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瑜林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张瑜林(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分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大家参考。
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瑜林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张瑜林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分配不公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在做好第一二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调整和公众社会贡任心来启动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对缓解我国贫富差距有着巨大的帮助。
关键词:第三次分配;税收;捐赠
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6-0052-02一、第三次分配概念及其重要性
第三次分配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1994年谈到慈善在社会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时提出的理论。旨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之后,在公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慈善机构进行募捐,由慈善机构对其募捐财产进行扶贫分配,从而缓解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在西方,这是调节财富的一个重要工具。这次分配,是激发有钱人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拿出一部分财富,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弱群体。此次分配,首先由于是公众进行主导,各阶层均可参与的一种社会手段,因此它能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其次它不仅能部分缓解收入差距问题,而且它强调的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的履行不仅仅是对传统美德和人类共存理性的弘扬,更是对因收入差距拉大而可能引起的社会各阶层间、各群体间乃至整个社会内部失衡的减缓。总之第三次分配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一种表现,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多重效应,因而发挥了第
一、二次分配无法发挥和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决定交换和分配,分配的调节功能最终受制于经济的发达程度。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才能调节分配公平。反过来说,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否,将直接、间接地影响影响劳动者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不满情绪。由此看来,收入分配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没有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没有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外收入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利益,所以是处理各项社会关系的核心问,其直接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17增长至2010年的0.458,由贫富差距加大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针对收入分配问题,国家分配制度进行了由最初的“破除平均主义”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冉到最后的“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与公平,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一些系列演变,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对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视。
在国民收入的第一二次分配中,第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依靠市场经济,鼓励有能力的人率先走上富裕道路,但是市场具有自发性,因此引发了收入差距。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制度进行二次分配,但再次分配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只能在初次分配所确定的大格局上通过一定的财政手段进行局部或是一定环节的调整和修正,而无力从根本上改变。另外,国家在再分配形式上的具体执行中存在严重问题。由于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基金缺口越来越大,保险性再分配有效执行与财政不足出现两难的尴尬局面。总而言之,再分配制度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需要通过伦理进行第三次分配。
二、第三次分配的现状
第三次分配大多数以捐赠组织和慈善机构作为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捐赠事业有了明显的改观,在经济与社会领域中发挥了积极强大的作用,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称许。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加大,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逐渐凸显缺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中国慈善事业近年来的成果
近几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慈善意识普遍提高,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为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量才几十亿元,而截至2010年我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额达700亿元,同比2009年的542亿元就有大幅度增长。彩票发行筹集的公益金达489亿元,比2009年463亿元增长了5.6%,两项相加,2010年捐赠款物与彩票公益金合计为1189亿元。
根据民政部统计,全国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从2009年的43.1万个增加到2010年底的43.9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从1843家增加到2168家,社会团体达到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19.5万个,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增幅较大,已经与公募基金会数量基本相当。基层慈善组织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分布于乡镇、街道、村和企事业单位,构成了颇具生命力的基层慈善组织网络。
(二)慈善事业目前的不足
虽然第三次分配已在社会分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第三次分配体系远未发挥作用;与慈善大国——美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1.美国民众捐助积极性较高,而中国则偏低。据人民网报道,中国每年的捐赠大约有75%来自国外,15%来自国内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美国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民众,显然,美国慈善事业的主力军是非营利的慈善组织和社会公众,而我国参与慈善活动的民众很少,这当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
2.美国捐赠数额大,而我国则相对较小。2010年11月2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2010《慈善蓝皮书》指出,2009年慈善捐赠占GDP比例仅为O.1%,而美国每年的慈善捐款占到GDP的2.3%。而根据胡润中国慈善榜统计,从2003年至2007年4月榜上的100位慈善家共捐赠了近95亿元,其中2006年为56亿元,捐赠额约占他们财富总量的4.8%。中国的富豪是吝啬的,与此相比,美国的富豪则慷慨之极。例如,继巴菲特捐出375亿美元(约其财富85qo以上)之后,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自己580亿美元全部捐给了其名下的基金会,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撼。
3.美国慈善活动民间性很强,而中国慈善活动行政色彩浓厚。我国慈善组织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行政派生性特征,现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组织,都与政府行政部门存在“血缘”关系。例如,中华慈善总会主要是依托于民政部建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从团中央分化出来的等。真正来自民间的大规模的慈善组织极少。美国是市场体制高度发达的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形成已久,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以规范数量庞大的各类慈善组织、机构的活动,引导国内民众积极向慈善组织捐献,而政府一般不以行政方式直接介入慈善捐献活动,其慈善具有自愿性、独立性和自发性。
要想使我国慈善事业充分发展,必须寻找解决以上问题的良好对策。
三、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想使第三次分配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必须在充分发挥政府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协调管理作用的同时,努力促进各种非市场、非政府的社会性公益慈善机构的发展,使第三次分配体系更发达、更健全。
(一)完善慈善公益机构自身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扩大,慈善事业应与时俱进,不段完善自身各项制度建设,确保慈善事业稳步前进。
1.完善捐赠组织机构的内部营运机制。第一、对于慈善捐赠组织建立的基金,要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规定,加强资金运营管理与监督,保证捐赠资金管理公开、透明,程序的规范、合理,使用的公正、公平。第二、坚持捐赠资金运营的“低风险、高报酬”原则,如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对于一些公益盈利性项目,可有社会捐赠资金优先投资,也可在确保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委托专门机构进行投资。
2.适当放宽基金及慈善机构组建要求各类慈善组织及基金会的准入门槛,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原则,大力培育鼓励各项基金及慈善组织。促进慈善及基金组织的发展。重点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促进多种类型、分工协作扎根基层的慈善组织体系的建立。
3、鼓励慈善机构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活动。通过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推广和普及志愿者登记、培训、时间积累、绩效评估和表彰制度等,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二)加强慈善公益文化制度的创新
1.建议国家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和主流新闻网络媒体,自觉承担起慈善公益宣传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办好慈善公益宣传刊物,组织慈善公益国际交流,形成致力慈善公益事业光荣神圣的社会舆论氛围。
2.积极开展各种慈善公益活动。要精心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慈善文化活动,弘扬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塑造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各种全国性、地区性、单位性和社区性的慈善公益活动,树立各级各类慈善公益先进人物典型,倡导慈善公益文明理念。
3.培育发展慈善公益捐赠市场。要建立健全全国性、地区性、单位性和社区性慈善公益捐赠市场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公民、团体法人以及富裕阶层、社会名人等参与慈善捐赠活动;建立多层次和长期性的慈善公益捐赠市场,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和社会名人带头捐赠;积极倡导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鼓励慈善公益机构与工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慈善公益意识,在慈善文化建设中确立市场品牌理念,塑造企业、公民的慈善公益形象,特别要使企业成为慈善公益事业的生力军。
(三)发挥税收对社会捐赠的激励作用
1.普及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应该加强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普及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使捐赠人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得到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
2.实行鼓励从事慈善公益的税收制度。建议尽快推行累进式的遗产税、赠予税、财产税、消费税等制度,通过全覆盖、累进制的个人税收体系,引导富裕阶层向慈善公益事业捐赠,提
高其个人间和代际间的财富转移代价,构建鼓励个人奋斗、勤劳致富、朴素节俭、慈善公益的税收文化制度环境。
3.建立健全慈善公益奖励制度。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各个层级政府的慈善公益表彰制度体系,包括全国性、地区性和社区性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的慈善公益表彰制度系统;鼓励开展全国性、地区性、单位性和社区性的慈善公益评比奖励活动,努力提升慈善公益先进典型人物的社会荣誉与政治地位。
推荐访问: 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次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