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2022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时间:2022-06-11 20:0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4篇

第一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篇一: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三山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三山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活动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

  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

  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
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
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
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

  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

  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实践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实践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实践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实践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
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
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

  篇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孟海小学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5)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

  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学校处评选“孟海劳动好少年”。

  孟海小学 2013年9月

  篇三: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杨万乡中心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

  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
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

  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
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
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

  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

  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从小养

第二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篇一: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三山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三山寄宿制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活动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

  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

  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
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
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
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

  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

  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实践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实践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实践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实践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
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
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

  篇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孟海小学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5)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

  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学校处评选“孟海劳动好少年”。

  孟海小学 2013年9月

  篇三: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杨万乡中心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

  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
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

  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
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
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

  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

  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技术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技术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
从小养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三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2020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精选3篇(范本)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进一步落实2020年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劳动助成长”项目进程,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要求,切实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围绕“参加校内劳动”、“参与校外劳动”、“承担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开发劳动资源”、“落实劳动评价”等方面,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进一步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活动主题

劳动助成长,为幸福生活奠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幸福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坚持统筹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探索劳动研学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理念。

3.坚持实践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安全。

四、工作任务

(一)结合“劳动助成长”项目,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效,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在“劳动资源开发、家务劳动、校外劳动、校内劳动和劳动教育课程”方面有序推进、整体构建,探索形成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机制健全的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在学校,立足校内,组织开展好常规校内劳动,将每天的卫生值日、每周扫除和午餐服务作为校内劳动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关注岗位体验,使校内劳动常态化。

在家庭,结合“家校合作 相伴成长”家校工作,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家务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参与家庭劳动,使家庭劳动经常化。

在校外,利用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等劳动教育资源和场所,结合团队活动,探索劳动实践研学活动,鼓励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指导下,参与校外实践劳动以及公益性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校外劳动多样化。

(二)开展“劳动实践周”活动,推进重点项目工作进程。

1.进行集中启动。学校将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节日契机,充分利用4月29日(星期一)的升旗仪式集中启动“劳动实践周”,并根据《市南区中小学生劳动成长指南》(附件3),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补充和细化,通过各类形式进行发布。

2.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校内统筹,整合统筹各类社会资源,从“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三个层面,通过实践、体验、服务、竞赛、讲座等不同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效。

(三)完善工作举措,做好劳动教育机制保障。

1.关注评价激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利用好《中学生素质报告册》,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劳动体验的快乐,从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评价全覆盖。

2.加强宣传引导。及时传递劳动信息、劳动技能等知识理念,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利用报纸、电视、微信等载体,加强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全面参与的社会氛围。

 

XXXX中学

2020年4月27日

中小学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积极塑造学生优良品质,使其能够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学校向来十分重视在学生中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实效。为了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水平,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我校劳动教育由日常教育和专项教育两种途径相结合实施。首先,通过组织校园劳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并在过程中增强学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格,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其次,通过学科课程中的渗透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第三,通过家校协作开展家务劳动,培养必备的基础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第四,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促进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培育责任感、使命感和公益心。第五,通过把劳动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三、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成员: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家委会

四、活动内容

(一)日常劳动教育活动

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利用学生日常参与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达成劳动教育多个维度的目标。

1.基础性劳动

(1)提升思想认识

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氛围;
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内涵的理解。

实施要求:教育处于每学期不定期通过校内推送系统、网站、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体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劳动教育宣传;
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
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2)教室清洁与规范化评比

组织人:班主任

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高质量完成教室清洁维护,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创造性地完成教室规范化各项要求,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实施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由学生会每日进行两次检查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评的基础数据之一;
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室规范化评比活动,由教育处对各班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3)校园公益服务劳动

组织人:医务室、班主任

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做好校园清洁维护,认真完成各时段执勤任务,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实施要求:根据《中小学 晨扫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晨扫,完成《要求》指定区域的清洁卫生;
医务室需提前对值周班晨扫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并认真完成各班晨扫的督促与考评。根据《中小学 值周班级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认真完成早中晚各时段校园执勤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整理公共区域的图书。

(4)住校生寝室劳动

组织人:生活教师

活动目标: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实施要求:根据《中小学 公寓管理规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
由生活教师每日进行检查,各寝室完成情况及时公布。

(5)节假日孝亲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

活动目标:提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要求:利用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家长进行指导与记录。

(6)校外志愿服务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

活动目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

实施要求: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认真参与社区、街道或小区的相应劳动体验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填写综合实践报告。

2.创造性劳动

(1)学科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会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以智能家居与物联网设计、3D打印与创新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模块的通用技术课程;
参与以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制作、趣味物理化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学科实验课程。

(2)校本课程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教务处、校本课程指导教师

活动目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选修课及相应社团,进行创造性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参加摄影基础与后期制作、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书法与篆刻、服装设计、手工木艺、DIY设计、智能编程、车研社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指导老师帮助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完成物化成果的创作。

(3)德育活动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教育处

活动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劳动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培育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

实施要求: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教育处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完成如“我为教师画张像”、班旗班徽设计、运动会会徽会歌创作等内容。

(二)专项劳动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学校于每学年上学期对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以紧贴生活和动手实践为基本着眼点,通过加强家校协作,精心规划切合实际的活动项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为其更加全面地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1.活动时间: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每学年11月

第二阶段:每学年4月

2. 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1)家务劳动

A.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①陪同父母逛菜市场,认识十种蔬菜和十种杂粮,记录价格;
了解常见肉类食品价格;
②学习并独立完成一道经典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要求:将蔬菜价格制成表格;
所选川菜应为以前未尝试过的,记录该道菜的食材要求,并请父母用手机录下菜肴制作过程,品尝后给出评价。

B.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协助父母打扫清洁,独立整理自己的床铺和个人物品;
学习行李箱收纳技巧。

要求:请父母用手机记录整理床铺和行李箱收纳的过程。

注意:以上活动的视频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通过课前十分钟进行小组交流,再于班会课组织优秀学生及家长代表进行交流。

(2)“我的生活,我做主”——生活技能大赛(教育处、年级组、体育组、总务处)

时间:11月18日班会课

比赛地点:学校体育馆

项目一:床铺整理(各班)

具体内容:装被芯(每班男女生各两名,分两组)、铺床单(每班男女生各一名)、叠被子(每班男女生各一名),由裁判计时。

项目二:行李箱收纳

具体内容:将校服、书籍、个人物品整齐有序装箱,不许用收纳袋打包;
每班男女生生各一人参加。

项目三:包饺子

具体内容:各班家委会准备食材,总务处提供必要桌椅器材,每班派出8名学生组队参加,在规定时间内比拼完成数量与质量,不能使用模具,必须全手工操作。

(3)“奉献小我,心系大家”——社区志愿服务劳动

时间:11月22日上午8:00——12:00

地点:旅游村社区

内容:根据社区安排分班分岗位进行社区志愿服务

组织:教育处、班主任全程参与

(4)专题培训

时间:11月22日下午14:00——17:30

地点:音乐厅

内容:1.14:00——14:30 校园晨扫值周要求培训(医务室、学生会)

2.14:40——15:30 中西餐礼仪培训(国际部老师)

3.15:40——17:30 安全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医务室、成都市医院工作人员)

(5)主题班会一: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时间:11月25日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各班安排学生采访学校后勤员工每日工作内容,列出学校后勤保障劳动清单,并根据前期对家长亲友的访问,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状况,讨论交流,达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共识。

(6)主题班会二:劳动教育集中教育第一阶段总结

时间:12月2日班会课

地点:各班教室

要求:各班邀请家长代表参加

内容:1.前期家务劳动优秀代表进行交流;

2.学生就志愿服务劳动进行交流;

3.各班家长代表分享感悟与寄语;

4.班主任作总结教育.

第二阶段:

(1)“身临其境,增广见闻”——主题参观

内容:参观天府农业博览园和工业博物馆

组织:教育处、年级组

要求:临行前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进行参观规划,明确拟了解的内容,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

(2)“亲近自然,自给自足”——踏春野炊

内容:组织绿道健身走活动,并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己动手烹饪午餐

组织:教育处、年级组、家委会

要求:教育处组织家委会精选距离合适的绿道,并严格保证用餐的卫生安全;
各班学生需提前准备食材,做好烹饪准备。

XXX中学

2020年11月

中小学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工作方案

(范本)

为进一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部署,现就加强我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重大意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四、工作任务

1.严格落实新课程计划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要求

严格按照《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和《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要求,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北京市初中阶段各学科平均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在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加强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的引导,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在生产劳作、科研发明、创新创造等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收获劳动成果。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鼓励有条件学校结合实际,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

2.广泛深入开展校内外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劳动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积极利用各种劳动教育契机,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要和创建文明城区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做好班级和学校环境卫生,开展校内“文明一起走”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卫生评比、优秀宿舍评比等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要与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为主要内容的“三爱三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学校要在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教室布置、校园种植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3.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好劳动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要资源平台。学校要利用社会大课堂活动经费,组织学生走进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教育场馆开展农业生产、农具使用等农业基本知识方面的普及教育;
组织学生走进蔬菜水果种植、畜牧养殖、城市绿化等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庄园体验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
组织学生走进农业生产基地、工厂车间、制造基地、商业企业等,参与到劳动生产、流通、服务贸易的实践体验中去。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鼓励各学科教师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策划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利用家长教师协会,加强家校合作。加大宣讲力度,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明确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长为学生劳动创造机会。学校可适当适度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家庭劳动作业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自理、自立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整理、扫地、洗碗、洗衣、煮饭、修理、花草宠物养护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积极争取社区街道、所在村镇和学校周边单位的支持,为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社区服务提供便利。

五、工作保障

1.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

2.加强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

3.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和场所建设。

4.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与宣传。

XXX学校

2020年 月 日

第四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篇一: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班级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及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1 / 10
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 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2 / 10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及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
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
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3 / 10
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平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4 / 10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及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篇二: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2014年度劳动实践工作实施计划 高陌中学2014年3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2、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5 / 10
3、教师从理论及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中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
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及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外操场,一年要除草数次,以往都是由学校请校外的小工进行清除。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6 / 10
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事地也不少,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燕子村的黄金台、易黄公路边捡拾白色垃圾等公益性劳动,将学校门口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

其三,利用军营村苗木生产基地,每月组织骨干学生参加劳动,请技术员讲解劳动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
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
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次,我们以现行劳动教材为内容,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7 / 10
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劳动小能手”等活动。

篇三:孙各庄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孙各庄中学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劳动教育目标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通知》和《中学德 育大纲》为依据、提出我校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劳动教育内容 中学阶段内容:主要有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技课实习、学农劳动等。

三、劳动教育基本原则 实践性原则。劳动教育应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求教师、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有机的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内容和项目,进行知识联系及渗透,做到手脑并用,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劳动态度,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较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综合性原则。根据劳动课的综合性特点,劳动课必须按思想教育、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要素对学生进行素质的综合训练。

迁移性原则。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因而要把学生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里品质和劳动技能,形成能8 / 10
力和迁移。

量力性原则。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所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项目,并严格控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还要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项目,不影响教学教育计划。

时代性原则。劳动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但要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地区培养人才的需求出发,更好地体现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
务。这就要求创造学生参及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四、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1、劳技课教学。要求做到课时落实、设备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

2、家庭教育中实施自我服务及家务劳动。

3、学校及社会公益劳动。

4、校外农业生产劳动。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五结合”:
(1)课内外结合;
(2)校内外结合;
(3)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

(4)必修课和活动课、选修课结合;
(5)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五、劳动教育领导及管理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劳动教育领导系统,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保证,有检查的管理制度

2、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成合力。

3、依托家庭果园,建立劳动教育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重视劳动教育科研工作

六、劳动教育的评估 9 / 10
学生个人劳动教育评估可根据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质量、劳动习惯列出考核内容,进行等级式考核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集体形式的劳动课、社区服务等可列入班级集体建设的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劳动教育评估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防止片面性。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及他评等方式实行民主评定,加强中学劳技课教学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孙各庄满族乡初级中学


10 / 10

推荐访问: 劳动教育 中小学 工作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