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传统文化15篇重建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重建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最为自豪的大概就是“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等等之类的词语。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建传统文化1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重建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重建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最为自豪的大概就是“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等等之类的词语。是的,我们的祖先没有留给我们像西方那样的先进的政治制度,实用的科学技术,批判的思维方式。但是,他们确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独特的、我们可以引以为豪的思想文化。中华民族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依靠的就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和专制皇权社会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思索为什么近代中国会落后挨打,有人就认为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于是自康有为起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文化大革命”,直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被无尽放大,在抛弃了“糟粕”的同时,“精华”也灰飞烟灭。这不仅造成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断层,也造成了如今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作为“正统”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则是以“礼”为核心的国家、社会和伦理制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自称并被誉为“礼仪之邦”,而这一国家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了华夏民族世世代代的努力。
提及“礼”,人们总是将它和封建礼教联系在一起。其实“礼”本来是中国古代逐渐发展和形成的有关祭天、祀祖、区分尊卑上下和维护宗法制度的一套仪节制度和行为规范。“礼”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也是历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并作为历代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礼”的制度的确立,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使人强烈意识到“人”与“动物”的区别(《礼记曲礼》中说的”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也使人意识到“中国”和“蛮夷”的区别(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而非“血统”作为区分标准)。
先秦时期对“礼”有着重大贡献的有两个人,一是“制礼作乐”的周公,二
是将“礼”作为一门课程向弟子传授的孔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对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仪制度加以因革而“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
而儒家的奠基人孔子则把“礼”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对“礼”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阐释和论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命本质与意义目标的基本观念,创拟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在“礼”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二人对“礼”的贡献很大,但是在经历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之后,“礼”的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淡忘。直到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汉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由此儒家所倡导的“礼”也成为官方正统的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礼”的一些基本观念和价值标准与国家宗法制度密切地连结在了一起,具有了绝对的权威性。在此后约两千年的专制社会中,“礼”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表征,并一直“作为一种规范,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一种对秩序和对修养与文明的追求”,而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我国传统文化表现为一种“礼”的文化范式。但“礼”包含“封建礼教”这一意义直到宋朝才被确立。
从康有为对儒学重新解释以宣传他的改良主义,到“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再到“五四运动”以激进的姿态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极为深刻的颠覆与反思,努力实现着与儒家文化的割裂,直至“文化大革命”再次把人们心中仅存的丁点的“礼义廉耻”打倒,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被打倒,造成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断层,也造成了今日我国人普遍缺乏信仰,信仰的缺失就容易使人们“为所欲为”。加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由贫穷落后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高速的经济增长在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西方崇尚物质生活的现代价值观汹涌而来,冲击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如此迅速和突然的变革令一个民族不能及时消化,并使人们在思想上、价值观上产生了混乱,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薄弱,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思想上的混乱、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基本礼仪上的缺失。
其中最为我们痛心的就是国民素质的降低。自古以来我们所引以为豪的“礼仪之邦”、“文质彬彬”现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不文明现象,像“乱扔垃圾”、“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插队”等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我们不禁要问,“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尤其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在向留学生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如何向他们解释这一现象。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要将丢掉的传统文化重新捡回来。重建的意义不是重新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而是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继承,在这个文化趋于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既兼容并包,又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当代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使其深入人心,在创造物质利益的同时,传造出更多的精神利益。
以“礼乐制度”为例,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是基本的社会规范。但依法治国也需要礼的配合。单纯依靠法,可以制裁犯罪,不能使人文明有礼;乱扔废物、随地吐痰等这样一些有关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上,如果单纯用法,将管不胜管;而明礼则可以使人们自觉遵守公德,彬彬有礼,使社会趋于和谐温馨。因此,普法教育虽很重要,但普礼教育也不容易忽视,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健全的社会控制机制。所以,礼仪不是小节,也不只是一些形式。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良好风气的基本准则,在礼仪的形式下,体现着道德的情感和要求。对社会来说,道德建设要通过礼仪来落实,礼仪是社会风气、文明程度的标尺。因此,礼仪教育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篇二:重建传统文化
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对话文化学者鲍鹏山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被有些学者喻为一种“精神返乡”。而在文化学者鲍鹏山看来,“我们哪儿都没有去,我们一直在这里,只是我们可能把自己的故乡‘强拆’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是在重建,重建传统文化。”无论“返乡”,还是“重建”,其实遵循的是同一个确定——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故乡。在这个故乡,个体得到心灵的安顿,民族得到最深沉的发展力量。无论时间走多远,我们一直在这里。解放周末:您觉得当下的社会喧嚣吗?鲍鹏山:喧嚣。解放周末:在一个喧嚣的时代,现实生活中节奏的日益加快、压力的无所不在、功利主义的不断蔓延,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其实正蕴含着对现代生活的批判意义。鲍鹏山:其实喧嚣不是问题,喧嚣可能是价值的多元与声音的多元,是时代活力的表现。问题是,在喧嚣中有没有一种安静的力量,有没有一种安静,让我们在喧嚣中获得“保障性的安顿”?这种“保障性的安顿”,不仅指给个人喧嚣的内心和行为以安顿性的轴线使之不至于无底线无收扰,还指全社会在不同意见、不同利益、不同诉求中有一种保障使社会不致撕裂。这种保障性力量,非文化莫属。因为,人总是在文化中才能得到安顿的。汉语里有一个词叫“心安理得”,我觉得这个词倒过来讲就更好了。理得心安,只有得了这个理,心才能安。物质基础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文化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理”是什么?“理”就是价值观。而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提供价值观。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的心灵寄托,就在于传统文化所传递给我们的价值体系中。所以,今天我们重新对传统文化产生眷恋、予以重视、大力弘扬,是自然而然的事。一个民族的自立,是自身文化的自立,文化是民族的脊柱。民族崛起的终极性标志,也是民族自身文化的崛起。解放周末: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鲍鹏山:是的,应该让传统融入现代的生活方式,让传统与我们日日相伴耳鬓厮磨。几年前,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中国人生活的美”。西方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去教堂、酒吧、歌剧院等。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琴棋书画禅香茶,那是何等美好、恬静、高雅的生活方式!比如那些古建筑,它们最直接地连接了历史与今天,充满着历史感和文化美。我老家是一个偏僻乡村,白塔寺乡双庙村,你听这名字,就有历史,就有文化。可惜,寺和庙早已片瓦不存。只保存一块残碑,被村民抬到水塘边洗衣服用。我父亲活着时,让我那在当地中学做校长的二哥,把这块碑弄到学校保存起来,明崇祯四年(1631年)的,距离今天近四百年了。你想象一下,生活在双庙村的人,假如这个古庙还在,他身边有这样一个几百年历史的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即使他可能没什么文化,汉读过什么书,但他身边有个几百年历史的存在,看到它,心有所动,他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就有了历史感。人是活在历史中的。有了历史感,生活的深度就不一样了,精神的深度也不一样了。解放周末:有历史感的建筑,如同历史的物质存在,令人不再囿于一个单薄的时空。鲍鹏山:一砖一瓦、一字一句,都会引领人回溯历史。这块砖是几百年前的,那副楹联是哪位古人写的,看到它们,人的目光和精神一下子就延伸出去了。解放周末:延伸而出的,就是文化的宝宽阔与深远。
鲍鹏山:在古代人们有种习惯,哪怕是碰到一棵老树,他都会跑到跟前去做个揖。为什么?感谢大树让我知道时间。人生短啊!庄子讲过一句话叫“夏虫不可以语冰”。短暂的生命,如果没有一个比生命悠长的东西来引领,那么,人的精神也是短浅的。所幸,我们可以找寻到比我们生命更悠久的东西,顺着它的悠久,找到历史的根源。古建筑、名胜古迹、古代典籍都是延伸我们精神、拓展我们生命的东西。
篇三:重建传统文化
曾经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其人文内涵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春节期间人们不再像小时候贴门神祭灶王爷不再憧憬着去大街上看踩高跷舞龙舞狮子等各种民俗表演在这些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同时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逐渐式微
申论范文:重建节日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开始,华夏民族用与亲人的团聚开启新的一年;到随着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断魂的路人们开始追忆着逝去的故人;从碧艾处处粽香扑鼻,脚踏龙舟呼声震天,人们怀念故去的屈子冤魂;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们又开始寄相思于明月,希冀着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亲人共婵娟。重建节日文化,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需要传承文化精髓,回归本质。在现代快节奏、高速度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人们仿佛心灵无处归依。曾经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其人文内涵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春节期间,人们不再像小时候贴门神、祭灶王爷,不再憧憬着去大街上看踩高跷、舞龙舞狮子等各种民俗表演,在这些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同时,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逐渐式微。痛定思痛,传承文化精髓、找到灵魂归依才是最初的选择。在大力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也进一步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记忆:中秋节思乡思亲的乡愁、月宫古老神话的魅力、七夕鹊桥相会的甜蜜等等。挖掘文化内涵,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同时,精神也越来越丰盈,守望和迎接美好生活。重建节日文化,需要创新发展方式,营造氛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互联网时代,在技术的赋能下,互联网几乎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场景和功能,新的传播渠道连接经典与大众,让传统文化的扩散及传承方式更加多元。比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系列节目,疫情防控期间的“云”游博物馆,短视频平台上的“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动等,都在以更新颖的方式、更权威的解读,既激发了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兴趣,也集思广益凝聚智慧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代,我们追求时代的新脚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记得来时路,不忘梦归处。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从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里,后人不但可以看到古人生活的精神画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还能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不迷失方向,让前进的脚步更加笃定,让幸福的守望更加自信!
篇四:重建传统文化
从激进革命到传统文化复兴——当代意识形态重建的历史契机
作者:无
作者机构:修远基金会
出版物:文化纵横
年卷期:2015年第6期
摘要:新文化运动已逾百年。当人们今天纪念这一启动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变革的伟大运动时,却发现时代背景已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无论现实生活还是主流思潮中。为新文化运动所彻底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走向复兴。
页码:18-24页
主题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契机意识形态文化复兴新文化运动当代革命激进
篇五:重建传统文化
观《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心得体会3篇
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碎片化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观《中国文化的重建》有感,欢送大家阅读!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虽然,我对书中内容和书名的“不符”很不爽。这本xx年5月出版的书,收录的内容是作者1988到1991年讨论文化和思想的文字。我的不爽就是看书名以为是一本“系统”的书,翻开一开,才知道是“片断”。还有一点不爽书的封面。
上面写着: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碎片化的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余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我猜,这句话是出版社加上去的,而非余英时所言。
这本书不难读。两个晚上的时间大概可以读完。在《论文化超越》一文中,余说文化这个名词现在西方人用得很滥。黑社会或吸毒也可以被称为某种“文化”。余说西方如此,我倒觉得中国当下不也是如此吗?文化一词因其广泛的意义而被借用、滥用说明其价值存在。我在某地见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文化艺术一条街。这条街里除了有一家裱字画的和书法艺术沾边外,还有一家摄影机构,拍婚纱和写真。除这两家外,其它都是诸如衣服、餐饮、便利店等。我以为,或者叫商业一条街比拟妥当。但,为什么叫文化艺术一条街呢?开展经济搞商业,再正常不过了,但为什么会借用、滥用文化一词呢?当然,又或者某一天,文化这个词消失了,没人谈论了,那才是最大的悲哀吧?
余说,例如经济生活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这种规律又达不到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这是因为经济生活免不得受其它领域的干扰。——这真是句不错的话。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浏览过一本叫《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书,还有汪丁丁的一本叫《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汪丁丁在书中谈论过为什么要讲经济学思想史。
我以为这或许是要求得到一种具有稳定性规律的思考吧。文化同样不具备物理规律那样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记得和一些朋友聊天,我总是被他们耻笑。他们觉得文化很扯淡,说了半天,他们觉得你什么也没说。没有一样是确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我想,他们可能是学物理的。
本文中,余还谈到,在各个思想学术的领域内,我们都可以找到“决定论”,但是现代的各种“决定论”又不是任意的,它们背后有几十个共同的“根本假定”。大致来说,有些“假定”包括:物质决定精神,有形决定无形,详细的决定抽象的,粗糙的决定精致的,下层的决定上层的,卑微的决定高贵的,深层的决定外表的,等等。
我对这段话不理解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下层的决定上层的,二是卑微的决定高贵的。或者我还可以瞎加上几条:老板决定员工、有钱的决定没钱的、政府决定人民、地产商决定拆迁户、野蛮的决定文明的、狠毒的决定善良的。加完一看,似乎并不在同一个范围内。既然加了,就留着吧。我的这些想法,或许都平时所说得,类似开展才是硬道理、有钱才是硬道理吧。
在《民主与文化重建》一篇中,余说,民主一词,希腊原始的含义,“民主”不过是许多政治形式之一,而且当时史学家和哲学
家的评价中,“民主”还不是品质较高的一种政体。……所以伯力克里在以后的雅典“民主”竟然堕落为“多数人的暴政”了。苏格拉底便是在这种情形下被群众判处死刑的。柏拉图终身反对这种暴民式的“民主”,不是没有理由的。余还说,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华盛顿、杰斐逊等人的民主人格和修养,美国的民主建国会进展得那样顺利。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想过华文的开展。那个时候有些苦恼。和钝刀的一些想法也相左。偶然的时机,我读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当时的华文玩过几次举手的民主游戏。
看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才略有所悟。民主在美国是有困境的,为民主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宏大的。这在林达和刘瑜的一些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除余英时所谈的内容外,我想美国的民主还不能忽略历史的契机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当然还应该包括一批具有民主人格和修养的英国贵族。
余说,反观中国,民主的唯一精神凭借是“五四”的新文化运动。但不幸“五四”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化运动。由于外患的凌逼,“五四”很快地从文化运动转化为了。——人们忙着救亡去了。
文中还谈到——布鲁姆断定,思想界的不安康已严重损害了美国民主的运作:自由变成了放纵,容忍变成了不讲是非,民主的多数原那么变成了徇众随俗。……民主体制本身并不是一切,它的运作必须另有一种健全的文化精神与之配合。
这些看法,也使我惊觉。如此说来,我们面对的“民主”不过是个早产儿。它远远没有孕育成熟呢。从“五四”到现在,民主不过是口号。像文化被滥用一样,或许民主也不过是及时的充当了一回替死鬼吧。
在《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一文中,我突然想到了胡兰成。我记得胡好似是赞成殖民统治的。他在《山河岁月》一书中,好似提到过,对于侵华的日本,自然会不战自胜。其原因可能是胡相信中国文化。相信文明必定同化野蛮吧?
我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深表疑心。从近几年收到的一些邮件,QQ群的消息等可见,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害的。
在本文中,余说到陆象山、朱熹、曾国藩、阮元、张之洞等人很重视教育。宁愿以老师而非官吏的身份出现。常听到有人说,“好为人师”,这句话,或多为贬义。现在想来,这种说法或许是由对西方文化的浅显理解和厌弃中国传统文化有联系吧。
在《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一文中,余说,因为我国现代是整个天地崩塌了,西方那么是上帝死亡了。这样的危机不可谓不大。
我在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了解了一点“礼坏乐崩”的知识。余用天地崩塌似乎和礼坏乐崩意义不同。礼坏乐崩我以为会有复古的嫌疑。即便,整个意义的延伸已经和当时的事实相去甚远。
余还说,今天,集体的危机过去了,个体的危机比“五四”浅析还为严重,自我的失落是大陆青年一代的普遍现象。……在过去一百年里,最广为人用的集体性的意义符号,如革命、爱国、人民,但现在已不起作用。
这些话的启发,让我联想到“娱乐至死”。在一个群体中,不娱乐,会很难融入。一句话,你这个人不好玩,没意思。就能把你拒之门外。我不反对娱乐,但反对娱乐至死。“反者道之动”按照冯友兰的意思,通俗解释就是物极必反。娱乐至死走向极端了,也
就会出现另外一面。全民娱乐本身就不是一种多元的,安康的,丰富的人生信条。假设疯狂娱乐之后,或有一丝空虚,在这一丝空虚之下,寻找补充是必须的。假设还以娱乐来填补娱乐带来的空虚,怕是会形成恶性循环。
书中无疑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读这本书,只是想解决我生活在当下的一些苦恼。虽然未必有用,但启发还是很多的。有兴趣者可以一读。
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似在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余英时
文化具有超越的力量——余英时先生在《论文化超越》里,鲜明的提出了这个观点。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我之前的认识就是处于“碎片化”,读了余英时的《中国文化的重建》,对文化的认识倒不敢说有了比拟“深”一点的认识,但是我隐约的读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文化成为今日中国之危机,知识分子当有该负之责任!
尤其是在第一篇论述《论文化超越》里,先生从这样几个角度,较“通俗”地给予了我这样的认识。
首先,现代“决定论”挟着科学的权威侵入了通俗思想,,使文化的超越在近代特别受到普遍的疑心,中国自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又加之现代“决定论”意识的泛滥,使得现代一般人对宗教和一切其他的精神力量都看得很淡,而对于详细而有形的东西那么加以重视,例如钱或势。
另一方面,“决定论”受宠的缘由作者从心理学上给出了解释,那就是现代社会“个人完全没有平安感”。
爱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连物理学家都渴望“肯定宇宙具有普遍而永恒的规律性。”但是历史开展真的是由经济原因单独决定的吗?作者引用二战后受斯大林个人的扩张野心而在东欧出现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乃至“决定着非依照苏联方式组织国家”,分析到最后,皆不得不归结于文化思想的力量。
从而,让我豁然,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今天依然是无法否认的,美国这个当代最现代的国家,国立精神乃是宗教——清教。“反堕胎”问题正说明美国的宗教力量决定着政治方向。
其次,中国文化自我超越能力何以迷失?源自对西方文化思想学习的态度和方式。
第一,对西方的学习源自于“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机关枪对打”,让“站住了”,却毫无遗漏的向我们暴漏了现代对科学的追求主要还是停留在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借。余先生说,如果不具备“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科学是不会在中国生根的。
第二,随着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势力侵入中国,由最初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稍后发现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比不上西方,遂开始“变法”,这就逼出了“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
乃至自“五四”后,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前提。
“五四”以后,虽然有人为中国传统辩护,但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嗤之以鼻,不加理会。当然不能仅仅责备中国知识分子的浅薄,因为近百年来大环境也不容许他们“沉潜下来”。
最后,作者从今天中国文化的问题正面论述:今天中国的危机毋宁是文化危机。从客观方面,中国在过去三四十年中把过去的文化积存几乎糟蹋光了。
尽管在近百年中前仆后继的进展保卫国家和革命的事业,主要是凭借民族文化的力量,即中国知识分子的奉献不可抹杀(所谓群众运动,就是运动群众,而运动群众者,乃那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是也)。但是从五十年代起,中国知识分子遭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屈辱和迫害,他们的理想和热情早已荡然无存了。
从主观方面,今天的文化危机特别表现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急躁心理上。“他们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从而把“新名教”和“旧名教”混为一谈,不敢公开地反现实,而拉出中国文化和儒家传统来做替死鬼。余先生断言,如果今天的文化批判者的主观愿望竟能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再一次出现“以暴易暴”的场面!
因此,在文化成为中国之问题时,知识分子当肩负责任。那就是当“立言”于“责任伦理”之上,切记“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小心自己的“声势”被政治家们“坐享其成”。
保持知识分子的一份“清澈理性”,应从“无力感”中警醒、抽身出来,因为知识分子的“无力感”不仅加深了知识分子自身对“文化超越”的疑心,更助长了“政治决定论”的普遍意识。中国知识分子当反思:疑心一切,应先从疑心自己立论的依据开始!
读罢余英时的《中国文化的重建》,最先浮上脑海的印象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大学读书时流行的一句话:破坏总比建立来得容易。如果隐去每篇文章的成文时间,真会以为是作者在“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书的封面广告语)而特开的药方。何以见得?有文为证。
“在一般知识分子的观念中,似乎存在着一种过分重视政治的倾向……即认为中国的一切问题的解决最后必须诉诸政治。”而实际上,“文化、思想能够开创政治,而不是政治力量可以宰制文化和思想,北大便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在民主的政治秩序已为我们所共同承受的大前提下,似乎应该更进一步去想想:建立一个比拟理想的政治秩序终究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条件?”(见《民主与文化重建》一文)
还有在《“创新”与“保守”》一文开篇即引述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说过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频繁被美国人所引用的那段名言:“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这是智慧的世代,也是愚蠢的世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疑心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
读着上述这些文字,你很难想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集结了在1988—1991这3年间讨论文化和思想问题的文章,距今已经又过去了20多年了。这种时空上的错觉,让人再次有感于“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实,历史某种程度上本来就是发生在昨天的今天的事情,或说是发生在今天的昨天的故事。那么,这本书主要说了什么?概括起来,主要说了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文化。作者“采用最普通的说法,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事,如思想、学术、宗教、艺术
之类,而关键尤其在方式两个字上”。并且认为“一切民族都有大致相同的精神生活,但方式各有不同”,故“要强调一点是文化也有它相对独立的领域”。之前笔者曾以为“文化是人之成其为人的东西”,由此看来,倒也相去不远。
文化具有超越性。作者侧重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入手,阐析了文化超越于政治之上的本质属性,认为“政体只是躯壳,文化那么以灵魂注入此躯壳”,“民主不能离开一般的文化根底而充分发挥其效能”,“思想的无形力量也会发生改变历史的宏大作用;人的自由选择比历史规律之说有时更能说明问题”。“文化的超越力量才使中国有一个延续不断的大传统”。
作者以欧洲启蒙运动为例,认为正是由于启蒙精神根底的建立,才有18世纪末叶的西方民主革命,断言“美法两大革命是启蒙思潮的结晶”。此外,作者还透过不同视角回忆总结了近代以来100多年间中国知识分子过分重视政治的成因,在深表理解和尊重的同时也直言剖析了“政治决定论”的危害。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建立的走向。窃以为,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是本书最核心也是最具价值之所在,准确把握这100多年来中国文化建立所走过的历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对于今天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看清中国的未来、找寻中国的灵魂”,会是一把密钥,至少在作者看来如此。
作者对此颇费了些笔墨,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过程、民主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儒学的困境及成因、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自我的失落与重建等不同角度加以阐析,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最近10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断裂和断层,对文化的超越性特别是对中国文化是否还具有
超越的能力产生动摇和疑心直到持全盘否认之态度,是有一个过程的,也有其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
以往中国虽屡次为北方民族所征服,但文化上始终不失优势,19世纪中叶西方势力侵入中国,才使场面大变。先是发现科技不如西方,稍后发现政治制度也比不上西方,清末民初之际,进一步了解到西方的学术和思想也有比中国高明的地方,于是就逼出了“五四”时代的思想革命。
其轨迹是:对自己的文化是从部分修改开展到全盘舍弃,对西方文化那么从部分吸收开展到全盘拥抱。特别是自“五四”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
在“救亡”与“启蒙”的问题上,作者也认同“救亡”压倒了“启蒙”这一说法,认为由于外患的凌逼,“五四”很快从文化运动转化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前赴后继的保卫国家和革命的事业中也做出了不可抹杀的奉献,但由此也埋下了政治意识过分突出的后患。“五四”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化运动,“五四”在思想史上的主要成就在于为确立了“民主”和“科学”两大价值。
作者从文化的角度,阐析了“五四”运动以来救亡图存主题对文化建立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纯从历史角度客观说明,并无作价值判断。
作者认为,“‘五四’时代提倡‘科学’和‘民主’始终未曾超过喊口号的阶段,对于西方科学和民主背后的文化成分——宗教
的、哲学的、历史的等,我们的知识几乎为零。后来中国知识分子转向西方的社会主义理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又有几个人曾深探马克思主义的”。
作者由此断言:“所以我们对‘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大部分是中国旧观念的现代化装。”而今天的青年知识分子“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他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超越‘五四’人物,但以中西学术的修养而言,又远不及‘五四’先辈那样坚实”。
如何完成文化的超越进而重建中国文化。作者开出相关药方:第一,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进展黑格尔所说的“抽象否认”即全盘否认,只有“详细否认”才能完成文化超越的任务,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某些成分和发挥中国文化中那些历久而弥新的成分,使中国文化从传统的格局中翻出来进入一个崭新的现代阶段。第二,必须尽快地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加以彻底改造,改变急功近利的过分注重效用的意识,培养一种“为真理而真理”、“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第三,文化建立是没有捷径的,提倡一种思想或改良一种文化都必须长期努力,这项工作不能由或文化政策来主导,而是需要一个长时期的沉潜研究,要在知识论上加强和补充。第四,大陆如果恢复或重建中国的价值系统必须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恢复民间社会的动力,在政治力量之外有比拟独立的社会力量;二是知识分子必须改变反传统的极端态度,并修正实证主义观点,否那么便不可能对传统文化价值有同情的了解。
以上是对原书作者所开药方的概括归纳,不一定准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是笔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在提倡文化建立的当下,无疑能启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深入理解文化终究是什么、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何在以及如何继承等等不容回避的问题。
篇六:重建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重建读后感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有感于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文化,一直都是古今兴替中不灭的命题。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总是以文化作为铭刻兴衰荣辱的纸笔,而文化也从来不愧为历史长河锤炼过后留下的真金。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看文化,这份宏大的精神财富一直都不乏关注,并且在每个时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的重建》:此书是由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文化的自觉与文化反省、中国文化与人类文明等方面有深远影响的文章集结而成,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及未来发展的著作。虽说费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之久,但是在阅读其作品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然能体会到他那颗关注和担心中华文化如何生存发展的拳拳赤子之心。在阅读的过程中,费先生的许多理论和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禁重新审视起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8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人。驰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本文作者:郑梦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文化的生与死自人类诞生以来,文化就随之形成和不断演变,并在每个时期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为不同的文化类型。纵观古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已无从寻觅、玛雅文化竟一夜覆灭、日不落帝国的由兴转衰,这些历史的痕迹无不向世人传递着一个讯息:文化会死。文化的生与死之间横亘着许多矛盾,也正是这些矛盾解决不善,文化才逐渐走上了消亡之路。保生存还是保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传承共存等种种矛盾问题如何解决是当下亟需思考的重要命题。矛盾一:保生存还是保文化文化的载体即为人,则到底是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费孝通先生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人重要还是文化重要?这是一位鄂伦春族的女同志在看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正在受到重大的冲击而日渐消亡时,产生了只有先把人保住,才能提民族文化重建这个问题。而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基础不深、人数又少的民族,免不了会发生这个似乎是耸人听闻的问题。费先生认为:文化和民族是会被毁灭的,这是有历史为证的。如今,我国万人下列的小民族有十多个,它们今后在社会的大变革中如何继续生存下去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就是在自身文化落后的情况下,面临生存问题时不得不融入先进文化或者引入先进文化为我所用从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很典型的案例就是我国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被汉族农耕文明逐步同化,失去了苍茫的草原梦。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小民族保生存还是保文化的矛盾已经发生了。矛盾二:全球化进程与文化相对独立性如果把第一个矛盾扩大开来,实际上就是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中华文化应该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进步,则接下来可以预想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在各种交流都更加广泛的今天,文化交流也成为各国尤其重要的竞争伎俩。世界已经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关系网,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文化而存在,因此我们强调的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多样性会随着不断交流融合而日益减少,
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想要在世界文化大碰撞中有更强的影响力。但是要影响别人,首先要确保自身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既敢于在世界文化环境中竞争,又不怕被其他文化所同化,要做到这点,坚持"和而不同"就成为当今文化交流的首要要求。
矛盾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割裂古希腊文化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义、文艺复兴,中华文明的孔孟老庄、医诗酒茶,无不昭示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是现在,漠视文化、破坏文化、割裂文化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泱泱中华,高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任谁都不能无视,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下,传统文化又真正发挥了多少能动性?悠久神奇的方块字由繁化简,独有魅力不复当年;传统中医自炎黄起,几千年演变至今居然连本国人民都不再信任其效能;中国多少传统节日多少优秀民俗在西方圣诞节、愚人节等冲击下被遗忘,端午甚至"被韩国"……传统文化不断遗失弱化,新兴文化还未完全建立,处于割裂状态的文化如何发挥好内在动力?长此以往,还有什么文化繁荣和文化软实力可言?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如今文化发展矛盾重重,困难重重,如何面对困境解决矛盾,费孝通先生在多年前就已给出了有效办法。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费老,自1978年开始,经历过重重人生坎坷的费老把视角转到了文化领域,并从文化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角度予以考虑,提出了"文化自觉"理论,给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文化自觉的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只有在认识和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根底上,才能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根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的守那么。1、"自觉"的前提是重视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恰当认识上的。这就要求当代人要充沛了解本国文化的来源、内外部原因和发展趋势等,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重视文化。我国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愈发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表明了社会目前对文化的重视到达了空前程度。其中文化消费水平直接体现了普通民众对文化的重视和利用程度,2008年度我国文化消费整体情况良好,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和文化消费水平提升较大,但文化消费称心度不升反降,表明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更表明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2、寻找自身文化基因费老曾说,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基因,任何文化都是一颗种子。的确如此,每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总是脱离不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基因。而这个基因是从一出生就确定了的,有哪些元素,怎样排列组合,从而构成特有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基因种子在什么地方?费老没有表明,他希望下一代能够继续研究并最终表明这个题目。"礼"、"和"、"仁"、"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曾黯淡过的精粹,但是中华文化的深层基因到底在何处,还需要当代的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并在寻找文化基因的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爱护和申遗工作,扎实中华民族的"根",重寻文化的"乡愁".3、文化自觉的延续是文化自信7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撰文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这个问题依然盘桓在我们的心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完全失去了自信。社会上崇洋媚外之风盛行,只要是外国的都是好的。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精神领域的文化产品,人们恨不得自内而外目之所及完全效仿国外。具有独特内涵的古建筑被机械化制造的楼房所代替;大小银屏都
篇七:重建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重建社会诚信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名,诚信自古以来就是百姓信奉和实践的准则。今天,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出现了“信任危机”的情况下,研究儒家的诚信文化,深入挖掘诚信思想的道德内涵,对于规范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加强伦理道德和法制建设,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有序和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诚信思想的道德内涵由于“诚”、“信”意义相近,古代常常被人们互换互用,以诚释信,以信释诚。在这里,“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是道德个体的内在德性。“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是“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践行。“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则是“诚”的外在体现。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皆对诚信有着较为深刻的论述。孔子十分强调“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民无信不立”。因此,在治理国家时,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信”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道义标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孟子•离娄上》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以此告诫人们,“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理规范。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成为连结“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成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关节点,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与天下安宁的多种社会功能。《吕氏春秋》中,有专门的《贵信篇》:“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人事。”这里首先提出“天地”、“四时”还不能以不“信”创造万物,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处事。接着它从五种关系方面对“不信”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揭示:“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这五种关系是自上而下讲的:第一种是君臣关系中如果没有诚信,老百姓就会谣言四起,甚至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搅得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江山和社稷也不得安宁;第二种是做官的对老百姓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年少的就不怕年长的。尊贵的和卑贱的相互看不起,为官的肯定也不会有所作为,更谈不上在群众中有威信;第三种是执法的人如果没有诚信,该奖励的不奖励,该惩罚的不惩罚。那么,老百姓就容易犯法,使国家法令规章不能在老百姓中实行;第四种讲的是交朋友如果无诚信,那么,别人就会离开你,并且互生怨恨;第五种讲的是做工的如果不讲诚信,做出来的产品偷工减料,假冒伪劣。这五种情况,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所有的人际和社会分工情况,指出了“不信”对社会的极大危害和严重后果。二、弘扬传统诚信文化儒家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与当代市场经济中信誉至上的原则是相通的。市
场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讲求信用,注重信誉,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信誉尤其是产品质量信誉,常常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社会经济的循环运转提供良好的人文软环境。对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的提倡与弘扬,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的信用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儒家诚信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一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并面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秉性、民族品质方面的不足及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权主义、宗法思想,对人们的行为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人们在家庭、社会生活中重视长辈、上级的权威,按照最高权威的旨意办事,却不重视法律与制度。所以在中国文化里,诚信是有条件的,专制的权威可以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在伦理本位的影响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忍让、宽容的美德与人情大于国法并存,关系网盛行,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许多制度形同虚设。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不提倡超越人格化的‘博爱’,而是提倡等差之爱,即视和自己关系的远近去爱人,对儿女、父母、兄弟姐妹、邻居、乡亲、外人的爱憎程度不同,当爱不能施及时,诚信也就不能施及,越熟悉的人诚信度越高,陌生人之间,信用就无从谈起了。道德诚信的紊乱,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个人权利缺乏、市场主体地位缺失、法律缺位的表现,而这些正是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中最为匮乏的东西。?
在研究儒家诚信文化时当然不能对儒家诚信思想中封建性的糟粕兼收并蓄,但却不能对其中的精华视而不见,甚至走向文化虚无主义。儒家的诚信思想应在合理的继承中,针对中国的国情,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给予创造性的转化,推陈出新,使二者形成一种互补优化,使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对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的提倡与弘扬,有利于培养和形成人们的信用意识,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重建诚信必须重视道德和法制建设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诚信底蕴的国家,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早已使之融入了民族的血液,成为王者治国、智者治家、贾者治商以及民间为人处事的根本和信条。所以,自古就有了“人因诚信而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典故和名言。在民间,曾子杀猪的故事早已成为世代相传的教子佳话。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恪守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基本道德,其百折不饶、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中华商人的楷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财”,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俗语,多少年来,默默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支撑着人们的信念。然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欲冲击之下市场道德严重的失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它冲击了健康的市场运行理念,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阻碍了稳定的市场运行步伐。诚信的缺失使我们不得不呼唤诚信,重建诚信问题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1、发掘我国“诚信”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公民道德的典型,通过典型示范来带动全社会的“诚信”从儒家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诚信观,完全可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且身体力行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道德之所以对人的行为,包括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是因为它有极强的自律和他律的特性。以道德的力量来制约利己的行为朝极端化发展,使人人加强自律和他律。诚信道德的示范,在很大程
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首先,政府应按诚信和公平的原则行事。在我国目前特有的情况下,这种“从上做起”无疑应当是诚信道德重建的现实开端。政府应按诚信和公平的原则行事,重视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官员的诚信道德形象。政府的诚信文化体现在政策的连续性、践诺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有错必纠。其次是各企业要把道德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把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使企业和企业家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再次要抓好居民的道德建设,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树立公民诚信道德典范,强化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信成为人们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
2、要建立规范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制度和法规上约束失信行为在现代社会,道德退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仅依据道德来统一规范频密的经济活动和庞大的市场秩序是相当困难的。为此,法律手段应予重视,因为它同样具有约束与监督的作用,而且其惩罚的威慑力以及高风险的违规代价有道德一时达不到的功效。法律作为依据调节人们的行为,若有违法行为就侵害到他人的权利,就可能破坏正常和稳定的社会关系,法律就能及时对违法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加以惩处。这就提高了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行为的风险,迫使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不得不”将他人的合法利益与利己行为一并加以考虑,遵循法律所制定的市场游戏规则,否则,法律之剑就会斩断利己之手,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法律能体现公正,这与道德要求公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现代社会,道德无法满足流动的、交往范围较广泛的个体之间的秩序需要,因而在约束经济活动和规范市场秩序能力方面,法律要强于道德。道德与法律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总体良性运作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不道德行为通过法律惩处是必要的,这不仅无损于道德威望,而且有助于道德建设和道德社会的形成,用法律保障个人的主体权利的本身就是对人类自身自利行为的膨胀有效约束。把诚信建立在法的精神之上,使之在契约土壤里生根,在市场的竞争之中发芽。这样在制度和法规上保证诚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必须承担其行为造成的成本,真正实现有信者昌,无信者痛,就会使全社会逐渐养成诚实守信、依法经商的良好风气。总之,我们只有汲取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具有适用价值的文化精髓,用法规范行为,用道德约束思想,才能确立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道德规范与独立的文化追求,架构其与市场主体相一致的法律诚信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性民族文化。因此,在学习西方科学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又要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思想和艺术,并以此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篇八:重建传统文化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费孝通先生谈“差序格局”是从私说起,私的问题是个群、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于是,费老先生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洋社会,西洋社会是团体社会,称为团体格局,“像由几根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西洋社会结构里,团体格局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同一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是一种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煞个人。中国社会结构里,差序格局是一种有差等的次序,有远近、亲疏的差序。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在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中,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可以说是公。“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李鹏亚《读<乡土中国>——对差序格局的理解》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
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性质是像同心网波纹的网络结构,网络的中心是“己”,
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具有很大的伸缩性。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
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
历史惯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D.梁治平认为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
以从当下发现,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通过与西方“团体社会”结构相对比,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B.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
孝通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其目的都是印证费
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并丰富《乡
土中国》的当代价值。
6.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
A.入则孝,出则悌。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D.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B5.A6.C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差序格局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根据原文“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并非“决定”。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错,材料二原文是“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并没有“阐明并分析新特点”;C.“其目的都是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理解有误,材料二从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伸缩性和壁垒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差序格局的特点,并非为了印证费孝通理论的正确性;D.“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以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关系错误,材料三最后一段为“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可知选项逻辑关系不当,颠倒了顺序。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三段都提到了差序格局的以“己”为中心。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解释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B.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C.“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题干表述不符。D.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符合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可见强调以“己”为中心,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故选C。
篇九:重建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精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弃其糟粕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儒家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儒家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
弘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著名汉学家列文森在其<<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的最后讲了这样一个犹太寓言故事:第一代的犹太长老甲为了解决碰到的困难而进行祭祀。他到一个树林里,生起了火并且打坐祈祷,然后得遂所愿。第二代的长老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也来到树林里的同一个地方,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但我们知道怎样打坐祈祷,于是他的愿望也实现了。又过了一代,第三代的长老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也来到树林里的同一个地方,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也不知道怎样打坐祈祷,但是我们知道树林里的这个地方,而且这就够了。的确,他也最终得遂所愿。到了第四代,长老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他只能端坐在城堡中的金椅子上,说:我们不知道怎样生火,也不知道怎样祈祷,更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但我可以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一遍。这个犹太寓言讲的就是集体记忆的逐渐消亡。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既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历史,也不能忘记全人类的历史。祖国传统文化历时5000年,虽与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步,也出现了文化的长期沉积问题。对祖国传统文化是全部照搬继承,允不允许选择性创新,这也是长期困惑人们的问题。
怎么看待祖国传统文化?胡总书记在报告中阐述,“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发展涉及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涉及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源泉。这是我们党在民族文化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继承发展祖国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全部照搬。如果在继承儒家文化时连“三从四德”都加以推广是不行的。继承发展“周易”文化,不能让“摆摊算命”也复兴,有个取舍问题。什么是取舍标准呢?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是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标准。应与西方现代心理科学相结合,发明创造新型的心理测试和调适系统,实现了东西方科技与文化和谐发展,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适应当代社会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创新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的和谐.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应互助合作.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强调以义生利.勤劳敬业.义利观构成了儒家经济论理在生产行为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以义生利相衬托的是人们的工作态度.早在源点时代一勤劳敬业精神就是令人赞赏的美德.并衍生化为社会共识.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儒家文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追求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
调私利.这就形成了追求群体的和谐和有效率的发展.表现出比个人主义文化的更大的优势.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那么,怎样才能重新找回那渐行渐远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呢?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回到文本中去,回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去体会古圣先贤所追求的王道理想、圣贤人格。所以,传统文化不只是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它还包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纵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总和。当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出击,总得有个先后主次之分。在此意义上来说,非研习四书五经不足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意志,道德理想。回到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国内著名的儒家学者蒋庆曾归纳出了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文化可以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因为人类生命的安顿古今中外都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来实现的,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文化中所体现的超越神圣的信仰与价值来提供生活的意义与安顿生命
的无常,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就不可能存在抽象挂空的超越神圣的信仰与价值。第二,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已经全面崩溃,中国处在“一切向钱看”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所谓全民经商、全民炒股、全民言利、全民发财,全民造假就是这一社会的写照。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现在的中国道德崩溃、人心败坏的状态是无法维持下去的。第三,重拾传统文化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传统的断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学到西方的法律制度、科学技术却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结果中国人灵魂四处飘荡,无所归依,中华民族成了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一个不知道自己民族文化自性特质的民族。在这种情形下,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不知道“我是谁”的民族,一个“精神分裂无所适从”的民族,一个精神上处于“游魂”状态的民族,一个民族内聚力日益弱化的民族第四,传统文化可以重建中国乃至世界的信仰与希望。从儒学的历史来看,儒学在本质上是希望之学,儒学追求的正是社会和谐、世界大同与宇宙太和的信仰与希望,儒学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人类的良知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儒学为中国人提供了信仰与希望,使中国人的生命存在与历史现实具有了意义,获得了动力。它也必将在二十一世纪为人类寻求后工业时代的出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方向。<<礼记•礼运>>开篇便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皆有所养。”这正是人类可共同期待的一种大同境界。在半个世纪以前,当中国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际,奢谈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麻木不仁,而且是对时代的背叛。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其小说<<沉沦>>中安排了这样的结局,留学日本的主人公身限困境,凄苦愁绝,最后蹈海自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发出这样的呼喊:“祖国啊!你快点强大起来吧。我的死是你害的呀!”似乎与主人公的命运遥相呼应,郁达夫本人最后也在印尼被日本占领军枪杀。这便是那个时代的宿命。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篇十:重建传统文化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
1
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既然传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既然传统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真正的传统是不会过去的,那么,人们想要进行改革,自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之变迁,只是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政治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政治家的助力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就学术层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
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在欧洲曾有过一次文艺复兴,为这现代文化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否认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若是我们还想骄傲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的贡
2
献来。”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总起来说,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只可以指引我们反思历史中的经验,也可以从现存的生活经验中去加以印证。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改革须从传统中来,也遭受着传统的限制。但人们也无须悲观地对待传统,因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都是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该书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借以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改革和重建文化传统所必须重视的重要价值。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材料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他看来,农村中最缺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就引用去多少”。
3
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刘长亮等《“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传统的认识之所以可以借以认识当下,是因为传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当下性,我们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B.改革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学术主张,也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C.传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传统,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
D.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必然随之变迁,而且变迁方式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不一,所以重视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可以经由重述乃至重建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
B.对于学者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
C.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表现在他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着眼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
D.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
4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的一项是(3分)A.提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C.指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合理的方向D.开展传统的重述和文化的重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参考答案】D(3分)【试题分析】重视传统不一定会关注变迁,也可能“泥古不化”。2.【参考答案】C(3分)【试题分析】A.“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与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不符。B.作者充分肯定了费孝通的学术研究。D.“仍是”于文无据。3.【参考答案】B(3分)【试题分析】“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于文无据。4.【参考答案】①首先指出《乡土中国》一书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②进而论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③接下来陈述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并辨析学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④随后就再一次文艺复兴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机遇和需要做出的贡献进行论述;⑤最后总结《乡土中国》一书的重要价值。
5
(4分。可按采分点给分,答到1点给1分。采分点分别为:《乡土中国》的价值,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社会变迁的过程和方向,学者的历史功能,民族的复兴。)
5.【参考答案】材料一中,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中提出来的“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一观点,与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因为材料二所谈便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而其主旨便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
(6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其中“乡土重建”“农业”“工业”三个关键词各1分。若找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或“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且能合理阐释,可酌情给分。)
6
篇十一:重建传统文化
P>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篇一党的报告提出,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
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其中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我们深入领会与实践探索。
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教育要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教育塑造而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是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并不完全依据今日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升学率,还有历史。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百年不断引进与克隆外来教育得与失的历史反思。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等弊端指明了方向,并翻开了建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历史新篇章。
立德树人,是要新一代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在世人面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50年,在两代有道德的中国人的基础上,国人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就不会走向缺德的时代,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希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的文化与教育之选择。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22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22年党的提出了文化兴邦。近日,主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学校教育的中华文主体性,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2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动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着一代读着中华文化经典茁长成长的新人,令人兴奋,他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再次走向世界的时代,30年后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这项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成为广大家长最满意的一种教育。已有的丰富实践探索,为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在明明德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明德,就是使美德得以显明;明德,不能割断历史;道德,不能依赖进口。4000年前,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之后,有800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再后,又有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的四维道德;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汉代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宋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等。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是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学校德育要有德目,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德育,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确定今天的德目,要承接中华美德,要做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自八五到十一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近20年的滚动教育实验。
前十年选用的德目是八德: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转化,使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融通。从2004年起,后十年的德目,在八德基础上,增加了勤与宽,形成了十德: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小学阶段,进行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阶段,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就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正如主席指出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学校,都有因地制宜的设计。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编辑《论语类编100句》,北京市通州区编辑《论语十德》,以德目为纲,编辑《论语》中的相关章句。2022年由国际儒联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拼音插图本《儿童论语一百句》,是经过北京地区100余所学校适用两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插图都是小学生绘画的,表明儿童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篇十二:重建传统文化
P>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四现在传统文化到了扎根阶段政府机关国有民营企业学校及社会机构都可以作为扎根落实的基点但要有力挽狂澜的气魄真下决心一定先从个人改变不良习气团体改变不良风气开始否则均是漏器必流于表面形式终将福尽障显弹尽粮绝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
值此温州孝廉文化中心《天下父母》孝亲示范基地揭牌之际,末学本应前去祝贺并学习,但路途遥远、事务繁多实在难以抽身,还请诸位长辈、老师和学长们见谅!今天下午是浙江各地弘扬传统文化的企业和机构真诚交流心得的时间,末学虽没能亲自参加学习,但深知各地同仁的付出和收获,随喜大家的功德!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共同努力,正因为这样,才成就了像文成这样的一个又一个殊胜的因缘。在党和政府明确表态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随着传统文化由宣传期进入扎根期,末学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供养给诸位同仁。
弘扬传统文化值得深思的几点
一、弘扬传统文化圈子内的人对最基层服务人员尊重关爱的程度和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力行的程度成正比,好名好利和好德的区分也在此——(堪称试金石);
二、种种境缘面前坚定不移弘扬传统文化的动力源一定是自己觉悟、受益后真心的分享,其他均不会持久。所以修身正己是唯一务实的开端——(堪称点金术)。
三、“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无论是一把手还是核心成员一定要具有肩扛道义、满怀热情、团结共勉、无私付出的精神,这样的团队才能真正创造出修学的氛围,才能够培养人,磨练人,成就人——(堪称炼金炉)。
四、现在传统文化到了扎根阶段,政府机关、国有、民营企业、学校及社会机构都可以作为扎根落实的基点,但要有力挽狂澜的气魄,真下决心一定先从个人改变不良习气、团体改变不良风气开始,否则均是漏器,必流于表面形式终将福尽障显弹尽粮绝。真抓实干必定会有效果,不怕慢,就怕假,领导者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
五、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项事业,而是生命觉醒后的存在方式,就像呼吸和吃饭一样是自身生命所必需。当下的人生方向是立身行道,做求道者而不是布道者,身在道中就不会在烦恼、痛苦和灾难当中。在求道、弘道的路上,最好的跟随者才能成为最好的带动者。
基于以上的几点,为了更好的做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末学不揣浅陋,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企业和机构有如下建议:先从四个方面略说纲要,再详细说明,渴望得到老师们、学长们的批评指正。
一、明确定位,把握机缘。——不离中道。定名分、尽本份、顺情分(国情、民情、人情)
二、细化教学,契理契机。——不离众生。深入课件考评、明晰教学对象、整理教学心得。
三、培养人才,明晰次第。——不离师承。从学员、义工、师资三方面作出阶段成长规划,发现人才,提供平台。
四、低调宣传,深入实修。——不离根本。重实质不重
形式,真修实证才能真正担当。你是什么比你做了什么更重要。
关于如何明确定位,把握机缘,首先,末学建议同仁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政府《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及相关解读。文化教育是意识形态的事,不可能与政治完全脱离。当前国家政府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层面的诸多考验。有危机也有转机。从近来众多道德事件可以看到国民整体道德的滑坡非常明显,人们在道德感逐渐冷漠的同时又在呼唤道德的回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家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努力,众多国人对极端事件的谴责、抱怨增加的只会是消极和混乱。正如同“当大家走进一个房间时都在抱怨房间黑暗,只能说明没有一个人去点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企业和机构要用实际行动来为政府分忧,同时更要在个人修身上为大众重建道德的信心。所以,我们永远要做的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那个点灯的人。在这个各种思潮言论混淆视听的网络时代,唯有显正才能破邪,争论与辩解毫无意义。铭记“迂腐书生空谈误国”的古训,从名利场抽身而出、坚定不移地默默播种、耕耘的人们才是这个时代民族复兴的脊梁。(以上是心境的定位。)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危机重重,世界各国民众都渴望和平发展,除了谋取利益的价值导向外,不同文明的矛盾冲突
是战争的深层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强势推销其民-主思想,靠的不是德行的感化而是经济、军事的打压。中华文化的包容和-谐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已经无需多说,正如汤恩比博士所讲,二十一世纪,人类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向孔老夫子学习,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才能救这个世界。但是,当一个谦恭忠厚、仁爱存心的长者面对肌肉发达、霸气外露的傲慢青年时,怎样才能够最终赢得胜利?这让末学想起了武侠电影中的场景:长者的深厚内功和后发制人的隐忍总是能震慑住那些自以为是的莽撞青年。因为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近一百多年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令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信心,这种屈辱是物质、机械对精神、心灵的凌-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倒退
篇十三:重建传统文化
P> 重新梳理传统节日文化脉络翁敏华●中国传统节日有一“月和日奇数复叠”的系列:一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传统意义上集“三月三”等节日于一身的清明,就有了双重主题:“祭扫”与“嬉戏”,关注人生的两大“风景”:生命的老死消失和青春勃发。清明节是一个关乎生命的节日,它特别关怀生命中最浓烈的两极●保护传统文化,必须要强调全民性、整体性、活态性和创新性。保护健康的传统文化要注意作整体保护,不能零打碎敲,各行其是。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月和日奇数复叠”序列中包括关怀生命在内的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的重新梳理与挖掘。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传统上的一脉相承●纵观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历史,其实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之关键、之生命所在。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传统节日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才能实现她生命的延续清明节刚过,传统的“三月三”(又称上巳节、踏青节)今天又到跟前。现在来议论一下“三月三”,对当下如何过好清明节的讨论,似乎又有另一番意境。值得指出的是,这两个节日,还有清明前一、两天的“寒食节”,由于时间上非常接近,自古就呈合并的倾向。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最后两句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说少年们在这几天里四处遨游,根本不管是“清明”还是“上巳”。题目中作“寒食”,内里又写到“清明兼上巳”,三个节日已混为一谈,互相参合。有些民俗也由三月三到清明节里去了。《酉阳杂俎》说:“唐时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到了两宋时代,变成清明节人们戴柳圈、插柳叶而祈求明目了。《梦梁录》说柳枝“名曰‘明眼’”。后来民间甚至传说“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了。到了元代,更是“清明三月三”放在一起成为一个称谓。元杂剧《李逵负荆》写清明节梁山泊放假,李逵喝醉酒误会了宋江鲁智深,最后只好负荆请罪。剧本一开头,宋江就反复交待自己“最喜清明三月三”。清代毛奇龄在《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总结了这三个节日的盛衰浮沉,说:“而历家只取清明诸节编入历中,至寒食、上巳诸节皆不及。”他把两节丢失的责任推给了编写历法的人。后来中国各地和周边国的实际情况是:过清明的地方不过三月三,过三月三的地方(如日本、中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不过清明。三月三节自宋代开始衰弱,直至消沉不彰,弄得现代大学生不知道三月三为何物,只会答曰:“哦,三月三啊?日本的女儿节吧!”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祖国的许多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我们深邃的民间里,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些许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崩坏、在消逝。抢救与保护它们,包括重新梳理传统节日的脉络,已经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尤其应当看到,中国传统节日有一“月和日奇数复叠”的系列:一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一奇妙的序列里,“三月三”的几近失落,显而易见的。那么,具体到清明节,我们怎样来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使古老的节日焕发青春?笔者认为:可以学学古代人的做法,把清明与三月三这两个节日并在一起过,使节日文化内涵更加丰厚繁富。而今,清明节已经作为国定假日给全国人民放假了,过节有了时间上的保证。那么,传统意义上集两个节日于一身的清明,可以成为春天的代表性节日。这样,清明节就有了双重主题:“祭扫”与“嬉戏”,关注人生的两大“风景”:生命的老死消失和青春勃发。前者要“哀而不伤”,后者要“乐而不淫”,达到“中和”。所以,清明节是一个关乎生命的节日。它特别的关怀生命,关怀生命中最浓烈两极。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得到永恒的。重建的前提是保护。保护传统文化,必须要强调全民性、整体性、活态性和创新性。保护健康的传统文化要注意作整体保护,不能零打碎敲,各行其是。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月和日奇数复叠”序列中包括关怀生命在内的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的重新梳理与挖掘;又比如,我们可以让传统乐舞、书画、茶艺,民间手工艺,弄堂游戏等等都在节日里得以亮丽的展示。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筐”,一个文化之“筐”,这个“筐”里是可以装进许多东西的。特别是,传统节日活动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包含其中的情感、智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中国传统节日那种“月和日奇数复叠”的系列,我们就已经可见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某种独特性。所以,保护一定不能“死保”。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传统上的一脉相承。创新,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之关键、之生命所在。纵观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历史,其实没有一个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进行着发展和演变。除了时间上的变化,还有空间上的变动。端午节发端在中国,传到韩国后他们进行了民族化改造,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韩国“端午祭”,与我们的有了很大的不同。到了今天,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创新地继承传统。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清明节,也包括三月三,既是慎终追远的日子,又毕竟是一个青春的节日,所有的传统节日的未来,都是年轻人的,这个“筐”里必然要装上他们喜欢的东西,现代的、时尚的东西。传统节日也只有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不断变化;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实现她生命的延续。(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篇十四:重建传统文化
P> 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基于SWOT方法的分析陈松敏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并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复兴与重建传统文化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传统文化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复兴与重建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复兴与重建的价值和难度.
【总页数】2页(P6-7)
【作者】陈松敏
【作者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3
【相关文献】
1.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基于西安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彭鹏;郭耀武2.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杨慧3.儒家传统文化复兴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J],颜景高4.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路探析——基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思考[J],邢瑞娟;王任英5.基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旅行[J],宋献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五:重建传统文化
P> 传统文化对华裔气质重建的点义一、文化冲突中的华裔男性形象
在东方主义话语中,中国男性的形象通常是虚弱的,女子气的和屈从的。美国横贯铁路建成之后,大批的华人男工失业,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得不干那些被白人认为女性化的工作,比如,到洗衣房洗衣服,到饭店去端盘子、洗碗,甚至为了生存做下等的侍从。因此,在白人眼里他们被看作是女性劳动者,象征性的丧失了他们的男子气概。而当时美国〈〈排华法案》和〈〈反异族通婚法》的颁布,既剥夺了在美华人劳工与凄子团聚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在美国生儿育女的权利。华人劳工在真正意义上被阉割了。因为上述原因,在西方作家的笔下,中国男性完全不具备勇敢,体壮,好战的西方男性特征。意大利著名剧作家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讲述了一个美国白人军官和日本女人的爱情故事,美国军官的背叛和日本女人的殉情白杀加深了东方在他们心目中的女隹“他者”形象。长期以来,美国华裔作家一直在努力打破施加在华裔男性身上的刻板印象,重建被白人轻视的华裔的在美历史。因此,华裔男性气质的重建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伊顿(水仙花)是公认的第一个描绘中国人在美国生活情景的美国华裔作家。她的小说〈〈春香夫人》,大多数故事主题围绕华裔移民的艰辛奋斗历程展开,展现了更多客观的美国华裔形象。虽然她也试图在书中构建华裔男性的男子气概,但她并没有完全摆脱时代的影响,在她的笔下,春香先生,这个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成功的男人,比起他的被美国化的凄子,完全相形见细。别人甚至都不叫他
的名字,而是用他凄子的名字称呼他,“春香先生”。虽然纽约时报认为伊顿
已经“在美国小说中记下了一笔”,但是评论者认为她记下的这一笔“不够肯定”。路易斯的〈〈吃一碗茶》通过描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重构了
美国华裔的男子气概,肯定了华裔男性的美国身份。但是,“西进”作为男主人公恢复其男子气概的一个象征过程,并没有颠覆了中国男性的负面形象,因为美国西部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个更强调“武”文化的地方,不能帮助中国的男性获得“文”的文化。黄哲伦的〈〈蝴蝶君》描述了法国外交官(西方男性)为中国男扮女装的京剧演员
(象征意义上的东方女性)殉情的故事,它解构了普契尼的〈〈蝴蝶夫人》,
并颠覆了东西方的主导地位。通过这一解构,西方男性再也无法维持他们的假设,即西方可以主宰东方。但一些批评者认为,该剧的成功是以牺牲中国男性和东方形象为代价的,它在某种水准上仍强调了中国男人的女性化刻板印象。美国华裔文学社区的激进战士赵健秀,也试图建构亚裔美国人的阳刚之气和颠覆亚裔美国男性被阉割的刻板形象。他指出“:在白人眼中无论是可以接受还是不能接受的,亚洲人的原型形象是完全没有男人气质的。”在作品〈〈鸡窝里的中国佬》中,他激发人们对美国亚裔男性被阉割历史的理解,在〈〈大哎呀》中,他试图通过描写亚洲英雄传说,如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三国的关羽来重塑美国亚裔男子气概。不过,美国华裔女性学者张敬珏认为:
“虽然有必要重塑美国亚裔男性形象以对抗东方主义话语霸权对亚裔男子的刻板形象”,但是她“不赞同赵健秀等美国亚裔男性作家把亚裔男子简单地塑造成沙场上的武士”,因为这种男性形象在张敬珏看来“不过是对西方英雄模式的克隆而已,况且这一模式仍然是建立在西方父权制这一基础上的。”张敬珏更加推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男子形象,比如“书生”形象,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儒雅气质和不畏权贵的精神。但是,与赵建秀的阳刚男子形象一样,她推崇的男性形象模式也依然没有摆脱男性特质类型化这一局限性。与致力于构建华裔男性的男性气质的作家一样,汤亭亭也无法忍受华裔男性的阉割定型形象。汤亭亭在〈〈金山勇士》中对华裔男性的描述语言不像赵健秀那样激进或极端,她通过对祖先英雄壮举的描述,他们对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的赞扬和通过艰苦劳动在新的国家立足的深入描写,重建中国男性的阳刚之气。国外一些著名的学术刊物,仅有少量相关论文研究汤亭亭的〈〈金山勇士》对华裔男性男子气质的重建。Leverich指出,小说开头的〈〈论发现》是汤亭亭转换男女性别角色,重新定义英雄主义的一种方式。唐敖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值得赞扬的,而发现本身就是英雄的征服行为。鉴于当时华人劳工在美国的恶劣条件,他们的生存就是英雄的标志。我们必须认识到,男性气质不具有文化普遍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对男性气质的不同定义,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西方文化中的好战、英勇等特征来判断东方男性的男子气质。本文采用KamLouie的“文、武”理论来分析汤亭亭在书中对男性气质的重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推崇的男性形象是“君子”形象:即那些通过修身养性最终获得优越品质的人,包括“仁、智、礼、义、信”,这是“文”的方面。而“武”所包含的文化内
涵则是强壮的身体力量,更重要的是知道何时使用,何时放弃武力。KamLouie指出,“文”与“武”的平衡是理想的男性气质,而本文则试图证明中国男性正是这样的阳刚男性。因为社会和历史原因,汤亭亭笔下的华裔男性的男子气概表现为在政治压迫下的坚持和忍耐,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乐观精神,是完成艰巨任务时的智慧和勇气。她笔下的男性是一群拥有“仁,智,义、勇”的传统中国男性。
二、华裔男性气概重建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一)深入骨髓的儒家“仁爱”
在遵循儒家思想的传统中国,“仁”是最基本的美德,它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不白私。这种美德是体现中国男性气质的最重要因素。书中汤亭亭的曾祖父伯公,是一个热血勇敢而又乐观的人。在去夏威夷的船上,伯公和其他人像囚犯一样被关在船的甲板下,过着几个月暗无天日的生活,忍受着恶劣的生存条件。当同行的人对新生活的前景感到孤独和害怕时,伯公鼓励他们:“三年后你们就会变成有钱的男人了。三年匆匆就过去了。”伯公也是一个慷慨的,懂得分享的男人。当他在夏威夷吃到他从未见过的水果和坚果时,“他希望可以给他的凄子”。他把白己见到的所有美丽场景都写信告诉他的凄子。同时,他爱身边的陌生人就像爱他的家人一样。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生病的工友,给他们端水递药。他热爱大白然,他热爱白己耕种的土地,当土地收获时,他激动得唱起了京剧。伯公的这些表现都体现儒家的仁爱思想。通过对汤亭亭的弟弟的描述,一个不同于其父辈的阳刚男性跃然纸上。弟弟是生在美国的华裔,他骨子里一直把白己当美国公民看待。在对越战争打响之后,作为美国的一员,弟弟不得不参加。在描述弟弟经历越南战争之前,汤亭亭还特意对中国民间屈原的故事做了介绍。屈原和弟弟都是和平爱好者,面对毫无意义的战争,他们都经历了相似的悲惨命运。正如屈原的爱国精神通过〈〈离骚》来表达一样,弟弟也一直坚持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释放心中的压抑,他从早到晚都嘀咕着,无论别人听没听见。他极力试图说服学生对越战争是错误的,在战争结束时,他庆幸白己还活着,也没有杀人。汤亭亭以她特殊的方式诠释了男子气概。这样的男性气概是一种仁爱,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不需要用暴力或武力来体现,而是对和平的向往。这
种积极的男子气概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团结,在当今世界存有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战争有着积极意义。
(二)传统社会遗传的生存意识
汤亭亭通过描述她的祖父辈在美国社会文化、经济上受到的耻辱,和他们运用白己的智慧在敌对国家生存下来的勇气重构了中国男人的男性气质。这种男性的内心是强大的,这种男性气质也是中国男性的
“文”的体现,也是他们从白己祖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遗传中得到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识,以及这种生命意识在新世界的人生奋斗中焕发出的人性闪光和生存的“智慧”。因为美国当时的移民法,汤亭亭的祖父阿公被剥夺了与凄子见面的权利,因此他只能通过白己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压抑。在建设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六年时间里,在没有凄子的拥抱和安慰的可怕长夜里,他常常一晚上一晚上的看星星,一想到“他所建筑的铁路也不会带来他的家人”,他感到“他的心都碎了”。他常把他的阴茎裸露在毯子或树林里,看着它,“想知道它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终于“有一天天气很好,他在一处新山谷上空作业,一种强烈的性交欲望袭击着他。大白然的美完全把他给征服了,他在吊篮里俯着身子,阴茎处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他想通过手淫来白慰。突然他高高站起身,将精液射向空中。从此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他乘着吊篮下到谷底,身上的血就涌向阴茎,他在与整个世界性交。”被白人阉割的中国男性,通过阿公这种方式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当他在篮子里“操着整个世界”时,有力证明了他是一个男人。TomoHattori评论说:“这种行为使阿公有力的证明了他的男性特征。”中国男性父辈们把他们所有的精力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美国的建设,但他们所面临的却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排斥和屠杀。尽管阿公和成千上万的人为美国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贡献,当铁路建成时,这些来白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了不受欢迎的外来者。阿公走遍了美国,想寻找一个地方,一个中国人能够安全定居的地方,但他却发现没有地方是安全的,到处都是白人对中国工人的屠杀。面对这样敌对的生存空间,阿公并没有采取直接的暴力对抗,他像无数中国人一样忍耐着,“善于隐藏,消失数十年,下落不明。”当阿公用修筑铁路攒的钱观看了〈〈三国演义》里的一场戏,关公浴血奋战,三兄弟终于建立蜀国,他觉得精神振奋,大受鼓舞。关公的戏和当时中国移民的处境是紧密联
系的。中国移民完全生活在一种无助的环境下,他们从关公的故事中获得勇气和力量,共同抵抗白人对他们的不公待遇。而关公和阿公称呼里都有的“公”字,使这个神话的历史人物与汤旱旱的祖父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祖父成为美国的英雄。汤旱旱父杀的男性气质体现他面对敌对环境的忍耐智慧。父亲一直牢记,“如果他不说话,别人就不会注意他”,他就可以在敌对的环境中生存,因为“没有人会伤害可怜的弱小”。所以当他被吉普赛人诬陷,他忍气吞声,当他被合伙人骗走洗衣房的股份时,他安慰凄子:“别担心,我正打算去加利福尼亚呢,那儿才是真正的金山。”当他经历了种种的失败,最终拥有了一间属于白己的洗衣店时,这充分体现了在恶劣的种族和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男性的生存智慧。
(三)父权文化下的家庭责任感
在传统的父权社会,男性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的支柱。〈〈金山勇士》中大多数男性背井离乡的来到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养家。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战火持续,使得男人们很难挣钱养家糊口,因此,去美国“淘金”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汤亭亭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美籍华人移民祖先的故事,他们勇敢的面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以白己的方式支撑家庭,养育孩子。曾祖父在夏威夷开垦甘蔗田时,很为白己养家糊口的能力感到骄傲,每逢发工资,他就往家里寄钱。为了能往家里寄回更多的钱,曾祖父从来不去舞会,不喝酒,不抽烟也不去赌博,甚至在长期见不到凄子的情况下也没有花钱找女人。在他的眼里,家庭的需要高于一切,相对家庭需要,个人的任何需要都是奢侈的。因此,为了家庭,曾祖父放弃了一切个人需要。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谎称白己在农场过得很“轻松白在”。传统的中国,需要男性传宗接代以使一个家庭繁荣昌盛。不幸的是,广阔的地理距离将这些寄居美国的中国男性变成了挣钱的机器,剥夺了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他们将所有的收入都寄回给中国的凄子和孩子。当曾祖父的凄子让他去赚钱,“别呆在这里吃”时,他立即前往美国。当曾祖父收到凄子的来信,要求他寄钱回去给她买金表,买新衣服,或是家里需要翻修庭院时,曾祖父为了拿到额外奖金,冲进隧道去查看爆炸的甘油炸弹。当汤亭亭的爸爸带着全家来到美国,他希望白己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不过,当残酷的现实渐渐摧毁他的愿望时,他没有忘记,白己是一个中国男人,理应担起养家的重任。虽然爸爸的话越
来越少,人变得越来越沉默,也没有了幽默感,但他仍坚持着开创新的事业。同时,爸爸从来不会忘记,培养孩子是他的职责。在孩子面前,他表现出温柔的一面,有时和他的孩子把蜻蜓当作玩具飞机来玩,有时将烦人的飞蛾带入游戏,有时或让他的女儿偶尔玩玩赌具。
(四)维护传统文化与反抗现实的勇气
小说开头的短章节〈〈论发现》讲了一个传说,传说里一个寻找金山的华人探险者,不幸身陷女人国,他的嘴巴被缝紧,耳垂被穿刺,双脚被裹小,脸被涂上脂粉。实际上,这个短章节是作者对中国小说〈〈镜花缘》中的一个著名情节的改编,在结尾处,她指出这个女儿国实际上是在北美洲。哥伦布的“发现”给原本早已生活在美洲的土著带来了惨重的后果。如果说对外国土地的发现是误解、是蒙受痛苦和剥削的开始,那就如同寻找金山的中国移民一样,他们在美国已经失去了白己的语言和声音,也无法表达白身的感受。汤亭亭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失声”给她的男性祖先们带来的痛苦和对他们的破坏性影响。书中〈〈论死亡》的章节也通过改编杜子春的故事揭示了华裔男性被剥夺说话的权利。汤版的杜子春最后因儿子的惨死而打破沉默,道士的药方被毁,人类失去了长生不老的机会。紧接着的另一个小章节〈〈再论死亡》同样讲述了一个寻求长生不老而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故事。沉默再次被打破,人类无法永生。既然人类无法永生,汤亭亭想要通过这两个短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要打破沉默。张敬珏认为这两个短故事提供文本内的对照,在檀香山的曾祖父就打破了白人老板强加给他的沉默。关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英勇、忠义、惩恶扬善的化身,被当作武神和文神来崇拜。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大无畏精神和高超的武艺,是华人在异国他乡的险恶环境中生存下来的精神力量,他的英雄气概也给予了中国移民争取白己权利的勇气。中国劳工,特别是那些通过假身份进入美国的人,要在美国生存就不得不长期保持缄默,无形间被剥夺了表达白己的声音权利。他们的声音被压制,他们对美国的贡献也被删除。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打破沉默。中国男性的“武”,不仅仅指身体的力量,而更多的是如何去运用这些力量。在夏威夷的甘蔗园里,白人老板命令华人在砍伐作业时必须严守“肃静”的规矩。为了消除白己和同胞的暗哑之苦,曾祖父运用唱歌和咳嗽等方式来进行反抗。他说道:“我生来就不可能像和尚一样保持沉默,早知道要发誓沉默,我还不如剃掉头发,出
家为僧。”因此,当浓浓的烟雾和过度劳累使他咳嗽时,他将咳嗽变成一种
白我保护和表达的方式。
“当洋鬼子们吼叫着催促他们快点干活时,他以咳嗽作答。深沉、悠长、响
亮的咳嗽声似怒吼,如低吟,像大声喊出了心声一样舒坦。他在咳嗽中夹进
了怒骂。”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曾祖父知道使用武力是无用的。为了抒发
白己内心的情感,他们在地上掘了一个圆圈,挖成一个大洞。“你好,地底
下的中国!”“你好,母亲!”“我想回家!家!家!家!”因为他们的
叫喊声太吵人了,洋鬼子们本应该向他们冲过来的,但这次洋鬼子们却躲起
来了,他们被中国佬们的气势所吓倒。从此,伯公再没有因劳动时说话而挨
鞭子。这是华人为争取话语权作出的反抗,是他们足智多谋、反抗性别压迫
的最佳例证。很明显,〈〈金山勇士》里的中国男性的反抗不是通过直接的对
抗,而是采用了更巧妙的手段。因为不满意他们的工作条件,祖父阿公和其
他华工一道开始罢工,要求更好的工资待遇和更合理人性化的工作时间。他
们冒着坐班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会没收其为他们存入银行的薪水的双重
危险。阿公牢牢记住了这几个英语单词:“每月45美元一8小时制。”他反
复练习着这句罢工口号:“白人一天只干
8小时,中国
人也同样只干八小时。”他们的罢工一直持续到第九天结束,白人鬼子宣布
该公司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工人加薪4美元。虽然不是他们要求的14
美元,但是罢工毕竟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中国工人的权益是通过协商对话
和沟通来实现的,体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勇气。
当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竣工时,白人官员作了演讲。“这是
19世纪最
伟大的功绩。”“只有美国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功绩。”他们说的不错,因
为修建了这条铁路,阿公和其他华工们也应该是美国人了。
三、结论:传统文化与创业精神的结合
本文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武”相济的思想,探讨了汤亭亭在〈〈金山勇士》中对中国男性的男子气概的重建的历程。曾祖父伯公,祖父阿公,父亲和弟弟的行为体现了中国几代移民的男性气概,其中涵蕴的儒家的仁爱思想、生存智慧、“齐家”责任感和“不平则鸣”抗争勇气,这些都是华裔男性根深蒂固的文化“遗传”的基因表达。曾祖父在檀香山巧妙地打破了沉默的压迫,祖父成为建造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的先驱,父亲建立了白己
的洗衣房,艰难地在异国开创了白己的事业,弟弟在混乱的战争中努力寻求和平,这些都重新定义了中国男性的男子气概。汤亭亭描述了中国的祖先们冒险开垦夏威夷种植园和建设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从她的描述中,文和武的平衡在中国男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描述了一个伟大的曾祖父鼓起勇气打破强加于他身上的沉默的故事时,就有另一个故事描述曾祖父每月往家寄钱、充满家庭责任感;当有一个祖父为反对不平等待遇进行罢工的故事时,也有一个祖父把白己挖到的金子为凄子打成戒指的故事。也就是说,中国的男人既可以是英雄,也有懂爱的温柔一面。在夏威夷,华工们刀耕火种,种甘蔗、榨蔗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把荒地变成了丰收的甘蔗园,无意中也成了夏威夷种植业的先驱。在内华达山中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工地上,华工们忍受了极大的残酷剥削和摧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美国建成了横跨大陆的第一条铁路。〈〈金山勇士》中这两个场景有力地塑造了华人作为开拓者在美国历史上的形象。当弟弟去亚洲参加越战时,华人男性的形象就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因为从时间的纵向线索上来看,他们一直参与着美国历史的创造,
他们不仅属于美国,美国同样也属于他们。〈〈金山勇士》这部书有力的表明了华人男性与白人一样是开拓、建设和保卫美国的“金山勇士”。他们在美国的土地上表现出的男性气概唱出了一首英雄般的史诗。正如汤亭亭所说,只有通过了解祖先的历史,才能使在美国的年轻一代建立白己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对华裔气质重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