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3篇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内容提要: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内容提要: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有机地把增长过程和结果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包容性增长理论有着四个层面的基本要义:经济增长、权利获得、机会平等、福利普惠;同时蕴涵着三个层面的宏观政策: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为推行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战略,还要求聚焦于累积型、创新型、分配型、稳定型和就业型等五类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关键词:包容性增长机会平等基本要义政策内涵根本政策要素一、引言2010年9月以来,“包容性增长[①]”这一概念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这主要缘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胡锦涛两次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②]上强调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其形成和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和发展》、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等多边机构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当中。目前,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致力于国际减贫的国际机构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国内学术界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较少,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对此缺乏足够认识,而将这一理念引入公共政策的讨论则更为鲜见。[③]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胡锦涛的两次讲话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贫困、不平等理论发展与增长理论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和演变脉络,综述包容性增长的各种定义,阐述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要义和政策内涵,并在上述基础上建立包容性增长理论的一个逻辑框架和内容体系;最后,指出包容性增长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二、增长理论的演进与包容性增长理念(一)贫困、不平等与增长理论的演进一直以来,贫困、不平等与增长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个始终纠结在一起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国际机构致力研究的永恒主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增长是战胜贫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来源(Ravallion,1995;DollarandKraay,2002),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一国或者地区初始的不平等程度,以及伴随经济增长的不平等状况的变化(BalisacanandNobuhiko,2003;胡鞍钢等,2004),而且,高度不平等倾向于损害整体经济增长和减贫效果,使贫困群体陷入持续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对减贫和经济增长均造成不利影响。可见,快速的经济增长是贫困减少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充分条件,增长的性质及其模式、增长成果的分享以及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等因素也是影响减贫效果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不平等与贫困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与人们在减贫实践推进中对贫困成因的全面深入探究、贫困内涵的深化和扩展密切相关。对贫困认识的深化,不仅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调整了减贫战略,而且也使得人们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从而也推进了增长理论的演进(蔡荣鑫,2010)。国内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对于贫困内涵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经历了从收入贫困ð能力贫困ð权利贫困[④]的深化过程(郭熙保,2005;蔡荣鑫,2010),把贫困内涵从货币范畴扩
展至非货币范畴,并逐渐揭示出贫困发生的本质根源。与此相应,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单纯强调极化涓滴增长(赫希曼,1991)ð基础广泛的增长(世界银行,2001)ð益贫式增长或有利于穷人的增长(ADB,1999;世界银行,2001)ð包容性增长(ADB,2007;世界银行,2008)的逻辑演进,以及减贫战略和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见表1)。表1贫困内涵的深化与增长理念、减贫战略与政策的演进贫困类型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
贫困特征收入水平低下、饥饿、营养不良、饮用水不安全、基本卫生服务缺乏等贫困问题累积和持续贫困的顽固存在;贫富不平等状况日益加剧,长期贫困问题严重,而机会不平等是导致结果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
贫困内涵绝对收入贫困:从物质缺乏角度关注生存需要相对收入贫困:从能力和资源缺乏角度关注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从能力和权利缺乏角度关注财富分配不平等从权利缺乏、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角度关注机会不平等
增长理念涓滴增长:增长成果通过市场机制产生的纵向涓滴效应和横向扩散效应自动地分配到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从而自动消除贫困,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基础广泛的增长:基于市场导向的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并使其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穷人的就业机会益贫式增长:基于市场和非市场行动相结合的旨在实现减贫和改善财富分配不平等状况、并使穷人得益比例高于非穷人的有利于穷人的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穷人的经济机会包容性增长:基于市场和非市场行动相结合的旨在革除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的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重点在于扩展发展机会以使民众的福利得以持续改善和增加,实质自由得以扩展
减贫战略政策通过市场机制的边际调整来实现和谐的、累积的单纯经济增长过程,以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基于扩展就业机会和能力兼顾的减贫战略:一是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更多经济机会;二是广泛提供基本社会社会服务,增加穷人人力资本,提高其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基于扩展经济机会的反贫困战略:(1)使穷人增进和积聚多种形式的资本并提高回报率,以扩展穷人的经济机会;(2)促进赋权,以政治民主、社会平等增加穷人的经济机会;(3)加强社会保障,以使穷人更好利用经济机会,让经济机会更为稳固基于机会与增长相辅相成的包容性增长战略:(1)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以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2)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以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
平;(3)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以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以及国际机构的发展报告整理。(二)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相关研究表明,过去5年间,全球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全球仍有大约3.2亿到4.43亿人处于长期贫困状态,并且这种长期贫困具有代际传承性[⑤]。2008年,世界银行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重新评估世界人口贫困状况,认为全世界有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5.2%)生活在赤贫之中(以1.25美元贫困线衡量),其中亚太地区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二(9.03亿,占亚太人口的27%);同时,全世界范围内收入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国家数量大幅增加,非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程度日益增强,不平等维度(经济、政治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增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维度之间呈现出相互关联和代际传递的趋势(世界银行,2006,2008)。在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有数据可查的21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也都有所上升(AliandHyun,2007)。显然,上述客观存在的贫困和不平等现实,不仅羁绊了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增长和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羁绊了经济增长形成的福利向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的传导,增长成果并没有广泛惠及所有人。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下,关于“导致收入和非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和“如何使经济增长过程更加公平,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所有人”的问题,就逐渐成为学术界、国际机构发展政策讨论研究的焦点,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减贫和发展战略实践中努力探究和总结的重要内容。由此,亚洲开发银行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增长模式和理念,并在其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04年亚洲开发银行“杰出学者演说”会上,林毅夫就发表了题为“发展中亚洲国家利及所有人民的增长方式的发展战略”的演讲,提出“亚洲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采取包容性增长,……从而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是他在多边国际场合首次提出这一代表新增长理念的概念,也是首次将其在200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DevelopmentStrategy,Viability,andEconomicConvergence》[⑥]中阐述的包容性增长思想从理论探讨引入公共政策和政府施政策略的讨论。他是较早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学者,也为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包容性增长战略”的正式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实,亚洲开发银行在2004年提出的促进贫困减除战略中,“包容性社会发展”就是其中的一大战略支柱,而在其后的第二个中期战略中,更是将“强化包容性”作为优先战略。2006年6月,为研究亚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亚洲开发银行组建了一个汇集国际机构组织和各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名人小组[⑦],该小组在2007年3月向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提交了题为《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并指出:因应未来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应从关注亚洲地区整体甚至全球视角,将战略定位从关注贫困减除扩展到促进包容性增长。这正是其后亚洲开发银行各项包容性增长政策出台的渊源。同时,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收入和非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事实,2005年由亚洲开发银行赞助,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研究课题[⑧],旨在分析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的特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所带来的问题,探讨通过实现包容性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在上述研究报告的基础上,2007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组织了一次以“新亚太地区的包容性增长与贫困减除”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增长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更为民众所认同”的共识,其后的亚洲开发银行官方成果报告明确提出:亚洲开发银行必须实现重大转变以更好地服务于包容性增长。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正式把支持包容性增长确定为其长期战略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他两大支柱分别为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一体化)。
世界银行作为长期致力于全球贫困减除和发展工作的国际机构,其关于减缓贫困与增长、不平等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相应地,其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和战略也在逐步形成,并为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银行关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集中体现在《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和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2008年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见中表2)。表2世界银行关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世界发展报告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内容
2004年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v在有些时候,穷人甚至比富人更需要基础服务,免于疾病的困扰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是穷人摆脱贫困的两个重要渠道,其他基础服务也有助于缓解贫困,为穷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创造条件。v并非所有人都能从持续的经济增长中获益,而可以获得并且也能支付得起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将有助于改善穷人的状况。v穷人需要的基本服务,政府有通过扩大公共支出、技术调整和改革激励机制以改进服务供给状况和穷人享受服务质量的责任,这是因为:(1)市场失灵会导致服务的产出和质量低于社会最佳水平,需要政府干预;(2)政府有责任缩小甚至消除穷人与富人在享受服务方面的差距,改善穷人的健康和教育状况,以保证社会公平。
2006年报告公平与发展v公平是指在追求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面,个人应享有均等机会,而且最终不应出现极端贫困的结果。v机会不平等是导致所有不平等差异的基本因素,它会加剧经济绩效的低下、政治冲突和制度的脆弱性,这是因为:(1)当市场不完善时,权利和财富的不平等会转化为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2)权利的不平等会形成永久制度化的地位和财富不平等,这将不利于投资和创新。v公平和增长相辅相成,广泛分享经济和政治机会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机会的质量非常重要。为此,要建立包容性增长的制度,通过公共行动实现政治和经济竞争环境的公平化,对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扩大司法公正和基础设施的享受范围,促进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公平性。
2008年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v构建和实践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可取得巨大成果并为民众所广泛共享。合理充分利用经济增长造福于所有民众,将成为消除贫困的有力武器之一。v持续高增长经济体具有五个明显的共同特征:(1)充分利用全球经济;(2)着眼于未来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3)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4)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5)拥有敢作敢为、值得信赖和精明强干的政府。
v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涉及的基本政策要素错综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五类: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稳定型政策、分配型政策和就业型政策。
注:2004年报告将“穷人的服务”界定为直接有助于改善穷人卫生保健和教育状况的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以及诸如供水、排污和能源等基础服务。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报告内容整理。
综上,基于机会平等视角,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经济学者们,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的动态变化以及长期贫困现象的日益突出来重新审视增长模式,丰富增长理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内涵。目前,包容性增长模式和理念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致力于贫困减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甚至有些国家(如中国)已宣称要致力于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发展。(三)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包容性增长作为一个新概念,尽管在国际上受到高度关注和认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定义。梳理和综括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把包容性增长界定为机会平等的增长(AliandZhuang,2007;ADB,2007)。在该类定义中,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包容性增长既强调通过高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创造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社会公平和增长的共享性。唐钧(2010)认为,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就是“参与”和“共享”,只有在所有民众都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IfzalAliandHyun(2007)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要达到以下四个结果:可持续和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赋予权能;安全;同时,快速且可持续的增长应该建立在广泛的部门和区域基础上,包容大部分劳动力、穷人和易受伤害群体。第二类,基于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注,认为包容性增长是益贫式增长。这是因为,贫困和弱势群体很难从增长中受益,因而包容性增长应使低收入群体从经济增长中分享收益,最好是使其多受益,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Besleyetal.,2007)。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它是益贫式增长的扩展,这种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人,而且在经济与政治上更具有持续性(Birdsall,2007)。第三类,基于全球视角从国内外层面来界定包容性增长。杜志雄(2010)认为,(1)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看,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普惠式增长”,即不断为民众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以实现公平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在国际层面上,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开放性增长”,国与国之间在开展经济合作时应该互相关照,互惠互利,携手发展。马晓河认为,(1)从国内层面上看,包容性增长应具有三层次含义:①它是和谐增长和科学增长;②民众都能在增长中获益,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有利;③这种发展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2)从国际层面上看,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⑨]第四类,从就业、制度、执政理念角度来界定包容性增长。Felipe(2007)把包容性增长与就业联系起来,认为包容性增长应该实现穷人的充分就业,并使工资增长速度高于资本报酬增长速度,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俞宪忠(2010)认为,“包容”是民生发展的制度诉求,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取向。陈杰人(2010)则结合中国执政党的核心理念,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包容性增长的定义:在价
值层面,人民利益至上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在方法层面,法律和政策的调节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在技术层面,要更多地照顾民营企业等各类草根利益主体。三、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基本要义与政策内涵(一)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基本要义综上,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增长关注的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诠释。但是,综合来看,他们均认同:(1)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2)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见,包容性增长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容性增长理论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义。1.通过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和发展机会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劳动力价值升高,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促使工资增加,因而能将增长成果更广泛地传导给劳动者;经济增长能创造必要的资源,用于支持实现人力资本改善和提升、教育和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贫困率不断下降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的经济增长还能扩大民众的选择范围,产生更多、更加平等的分配机会。因而,经济增长是让民众能更多参与生产和创造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是实现若干经济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可见,不管我们如何界定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其本身就蕴涵着这样的基本要义:一方面,贫困的缓解和摆脱、不平等的缩小和消除离不开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能为民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创造出民众单凭一己之力难以企及的诸多选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并不总是有利于减贫、缩小和消除不平等,它要求民众的不懈努力作用于经济增长。从人类发展的广义内涵上来看,民众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手段(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2008)。2.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TandonandZhuang(2007)认为,发展中国家除了收入差距外,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在扩大,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民众在接受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所面临机会的不平等。而这主要是缘于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各种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基本人权)的被剥夺和被侵蚀,以及由于等级地位、权势和财势、城乡分割制度、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受到的各种社会排斥。不难发现,社会排斥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表现,例如,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与性别相关的排斥、社会保障制度上的排斥等。可见,民众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是导致其贫困的重要原因。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阿马蒂亚·森,2002),社会排斥本身不但是权利剥夺和能力缺失的一部分,而是造成各种权利剥夺和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阿马蒂亚·森,2005)。当前世界各国或者地区民众在很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强烈的福利受损感和社会不公平感,其实质就是民众的权利贫困及其所遭受到的各种社会排斥的重要体现。因此,倡导和推进包容性增长,就要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强调和重视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不应将他们排斥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社会愈是向前发展,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对贫困的影响愈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其核心标志是民众逐步摆脱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使个人基本权利不断得到扩展和保护,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但是,收入和非收入方面差距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严重的不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和阻碍了这一进程。这是因为,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和非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制
度和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景。导致收入和非收入差距的原因很多,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但从政策制定的视角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1)个人背景或者所处环境(包括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工作的行业等)的不同;(2)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Roemer,2006)。由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大多反映的是“机会不平等”,是社会不公的表现,通常由制度、市场与政策的不完善与失灵所造成。同时,就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而言,机会不平等是对人类天赋的浪费,是有害的,它会加剧经济效率的低下、政治冲突以及制度的脆弱性(世界银行,2006),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手段加以解决。而由个人的努力和勤奋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反映的是市场机制的酬勤惩懒,是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创业与创新,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基于“不平等”的两大来源,世界银行(2006)区分了“机会的不平等(包括就业、受教育、接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等)”和“结果的不平等(包括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由个人背景或者所处环境不同导致的机会不平等是不可以接受的,而由努力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结果不平等却是可以接受的(ChaudhuriandRavallion,2007)。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正是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要义所在。4.增强增长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确保民众获得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从而提升和扩展民众的实质性自由以上分析表明,包容性增长是一个内涵更加广泛的发展概念,它不仅着眼于消除贫困,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包容性增长即为建立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ADB,2007)。进而言之,为了使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成功,还必须致力于实现机会均等,让人人都拥有分享增长成果的公平机会(世界银行增长于发展委员会,2008),以增强增长成果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确保民众获得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从而提升和扩展人民众的实质自由[⑩]。可见,包容性增长之于民众,根本目的是改善和增进民众的福利总水平,最终的价值指向是提升民众的实质性自由。这即为,收入是手段,福利是根本(杜志雄,2010),自由是价值指向。综上分析,包容性增长理念有四个基本要义,即:(1)经济增长;(2)权利获得;(3)机会平等;(4)福利普惠。依此逻辑,包容性增长就是要在革除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民众的福利得以持续改善和增进,民众的实质性自由得以保障和扩展。(二)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政策目标透过上述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渊源、内涵和基本要义的综述与分析,可见包容性增长理论蕴涵着宏观层面的政策内涵。AliandZhuang(2007)提出,包容性增长需要保持经济的高速与持续增长;同时,包容性增长也要求通过减少与消除机会不平等来促进社会公平与增长的共享性。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机会,没有机会,机会平等也就成为空中楼阁;而如果机会不平等,社会不公,增长就缺乏共享性,经济不可能保持高速而持续的增长。因此,就政策选择而言,为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效的、能坚定执行的包容性宏观政策体系,在这样的一个政策体系中,政策目标是,实现人人都能积极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能有平等机会从中获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和市场竞争环境公平[11],并在合理分享增长成果方面不会面临权利剥夺、能力缺
失以及社会排斥。由此,政府政策和公共行动应该致力于使不同境况的民众实现机会均等化,以便他们能自由地配置其人力资本,并最终能达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实质性自由水平。为此,政府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付诸努力:(1)增加在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方面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的投入,以提高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使民众获得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价值公平。这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必须坚定承诺并努力实现的基本政策目标,也是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考虑到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方面的投资均属于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政府在促使民众平等获得这些领域的公共服务方面应扮演关键角色。(2)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消除社会不公,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以使民众获得高质量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化、竞争秩序化、权益保障法律化的公平竞争环境,这是市场机制顺利和健康运行的条件,同时也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保证。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在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有尊严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3)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安全网和社会保障机制等防护性保障体系,以防止与消除极端贫困,使民众获得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民众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三)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政策措施为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除了要从上述三个宏观战略层面上努力实现政策目标外,还需要精心制订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具体政策。[12]。具体来说,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具体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3](1)累积型政策:强劲而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赖于高投资率(包括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培训、基本医疗卫生)两方面。(2)创新型政策:从全球范围获取知识和技术,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吸收、创新和商业化,推进包容性创新(与经济弱势群体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吸收和创新)。(3)分配型政策:关注资源的优化分配,政策要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分配。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建构运作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的培训和再培训项目促进和保护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出口等产业政策;促进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适度开放,等。(4)稳定型政策:确保国家宏观经济稳定,避免经济衰退、债务缠身和通货膨胀失控。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动荡既是潜在的社会不公和与之相关的制度缺陷导致的结果,也是这两者产生的原因(世界银行,2006),并且会阻碍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为此,包容性增长还需要一个敢做敢为、值得信赖、精明强干的政府,并增强其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治理能力。政府在制定确保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时,就必须要确定减贫和缩不平等的总体战略,坚定不移地追求包容性增长的各层次目标。(5)就业型政策:创造并扩大就业和经济机会,促进公平和机会均等,实现结果不平等最小化,建立和谐的共享型社会。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相应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通过决定投资和修建基础设施的
位置来影响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就业和发展机会的空间分布更平等。可见,从上述各部分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和理论的发展,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隐含着一个严密的逻辑框架和完整的内容体系(见图1)。
四、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时代命题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期间,包容性增长两次被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讲话中提及和强调,表明这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和发展理念也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认可和接受。而且透过胡锦涛论述的话语环境(国际正式公开场合,国内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和话语内容来看,其讲话既是诠释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阐述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隐含了中国政府将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和信心,是在释放有关中国“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重要政策信号。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倡导和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针对性。尽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客观地勘,增长成果并没有等比例、完全惠及所有民众,甚至有些贫困和弱势群体根本就没有机会分享到增长成果。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与包容性增长相悖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是,按照国际贫困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依然庞大,扶贫仍然任重道远,甚至在某些方面的任务反而加重了。(2)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状况的严重日趋恶化,收入分配差距呈“多层次、结构性”的扩大之势。例如,基尼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所占比重连年持续下降,资本报酬在GDP中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仍在显著上升[14];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部门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企业和政府部门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15],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多地享有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严重伤及公平。(3)不仅是收入差距,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居高不下。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和弱势群体在接受基本教育、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机会方面虽有改进,但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以及消除非收入贫困进展缓慢。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国际正式公开场合的话语内容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均表明,当前中国需要迫切地坚定践行包容性增长,以缓解和缩小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收入差距和非收入差距;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从而促进增长的广泛共享性以及共享的公平性。走包容性增长道路,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情势所必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逻辑要求,更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命题。因此,中国继续做好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将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篇二: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语境中的时代命题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公平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人的发展。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却一直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起初,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不少人将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与实现人的发展划上等号,甚至将片面的物质积累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直至自然与社会不断发出“报复”的警告人们才恍然大悟,单纯的经济发展永远无法代替人类的发展。理论诞生:全球化语境中的“包容性发展”近年,随着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探索与努力,逐渐树立起这样的统一理念:其一: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在发展中处于最高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二,全球化语境中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国家中最大多数的人,因此参与发展的机会,发展内容的设想以及发展结果的享用应该更
具包容性,这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更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时代命题。追根溯源,“包容性发展”命题的原型是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明确了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全面,即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同步发展。显而易见,两者都以“包容性”作定语,但在发展经济学的视阈下,“增长”与“发展”即指“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虽然有一定联系,却也有根本的区别。总体来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像产品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等;相比前者,“经济发展”除了包涵增长的内容,更多反映的是通过经济增长而达到的质的变化,像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包括生态的平衡、环境的保护、生活状况的改善、贫困落后的消除等经济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综上,包容性发展在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一种合理利用。从另一种层面说,这又是对世界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的真实投影,“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即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求是杂志,2011(11):5254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认识到这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
家、某一个领域的特例现象,而是涉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立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已被紧紧拉入到全球化体系中。因此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已成为当今各国在进行国际合作时的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不仅强调本国发展的包容性,更关注本国的发展不能对他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在全球化编织的关系网中,每个国家无疑都是一个节点,而每个国家发展的动荡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发展的困难。——!>所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包容性发展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共同发展为特征,平等参与为手段,成果共享为目标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能源消耗、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等世界性难题的不断涌现,实现“包容性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达到共赢共利所必须秉承的基本精神,成为实现区域合作、共同繁荣的一致要求。所以“包容性发展”在15个博鳌亚洲论坛的备选主题中可以脱颖而出;而在2011年4月的中国海南,以“包容性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一经举行,更是以现实的热度、理论的深度以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契合博得世界学界认可。多维透析:中国发展中的“包容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性发展”和中国传统“和”文化“不谋而同”;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自身对“包容性发展”的践行将对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而践行的前提无疑要先对中国视野下的“包容性发展”做一个多维的透析,掌握其中国要义。“包容性发展”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关系到人本发展、转型发展以及和谐持续发展的发展新战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基本要义在于让地球上每个人拥有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让最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和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在中国语境下,“包容性发展”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从逻辑结构上看,其理论内核主要包含了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1.发展具有公平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说,而西方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注入了公平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永恒价值,是社会机体良性运行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准则。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理论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当中,“包容性发展”也不例外。实践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基础。在现实背景下,我们选择“包容性发展”正是出于一种实践理性的需求,而实践理性正是实践主体在进行改变外在客体使之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时的理性把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类,又总是生活在道德环境中,受
到道德环境的持续影响,包容性发展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受道德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历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难点,在寻求两者平衡点的过程中,有过成绩,也出现过问题。回顾历史,我国曾陷入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误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从而造成很多老百姓不是没钱花就是有钱不敢花,而房价、看病、上学、就业、养老多方面的压力又都是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这些和民生建设息息相关的不良经济效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势必造成改革成果难以全民共享的局面,从而损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景,更加妨碍了对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而“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正是对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的纠偏。总体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和效率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从当初的“先富带动后富”到“科学发展观”再至如今包容性发展的过程看,这无疑投影了实践环境的变化与道德环境的理性诉求,更明确反映了人们从对结果公平的注重转移到对机会公平的强调。机会公平,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平等,这也是包容性发展所积极倡导的,虽然对包容性发展关注的对象与内容以及其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又或者是交叉学科的多重视角对其释义,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论核心却是一致认可的,即包容性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理性与道德基础
之上的公平正义的发展。“凡受理性指导的人,它即以理性作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也即是他们为别人而追求的东西所以他们都公正、忠诚而高尚。”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1:184包容性发展正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理性指导。党的十七大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包容性发展”也,要求政府必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均等的机会来改善分配不公。因为在当今中国,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在阶层分化时,各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的资源不等而导致的权利不等,由此形成了许多弱势人群;一方面,政治、文化资源与经济收入联姻趋势愈发明显,另一方面权利的优先又使得一些特权阶层比其他阶层更容易获取和垄断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一种恶性的“马太效应”。基于此,“包容性发展”才舍弃对改革成果公平分配这一更容易考察与区分的变量,转而要求发展过程的公平,因为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无论是通过制度政策的生成或是践行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如包容性发展之要求,从发展过程的公平化切入,实现机会公平、政策公平、环境公平,最终实现分配公平。2.发展过程全民参与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无疑,历
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自人民的参与和实践。无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与创造发挥。总之,全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不竭动力。如前文所述,包容性发展是为了让改革成果全民分享,让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惠泽每一个公民。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全民参与的发展,发展成果最终的全民共享才真正具有公正性与合理性。所以包容性发展十分强调社会发展的全民参与,“换句话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人人有责的,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国民,都应该尽其所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去。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能够持续进步的基石。”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539这种说法的逻辑支撑是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代价之上,而这种代价也必然有人去承担,如果发展的成果理应由每个人分享,那么发展的代价也理应由每个人去支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与之相悖的情况,即本应由全民分享的成果却由一部分强势群体充分享用,而本应由全民支付的代价却由弱势群体过分承担。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解决这种背离的情况,不仅要求全民分享成果,还提倡全民共担责任。正如前文所言的公平之本意不仅仅是指人人普遍
受益的价值目标,还包括人人都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这一现实要求。毫无疑问,全民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即使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也应该作为一种激励长期提倡,以杜绝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情况发生,这样经济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才更意义。否则,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只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依赖者”。以社会救助为例,社会救助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救助时也十分注意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着力开展“工作福利”,即要求受救助者为其接受的救助而进行工作,以避免“养懒汉”与“搭便车”的情况发生。客观地说,对于弱势群体和社会最低层的关注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因为弱势群体与社会最底层占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与其他群体和阶层相比,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愿望均不足。徐伟,章元,万广华.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学海,2011(4)所以增加对他们的投入,增强他们参与经济发展的可行能力便成了包容性发展的着力点,这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全民参与的重要方面,否则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辉煌势必出现盲点。3.发展内容全面协调是“包容性发展”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它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由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联系与制约所构成,“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12作为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人们还必须妥善处理好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容性发展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即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不仅强调全体公民参与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特别重视发展过程与内容的协调性。显而易见的是,单一的gdp增长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价值会使很大一部分增长成果被发展受到的破坏抵消。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一种“包容性的发展”,就是因为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却呈现一种非平衡状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改革成果全民共享信心的减退,2007年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甚至指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包容性发展”重视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一定是一种全面协调的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增长之上。“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容性发展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方式,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向德平.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中国
社会政策建构的启示.社会科学,2012(1)7074换而言之,:“包容性发展”希望实现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内在协调的状态。之所以要强调发展的协调特征,是因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所谓“包容性发展”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张梦涛.包容性增长: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取向.理论探索,2011(1)12从发展的真正内涵考虑,整个社会的进步才是发展的:9最终目标。况且,很多事实说明,社会发展的滞后也会影响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上长足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积累却没能充分发展社会事业,而将社会事业的改革纳入正确模式的进程也一直在探索中进行,从而导致社会事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反而趋利势头愈演愈烈。一些本该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像学校、医院反而变成了追逐利润的赢利机器;本应以居住为第一功能的住房却成了投资牟利的手段„„这些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使中国经济难以实现由投资拉动向与提升消费拉动并驾齐驱的转变,由此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果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来说也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4.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目标毫无疑问,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人是发展的
前提,更是发展的目的。“作为发展主体的人在从事发展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应当也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即要使参与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不断进步的社会机体中获得实惠和利益,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发展。”邱耕田,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学习与探索,2011(1):5357过去我们曾单纯地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会实现人人普遍受益。但是,30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明显改善,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贫困群体,这些人由于各种社会资源的严重贫乏以及获取渠道的相对狭窄沦为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实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格格不入”。这也是提出“包容性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包容性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革成果人人共享,无论是要求发展进程的全民性,还是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又或是强调发展进程公平正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分享。总之,包容性发展设想的一切内容都需要通过全民分享表现出来,否则发展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因此,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包容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包容性发展”就是成果共享,虽然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在包容性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一种实践诉求,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那么,在包容性发展所包含的众多内容里,全民共享主要是指哪方面的内容呢?“包容性,从
结果上看,主要强调的是分配上的公平性、共享性,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单单从发展结果上进行诠释,包容性发展便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而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国民收入分配上的合理性。”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7目前,弱势群体是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主要群体,要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合理性要求,我们需要增加对弱势群体人力资本的注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与社会资本,拓宽他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渠道,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尊严,缩小与人们的贫富差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才能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全民共享并不是提倡回到平均主义的年代,而是要合理调整人们的社会贡献与合法收入之间的对称性。因为具有对称性的收入差距,不仅会受到各阶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还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总之,要做到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必须实现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所以我们需要能够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发展机会,并且能够让人们公平地获得这些机会从而参与进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这与前文所述的内容是连贯的,也由此可见包容性发展理论在逻辑进程上的内在一致性。中国要义: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路径
回顾漫长的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因缺少包容性而充满了矛盾,国际上,世界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充满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压榨与经济剥削;转向国内,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却是区域间、群体间差距的不断扩大,“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173。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与不平等的出现是同步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是中国发展的要义。为了使最大多数人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就必须杜绝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人利益的非包容性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发展才具有终极意义。所以,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必须从理念上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取向,明白“包容性发展”并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更不能与“容忍”混为一谈,无限度的包容必定招致公平的失衡。由于过去非包容性的发展,加之制度的缺陷等多重因素,导致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错位,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利益关系上的对立甚至仇视。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4)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把“蛋糕”做大而容忍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其时代的无奈与合理性,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包容性
发展的话;那么,随着“蛋糕”越做越大,而能分到“蛋糕”的人却并未像当初承诺那样是最大多数的人,这无疑就破坏了包容性发展的最终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包容性发展的主体关系主要体现在群体之间、阶层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利益矛盾。然而,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是“包容性发展”的诞生,都意味着社会并不提倡无限度的包容发展,对于这些危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利益矛盾不能任其深化,否则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利益型矛盾就有可能演变成更具对抗性的价值型矛盾。为此,我们必须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来对待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包容性问题。其次,在中国现实语境下,要更为有效的践行包容性发展,就必须立足民生,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保障。正如前文所言,在“蛋糕”越做越大之后,就要处理好“蛋糕”的分配问题,目前贫富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着力改善分配关系,优化居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截断财富占有两极化的源头。二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围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同时,这也是全民参与发展的前提。试想,当个人生存尚成问题的状态下,人们又如何有信心与兴致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相反,只有衣食住行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获得保障后,人们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发展里。三要建立包容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在阶层分化的过
程中,出现了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发展的信心和发展自身的稳定与包容性。赵登辉,林康,王旭.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11(9)因此必须建立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以满足不同阶层特别是利益相对受损阶层的利益诉求,引导其合理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最后要建立包容性的服务机制。无疑,我国政府正由单纯注重gdp增长转向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必须将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核心职能,适当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确保全民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参与发展过程,共享发展成果。最后,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包容性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实现前面两点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否则必然落入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将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和原则。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公平正义无从谈起,人们为了生存必然将整个社会拉入混乱矛盾之中,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首要前提,那就只会有贫困贫穷的普遍化,只会有为争夺生活必需品的陈腐污浊,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也只能因为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而落入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无疑,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脱离人的发展永远无法解答“斯芬克斯”之谜。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飞速转型与深刻变迁,发
展中的各种“瓶颈”在各个国家中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语境下恰当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世界大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人的发展主体地位,成了各个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做出的关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讲话恰恰也切中了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实质:发展的包容性不强。而“包容性发展”重要理论的诞生又反过来强调了这一点。因此,“包容性”是属于当今时代的一个崭新命题,必将成为我国在面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挑战时所必须秉承与坚持的发展新理念与新模式。
篇三: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强调了“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2010年9月,胡总书记出席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再次强调
了“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inclusivedevelopment)”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社会排斥理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Sen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前者始于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困以及剥夺概念的探讨,后者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关注公平、正义等问题,关注人类福利的增长。在包容性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早在1966年亚行就提出“要对地球的和谐增长做出贡献”,其后的减贫战略(EPRS)和第二个中期战略(MediumtermstrategyⅡ)更是将包容性增长作为优先发展战略。亚行对包容性增长的官方解释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即贫困人口应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而在分享增长成果时不会面临权利缺失、体制障碍和社会歧视。世行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理解集中体现在《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中,报告认为最好的减贫政策需要建立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公平政策割裂开来。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人们对贫困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权利贫困”揭示贫困的本质是贫困者所享有“权利”的贫困。当贫困者的权利受到剥夺时就造成机会、参与及分享的不平等,从而产生社会排斥。我们认为,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消除贫困者权利的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群体都能参与经济增长并做出贡献,同时合理分享增长成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包容性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降低社会排斥的过程。社会排斥最初提出主要是针对那些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并且无法受到社会福利系统保护的群体,主要包括精神及身体上残疾、老龄化的、毒品吸食者、自杀者等等(Saith,200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扩展,突破了原有在法国提出的相关概念,它包括了长期持续的失业以及不稳定的社会联系(Saith,2001)。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大家对公民权利理解的提升,社会排斥要求将经济和社会的要求进行有力地整合,以重新建立大家对社会系统的认识(Commins,2004)。Burchardt等(1999)提出了一个二维约束的排斥性定
义,他们认为:当个体存活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却不能参与到普通公民能参与的活动中去的时候,他或她即可视为被社会排斥了。而现在,社会排斥更被认为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能够保证社会公民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系统的失效(Shucksmith&Chapman,1998;EuropeanCouncil,2004),包括经济生产、福利分享权利的剥夺、社会群体联系的缺失以及政治权利的剥夺,在这时,社会排斥已经是具有“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内在原因性”的概念了(Peace,2001)也就是说,社会排斥既受到主观个体能力的影响,也受到客观事实限制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影响,从而社会排斥是一个具有继承性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包容性增长需要拥有一套能够具有弥补性能力的动态制度,同时也会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降低社会排斥因素的过程。通过对排斥性因素的排除,实现个体能够获得公平的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机会以及成果的分享(Ali&Hyun,2007;Ali&Zhuang,2007;Klasen,2010)。包容性增长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包容性的社会不但能为社会个体提供自由的生产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收益分享系统,进行合理的互补。包容性发展的社会不但要求个体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分享,更需要提供个体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能够体现个体自然竞争的法则。合理的信息互动机制、政策设计机制将保障个体参与经济生产、实现个体能力体现的渴望,有效地分享机制保障,个体能够为最大化地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能动性的调动。
1、包容性发展,要求合法个体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强调始源、过程公平,通过政策、过程理性看待结果。
包容性的社会要求个体在合法的领域内拥有自由的发展权利,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体的发展不会受到历史、地理以及外部客观因素的限制,自由的竞争结果体现了在同一起点条件下个体能力的差异。即包容性社会的制度设计具有良好的回溯性弥补功能,有利于弥补由于外部客观限制导致的能力上的后天发展,这就要求在起点不平等的情况下,合理地向弱势群体倾斜。而对于具有公平起点的竞
争,保证竞争过程中政策、信息、互动的自由和平等。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过保证机会供给、竞争参与过程的公平性保证、结果公平的可观测性和可度量性,来保证弱势群体对结果公平的合理认同。这意味着,保证机会和参与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结果包容,尤其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通过保证机会供给、参与竞争公平,才能最大化地保证他们对社会未来希望的认同和感知。公平是包容性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机会供给、竞争参与以及结果分享中,共同强调政策公平的始源性、强调执行过程的公平性,通过政策以及执行过程的公平保证结果的公平性。
2、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过程中机会获取的公平以及参与竞争过程中的公平。
公平意味着对于这些设定的流程以及待执行的流程是:(1)透明的,有弹性的、可矫正的;(2)有代表性的,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歧视或者偏袒;(3)
严格按照法律、合同条文执行(Luo,2007)。在包容性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执行过程中的透明、互动性,每个个体拥有自由的、平等的参与权,信息知情权和分享权,对于参与规则,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获得详细的了解,并能和相关方进行持续的互动,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被严格遵守,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包容性发展的过程更是体现国家执行能力、国家力量的过程,伟大的国家在于其拥有一套伟大的制度及严格精确的执行模式,国家力量的缺乏在于制度约束执行能力的欠缺。保证政策制度的公平是包容性发展的制度基础,而竞的体现和保障。
3、最大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的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最终目的。
国家即人民,一个国家的未来体现于人民的未来。包容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化地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动性,促使要素能够有效地参与生产,并按照其在生产中的投入获得合理的分配所得,实现人人都能从社会发展中受益,最大化地提升人民的能动性。分享包容度不仅仅体现于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更体现于其依据个体本身的能力、历史、地理等客观约束条件下资源的有效共享,强调再分配的合理性,突出对能力、历史遗留反哺的功能,即分享政策的合理性,而分享的包容度最终体现为依据分享政策严格的执行分享的过程,制度、政策执行将决定弱势群体对于结果的认同度,分享仅仅是我们对执行过程的期望。即最终的分享并不是我们的所有,现今中国社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简单地把结果数字化,包括简单地利用拉闸限电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的目标,用GDP的方式衡量区域经济水平,用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品的投入衡量区域的包容度等,产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特性的不同,必然决定不同的衡量结果,我们不能刻意强求结果的一致性。增长是包容性发展的必要基础,包容性的发展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具弹性。增长本身并不意味着包容性的提升,但增长是包容性发展的基础,增长将提升社会福利的基础总量,给予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资源,但发展所提供和带来的福利的增长,需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最优化的社会运行模式,良好的制度设计将是发展性的系统与包容性发展系统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只有拥有充裕的分配资源的社会,才能实现足够的机会、资源的供给,为发展提供充
裕的机会和自由参与的权利。在包容性发展的模式下,那些可持续性强、主动性程度高的发展模式被当作发展的主流,广泛地参与和平等的机会获取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的基础,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成为我们实践的主要追求。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追求自身的发展,将被看作是每一个独立个体应有的权利,创造和提供这种发展机会才是资源供给者所需要做的。
推荐访问: 经济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意义 包容性 经济发展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