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关于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5篇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篇1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作者:李艳燕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12期
2006年广东高考卷曾经出过一题: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客家文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
B.文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
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之中
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
学生做完这个题目后,有同学翻着书本问我:“老师,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什么关系?题目中选项我能做出来,可是我看看书,又觉得它们之间好像还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头都昏了!到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化与具体某地文化之间、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教材表述中并不是很清晰,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31页第二段中提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从教材表述看,把世界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定位于共性和个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然而,教材第31页第一段又提到了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这种表达方式,又把世界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定位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种不同的关系同时存在于同一对“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上,这让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形成了混淆。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两种关系显然是矛盾的,有些教师认为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倾向于肯定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有些教师赞同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笔者认为,为什么非得是“非此即彼”,而不能是“比翼双飞”呢?要让这两只“翅膀”都飞起来,我们得首先弄清楚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篇2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
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
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9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0、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来源于《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绪论部分。
文化就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
根据人们探讨某个事物人数的多寡则可以把文化分成大文化和小文化。即:
相对于其他文化,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多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大文化;
而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少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小文化。——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政化(即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倡导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导,有什么样的政化,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这个定义揭示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2)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起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3)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4)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wén huà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概念 定义: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当代人学家,文化学者张荣寰在2008年3月重新界定文化,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在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的综合研究中,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与实际,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和表达,这种表达就是文化。文化蕴涵人最高贵的意义,以信仰真理;
知识善行;
仁爱美情来砾炼人格是人最高贵的意义,也是文化的最高表达。文化也是人学的社会呈现,人的真理只能是原于人本身,人以外的一切物质又都体现在人的生命中,因为自然的秘密存诸在人的文化中,而人的文化秘密又存诸在自然中,只有上升科学工匠和科学智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人才能超越出对科学狭隘和封闭的理解;
超越出对哲学无视个人生活的概念;
超越出对神学的灵魂与超自然的理解!文化是人幸福的工具,人通过对文化的交流和吸收,使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 ,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幸福是人与人激情的热流从心河弛向爱之深海的温馨;
是善良人的单纯。当人们付出责任的汗水,其额头必然散发出幸福的光芒。为幸福学的产生奠定了论论基础;
文化是文明的裁体,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的发展结果,人类文明更高的层次应当是在全人类在建设“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中:将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来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的成果,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后,产生人类共同体文化的结果。文明社会和文明存在是循环的,是循环的生命群体存在,并在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达到顶峰。文明社会一直在发展中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趋势,是自然与人类、物性与人性、神与人共通、共一、共荣、共生的发展;
是人类幸福(高级文明)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
是新人格,是新生态和谐共进的结果。应当以文明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来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类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等发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须从人自身及其生态的上升与和谐入手,实现人类文艺复兴与人类共同体是迈向人类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其实,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此意义是否合理:W.H.Kelley对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评: (1)定义的方式有毛病,这种方式永远不能将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罗列出来,"其他"虽可概括未罗列出的东西,但如果没有别罗列出来,就容易被人忽略.例:定义中没有列出"语言",而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体一词不合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间是有矛盾的,强调整体就只突出了和谐. (3)人类创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坏的一面,例:核武器.这种批评是否合适 (1)如果把语言包括进去,该定义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整体一词并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 (3)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有破坏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愿与实际的偏差,文化的创造本来是为了适应和改善生活,但结果相反,因此,张凡月先生认为,如果加上语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Robin FOX更进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质相通: (1)二者都为某一种族成员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为也象本能一样,是潜意识的,不必通过思考而才学到.将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因为:个人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间将社会现存的生活方式及习惯保存入脑,形成文化密码,由于这些离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经过大脑而得出种种行动,这一点上,与动物受到体能的支配一样. (3)后天学习而得. 本质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社会学家、《工会博览》杂志副主编艾君先生指出,谈“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将文化理解成三性,即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所以才有了“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广义说法。他认为,文化的概念是很难界定的时而很大,时而很小。广义的“文化”,其涵盖面非常广泛。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实际任何理论概念的产生,都有着它很难具体界定的问题,但艾君认为,对文化的理解,更应该把他看作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带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他认为其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例如,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
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台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等都属于有形的。他指出,在当今社会里“文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精神食粮、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例如,我们如果把某阶段的历史纳入“文化”范畴,只能是说这段历史给予我们思维的启示,或者这段历史被写成了一部作品出版,或者说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观念冲击。再譬如,有人对商业企业的全聚德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异议,认为全聚德不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实际不是全聚德这个商业店需要保护,而是全聚德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所形成的商业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商业历史的启迪、价值品牌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需要保护。因此,在对待“文化”的理解上,艾君认为,我们对于文化的概念的理解,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人们精神、价值趋向、道德观念、社会认知度而发生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文化”仅仅理解成“精神”,所以才有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说法;
后来,随着我们观念的更新,社会的发展,认为“精神”已经无法完全包含一些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在后来的一些重要文献里便采用了“先进的文化”概念,实际上精神的范畴已经摆囊括在大的文化概念里,“先进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大的文化范畴。
什么是“文”?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
“化”就是改变。笼统概括一下就是,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努力。
分类 史前文化 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文化 古罗马文化建筑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 玛亚文化 尼罗河流域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 中古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波斯文化 古印度文化 古代中国文化 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文化 伊斯兰文化 印度文化 儒家文化 体现印度文化的建筑 近代文化 帝国主义文化 殖民地文化 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后现代文化 发达国家文化 发展中国家文化 最不发达国家文化 未来文化 中国的:
杜康文化 汉文化 因为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地,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这些对文化的划分,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的,是一种尝试。
外延 文化,应该是人类痕迹的总和。留在纸上的是文化,留在地上的、山里的,更是文化,而且是更重要的文化,是第一手文化,因为它们是原生态文化,是纯粹文化,也容易是真、善、美文化。
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1] 编辑本段文化起源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除了上述所说的含义外,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编辑本段文化演化发展阶段 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学》中认为: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采猎时代、农牧时代、工商时代、休闲时代四个文化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内看,文化发展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但从每个经济体来看,各个经济体进入四个文化发展阶段的时间并不一致,在每个文化阶段所处的时间长短也不一致。
文化概述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
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篇3
逻辑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即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特征。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就构成该概念的外延。如"人"概念的外延,反映有人的本质属性的人体构成的对象类。相对于"人"的对象类,"男人","女人"为子类,"鲁迅","姚明"等为分子.分析概念外延的最低层次是分子、个体,不能任意护展至分子、个体组成部分.如"四川大学"属于"学校"的外延,但"四川大学"的一部分"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却不属于"学校"外延。
内涵是对一切外延特征的概括,外延是内涵表述的具体化。如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有且只有两条边长度相同的三角形,其外延则是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正三角形。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外延越大;
内涵越多,外延越小。比如,人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但是概念如果是"男人",那么内涵就比"有理性的动物"多了一点,就是"雄性的有理性的动物",而其外延就不是全部的人类了,就要排除其中的女人。如果概念是"老男人",那么内涵又要再加入年龄的因素,进一步扩大,而其外延就要在排除了女人和年轻的男人之后,才能符合要求。换句话说,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多,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少;
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少,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多。如果不能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会出现不适当的扩大或缩小概念外延的错误。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会发生变化。
以概念为例简述内涵与外延间的反比关系: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人们可以感知一个具体的事物,但感觉和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属性,即事物的表面现象。例如,人们可以感知许多不同的鸟,反映它们的大小、外形、羽毛颜色等特点。通过思维对这些感性经验进行加工,就能够进一步把握各种不同的鸟所共有的属性,即鸟的本质特征: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就是鸟的概念。概念从整体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感觉知觉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概念是以词来表示的,但概念并不等同于词。概念构成词的意义,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同一个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可由不同的词来表示。
概念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鸟的概念的外延是所有各种各样的鸟。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鸟的概念内涵包含鸟有羽毛和鸟是动物。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外延确定以后,内涵也会随之得到确定,反之亦然。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相反的关系。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增多,其内涵就会减少;
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多,其外延就会减少。鸟这一概念的外延少于动物这一概念的外延,因为动物的外延包含了鸟和所有其他的动物,但鸟的内涵却多于动物的内涵。因为鸟除具有一切动物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属性,如有羽毛等。因此,可以用增加或减少概念内涵的办法对概念进行限制或概括。真正地掌握一个概念既需要正确地把握它的外延,也需要正确地把握它的内涵,否则就会发生不合理地扩大概念或不合理地缩小概念这类错误。如果将“会飞”的属性加进鸟这一概念的内涵,就会将不会飞的鸭鹅排除出鸟的外延。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对掌握概念,特别是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确定一对象是否属于某概念的外延,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该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之间是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制约的。在一个概念中,当它的内涵扩大时,则它的外延就缩小;
当它的内涵缩小时,则它的外延就扩大。
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涵有三条:(1)它是一个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
(3)夹直角的两边相等。
如果当它的内涵去掉一个“夹直角的两边相等”,那么它的外延就扩大了,把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也包括进来了;
如果它的内涵再去掉“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把一般的三角形也包括进来了。反之,当它的内涵扩大时,它的外延就缩小。
又如,矩形的概念,它的外延并不包括全部平行四边形,只包括平行四边形的一部分,因此,矩形的外延就比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小。如果把矩形的内涵“有一个角是直角”去掉,那么它的外延就扩大了,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也包括进来了。
致谢: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虽然时间不长但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您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表示崇敬的敬意。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篇4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
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
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9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10、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界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来源于《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绪论部分。
文化就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
根据人们探讨某个事物人数的多寡则可以把文化分成大文化和小文化。即:
相对于其他文化,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多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大文化;
而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人数少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小文化。——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政化(即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倡导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导,有什么样的政化,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这个定义揭示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2)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起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3)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4)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wén huà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概念 定义: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当代人学家,文化学者张荣寰在2008年3月重新界定文化,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在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的综合研究中,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与实际,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和表达,这种表达就是文化。文化蕴涵人最高贵的意义,以信仰真理;
知识善行;
仁爱美情来砾炼人格是人最高贵的意义,也是文化的最高表达。文化也是人学的社会呈现,人的真理只能是原于人本身,人以外的一切物质又都体现在人的生命中,因为自然的秘密存诸在人的文化中,而人的文化秘密又存诸在自然中,只有上升科学工匠和科学智者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人才能超越出对科学狭隘和封闭的理解;
超越出对哲学无视个人生活的概念;
超越出对神学的灵魂与超自然的理解!文化是人幸福的工具,人通过对文化的交流和吸收,使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 ,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幸福是人与人激情的热流从心河弛向爱之深海的温馨;
是善良人的单纯。当人们付出责任的汗水,其额头必然散发出幸福的光芒。为幸福学的产生奠定了论论基础;
文化是文明的裁体,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信仰探索的发展结果,人类文明更高的层次应当是在全人类在建设“人格及其生态修养的实践工程”中:将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来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层面“个性和共性”关系的成果,即更高质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层次、在历史性层次、在社会性层次、在自我性层次予以贯通后,产生人类共同体文化的结果。文明社会和文明存在是循环的,是循环的生命群体存在,并在人类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达到顶峰。文明社会一直在发展中走向人类社会的高级趋势,是自然与人类、物性与人性、神与人共通、共一、共荣、共生的发展;
是人类幸福(高级文明)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
是新人格,是新生态和谐共进的结果。应当以文明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来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人类之间、人及其环境之间等等发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须从人自身及其生态的上升与和谐入手,实现人类文艺复兴与人类共同体是迈向人类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其实,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此意义是否合理:W.H.Kelley对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评: (1)定义的方式有毛病,这种方式永远不能将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罗列出来,"其他"虽可概括未罗列出的东西,但如果没有别罗列出来,就容易被人忽略.例:定义中没有列出"语言",而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体一词不合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间是有矛盾的,强调整体就只突出了和谐. (3)人类创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坏的一面,例:核武器.这种批评是否合适 (1)如果把语言包括进去,该定义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整体一词并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总体. (3)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有破坏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愿与实际的偏差,文化的创造本来是为了适应和改善生活,但结果相反,因此,张凡月先生认为,如果加上语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一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万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此定义的前两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象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Robin FOX更进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质相通: (1)二者都为某一种族成员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为也象本能一样,是潜意识的,不必通过思考而才学到.将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应. 因为:个人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间将社会现存的生活方式及习惯保存入脑,形成文化密码,由于这些离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经过大脑而得出种种行动,这一点上,与动物受到体能的支配一样. (3)后天学习而得. 本质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社会学家、《工会博览》杂志副主编艾君先生指出,谈“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将文化理解成三性,即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所以才有了“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广义说法。他认为,文化的概念是很难界定的时而很大,时而很小。广义的“文化”,其涵盖面非常广泛。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实际任何理论概念的产生,都有着它很难具体界定的问题,但艾君认为,对文化的理解,更应该把他看作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带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他认为其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例如,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
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台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等都属于有形的。他指出,在当今社会里“文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精神食粮、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例如,我们如果把某阶段的历史纳入“文化”范畴,只能是说这段历史给予我们思维的启示,或者这段历史被写成了一部作品出版,或者说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观念冲击。再譬如,有人对商业企业的全聚德申请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异议,认为全聚德不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实际不是全聚德这个商业店需要保护,而是全聚德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所形成的商业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商业历史的启迪、价值品牌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需要保护。因此,在对待“文化”的理解上,艾君认为,我们对于文化的概念的理解,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人们精神、价值趋向、道德观念、社会认知度而发生变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文化”仅仅理解成“精神”,所以才有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说法;
后来,随着我们观念的更新,社会的发展,认为“精神”已经无法完全包含一些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在后来的一些重要文献里便采用了“先进的文化”概念,实际上精神的范畴已经摆囊括在大的文化概念里,“先进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大的文化范畴。
什么是“文”?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
“化”就是改变。笼统概括一下就是,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努力。
分类 史前文化 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文化 古罗马文化建筑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 玛亚文化 尼罗河流域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 中古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波斯文化 古印度文化 古代中国文化 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文化 伊斯兰文化 印度文化 儒家文化 体现印度文化的建筑 近代文化 帝国主义文化 殖民地文化 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后现代文化 发达国家文化 发展中国家文化 最不发达国家文化 未来文化 中国的:
杜康文化 汉文化 因为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地,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这些对文化的划分,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的,是一种尝试。
外延 文化,应该是人类痕迹的总和。留在纸上的是文化,留在地上的、山里的,更是文化,而且是更重要的文化,是第一手文化,因为它们是原生态文化,是纯粹文化,也容易是真、善、美文化。
文化可划分为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物质范畴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精神范畴指人类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迹。[1] 编辑本段文化起源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其实例。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两进,以进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但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由此可见,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来说,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多持此类文化界说。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本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里的“文化”,也属狭义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综上所述,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除了上述所说的含义外,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编辑本段文化演化发展阶段 丁金山先生在《天道演化哲学》中认为: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采猎时代、农牧时代、工商时代、休闲时代四个文化发展阶段。从世界范围内看,文化发展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但从每个经济体来看,各个经济体进入四个文化发展阶段的时间并不一致,在每个文化阶段所处的时间长短也不一致。
文化概述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
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篇5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真是滑稽可笑。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笑话?这就涉及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这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谋生”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
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宪兵完全没有理解雨果所使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以闹出了大笑话。因此,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要把握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和所指的对象范围。
一、概念的内涵
内涵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弄清概念的内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弄清概念的内涵,就会闹出笑话来。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姓国的人非常富有,宋国有个姓向的人非常贫穷。姓向的人便不辞劳苦来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我之所以富有,是善于偷盗。我开始偷盗的时候,一年便可自给,两年便很富足,三年便家财大盛。后来,我就用余财来救济乡里百姓。”姓向的听了十分高兴.他大腿一拍说:“原来就是这样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姓向的辞谢国氏,急急忙忙赶回宋国。姓向的回到宋国,就开始偷盗。他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翻墙撬门,凡是眼看见的、手摸着的东西,都偷回家中。渐渐地,他家的东西多了起来,向氏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因盗窃被抓,官府把他偷来的东西连同他以前的财产全部没收,向氏变成了一贫如洗。姓向的以为姓国的欺骗自己,就一路要饭来到齐国,找到国氏,指责国氏欺骗了他。国氏问他:“你是怎样偷盗的?”向氏诉说了偷盗的经过。国氏听了,连连摇头说:“你误解了我所说的偷盗的含义呀!我说的偷盗并不表示让你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呀!”向氏一听、瞪大了眼睛,说:“不是偷别人的东西,那又是偷什么呀?”国氏叹了一口气说:“你这个人真笨!我告诉你吧,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大地有各种各样的财源。我偷的是天时地利呀!我用雨来浇灌我的禾苗,滋润我的庄稼,用大地的物产来建筑土墙和房舍。在陆地上我偷禽鸟野兽,在水中我偷鱼虾龟鳖,我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你想想,庄稼、土木、飞鸟、走兽、鱼虾等等,都是属于天地的,偷天地的东西就不会有灾祸。而金玉珍宝、谷帛财货,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偷了别人的东西而被惩罚,又该怨谁呢?”向氏听了,如梦方醒,他拍着自己的脑袋,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想想国氏所说的“偷盗”。
二、概念的外延
外延也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弄不清概念的内涵不行,弄不清概念的外延也不行。
在《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曹操刺杀奸臣董卓不成,逃出京城,与陈宫一起飞马逃往故乡。行至成皋地方,天色已晚,曹操遂投宿于吕伯奢家中。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弟兄。他热情招待曹操两人。安排两人住下之后,吕伯奢盼咐家人弄菜,自己拿着酒壶,骑上毛驴出去打酒。
曹操坐在房中,忽然听到房后有磨刀之声。曹操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两人潜步人草堂后.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心想:坏了!他们一家想把我们两人绑起来杀掉。于是曹操就对陈官说:“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拔剑直入,不分男女,见人就杀,一连杀死八口。杀至厨下,却发现那儿绑着一头猪。这才发觉杀错了。原来吕家“缚而杀之”的是这头猪,而不是曹操和陈宫两人。陈官埋怨曹操多疑,误杀好人。
“缚而杀之”的“之”,本来是指一头猪,而曹操却误以为是自己,搞错了对象。可见,概念的外延弄不清,危害有多么大。
三、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
每个人都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求职信是寻求工作最常见的方式和途径。
小刘大学快毕业了,找工作成了当务之急。他跟着同学东跑西奔去了几个单位,效果很不理想,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人家单位根本不需要进人。小刘心想:与其自己毫无目标地乱跑,还不如多发几封“求职信”,把自己的情况及求职要求写清楚,让所需单位来与自己联系。于是,小刘起草了一封“求职信”。在信中,对于求职单位,他提出了如下要求:(1)国际跨国公司, (2)提供出国培训机会,(3)月收入3000元以上,(4)提供住所,(5)交通方便,工作环境良好。爸爸妈妈看了以后说:“你提的要求是不是太多了、太高了。”小刘满不在乎地说:“我所学的专业比较热门,不愁找不到工作,条件当然要高、要多。”他一字也没有修改,就把这份“求职信”复印了100份,寄给了有关单位。同时又在网上发了电子邮件。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两个月过去了,他的“求职信”没有任何反馈。眼见同学陆续收到面试通知,小刘沉不住气了。
“看来,爸爸妈妈说得有道理,我的条件太多、太高。”于是小刘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求职条件。他把(4)、(5)删去,把(1)改为“大公司、大企业”,把(3)改为“月收人1500元左右”。小刘把修改后的“求职信”重新发了出去。一个月后,小刘终于收到两家单位的来函。经过面试,没有达成协议。这时,同班同学大都已经找到了单位,小刘心慌了。他来到系主任的办公室进行“咨询”。王主任看了他修改后的“求职信”,连连摇头说:“你提的条件还是太多,要求还是太高。来,我替你修改一下!”王主任拿起笔,把(1)删去了,把(2)改为“提供培训机会”,把(3)改为“月收入1000元左右”。小刘把王主任修改过的“求职信”又发了出去。不到两个星期,就有六家单位回了函。经过面试,小刘很快就被某公司录用。
小刘三个多月没有找到工作,主要原因是“条件太多、要求太高”。从逻辑上讲,就是没有用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有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越小;
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越大。这就是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所以,找工作时,条件越多,被选的单位越少;
条件越少,被选的单位越多。小刘两次减少条件、降低要求,扩大了择业范围,从而找到了工作。
正确把握这种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对我们的工作、学习都有好处。在选举工作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内涵(即选举条件),来推选出恰当的候选人对象(外延);
在破案中,可以通过增加内涵(各种线索、条件),来缩小作案人的范围;
在人事工作中,可以通过附加适当的条件,选拔各种人才。
四、概念的同一关系
大家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而又穷困潦倒的老书生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东西,但是却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是“偷”。当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有人揭他老底,说亲眼看到他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回答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为什么众人要哄笑?因为“偷”和“窃”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在表示一种不正当行为时,是指同一个意思,即“偷”就是“窃”,“窃”就是“偷”,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重合的,即“偷”和“窃”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概念从外延上来看,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在相容关系中,又可分为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在不相容关系中,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所谓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孔乙己不承认自己“偷”,却承认自己 “窃”,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所以令人发笑。
巧妙地使用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使我们的表达生动活泼。如果不懂得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就会出洋相、闹笑话。有的作家就是抓住把同一关系当作非同一关系的笑话,来深刻刻画人物性格,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秀才。专好咬文嚼字。他在幼年时曾经学过两个字,一个是“跳”,一个是“跃”。本来,“跳”与“跃”是同义词,指的是同一种行为,在词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他不知从哪里抄来注解,说“跳”就是两足平地而起;
“跃”是一足在前,一足后蹬。对这两条注解,老秀才坚信不疑,铭记在心。有一天,老秀才进城看望老友。途中.有一条小河沟挡住了去路。老秀才站在沟旁寻思良久,不知道怎么才能过去。这时候过来一个老农告诉他:“你向前跳一步,不就过去了吗?”老秀才心想:老农的话言之有理,于是就准备跳了。他心中默默背诵着:“跳者,乃两足平地而起也。”只见他双脚并拢,闭起眼睛,咬紧牙关,奋力向上一跳。结果,只听“扑通”一声,老秀才掉在河沟里,弄得浑身泥水。老农在一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你这个人也太笨了,连跳步都不会。你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一蹬,不就过去了吗?”不料,老秀才一听,大为恼火,对老农怒吼道:“胡说八道!一足在前,一足后蹬,乃‘跃’也,非‘跳’也。本该跃,你却让我跳,你这是存心捉弄人!你的良心到哪里去了!”
这个笑话形象地描写出老秀才的迂腐。外国也有这样的笑话:杰克有一个爱财如命的朋友。这位老兄十分吝啬,他有进无出,从不给别人一点东西。一天,吝啬鬼与朋友们出去游玩,他一不小心掉进河里。朋友们都跑去救他,其中一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可被水淹得两眼发直,也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了过来,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吝啬鬼一听,马上把手伸了出来,杰克与大家一起将他拉出了水面。“你们不了解我的这位朋友,”事后,杰克对大家说,“当你对他说‘给’时,他无动于衷;
如果你对他说‘拿’时,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就来劲了。”
在这里,“给”与“拿”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同一关系,而吝啬鬼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显得特别可笑。同时也形象地刻画了此人是何等的吝啬!
五、概念的属种关系
阿凡提干完了活,肚子饿极了,就回家焖了一点抓饭。阿凡提把抓饭盛到盘子里,就到外面去洗手。回来时看见一条癞狗卧在门前啃骨头。阿凡提疑心狗动过他的抓饭。吃吧,怕不干净;
不吃吧,又饿得慌。阿凡提自己下不了决心,就去请教学问高深的大毛拉。阿凡提对大毛拉说:“尊敬的大毛拉,请你帮助我判断一下:这盘抓饭狗动过没有,还能不能吃?”大毛拉回答说:“按书上说,即使狗离食物40足远,也会沾上狗的气味,这样的饭很不干净啊。”阿凡提说:“大毛拉.这太不巧了,我把抓饭做好,本来是要请你一起吃的。”一听到这句话,大毛拉慌忙说:“请等一等,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狗?让我再查查书!”阿凡提说:“这是一条癞狗。”大毛拉把书翻来翻去,忽然高兴地说:“好啊!原来你的抓饭还是非常干净的!因为书上说的是‘狗’,而没有提到‘癞狗’,癞狗当然不是狗啰。” “啊?”大毛拉为了想吃到抓饭,竟然把“癞狗”排斥在“狗”的外延之外,从而得出“癞狗不是狗”的结论。从外延上看,“狗”的外延包含了“癞狗”的外延。我们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属种关系。在属种关系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即“狗”是属概念,“癞狗”是种概念。属种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而是包容关系。“癞狗”也是“狗”。大毛拉把“癞狗”与“狗”的属种关系当作不相容关系,是没有任何逻辑根据的。
六、概念的交叉关系
有一则外国幽默《误会》:英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绅士,他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主动起立,对他表示尊敬。有一次他出远门旅行,住在一家乡村旅社里。每当他出现在餐厅里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从餐桌旁站起来,向他表示敬意。他也总是笑眯眯地向大家招招手,然后坐下。一天清晨,当他神采奕奕地步入餐厅吃饭时,一个顾客从餐桌边站起身来。“坐下,坐下,不必客气!”这位大人物风度翩翩地对他说。“怎么啦?”那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问道:“难道我去邻桌取点盐你也不准吗?”“不是的,我以为你……”绅士涨红了脸,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我要干什么,你怎么知道?”顾客不依不侥。绅士只好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
这确实是一场误会,顾客从餐桌边站起身想到邻桌取点盐,而绅士却以为他起身向自己表示尊重。为什么会产生误会呢?这就涉及到概念间的交叉关系。所谓交叉关系,是指外延只有一部分是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与“对绅士表示敬重的人”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交叉关系。即有的“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是“对绅士表示敬重的人”,有的“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不是“对绅士表示敬重的人”;
有的“对绅士表示敬重的人”是“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有的“对绅士表示敬重的人”不是“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绅士的可笑之处在于,他没有认识到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而把它们误认为同一关系,以为凡是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都是对他表示敬重的人.正是这种逻辑使他在一个为了到邻桌取点盐而从餐桌边站起身来的人面前自讨没趣,狼狈不堪。
七、概念的矛盾关系
古时候有一个国家流传着一种奇怪的习俗,凡是犯法被判处死刑的人,在处死之前,还要抽签请神作最后的裁决:法官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上“生”和“死”
两个字,凡能抽到“生”字的死囚,就可以幸运地得到赦免;
而抽到“死”字的死囚,立即被当众处死。有一次,一个无辜的农夫被官府里的一个仇人陷害,法官判了他死刑。在处决的前一天,仇人为了不让他得到赦免,就把写着“生”字的小纸片偷了出来.换成“死”字的小纸片。这样,无论农夫抽到两张中的哪一张,都难逃一死。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仇人的诡计被同情农夫的一个小吏发现了,小吏连忙以探监为名告诉了农夫,并要他请求法官检查两张小纸片,当众揭露仇人的阴谋。农夫听了眼睛一亮,十分惊喜。奇怪的是,他除了向小吏表示感谢外,还再三叮嘱小吏,千万不要把此事泄露出去,他说他自有办法死里逃生。第二天,抽签开始了。农夫从法官那里抽出一张小纸片后,看也不看,立即把它放进嘴里,拼命地吞了下去,谁也不知道农夫抽到的是什么签。法官想:两张小纸片上,一张写着 “生”,一张写着“死”,农夫抽的一张小纸片虽然被毁了,而另一张小纸片还在,只要把另一张小纸片抽出来,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不是就可以知道农夫抽到的是什么签了吗?他把另一张小纸片抽了出来,一看上面写着一个“死”字。就大声宣布:“农夫抽到的是‘生’字!”农夫凭着他的智慧获得赦免,死里逃生。他的仇人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生与死,从逻辑上讲,是矛盾关系。所谓矛盾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同时他们的外延之和等于他们共同的属概念的外延。例如“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不是非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也不是正义战争,彼此界限分明,而且“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相加等于一切战争,中间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所以,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不是正义战争,就是非正义战争;
不是非正义战争,就是正义战争。农夫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巧妙地加以运用,取得了成功。
利用矛盾关系,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且还有利于表达思想,使语言简洁,表达鲜明有力。在汉代大将军韩信墓前的祠里,有一幅寥寥十字的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幅对联概括了韩信的生平。“一知己”指的是萧何。韩信官拜大将,建功扬名是由于萧何向刘邦保荐,因而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但当“鸟尽弓藏”时,设计诱他落网的也是萧何。上联用“生”与“死”的矛盾概念,表达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思。“两妇人”分别指漂母和吕后。韩信从军之前,曾受漂母一饭之恩;
他被诱捕后,将他杀死的是吕后。下联用“存”与“亡”的矛盾概念,表达了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的事实。这10个字.把韩信的一生鲜明简洁地表达出来了。
八、概念反对关系
明朝人冯梦龙的《笑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少年,是个象棋爱好者,他一有空就找人下棋。后来他拜师学艺,棋艺大有长进,村庄里已无对手。于是他就在大路旁的大树下设下茶摊,摆下棋盘,旁边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喝茶不要钱,但需下盘棋。”许多过路人,到此边喝茶边与少年对弈,然而统统败于少年的手下。少年十分得意。一天,一位旅客走到此地,大概是太渴了,拿起碗一连喝了三碗。少年非常客气地邀请他下棋。那人擦了撩汗,说:“一定要下一盘棋吗?我还要赶路哩!”少年指了指树下挂的牌子,笑着说:“你喝了我的茶,当然要与我下棋。”旅客只好坐下来与少年下了起来。少年这回可遇到高手了,双方只走了十几个来回,少年就招架不住,败下阵来。旅客觉得少年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起身就要离去。少年一把拉住了他:“大哥,您年龄比我大,我得尊重您,所以,这盘棋是我有意让您赢的。第二盘我要拿出真功夫了。”旅客信以为真,又与少年下第二盘。可是,没过多少时间,少年又输了。“现在我可以走了吧!”旅客边说边起身。“客官请慢,您还有一盘棋设有下呢!”“不是已下完两盘棋了吗?”旅客不解。“您刚才喝了我三碗茶,按规定就得与我下三盘棋。”“啊?”旅客被逼得无可奈何,只得又与少年下了一盘。结果,少年还是没有挽回败局。这时,旅客站了起来,对少年说:“小兄弟,好好练吧,三年后咱们再来下棋!”过了几天,一个绅士把少年找去,问他:“听说前几天你与京城象棋高手下过棋?”少年此时才知道,那个旅客原来是象棋国手,难怪那么厉害。“你们下了几盘?”“三盘。”“胜败如何?”少年实在不愿意说出自己连输三盘的悲惨结果。他灵机一动,回答说:“第一盘我没有赢,第二盘他没有输,第三盘本来可以和,可是他不肯。”绅士一听,高兴极了:“你年纪轻轻,就能与国手战成这个成绩,可喜可贺!你为我们家乡争了光。”
少年没有说假话,他巧妙地利用概念外延间的反对关系,掩盖了自己连输三盘的结果。象棋比赛有三种结局:赢、输、和。赢与输、赢与和、和与输之间各自构成反对关系。所谓反对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排斥,同时他们的外延之和小于他们共同的属概念的外延。“我没有赢”,意昧着我有和或输两种可能;
“他没有输”,意味着我还有输与和的结果:“他不肯和”、意味着我有赢与输的两种选择。结果,明明少年输了三盘,可是在绅士听来,似乎他战果不错,取得了两和一赢的成绩。
概念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例如,“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三角形,其中有一个内角是直角”,至于三边的长短及其他两个锐角的大小都是特殊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概念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形成的。
概念这一思维形式是和词语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用词语表现的.概念的词语表现叫做名称.例如,关于一般三角形的概念,是用“三角形”一词来表现的.有些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角三角形”、“正三角形”、“正三边形”都表示同一个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而概念的内涵就是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含着一切正方形、菱形、矩形以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而它的内涵包含着一切平行四边形所共有的“有四条边,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这两个本质属性.
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广,则其外延愈狭;
反之,内涵愈狭,则其外延愈广.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内涵是“有四条边,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而“菱形”的内涵除了这两条本质属性外,还包含着“四边相等”这一本质属性.“菱形”的内涵比“平行四边形”的内涵广,而“菱形”的外延要比“平行四边形”的外延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这种依存性只适用于具有从属关系的那些概念,即只适用于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中的那些概念(如菱形的外延包含在平行四边形的外延之中).
“白马非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春秋战国时代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二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诡辩的着名例子广泛为人们所引述。普遍常识告诉我们白马明明是马,说它不是马肯定错误,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诚然,公孙龙在论证“白马非马”命题时,犯上了把“马”与“白”,“白马”与“马”截然分离,绝对对立的错误。例如,他回答“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时说:“离白之谓也;
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显然,他已经走极端,不承认白马是马,而陷入诡辩。可是,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论域来说,“白马非马”的命题是十分合逻辑的。
因此,当孔夫子的六世孙,大名鼎鼎的孔穿为了这事找上门去与公孙龙辩论上述命题时,结果被公孙龙驳得无话可说,吃了败仗。
公孙龙对孔穿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楚王曾经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请求去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 仲尼听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
公孙龙评论道:照这样说,仲尼是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人们肯定仲尼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和“马”区别开来的说法,这是不对的。
上述故事说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是指严格逻辑意义上“白马”的概念不是“马”的概念,即白马不等于马。
从内涵来说,公孙龙认为,“马”只揭示了马形,“白马”不仅有“马之形”的内涵,而且还有“白之色”的内涵。所有的马固然都有颜色,但“马”的颜色是不确定的,而“白马”、“黄马”、“黑马”等的颜色则是确定的。因此,公孙龙揭示了“马”与“白马”的不同内涵,前者“不取其色”,后者“取其色”。
从外延方面看,公孙龙指出,你要一匹“马”,给你牵一匹黄马或黑马都可以算数;
但若你要的是一匹“白马”,那就不能用黄马、黑马来顶数。“马”是包括了黄马、黑马的,而“白马”却不包括黄马、黑马。“白马非马”的命题区分了“马”与“白马”的外延是不等的。
从以上例子中知道,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内容或质的规定性,而外延则是指事物的适用范围或量的规定性。
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思维、有语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外延是古今中外各色各样的人。
“语言”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它的外延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语言。
“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市场上供买卖的产品,而它的外延则包括一切日常用品、用具、服装、奢侈品等等。一些贫穷者,为环境所迫而出卖妻儿、血液或身体的重要器官等,他们的妻儿、血液、器官等也就变成商品。同样的,如果有人无耻地出卖朋友或良心,他的朋友或良心也就被沦为商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除了表现为质与量的关系之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反变关系。所谓反变关系就是说概念的内涵增多,外延就缩小;
反之,内涵减少,外延就扩大。
例如把猫的内涵增加,使它具有花斑色彩,成为花猫,那么“花猫”的外延肯定比“猫”的外延缩小,因为它排除了白猫、黑猫及其他非猫。如果把花猫的内涵再增加,使它具有会捉老鼠的本领,它就变成“会捉老鼠的花猫”;
这么一来,它的外延就再度缩小,因为它排除了所有不会捉老鼠的花猫。
相反的,如果去掉花猫会捉老鼠的本领或内涵,花猫的外延自然扩大;
如果再去掉花猫的花斑色彩这一内涵,它的外延就扩大到泛指一切猫了。
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包括了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那么,外延大的就叫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小的就叫种概念或下位概念。例如“马”的外延包括了“白马”的外延,所以“马”是属概念,“白马”是种概念。
再以水果、苹果和红苹果为例。以水果和苹果的关系来说,水果包括苹果在内,所以“水果”是属概念,“苹果”是种概念;
但若以苹果和红苹果的关系来说,则“苹果”变成属概念,而“红苹果”则为种概念。换句话说,属概念和种概念是指相对意义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
内涵外延
一个想法或(语言)表达的外延由它所适用于的事物构成;
它是相对于内涵的。这个一般概念 来自语义学,也适用于一些其他领域。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在一些领域,内涵和外延是有域的,如对个体域为:{1,2,5,4,6,9,12}则偶数的外延是集合{2,4,6,12},内涵就是什么是偶数——一个数能被2整除。
推荐访问: 外延 内涵 概念 关于文化概念内涵与外延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