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20篇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 作者:张现丰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2期 【摘要】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内容主要有六大亮點,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2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
作者:张现丰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2期
【摘要】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建设内容主要有六大亮點,即提供媒体整体规划、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业务流程整合以及平台运营和推广。在建设技术方面,平台使用光磁一体存储设备为建设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文化内容进行搭建,以“大数据、大文化传播营销为基础”为基础,深度融合“报、网、微、端、屏”资源,整合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类媒体平台,并根据政府、企业及个体客户的需求,面向全媒体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全媒体业务整合媒体整合平台运营推广视频转码分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我国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更是提出了“建设产品传播营销大发展,影视剧先行”的口号。影视产业在产品传播营销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影视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影视内容资源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手段之一,平台将中华优秀原创影视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管理和发行,实现优秀原创影视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是推动原创优秀影视文化资源传播的创新工程,对促进新兴产品传播营销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全媒体传播营销平台解决方案
1.1目标
利用先进的微服务架构和光磁一体存储设备,搭建集纸媒、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全媒体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与文化行业结合,不断挖掘数据价值,解决用户需求,从而促进全新媒体健康发展,并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全媒体传播营销服务平台针对影视作品的发行推广环节,构建影视内容资源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分类集聚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节目等视频内容,推广到移动运营商、广播影视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视频运营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个融“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为一体的影视作品发行推广服务平台,将各模块集成到影视作品发行推广服务平台中。为中小微文化企业作品提供推广服务,提升中小微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1.2主要内容
1.2.1平台研究内容
平台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六大亮点业务展开,即提供全媒体整体规划、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业务流程整合以及平台运营和推广。
业务一:提供丛媒体整体规划服务。依据服务的安全性、共享性和效率要求,取舍本地服务与云端服务的构成比例,向用户提供全媒体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业务,包括向用户提供复杂信息处理方案、内容版权控制方案、用户参与方案、实时性信息方案求以及业务运营方案。
业务二:提供文化多元内容业务。平台上汇聚了华录新媒多年来积累的文化资源,拥有在视频、音频、影像、票务、戏曲等海量文化资源,并于国内外多家文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元文化内容。
业务三:文化平台构建业务。为用户提供全媒体平台搭建服务,实现融媒体内容生产,适应多渠道、多终端的传播特点和分发要求;适应制作主体多元化趋势,解决不同厂家制作包装工具通用化问题,实现更丰富的制作手段、更多样的特效制作;强调用户主导、需求驱动、按需服务、即用即给,驱动制作平台向整合资源服务模式转变;建立私有云、专属云及公有云之间同步一致的联动机制,实现桌面编辑和移动编辑,提升节目制作效率;按需定制业务流程模块,通过智能引擎驱动传统媒体节目和新媒体内容制作业务。
业务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原有文化地图、活动预订、数字资源共享等产品基础上,完善在文化场馆运行监测、线下文化终端设备、文化设施效能管理、群众文化需求调研、文化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应用,设计行业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
业务五:提供文化业务流程整合服务。业务流程整合的主要模块有对文化内容全方位采集、文化内容全方位管理、文化内容全媒体生产、文化内容全业务发布、文化业务全平台管控以及用户全方位服务六个方面提供流程整合。
业务六:提供平台运营和推广服务。包括跨平台的统一用户认证,内容投放效果、APP下载量、用户活跃度等大数据统计分析,多功能广告管理以及权限、频道、服务、日志、APP推送管理等功能,为用户平台运营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实现特殊资源的增值利用。
1.2.2技术亮点
技术建设,平台围绕融媒体整体规划、文化业务流程整合、文化多元内容提供、文化平台构建、平台运营和推广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六大亮点业务,进行技术服务搭建。
平台层和工具层秉承开放性设计原则,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平台服务能力,采用微服务设计理念。平台采用分层设计。
平台整体规划分为五大部分,二个特色微服务设计理念、光磁一体化存储加云部署模式;
(1)文化多元内容提供;
(2)平台构建融合;
(3)公共文化服务;
(4)文化业务流程整合;
(5)平台运营及推广;
(6)采用微服务技术细化业务功能,实现精细的业务弹性伸缩;
(7)光磁一体化存储;支持公有云、私有云部署。
技术特点:
1、微服务架构
以分布式云为核心,采用微服务架构,基于SpringCloud,支持分布式服务发布、服务注册发现、服务调用、配置管理、调用链跟踪等功能,实现跨终端、跨平台、跨数据库、跨架构的使用。
1)支持高可用
a.微服务组件支持高可用,保证微服务环境稳定运行,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b.支持微服务快速、稳定的实例部署;
c.提供可视化性能监控,快速定位错误,找到瓶颈点;
2)多租户
a.租户拥有成员和独立的微服务环境;
b.根据不同的企业使用场景,租户用作项目、团队或产品线的划分;
3)Kubernetes容器化调度
a.基于AlaudaKubernetes,提供标准的Kubernetes容器编排、实现容器应用的自动化部署和管理
b.平台架框当中系统层五大系统,运行在微服务之上,服务能够进行多租户管理,租户是指多组不同的应用或者用户同时运行在一个基础资源池之上,实现软件、硬件资源的共享,为了安全需求,平台需要提供资源隔离的能力。包括权限控制、网络隔离、Router隔离、物理资源池隔离。采用微服务架构不仅高效可靠、支持海量容器秒级启动,还可以支持容器的异常恢复和自动伸缩以及支持跨可用区的容器调度。
c.在性能上,简单易用,可一键创建容器集群;基于容器的一站式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支持图形化界面和OpenAPI。
2、光磁一体化存储+云部署
全媒体平台可运行在公有云,也可以本地私有云部署;本地存储采用光磁一体存储,支持容量超3PB的数据存储。
全媒体平台制作、发行、播放、流通等领域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对数据存储,光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以蓝光存储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引入磁、电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与蓝光存储深度融合。实现了国际领先的光磁一体;运用了云存储技术,借助华录集团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具备先进性和独特性。云平台与蓝光存储结合,保证数据安全,具备创新性。应用开发集成平台提供容器和函数计算模式,有一定前瞻性。
主要指标有:
1)容量3PB
2)本地存储、磁带、蓝光存储
3)数据保护、容灾
4)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能够长期保留数据
参考文献
[1]曾姝.媒介融合趋势下的舆论形成机制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0年08期
[2]乔新玉.媒介融合: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J].青年记者,2010年35期
[3]宋中兴.融合媒体技术一体化的综合应用——移动直播制作浅析[J].《现代电视技术》,2017年
[4]周敏,蒋晓峰,丁小峰,宋海波.融媒体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应用[J].《現代电视技术》,2016年第5期.
篇二: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调查研究
陈云霞【摘要】精准扶贫是促进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典型贫困案例和扶贫措施的调查研究,肯定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即政府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建立贫困户综合性识别标准;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谨慎规定贫困户的优先身份;正确处理社会救助和贫困户扶持之间的关系;解决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期刊名称】《民族学刊》【年(卷),期】2017(008)003【总页数】7页(P19-24,101)【关键词】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科技创新;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作者】陈云霞【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8四川藏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的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四川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是全面深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藏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面对自然条件差,地方财政困难以及扶贫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存在提升和改善的空间。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四川藏区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精准扶贫政策法规和相关数据材料,对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完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论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7-8月间,在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①就藏区精准扶贫实效进行的调查研究。调研人员利用能使用藏语沟通的重要优势,以个案访谈、项目走访、部门咨询等方式,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甘孜州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18个县(市)都是省级重点贫困县。[1]除州府康定外,甘孜州各县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旅游业与传统的农牧业。项目调研地主要选择甘孜州精准扶贫中按产业扶持划分的“南线”各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一)四川藏区致贫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四川藏区基本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致贫因素,调研预设了四项确切性致贫因素和一项开放性致贫因素,即自然环境、教育状况、疾病或意外、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原因。调研数据显示②:疾病和意外是四川藏区致贫的首要因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也是禁锢四川藏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思想观念落后、传统产业经济效率低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四川藏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总体上看,当前四川藏区多数居民虽然不算富裕,但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然而,若家庭成员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件或自然灾害,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就会面临严重困难,导致贫困或极度贫困现象。(二)四川藏区典型贫困案例分析调研组共收集了28个典型贫困案例。这28个不同贫困家庭都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共同性特征,或简称为——家有“三有三无”人员。“三有”的具体内容:一
是家有病患,或瘫痪,或残疾,或体弱,或多病;二是家有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三是家有多个儿女需要上学。“三无”是指家庭无劳动能力,无工作岗位以及无稳定收入。分析四川藏区典型贫困案例可见,四川藏区居民的“家庭负担”常常成为其能否维持最低标准基本生活的临界点。28个典型案例涉及的贫困家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这一社会基本救助形式提供了更有广度的参照标准,急切呼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四川藏区扶贫措施汇总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多项具体措施。第一,贫困村的“五个一”,即有一个领导联系、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组、一个第一书记和一个农业技术人员。第二,精准扶贫“六个有”,即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的“六有”大数据平台。第三,精准扶贫措施的“五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等。四川藏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具体内容如下③:“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具体措施包括:种植葡萄;建立蔬菜大棚;青稞、土豆等农副产品加工;牦牛意外伤害保险;小额信贷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具体措施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移民搬迁,整村建设和新村扶贫方案等。“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生活补助。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包括:减免挂号费、就诊费和体检费等;救助大骨节病和医疗保险等。四川藏区精准扶贫措施与四川精准扶贫策略高度稳合,除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救济式”扶贫外,同时体现了“开发式扶贫”的诸多努力,如“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包含的种植葡萄,蔬菜大棚项目,青稞、土豆等农副产品加工,牦牛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小额信贷工程等。
(四)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实效的简要评价四川藏区居民对精准扶贫实效的评价可概括为:“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整体状况较好,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可提升和完善之处,主要包括:一是贫困户的识别仍存在不公平、主观性强等问题;二是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三是存在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包括部分居民对国家扶贫政策不了解,边远地区难以享受扶贫政策等。四是短期精准扶贫措施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并非根源性贫困问题的解决之道。四川省委省府高度重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系列政策法规构筑了四川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2012年3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5年7月8日,省委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系列文件为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工作指引。(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1.四川藏区重视精准扶贫制度建设2015年4月1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④,为四川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是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然地遵循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宏观策略和制度依据。同时,四川藏区具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特色,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和致贫因素决定了其精准扶贫措施具有的独特选择性。2015年5月21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该条例是四川藏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表现。2.四川藏区旅游扶贫初见成效世界闻名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藏族传统文化和以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四川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具有的成本较低、适用性强、产业链长、涉及
面广等特点,使发展旅游业不仅充分调动了藏区居民的参与性和创业潜能,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等问题。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瓶颈的逐步突破,农牧民旅游收入不断提升。2015年,四川藏区实现旅游收入近393亿元,带动13万农牧民增收。[2]2016年4月,甘孜州出台旅游产业扶贫专项方案,确定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扶贫、旅游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推进旅游扶贫。甘孜州黑水县试点村依托国家4A达古冰山景区,积极探索“景区管委会+公司(旅行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与周边大型景区同步发展格局。稻城县桑堆试点村依托亚丁景区和高原藏族文化,大力探索“政府主导+合作社经营+农户入股”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由一个试点村带动一个乡全面推进旅游发展的扶贫格局。3.四川藏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传统农牧业生产效率低,缺乏新的支柱型经济产业是导致四川藏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传统救济式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具有返贫率低,脱贫致富可持续的明显优势,能解决贫困的根源性问题。2013年,四川省委从藏区资源丰富、生态脆弱的实际出发,取消藏区各县GDP考核和排名,围绕“绿色”着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四川藏区培育村级主导产业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四川藏区累计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101个、家庭农场150个,覆盖大部分藏区,带动贫困户千万家。红原县民俗村的农牧专业合作社颇具产业规模,带动全村十多个贫困户增收致富。泸定、乡城现代农业重点县和康定、理塘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正加快推进,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此外,四川藏区还通过多次组织参加科教扶贫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居民脱贫。人才兴才能产业旺。为给产业发展增添人才动力,2016年四川省多次组织
藏区群众参加就业和产业发展相关培训,培育少数民族产业带头人,促进藏区产业持续强劲发展。[2]同时,四川藏区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310亿元,所有无电户顺利通电;公路总里程超过4.5万公里,机场增至4个,形成通达便捷的交通骨架;牧民定居行动和藏区新居建设共建成新居14.2万套,近70万农牧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二)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问题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通过四川省和四川藏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四川藏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68万人,这是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然而,笔者认为四川藏区精准扶贫还存在以下不足:1.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创造性措施不足调研数据显示,四川藏区开发式扶贫的影响不足,扶贫措施整体上仍属囿于发展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传统救济模式”。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中确定的旅游扶贫和产业扶贫措施有待深入。四川全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50万人以上。[4]旅游扶贫是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特色之一。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四川共有13个项目入选,⑤但四类13个项目中没有一个四川藏区的项目。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四川藏区旅游扶贫措施还可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2.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常规工作还需狠抓落实调研数据反映的贫困户识别难题,以及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等,与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宏观策略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高度一致。精准扶贫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其中,扶贫对象精准和项目措施精准是前提和核心。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宏观策略已定,精准扶贫成效的关键在制度落实,即“最后一公里”,是“到村到户到人的问题”。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工作核心即是常规工作的狠抓落实,并着力
解决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扶贫措施的精准选择;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的辩证统一,以及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等问题。无论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是农村贫困户(村、片)的帮扶制度,其本质都是一种无需对价的稀缺资源给付,即稀缺资源的免费获得。因此,贫困户身份本身成为追逐的资源,并导致权力侵入的风险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争议或质疑,由此引起精准扶贫工作的普遍性难题。(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难题为实现政府主导下资源分配的正义性,精准扶贫演化成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问题,亦成为导致社会问题的第一个风险点。《康乐县“8·26”特大故意杀人案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明确承认“对扶贫政策的落实不完全到位”是该案件的深刻教训之一。⑥具体表现为,基层组织在贫困户识别和退出过程中有简单化操作的问题,仅用收入作为衡量标准、用村民投票方式决定是否享受低保,没有综合考虑村民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粗糙,缺少对村民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等。这种现象在四川藏区也一定程度存在。就现有的制度依据和工作实践看,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户的实质性标准;二是贫困户的程序性认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八条规定,农村扶贫开发以年人均纯收入在省扶贫标准以下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对象。实践中,这一规定通常以年人均纯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作为评定标准,最后综合政府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和群众评议结果确定。就贫困户的程序性认定而言,《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条规定,贫困户由农户申请或者由村组推荐,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规定,虽看似清晰,却难以避免和解决如下难题,尤其是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差别不明显时。1.四川藏区精准扶贫中存在权力性挤入现象,即基层权力滥用导致的暗箱操作和
优亲厚友,使村干部和相对富裕家庭挤占了低保户和贫困户名额。多地调研中,都有群众反映这一问题,他们认为贫困户识别不公,主观性太强。2.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客观上难以避免部分贫困户被排除在外的现象。农村多数居民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接近,或者说难以比较。当国家给定的低保户和贫困户的数量少于实际需要最低保障和扶贫帮扶的农户数量而无法做到全部帮扶时,必然会出现部分贫困户被排除在外的现象。政府扶贫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财政实力。虽然精准扶贫有“应扶尽扶”的一般要求,但与“名额到村”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3.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村民投票表决”的不足。多数农村尚不具备简单民主的条件。村落多是由宗族发展而来,一个村落生活的人往往沾亲带故。血缘有远有近,关系有疏有亲,或者一个村里有多个姓氏时,就会形成派系,村民们自然会倾向于自己的宗亲。同时,村民评议还可能存在因邻里关系不和谐,真实贫困户自身信用或能力不足导致的社会评价度低等问题。4.村民委员会审查和基层政府部门审核和审定工作“简单化”和“去责任化”现象。比起政府工作人员认定,村民评议可能更符合村民观念和喜好,成本也更低。同时,村民评议还是村镇工作人员避免自身麻烦和责任的一种工作方法。这导致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政府部门简单地认可村民评议结果以避免承担责任现象。5.随意扩大贫困户认定的优先标准。“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工作方针。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的帮扶是基于农村居民囿于自然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制度支持,而非基于社会身份或贡献的奖励或激励。因此,贫困户认定过程中,应避免随意扩大贫困户认定的优先标准。(二)完善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1.政府向社会购买扶贫服务。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与投入成本密切相关。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的精准认定,需要获得村民普遍认可的严格的收入记账体系和定期的专业性收入统计,而这一要求对于四川藏区基本没有可能。精准扶贫工作最终都落到乡镇一级,而多数乡镇没有人力资源落实好这些工作,极易造成落实不到位和落实偏差。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扶贫服务,既可以弥补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的不足,又可以缓解政府和社会的潜在冲突风险。2.建立贫困户综合性识别标准。调研数据表明,农村居民的家庭负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仅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作为确定贫困户的惟一标准,欠缺一定的合理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九条,明确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健康、教育、住房等因素纳入贫困户识别标准的综合性模式,更具有合理性。3.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与普惠性措施相比,个体扶持或精准到户更需要体现公平正义,也更容易引起纷争和质疑。相反,能促进村社整体福利的“精准到村”更能获得农村居民的整体性认同,也更易产生脱贫致富的可持续性效应。精准扶贫实践中,村社道路硬化,道路防护建设,文化广场、村级幼儿园和科技培训项目等,就比家庭扶贫项目、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或物资补贴项目等更容易获得普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可以获得辩证统一。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宜建立“特困户+整体受益”优先模式:精准扶贫措施直接到达特困户,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条件;对居民家庭经济条件相差不大的村,优先安排能导致整体受益的扶贫项目,同时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贫困户的帮扶。4.谨慎规定贫困户的优先身份。贫困户优先身份的确定,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即扶贫制度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扶持扶贫对象中的军烈属、残疾人、失独家庭和少数民族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规定,对扶贫对象中
的老干部、老党员、老积极分子、劳动模范、军烈属、残疾人、计划生育户等特殊群体给予优先扶持。我们认为,作为政府无偿分配稀缺资源的扶贫制度,其正当性基础体现于其立法宗旨之中,即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⑧因此,确定贫困户的标准即是农村居民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和负担等因素,而不宜依据扶贫对象的社会贡献或政治身份。否则,贫困户名额有限的情形下,层层优先身份之后,真正的贫困户就难以获得相应的帮助。对于具有特殊身份或特殊贡献等情形人员的帮扶,宜通过完善社会相关救助和保障制度予以实现。5.正确处理社会救助和贫困户扶持之间的关系。虽然导致农村贫困户产生的因素中,家庭“三有三无”⑨现象是重要原因,但疾病、养老、教育等普遍性问题,实需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保障制度予以落实,并建立起常态化的有效机制。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精准扶贫对象才将“具备劳动能力”⑩作为必要条件之一。符合这一条件,“开发式扶贫”才有可能。这也符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指导思想:即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6.解决精准扶贫地方性规范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推进扶贫开发法治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立的实施精准扶贫的政治和法治保障之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是扶贫制度的正当性保证。完善扶贫开发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扶贫开发条例和民族区域自治规范,是扶贫开发法治建设的前提。然而,有关农村扶贫开发的地方性法规或民族区域自治规范不应违背农村扶贫开发制度的一般原则,必须审视和保证自身的合法性。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工作,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等全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为指引,极大地帮助了四川藏区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策略已经完成,其扶贫实效的改善依赖于精准扶贫工作如何落细、落小、落实、落地。落实这一细化目标的诸环节,以下几点亦需明确:第一,客观评估农村扶贫与社会救助各自的制度功能,使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对分离,以实现不同制度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开发式扶贫,尽可能改现金发放为项目支持、技能培训、教育帮扶、科技助推、资源转化等。第三,符合社会救助的情形,除医疗、教育、灾难、特困户等救助因事而行外,基于现有贫困户的建档立卡,不断缩减和分化贫困户的基数,将符合社会救助情形的贫困人员按社会救助或社会保障的有效形式处理。第四,提高四川藏区农牧业扶贫项目的集约化经营程度。以贫困户为单位的扶贫方式难以获得可持续脱贫的效果,导致返贫率居高不下。四川藏区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贫困村的整体推进上,并同时对贫困户给予适当照顾,如安排工作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五,探索和开发更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扶贫开发方式,更多更好地导入科技创新对扶贫的引力,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正义。注释:①四川省甘孜州的调研地点包括丹巴县、乡城县、理塘县、巴塘县、得荣县和稻城县;阿坝州的调研地点包括红原县和若尔盖县。②疾病主要包括:大骨节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结核等;教育状况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普遍低,教育基础设施设备差,师资缺乏、教学水平较低等;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雪灾、寒灾、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③受“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影响,地震灾区部分居民的生活陷入贫困,国家通过救灾救助解决了一部分。④条例不仅弥补了国家层面农村扶贫开发法律规范缺失的不足,也是全国第一个具
有精准扶贫意义的地方性法规。⑤具体包括: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4个,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3个。⑥康乐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康乐县“8·26”特大故意杀人案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康乐县人民政府网,访问时间:2016年9月20日。⑦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引出的问题可能有:以甘孜州和阿坝州为主体的四川藏区,尤其是具体到村社,非藏族居民可能成为少数,对其应同等对待,还是优先,抑或次之?⑧详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一条。⑨“三有”:一是家有病患,或瘫痪,或残疾,或多病,或体弱;二是家有老人且生活不能自理;三是家有多个儿女需要上学。“三无”是指:无劳动能力,无工作岗位,无稳定收入。⑩详见《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8条,《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7条第3款。实践中,往往没有全面落实这一前提条件,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十条规定,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为贫困人口。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当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当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国家层面的扶贫开发法律规范缺乏的情况下,当前扶贫与社会救助措施之间存在重叠和交叉。也可以说,目前贫困户扶持的诸多做法仍是我国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不完善情形下的临时性措施。
【相关文献】
[1]龚薪友.甘孜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DB/OL].(2017-4-20)[2017-0415]http://www.scdjw.com.cn.[2]刘裕国,张炜,张文.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N].人民日报,2016-08-24:1.[3]刘裕国,张炜,张文.四川藏区,脱贫奔小康不落一户[N].四川日报,2016-08-25:1.[4]朱丽.全国旅游扶贫示范,13个四川项目榜上有名[N].四川日报,2016-08-24:16.
篇三: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追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为集团新闻业务的战略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媒体直播引发的思考
张先国;张剑
【期刊名称】《新闻前哨》
【年(卷),期】2013(000)008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张先国;张剑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CompetitionandCooperai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媒体直播引发的思考◎张先国张剑近年来,“全媒体”一直是传媒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从最开始,新华社记者一边写稿一边拍照一边出镜的“草根”全媒体,到十八大上,网媒记者头戴高清视频设备,一手持相机,一手发微博,蹲下打开笔记本就发稿的“现代”全媒体;从过去只能在《湖北日报》上看文字图片,到现在拿起手机扫二维码看视频:从以前大段时间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到如今碎片化时间,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资讯,分享互动。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全媒体报道手段日趋多样、报道内容日益多元、媒体界限愈发模糊。传统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属性,在网络媒体形态下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拥有18般武艺的网络媒体,如何插上“全媒体之翼”脱颖而出?全媒体报道,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的“堆砌”,应该是各种报
道方式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下面以今年5月份,湖日报传媒集团一次大型的全媒体报道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传媒业务转型的积极探索。2013年5月18日22时,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阳高架桥成功实施拆除爆破。该工程因是已知的国内外最长城区桥梁实施爆破拆除方式,以及丁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服役时间短等因素,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世界桥梁第一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派遣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的50多名编辑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图文、漫画、评论、社区、微博、专题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此次尝试为集团传媒业务向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4月中旬,荆楚网从有关方面获悉,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将于5月对沌阳高架实施爆破拆除。该桥长达3.476公里,是国内外已知爆破瞬间全景将采取爆破方式拆除的最长桥梁。同时,该桥下方预埋管线多,离周边居民和社会生活区近,地处武汉“西大门”要冲对交通环境影响大,加之服役时间不长、质量存疑、规划不尽科学等原因,必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彰显新闻生产实力,锻炼全媒体队伍的重大报道机遇。4月下旬起,荆楚网、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从各相关业务部门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了报道专班。其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指挥策划组,确定了两大传播主题:即世界桥梁第一爆”的报道主题,重点突出工程技术的难点,展示中国工程技术自信:“湖报集团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的新闻业务主题,重点突出“全媒体”概念,吸引业界广泛关注。5月起,不断改进和细化报道方案,组织了多次现场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5月18日,爆破工程实施现场、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均设立了现场报道指挥部,每一次直播、每一轮发稿均有领导严格把关、及时传2013年第8期35CompetitionandCooperai◎张先国张近年来,全媒体”一直是传媒界探讨的
热点话题。从最开始,新华社草根全媒体,到十八大上,网媒记者头戴高清视频设备,一手持相机,一手发微博,蹲下打开笔记本就发稿的现代全媒体;从过去只能在《湖日报》上看文字图片,到现在拿起手机扫二维码看视频:从以前大段时间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到如今碎片化时间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资讯,分享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全媒体报道手段日趋多样、报道内容日益多元、媒体界限愈发模糊。传统的报纸、电视和电台属性,在网络媒体形态下融合度也越来越高。拥有18般武艺的网络媒体,如何插上全媒体之翼手段的堆砌应该是各种报道方式2013年5月日22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阳高架桥成功实施拆除爆破。该工程因是已知的国内外最长城区桥梁实施爆破拆除方式以及丁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服役时间短等因素,备受社会关注,被誉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派遣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的50多名编辑记者,充分利用视频、图文、漫画、评论、社区微博、专题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报道。此次尝试为集团传媒业务向全媒体转型迈出了坚实一步。悉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将于5月对沌阳高架实施爆破拆除。该桥长达3.476公里,是国内外已知该桥下方预埋管线多,离周边居民西大门要冲对交通环境影响大,加之服役时因必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彰显新闻生产实力,锻炼全媒体队伍的重大报道机遇。4月下旬起,荆楚网、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从各相关业务部门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了报道专班。其中,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了指挥策划组,确定了两大传播主题:即爆的报道主题,重点突出工程技术的湖报集团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的新闻业务主题,重点突出”概念,吸引业界广泛关注。组织了多次现场分块演练和合成演练。5月18日,爆破工程实施现场、荆楚网和集团新媒体中心办公室均设立了现场报道指挥部,每一次直播、每一轮发稿均有领导严格把关、及时传年第8
期35播,确保了此次报道的成功。二、全面策划,细致部署,合理调配针对此次报道和传播的主题,报道组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对传播内容、传播手段、舆论引导、网络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均给出了清晰的任务,注重了报道力量的合理配置,并责任到人。如将报道分为3条主线:爆破前的工程进展、爆破当天现场直播、工程延伸报道,逐一细化。直播当天,将此次报道内容具体分解为:文字报道(含新闻和评论)、图片报道、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微博及社区报道新闻漫画、网络专题、手机报道(含手机报和新闻客户端)、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等10个方面。其中,除客观反映工程进展,牢牢把握爆破瞬间的新闻报道外,注重了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防止出现报道偏差。荆楚网新闻评论中心围绕“城市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少一些败笔”、“沌阳高架爆破的工程技术展现中国自信”、“江城明天会更好”等话题组织多篇新闻评论;东湖社区将网友关注的焦点从大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年限问题,转移到爆破工程实施难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重振汉阳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上来。后期效果显示,上述舆论引导颇有成效。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重点部署在爆破现场附近。对图文、视频、无人机、微博等人员,按工程环境情况从北到南自西向东,南高到低,从空中到地面,从空旷区域到人群聚居区均作出了合理安排,确保不同场景、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时段都有报道人员和报道内容。三、多次演练,充分准备,保障到位5月上旬至中旬,各相关部门和报道小组按照报道方案,分昼夜、晴雨组织了5次以上的分块演练和合成演136新闻前哨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调整报道点和报道人员,以实现最佳报道效果。对报道装备、材料、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提前一周准备报道装备,联系华安科技、中国联通等信号传输合作单位,积极争取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安科技派出多名技
术人员现场安置价值4000万元设备:中国联通准备了20块3C上网卡、l辆通信应急车;武汉市政集团提供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工程技术资料。另外,荆楚网综合办努力保障采访用车,并为前方报道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编辑记者的后顾之忧。翻、勇了担当,敢于荔:i搏,克难备迹5月18日,荆楚网和新媒体中心向前方派去了30多名编辑记者,含图文微博18人、视频16人。因现场安全管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安、交管部门对邻近爆体的楼宇和场所进行了多次清理。前方记者有的对其严正交涉,拖延时间,赖着不走;有的与其玩起了“躲猫猫”,屡次被逮,屡次逃脱、躲藏;有的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打动报道点的居民为之掩护,为最终完成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视频直播前方小组坚守某小区,任公安人员多次催促清场,并欲强制带离,大打权利牌、亲和牌,做到了岿然不动,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五、发布有序;传播有力.效显显著本次报道科学安排报道内容和报道顺序,基本思路是:分块直播,聚合呈现,立体发布。视频直播(含无人机航拍)分4轮进行:13时、15时30分、17时30分、21时30分(持续至22时爆破);图文直播分3轮进行:17时30分、20时、22时:微博和社区报道、专题报道贯穿始终:评论、漫画、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报道方式配合发布。截至5月19日2时,视频直播累计发布80分钟,图文直播发布近30篇文字稿160余张图片,微博60多条。其中爆破新闻主稿被转发了70余次,爆破瞬间视频仅在新浪网上就被转发1.5万余次。爆破当天图片摄影小组共拍摄照片500余张,编辑采用162张,共计21组图,截至20日15时,图片累计点击量超7万,爆破瞬间组图点击量超3万。爆破当天,荆楚网发布46条官方微博,累计325条转发,152条评论,单条最高转发129次,评论25条,湖北日报发布12条官方微博。东湖社区发布的直播贴文浏览量达24005次,回复192个。无人机航拍的
多段视频(含演练)也在网上受到热捧。5月18日22时至19日下午,本次报道的图文、视频内容被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首页设置为头条或推荐。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沌阳高架爆破专版中,均使用了荆楚网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央视网发布了荆楚网的现场有关视频。央视、新浪湖北、湖北经视、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荆楚网微博内容和照片,全媒体报道直播的方式引发了新闻同行的广泛关注。直播报道更是引发网民关注,大量网友通过微博和社区跟帖评论:网友“fangruiwei”称赞“世界第一,这个大气,武汉终于高调了一次”,网友“汉江风月”表示“真给力”。还有网友大赞荆楚网网络直播很拉风,无人机首秀很霸气,“新媒体时代势不可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次进行大型全媒体报道,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这次大练兵,我们初步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并为以后进行大规模全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迫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为集团新闻业务的战略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j7二全面策划,细致部署,合针对此次报道和传播的主题,报道组制定了详尽的报道方案,对传播内容、传播手段、舆论引导、网络互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均给出了清晰的任务,注重了报道力量的合理配置,并责任到人。如将报道分为3条主线:爆破前的工程进展、爆破当天现场直播、工程延伸报道,逐一细化。直播当天,将此次报道内容具体分解为:文字报道(含新闻和评论)、图片报道、视频直播、无人机航拍、微博及社区报道新闻漫画、网络专题、手机报道(含手机报和新闻客户端)、社会互动、媒体联动等10个方面。其中,除客观反映工程进展,牢牢把握爆破瞬间的新闻报道外,注重了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
防止出现报道偏差。城市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少一些败笔沌阳高架爆破的工程技术展现江城明天会更好等话题组织多篇新闻评论;东湖社区将网友关注的焦点从大桥设计、质量和使用年限问题,转移到爆破工程实施难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重振汉阳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话题上来。后期效果显示,上述舆论引导颇有成效。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重点部署在爆破现场附近。对图文、视频、无人机、微博等人员,按工程环境情况从北到南面从空旷区域到人群聚居区均作出离不同高度、不同时段都有报道人员和报道内容。三多次演练,充分准备,保5月上旬至中旬,各相关部门和报道小组按照报道方案,分昼夜、晴雨组织了5次以上的分块演练和合成演136新闻前哨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复调整报道点和报道人员,以实现最佳报道效果。对报道装备、材料、安全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提前一周准备报道装备,联系华安科技、中国联通等信号传输合作单位,积极争取武汉市政集团、武汉爆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其中,华安科技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现场安置价值汉市政集团提供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工程技术资料。另外,荆楚网综合办努力保障采访用车,并为前方报道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编辑记者的后顾之忧。翻勇了担当,敢于荔:i搏,克难备迹5月日,荆楚网和新媒体中心向前方派去了30多名编辑记者,含图文微博18人、视频16人。因现场安全管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公安、交管部门对邻近爆体的楼宇和场所进行了多次清理。前方记者有的对其严正交涉,拖延时间,赖着不走;有的与其玩起了躲猫猫屡次被逮,屡次逃脱躲藏;有的充分发挥人格魅力,打成报道创造了有利条件。视频直播前方小组坚守某小区,任公安人员多次催促清场,并欲强制带离,大打权利牌、亲和牌,做到了岿然不动,顺利完成了报道任务。五发布有序;传播有力.效本次报道科学安排报道内容和报道顺序,基本思路是:分块直播,聚合呈现,立体发布。视频直播(含无
人机航拍)分4轮进行:13时、15时30分、17时30分、21时30分(持续至22时爆破);图文直播分3轮进行:17时30分、20时、22时:微博和社区报道、专题报道贯穿始终:评论、漫画、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报道方式配合发布。计发布80分钟,图文直播发布近30篇文字稿160余张图片,微博60多条。其中爆破新闻主稿被转发了70余次,爆破瞬间视频仅在新浪网上就被转发1.5万余次。爆破当天图片摄影小组共拍摄照片500余张,编辑采用162张,共计21组图,截至20日15时,图片累计点击量超7万,爆破瞬间组图点击量超万。爆破当天,荆楚网发布46条官方微博,累计325条转发,152条评论,单条最高转发129次,评论25条,湖北日报发布12条官方微博。东湖社区发布的直播贴文浏览量达24005次,回复192个。无人机航拍的多段视频(含时至19日下午,本次报道的图文、视频内容被新浪、网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沌阳高架爆破专版中,均使用了荆楚网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央视网发布了荆楚网的现场有关视频。央视、新浪湖北、湖北经视、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微博转发了荆楚网微博内容和照片,全媒体报道直播的方式引发了新闻同行的广泛关注。友fangruiwei称赞世界第一这个大气,武汉终于高调了一次网友汉江风月表示真给力还有网友大赞荆楚网网络直播很拉风,无人机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次进行大型全媒体报道,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这次大练兵,我们初步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并为以后进行大规模全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全媒体时代,我集团将继续紧迫热点,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占据舆论高地,增强传播效果,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报道队伍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机会,加速业务成熟的步伐,在集团内采编人员中逐步形成全媒体报道的意识,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ress-
outpost_thesis/0201260074449.html
【相关文献】
1.传播平台选择与广告价值最大化(上篇)——媒体选择新理念:顾问式传播平台成就广告价值最大化[J],卢晓毅2.试论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用户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最大化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终体现[J],张立明3.用尽新闻素材做好"一鱼多吃"——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分析与思考[J],梁莎莎,谭彦斌4.走好新闻最后一公里r——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再思考[J],李丽5.全媒体时代采编人员应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J],许若凡
篇四: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三重跨文化传播”:涉藏生态报道的话语研究
廖云路
【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轨迹,以雪域高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在涉藏报道中占有突出位置.基于媒体自身的特性及不同文化间在认知视角、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涉藏生态报道在国内外媒体中呈现出“三重跨文化传播”的特征.文章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他者化”,并指出树立“三重跨文化传播”观对于涉藏生态报道“去他者化”的意义.
【总页数】6页(P174-179)
【作者】廖云路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涉藏报道的"三重跨文化传播"模式阐释——兼论一种理解民族新闻的框架[J],廖云路2.争夺国际涉藏话语权的思考——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境外涉藏报道分析[J],宁曙光;3.从互文性看西方媒体涉藏报道语义隐含——以玉树地震涉藏报道为例[J],马晓伟
4.议程设置视角下涉藏报道的媒介呈现——以甘肃日报社、甘肃新媒体集团对涉藏州县报道为例[J],王守超5.数据驱动型德媒《法兰克福汇报》涉华经济报道话语研究[J],李莎莎;薛闻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构建“主流、全媒体、国际化”传播体系--石油新闻宣传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刘维石
【期刊名称】《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3)004
【摘要】面对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传媒业态发生的巨大变化,石油新闻宣传如何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本文结合中国石油报社的实践,从石油新闻宣传面临的挑战分析入手,对构建“主流、全媒体、国际化”的石油新闻传播体系的理念、组织架构、表现形态、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方向与导向、形式与内容、石油与社会等关系问题提出了思考。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刘维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新型主流媒体[J],廖望劭2.推进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江苏广播系统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J],李声3.构建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聚焦点与发力点[J],夏康健4.深度融合迭代创新积极构建全媒体主流传播体系[J],董悦5.提升县级融媒体话语权--加快构建县级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李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融媒体时代州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思考
摘要:为了强化媒体融合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应该提高对州县媒体融合的重视,从分析打造西双版纳融媒矩阵必要性、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合理构建州县融媒矩阵平台建设思路,树立共建共融理念,创建“云上”子APP系列,积极采用“中央厨房”发展模式,做好后台统一部署,制定一致的融合目标。此外,构建健全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为州县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技术赋能、可视赋型、内容赋值等方式落实媒体融合工作,提升州县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州县媒体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州县媒体融合;融媒矩阵平台
为了提高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需要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增强州县媒体融合意识,不断探索科学、便捷的融合路径。不断提高对不同县市媒体的要求,强化对“西双版纳手机台”的宣传推广、广泛应用,通过调查可知,围绕“西双版纳手机台”创建的APP、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已经拥有数量庞大的关注量,通过传统媒体与融媒体的结合有助于拓展媒体行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信息传递、获取的效率。
1.融媒体时代打造西双版纳州融媒矩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1有助于拓展政府舆论宣传渠道
通过贯彻和落实融媒体时代州县媒体深度融合理念,可以充分利用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的“西双版纳手机台”APP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县市融媒体中心搭建云传播矩阵平台,拓展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确保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移动设备,如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达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碎片化阅读热点资讯的目的。通过利用以上渠道,能够为政府等职能的
宣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等,确保西双版纳州三县市的群众能够给予重要事件积极响应。
1.2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文化交流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州目前的信息宣传状态,体现出宣传缺乏系统性、集中性的特点。而通过应用西双版纳州融媒矩阵可以为各县市提供便捷的宣传窗口,打造州县矩阵式融媒体平台有利于县市不同媒体展现自身的人文风俗、新闻咨询、优势资源,而用户在智能手机上安装APP或者浏览相关网站可以获取所需电视直播,同时平台还配置了视频点播功能,有助于强化用户业余生活的多样性。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及落实,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西双版纳州三县市的宣传水平,还能达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目的,为不同区域的信息传递、文化交流提供高效的渠道。
1.3能够发挥多元化的应用优势
州县融媒体矩阵平台除了有便利性特点,还有着一定的专业特性,与其他普通的云平台相比,体现出较强的特殊性和应用优势。融媒云矩阵平台应用的技术有多渠道分发、媒体资源的后台转码以及多端协同生产等,与此同时,州级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对自身资源的整合强化县市融媒体中心的创新,从而拥有适用性更强的运营新媒体。此外,立足于安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州县融媒体矩阵平台以自建方式为主,多数的媒体内容采用本地保存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密信息泄露的风险,并且云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应用了通过公安部多层检测的安全防御系统,能够有效防御来自外界的攻击,从而强化了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融媒体矩阵平台中设置了全流程监管功能模块,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监控,有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有利于减少由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而定期维护及预警工作的落实,能够为县市融媒体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融媒体时代州县融媒体矩阵平台建设思路分析
2.1增强共建共融长远发展意识,加强“云上”子APP的创设
融媒体时代,为了促进州县媒体深度融合,应该立足于共建共融的角度进行分析,正面应对新技术新传播格局带来的巨大压力,积极响应有关部门的政策号召,始终坚持以州级平台为“中枢”、县市平台为“脉络”、移动设备为“末梢”的基本原则,鼓励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发独立的子APP,由县市融媒体中心进行管理,加强与不同机构单位基本特点的有机结合,合理布置基本内容,加强新媒体宣传特色化、本地化建设,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功能模块,包含民生服务、政治时事等,构建健全的信息归集、加工、传送体系,同时,设定一键转换功能,让县市APP能够及时转换到“西双版纳手机台”APP,在两种云平台实现无缝衔接的背景下,有助于提升州县融媒产品共建共融水平。
2.2采用“中央厨房”工作模式,提高州县媒体转型效率
在州级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围绕融媒体中心搭建“引导群众”的宣传平台,强化多种信息获取渠道的整合,包含网站、广播电视台、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通过利用平台提供的“中央厨房”实现业务范围的拓展,涉及到融媒体决策、采编、发布、统计、评论、管理等,进一步实现州、县市数据、专业技术、信息渠道的共享,为快速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2.3充分落实后台统一部署工作,让媒体融合拥有驱动力
因为会在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统一部署融媒体云矩阵相关的硬件平台,所以涉及到的县市融媒体、政府部门需要负责完成的工作任务仅涉及到新闻内容的生产、电视节目的提供。而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除了需要管理新媒体运营、本台媒体内容生产、硬件平台,还应该认真落实通讯网络、传帮带等职能,并且安排专门的州台全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县市融媒体中心的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3.进一步提升州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3.1构建多维度全媒人才融通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调查分析州县主流媒体的现状,通常需要面对技术滞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发展难题。为此,应该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资金获取等方面出发,
构建健全的多维度全媒人才融通、资源共享体系,首先,建立完善的任用机制,严格管理人才选拔环节,从源头抓好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用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打造州县媒体深度融合系统,促进主流媒体稳定有序发展。
3.2增强技术赋能、可视赋型意识,全面落实内容赋值工作
为了保证州县媒体融合拥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该增强技术赋能融合意识,加强内容创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语境变得移动化、碎片化、可视化,在新闻内容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围绕可视化开展的融合形态呈多元化特点,包含条漫长图、H5场景、短视频、Vlog、可视化交互、无人机航拍等。纵观近几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均是围绕可视化进行创新得到的成果,通过与先进技术的融合,不仅无需削减新闻内容,还能强化产品的创新性。
结语:融媒体时代下,打造州县融媒体矩阵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且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特点,需要构建健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做好完善,进一步实现媒体的全面融合。当地的政府等职能部门应该增强政策、资金支持意识,为州县融媒体矩阵平台的搭建提供坚实基础,总结分析各县市的媒体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业务覆盖范围,通过在县市设立子APP加强州县融媒平台的有效衔接,进而实现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促进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居培君.探析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传媒论坛,2021,4(16):2.
[2]高建华.融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J].通讯世界,2019,26(5):2.
[3]郑志亮,吴昊.省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与路径——以长城新媒体集团为例[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2):10.
作者简介:林鹏(1981年5月)男,汉族,云南景洪人,本科学历,主任记者,主要从事新闻记者相关工作。
篇七: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探索与实践陈剑文
自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媒体融合的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丰富发展。其中,群众路线被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成为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构建互联网主流舆论格局、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三大媒体融合目标的重要内容。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在此背景下,走好群众路线的内容、形式、渠道、方法等都需要不断创新丰富,尤其要在互联网主战场上着力。将创新思维充分运用于群众路线及其实践,是全媒体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明时代特征。
主战场上走好群众路线是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加快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党的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主战场上走好群众路线,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融合“初心”使然。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不在互联网主战场上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群众路线的核心问题,党的事业就存在脱离群众的巨大风险。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初心”,就是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度参与,媒体融合发展就没有动力。媒体融合的政治逻辑是从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到网上治国理政平台建设,传播逻辑是从需求驱动到需求和参与双驱动。所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服务、基本生产生活保障服务,能够连接各类社会公共资源,有效参政议政、反馈监督,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媒体融合所带来的红利。
二是现实变革需要。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持续发生深刻变革。舆论主体多元化,信息源头多样化,舆论平台分散化,舆论表达方式碎片化、情绪化,舆论传播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等,是当下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的一大特点。随着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5G+AI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自我革命所面临的内在竞争和外在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既需要以新技术为支撑创新引领,更需要通过走好互联网主战场的群众路线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要灵活运用群众的立场、观点、方法解答时代课题,使群众路线的理论方法和具体实践更能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更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在网络上构建起强大的社会连接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主战场上真正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开拓创新中激发提升党走好群众路线的能力。
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意见》指出,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要“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开门”理念、技术支撑、强化连接、吸引参与,这为全媒体时代走好群众路线画出了路线图,最终的落脚点在“内容+渠道”上。
一是用群众更喜爱的内容赋予群众路线新的解释力。在现代社会,群众话语体系需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特点,符合网上网下社会环境,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在对群众路线经典话语表述和话语内容保留传承之外,也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接地气的叙事方式、真诚的情感共鸣来丰富群众路线的内涵,不断提升群众路线话语体系的说服力,进而增强群众路线思想理论的话语权,为群众路线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贯彻落实赋予新的解释力。疫情大考,也是对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考。其间,一大批主流媒体报道运用新技术基本实现了全媒体传播,突出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和情怀,在解民惑、纾民情、回应关切、权威解读、消除谣言、冲破信息窄化、推动舆论向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群众路线的思想践行于不断创新丰富的内容生产之中,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高了和群众连接互动的感染力和引导力。“群众更喜爱的内容”,是确保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具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基石。
二是用群众离不开的渠道为连接群众、服务群众增效。移动互联
网时代的本质是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终端、产品和行业将进入信息传播领域,带来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边界模糊:信息主体、传者与受者之间、影响力边界等将变得越来越模糊。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将促成信息传播与受众形成更广泛、更深刻的连接,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增大动力。构建群众离不开的渠道,需要在信息技术和新基建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打通和构建与群众连接的互联网路径,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中,打造跨界融合生态。“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将为连接群众、服务群众增能增效,为全媒体时代走好群众路线提供坚实保障。
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运用是灵活的、贴合实际的,更是充满创新和无限可能的。我们应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不断创新实践中实现思想理论的飞跃,为党的群众路线增添时代新内涵。
篇八: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我国的藏文报纸从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体系中颇具影响力和独特传播功能的平面媒体之一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藏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中产生了重要影在我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中1907年在西藏拉萨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最早的报纸西藏白话报由清朝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张荫棠组织创办也是我国藏区第一家创办的近代藏文报纸
藏文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时期创制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成熟的语法、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表现力和对社会的较强渗透力,成为藏族地区大众传播媒介的通用语言之一,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
我国的藏文报纸从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体系中颇具影响力和独特传播功能的平面媒体之一,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藏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我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中,1907年在西藏拉萨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最早的报纸《西藏白话报》,由清朝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张荫棠组织创办,也是我国藏区第一家创办的近代藏文报纸。以爱国尚武、开通民智为办报宗旨。以官方文件为主要内容,还有新闻、文学、杂论等。石印,旬刊,每期发行约300份。该报大约在1911年停刊。
20世纪初我国内地掀起创办白话报的热潮。1913年在北京创办了《藏文白话报》,由蒙藏事务局主办,综合性刊物,藏、汉文对照版,月刊。1915年4月更名为《藏文报》,以提倡民主、各族同胞合力并进、共建中华民国为办报宗旨。
1929年2月创刊了《新青海》,由青海省政府主办。为青海最早出版的现代报纸。汉文版,部分内容有藏文版,以藏汉合璧形式发刊。1931年4月停刊。以建设新的青海,打破西宁的闭关封锁阵线,沟通文化军政交流,当好舆论喉舌,掀起前进高潮为办报宗旨。设有中外要闻、本省新闻、副刊等栏目。
1939年4月创刊了《西康新闻》,西康省康定《西康新闻》报社主办。综合性报纸,藏、汉文版。藏文版不定期出版,每期8开2版。汉文版为日报。以向康区和西藏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
1939年7月在香港创办了《国民日报》藏文版,由国民党中央主办。1941年香港沦陷后停刊。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刊。1949年停刊。
1941年4月在康定子耳坡国民党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也称《国民日报》。汉、藏文版。藏文版为周报,除部分文章外,大部译自汉文版《西康国民日报》的内容。汉文版为日报,对开4版。每期发行2000份。1945年停刊。其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藏文版发行到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藏区。
新中国成立后,藏文报纸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而且是有了质的飞跃。1951年1月16日创
刊了《青海藏文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藏文报,也是我国用藏文出版的第一张地方党报。由青海日报社主办,结合青海藏区,特别是牧区实际,对藏族人民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和统战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就和经验。宣传了各条战线上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了文化科学知识,反映藏族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受到群众欢迎。对促进省内外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56年4月22日,西藏拉萨创办了《西藏日报》(藏文版),创刊时是西藏工委领导下办的报纸,兼有统战性质,现在是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张无产阶级性质的少数民族的党报。《西藏日报》的创刊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下,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的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更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阐明自治区筹委会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指导西藏各项工作的开展。反映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介绍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伟大成就和世界民主运动的发展情况,介绍西藏历史、文化和艺术,介绍现代的科学和理论。从此,增加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日报》长期的重要的宣传报道内容。
随着藏区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藏文报的显现更加突出,《阿坝报》、《甘南报》、《甘孜报》等第一批藏族自治州机关报的相继问世,全国藏文报的两级藏文机关报的架构初步确立,标志着以藏文机关报为主流的藏文报体系在全国的藏族自治区域开始形成。藏文报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藏族自治区域最重要的民族语言传播媒介之一。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前后,藏文报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壮大了阵容,报纸朝着对象化、地区化的方向发展。1979年创刊了《西藏科技报》之后,《日喀则报》、《黄南报》、《迪庆报》等一批自治州的藏文报纸先后创刊,使全国藏文机关报体系趋于完整。尤其是报纸的类型已突破机关报单一模型,向新的领域拓展,日趋对象化、专业化、多层次化。既有了藏区第一张藏文晚报《拉萨晚报》,也有了《青海法制报》、《西藏科技报》、《青海健康报》、《西藏青年报》、《西藏广播电视报》、《刚坚少年报》、《雪域佛教报》(甘肃省拉卜楞寺主办)等涉及法制、科技、医学、青年、广播电视、少年儿童、宗教等多种类型的专业、行业报纸,在众多的领域建起了藏文平面传播媒体平台。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办藏文报纸的有20家出版机构,藏文报几乎覆盖了西藏自治区、10个藏族自治州和2个藏族自治县。藏文报以党政机关主办为主,大多数为以党报形式出现,形成了省区和自治州两级藏文报框架。藏文
报一般突出政治宣传教化功能,不仅是权威的信息平台,而且是当地的舆论中心。特别是在民族政策宣传上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为其他报刊所不及。
藏文报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产物。藏文报的经营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并未实现市场化。除一般的订阅外,赠阅和免费发送成为主要发行方式。主要读者为上层统战人士、农牧民、国家工作人员、寺院僧尼、各级学校藏族师生、民族学和藏学研究人员等。比如,《迪庆日报》(藏文版)从1995年创刊以来,以旬报出版发行,每期5000份,赠阅和免费发送为主要发行形式。藏文报日报较少,而以周报、旬报为基本出版周期,出版周期较长。比如,每日出版的有《西藏日报》,《青海藏文报》为双日报,各地市级报纸等一般为周报或周三报,《迪庆日报》(藏文版)将从旬报增刊成周三报。
藏文报出版形式以8开为主。出版的语言构成方式以藏文单语种型和“藏汉双璧”型为主。如《刚坚少年报》、《青海藏文报》等为藏文单语种型。以西藏为例,《西藏日报》、《拉萨晚报》、《西藏青年报》、《西藏法制报》等为“藏汉双璧”型,同一名称的报纸分别用藏文、汉文出版,构成奇异的同名异构形式。在传播信息,更新观念,传承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方面,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双语神奇的传播效果。
藏文报的栏目设置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区域特色。主要栏目设有政策法令、各领域信息、地方新闻、民族文化、副刊、特色专栏等。藏文副刊已成为提升报纸文化境界和影响力的一个品牌栏目。比如,《青海藏文报》开设的“雪莲”文艺副刊,《甘南报》开设的“邦锦花”,《甘孜报》开设的“短笛”、“雪花”,《西藏日报》开设的“萨钮(新竹)”等,刊登藏族传统的诗歌、民歌、谚语、谜语、民间故事、情歌等,在藏族读者中享有盛誉。
随着藏区报纸藏文版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藏汉双语的基本构架下,藏文版的编辑逐步走上自采自编的路子,进一步加大了藏文报的独立编辑步伐。
藏文报作为大众媒介之一,在以藏语为母语的藏族聚居区深受欢迎,影响力较大。比如,第一份现代藏文报纸《青海藏文报》、最大的藏文报纸《西藏日报》、第一份藏文对开彩色日报《阿坝日报》等,在藏区享有盛誉。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对口援藏战略,为藏文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1993年至1997年西藏自治区为期4年的研制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顺利成功,使藏文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积极推进了藏文信息化建设,为藏文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自1998年开始,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共同举办藏文报协作会议,同时举办全国五省区藏文好新闻评选活动,促进了藏文报的交流和发展。2004年8月,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新闻采编网络、第一个藏族语言文字新闻采编网络——《青海藏文报》新闻采编网络建成投入使用,提高了传播效率,增强了版面活力,加快了现代新词汇的藏语概念标准化步伐。正如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同志在第十次全国藏文传媒协作会议开幕式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藏文报刊现在已成为我们党在整个藏区传播党的政策,传播藏区发展的动态、传播国内外信息的重要媒介,对藏区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管在旧中国,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不同年代创办了不同藏文报,但其具有各自的时代特点,从其办报的宗旨看,具有政治教化、藏民族文化传播、藏区和藏民族研究、对外信息沟通、文献存史等功能。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唐召明)记者从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藏文传媒协作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藏区已有近百种藏文报纸、刊物及网站。它是党和政府在广大藏区宣传党的政策、传递藏区社会发展最新动态、传播国内外信息的重要媒介;在藏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传承藏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十届全国藏文传媒协作会由中国西藏杂志社和中央民族翻译中心共同承办。来自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以及北京地区的相关藏文报刊、网站及相关管理、研究机构等30多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以共同探讨藏文报刊、网站的发展。这对提高我国藏文报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及促进藏区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藏语言文字是藏民族的主要交际工具,藏文从创制初期就广泛应用于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藏族文化的发展和文献的保存发挥了重要作用。
藏文报刊在新中国诞生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如1951年1月16日,全国创刊最早的《青
海藏文报》。1956年4月22日,与汉文版同日创刊的西藏历史上第一份藏文党报《西藏日报》(藏文版),以及后来的《甘孜报》等,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全国藏文报刊协作会于1996年由西藏日报社和青海日报社等媒体倡议召开,旨在加强各藏文报刊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开展新词术语的统一规范,缩小地域间语言差异,提高报刊的宣传实效,为我国藏区的稳定和发展服务。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出席了当日的会议并发表讲话。
从受众调查看加强四川藏区新闻媒介发展的路径
以藏人文化网的创办和发展为例
——作者:旺秀才丹
一、引言
涉及藏族地区的各类网站的兴起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绝大多数网站都处在寻找更好的发展通道和模式的探索阶段。笔者于2004年4月20日正值中国互联网10周年时创办了藏人文化网,在其后近五年的运作实践中,通过探索、交流甚至不同意见的碰撞,逐步加深并清晰了对涉及藏区网站的认识,并不断的把一些概括、总结的经验及时加以利用和实践,使藏人文化网这个自发成立的网站正在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过渡。
在藏人文化网创办和发展的过程中,笔者抱着学习、借鉴的态度和目的,对各类涉及西藏的网站进行了持久的浏览和关注,对这些网站的规模、内容、形式、重点和分布都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一些有关涉及藏区的网站发展的问题,经过一个时间段的积累,现提升至学理层面与从事和关注涉及西藏网站行业的朋友交流。
尤其要说明的是,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尼泊尔、新加坡等国,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建有不少涉及西藏的网站和网页,但本文仅限于国内涉及西藏和藏区的网站的研究。
二、涉藏网站的定义和基本情况
(一)涉藏网站的定义
何谓涉藏网站?笔者的定义是应网络热潮而生的一个广义词,泛指国内外的藏文网站或运用其他语言为工具、内容主体涉及到藏族、藏族文化和在藏族地区创办的有独立域名的网络平台。
按这个定义,目前国内涉藏网站可以简单的归类如下:1、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按媒体传播流程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发布运作的,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平台,如藏文网、藏人文化网、西藏信息中心等网站;2、拥有“母体”,并为其发展提供网络支撑的网站,主要是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大型企业等创办的功能性网站,如中国藏学网、西藏文化网、西藏大学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网、金柯藏药网等;3、藏族地区各级政府和行政单位创办的、突出地域性和服务性的网站,如西藏自治区网、甘孜网、香格
里拉网、天祝经济信息网等;4、以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进行经营性服务为主、相关内容建设为辅的网站,如藏地旅游网、西藏之窗等;5、由热心于传播藏文化的个人创办的、突出个人爱好的网站和服务于个人的官方网站,如藏传佛教学修
网、藏族音乐网、央金拉姆个人网等。近年来,以上各类网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并没有发展出成熟和完善的品牌网站。
仍然处于布局谋篇的初级阶段,各类、各个网站都在进一步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通道和模式。
(二)涉藏网站的基本情况
涉藏网站的兴起时间不长,近几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至今日,随着“西藏热”的持续升温和青藏铁路的开通,使涉藏各行各业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关注。通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国内涉藏网站已有了初步的规模,在互联网上可以访问到众多以藏文、中文、英文为主要语言工具、提供不同网络体验和服务的涉藏网站。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涉藏网站工作的积累和统计,将从涉藏网站的分布、数量、规模、形式、运作等方面对涉藏网站的基本情况作一介绍。
1、涉藏网站的分布
国内涉藏网站主要分布区域为国内的藏族聚居省区,依次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由于藏区科技信息的相对落后,使以上省区80%的涉藏网站都在相对发达的各省区首府或省会城市设立,在各省区地方市县设立的网站多为政府类网站,其比例不足涉藏网站总量的20%。造成此种分布的原因有二:各省区首府和省会城市职能部门最先应用互联网并创办各自的网站,已经较为健全且数量较多;涉藏网站的创办者和工作人员大多是在各大省会城市成长起来的、最先接受了先进科技熏陶的藏族人,他们有效地利用和借助自己的环境优势创办涉藏网站,从而为整个藏民族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除藏族聚居的五省区外,北京市也有数量庞大的涉藏网站,这主要是北京许多涉藏机构创办的网站。在全国各地还零星散布着许多涉藏网站,这些网站多为西藏旅游为主题和学习藏传佛教为主题的网站,由藏传佛教信徒和西藏旅游爱好者创办,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和交流服务。
2、涉藏网站的数量
根据笔者对涉藏网站近五年的分类统计,国内涉藏网站的数量已超过千家,而且涉藏网站的数量还在以每月平均增加两个的速度不断攀升,互联网对藏民族的影响和藏人运用网络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也有为
数不少的涉藏网站因为自发性创办后无力维持,从而成为“死网”,其中有个别被淘汰、关闭。
3、涉藏网站的规模
国内大部分涉藏网站的规模不相上下,没有专职人员进行建设和维护,没有独立的服务器,没有独立的办公环境,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因为条件的限制较为随意。只有个别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较为正常,如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藏族网通、西藏文化网、西藏之窗、藏人文化网等网站初具规模,无论从工作人员数量、办公硬件设施、知名度、发展前景等各方面都占据优势。但这些最具规模的涉藏网站没有一个能步入国内一流网站的行列,差距显而易见,这与涉藏网站起步晚、受众相对少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目前,国内涉藏网站中日均访问量过万的寥寥无几,其中访问量较高且稳定的有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藏人文化网、藏文网、中国藏族音乐网等少数几个。
4、涉藏网站的形式
国内涉藏网站从语种形式上可分为两种,即单语种形式和多语种混合形式。单语种形式的涉藏网站占到总量的70%左右,即用藏语、汉语或英语来制作网页和发布内容的网站,其中又以汉语网站数量居多。目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藏人文化网和藏文网就属于单语种涉藏网站,它们分别运用汉语和藏语。多语种混合形式的涉藏网站占到总量的30%左右,即同时用汉语、藏语、英语或其他语种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制作网页和发布内容的网站,该类涉藏网站又以涉藏旅游网站居多。多语种涉藏网站的语种搭配最为常见的是藏语、汉语、英语混合的形式,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涉藏网站——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就运用三种语言来制作网页和发布内容。
国内涉藏网站的结构形式基本划一,通过四级建设完成,即首页——分类频道页——栏目页——文章内容页四级。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涉藏网站因投入建设的力量不足,通过三级建设完成,将分类频道页和栏目页进行整合。
国内涉藏网站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各网站的首页来完成的,普遍继承了藏族传统文化中色彩运用的丰富性,故而大多涉藏网站首页设计都突出藏族元素和色彩,视觉冲击强烈,有明显的“藏族特色”。个别网站的表现形式采取了简洁和淡雅的设计,但依旧有明显的藏族元素,所以表现形式成为了区别涉藏网站与否的第一标准。
5、涉藏网站的服务
国内涉藏网站的服务目前以内容提供和资料库建设为主。大多数涉藏网站都只注重新闻资讯类、旅游信息类、文化娱乐类内容的单方向传播,互动平台的提供和个人体验式服务的提供还不普及,主要是由于西藏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对滞后和技术人才的缺乏所造成。藏人文化网在成立四年多以来,按媒体传播流程进行西藏文化、涉藏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发布,已经成长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提供网站。同时,在互动平台的提供和个人体验式服务的提供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开通建立了分类涵盖面广的藏人文化社区、引进博客技术开通西藏第一个博客网站——“博客西藏”;为西藏迷提供交流和服务的第一个西藏交友婚恋网站——“雪域情缘”等,这些子网站的建立都为涉藏网站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思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藏族文化,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网络媒体在藏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涉藏网站的建设和经营现状
(一)涉藏网站的建设现状
涉藏网站的建设在近几年中既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使互联网上的西藏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且亮点不断;也暴露出建设中各种主客观问题,严重制约了涉藏网站发展的步伐,使涉藏网站的建设在许多环节上步入了恶性循环。
1、涉藏网站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藏族居住分散,信息资讯、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非常不易,而涉藏网站的建设为这样的交流提供了便捷,保证了信息时代藏族文化传统的广泛汇集、整合、保存和传播。涉藏网站的建设表达了藏族人的相关意愿,为传播藏族文化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提供了无限可能。同时,涉藏网站的建设帮助了其他民族、地域的人更为方便和广泛地了解藏民族及其文化。
藏族文化博大精深,这使得涉藏网站内容建设的传播和挖掘的资源庞大,从而为涉藏网站内容建设的丰富性提供了基础;藏区通讯手段落后,传统媒体的分类和传播局限很大,这使得涉藏网站的建设意义重大,为涉藏网站建设提供了必然性和巨大的空间;藏族与其他民族尤其是与汉族间缺乏了解和交流,尤其在深度了解和交流方面基本空白,涉藏网站的建设解决了这一难题,使藏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了解越来越多,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以藏人文化网为例,在四年多的建设中,使藏族内部的交流缩短了时间和距离,无论身处何地的藏族人,
都能因为保存和传播藏族文化这一共同的志趣和实践而汇聚在一起,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藏族青年追求精神生活的热情。目前,藏人文化网注册会员已接近三万人,浏览的游客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走进西藏,走进藏人的生活之中;藏族与国内各民族及世界的了解和交流通过网络得以加强,越来越多的人群增强了对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民的了解和理解,越来越多的藏人也增加了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各民族兄弟更加和睦地相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从一个个网络上的个体开始,建立着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在藏人文化网博客和社区可以浏览到大量不间断的关于民族间交流的文章和讨论贴,如“给藏族朋友的一些建议”、“我们该如何更好的相处”等等。
2、涉藏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涉藏网站兴起,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涉藏网站的发展。目前,涉藏网站在内容建设上不能从始而终,调查显示有近60%的涉藏网站长期不加以内容的更新和维护,有近80%的涉藏网站新闻资讯类内容更新滞后;内容建设上的深度挖掘远远不够,原创力度不够,信息源在传统媒体和网站、网站和网站之间的重复使用过于普遍,从而丧失了各自的优势,这使大多涉藏网站的形式和内容划一,导致网友对网站没有依赖,可替代性很强;网站的编辑整合水平参差不一,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传统涉藏媒体相比还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流失较大,理论指导和研究人员罕见;涉藏网站的服务性功能较弱,政务公开、政策法规指导、开放与宣传、经济建设、为民服务、社会管理等功能在网站上得不到体现。
除此之外,涉藏网站的建设还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以藏人文化网为例,主要表现为资金支撑力不够。目前涉藏网站中罕有自给自足并可以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的网站,大多以经费划拨、项目支持、其他业务经营所得支援、赞助等形式维持;与藏族地区其他行业一样,技术支撑力度远远不够,主要靠借鉴内地网络技术生存。当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诸多问题的产生与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有着直接的关联,从而使涉藏网站在一些建设环节上存在恶性循环的状况。
(二)涉藏网站的经营现状
目前,涉藏网站的经营前景堪忧,其经营范围主要同由广告业务、无线增值业务和承建地方、企业和个人网站业务几部分组成。由于涉藏网站访问量普遍较低,所以开展广告业务的仅有几家影响较大的网站,如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藏人文化网、中国藏族网通等,这几家网站也罕有正规的广告业务资费标准,通常是通过友情推介等途径零星开展。无线增值业务是目前藏族音乐类网站中通用的经营模式,这与藏族音乐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相关联,由于国内许多专业音乐网站也参与该项经营,所以涉藏网站不具备很大的竞争力。
承建地方、企业和个人网站是目前涉藏网站所开展的较大的经营项目,主要是为藏区政府部门、藏地企业代理建设网站,由于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和国内专业的网站承建商开始参与藏区一些网站的建设,使涉藏网站的该项经营前景很不乐观。目前还没有一家涉藏网站有自己完整的经营体系。
藏人文化网的经营除上述范围以外,还尝试通过为会员提供网络高级服务来进行收费会员经营,同时开通了藏族网络史上第一个集中展示和销售藏族商品的购物网站——“布达拉电子商城”,主要是为藏区各类商家和顾客提供网站销售中介服务,该项经营业务正在进行前期运作。
总体而言,涉藏网站的经营现状不尽人意,有待于涉藏网站积极探索。
四、涉藏网站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如何让涉藏网站更好地发展,笔者根据藏人文化网建设的亲身体验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也希望能和大家商榷并得到关注,期望在理论方面指导涉藏网站的进一步发展。
(一)涉藏网站要有品牌意识,进行战略合作
目前,从涉藏网站发展的状况来看,跟风的多,有自己特色的少,缺乏创新意识。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品牌意识。如果想在网络世界里拥有一片天地,涉藏网站一定要有品牌意识。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财富。在涉藏网站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站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学商家的经营管理技能,走品牌之路,要在涉藏网站建立之初或维护过程中逐步清楚,自己的网站要想立足,必须独树一帜。
在涉藏网站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要坚持内容与服务为主的原则。涉藏网站同样是由具有各个不同特色的栏目和频道组成的,把栏目和频道的内容把握好、制作精,对网站的内容建设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网站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在涉藏网站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个别有品牌效应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特色频道和栏目,如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卓玛在线”栏目、藏人文化网的“博客西藏”频道等。
涉藏网站还要以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基础,进行内容的深度挖掘,要不断提高整个涉藏网站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在现有条件下加强专题性的内容建设,使涉藏网站通过优质的内容提供树立品牌。
涉藏网站想经营品牌,要从目前各自为营、单打独斗的局面走向战略合作。涉藏网站之间以分散、集中的方式进行研讨,总结各自的经验让整个行业分享,为今后的发展提出思路;网站之间可以进行合并,将优势资
源和有限的资金倾注于一个平台,打造出品牌并进行多方位的服务。
(二)涉藏网站创办、发展需要论证,切忌盲目
目前,涉藏网站的创办和建设都是自发和随意的,大多是以创办者或主持者的兴趣和想法为基本宗旨创立或发展的,规范和系列化运作没有进入涉藏网站创办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导致涉藏网站的发展不能预知的制约因素太多。
当前,涉藏网站的发展还只能算是处在布局谋篇的初级阶段,所以涉藏网站的发展既要大胆,显示出对网络新媒体未来的信任,也要进行论证,就如何操作涉藏网站制定发展战略,找到最适于自己的发展模式。
涉藏网站创办、发展需要论证,笔者以为最基本的有:在建设之前,做好市场调研,对目前涉藏网站发展的状况有相当的了解,并对一些运作比较成功的网站进行研究,写出研究心得或研究报告。要根据研究报告结论拟定具有很强可行性、建设性的建站方案。
如果条件可以,可征求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策划建立之初,要给网站一个好的定位,定位中要运用差异化的策略,避免与其他涉藏网站相似或雷同,不能刻意模仿,要有创意。在根据方案和规划着手建设涉藏网站过程中,既要为网站的长远发展提出思路,更要着眼于建设中的点点滴滴,从始至终都要以打造品牌的信念和方法具体实践。在网站建设中,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同时针对网友开展不间断的各种调查,让大家共同参与网站的建设。
涉藏网站的发展也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引起一些传媒理论工作者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为涉藏网站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涉藏网站发展需控制规模,抓住重点
通常我们在说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异同时,总要特别指出网站信息发布的不受限制,这本是网站的优势所在,但在涉藏网站的发展中成为了操作上的一个误区,其通常表现在:首先是网站信息更新的分类混乱,涉及国际、中国、藏区的内容都在做,更新量也很大,但过于注重大而全,丧失了涉藏网站的特点,在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上无从把握。其次是大量信息的涌入,让涉藏网站的美观度不在,页面拥挤不堪,对海量信息的追求无限膨胀,而忽视了涉藏网站该秉持的立场和观点。再次是内容的重复利用,各个涉藏网站都没有自己的重点和特色,转
载之风盛行,从而让涉藏网站内容千篇一律。在涉藏网站内容的建设中,数量和质量之间、广度和深度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和把握的“度”。网站
每增加一个新项目、每增加一项新服务,都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施和保障的投入,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加之涉藏网站在资金、人力和技术方面都投入有限,就更需要将这些有限的资源重加利用。因此,涉藏网站发展一定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谨慎扩充。
(四)涉藏网站需转变思路,经营赢利
互联网业的发展“一日千里”,但也不可盲目乐观,毕竟许多网站到目前为止也仅有投入(而且这种投入也是很有限的),还看不到确切的赢利前景。涉藏网站更是如此。虽然涉藏网站在经营方面有所动作,但这离涉藏网站的赢利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经营方面,涉藏网站必须转变思路,通过实现赢利来寻求涉藏网站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藏人文化网在经营方面的探索,笔者提出一些思路和大家共同实践:告别信息“免费时代”,开始尝试一些项目的收费,比如专门开辟一些栏目,通过收费形式才可以进行阅读,同时也可以将信息“打包”另辟途径进行收费服务。现在许多人依赖网络,但生活中时常不能上网或上网时间有限,涉藏网站可以通过“手机报”、涉藏资讯电子邮箱个人定制等方式提供人性化的收费服务。进行会员制管理,会员优先享受网站提供的各种服务,前提是收取一定会费,这适合于提供旅游、学习、音乐等涉藏服务信息和内容的网站。以网站为基础,进行实体的运作,涉藏网站对藏区各行各业的信息相对了解较多,可以通过信息挖掘商机,策划一些新的实体服务,然后寻找投资商进行合作。
当然,以上提到的一些思路只能处在探索阶段,但涉藏网站的发展毕竟要突破困境,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出多种赢利的途径和办法,只有网站普遍赢利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否则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地步,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
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有关涉藏网站现状的介绍和思考,可以初步探讨出涉藏网站建设中成功与不足的种种问题。涉
藏网站的兴起和发展改善了藏族文化在保存和传播方面较之其他民族始终缓慢滞后的状况,同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涉藏网站潜在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希望通过对涉藏网站发展的广泛研讨,可以使涉藏网站发展更加条理化,可以使网站由盲目、自发阶段向正规、专业化方向发展,由从网络信息借用传统媒体信息阶段向自生信息阶段过渡。所以说,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全面加快与提高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网站建设水平,定能使远离沿海、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开发区的西藏通过“数字西藏”跨越式发展同世界大发展同行。
篇九: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新媒体视阈下四川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研
究
摘要: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业也正在上升阶段,但是对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品牌宣传、品牌战略。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将四川古镇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品牌传播推广至更多地区值得研究,将“新媒体”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古今联袂,实现四川本土文化艺术传播推广。
关键词:新媒体;古镇文化;品牌传播
一、打造四川古镇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四川省地大物博,文化旅游资源众多,但当地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即简单粗暴地推广,在宣传过程中不重视文化产业内涵,因此绝大多数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应有的品牌建设。随着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进步,旅游地区当地的文化品牌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品牌传播也成为了旅游地区一个高效、快速的途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成功、令消费者信服的品牌背后是可观的利润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它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识别文化生产者、文化商品、文化服务的组合标识。对于四川当地的古镇来说,文化品牌具有不可令人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只有品牌才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市场的感召力,对于当地的古镇来说,品牌带来的附加值远远超过了古镇旅游业自身具备的价值;二、文化品牌的形成并不是来自于四川当地的古镇,而是来源于人们的精神消费,这种精神消费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品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使消费者从精神消费转为心理取向,会使消费者自觉地将品牌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产生特有的消费行为,达到文化品牌大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起到调整作用,也实现了
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融合;三、品牌可以使古镇旅游产品在消费者面前表明更好的质量保证,同时也带来优秀的认知特征,使消费者心理达到满足。所以,古镇文化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品牌传播也十分重要。
但是,目前四川省当地古镇的文化旅游品牌不尽人意,虽然找了很多方式做了革新,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目的,但品牌的长远规划显然做的不够,大多数顾客只消费一次,没有做到流连忘返、口口相传,在全国众多的古镇文化品牌竞争中,也没有凸显其特殊性。但归根结底,主要问题在三个方面。首先,品牌建设意识薄弱。大部分古镇文化品牌都是由当地政府或文化机构进行设计,在品牌呈现出来的效果可以表明,人员对于品牌认识是不足的。例如,四川省阿坝州的桃坪羌寨通体都是由羌族建筑组成,很多游客前去观光主要是欣赏当地民族特色和川西高原地区的地理面貌,但是桃坪羌寨作为四川本土且极具特色的古镇却没有把握住民族性、时代性和地理的优势,游客只能观赏羌寨建筑,或租借当地少数民族服饰,没有深入当地民族生活,体验羌族文化。古镇对于其文化保护也不够,整个古镇只有一家小型私人博物馆,内部陈列摆放羌族百姓的生活用品,博物馆没有被规范管理,门票没有一个官方渠道销售。由此可见当地只是将羌族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浅显的符号展出,并没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更没有将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
其次,品牌定位脱离实际。古镇文化品牌的定位,主要是为了将其文化个性、艺术形式凸显出来,在极大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目前四川古镇文化品牌的定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生命力,很容易在众多古镇文化品牌中失去光彩,最终面临淘汰。成都市周边的古镇众多,街子古镇、黄龙溪古镇、三道堰古镇……但在去以上古镇田野调查时发现,古镇的同质化、同类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当地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体现,古镇所要对外传达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清晰识别到;当地文化产品也明显不是经过设计加工,是通过同一进货渠道,没有本土特殊的创意和新意,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种种以上可知,一个文化品牌首先要精准定位,明确自身对外想要传输的文化意义、内容理念,从而可以制定相对应的计划,而不是将和古镇文化品牌无关的商品极力推到消费者面前,因为这并不能提升一个文化品牌的质量内涵。
因此,建设四川古镇文化品牌被放在首位。首先,要注重文化品牌的质量和内涵。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其一是通过当地古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提升,其二是通过当地古镇文化旅游服务的特色与质量提升,二者兼顾才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品牌的质量内涵。其次,要注重文化品牌的文化特征,这是文化品牌背后产品生命力的关键,在品牌建设初期要着重凸显当地的文化特征,每个地区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塑造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使投入市场的文化产品更具灵性,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
1.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现状
当今社会,品牌传播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战略,也是营销推广的一大途径。传播可以理解为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场拉锯战。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品牌传播通过对于品牌内涵、品牌模式选择等进行深度挖掘,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加强受众的审美体验,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社交媒体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与新媒体结合,多元化渠道宣传
作为传统旅游业的古镇,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从电视、报刊、网站论坛等大众熟悉的传统媒体,到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传播,可以看到各大品牌都在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进行多元化渠道宣传。这些亲近消费者的传播渠道都是连接消费者内心趋向的关键。传统媒体大多都是将设计好的广告词、体现好口碑的营销事件传播出去,通过大面积覆盖传统渠道,做到将口碑营销扩大的传播力度,一方面自己传播,另一方面吸引其他媒体制造引人注目的事件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明显不同,新媒体传播大多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惊人。文化品牌一方面借助有趣的创意和营销方式,一方面借助社交媒体的圈层特性实现联动传播,解决了单一且缓慢的信息流通,可以时刻紧跟时代风潮。
例如,小红书等用户内容推广平台,大多数都是根据用户自身的测评、反馈来实现对于某个产品、某个企业的推广。用户习惯于在消费前先查询平台上对于
商品的评价,从而得出是否消费的结论。这种UGC平台都是通过新媒体宣传途径,利用社交媒体达到口碑化宣传,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二)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推广文化品牌
虽然选择了多元化的宣传渠道,但是品牌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优秀的、引人注目的品牌文化内容可以打造出具有独创性、高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摆脱同质化内容。瞄准内容,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感。信息传播本身就是将影响力扩大从而达到说服别人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针对同一个内容,进行侧重点分析与加工。品牌想要获取市场大份额的流量,就要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感,可以获得合适的商业机会。各大品牌通过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投入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内容的积累,品牌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传播爆点,需要精准定位品牌目标人群,也就是品牌需要的重视消费者,联结品牌与消费者的感情与审美价值取向,使消费者参与到品牌的内容矩阵中。
(三)消费者为主体核心,吸引社交流量
人们无法在短期内吸收太多的同质化内容,爆发式增长的内容使消费者进入一种“内容休克”状态。品牌在新媒体传播途径中,大多是依靠用户自主分享,品牌获取一定的社交红利。但消费者进入“内容休克”状态后,品牌必须要加大宣传投入,才可以让消费者保持与往常一致的关注度,信息加载过量,品牌内容营销的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品牌不能一味追求热点,而是要通过内容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只有信任感增强,消费者才会对品牌主动内容分享和信息传播,UGC、PGC优质内容裂变,实现广泛的品牌价值认同。
(四)新媒体传播3.0时代
“网红经济”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成为社交传播中一个特殊、亮眼的现象。品牌通过网红宣传,在粉丝心里植入情感,加强受众的品牌专属感。在品牌专属社区提供特殊的内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通过这种被优待的方式,内心会有一种弥漫式催眠效应,感受自身与别人的不同,被品牌的重视和强调,都会提升受众的信心,从而产生愉悦感。因此,在新媒体传播3.0时代,品牌通过吸引受众观众获得一定的好感,为品牌的良好形象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1.新媒体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的途径
新媒体以某个事件的关键点作为传播内容,在网络渠道上多元化全覆盖传播,设立某些意见领袖来影响品牌的传播对象,达到品牌目标用户忠诚度提高的目的。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古镇文化品牌传播途径有以下两点。
(一)互动传播,塑造古镇文化品牌力
消费者的参与和分享是品牌传播的一大重要环节,用户之间通过优质内容分享,实现了自身的社交价值,同时也塑造了古镇文化品牌,提升了文化品牌影响力。四川古镇可以通过大量的用户互动,提升当地文化品牌形象,例如微信红包、滴滴打车优惠券等都体现了用户的重要性。而古镇文化品牌要从差异性、体验性、关联性着手互动,使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信任得到提高,形成情感的共鸣。
四川古镇目前的情况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要找到每个古镇之间的形象差异性,例如阿坝地区的桃坪羌寨,主要打造羌族文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语言、服饰等等都与汉民族不同,可从此出发,找到少数民族的差异化特色,在古镇文化品牌塑造时,时刻围绕羌文化的特殊之处,将“白石崇拜”、“羌王历史”等羌族符号都可融入在品牌形象中,凸显独创性、特殊性。桃坪羌寨主要观玩地点就是羌族本土建筑,羌寨历史悠久,目前仍有许多羌族百姓居住在此地,可针对这种浓郁的民族生活氛围,营造沉浸式体验活动,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进行浸入式游玩,不再是走马观花式旅游,对于羌寨的认识也会更深入,产生的情感联结也会更深入。体验感得到很大的提升,用户将游玩的内容在UGC平台进行分享,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反馈等过程中,古镇当地的文化品牌形象也随之形成,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大数据的推广下,古镇文化品牌和消费者做到了有效互动,产生了情感联结,也做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二)借助故事,加深古镇文化品牌影响
一个生硬的传播营销方式会使消费者反感,古镇可以借用故事展开传播。但是故事的选择上十分重要,一个好的故事经过开端的铺垫、情节的设计、高潮的引人入胜,最终都会指向产品本身来。“讲好故事,持续传播”是古镇文化品牌
加深影响力的一个助推器。大多数的古镇只是本土建设,经过多年仍存在,后被政府开发试图通过旅游业带到当地经济,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可想而知,一个没有故事、没有文化内涵的古镇品牌必然不会吸引消费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前来游玩。因此,四川古镇可以借助不同的故事,或着重宣传不同的地区文化特色来吸引消费者,将特殊的文化品牌深深植入在消费者内心之中。阆中地区宣传“贡院文化”、“科考制度”,大邑“刘氏庄园”地区宣传“刘文彩的故事”、各地会馆文化,藏羌地区古镇可以宣传少数民族传奇故事。在古镇当地可以结合现场实地表演,观众沉浸式观看歌舞表演,加深对当地文化、艺术的认识。
结语
四川古镇文化品牌建设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影响,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产尚不完全对等,但通过对于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梳理,结合新媒体宣传途径,在后疫情时代下,可以将四川本土的古镇文化品牌推出,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者简介:陈熙微(1994.03-),女,汉族,辽宁省锦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注:该论文为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新媒体视阈四川古镇文化品牌传播研究》结项成果。
篇十: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新媒体在四川藏区宣导抚慰功能的开发与探索
张蕾;陈建兵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ThenewmediainTibetanregionsofSichuanhavelaggedbehind.Inspiteofthat,theyhavetheirhereditarysuperiorityduetothelessconstraintsfromtheirgeographicalconditions.Therefore,thecadresintheseregionsshouldunifytheirthinking,increasetheinvestmentintotheconstructionofthenewmedia,makethedetailedplans,providetheguaranteefromthesystem,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newmediawiththetraditionalones.Throughthedevelopmentofthenewmedia,wecannarrowthegapbetweenthecentralandwesternpartsofChinaintermsofmedia.Thiscanmakeupforthe“innatedeficiency”ofthetraditionalmediainTibetanregionsofSichuan,anddeveloptheguidingandcomfortingfunctionsofthenewmediainanattempttoachievethesocialstabilityandpeace.%新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但由于新媒体受地理条件的制约较少,新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发展有着先天的优势。四川藏区领导干部应该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制定详细规划,提供制度保障,并以传统媒体推动新媒体建设。通过新媒体的发展缩小中西部媒体发展差距,弥补传统媒体在四川藏区的“先天不足”,开发新媒体的宣导抚慰功能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张蕾;陈建兵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内江641100;《四川日报》社甘孜州记者站,四川甘孜6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论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J],谭昆智2.藏学研究的新探索藏区发展的新思维--《四川藏区的开发之路》一书简评[J],狄洲3.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及其社会责任[J],邓秀林4.合纵连横,深掘传媒的时代意义r——评蒋晓丽著作《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J],郑艺;李锐锐5.论传媒对大学生的传播宣导抚慰功能[J],谭靖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一: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今信息革命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个大趋势,顺应媒体融合要求,不仅有利于破解媒体发展工作难题,还能加快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在做好“相加”工作时,必须坚持内容导向为魂、技术引领为要、创新管理为本,以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内容建设永远是根本性的任务,要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一方面,要以群众呼声为内容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大媒体”时代,媒体作为为民服务的有效工具,要积极探索搭建政民互动交流平台,自下而上的反映群众的呼声,形成交流循环链条。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度融合后的媒体汇聚了专业化的采编人才队伍,有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在构建传播体系时,要突出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容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主流价值,在传播过程中,要以党和人民的意志作为根本遵循,向社会呈现出优质的新闻产品。
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在信息社会中,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水平,更代表着信息传播、新闻生产的最先进技术。深度融合的媒体,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来引领媒体变革,要站在新时代的制高点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传播平台的优化和建设,提高新闻内容生产效率,拓宽新闻的表达形式。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新闻内容快速、有效、精准的送抵群众,进而实现信息传播高效性、及时性和大众性。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不仅要在运用现阶段高新科技的基础上进行媒体技术革新,还要从根本上实现技术“领跑”,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实际需求,紧盯目前尚未成熟但前景广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技术进行重点研发,培育技术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要以创新管理为保障。管理体系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深度融合下的媒体发展,通过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来以不变应万变,这既适应了融合步伐,又适应了自身发展需求。管理体系,是通过适应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探索、逐步成熟的,媒体管理体系的创新,就要以信息传播作为变革主线,以公共服务作为变革方向,注重整体性和目标性,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探索,以新的机制和办法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新途径、舆论引导新力量。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创新管理体系蕴含着信息价值导向和人心所向。总的来说,管理体系的创新要在融合发展中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标准,既有纵向的管理结构创新,
也有横向的管理内容创新,通过打破现有管理程式,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自我革命和全面创新,加快推进融合媒体以新模式、新姿态服务群众。
媒体融合,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我革命”。以深度融合为准则,以优化途径为抓手,以创新变革为突破,突出内容、技术、管理三要素,重构新时代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篇十二: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拟态边疆”:媒介化社会中的涉藏边疆传播研究廖云路
【期刊名称】《西藏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地理边界之间的距离被弱化,传统边疆的概念发展为一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织方式,而“拟态边疆”是建构现代边疆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国的涉藏边疆传播面临着东西方“西藏观”差异、民族主义、分裂主义等诸多思想的冲击,由此威胁到涉藏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树立“拟态边疆”观念、开展多渠道传播、提升受众媒介素养等是和谐涉藏边疆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廖云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论媒介化社会中的边疆问题对外传播[J],王一婕;任泽;杨凯2.近代边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史料——以涉藏日记研究为中心[J],喜饶尼玛;马睿3.一般边疆学中的中国陆疆主次边疆带溯源探究——以甲骨文造字和"禹贡"及藏羌彝走廊拓展研究为例[J],孙勇;孙昭亮
4.融媒体视域下边疆研究出版传播方式探究——"中国边疆研究出版传播平台"的探索实践分析[J],丁一平5.从《近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进程研究》看边疆对外传播新趋向[J],张丽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三: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xining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worknationalministry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第一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目的与作用一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是在新媒体强劲发展公众需求碎片化转变三网融合迅速推进的新的传媒格局下全面贯彻实施十二五气象影视服务发展规划推动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可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气象影视信息服务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目的与作用一、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
建设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目的是在新媒体强劲发展、公众需求碎片化转变、三网融合迅速推进的新的传媒格局下,全面贯彻实施“十二五”气象影视服务发展规划,推动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可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气象影视信息服务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通过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建设,搭建国家突发灾害全媒体应急发布平台,实现全国气象影视业务的集约化服务,可提升气象影视信息服务的创新能力、科技含量和服务领域,使气象影视服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含义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是中国气象局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气象影视信息内容平台,它既是全国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的一部分,也是气象影视服务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由中国气象局主导,华风集团中国气象频道组织,社会其他部门与气象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部门联动,各类媒体以及社会单位参与。这个业务系统将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传播等系统完成气象影视信息内容平台的搭建。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将以省级地方影视中心为信息处理终端,地市级行政单位的业务体系为采集源,2416个国家气象站为信息点,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中国气象频道为信息处理与数据传播中心。
三、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功能
1、数据采集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采集功能主要指气象类信息的采访、调查、搜集和整理。气象类信息不仅包括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种信息,还包括气象服务、天气现象、重大天气事件的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描述等信息。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通过三种途径实现这一功能:高密度覆盖全国省市县的记者网点;2500个气象加密站优势;外围的其他合作媒体以及相关组织单位。
2、数据处理与共享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处理与共享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对基础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处理并完成本地气象影视服务产品制作;第二层是将处理后的信息与影视产品,与各地业务系统、气象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频道、其他合作媒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共享。
3、数据传播
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数据传播包括各类气象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在各类媒体上的发布。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以及与华风有合作的各类媒体作为发布平台,增强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
公共公共
服务
目的
气象宣目传的
经济目的效益
功能
数据采集
中国气象频道
全功国能业功能数务体据系处理与共享
其他媒体
数据传播
其他媒体
三、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的作用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1、通过重大气象灾害和应急服务的全国联动,调动与灾害相关的各行业的资源,实现灾害信息共享,把中国气象频道打造成为国家突发灾害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2、通过全面采集全国市级地区的气象信息及各地本地化节目的制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3、通过全媒体的传播以及媒体间合作,扩大宣传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的软实力和公众满意率。4、通过数据资源交换及本地化节目营销,可获取经济效益,更好的为社会性公益事业服务
第二部分、全国业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组织结构不健全
1、基本无独立的业务体系实体存在。2、岗位职责不清。3、地市一级的业务体系建设匮乏,业务体系网络建设不完整。4、在已有的业务体系组织结构中缺乏建立对外联系的工作机制,社会资源拓展和整合极其有限。
二、人员配备不合理
1、无专职人员从事一线业务工作,各省市信息采集与节目制作数量严重失调。2、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报道能力低下,采集信息质量不高
三、硬件设备不达标
1、缺乏专门用于信息采编设备2、传输网络五花八门,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技术指标和管理体系。
四、社会资源缺乏,无法实现各部门联动。五、遍布全国的2500个气象信息加密站未能开发利用。
第三部分、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系统建设方案
鉴于目前全国各地采影视制作部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设备基础等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同时建设所有的业务系统。因此,气象频道将通过实地调查,形成各种管理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规范,并从各地选取有区域代表性且基础较好的典型区,根据其特点分别推广合适的发展模式。在典型业务系统扶植工作见效后,在相近或类同的区域进行推广和建设相关经验,最终形成先典型后全国的业务系统的建设。
全国业务系统整体建设方案将从管理机制规范、基础软硬条件、记者站样板工程、本地化节目插播四个方面着手。
一、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管理机制规范建设1、岗位设置及管理制度;2、业务的工作规范;3、绩效考核制度;4、人员培训制度;5、外联管理制度;
二、中国气象频道全国业务体系基础软硬条件建设
1、业务人员的选拔及培训;2、气象新闻报道的策划方法、采编技巧及报道模式;3、本地化节目的制作方法、技巧与模式;4、突发天气报道的合作的途径和方式;5、社会资源的拓展和合作:6、拍摄及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指导:7、采集传输网络的建设:
三、记者站样板工程建设通过选择6个基础较好的省级影视中心,制定能够在年内可见效的业务强化实验
模式,过这种实验模式的运行,打造典型业务体系模式。并在3到5年内,在全国建立推广完成。1、选择典型记者站的依据
全国的气候及灾害性天气的区域相似性区域经济和民众生活的相似性当地信息采集制作优势和能力等综合因素
2、三种实验模式:“联合媒体”模式——联合地方媒体计划: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省地一体化”模式——市县级分记者站资源优势整合计划:“跨区联合报道”模式——大型灾害实况报道模式:四、本地化节目插播五、工作计划1、机制建设:需结合各地业务体系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对部分地方记者站的实际沟通调研,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2、软硬件建设:以典型带全国的方式,在2011年内完成省级业务体系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工作。3、全国业务体系典型记者站建设:2011年上半年完成对6个地方记者站的沟通调研工作,完善业务强化实验
模式。2011年运行三套业务强化实验模式,根据实验模式的效果,完成其他典型
业务系统的调研和业务工作,并建立业务强化模板开始向其他地方记者站推广。根据业务的实际推进情况,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其他地方记者站业务强化建设工作。4、本地化节目插播: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篇十四: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对媒介融合有深入理解和清醒认识要针对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要求着眼于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打破相关制约因素重点关注强化以人为本的传播思想构建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推动传播载体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使传统媒体传播形态步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媒介融合下的媒体传播形态创新-媒介融合论文-通信传播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如何适应媒介融合,推动传播形态创新至关重要。只有创新,才能使其保持活力,取得更好的成效。本文在简要分析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传统媒体传播形态的创新提出对策,旨在为促进传统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对策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重要依据,为媒体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只有尽快适应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的新环境,大力推动传播形态创新,努力提
升传播能力,显著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才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中享有一席之地。从当前传统媒体传播形态的整体发展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个别媒体缺乏传播形态的创新,传播能力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为此,传统媒体要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力度,在“深融”方面下功夫,强化传播形态创新,打造多元化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巩固和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
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要求传统媒体进一步创新传播理念,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在融合、互动、交流、创新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传播体系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媒介融合要求传统媒体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传播机制。第一,要与其他各类媒体建立完善的战略合作机制,既要重视资源共享,也要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特色化发展,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强化传播机制的科学性和效能;既要坚持“一体发展”,也要突出“移动优先”,在做大做强“网络平台”方面狠下功夫,打造传播力强、自主可控的平
台,使其成为服务人民、文化传承、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的传播载体。第二,媒介融合是专业性媒体与大众化媒体、商业平台与主流媒体、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衔接、整合和融通,因此,各媒体之间应当进一步强化融合意识、共享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构建立体多样、全能全息、多元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存在的问题
1.传播思想未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传播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很多传统媒体对媒介融合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在传播形态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思想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还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传播工作与整体工作结合不够,对媒介融合的传播力缺乏深入研究,传播过程缺乏融合性、互动性和渗透性,再加上个
别员工责任意识薄弱,这些直接导致传统媒体多元化传播体系仍未形成,制约了其自身的科学发展。还有一些传统媒体不重视媒体设备和技术的优化以及传播体系的完善,对市场缺乏深入研究,对受众需求不够重视,结果传播内容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创新的重要瓶颈,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2.传播机制缺乏有效互动
传统媒体要想适应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现实,必须在传播机制的建设方面下功夫。但一些传统媒体在传播机制建设方面缺乏科学的设计和系统的安排,导致传统媒体传播形态的创新乏力,传播能力仍然较弱。如,有些传统媒体未能很好地设计建设中央厨房式的媒介融合新闻平台系统,新闻“采、编、播”传播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线上”与“线下”缺乏有效融合,导致媒介融合的新闻平台无法很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现有传统媒体传播机制普遍缺乏有效互动,这既与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的网络意识、信息意识、数据意识不强有关,也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的交流、互动、融合、渗透相对较少等有直接关系。
这表明部分传统媒体仍存在不注重与新媒体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缺乏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方面针对性和实效性措施的问题。此外,传统媒体在制度管理建设方面也缺乏改进和创新,如未将PDCA循环应用于传播管理当中,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对传统媒体传播能力的建设和强化产生制约和负面影响。
3.传播载体缺乏模式创新
有的传统媒体尽管对“内容为王”有深刻的认识,但不注重“深融”,在实施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各类平台的有效整合,传播平台建设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主要表现为传播载体缺乏模式创新、传播领域和传播范围缺乏拓展、传播内容设计也缺乏创新。比如,不注重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的战略合作,不能有效应用“传媒+”。此外,传统媒体之间往往也缺乏有效的协调与互动,媒介融合的整合能力相对薄弱,多元化传播平台的打造成为一句空话。同时,由于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到位,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出现一些从业人员为了追求新闻“关注度”,而人为制造了虚假新闻的情况。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的创新策略
1.强化以人为本的传播思想
媒介融合,关键在于融合,是将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媒体的多元化、系统性、融合性以及共享性。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要求传统媒体要适应融合语境,不断改革和创新传播形态,不断提升自身整体发展水平。传统媒体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传播思想,并将其落实到传播工作当中,通过对受众需求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改革传播内容和形式,突出传播本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大众。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融合性,所以要牢固树立“工具理性”,处理好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对社会效益的要求。对于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的新媒体平台,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媒体内容的真实性,树立媒体权威。
2.构建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
做好媒介融合时代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的创新工作,还要在构建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完善传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对此,传统媒体应高度重视中央厨房式媒介融合新闻平台的建设,在加强“采、编、播”一体化传播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升平台的综合能力,实现融合创新方面的更大突破;要大力加强“线上”与“线下”融合传播机制的建设,在做好“线下”传播载体建设的基础上,在“线上”传播载体建设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既要加强自身官方网站的建设,也要科学设计APP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同时加强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力度;要大力加强传统媒体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尽快与其他各类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媒体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效率;要大力加强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网络意识、信息意识、数据意识。
3.推动传播载体模式的创新
传统媒体要适应媒介融合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动传播载体的创新。传统媒体要把“深融”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既要进一步强化“内容为主”的意识,也要注重与各类传播平台的有效融合与互动,如大力推动“传播+”模式创新,加强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战略合作力度,打造多元化、创新性、立体化传播载体等;传统媒体之间也要加强协调力度,既要强化媒体间的合作,也要加强工作人员间的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传播管理模式,尽快将PDCA循环应用于传播管理当中,做好传播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工作,对于好的经验要充实到传播管理制度当中,努力使其形成良性循环;要切实发挥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努力防范和控制传播风险。
结语
在媒介融合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推动传播形态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其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对媒介融合有深入理解和清醒认识,要针对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要求,着眼于解决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打破相关制约因素,重点关注强化以人为本的传播思想、构建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推动传播载体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使传统媒体传播形态步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郑红林.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2).
[2]李心悦.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品牌价值传播研究[D].深圳大学,2019.
[3]梁玉翠.媒介融合背景下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转型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
[4]张霞.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态的新形势[J].出版广角,2017(17).
篇十五: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四级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新布局作者:胡正荣来源:《综艺报》2020年第21期
智能网络时代提出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对工业时代媒体“四级办”的一种迭代更新,更是一种颠覆。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必须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这样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提法似曾相识,不少人又回忆起原来广电行业曾经的“四级办”。不过,智能网络时代提出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是对工业时代媒体“四级办”的一种迭代更新,更是一种颠覆。
经历了工业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经济社会文化都存在着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层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并存,以及共同体与族群分化共生等多趋势并行的特征。因此,这次提出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其实能够体现出互联网思维下治理模式的跟进与更新,更能够看出互联网思维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根本上来说就是建构一个层级化与网络化、垂直化(纵向)与平台化(横向)、中心化与多元化、统一性与差异化、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等架构融合、功能融合、效果融合的新的传播生态体系,即通常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想要实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战略愿景,就要对四级主流媒体在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中的定位、职能等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差异化分工、融合化协同能够更好地凸显各级各类主流媒体的独到优势,从而打造一个“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传播网络和生态体系。
对于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来说,应当充分利用占有头部资源的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金、政策资源强势来建立技术平台,支撑媒体融合迈向纵深。通过其搭建的全媒体传播平台这个功能强大的资源库,央媒、省级媒体可以为全国及下属区域内的市、县级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提供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高效完成媒体生产全过程的沟通、调度和指挥,从而将全国各地的融媒体平台和资源整合、汇聚在一起,真正实现“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构想。同时,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的媒体融合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地方媒体的融合实践提供了现实案例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模板。
这些年,地市级媒体的融合步伐稍显缓慢。当下,能够在融合实践中做到覆盖体制机制、人员、运营、管理、业务链及业态布局在内的全面融合的地市级媒体融合集团凤毛麟角。之所以只有个别地方正在进行这种探索,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改革需要突破很多已有的限制与禁锢,进入体制机制的深水区、人事改革的雷区、业务流程优化和平台业态再造的盲区进行探索。未来,地市级媒体应当将自身定义成为万物皆联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节
点。作为下级媒体,地市级媒体可以连通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平台,实现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同时应当承担构建智慧全媒体传播体系所赋予的分工任务。互联网应用下沉是大势所趋,地市级媒体应当借助这个契机,实现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资源的有效聚合,打造一个兼顾政务、服务、商务的城市便民平台,以及用户数据资源沉淀的平台,真正实现信息的上下通达。此外,由于底层建设同样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地市级媒体的融合发展与“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完全打通融合。
在各级媒体中,县级媒体的融合实践进度与程度不亚于甚至大于中央级媒體和省、市级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整合了县域内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也将综合服务、信息枢纽等功能聚合到自主平台和第三方矩阵上,真正实现媒体功能+政务服务商务功能的接地气的下沉化,汇聚基础资源、连接基本用户、实现基层治理等根本任务,最终为智慧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的加速建设奠定根基。“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贯穿政治治理现实的基本认识。时代在变迁,但是信息与传播力量在社会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来没有削弱过,到信息网络时代甚至更加强化,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中,一定包含着信息、媒体与传播的力量,特别是来自最基层、最一线信息与数据的根本性支撑力量。因此,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就应当将自身定位成为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智慧型县域综合治理平台。
篇十六: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四川省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奋力推进“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制定本专项改革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基、人才为本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以大数据、大平台、大项目和全面提升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全面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高清化、智慧化行业生态。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内容创作生产体系、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业监管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书报全民读、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制播全高清、网屏皆互动,实现户户看高清、家家可互动,实现四川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省向强省跨越。
——制播传输终端实现高清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生产、传输渠道、制播平台、接收终端实现高清化,建立高清四川实施标准。省级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制播,其余市(州)广播电视台各建成1套以上高清频道,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可接收高清频道90套以上,电视用户高清终端全面普及,高清互动用户超过1000万户,综合人口高清覆盖率达到95%。
——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互联互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98.99%,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为全民免费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一村一月一场”数字电影。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达到80%,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6册。
——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行业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在全省GDP中的占比超过1%。拉动消费规模超过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行业新增产值超过3000亿元。建成一批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总资产、总收入分别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团2—3家,总资产、总收入分别超过50亿元的企业5—8家。新增3—5家上市企业。
——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构建“四川媒体云”,推动智慧媒体建设,媒体数字化率、融合率达到100%,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实现内容、渠道、平台、
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化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出2—3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融合发展新媒体产品,建成3—5个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打造5—8个全国知名新型媒体品牌。
三、工作举措
(一)构建“四川媒体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纳、整合和运用媒体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公共服务、行业监管、媒体融合等平台共建共享,建设集内容生产、信息集成和分发、管控、服务于一体,互联互通、跨界互动、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四川媒体云”。
具体措施:1.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云平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数字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广电视听云计算平台、四川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与主流云平台及社交网络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对接;2.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全媒体内容资源与用户数据库,支撑受众需求分析和大数据业务;3.推动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四川媒体云”建设和应用,提升文化创意、生产、传承、传播和服务能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提升高清内容供给能力。加快各级广播电视台设备高清换代和演播室高清化改造,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多终端制作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内容生产向高清化、实时化、数据化、互动化转型,提升用户阅读体验和视听享受。
具体措施:1.加强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支持四川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完成制播高清化升级改造,鼓励市级广播电视台和有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高清化改造,为群众提供高画质、高保真视听内容服务;2.利用大数据深入分析用户群体分布特征和多样化个性需求,以用户数据、用户画像、视频基因指导节目与服务创新,做到精准生产、精准传播、精准服务,满足用户需求;3.发展网络视听和数字阅读等新型视听服务,推动视听服务和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娱乐服务等有机整合,加强对国内其他媒体的产品和服务输出;4.鼓励发展移动客户端、电视屏等应用,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建立报刊台网互动、省市县媒体联动的传播机制,打造一批集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电商媒体等于一体的新媒体集群和新型传播矩阵。
(三)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顺应“宽带中国”战略新要求,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调频广播覆盖网和卫星地球站新建、改造,建成覆盖全省千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具体措施:1.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改造,优化内容分发网络(CDN),扩容有线电视骨干网络,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接入网络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2.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加快数字音频
广播(CDR)建设,实现各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化;3.实施公共无线视听工程,利用地面数字电视网(DTMB)、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络(NGB—W)、无线连接(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加快推进城镇重要公共区域、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热点覆盖,扩大视听服务无线覆盖范围;4.创新广播电视有线、地面无线、卫星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双向互动、智能协同立体覆盖网络。
(四)推进视听终端智能化。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电子制造企业合作研发、生产、推广智能终端,加快互动电视普及,建设室内物联网,大力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全新视听内容与增值应用,推动智慧家庭建设,深度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
具体措施:1.支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协同研发各类新型广电智能终端,采用整体转换和市场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智能终端普及和互动电视发展;2.提供家庭室内高速物联建网解决方案,综合利用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快室内信息网络升级改造;3.依托智能终端与室内物联,建设一云多屏、跨屏互动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家庭数字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影院、家庭课堂等在线媒体融合服务;4.建设家庭智慧信息节点体系,实施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系统联接工程,实现家庭信息节点与政府、社会、企业各信息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在智能终端上广泛承载在线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远程诊疗、雪亮工程、党员远程教育、企业信息电视等各类新型视听服务。
(五)实施数字化公共服务。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管理云平台建设,实现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数据精准化和订单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升级。健全各级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服务标准化、活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运行规范化。
具体措施:1.完善丰富公共服务内容和对象资源库,构建内容供给、分发传输、接收反馈等全流程服务管理技术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2.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达标升级工程,对未达标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监测台和数字影院进行新建、改建,全面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制播能力和承载能力;3.推进视听乡村、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建设,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开展“零距离”政务、智慧物业、500米电视商圈等视听信息应用;4.打造“书香天府”数字阅读品牌,建设省级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数字化发行网点、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建设,实现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协同推进;5.构建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打造覆盖全部贫困县的科技扶贫在线网络体系,建立快速响应的科技需求解决机制。
(六)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顺应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加快智慧媒体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形成现代化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具体措施:1.推进媒体内容深度融合,发挥专业采编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适应多终端发布的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质内容生产,鼓励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2.推进媒体渠道深度融合,加强移动新媒体建设,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发展媒体法人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3.推进媒体平台深度融合,加快采编流程集约化、数字化、移动化改造,支持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和广电网络运营企业融合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互动;4.推进媒体经营深度融合,建立新型媒体企业制度,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媒体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孵化器、研究院,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5.推进媒体管理深度融合,稳步推进新闻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再造,减少管理层级,优化部门设置,加快推进媒体资源聚合、生产要素流动、采编力量整合,实现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产品”转型。
(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推进新闻出版广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运用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行业互动、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带动关联行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具体措施:1.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改革,促进产业集团与资本对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和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2.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点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广告等产业融合,形成涵盖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版权、影视、音乐等现代门类的产业体系,构建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巴蜀特色“智慧广电”产业品牌;3.大力发展网络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文化创意、文化地产、现代服务、应急服务、版权交易等新兴产业;4.大力发展音乐产业,建设音乐生产制作平台、互联网原创音乐平台、音乐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四川音乐作品版权保护和交易,实施四川原创音乐作品出版工程、四川音乐季工程,建成2—3个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推出5—8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5.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和智慧印厂建设,鼓励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发展;6.鼓励实体书店推进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功能,探索“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经营方式,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7.支持遂宁等地开展“高清四川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推动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四川熊猫梦工厂文化创意中心、四川广电影视文化中心、四川文化汇创中心、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科普科幻出版基地等建设,打造西南地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园区基地。围绕重点园区发展和平台建设,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与在川企业开展协作和国际技术交流。
(八)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构建集节目监管、技术监测、安全保障、省市县联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测监管体系,建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全面提升舆论引导和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建成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具体措施:1.强化安全运行管理机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
网络安全制度,对全省非法节目内容、违规广告、违规插播、敏感信息等进行自动监测检索,发现异态及时处理;2.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OTT)、网络视频、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海量音视频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挖掘发现、话题跟踪、敏感预警,实现对网络视频等异构数据的监管,为意识形态安全、公共安全、版权保护、网络安全提供支持;3.实施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广电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升级工程、新闻报刊综合信息监管工程、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预警服务工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清四川智慧广电”专项改革是新闻出版广电系统适应新形势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举措。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支持,将此项改革列入重要工作内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早见成效。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建设任务、重点项目前期论证,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撑,确保技术路线可行、适合市场需求、建设质量可靠,做到善做善成。
(二)加大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基金、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项目实施的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支持创新型、创意型、成长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和成都(川藏)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列入“创业板行动计划”进行培育,争取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支持各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量化指标,加强跟踪测评和效果评估,建立责任考核机制,督促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附件:“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重点项目附件
“高清四川智慧广电”重点项目
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云
项目概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全省统一的公共服务综合管理云平台,建设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设施、网络、数据库等基础建设并投入运行,2018
年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推动服务和管理精准化。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
项目概述:构建集内容、播映、印刷、发行、版权及新媒体监管于一体的全媒体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对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质量和数据实时监管服务。
预期目标:2017年初步建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监管平台和监管采集系统、安全播出调度系统、新媒体监管系统、出版发行印刷监管系统,实现对省、市自办节目、技术指标全面监测监管;2020年建成21个市(州)监管分平台、140个县级监测点。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三、广电视听云计算平台
项目概述:采用云技术对技术层级进行分别整合,统一资源调度,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导航,统一认证计费,形成“视听云”架构,全面支撑以电视屏为主导、跨屏互动的“政务云”“企业云”等云服务。
预期目标:2017年初步建成支撑近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平台,实现与原有视听系统的融合;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2000万级用户规模的平台,支持10万小时以上视听内容和1000种以上视听应用在平台上高效弹性部署,服务全省1500万户以上家庭或个人、500家以上单位客户。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四、四川家庭大数据服务平台
项目概述:搭建家庭大数据服务体系、数据交换和服务平台,开发服务多领域的家庭大数据分析应用。
预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大数据信息商业化,广泛应用于政务管理、安全监控、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家庭消费等领域,使家庭大数据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五、新媒体传播平台
项目概述:打造全媒体采编发平台、融媒体平台等媒体融合发展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全面提升媒体多渠道多终端传播能力。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全媒体采编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建设,2018年完成全媒体内容聚合、生产、调度、分发平台和发布接口建设,形成智慧传播体系。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六、数字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
项目概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出版云平台、电子商务发行平台、版权交易平台,形成具有智慧出版发行能力的数字发布投送平台,实现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
预期目标:2018年广泛提供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在线视听、听书服务、个性化定制、按需推送等新兴内容发布投送服务,2020年实现全省出版资源全网络多终端覆盖。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七、媒体资源数据库
项目概述:依托云计算构架,建设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容灾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作为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底层数据平台。立足大数据运用形成基础性信息资源库,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开发用户监测、交叉推广、精准营销、信息推送等应用,孵化各行业各领域深度信息服务产品。建设集收录、更新、搜索、查新、查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完成采编技术平台及新媒体技术虚拟化升级改造,2017年初步建成权威、丰富的全省党政信息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科技学术公共出版资源服务平台和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提供文献检索数据库和学术文献影响评估系统支撑。
实施主体:科技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
八、高清制播能力建设
项目概述:实施省、市广播电视台制播高清化改造,县级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标准化建设,推动演播室、网络制播、总播控、前期制作及配套设备等高清化改造,配置高清转播车,全面提高各级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能力。
预期目标:四川广播电视台和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化制播,其余市(州)广播电视台各建成1套以上高清频道,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实现高清化制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电视收视需求。
实施主体:省、市、县广播电视台。
九、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项目概述:紧密结合“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调频广播覆盖网、卫星地球站和高山无线发射台站改造,建设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建立完善信息化运行管理系统。
预期目标:建成覆盖全省千万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广播电视台。
十、城镇公共无线视听工程
项目概述:利用广电全媒体优势和DTMB、NGB—W、WIFI等技术搭建城镇公共无线视听综合接入平台,实现城镇重要公共区域、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热点覆盖,扩大视听服务范围。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80000个城镇公共热点,形成无线传输覆盖网络,满足群众对无线视听服务随时随地可得需求,推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视听乡村”建设。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一、高清视听智能终端研发
项目概述:采用新一代解码技术,研发生产适配智能操作系统的广电终端,前置部署分布式信息节点接口,实现各种高速数据接入,为广电网络开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及其他增值业务提供视听智能终端。
预期目标:2017年完成研发并投入生产。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十二、高清视听智能终端普及
项目概述:实施高清视听智能终端升级换代和整体转换,投放适用于有线、无线、卫星覆盖的新型智能终端。
预期目标:2018年前实现800万台高清视听智能终端转换;2020年实现1300万台转换。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十三、四川应急广播工程
项目概述:建设和完善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和城镇公共广播系统,完善应急广播全媒体采集发布网络,对接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省市县乡村联动的全省应急广播体系。
预期目标:2018年应急广播体系初步建成,实现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调控、应急信息全媒体采集发布。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公共服务数字化升级
项目概述:统筹运用有线、无线、卫星三种传输方式,继续实施户户通工程,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提档升级、阅报栏(屏)建设、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四川民族频率民族地区调频全覆盖、四川广播电视台数字音频广播改造,创新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模式,创建“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预期目标:户户通、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各项惠民工程实现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数据精准化和订单式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数字化全面升级。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广播电视台,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十五、全媒体集群新媒体产品矩阵
项目概述: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全媒体集群和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支持高成长性新媒体项目孵化成长,形成以立体传播为主导、多媒体融合发展、媒介形态完备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和新媒体产品矩阵。
预期目标:2020年推出2—3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媒体产品,建成3—5个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5—8个全国知名新型媒体品牌。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传媒集团、市(州)党报和广播电视台。
十六、文创综合体
项目概述:集聚优势资源,重点打造川报文创综合体示范区、四川文化汇创中心、成都传媒集团新媒体产业园区、八里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新华之星科研生产基地、安仁文创综合体,形成集文化创意、展示、体验、培训、创业、生产和销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集成文化创意综合体。
预期目标:建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新媒体产业园区发展的样板和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实施主体: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十七、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线上平台
项目概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新闻出版广电与文化、教育、旅游、购物、娱乐结合,开发在线教育、美食推荐、文化旅游等线上移动客户端和社会化协作系统,打造具有我省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平台。
预期目标:打造美食手机客户端、融商平台、社会教育社会化协作平台、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服务支撑体系等一批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并上线运行。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眉电影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传媒集团,市(州)党报和广播电视台。
十八、四川出版传媒中心
项目概述:建设聚合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民族出版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服务海内外文化、出版、传媒、创意及文化金融、投资、旅游等高端行业。
预期目标:建成中国西部标志性文化产业基地,成为西部文化地标。
实施主体: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九、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
项目概述:建设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一期,构建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的
文化产业聚集区。
预期目标:打造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实施主体:四川新华发行集团。
二十、数字文化视听社区工程
项目概述:实施千兆视听传输带宽入户,整合本地数字文化资源,建立智能适配广播影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资源的数字文化内容平台,发展家庭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电影院、“零距离”政务、智慧物业等新业态,搭建与“智慧城市”等各类平台及众多个性化社区服务系统联接的视听信息服务平台。
预期目标:2018年全部市(州)完成数字文化视听服务平台建设,覆盖20000个小区(楼盘)和500万个家庭;2020年广泛提供数字文化视听信息服务。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四川广电农村T2O电商
项目概述:利用广电网络的用户、网络、终端、规模、高清、交互等优势,建设农村电视电商平台,配套农副产品电商展示实体店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传统媒体、电商平台与各类商家深度融合,打造具备四川广电特色“农村T2O电商”品牌,拓展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
预期目标:2018年实现100万户以上农户的产品上线;2020年实现200万户以上农户的产品上线,转化并稳定100万电商平台活跃会员。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二、音乐创作生产
项目概述:建设音乐生产制作平台、互联网原创音乐平台、音乐信息服务平台、音乐版权运营平台,实施四川原创音乐作品出版工程、四川国际音乐节工程,建设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大力发展音乐产业。
预期目标:2020年全省音乐出版及视听服务极大丰富,建成2—3个专业化音乐频率频道,推出5—8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化音乐节目(栏目)。
实施主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
二十三、智慧广电应用
项目概述:依托智能终端与室内物联网,建设家庭多媒体视听信息中心,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等在线服务;实施智慧家庭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系统联接,广泛承载在线教育、“云院线”、雪亮工程、党员远程教育等各类新型视听服务,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及辨识度的业务品牌。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节点,全面开展在线业务,引领智慧生活。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
二十四、四川广电视听云计算及家庭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概述:建设广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网络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技术中心、广电融合产业经济服务中心、产业示范展示厅等,打造成为我省重要的云计算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规模发展。
预期目标:大幅提高四川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聚合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切实推进视听产业融合创新开放发展。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五、数字印刷
项目概述:利用新技术融合创意设计,研发在线设计软件和管理系统,建设云印刷、地图3D打印平台、3D创客O2O服务平台和创意印刷出版基地、数字化车间、智能印刷生产线。
预期目标:2020年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新业态全面发展,实现包装印刷全流程数字化。
实施主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
二十六、影视基地
项目概述:充分利用四川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旅游文化跨界合作,集纳整合全省旅游景点、文化古镇、博物馆、城市综合体、影视学院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西部最大的集影视拍摄、特效制作、生态度假、观光旅游、康复疗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基地联盟,促进我省影视、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预期目标:2018年初步建成影视基地本部和一批特色影视基地分部,探索
建立影视、旅游合作运营机制;2020年实现各影视基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成为新一代专业功能聚合型国家级影视基地。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广播电视台、峨眉电影集团、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传媒学院等。
二十七、智能影院
项目概述:推动太平洋院线立足四川、面向全国重点区域拓展建设,建立以电影售票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营运管理系统、营销分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支撑的影院经营管理大数据中心,形成辐射全国的智能影院体系。
预期目标:2020年实现太平洋系列影城全省地级市全覆盖,人口、经济强县全覆盖,在全国重点区域、重点市场有力推进影院建设,支持400—600家影院实现连锁经营管理。
实施主体:峨眉电影集团。
二十八、线上线下互动发行体系建设
项目概述: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书城引进影视放映、教育培训、文化餐饮、商贸服务等多元业态,支持完善信息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以综合体为主体的网上智慧商圈;推动乡镇出版物数字化发行网点、供应链协同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支持民营实体书店开展智能化个性化定制配送服务,构建实体书店与网络销售一体化的新型出版物发行市场。
预期目标:2020年建成一批集个性化定制、好书推送、自助选购、视听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书城,建成4406个乡(镇)出版物数字化发行网点,建成集批发、零售、仓储、物流、流动销售与网上交易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四川书市基地,完成出版物供应链协同平台搭建,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实体书店,形成出版物发行市场线上与线下互动、错位发展、差异发展格局。
实施主体:省、市(州)、县(市、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九、“走出去”工程
项目概述:推动康巴卫视落地印度,扩大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落地,推动境外出版传媒平台、国际华文图书网络供应渠道、国际汉语教育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出版物建设。
预期目标:推动四川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产品、服务、版权贸易“走出去”,提升巴蜀文化海外传播力影响力。
实施主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藏区州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
项目概述:在甘孜州、阿坝州、木里县对现有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完成县城区附近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以及有线电视单向数字前端改造,建设农牧区无线覆盖网络,提高州县节目在当地的覆盖率。
预期目标:完成我省藏区有线电视前端数字化改造、有线广播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2020年藏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99%、95.5%,藏区州县节目覆盖率达到90%。
实施主体: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阿坝州、甘孜州、木里县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三十一、广电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升级工程
项目概述:优化升级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三网融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健全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预期目标:建成四川广电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平台、三网融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四川广电文化信息传播安全技术管理能力。
实施主体: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篇十七: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基于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的调研和思考张银侠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笔者和课题组通过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的调研后发现,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比较快,但是其在发展中浮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转变理念,把治理理念引入公共文化建设之中。
【总页数】3页(P166-167,180)
【作者】张银侠
【作者单位】合肥行政学院,合肥2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5
【相关文献】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多维思考——以山东省为例[J],周新辉;刘佳2.供给侧视域下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r——基于江西国家贫困县的调查[J],刘景会3.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2006~2008)[J],黄旭涛
4.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思考--以西宁市为例[J],姜鑫磊5.浙江省地方高校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与举措——基于实证调研的分析与思考[J],费建文;张向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八: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13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
作者:石长顺景义新来源:《编辑之友》2013年第05期
摘要: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历史演进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发布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发布、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发布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IPTV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2]刘小帅,张世福.3G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3]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4]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5]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6]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7]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8]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9]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10]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11]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12]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13]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14]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15]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16]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17]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18]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十九: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瓶颈与对策分析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我国县级单位进行政策和新闻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做好我国相应的政策及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视广播的信息传播能力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人们更倾向于以多种元素共存的综合媒体传播形式。县级的融媒体中心为了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的去创新自己的媒体形式。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乐观,甚至有些县级融媒体的平台账号还不如一些个人媒体的影响面广泛。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工作中的经验,对县级融媒体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创新分析
引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各县级融媒体也逐渐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推动传统体制的改革。因为传统的有线电视广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面正在逐步缩小,广告收益量也在不断的被压缩,若不积极改进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每个城市的媒体中心都要意识到这一个现实情况,在传统电视广播发展遇到局限性的同时,你要看到其中的挑战。很多现成的融媒体建设已经初步建成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制于各种因素,发展并不是很顺畅。
一、县级融媒体在建设中的瓶颈研究
1、体制融合不到位
现阶段在县级融媒体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过于僵化,因为一个县级的融媒体部门是以个事业单位的形式存在,同时还具备行政部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满足当地政府给予的各种宣传任务,同时还要通过自我经营,来落实各种经费,因此对于融媒体中心来说,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在市场化发展中还受制于各种限制,难以自由发挥。而且融媒体部门在发展的时候,需要将当地的广电报刊,信息中心等进行全面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多个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工作量较大,融合的难度比较高。
2、建设思想不先进
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内容,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同时对有媒体形式的创新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受到传统新闻广播理念的影响,在进行融媒体创造之中过度依赖现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与现实中,社会上泛滥的信息流和爆炸式的短视频量不融合。过度局限于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在媒体创新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创新力。比如虽然开通了一些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新型的媒体宣传平台,但在内容制作和主题宣传的时候过于刻板。无法通过内容和标题,有效的吸引读者,严重限制了融媒体发展的意义,甚至有些县级媒体宣传单位除了进行“融媒体”更名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3、在新闻内容上并没有及时创新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县级的融媒体中心对于新媒体渠道的建设非常的重视。但在真正落实的时候口号喊得很响,落实的力度很弱。理论体系非常丰富,实践操作非常的狭隘,甚至忽略了对于内容的创新和发展。虽然内容形式上依然是以收集整理和分享当地的新闻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但并没有创新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对信息的内容收集过于极限,若只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去采集素材的话,自然无法保证新闻的可观赏性。比如有一些融媒体究竟只是去采集“正式新闻”,忽略了对于人间百态的要素采集,只是追求信息的直线传播,不容易被受众群体所接受。
3、人才建设力度不足
虽然现阶段一些县级的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比较迅速,但人才的建设并不完善,
二、优化融媒体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大体制的改革
结合每个县城融媒体中心的单位属性推动融媒体中心市场化的发展。在保证其宣传工作满足县级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宣传需要的前提之下,鼓励融媒体中心不断的去创新,积极的学习我国其他地区成功的县级融媒体发展经验,推动县级融
媒体全面化、功能化的深化改革。打破传统的体制限制,并结合实际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体制的局限性。
调动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破传统的铁饭碗思维模式,做到同工同酬、同岗同责的一个管理体系,鼓励大家在融媒体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体制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传统思维认知,避免“体制内”人员产生懈怠思维。强化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对于体制内的人员该淘汰淘汰,对于体制外的人员该晋升晋升,绝对避免铁饭碗心理的出现。
2、推动内容的创新和特色
在现在一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新闻内容和信息传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融媒体中心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并重视一些创新内容材料的收集和创作。将所有开通的媒体平台进行灵活运用起来,并发挥其社会影响性,比如通过政策的引导和传统电视广告形式的推广,提高短视频平台、微博、公众号等在当地人们群体中的影响力。
对于融媒体的建设不能够仅仅落实在口号和形式表面上,而应该通过具体的新闻内容和新闻传播方式体现出来。在新闻内容上也打破传统的体制化形式,追求内容的创新。在进行必要的政策宣传和新闻内容传播之外,注重对于一些生活化信息的收集。多关注一些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对于一些生活素材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工,之后在各种媒体平台之间传播,一方面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融媒体中心的素材变得多样化,更加贴合民生。
3、实现人才创新
人才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讲,第1个层面是运营人员。现阶段受制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很多现成的融媒体中心仍是曾经的固定人马,新闻的经营方式和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广播电视的限制性影响,就算吸纳新员工的时候,也只是注重对传统新闻能力的考核,而对于现阶段新媒体的综合水平和考核的重视力度并不高。因此融媒体中心在招纳新人员的时候,要打破传统的现实思维,积极招纳一些符合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满足传统形式
下的电视和广播制作需要,同时也可以运用各种软件系统和视频制作程序加工短视频,满足融媒体发展时代对多种媒体广播平台的发展需求。
第2个层面是指的记者及新闻广播员。传统模式下的电视台新闻广播员过于严肃化。但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若不积极改进的话,只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因此在记者和广播员也要积极的创新。除了一些政策新闻传达之外,对于一些生活新闻或趣味性的新闻应打破传统的行为局限形式,使新闻内容更加灵活化,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观赏性。同时要确保新闻的主题和内容传达到为正能量且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可以根据需要多增加一些民生访谈节目,一方面可以迎合老百姓的新闻获取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与百姓的互动,切实的解决百姓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发挥融媒体中心的社会价值意义。
三、结束语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的时候应重视自我分析,找到限制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改进政策吸纳人才,创新经营思维等方式。突破发展的限制,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邓艳昕.智媒时代赣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21,13(19):3.
[2]王崇彬.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2.
[3]母雪琴.西部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宁夏固原"四县一区"融媒体中心公众号新闻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4.
[4]王伟燕,井警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J].青年记者,2019(8):2.
篇二十: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P> 单一数字媒体形式是有限的而如果将视频资源与网络资源整合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整合将商务交易网络与互动数字形式整合将分散的网民用户需求与定向的企业供应需求整合将产业链的最初生产信息通过整合的数字平台与最终的消费行为形成直接沟通将网民主动的娱乐需求与企业或产品口碑的被传送需求整合等等一个整合的数字媒体平台才能将媒体可开发的价值最大化必将形成一个具有无穷大的价值开发的空间一、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数字媒体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信息技术。既然涉及面广,那么它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视。易传媒很好的运用了数字媒体,让数字媒体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台阶。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由于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因此数字媒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支持数字媒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美、日等国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同样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包罗万象。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攻克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了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了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引领整合之大未来一方面,企业对于数字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带来最大的ROI,或者究竟应该应用哪种数字媒体形式,不论是企业主还是数字媒体平台本身,尚未有个明确的导向。易传媒CEO闫方军表示:"单一数字媒体形式是有限的,而如果将视频资源与网络资源整合,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整合,将商务交易网络与互动数字形式整合,将分散的网民用户需求与定向的企业供应需求整合,将产业链的最初生产信息通过整合的数字平台与最终的消费行为形成直接沟通,将网民主动的娱乐需求与企业或产品口碑的被传送需求整合等等,一个整合的数字媒体平台才能将媒体可开发的价值最大化,必将形成一个具有无穷大的价值开发的空间。"
今年7月,数字媒体行业即将召开一次高端的国际峰会。这场即将涵盖数字媒体业前沿领域话题,并邀请到世界数字媒体业发展领袖参与的高峰对话,将讨论这一领域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网民对网络形式和内容的需求也正在打破局限。面对一个数字时代的多维发展局面,易传媒作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平台,有必要主导召开一次全世界范围的研讨会,共同探讨基于数字媒体可开发的价值。"易传媒CEO闫方军表示。
易传媒对数字媒体的运用,打破了原有的发展模式。突破传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勇于创新,才能打开另一片天,创造另一个舞台。
二、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已是电信、广电不但不能回避的问题而是国家信息建设必须进行下去的战略。三网基础业务融合之后,那么用户终端的融合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三网融合是电信、广电通过互连网TCP-IP协议使电信、广电、互连网三张网络互连互通;电信网和互联网已经在电信行业基本实现融合;3G移动互联网已实现通信和互连网融合,中广移动CMMB的推出已成功实现3G网络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在电信广电移动运营商融合之下将诞生新型的产业,传统的广电、电信生产企业将没有界线,网络生产商服务商、手机终端、电视终端、电脑终端将适应三网融合需要适时成功推出三网融合网络产品,传统的电视机、手机将融合新的功能,电视、手机不再是那一家的终端,电信服务柜台不但有手机,电话,还有‘电视机'。
那么未来的电视机将有些什么功能呢?我作为个人消费者希望我的电视应该具有以下用途
第一:具有传统的收看功能。第二:具有下载储存功能。第三:具有上网功能。具有以上功能不就是一台电脑了吗?是的,我理想的电视机就是一台电脑,一台分离式电脑和显示屏。电视遥控器是红外无线电脑键盘和鼠标组合,电视机主板在电脑主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当收看本地有线电视时电脑上网等功能禁止,需要点播功能和上网观看更多其他地方IPTV节目时转换到电脑功能。电视主机在接收功能上有线?无线兼容,标准接收端应以国标地面数字电视DMB-TH为基础兼容电信接收,DMB-TH具有高速移动接收和开放性,兼容所有传输音视频格式,在扩展
功能上也是开放的,因此,接收头以DMB-TH为基础融合三网融合需要把业务扩展到其他功能,突破广播电视的频率范围,发展3G?4GDMB-TH终端,满足广电和电信共同的业务功能,传统电视成为三网融合下广电和电信的共同终端新产品。根据实际需要和用户的选择,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高端产品可以延伸到笔记本电脑,普通型满足看电视,点播电视,上网,IPTV等基本功能;未来移动业务将是广电和电信行业巨大的争夺领域,移动电视和移动互连网有机组合,电信行业可以传输电视业务,电视行业通过移动互连网开展移动电信业务互连网,业务已开放,频率的再次开放,广电产品进入3G,4G,电信接收终端DMB-TH电视频率产品都将没有行业限制,广电频率和电信3G,4G频率集成DMB-TH和TD-SCDMA,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硬件的融合和业务融合。
下面是互连网电视基本功能模型。
表一中的RF收/发高频头频率范围47Mhz~1GHz~3GHz~3GHz,适应电视和电信所有频率的收/发和接收模式。红外接收头将传统红外电视遥控器电视功能扩展,将电脑键盘和鼠标功能集成其中,电视主板将在电脑主板基础上改进,将传统电视模块化通过电脑插槽接口集成到电脑中,RJ-45/RS232/USB/RS422和DVD硬盘等硬件和接口根据不同用户需要配置。互连网家用电视的核心是看电视和上网,移动互连网电视的核心是通讯,上网和电视功能。
三、数字媒体出版物的理解2003年是我国第一张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问世10周年。10年来,这一新型信息载体带给
我们的太多太多,但这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技术?是传播?是娱乐?是教育?是艺术?还是出版?似乎都是,但又都不仅仅是。要真正认识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必须超越这一切,从人的生存方式的角度即以文化的视角,回顾我们所走过的10年历程。十年磨一剑,创作:1993年,中国大陆第一张自主版权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正式出版,将1887年清朝的“海关大龙”邮票以来中国大陆历届政府发行的1600套1万余枚邮票全部收入,并以100余万文字及大量的历史图片、录音和影视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同时,其多样快捷的编辑检索功能、多媒体融合的艺术表现效果、轻盈小巧的信息存储介质等特点,带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此后开始有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相继问世。评奖:1998年初,由当时的国家信息管理中心和《多媒体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了“1993-1997年全国优秀光盘测评”,这是首次由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性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评奖活动。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先后举办了两届国家电子出版物评奖活动。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高级别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评奖活动。1997年,多媒体光盘《故宫》在法国莫必斯国际多媒体光盘大奖赛上获评委会特别奖。研究:国内对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研究几乎是与创作和开发同步开始的。1993年,《多媒体世界》创刊,此后又有《中国电子出版》问世。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十年来国内出版的有关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学术著作1260余种。教育: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著名学府陆续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多媒体技术、艺术、编辑出版、策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许多艺术院校设立了新媒体艺术实验室,更多的大学则开设了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方面的课程。产业: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发展潜力和文化整合功能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资金。尽管这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还面临诸如知识产权保护、营销机制、人才资源、产品定型等一系列瓶颈的束缚,人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实践过程的特征与走向。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10年历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原创的发展过程。这种模仿包括两个层面:对于传统出版物的模仿和对于优秀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模仿。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创新也包括两个层面:表现内容的创新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模仿与创新并不总是对立的,有时模仿甚至是创新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与环节。但我们必须强调,事物创作发展的真正动力并不在模仿,而在创新。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10年历程是一个从表现物到表现人的发展过程。检阅10年来的作品不难发现,文化类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多是表现物的,而表现人的作品则较少,出现较晚。究其原因,一是物的特点比较直观,便于发挥多媒体的视听优势,而人的表现则比较复杂;二是创作队伍多为技术专家主体型,他们于技术是内行,对于人,尤其是人的性格和情
感世界的研究与表现却不一定熟悉。不过,最近终于看到了一些调动多媒体手法较为成功地表现人物性格与情感的作品,而这正是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创作队伍从技术专家主体型向人文专家主体型转变的结果。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10年历程是一个从技术的跟踪到本质的发现的过程。我国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技术起点不低,技术跟踪能力较强,速度很快,8年前就可以将技术跟踪周期控制在8个月以内了,以至于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纷纷采用我国开发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作为他们最新技术的演示节目。但是,我国的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与国外的优秀作品相比,在内容表现力上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内容表现力的第一要素是对多媒体文化特征和艺术本质的理解与把握。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跟踪国外优秀作品先进的创作观念,同时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努力发现多媒体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理论上的重大课题,今后10年我国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事业的健康发展,或许就有赖于下列重大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首先,应加强对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文化本质的探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许多学者依据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的理论,习惯性地将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文化属性定位于后工业文明的大众文化,进而用“复制的”、“读图的”、“平面的”、“消弭个性的”等来阐释其文化本质与特征。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阐释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复制的不是模拟信息,而是数字信息;它不是单纯读图的,而是图文并茂的;它的信息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的传播渠道不是树状的权威结构,而是网状的多元结构;它的接受心态不是群体的广场狂欢,而是孤独的心灵狂欢。尤其是当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与互联网相结合时,它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交互的双向乃至多向的心灵沟通。那么它的文化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其次,应加强对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文化整合功能的研究。所谓文化整合功能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可将众多媒体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此为微观的文化整合功能;二是指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将不同媒体及其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应用功能,此为中观的文化整合功能;三是指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作为西方信息技术的产物,在全球化背景下,必然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渠道和机制,它有可能带来文化的融会、整合与碰撞,从而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以及世界的文化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此为宏观的文化整合功能。第三,应加强对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文化项目运作的工程学研究。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的策划与研发兼有文化乃至文艺的创造性和工程的统筹性,同时又是多种专业人才协调合作,多种文化资源组合配置的系统工程。它既是科学活动,又是制造活动,还是艺术活动,也是编辑活动,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项目的运作需要特殊的工程学研究加以
指导,以协调理性的技术操作与奔放的艺术创造之间行为规范的巨大反差,而我们现在不少
作品的浅陋粗糙直接反映出了项目运作的混乱无序。
四、数字媒体出版物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思考
数字媒体出版物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似乎从数字媒体诞生不久就一直成为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之一。记得在一次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编辑论坛上,在我讲座间隙也有同行问起这个问题。在大学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中讲的都是艺术设计,按理说,我应该毫不犹豫地回
答:“艺术占主导,技术是工具”。但是,要说出这样的话,真的是太难了。作为一名成熟的数字媒体出版物创作人,要学会用数字媒体特有的思维表现方法来进行
创作。技术不应该永远充当配角。那么什么是数字媒体特有的思维表现方法呢?以笔者编创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盛世钟韵》为例,在表现我国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时,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使这65口古老的编钟更容易为受众乐于接受?如果仅仅通过文字、图片、真实拍摄视频来加以表现,坦率地讲,这不是真正的数字媒体出版物所应具有的全部特征。因为这一切是在图书媒体、影视媒体中就可以并应该做到、做好的事情。这是将印刷媒体简单的数字化,而并非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数字
媒体出版物。于是,我们在该作品中设计了三层不同的技术表现手法:首先,通过鼠标的拖拽和选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远近、任意、细致地对每一口编钟进
行观察;其次,通过鼠标敲击任意一口编钟,听到该编钟的声音,并提供不同的背景音乐为受众的
敲击伴奏;第三,为受众提供曲调提示,当受众按照空中落下雪花的先后次序依次敲击相应的编钟
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平安夜》曲调。当然,《盛世钟韵》仅仅是我们参与创作的一个作品,它不能也不可能包含数字媒体出版物所有的思维表现技术。准确地讲,这部作品是一个对数字媒体出版物创作思维有益的尝试。
在这个尝试中,技术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为整部出版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20世纪的艺术设计原本是从美术范畴发展而来的,在保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艺术设计吸收了高科技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背景、特点和优势,并逐步完善起来。在建筑领域有这样一个名词——包豪斯。简单地说,它既可能指1919年创办的一所建筑学校,又可指一种学派。包豪斯顺应了工业社会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趋势,强调现代建筑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今天的数字媒体出版物也是汲取了印刷媒体、广播媒体、影视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方面“养分”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具体地说,它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向成熟、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
艺术设计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要具有能够体现最新技术的闪光点。数字媒体出版物在创作过程中,应重视技术表现,但也不要“无病呻吟”,为技术而技术,
使数字媒体出版物成为技术展示会。在数字媒体出版物中,虽然技术是重要的,但也要严格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错误做法。我经常看到一些数字媒体创作者,通过某本软件教材学会了某种技术,于是也不管这种技术是否确实需要就强行应用到出版物中,结果,数字媒体出版物看起来像是一个软件技术展示会,
偏离了自身的主题。因此,在数字媒体出版物的创作过程中还是要强调将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机地结合。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就好比一个人,只有外在与内涵结合才是真正的美。但是,人类终究是爱美的,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也许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这时首先需要我们的数字媒体出版物有一个能够吸引眼球的“美丽”外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内涵”,使人
能够为之陶醉。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美丽”和“内涵”并非简单地指艺术与技术,而分别是两者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巧妙结合。只有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才会有成功的数字媒体出版物。
而这正是每一位立志于为数字媒体出版事业不断发展的创作者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否能够巧妙地解决好艺术和技术的关系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按需出版处于培养期
知识产权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主办,是专利文献法定的出版单位。1992年,我国第一张专利文献CD-ROM光盘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开发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专利文献的出版跨入了电子出版时代;2000年初,全部中国专利文献通过国际互联网出版发行,专利信息的传播进入网络时代;2004年4月16日,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我国率先启动“按
需出版工程”——断版、绝版图书的再制作及短版图书的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按需出版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本刊约请她谈了本社自开办按需出版业
务以来的切身感受。按需出版是一种服务按需出版是不同于以往书业的一个概念。按需出版流程虽然与传统出版流程类似,操作过程中同样涉及选题、编务、印制、发行等等环节,但我们不能把它支解成出版和印制两个独立的部分,它既不能简单定义成以出版为主、印刷为辅的出版,也不是以印刷为主、出版为辅的印制,其操作流程是一个关联密切的复杂过程。从按需出版的工作属性来看,把它定义为一种服务型的出版形式更为准确。有人需要出版小批量的图书,甚至是出版一本图书,我们接到这项业务,要帮助他申请书号,编辑稿件,设计封面、内页版式,然后是印制,最后交付给客户。按需出版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以模仿,但服务型工作模式则有很多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各种服务模式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虽然我们开展按需出版之初,就把它定义成一种服务型实务,而且实务操作也实施了几年,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按需出版服务体系,因为这套服务体系需要书业众多资源重新整合。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互动关系按需出版虽然是新兴事物,但它毕竟属于出版范畴,与传统出版有一定的关联和差别。传统出版与按需出版操作流程不同,各自的属性也不同,我们不能把两者横向做比较。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传统出版与按需出版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弊端,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出版形式。相反,按需印刷与传统印刷、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相互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是出版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使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而已。按需出版有自己的长处,传统出版也有它的不足,但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按需出版具有低成本小批量加工图书的特性,使得它能在成熟的出版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我们社开展按需出版业务,是考虑到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很多人士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自费出书,同时,网络阅读和博客的兴起也更有利于按需出版的发展。网络阅读的目的性
很强,按需出版也一样,它不是服务大众的,而是服务于某一些特殊的群体。当然,我们在满足市场需求上面,所作所为并非完全能尽人意,因为国内按需出版业务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行为,我国出版审核制度与按需出版业务有些事项需要协调,如书号等问题。
国内按需出版面临的难题国内做按需出版要比国外难得多,这与很多因素相关。目前,按需出版设备、人员技能等都能
够达到国际水准,关键是我们的出版体制如何与按需出版的特点相互协调。我们把按需出版印制的图书拿给国外同仁看,他们完全认可我们的制作水平。但国内的出版制度是基于传统出版方式制定的,这与按需出版业务市场化运作势必要发生某些冲突。按需
出版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如果使用传统出版的相关政策进行管理,毕竟要影响它的发展速度。
我们社按需出版中心虽然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刚创业时好了很多,但整体环境还远远比不上国外,针对国内出版政策,我们的业务方向也正在逐步进行调整,由最初的宽泛选题发展到现在
明确的选题方向。目前,按需出版还处于培养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按需出版业务,有效合作,整合出
版资源,共同推进按需出版事业的发展。
推荐访问: 四川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体系建设 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