能看清楚我们要“学习”的 “对象”是什么,而现在它早已不是对象了。我们发 

切具体的东西抽象掉了,其中包括人格化的神,但 
是保留了一种“秩序”的绝对性和神圣性;
同时与此 绝对性和神圣性相关的派生词即为“普遍性”、“规 
律性”。而这些词的语法,不只构造了科学话语,甚 至也是一切人类知识话语的基本条件。康德说过, 
没有普遍性,即不可被认为是知识。由此我们可以 进一步观看,科学信念从宗教维度中如何借得资 
源——此资源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话——并且因此而 获得其独立性,并在独立性中保有了强大的意志和 开拓的疆域的。反观我们族群的学习,我们只能说 我们可以学习技术,可以获取此一科学空间的产品, 
但却没有学习这种空间的根源性资源,因此根本上 来讲我们缺少意志。但,我们停顿一下,这种“学 
习”是可能的吗?如若我们按照“留”字的古老意义 来理解,“胥”,“数飞也,月令,鹰乃学习。” 我们可 
以在这个没有根源性开端的空间内飞翔吗?我们对 
于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根源处可以以重 新居有的方式习得吗?如果知识界可以做到,那么 我们又怎么处理以意识形态为单位的群体性生 
存呢? 
当我们谈论科学的本质性来源的时候,我们触 及到的正是海德格尔对于古希腊的开端的把捉: 
“如果科学应该存在,如果它应当为我们并且通过 我们而存在,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它才真正存在?只 有我们将我们再次置于我们的精神一历史性的此在 的开端的权力之下。” 此一开端的破晓允许科学之 
本质面目的呈现的可能,而我们就在对于开端的无 
知无觉中拥有着“学习科学”的意志。一旦我们了 
解此一必需之后,我们的处境就变得尴尬起来。这 
意味着我们对于我们这一古老族群的筹划未获本质 性展开。在此推演之中,或许有人认为,古老东方的 
智慧中亦有科学的超验资源存在。对于超验I生的维 度,我们先民的话语中有相当的运用,并且以“天”、 
“道”、“气”等等语词的形式凝结。但是我们仍不能 

92・ 
现我们要移植的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人生整体 能在的居有事件。此一事件是“天、地、神、人”的四 方游戏,唯有人参与其中才可能在最本己与最质朴 之处与其照面。于此看来这样一种“学习”,难道不 是一种对于我们这个古老族群洞察力与承受力的又 

次考验吗?而我们的命运被如实系定于此一群体 
性此在中。我们必须得如此承担,因为我们这一古 老的族群的命运不在别处,就在于“精神”概念本身 
之中。故海德格尔对El耳曼人如此宣讲:“精神既 
不是空洞的洞察力和不承担义务的智力游戏,也不 
是漫无边际的理性分析的聚会,更不是世界理性;
相 
反,精神是面向存在之本质的那种原初被规定的、自 觉性的决心。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绝非一种文化的 
上层建筑,同样也不是各种有用知识和价值的武库;
 
相反,它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最深层地保有着这个 民族那扎根在大地和流淌在血脉中的力量,这种权 利内在地激起和最深远地震撼着这个民族的此 在。”④精神根本上来讲规定了民族此在的大地,决 
定着民族性空间敞开的方式和形态。在此意义上, 我们必须说此一开端对我们来讲仍是陌生的。其陌 生性恰恰在于我们对此开端的重复经验的必然,此 

问题被海德格以存在之本质一词所述说并且在与 
古希腊的不断交道中不停重复。重复经验此一开端 
性敞开,对于我们来讲即为要承担的命运与必须的 
勇气。这种开端亦即“面向存在本身原初被规定 的、自觉的决心”,在我们这个族群的古老时刻也被 经验到了。在老子与庄子的文本中,在孟子的“先 
知先觉”的概念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信念的确 定性如何诞生与承受下来,而这种承受决定了我们 
此一族群能在的形式,规定了其时间的节奏与发生 
方式。此一开端对我们仍属陌生,此一陌生不仅是 
以西方海德格式的对于存在之本质的追问的不可 能,而且也是对于我们这一东方群体“先知先觉”式 
的确立的疑惑。此一“知、觉”意味着什么?“知、 

2011年第3期 李为学:当代语境中的“西学东渐” 
觉”的必然性是先天的抑或仅是一谓词与主词的偶 然联系?甚至,我们这样一种发问方式是否就已经 是一种表象式(1"e—presentation)的发问了,而再现 
意味着仅仅是一种超越性的对于另外一种命名游戏 的开端的设立?我们的处境现在看起来是更与在开 端处于危险中并在确定性的原初发生之处的古人们 
相似了。(而此种表象、再现乃是所谓批判的实质 
吗?) 
我们面对此一“开端”概念之时,有许多重大问 
题隐约显形。首先,我们面对开端的原初时刻时,获 
得一个契机思考“时间”为何物?只有在“开端性时 
刻”,世界世界化,混沌得以分化,而“人”的空间首 次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在此空间中,人可以认为自 
身有获得自由之可能了,尽管这种自由的可能条件 
是以人的自觉决断获得的。在此决断之中,人拥有 
了一种尼采称之为“乐观主义”的超验理想——此 
种超验性与神话中的神不同的是,人拉近了这种超 验性,并使之成为此在本身构造的积极因素,但它仍 然是本性上远离于人之能在的,而恰恰此种“远离” 
造就的空间成为了人之此在筹划的基础性实存。而 我们不是在别处,恰恰在于这样一种开端奠定的世 界一秩序中获得一种时间感与节奏感。即使是我们 现在使用的一种大众的时间概念:一种绝对背景式 的时间一空间观,其绝对性也是在开端之后被作为 属性附加上去的。这种“绝对性”构成了流俗意义 上的时空观图像上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历史地考 察,这种绝对性与时间一空间概念的联系并不是一 
种唯一的可能。在不同的叙述语境中,时间的节奏, 或者说时间感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叙 
述语境中物的关联需要我们以一种什么方式规定时 间,而在此规定时刻,我们可以说“‘这个’就是我们 
称之为时间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一定把生活经 
验告之我们的时间一空间背景与普遍性和绝对性的 谓词联系起来使用。这样的使用实际上已经是在做 

种知性的推演了。而历史性“开端”之所以能够 
在现在仍然以其形制规定我们的此在,即在于,开端 性的给出因素,仍是如今我们筹划的基本单位,并在 基本因素之中,我们获得一种本真的时一空能在,而 在此本真时一空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何谓 “历史性”?如若历史是以背景意义上的绝对时间 
观为基础的话,我们可以坚持一种书写历史的可能;
 而如若此种时间观被转化的话,那么,历史对我们不 
再是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的序列,而是在于开端性的 
历史时刻所派生的时一空构架得以展开它自身和拥 
有人的本质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苏 
格拉底和孔子称之为历史性的人物。那么在考察了 
此种历史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发问:我们的历史是否 终结了?我们是否没有其他文明的可能性了?在当 
下这种技术统治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拥有“未来” 
吗?“未来”概念同样也必须在与开端性的同样的 层面上被考察,如若不然,未来仅仅就是在当下技术 
主义的意识形态统治下被设定条件作为底线的游戏 方式的新的延伸,人可以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仅仅 是在对此种运算条件的界限不作出审查与反思的状 况之下。这种状况是奇怪的,尼采曾说“一个目标 

条线”,这样即可构成一种“自由”的人生此在。 
自由感是一个让我们觉得好奇的玩意儿。“未来” 概念必须也是在一种本真“历史性”的开启意义上 
才可能被承认,德里达对此曾说,“未来”必须是一 个绝对的他者,不可预知,不可计划。而这要求着一 种全新的可能,决然超出于人之能在的视野之外,问 题是我们可能获得这种可能性吗?我们的未来还存 在吗?如此看来,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在陌生的开 端与“未来”的存在与否之间徘徊。我们正是对于 开端的陌生性的接近中得以可能思索本真的未来与 
未来是否存在的问题。 
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中如此 
诉说,对于欧洲文明的要求,“作为这一岬角和脑 部,欧洲必将首先成为一个傍晚的疆土,而由这个傍 
晚而来,世界命运的另一个早晨准备着他的升起吗? …

当前的行星和星际的世界状况在其不会失落的 本质开端中完完全全是欧洲一西方一希腊的。而这 
种猜测想到一点:自行转变的东西只能够根据其开 
端的储备下来的伟大性做到这种转变。因此当前的 
世界状况只能从其开端那里接受一种本质性的转 
变,或者哪怕是这种转变的准备,而开端命运般地规 定着我们的时代。”我们为了能够拥有、希望一个 “未来”还可能存在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反身而 
归,经验开端的质朴与伟大。这看上去与疯狂计算 着的技术机器格格不入,老子日:“众人熙熙,如享 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 在一个由技术规定游戏底线的时代里去思 考技术的本质本身即为非技术化的,而如若无人仍 能够意愿经验技术之本质所由来的那个开端,经验 
“人”之规定性的当下贫乏,经验“人”之命运的多种 
可能,我们方可以继续希望另一个黎明的到来。 

93・ 

推荐访问: 西学东渐 史上 现象 音乐史上 西学东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