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几个问题及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3篇
第1篇: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期,我们对所属单位今年以来的安全生产工作起步情况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发现,绝大多数单位能够迅速传达贯彻各级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细化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但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工作起步晚、行动慢,工作思路未形成,工作机制措施未完善,安全生产大检查打折扣等方面的问题。为更好的抓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年初工作起点高、落点实、效果好,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尤其重要。
一、工作节奏上要“提提速”
信息时代靠的就是速度。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在工作节奏上“提提速”。不能“二月二不过都是年”,工作四平八稳,劲头松松散散,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
要及时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迅速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结合辖区或部门实际,认真梳理过去一年的工作,找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定准今年工作基调,及时形成安全生产工作意见,抢先抓早,早起步、早部署、早行动,细化安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合理调整精力投向及人员分工,协调凝聚好方方面面的力量,确保年初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特点是面广、量大、隐蔽性强、危险性大、影响大。因此,各级各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要对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心中有数,不等不靠、提前介入、及早部署,要有落实上级指示不过夜的精神,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进整体工作扎实有序展开。
二、机制、能力上需“升升级”
竞争靠的是实力。网络软硬件的更新升级,能为信息数据的处理带来优势。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行业门类、企业类型不断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作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和具体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安监人员的素质能力,也需要不断的“升升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人员都有变化,要及时调整和完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监管职责、“打非”机制,以及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等,合理赋予职责任务,确保安全生产人人身上有担子。要打破传统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势,注重在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中,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安全监管工作的严肃性、艰巨性和专业性等特点,要求安监员必须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知识,要知法、守法、会用法,要勇于创新,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增强“走干讲”和“读写想”的能力,提高依法监管和服务发展的能力,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努力争当安全发展的忠诚卫士。
三、思想作风上常“杀杀毒”
正确的思想确保正确的行动。网络系统的定期查毒、杀毒,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安监人员代表国家行使安全监管监察的职能,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在思想作风上经常“杀杀毒”,才能确保能自身能“防毒”和“抗毒”。
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观察、判断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驾驭复杂矛盾,解决处理突发问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上级与下级、家庭与工作、局部与整体、感情与原则的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一身正气。
要为自己装上自律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算清人生荣辱之账,提高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意识,在张口的时候要揣摩揣摩这话该不该说,在伸手的时候要掂量掂量这东西该不该拿,在迈腿的时候要考虑考虑这地方该不该去,确实做到守住底线、筑牢防线、远离红线。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制度规范和监督制约,严明工作纪律,坚决按规矩办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严格、公正、廉洁执法。
第2篇: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人才评价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期刊名称】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1
卷 首 语
最近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针对高校教师考核存在的师德考核、教学考核等问题,提出了弱化量化指标、丰富考核手段以及将发展性评价与奖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获得了积极评价。人才评价问题是个老话题,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破解的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强调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重点非常明确,关键是如何实施分类评价。要实施好分类评价,首先要解决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分类管理问题。
一是机构定位问题。机构定位决定人才队伍结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需要的人才不一样,考核评价的重点也就不同。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人才评价就得以高水平的论文、代表性成果等为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定位问题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问题。以农业科研为例,涉农高校、中国科学院涉农研究所以及农业科研系统的定位尚未完全厘清,农业科研系统各层级研究机构的职责不够明确。定位不清会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不明确,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也难以发挥。
二是岗位结构问题。具体到一个科研机构,考核评价还应因学科而异。目前,实际考核评价中存在的一个难题,是不同类型岗位之间,比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考核评价标准和结果的可比性问题。要实施分类考核,需要合理设置岗位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特别是各岗位的核心考核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因岗择人,按岗位职责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是岗位职责完成情况。
三是薪酬等福利制度问题。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要与薪酬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很长一段时间,人才评价与薪酬、福利和奖励等联系过分紧密,导致人才评价、考核过分量化。考核评价与利益过度挂钩,导致考核指标体系繁杂,包罗万象,淹没了核心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还会导致不同学科之间分类评价难以实施。
第3篇: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浅议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当今社会,进入到矛盾凸显期以后,诸多社会矛盾都会从劳动保障部门表现出来。从劳动部门现在面临的工作对象来看,大多是弱势群体,比如下岗失业的,年老退休的,体弱有病
的,城乡待业的,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职工农民工维权等
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就是社会稳定的"稳定器"、"减压阀"、"安全网",社会保障工作一旦出现
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振荡,影响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围绕着实现社会公平,克服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劳动和
社会保障工作,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当前,劳动保障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人享有社
会保障。当前,在构筑大社保体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社会保险问题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使用编外人员的情况,编外人员与在编人员混岗,比如职能部门
业务工作使用非在编人员,后勤保障除使用在编工勤人员外使用临时工,个别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
比在编人员还要多。这部分编外人员如果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他们退休后就没有养老金,随着人员
陆续到达退休年龄,由养老保险问题所产生的问题必将日益突显,这些无疑会都会增加用人单位及
至地方财政的负担,影响社会稳定。在其它险种方面,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也都存在同样的隐
患。应该说,机关事业单位与其编外人聘用人员和临时工虽然在用工上不规范,但形成了事实劳动
关系,应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人行为,为其所使用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险问题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进展缓慢,比较突出就是养老保险工作,一方面社会保险扩面举步维艰,人
口老龄化给养老基金带来压力,导致离退休费不断攀升,出现"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
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中,认识上的"偏差"和只顾"眼前利益"成为推进社会保险工作的"障
碍"。从政府领导者角度来说,社会保险是一件关乎民众切身利益和维护稳定的大事,但由于社会保
险工作没有得到合理认识定位,甚至存在一些如养老等社会保险是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
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等认识,缺乏实际支持,尤其在扩面执法过程中,难以排除打招呼、说人
情等现象的干扰。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说,有的认为职工年轻,只缴纳无返还很"吃亏";
有的思想
认识不到位,把参加社保作为企业额外的负担,拒绝承担相应的义务;
有的把是否缴纳社会保险费
作为是否投资的筹码,另外,社会保险工作缺乏有效的强制手段,导致社会保险推进困难。从劳动
者角度来说,一部分人虽有要求,但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为保住"饭碗"而不敢提
及社保之事;
一部分人却认为把钱拿到手才实在,担心政策的连续性,今后养老今后再说,以致放
弃了自己合法权益。
在社会保险立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手段仍然是社会保险强制性的惟一保证。这就
需要我们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问题,从财力、物力、人力及工作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给予大力
支持,使劳动保障部门能够顺利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二、基层劳动保障机构作用发挥问题
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在职工、农民工维权,开展劳务输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
方面有着许多工作要做。由于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在定性定位、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
问题,使得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在定性定位方面,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职能和作用界定了它的性质是一个公益性、社会性的服
务机构,其职能、编制、人员、经费虽然基本落实,但存在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投入不到位,
工作不能及时开展等问题,无法保证其充分有效地行使职责、职能。在管理体制方面,目前乡镇劳
动保障工作机构实行的是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导的体制,
存在业务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致使业务工作开展不畅,有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形同虚
设,这种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在队伍建设方面,劳动保障工作政策
性和业务性都很强,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政策法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工作人员应为专职人员,
但实际上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日常所从事的工作仍然围绕乡镇中心工作,主要按照乡镇政府安
排工作,导致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及时进行培训,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目标考核,工作人员本身也无
暇顾及劳动保障工作,日常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针对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对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给予准确的定性定位,进一步明确人员、
经费、职责、制度、隶属,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基层劳动保障人员队伍建设,为推动农村劳动保障
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我们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与经济发展要求明显不相适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阻碍了城市综合实力
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一是观念上的问题。重学历、重普教,轻技能、轻职教的观念还比较普遍,重使用、轻培养、
重仕途、轻技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引进企业落户过程中,一批新兴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技
能岗位急缺技能人才,导致近期社会普遍出现的"技工荒"现象。因此,招商引资依靠劳动力价格低
廉的优势不可能长久,只有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
形成人才优势。二是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技能人才与生产发展联系紧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
路客观需要抓住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样才能实现人才与经济发展的直接结合。但实际情况是,
一方面政府统筹力度还不够,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资金投入很少,导向作用不明显,另一方
面企业只管招用技能人才,却不承担培养成本,内部培养机制不规范也不健全。在整个教育系统中,
职业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在职业教育中,技工教育又是薄弱环节上最薄弱的部分,关键是职业
教育结构不合理,技工教育规模小、底子薄、层次低,发展太慢,导致技能人才培养基础弱、存量
少,不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因此,为使技能型人才队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人才培训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相
吻合,避免"招工难"、"技工荒"现象的发生,政府应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健全高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从现在起要抓好技工学校建设,抓
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个体系中是最基础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对
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调整、优
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真正把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
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
推荐访问: 几个问题 民生 保障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几个问题及建议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