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0篇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应对方 法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安全工作不仅要确保所在单位的内部安全和稳定,防止发生事故,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应对方
法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安全工作不仅要确保所在单位的内部安全和稳定,防止发生事故,还要确保工作管辖范围内的可控性,防止外部问题的发生。公安民警工作中要面对的场面与风险相对复杂,容易因为工作发生应激心理变化,
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预防身边易发生的异常心理现象。
关键词: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应对方法
引言
在公安的工作范围中,地方公安主要是执法,直接负责处理违法犯罪现场、调解冲突纠纷和为人民服务,需要一直处于一线执法的工作状态。因此,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处理违法事件的效果,也影响到打击犯罪和服务民众的工作效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
1基层公安民警常见异常心理现象出现的影响因素
1.1工作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违法犯罪事件的群发现象越来越明显。公安工作任务繁重、风险高、突发性事件较多,而警察任务重,经常出现工作超负荷的现象。此外,基层公安民警经常与社会黑暗势力作斗争,长此以往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工作范围广、考核任务重;警民关系薄弱,警察形象得不到认可,无法深入群众开展工作,部分社会群体对警察合法执法行为认识不到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舆论发酵、指控、恶
意举报,使公安民警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民警的合法权益收到侵犯。因此基层公安民警出现焦虑情绪已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1.2公安机关管理
公安机关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人员众多,晋升名额有限。此外,公安机关的类型,警察岗位的差异比较大,与政党和政府机构的其他部门及同事或朋友相比,岗位的艰苦性质,对警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显现成效,但是部分领导或上级机关在考核时只是单纯的以直观的案件处理和防范问题指标来评价公安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准确评估民警工作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其心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1.3家庭原因
由于工作任务紧急、工作繁琐、经常加班、早出晚归、正常的休息和假期难以得到保证,对家庭付出少,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人,即使腾出时间与家人相处,因紧张工作而导致的疲劳和疲倦引起家人的不满,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
1.4个人因素
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基层公安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基层公安队伍中,存在着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部分民警信念不坚定,思想容易受到各种极端观念的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易倾斜。在这种影响下,难免出现利用物质生活、收入和职位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水平的现象,长此以往滋生不平衡的心理。
2焦虑症的应对方法
2.1建立正确的认知方式
首先,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以及外界事物,对自己的性格、潜在能力和在集体中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其次,需要学会分清事情的主次,
用科学准确的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事情,从而避免来自内心的盲目的恐惧心理。再次,要有宽广的胸怀,相信未来,勇于追求未来,同时面对现实工作和生活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心胸开阔,不虚伪、不夸张、不自负、创新创新、敢于负责。
2.2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当工作繁忙、压力过大、情绪低落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舞蹈、书法等,使自己沉浸其中、暂时忘却外在的种种,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2.3加强运动。
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锻炼自身的意志力。经常锻炼的人生理健康的同时,情绪更稳定、性格更开朗,疲劳感、内心焦虑等都明显减少。
2.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进而能够带动工作事业的顺利。基层公安民警应该保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理解问题,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抑郁症的应对方法
3.1提供情感支柱和社会支柱
最重要的是让民警知道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性。当民警患抑郁症并试图自杀时,他们认为周围的世界是冷漠、冰冷、无情的。这时候迫切需要他人关心,他们的内心极度脆弱,需要相应的情感倾注和社会支持。
3.2鉴明、澄清自杀这一事关重大的问题。
患抑郁症的民警,往往存在极端的思维和想法,将自己的意识陷入失意之中,此时周围的人要帮助他们从困惑中醒来,鼓励他们找出原因并及时就医,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3.3提供除自杀外其他可供选择的道路。
自杀者通常认为自杀是解决和摆脱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感到困惑和焦虑,认为除了自杀别无选择。因此,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耐心地提供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来防止自杀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大多数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都会担心并犹豫自己的自杀决定是否正确,这正是心理疏导的最好切入点。此外,公安部门应设立自杀阻止中心与抑郁治疗机构,配备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员工必须是接受过处理自杀问题的专业培训的人。
4人格障碍的应对方法
人格障碍介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之间。其主要特点:人格障碍者一般都有意识,认知能力保持完整,但情绪极不稳定,对人漠不关心甚至冷酷无情;行为活动容易被冲动、意外动机和本能欲望所支配,缺乏目的和计划,自我控制能力弱,经常与周围人甚至亲属发生冲突,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人格障碍不是思想素质的问题,仅仅对其教育和批评并不能解决。公安部门在招录人员时应建立心理检查制度,从根源处杜绝人格障碍者进入队伍。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机制,以有效预防和阻止,保证民警的心理健康,提高基层民警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结束语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帮助相关人员有效解决基层公安民警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菲.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S省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王红星.我国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分析与调适研究[J].森林公安,2020(3):18-21.DOI:10.3969/j.issn.1009-8038.2020.03.005.
[3]高率航.基层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DOI:10.7666/d.D750116.
篇二: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课题。
公安民警这个承担高应激性、高对抗性、高危险性的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针对此现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找到增进公干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据调查,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积劳成疾因公殉职的民警219人占牺牲民
警总数的41%,2001年广东省因累病牺牲的民警7人,占牺牲总数的47%。调查显示43%的民警承认自己有焦虑情绪,17.9%的公安民警缺乏从警心理,12.4%的公安民警性格偏执,12.4%的公安民警心理恐惧不安,另有6.7%和0.5%的公安民警分别存在冷漠和行为失控等问题。【1】2006年公安民警因积劳成疾牺牲175人,比上年下降4.4%;因交通事故牺牲147人,比上年下降26.9%。尽管因积劳成疾和交通事故牺牲人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两者占牺牲民警总数的比例仍高达80.9%。其中,因积劳成疾牺牲的占44%,因交通事故牺牲的占36.9%。并且其中因心理疾病诱发的占很大比例。【2】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公安民警心理不健康具有极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对民警生理的影响。心理的不健康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生理上的变化并且对身体造成关联性的破坏,不仅引发心脏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会干扰认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致命。(二)对民警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压力太大会对人体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临场晕”或怯场现象,使有的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手脚发抖、动作失调、武器操作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受到影响,技术和战术发挥不出来,失去战机,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损失。过度的心理压力还会造成民警缺乏信心和不能够处理家庭中发生的矛盾,感情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离婚率高,婚姻生活不和谐,与子女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及同事关系紧张。因而会降低民警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三)对民警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容易使警察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高,则心理防御手段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警察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不断地对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滥用暴力,如刑讯逼供等表现出来,有的甚至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
二、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压力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警察工作的危险性、生活的艰苦性。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特别是面对穷凶极恶、持枪拒捕的歹徒时经常受到枪弹、匕首、棍棒等凶器和危害、爆炸物品的威胁,时时面对伤亡的危险。民警们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这一工作现状使公安民警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警察工作的危险不仅是置身于危险境地,而且也包括随时待命出发,准备应付危急的心理状态。长期从事警察工作本身就会造成令人生畏的压力。另外,警察工作任务重、时间长,经常处理突发性事件,生活无规律,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差,公安经费不足,工资福利待遇低,多接触社会阴暗面。这是警察工作艰苦特点的表现。2、警察工作的繁杂性。我国现有民警160万,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二,警力配置仅是西方国家的1/3.警力明显严重不足,民警超时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此外,公安工作范围很广,除了维持秩序,打击犯罪,更多的还要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使公安民警总是有做不完的事而心力交瘁,产生厌倦、烦躁的不良心境。(二)社会压力1、少数人对警察的偏见,不信任,甚至恶意。警察是人民的卫士、公仆,一直都在为社会积极工作,经常在流血牺牲,可很多时候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警民关系出现矛盾,甚至裂痕。公众对警察不信任,抱怨指责的多;对警察不支持、旁观回避得多;对社会治安不参与、躲闪得多;对社会工作不满意、评头品足得多。警察严格执法,进行社会秩序管理,常常引起社会的非议。在公众眼里,警察的工作集严肃、怀疑和专横为一体,警察形象不佳。2、社会竞争激烈下的生存压力。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下,新的经济体制,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公安队伍,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等级评定、全员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制等等。部分公安民警由于自生文化素质不好。往往导致工作业绩不理想,觉得自己的晋职、晋级无望。各种学习任务,各种培训如果不过关,不仅脸面不光彩,而且提职晋升、工资待遇等也将直接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在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造成严重心理负荷。(三)家庭压力。
家庭对警察的抱怨、不理解。对大多数警察来说,他们经常被家人抱怨为不称职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公安民警作为社会中平凡的个体,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既有铁骨铮铮的威严,也有柔肠百转的内心。就危险紧张的工作性质而言,警察更需要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由于工作的需要,早出晚归已成为一种规律,极少与家人在一起。工作压力的加重,心里消极因素容易被带入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久而久之,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庭出现危机。(四)警察自身因素。
警察心理健康与自身身心素质是分不开的。外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确实会给个体带来压力。但不同人格、不同个性特征的警察在承载压力时
篇三: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一、民警心理问题现状公安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怕办
精品资料
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种规章制度越来
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扣分规定。办案民
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疏漏,害怕被
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
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
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
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
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
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
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
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
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
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
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
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
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
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
,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
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
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
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
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
精品资料
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
精品资料
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篇四: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精品文档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是警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公安民警更好地应对压力,直面竞争、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相关调查统计表明,近年来,由于公安工作负荷与压力不断加大,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少一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公安民警;负荷与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现代的健康观认为,人的生命健康,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生活行为和人格精神上,也就是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公安民警,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捍卫法律、惩治犯罪的重大使命,每天都在承担着高应急、高对抗、高危险的工作,因而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然而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疏导警察心理,切实缓解心理压力,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业务发展有积极意义、深远影响。一、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在国外,有近五分之一的警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根据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机制课题组调查掌握的统计数字,有近四分之一的民警存在心理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警察数量高于西方国家。福建省以MMPI测查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表明,仅有32.9%的男民警和13.0&的女民警可确信没有心理障碍;有49.5%的男民警和60.9%的女民警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男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达36.0%,疑似心理病态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13.5%;女民警可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比例达56.5%。男民警中可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存疑待查。2007年,江西省公安厅政治部对全省1813名基层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民警工作负荷与工作时间压力、待遇与保障压力、执法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婚姻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婚姻家庭压力、职业价值感与认同感方面的压力等。调查表明,有52.3%的民警自感工作量较重;公安民警的待遇和经费保障情况一般。有41.8%的民警认为曾经被错误的投诉过。有相当一部分民警认为,当前的执法环境不够理想。超过80%的民警认为在执行非警务活动时,会遭到群众的责备与辱骂。大多数公安民警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状况是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大多数民警的从警初衷都是好的。对警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起初是高的。但是,现在警察荣誉感正在下降(73.3%民警认为)。有57.6%的民警认为警察职业比政府其他部门岗位要差。86.2%的民警认为社会舆论对警察职业有偏见,做不到客观公正。72%的民警在日常生活中不愿表明自己的警察身份。现在对自己警察职业工作深感得心应手的只有23.7%。而有8.2%的民警再也不想当警察。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上述调查充分说明,当前我国民警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二、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一)工作任务繁重,致使公安民警精神紧张。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治安形势日益错综复杂,公安保卫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公安工作信息化的逐步推动,工作方式的转换,广大公安民警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既要承担治安管理、秩序维护、事故处理等职责,又要担负警保卫、及时救助困难群众等任务,工作十分繁重。由于警力不足,民警不得不靠增加工作量来履行工作职责,体力严重透支。这样使民警常年处在工作强压状态,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民警只能超负荷工作。遇到突发案件,经常加班加点,无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都要随时出动。另一方面,吃无定量,睡不应时的生活状态,使民警的生物钟遭到破坏,造成很多民警胃肠和睡眠问题的出现。同时,各类专项行动多如“牛毛”,大行动套小行动、小行动套集中整治。在长期繁重、无序的工作中,许多民警极易出现精神紧张、心理疲惫等亚健康状态。一方面有些民警对健康保护认识不够,一些民警长期吸烟、熬夜、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缺乏锻炼,容易降低身体素质,进而影响心理健康。(二)执法环境恶劣,造成民警“执法难”的心理阴影。打击犯罪、依法行政是公安民警的重要职责,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现行管理制度状况及诸多客观因素,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难免触及当事人的某些利益,而与违法、违章者之间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抗情绪的存在,给民警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部分当事人动不动就以“上访”、“投诉”相威胁,有的仅仅因为民警严格执法,没有对其“网开一面”,就指责民警“态度强硬”。而有些部门在处理类似投诉事件的时候,不管民警有无过失,一律要求反复说明事件经过,使民警工作量无形增加,且易影响自身一年的工作绩效。复杂的执法环境,以及执法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一线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总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舆论媒体曝光和群众上访投诉成为悬在民警身心上名符其实的“紧箍咒”。“执法难”使民警在执法中渐渐地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也成为不少民警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三)家庭、社会压力巨大,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对于每个民警来说,家庭既是避风港,又是一个缓解压力的重要场所。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家庭因素却成了压力来源。现在招警考试都是面向全国统一招考,工作地点、岗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工作地点与家庭相距遥远,加上工作繁重,平时根本无法回家,更不用说照顾家庭。加之,公安民警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大型节假日反而更离不开岗位,更无法与亲人团聚。近一半民警派驻在各乡镇,农村派出所民警往往一周只有周末能回到家中。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民警与家人只能是聚少离多,“周末夫妻”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还有些家庭困难的民警,工作后就是全家的顶梁柱,全家都指望其一人的工资。民警对工作的高付出与某些“清闲职业”相比,收入却存在着不小差距,民警家属认为“人无法回家,经济上也无法支持”,使得很大部分民警家庭不稳定。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使其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四)自我实现压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除了生理、归属、安全和爱、尊重等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实现的需要。警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群体或作为群体生活中鲜活的个体,在保障人身安全、进行正常生活、完成工作任务、人际交往互动、理顺关系归属和相互尊重等的同时,一个现实和终极的目
篇五: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其次由于110民警在接警后指令派发至各警种各警种有根据警情出警等原因在一些警情较多或一些警种警力不足时可能无法在报警人报警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报警人不满再次打电话到110指挥中心后就责骂110接警民警或者一些群众在刚刚包报完警后还没到一分钟就继续打电话催促你们警察到底来不来帮不帮我们解决不帮我们解决我们就到上级部门反应??你们警察是干饭的吗??你们警察靠老百姓养着却不为百姓做事??等等一些不理解和谩骂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辱骂使得110接警民警心里备受委屈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对接警工作有惧怕厌倦心里
浅议110接警民警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群众,它不仅是一个服务岗位,更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剑,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110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个以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号码就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让110更加贴近了老百姓,也使百姓在遭遇危难和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了可依靠的人,110成了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守卫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在现实工作中,110接警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不可预知性使得接警民警经常处于焦虑中,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这就对110指挥中心的接警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处理各种复杂报警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客观分析目前110接警民警心理问题的现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更好地完成110接处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10接警民警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成因
(一)110特殊岗位的工作性质所决定接警民警工作压力。110接警工作,是一项充满突发性、紧急性的工作,每一个电话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又都是急迫的、责任重大的,这就需要接警民警在短时间内准确的作出判断,不仅要弄清楚案件的性质、发生地点、人
1
员财产损失情况等问题,还要几乎同时判断所属的警区和需指令的警种,合理的调度有限警力。接处警人员的责任十分重大,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疏忽遗漏或者是判断失误、耽误了一点时间,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接处警人员的神经要时时刻刻处于紧绷状态,工作时间持续相对又较长,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超负荷。此外,接处警工作不能有停顿,工作人员自然也不能有间歇,
倒班制的工作方式也使得接警民警没有固定假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双休日和节假日等与亲友团聚的机会,容易滋生不满情绪。
(二)报警人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给接警民警带来的压力。“有困难打110”这些宣传语已深深植入百姓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在群众拨打的110的报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公安机关管辖、受理范围之外的,公安机关无法直接受理,但当公安机关为报警人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时,部分职能部门在休息日无人值班或有人值班时故意推诿扯皮,使得群众办事、反应、咨询无门,只得将希望寄托于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又无法直接为群众办理,从而引发报警群众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认为110接警民警故意不为其办理,从而失口辱骂110接警民警。其次由于110民警在接警后指令、派发至各警种各警种有根据警情出警等原因,在一些警情较多、或一些警种警力不足时可能无法在报警人报警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报警人不满,再次打电话到110指挥中心后就责骂110接警民警,或者一些群众在刚刚包报完警后还没到一分钟就继续打电话催促“你们警察到底来不来帮不帮我们解决,不帮我们解决我们就
到上级部门反应……”、“你们警察是干饭的吗……”、“你们警察靠老百姓养着却不为百姓做事……”等等一些不理解和谩骂,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辱骂,使得110接警民警心里备受委屈,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对接警工作有惧怕、厌倦心里。
(三)非警务骚扰给接警民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牟定县是一个有着二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国土面积,据统计,在110接到所有的接警电话中,有效报警占14%,骚扰电话占70%,打错电话号码占16%。在110指挥中心接到的骚扰电话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乱拨打,打通后又不说话,或立即挂段电话,使得接警民警无法判断是否是因为报警人有紧急状况而联系不通,只得一一打电话回去询问,这样无疑增加的接警民警的工作量。有绝大一部分则是喝醉酒的人是在傍晚或夜间拨打110电话要么大骂一番,要么心情不好找接警民警发泄聊天等等。这些非警务骚扰电话大量流入不仅占用了110警务资源,更很大程度的造成接警民警的困扰,特别是大量的夜间骚扰电话,使得接警民警心情烦躁,加重民警心里压力。
(四)一些基层所、队对110工作不理解。110指挥中心是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龙头和枢纽,是公安机关指挥者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对各类突发案事件可下达先期处置的命令和出警指令。但在110接警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基层所队的不理解,认为接警民警整天只是坐着接电话,指令出警,不设身处地的为基层所、队民警着想,只是人为的增加所队的工作量。因此,在警情较多的时段,个别基层所、队往往以没有警力为由拒绝出警或处警拖拉。造成报警群众
对110的误解,认为是110没有及时指派派出所出警,产生了报警人催、接警员急、处警人托的现象。
(五)繁重的工作任务给指挥中心民警造成过重的心里压力。在基层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民警还兼职着公安局办公室的工作,收集信息、上报报表、套印收发文件、办文办会、机要通信工作、档案管理工作、110接警值班等都是指挥中心民警的日常工作,民警在值好110班的同时还要做好公安局办公室的其它工作,使得部分民警一到自己值110班时就感到紧张,一心二用,值班的同时心里还想着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因而有时会顾此失彼,要么110值班时疏忽造成接警、指令错误,要么遗忘办理自己手头上一些紧急工作,造成重大的工作失误。其次由于指挥中心警力有限,民警值班频率较高,有时一星期内就会有4晚上的夜班,使得民警心里压力过重,滋生一些疾病,从影响了民警身心健康。
二、110接警民警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压力。首先要搞清自己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是哪些问题使自己产生了压力,积极乐观的面对压力,而后进行问题应对,即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问题解决了,压力自然也就减轻或消除了。
(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当你陷入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为冷静的知心朋友、同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发泄出来等。当然,情
绪宣泄要合理、有度,不能把合理的情绪宣泄理解为激烈的情绪发泄,切忌在激情的状态下,由于自我控
制力不强,以暴力或不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引发新的问题。
(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面对110报警的群众采取争取主动的方法,体现人民警察热心为民的作风。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反思自已接警的态度和言行,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和水平,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减少群众对110接警民警的误解。
(四)充分通过宣传使社会各界认识110报警服务台职能用,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要通过警营开放日110接警服务宣传、发放宣传单、媒体宣传等方式让社会各界群众进一步认识公安机关110接警服务台的智能和功能,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让百姓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尽量减少非警务骚扰给110接警民警造成的工作负担,从一定程度减少接警工作中不必要的警力资源浪费。
(五)通过各种方法对110接警民警进行心里压力疏导。可针对指挥中心工作实际定期开展110指挥中心民警心里健康讲座、开展警民联谊会、发放民警心里健康类书籍、组织开展外出旅游考察、领导关心指导等方式对110指挥中心民警心里健康问题进行疏导。
110接警民警在完成公安工作任务时,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压力,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够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才能够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有健康向上的心理,才能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思潮和诱惑,才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才能更好的为
国家、人民做贡献
6
篇六: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民警心理问题现状及调适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社区民警如何实现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王建华二级心理咨询师
〔开场白〕
1、选题的原因:“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在一个多小时内能够有所收获,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快乐工作、有利于健康生活。把社区工作方法以及户籍制度解读临时改为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社区民警工作指南?
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重要程度;人是什么?——“皮包骨头肉东西〞?不然,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都有道理,一个侧重讲人的“肉皮囊〞,一个侧重讲人的精神层面、社会属性。我认为,从健康方面来讲,人就分为生理和心理两局部。要讲健康,心理健康至少占一半。绝大局部人对生理健康非常重视,对各项指标很看重,但对心理健康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其实,大局部人在某些时候都会有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像感冒、拉肚子;严重心理问题就像胆囊炎、像肠胃炎;精神疾病就像癌症〕
3、资格问题:
〔正文〕
社区警务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底性工程,是公安基层根底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底在社区民警,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民警队伍是当务之急。而决定民警战斗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警察的数量,另一个是每个警察的质量,通常称作警察素质。相对一定数量的警察队伍而言,其中每名警察的素质直接影响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水平。
那么,警察素质包括些什么内容呢?主要由个体的政治思想状态、业务技能状态和生理心理状态组成。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说明,警察仅在任职头3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和感受的还要多得多。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
指数高居首位。上半年,省公安厅联合省心理学会专门对976名民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发现:
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66.5%。其中,5年警龄以内的民警心理问题最严重,占5年以内警龄民警总数的76%。调查显示,民警心理问题除了工作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外,还有人际关系、婚姻家庭、身体健康、外界危险等问题;民警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太缺乏
问题一:工作焦虑调查民警心理问题58%表现为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比方任务完不成、值夜班、担忧自己办的案子出问题等。问题二:婚姻家庭婚姻危机调查民警心理问题有19%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婚姻、家庭问题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妻子〔丈夫〕不能忍受对方无休止地工作、儿女的教育问题顾不上等。问题三:人际困惑调查民警在人际方面的困惑占到10%。问题四:身体健康调查民警的心理问题8%来自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不能按时吃饭按时下班、熬夜办案等情况,对民警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一、民警心理问题的普遍特性
〔一〕自我情绪抑郁,对人心存敌意,并有强迫病症的心理障碍。有抑郁病症的民警平时情绪低落,没精打采,不愿社交,回避群众工作,得过且过地打发工作,甚至年龄不大,却自暴自弃的等待退休。有敌意病症的民警对周围的人甚至对自己没有好感,心存敌意。工作中表现为容易烦躁、冲动,经常发脾气,耍态度,并有摔东西,打人的念头,因而群众关系紧张。有强迫病症的民警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着不该想不愿想的事情,或者做无意义的动作。譬如总是担忧自己的警容风纪不正,总是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或者反复洗手、点数目以及触摸某些东西。这些民警忘记性大,注意力不集中,被某种强迫意识困扰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插入抑郁症相关内容〕〔二〕性情偏执,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
.
有偏执病症的民警对大多数人都不信任,总认为领导在监视自己,别人在算计自己,工作中取不合作态度,以防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有焦虑病症的民警平时忧心忡忡,提心吊胆,虽没有明确的恐惧对象和内容,却常常无缘由的烦躁冲动,有的还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胸闷、心慌、多汗。
有人际关系过敏病症的民警总是猜疑或多心别人,常感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会受伤害,不敢与陌生人打交道,难以搞好同志关系、警民关系。
〔三〕自觉健康情况下降,病痛增加,有的还出现轻微精神病病症。有躯体病病症的民警平时经常出现中等严重程度的头痛、头昏、肌肉酸痛或胃部不适,四肢疲软甚至呼吸困难的病症,从而影响精神面貌,工作热情。由此可见,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各级领导的面前,我们应该慎重的分析一下造成民警心理负重的原因,调控民警心理压力的对策以及广阔基层民警心理援助的措施,防止民警队伍中心理隐患的扩散和恶化,从而保证警力的不断加强。
二、民警心理隐患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人没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积极性。但是。心理压力也是一柄双刃剑,过量的、没有调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扼杀人的工作热情,并产生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
〔一〕超负工作产生的工作压力缺少调节与宣泄的渠道。我们的民警,尤其是基层第一线的民警,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心理上积压着日增月累的压力,由于得不到定期适当的调节,又缺少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的宣泄,在生理健康、性格脾气、情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不少不良的影响和变化。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基层民警都反映睡眠缺乏。因为日常的双休、公休经常得不到保证,在工作的间隙,只要有条件,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平时,民警的业余生活单调,较多的集中在抽烟,打牌或夜宵喝酒上,以便提神,或宣泄来解脱些许心理压力带来的不适。不少民警反映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除了吃饭、睡觉和工作,人生已没有其他内容〞,有的民警说自己“对一切都兴趣减退,每天混着不出错就是了。〞也有的民警觉得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坏,火气很大却无处发,“领导面前不敢发,同事面前不便发,家属面前不忍发,群众面前更不能发〞。甚至有些民警百无聊赖的感慨自己“为了几张工资在拼命的工作,但工作以外却只想吃饭睡觉,钱对自己毫无意义,这种无聊的生活多想了会让人想自杀〞。这些民警的反映,显然其中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认识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由
.
此意识到,因为心理压力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宣泄而产生的民警心理抑郁、焦虑、急躁等,会给民警的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
篇七: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问题
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1、本文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
站或个人未经作者协议授权不得转载、转贴、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作者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作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3、个人付费下载本文后依法享有使用权和二次创作权,但禁止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文内容。
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2022年民警不良心理因素工作调研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心理因素的好坏决定了人主观上对事物的态度、观点、取向和承受力,对完成每一项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客观评价目前基层一线民警心理素质的现状,剖析其障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调动基层一线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至于更好地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出当前基层一线民警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面对社会形势发展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和新任务,在思想上准备不足,认识不到位,因循守旧,对于打开工作新局面缺乏信心和勇气;二是面对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长期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产生了疲劳厌战情绪和不平衡心理;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民主法制、人权保障和监督意识的不断增强,感到自身执法素质和工作能力上明显不适应,思想包袱较重顾虑重重,甚至畏首畏尾,担心出现工作失误;四是面对内部管理工作和队伍竞争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五是面对个别人对民警的恶意诬告和打击报复,担心自身正当执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热情和积极性。根据研究,要消除民警上述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入手和三个
结合:四个入手一是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提高民警队伍适应形势、把握大局
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民警头脑,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夯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引导民警正确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自觉转变执法观念,切实端正执法思想,彻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
二是从强化教育训练工作入手,解决民警不知怎么干和担心干不好的问题。要改革警务运作机制,逐步实现由学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由课堂培训到技能训练的转变,由单一培训到战训合一的转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干什么、钻什么”的原则,保证基层一线民警每年都有足够时间参加封闭式警务技能、体能和各类培训,让民警切实做到“说得过、打得过、跑得过”,在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中感到胸有成竹,毫无畏惧,真正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
三是从整合警力资源和调整工作职能入手,切实为基层一线民警减压减负。要打破上下对应的警力配备模式,切实精简机关,整合警力资源,充实一线警力。特别是要真正做强派出所,科学设置岗位和划分职能,让基层一线警力不足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做到科学用警、合理用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警务效益。
四是从建立民警心理关怀制度入手,培养民警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定期分析民警队伍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搞好民警心理调试;要定期开展谈心对话、心理咨询等活动,增强民警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要坚持文化育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警营文化生活,陶冶民警思想情操,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情趣;要切实为民警解除后顾之忧,让民警感受到组织的关爱;要落
实好休假制度,保障民警的正常休息,让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及时得到有效释放。
三个结合:一是目标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目标设置必须体现民警目标的要求和满足民警个人的需要,才会受到良好的激励效果。目标不能制定的过于大或广,一定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而制定,否则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是基础,就是结合以奖金或实物等形式对民警进行的激励,即要着力解决思想问题。精神激励是根本,就是结合以表扬、嘉奖、立功、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对民警进行的激励。队队伍管理中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才会不断提高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才会锻造一支英勇善战、健康稳定的公安队伍。三是民主公正公平原则。本着赏罚严明原则,不论亲疏,一视同仁,不断完善考核奖励办法,让那些“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具有实干精神的一线民警形成单位“标兵”通过学“模范”、树“标兵”等激励机制拉开民警待遇的档次,奖优罚劣,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造福新源各族人民群众。结束语:民警心理健康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从事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了警察队伍战斗力的发挥。作为警察,应该怀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为目标,为以后的工作,为群众的利益,学会自我调节,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海量教育资源请关注作者!
篇八: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各项任
务的重要保证。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
数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qiánliè),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考验和挑
战
。
一、民警(mínjǐng)心理问题现状
公安(gōngān)工作是一项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高风险职业,而随着社会对
警察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基层民警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内心都存在着或多
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综观民警的心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题
:
一是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因为公安工作的
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置身于一线的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据
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陋现象和感受比普通人一生
中见到、感受的危险还要多得多。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
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
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如个别
民警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指标任务,心情本身已经很焦虑,在审讯中又遇
到一些顽固不化、抵触情绪很强的犯人,这时焦虑情绪会达到顶点,因为不能
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的情绪,失去理智,于是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甚至对
犯罪嫌疑人的躯体产生伤害。
二是存在“厌战”的心理。据调查,基层民警具有“怕投诉、怕办案、怕行动”
等三怕心理。一是怕投诉:近年来部分媒体宣传报道时对公安个别负面现象渲
染太多,而对公安正气、积极的一面宣传太少,导致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理
解、不支持,特别是那些受查处、受处罚的人抵触更大,往往出言不逊或为报
复民警而捏造事实恶意投诉,大量的失实投诉给当事民警带来一定的心理压
力。二是怕办案: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安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各
种规章制度越来越多,加之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各单位又相继出台了各项审核
扣分规定。办案民警普遍反映,现在办案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容
易出现疏漏,害怕被扣分或通报批评。三是怕行动: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公安机关组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斗争和严打统一行动。因为工作量大,民警
平时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一旦单位组织行动,基层民警更是通宵达旦,有些民警往往在行动期间连续一个星期回不了家,遇到案件多的时候,甚至有的吃住在单位达一两月,根本无暇顾及家里。“三怕”思想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工作需要激情,因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有些民警发出叹息:“就算是骆驼也有停下休息的时候,更何况人呢?”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使民警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兴趣,很多民警逐渐产生了厌战心理。
三是存在自卑心理和自我否定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民警却夹在“付出承诺却不能兑现”、“做不到又要逞能”的尴尬境地。很多民警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对自己的追求都产生了困惑。同时,随着对提拔任用干部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民警认为在公安机关想要升迁好比登天还难,奋斗了几十年仍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单位的同学一个个地变成科长、主任等。而且因为财政关系,警察的收入与付出差距甚大。基层民警既不能在政治发展上得到满足,又不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相比其他人,民警很容易产生自卑和不平衡心理。有的基层民警对自己的前途进行了精心设计,什么时候入党,什么时候调入理想的警种工作,什么时候当科、所、队长,什么时候购房买车,什么时候有多少存款等,为自己规划了“近期目标”和“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公安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普遍推行任职资格考试、公开提拔、竞争上岗等机制,当个人愿望难以实现时,便怨天尤人,万念俱灰,觉得低人一等,前途黯淡而感到自卑。部分文化素质较低的民警,因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工作力不从心,也产生自卑。长期的自卑心理导致民警出现自我否定,不断出现的自我否定感使得他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民警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和负担,干脆主动调离公安机关或辞职另谋高就。
四是缺乏安全和归属感。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技术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残酷,而因为各种原因,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的生命安全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民警在接受一些高危险的任务时,总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感,很多民警对自身的生命安全感到极大的忧虑,缺少安全感。因为工作的特
殊性,相较于其他单位,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非工作时间都是统一标准,如“五条禁令”等一些十分严格的规定时刻如影随形地束缚着民警的自由行动。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即便是在民警被恶意投诉之后,也很少会考虑民警的感受。很多时候民警要参与一些非警务活动,而这些非警务活动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冲突。在寻求不到解决渠道后,群众很容易把冲突的苗头对准民警,这时单位又往往无法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长期缺乏单位的后盾保障作用,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五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的特点。对于警察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群众间的警民关系。“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或找人或借着亲戚、朋友的名义来说情的大有来之,能办的还好说,办不了的,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来往了,素质差点的还会在背后诬告、诽谤你。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属公安业务管辖的事也跑来找你,一旦民警说“不是我们管辖的,没办法”,他们的一句“你们出面还有什么办不了的,不就一句话吗”,弄得我们的民警左右不是人。有时候,一些来说情没办成事的人甚至把不满情绪直接发泄到民警的家属身上,导致不仅是民警个人甚至影响了家人和亲戚间的关系。很多民警反映,现在一看到亲戚、朋友的电话就紧张,生怕又是说情或托办事的。有些民警甚至在帮人办事时垫付手续费后,因为怕对方误会还不敢向对方要。民警除在处理警民关系外,还面临着与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有的基层民警不善于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遇事不冷静,过分强调自我,长时间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有害身心健康。
篇九: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浅议110接警民警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群众,它不仅是一个服务岗位,更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剑,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110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个以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号码就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有困难找警察”的口号让110更加贴近了老百姓,也使百姓在遭遇危难和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了可依靠的人,110成了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守卫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在现实工作中,110接警工作的紧张性、复杂性、不可预知性使得接警民警经常处于焦虑中,其心理压力超负荷早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这就对110指挥中心的接警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处理各种复杂报警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客观分析目前110接警民警心理问题的现状,剖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更好地完成110接处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10接警民警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成因
(一)110特殊岗位的工作性质所决定接警民警工作压力。110接警工作,是一项充满突发性、紧急性的工作,每一个电话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又都是急迫的、责任重大的,这就需要接警民警在短时间内准确的作出判断,不仅要弄清楚案件的性质、发生地点、人
1
员财产损失情况等问题,还要几乎同时判断所属的警区和需指令的警种,合理的调度有限警力。接处警人员的责任十分重大,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疏忽遗漏或者是判断失误、耽误了一点时间,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接处警人员的神经要时时刻刻处于紧绷状态,工作时间持续相对又较长,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超负荷。此外,接处警工作不能有停顿,工作人员自然也不能有间歇,
倒班制的工作方式也使得接警民警没有固定假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双休日和节假日等与亲友团聚的机会,容易滋生不满情绪。
(二)报警人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给接警民警带来的压力。“有困难打110”这些宣传语已深深植入百姓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第一反应就是拨打110。在群众拨打的110的报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公安机关管辖、受理范围之外的,公安机关无法直接受理,但当公安机关为报警人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时,部分职能部门在休息日无人值班或有人值班时故意推诿扯皮,使得群众办事、反应、咨询无门,只得将希望寄托于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又无法直接为群众办理,从而引发报警群众对110接警工作的不理解,认为110接警民警故意不为其办理,从而失口辱骂110接警民警。其次由于110民警在接警后指令、派发至各警种各警种有根据警情出警等原因,在一些警情较多、或一些警种警力不足时可能无法在报警人报警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从而引发报警人不满,再次打电话到110指挥中心后就责骂110接警民警,或者一些群众在刚刚包报完警后还没到一分钟就继续打电话催促“你们警察到底来不来帮不帮我们解决,不帮我们解决我们就
到上级部门反应……”、“你们警察是干饭的吗……”、“你们警察靠老百姓养着却不为百姓做事……”等等一些不理解和谩骂,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辱骂,使得110接警民警心里备受委屈,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对接警工作有惧怕、厌倦心里。
(三)非警务骚扰给接警民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牟定县是一个有着二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国土面积,据统计,在110接到所有的接警电话中,有效报警占14%,骚扰电话占70%,打错电话号码占16%。在110指挥中心接到的骚扰电话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乱拨打,打通后又不说话,或立即挂段电话,使得接警民警无法判断是否是因为报警人有紧急状况而联系不通,只得一一打电话回去询问,这样无疑增加的接警民警的工作量。有绝大一部分则是喝醉酒的人是在傍晚或夜间拨打110电话要么大骂一番,要么心情不好找接警民警发泄聊天等等。这些非警务骚扰电话大量流入不仅占用了110警务资源,更很大程度的造成接警民警的困扰,特别是大量的夜间骚扰电话,使得接警民警心情烦躁,加重民警心里压力。
(四)一些基层所、队对110工作不理解。110指挥中心是公安机关快速反应的龙头和枢纽,是公安机关指挥者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对各类突发案事件可下达先期处置的命令和出警指令。但在110接警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基层所队的不理解,认为接警民警整天只是坐着接电话,指令出警,不设身处地的为基层所、队民警着想,只是人为的增加所队的工作量。因此,在警情较多的时段,个别基层所、队往往以没有警力为由拒绝出警或处警拖拉。造成报警群众
对110的误解,认为是110没有及时指派派出所出警,产生了报警人催、接警员急、处警人托的现象。
(五)繁重的工作任务给指挥中心民警造成过重的心里压力。在基层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民警还兼职着公安局办公室的工作,收集信息、上报报表、套印收发文件、办文办会、机要通信工作、档案管理工作、110接警值班等都是指挥中心民警的日常工作,民警在值好110班的同时还要做好公安局办公室的其它工作,使得部分民警一到自己值110班时就感到紧张,一心二用,值班的同时心里还想着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因而有时会顾此失彼,要么110值班时疏忽造成接警、指令错误,要么遗忘办理自己手头上一些紧急工作,造成重大的工作失误。其次由于指挥中心警力有限,民警值班频率较高,有时一星期内就会有4晚上的夜班,使得民警心里压力过重,滋生一些疾病,从影响了民警身心健康。
二、110接警民警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压力。首先要搞清自己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是哪些问题使自己产生了压力,积极乐观的面对压力,而后进行问题应对,即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问题解决了,压力自然也就减轻或消除了。
(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当你陷入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为冷静的知心朋友、同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发泄出来等。当然,情
篇十: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公安民警心理状况分析
摘要:警察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因而,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无疑是一名警察人员必备的因素之一。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将意味着潜在的灾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造成警察心理缺陷的原因不外乎心理失衡、矛盾心理失调、逆反心理失控等。面对如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警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指导、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工作要求上加以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警察心理不再是问题。关键词:心理压力分析措施一、对现有的警察心理压力大的描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和压力,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精神的危机,如极度的紧张、焦虑、抑郁、孤独都有可能使人陷入穷境、困境和绝境。而个人生活的失意会形成公众各种潜在危害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们,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压力与危机,一旦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有可能引发悲剧的发生。
前不久看过一个影片,描述的是一个警察在开枪击毙匪徒时误伤一儿童,从此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握枪手就抖个不停。当然最后警察还是找回了自信,但警察的心理问题却引发了我的关注。在百度中敲入“警察心理”四个字眼,马上浮现出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例,值得人们深思。
2002年1月7日中午,陕西韩城矿物局公安处治安科科长李辉、公安处刑侦科科长韩念及韩8岁的女儿被枪杀。8日早9点20分,面对公安武警设下的天罗地网,嫌疑犯向卫国绝望的自杀了。据称,向卫国由于职务方面的原因与科长李辉和刑侦科长韩念存在恩怨,故酿成这场悲剧。惊天大案发生后,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无情的事实:向卫国存在严重的精神疾患。1999年的春,某市两名民警在执行完任务后已是华灯初上,俩人步入一家小饭馆,他们谈起工作;谈起国家突发事件失约而惹恼女友;谈及郁积在心头的不快和苦闷……,两人越说越觉得心灰意冷,于是相约互相开枪打死对方。“砰!”一声枪响后一名民警应声倒下,另一名民警在枪响后突然惊醒,看见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他猛然意识到自己撞下大祸,于是赶紧拨通了急救电话。可是在把战友送往医院途中,他也开枪自杀了。1997年发生在四川泸定的“赵春林事件”也是公安民警的心理压力未能及时缓解酿成的悲剧。民警赵春林在调解一起群众纠纷时,遭到其中一方家人及亲友的野蛮纠缠,无理漫骂和围攻殴打,未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酿成开枪打死10人的恶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极恶劣的影响。还有陕西某派出所教导员的自杀事件。面对这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我们在扼腕叹息与痛惜的同时,更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对现如今警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警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巨大的压力考验着我们每一个警察。我们知道自杀往往与压力过大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压力就是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进行释放。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看,过高的压力已经成为危机警察生命安全的杀手。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使警察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继续发展就会演变为抑郁,如果无法驱除抑郁,就有可能出现自杀现象。警察的心理压力郁积到一定程度而酿成悲剧已不是孤立的个案。正如每个人的活动都是由心理支配,巨大的压力固然有我们体制和工作性质方面的问题,也与其心理素质分不开的。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运动员,影响
他们出成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品质。前两项达到以后,主要就是一个心理问题,决定一个运动员能否成为冠军就是看他的心理素质如何。同时,我们的警察能否胜任除了体能和基本技能以外,关键还要看心理素质,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再好的技能也会发展失常。
面对当今警察心理压力太大的局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期望心理。期望心理是希望通过现实特定的目标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这种心理具有双重性。从积极意义上说,期望心理是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基础,是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动力,没有期望就谈不上进取;从消极意义上讲,违背客观实际的期望心理又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一旦期望的目标不能得到实现,人们就由期望变成了失望。由于人都是有追求的所以期望心理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安全的需要”是其中一个层次。警察是满足公众安全需要的最佳载体,公众对警察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和信任。在公众心目中,警察应该是正义的化身和完美的名词,而一个警察的某些行为不符合公众的需要,甚至个别警察作出违法违纪行为,就极易出现心理学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效应。因此,我们一直看到只要警察群体中一个反面典型,就如同一个重磅,立即在公众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形中对警察造成了巨大压力。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警察还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张晓客说,相较于其他行业,公众对警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源于深层的社会心理需求。(二)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指对于事物难以取舍的心理状态。在现实中,矛盾心理之所以能成为干警中较普遍的社会心理,是因为在这一期间,旧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而新的体制的成效还没充分显示出来。警察们要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工作与休息的冲突,压力大、繁忙而无人理解,“就警察而言,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警察。”在接受《东方周刊》采访时,中国人们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副秘书长许新源如是说。生命权、人格权、名誉权、休息权以及合法取得报酬的权利,其中以休息权被侵害最为普遍。另一方面,虽然警察工作两很大,但实际收入却和经济学的“高付出、高回报”的规律不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让警察保持良好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按照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人们总是通过横向比较来判断是否公平。因此,如果不能随工作量的提升而提高实际收入,则心态失衡的压力会始终存在。在这过程中,成就与问题相伴,正效应和负效应相随,在加上主观的某些原因,使不少干警的心理处于矛盾的状态。(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以对社会正常运行的状态发生怀疑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之所以产生,从客观原因上讲,同社会风气不正常、利益分配不合理有关。从主观上讲,同人的偏激情绪有关。主要表现:一是好奇。二是埋怨。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反感,对许多事情不热心,不参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亨延顿在其研究现代化的专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有一句名言:“现在性的进程产生稳定,但现代化都会引起不稳定”。这同样适合社会心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引起某些不稳定。除了恋爱、婚姻、消费等常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困扰,以及工作调动、内部关系等工作压力外,警察因工作需要大量接触社会“异类”和阴暗面,长此以往必将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从而使其思维、性格和情绪等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警察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与家人无法步调一致;顾及家庭少,与家人感情难以完全融合;时刻处于危险地带,给家人无限的担心等。有调查显示,中
推荐访问: 110民警心理问题例子 民警 心理问题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