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6篇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精)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精)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内在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科学的运用了主要矛盾学说,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和政治性的判断。他讲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在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重大的政治性和历史性的判断,因为它是我们党新的思想、新的政策、新的征程、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据。
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做了全面的深入的论述。他用了“五个时代”来概括新时代的内涵。
第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在现实中国发展的成就上,着眼于未来而提出来的对时代的判断。也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奠基,经过了开创、全面推进到现在,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
新时代。这个历史的线索,或者说历史的链条,我们不能够切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新时代,要把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看。只有看清了历史,才能够更好的看清现代。只有看到过去,才能够更好的看到未来。同时,也明白我们这个时代是要干什么的,就是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在新时代,我们要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将会在二〇二〇年实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然,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第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
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第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与此同时,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并不是像某一些国家,是霸权式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他们的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概括起来,第一点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二、三、四点把我们奋斗的目标、途径和进程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五点把中国的发展和推动世界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我想,对于新时代的内涵,我们要从这五点来作全面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的历史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那么,我们怎么样来把握这个意义呢?同志在报告里面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大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的历史上,我们经过了近百年的奋斗,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
今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
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经历了500年的历史,走过了6个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最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繁荣发展,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告诉世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苏东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西方有一些思想家开始宣称社会主义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告诉世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了人类未来的方向,人类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科学社会主义的境界。
第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告诉世界,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子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只有西方化的现代化才是唯一的道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路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经过自己的努力走向现代化的经济。中国就是这个样子,既坚持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坚持了中国具体的特点,从而解决了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保持国家独立性、特殊性和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我们解决了这样的矛盾,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方案、一种参考。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路径唯一性的神话,打破了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所陷入的西方路径依赖性的误区,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建构新型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我们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仅仅是一个现象性的判断,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和政治性判断,它是我们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1981年,党
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6年后的今天,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以前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正在迈向制造强国,说生产力落后已经不符合现实了。而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主要是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不平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地区间要协调共同发
展。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篇二: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作者:卓爱平作者机构:陆军军官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出版物刊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页码:39-42页年卷期:2018年第1期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
摘要:党的十九大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结合上,分析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所处方位的变化: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历史巨变,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引发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的发展变化印证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规律,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性和政治性判断,标定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
篇三: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怎样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怎样理解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首先历史方位能够标识自身所处的位置,搞清来时的路,辨明前进的方向,它是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时空坐标。其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要避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所处的位置。既要搞清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方位,也要搞清楚在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中的方位,努力寻找自身发展与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交汇点,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历史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和定位新时代历史方位。
篇四: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陶文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
编者按
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总设计、总定向、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本刊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从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同时精心梳理了报告中的新目标、新提法、新部署.敬请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论断是对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新时代标定了我们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担当.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战略、新举措,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把握新时代,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2017年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把握新时代,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时代的转换必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是基于时间的积淀,是基于发展的成就,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
新时代是基于时间的积淀.
马克思曾指出,"正如线不是空间的点一样,时代不是时间上的时刻〞.时代在英文是"times〞,词面上就是时间的复数.时代在中文更直观,"时〞和"代〞连起来意味着一定长度的时间.一般来说,只有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会有时代的变化.改革开放快40年,发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号召已35年,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时期,也符合人们常识中"代〞的感觉.如果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大致100年时间,现今已经是初级阶段的下半程.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看,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即将踏上现代化的新征程,也是属于后半程.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时间上的基础.
新时代是基于发展的成就.
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大时代变化,主要标志是政权的更迭,阶级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等.在社会主义制度内的时代变化,主要衡量标准是发展水平.只有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带有质的提升,才能推动时代的变化.如果说发展成就是物理上的"距离〞,那么仅有时间是不够的,因为时间还要乘上速度才是距离.时间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速度也是衡量时代的重要参数.很显然,发展速度快,发展成就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无论是横向同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是纵向同我们过去比,最近几十年是高速发展、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最近几十年的成就如同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四个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五个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构成了新时代的基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的直接标志是历史性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对内,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外,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其他诸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等.这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所带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变革实质就是时代的变化.正是在这些历史性的变革中,新时代呼之而出.
新时代是基于主要矛盾的转化.
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基础性问题.我们治国理政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围绕着解决主要矛盾进行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引起党和国家战略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变量.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谓历史方位,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何处、朝哪里去.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个重要角度界定了我们所处的位置.
篇五: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作者:程同顺[1]
作者机构:[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求知
页码:10-11页
年卷期:2017年第11期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克思主义原则;历史意义;中央委员;总书记;
摘要: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乂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明确了中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安排。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将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这个创新和突破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大胆创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上与时倶进的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期重大实践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篇六: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作者:程同顺来源:《求知》2017年第11期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中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安排。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将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这个创新和突破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大胆创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期重大实践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对于当前中国历史方位的重新确定以及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判断。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提法的改变是对当前中国社会特征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的一个与时俱进的反应。对于当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和基本社会矛盾的认识,至少表达了四个方面的意思。
1.明确宣示中国未来仍将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再次高度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论述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时,他还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在报告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安排的第二个阶段的目标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是向世人明确宣示,中国今后仍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已经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全党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同时,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要注意应对已经发生变化和正在变化着的社会主要矛盾,尤其是人民群众需求层次不断加速升级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注意到了人民群众需求层次加速升级的变化,他多次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明确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4.要明确当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仍然是人民需求同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在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再是简单地求温饱的低层次需求,而是更高层次、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核心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因此,当前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求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图发展,要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奋斗。
推荐访问: 谈谈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解 新时代 谈谈 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