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供大家参考。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挑战。在网络信息面前,若教师不正确引导学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若教师不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教学,也会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错失良好的时机。因此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应紧跟新形势,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作出相应变革,教师在保证教学质
量的同时,也能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的目的。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随着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不少学校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但也有一部分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教学,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只是大概地把教材中的知识串讲一下,没有深入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再加上教学思想的落后,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加上教师又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学习氛围较差,挫
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小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抽象知识的学习还有一定的难度。加上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
常融合了地理、法律、历史等内容,课程的跨度比较大。而小学生的年龄小,见识面窄,这样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压力,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时常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若本课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将网络平台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一定能将抽象的学习变得形象、直观、有趣味。这样的课堂既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
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
3.1问题切入策略
所谓问题切入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切入口,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其操作要点如下:进行问题的设计,让教师围绕问题教,让学生围绕问题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并积极分析、解决问题。在该策略指导下,教师可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如,在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好好玩”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三幅图片:第一幅图片上是一只被踩瘪的乒乓球;第二幅图片上是一个不倒翁;第三幅图片上是一双筷子插在水中。然后,提出下列问题:被踩瘪的乒乓球为什么可以用热水修复?不倒翁为什么总是“不倒”?为什么筷子插入水中,我们看起来就成了弯曲的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玩的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欲望。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适时对学生给予提示,并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3.2技术融入策略
所谓技术融入策略,是指把现代媒体技术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发挥媒体
技术的优势,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要把媒体技术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必须符合以下特性。
3.2.1.激励性。在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时,教师要选择适宜的资源,课件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要与一定的激励性策略结合起来运用。如,在学习“我会努力的”一课时,首先,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聆听这首激昂的乐曲,感受贝多芬同逆境抗争的一生。然后,播放中国体操队训练视频,从中引出“热爱生活,奋勇拼搏,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知识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了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2.2,建构性。利用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情境、建构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意义的学习,要通过一定的“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其间,教师要注意画面信息的关联性,树立信息加工、处理和重新组合的意识。如,“我们在公共场所”一课教学中,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内容,教师可先通过网络多媒体展示相关违法案例视频及图片,再请学生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判断视频和图片展现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3.2.3.整合性。在媒体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系统方面分析、考察它的应用价值,以发挥媒体技术的最大效用。整合的方法有多种,如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技术与某种知识的整合、技术与某种方法与策略的整合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适度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可将其与实践活动及游戏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3情境创设策略
所谓情境创设策略,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微观教学环境的策略。
3.3.1.创设问题情境。即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绿色小卫士”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黄河遭受严重污染、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境,借助情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2.创设联想情境。如,在“快乐学习”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业的情境,以及某人爱好天文学最终成为天文研究者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兴趣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3.3.3.创设语言精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口头表达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十字路口上人行道的红灯亮了,可是并没有车辆通过,能不能闯红灯”的辩论话题。然后,让他们观看大学生辩论赛的片段,组织学生开展小型辩论赛,以此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下,教师要抓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特征,掌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益.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J].散文百家(下),2018(12):168.[2]于淼.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