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14篇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其次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闲暇的时间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幸福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想学学会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1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其次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闲暇的时间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幸福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想学学会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未来小学教师关于“双减”的思考
“双减”政策自发布以来,已经真正在中街小学落地。如何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不减学习质量呢?在深度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之后,我认为:
一、作业减量不减质1.“双减”政策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业是个小切口,却可以撬动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首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纠正唯考试评价导向的偏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其次,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闲暇的时间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幸福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想学、学会、会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未来。再次,强化教师职责,教师切实履行好作业设计和作业指导职责,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课后服务的答疑辅导。2.作业“减负”,不能导致学习成绩下滑。首先要明确,作业“减负”是减量不减“质”。高质量的作业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和成就感。作业的目的
不是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是巩固所学,系统优化,引导他们就所学知识、方法展开情境化的运用,培养思辨和探索能力。低质、低效的作业,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兴趣。合理的作业设计,既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深度理解和合作探究,也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落实“双减”,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导向:作业应以育人为要义,应该是有温度、有价值、可选择的。要引导学生从内心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变“要我做”为“我要学”。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作业要少而精。要丰富作业设计类型,调整作业结构,要调整作业布置量,保证绝大多数学生书面作业在学校基本完成。“双减”之下,我们坚决杜绝滥布置低质量的作业,布置的作业更多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让孩子培养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提升多方面的素养。
4.作业设计类型要多元有趣。说的作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在与同伴“一问一答”的讨论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动的作业。让学生去调查实践,去参与家务劳动,体验父母亲的辛劳,培养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看的作业。利用周围公共服务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
公园等,布置参观浏览的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去图书馆借阅查看相关学习资料;去博物馆探寻和最近学习有关的内容,亲身感受一些实物;或者去公园考察一些植物情况等。
情境作业。让学生置身于熟悉和喜爱的情境中,就像让他们进入游乐园和科学文化宫一样,既感到新奇有趣,又引发他们主动的深度思考。
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可以布置为画课文的思维导图来理解课文;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作业可以布置为课文背诵;对于后进生,作业可以布置为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段等。
自主作业。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课堂增效不空谈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更是老师教学的主阵地。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热情地参与,就是对老师课堂最高的评价!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落实“双减”政策既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全民工程。“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要回归教学本身,要打造高效、高质、高能的课堂教学。
1.抓好课堂教学。向一节课40分钟要质量。要分析学情、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2.抓好课后服务。学校以“提升课后服务品质”为宗旨,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为课后作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重作业的反思纠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及时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指导学生丰富阅读内容。
3.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
4.评价多元、科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可以是真诚的欣赏,可以是赞许的眼神,可以是一句暖心的安慰,可以是一个大大的拥抱,可以是一张卡片、一份小小的礼物……让好的课堂评价,点亮孩子的求知欲,让好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活动丰富不落空“双减”落地后,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精品社团、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和学科活动,学校从劳动、美育、体育、科技等方面开设“第二课堂”,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1.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把学有余力的孩子吸引到社团活动当中来。先后成立了书法、美术、剪纸、绘画、机器人、手工制作、趣味数学、音乐、体育等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每周的社团活动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走进学校综合三楼,楼道两旁摆放了各式各样的作品:折纸、贴画、折扇、脸谱、彩泥塑……还有剪纸、绘画、书法、小制作等作品,常常引来不少老师同学驻足观看。
2.年级组活动各有特色。学校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编排了精彩的韵律操。在教师们的精心组织和学生们的认真排练下,一场场动作规范,活力四射的韵体操表演展现在大家眼前。表演中,学生们各个精神抖擞,朝气蓬勃。优美的动作、可爱的笑脸,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健康、自信、活泼、阳光的精神面貌
3.大课间活动活力四射。学校音乐组老师精心编排了两套体操,加强了眼保健操的频次,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
4.学科活动精彩纷呈。小学生对直观教学兴趣浓厚,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困难,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
问题,学习缺乏持久性。“双减”之下,我们课后服务时间增加的阅读、书法、劳动实践、趣味数学、体育活动、红歌传唱等学科活动,使各学科很好的融合互补,升华了教学效果。
总之,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双减”落地以后,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把这一项政策落实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好处。
篇二: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一年级小学生双减政策心得体会一年级小学生双减政策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
表达能力。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小学生双减政策心得体会(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关于手机管理。通过召开班会、联系家长等形式及时宣传相关的政策规定,告知家长管理好手机,尽量减少学生接触手机的时间。除了学校特殊要求必须用手机完成的安全作业等任务,坚决不给学生布置必须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对学生带手机和电话手表入校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二关于学生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及时关注学生睡眠时间,与家长做好沟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程度较弱的学生作业速度很慢的,老师会特殊对待,布置简单的作业,以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
三是关于读物的管理。按照教育部下发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我们及时清查图书室、办公室、教室等处的书籍,严格按照规定管理。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和图书管理员。学生完成各项作业之后,中午时间和延时时间可以借书阅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数量、梯度等作出明确要求。
四关于作业方面。我们每天严格落实作业时间,作为班主任,每天不仅要负责语文学科,还要协调各科的作业时间,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各科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就提前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下午延时时间学生一半以上都能完成所有家庭作业,而且有的疑难题目学生也可以随时在老师指导下解决。个别参加社团的学生和作业速度较慢的学生也能回家后迅速完成。
五是学生体质方面。本学期每周都有三节体育课,每天上午20分钟课间操,下午延时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课,活动形式多样化,眼保健操、集体跑步,做操训练,以及跳绳打球等项目,足以使学生每天运动量达标。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双减,中国教育又迎来了伟大的变革。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呢?从通知来看,双减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其中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主要抓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在全国进行“双减”政策推广。政策中还提到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也有不同学段的限制。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高峰期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学生家校往返途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这样来看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减轻负担,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与同课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智备课,发挥群体大脑智慧,集智备课。备课组长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智研讨基础上,拿出可视化成果: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
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共同助力学生习惯养成。同时与本班课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时长,彻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拼研、项目学习等,尽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师应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
“双减”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潜意识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感染、熏陶、培养“明生”。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多么重要!
通知中提到“明生”的范畴,应该有这样的几层含义:明学,思维比较清晰,元认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素养高。明标,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有深度认知。明世:责任、担当、改变世界是发自内心追求,人生价值意义非常明晰。一句话要让学生成为“双减”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要倾听教育外部的声音,不要自我设限,让思维发散,让认知升级,构建新的思维模型,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学习综合体,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共同兴办教育、参予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会逐步融汇于校内课后服务市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的学校既没有课外服务的专业师资,又没有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课程,远比不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因而,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的推行势必会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携手,促进教育未来的发展。
双减政策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努力适应新的要求。就语文来说,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方法、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的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的减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要减负,先得在课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改变教学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设计、课件。同时,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也要分工开发阅读教材,开出系列化的阅读导读课,配套的背诵、习字练习,这样面向全体的规范化、个性化、配套化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课堂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语文学科的作业总是机械性抄写的多,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教学,带领学生提前预习,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抓能力训练,扎实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课后能轻轻松松地做作业。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先复习,再写作业,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每级教师要集体研讨作业布置。不要杜绝无效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课后服务巩固时能够精准的练习,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作业难、作业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律、高效的意识。我们将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在校自觉自律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同时也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在家快乐成长。
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一一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相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注重,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
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很多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比如,江苏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套餐,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协助双职工核心家庭解决“三点半难题”;西安推出“三个课堂”,通过名校帮带、好课推优、名师领航等质量提升系列行动,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上海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着力破除“唯分数“论排名等功利性教育行为。开学季,是推动“双减从文件到实施的重要节点。减轻作业压力,卸下过重学业负担,重点要提升课堂质量,让校园和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主阵地”。各地应在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师资配置等方面下功夫,用足用好有限的校园时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课堂“含金量”,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教育,促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校减负合力。“双减”政策从推出到现在,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当前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教育系统、各地方应把“双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来推动,种好“试验田”,即时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
根据安排,“双减”政策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郑州、长治、威海、南通、成都九个城市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展开试点。试点城市应主动改、大胆试,为全国更广范围推行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试点城市当好“头雁,引领“群雁齐飞,让朗朗书声充盈校园,让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乐园。推动“双减落地见效,要预防“一刀切,要充分使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坚持好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科学用好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在特长挖掘、素质教育补充上留有空间,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我们希望看到学生负担“减”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教育成效的“增”。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合力为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双减”政策自落地以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双减”指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双减”的实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抓好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双减”意味着教师教育生涯中即将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挑战。那么,在“双减”政策之下,身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创造高效课堂。双减政策下,务必提高课堂效率,这要求我们课前备课要精准、优化。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二、强化课堂检测。课堂检测能真实、快速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利用堂清来复习并强化所学内容,是我们英语组的一大特色。每堂课新授内容之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堂清摸底,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为新授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课堂检测的形式可以都多样化,也可以在课中或课上最后几分钟进行。学生的课堂检测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课前精心备课和钻研重难点,课堂检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三、加强作业管理。作业布置形式多样化,采用分层作业和素养作业等多种形式。素养作业包括绘制手抄报、制作思维导图和录制小视频等。作业布置时,切忌只布置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身为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快乐幸福的好老师。让我们坚守初心、身体力行,让教育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减负保质,致力于提升课堂质量,向
40分钟要高效。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路径,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也成为了每一个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作业的设计究竟是出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还是出于“应试”的目的,为了考试而大量做题,或者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此外,如果一份作业单的设计,所有学生都会做,那么可以说这份学习单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好的作业应该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孩子借助支架,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因此,作业的设计要让孩子们潜心会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可以让他们去挑战的。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明白,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有时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厌”。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帮助学生找到“题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题组”。“双减”文件明确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双减”文件对作业批改也有细致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文件还特别提到:不能要求家长批改和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毫无疑问,批改作业属于教师的工作,“精选、先做、全批”是教师作业布置的基本准则,教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和学生批改作业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学生因此就放弃作业的“自我检查”,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这就是对文件的误读。任何关于学生成长的工作,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和家校合作形成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作业的批改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老师批改的一个简单的分或者“×”,反映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收获,还会掩盖学生作业过程火热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体验。在批改时,尽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尊重。有时一句话,足以鼓励学生的斗志;一个符号,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一个图示,能激活学生的思路。
总之,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要正确解读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在减负的同时,不减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三: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减政策小学生的心得体会双减政策小学生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双减政策小学生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社会人群就是一个金字塔,永远只有少数精英站在塔顶,也必须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来构建塔基。
教育和学习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技能。教育的首要
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热爱国家、献身民族的人。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引导孩子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双减政策”背景下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1.“双减”的目的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恰恰相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学习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知识也越多、能力也越强。但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重的学习负担又会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就成为教师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是孩子们愿意学习的前提条件。前面谈到学习的三大动力,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生存动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多数孩子暂时还体会不到的,因此,兴趣动力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老师,学科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保护孩子们学习兴趣、保证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根本条件。大多数孩子不喜欢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会做;二是简单、重复、数量多;三是枯燥、乏味、无乐趣。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作业。针对第二个原因,教师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训练效率高的梯度作业。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有趣味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尤其要在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4.加强和落实作业完成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往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往往通过“搜题”的方式获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大量搜题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按照作业进度计划、利用当今发达的资讯方式,及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通过学习文件了解到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我认为双减政策是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的。首先,就是这样的政策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学生。学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学业负担,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辛苦,这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第二,就是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会在有严重的内卷,大量的花费。第三,这能够回归应试教育的初衷,筛选学习能力强的人才的目的。那么我们如何实施双减政策?(1)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放松身心。(2)提高作业设计效度,避免机械,无效训练。
(3))完善作业管理监控机制,家庭作业校内做。(4)提升课堂质量。(5)确保课后服务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两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6)规范培训行为,校外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双减政策一下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欢喜的,有发愁的,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双减,让我们的教育也有幸福感。说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实我很久都没有拥有过了,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双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们也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没有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跳绳,做手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由于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触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真的很为这个作业形式的改变感到开心。小学生嘛,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其次,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就拿我来说把,我开始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课堂的时间,争取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前规划好,每完成一个就做一个记号,哪里存在问题,我也能够及时的记下来,防止下次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组的老师研究解决的方法,感觉工作充实了许多。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背诵儿歌,唤起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感受母语带来的快乐。下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感受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还有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跳绳,研究植物,感受天气变化等等。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真正的把学习的自律性转移到自身上来,其实就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我们也要在双减政策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鼓励我们从一定的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师也能够幸福的工作。愿我们也能够像先辈李大钊同志那样:铁肩担教育,妙手教学生!新学期还没有开始,双减已经走进每一个乡村城镇,每一所学校,落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绕不过的话题。朋友圈有各种段子,千姿百态。我很佩服段子手的立意和角度,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不过,触动我的还是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声音。上海建平中学两拨家长的剑拔弩张、周边兄弟学校老师被告后的无奈与悲凉。从教二十多年的我,从双减政策出台,就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态究竟想要哪种?最终要走到哪里?又该如何走?是在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杜绝内卷?还是真正实现社会各种人才的分流,防止躺平?清楚自身能力不及,思想高度不够,感觉有些问题自己还没有看透,虽然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但,看到的一些现象,总还是止不住触碰我的思考。周六晚八点左右,跟妻子逛超市,发现几个穿校服的孩子,很惊讶,妻子说最近,不是周末她也经常能见到晚上逛超市的学生。我感慨孩子开始有自由的时间,每天都能充分融入、感受生活,而不是生活只有单一的学校,我们应该为双减点赞。她接了句,说不定,以后晚上跳广场舞的可能都不是大妈的
专场了。突然我就不知道怎么接了。出了超市,我们沿着卫河路往北走,想去龙湖边看夜景。刚走到湖边,听到石子碰撞电线杆的声音,
寻声看去,又是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拿弹弓,不断的做着瞄准射击的动作,说笑中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情,像极了儿时跟小伙伴的童年时光。调侃说,陶渊明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妻子说,学生都不写作业,晚上出来练手,如果哪天,把弹弓申请奥运项目,不定他们顺便还能拿几个冠军回来。我哑然。
她说班里周三有个孩子,向教育局打电话,告班主任违反了教育法第73条……妻子和同事都很震惊,说老师们现在很小心,说话非常谨慎、作业尽量没有。说实话,我至今不了解73条是怎样的条例,可是,这个数字和故事似乎让我看到了超市、湖边孩子背影的背景。
1976年出生的我,童年的记忆中,除了不看课外书,全部都是自由自在的撒野疯跑。抓虫、玩水、抓蚂蚱,闷红薯、地里刨茅根,树上够槐花,偶尔割草放放羊算是干了大事儿。捉迷藏,除了没有像草房子里桑桑藏在棺材的经历,草垛、墙角、地窨子可谓是能藏尽藏。如今想起来很惬意的童年经历,碰上当下一样晚上自由的他们,原本很欣慰和舒服的儿时感觉,如今怎么突然不再是那个味道?我想到了老家一个近门姑姑的三个孩子,两个哥哥是银行高管、老小比我还小一岁,现在是宁夏大学的教授。小时候,我的记忆中,他们家住老城,是我们家城里唯一的亲戚。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姑姑家,我看到他们家堆着很多的书,其中有一本彩色的《西游记》绘本,讲的是偷吃人生果那一段,那个场景我记忆特深刻,因为临走我都恋恋不舍。这是我第一次有了对书的渴望,可是,我直到高中才有了自己买的第一本课外书。对比和我同龄,一起长大的十几个伙伴,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大学。我想到了姑姑、母亲和小伙伴的母亲。从现在的工作我想到了儿时我们各自的家庭。姑姑和母亲都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只是家庭条件不同,姑姑有更丰厚的条件给她的孩子买书读,而且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记得有人这样表述:“一对热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贵人,会潜移默化地把阅读习惯根植到孩子的骨血里”。我很认同,尤其是最近认识了一个高校的老师,酷爱国学,在他的影响和陪伴下,11岁的儿子用古汉语写了一本书。双减之下,究竟减去的是什么?减出来空出来的时间,又该做什么?我想,这对所有父母、老师、孩子、甚至社会,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验!“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
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篇四: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减”政策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次深化,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根基性学科更需要落实“双减”政策,以确保课堂切实做到提质、减负、增效。语文课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双减”文件精神,需要进一步规范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落实“双减”政策应重点按照国家“双减”工作部署,开展以“减负、提质、创优”为中心工作的教学活动,探索在“减负”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与作业设计,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双减”政策落地开花。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教师除了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技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故而,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也要根据教学目标的改进而做适当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等方面,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改革。
一、“双减”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实行,使得小学生语文学习时间出现了严格的限制。为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对于学生的课后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以往课后进行的额外补习等行为被明令禁止,这也就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减少,只有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教学时间的缩短使得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安排上重新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以往因学生的学习时间较长,教学内容量也就相对较大,但是学习的知识系统也相对完整。在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下,教师必须
将教学内容缩减,而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足够的精炼,这样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双减背景下,寻求小学语文的创造性教学方法。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一)通过课程改革引导减负
“双减”政策的落实对于课堂目标的重塑是必然的,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课堂应注重课程改革带来的效益性,教师要善于引导,要用课程改革引导减负,不随意增加教学的难度,用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减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用严格遵守课时及作业时间保障减负,减少作业量和考试的次数。用丰富的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来支撑减负,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减负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如“我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中,其中的知识源为科普类文体特征,知识点则是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我认为,科普类文章当以帮助学生共同把握知识链,引导学生立足知识点,结合知识产生、理解的过程,主动思考和整理、归纳为主。根据教学知识点与知识链的反馈,结合文章总体表达内容,以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知识链。另外,“知识面”的系统调整主要以学生复习认知为主,知识源与知识点重点应放在实际教学上,而知识链和知识面则要重点放在复习教学上。因为知识源作为一切教学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将知识源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目标才会更加明确,而这也直接作用了知识链。
(二)施行动静结合教学法
创造性教学中强调的动静结合法,使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量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是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程度表达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在课堂上就必须增强师生互动的交流。在这里,所呈现的就是一个立体化的交流方式。这种立体化的交流方式,主要体现在空间管理上。现阶段,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只存在于讲台上和讲台下,这种交流就使得师生间的情感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帮助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创造性教学打破这一传统的空间限制。老师可以走到台下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在
一个开放、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互动。打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阻碍,也打破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空间阻碍。将学生化为小组形式,多个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自身习得情况有清楚认知,也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困惑,从而使老师的授课方向更为明确,进而提高授课效率。创造性教学使得学生的想法在教师眼中可视化,使得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语文知识。
(三)施行生活导入教学法
语文教学内容一般来源于对生活的取材与表达。因此,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这里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第一个方式是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要把对知识的讲授拘泥于课堂的讲台之上,要实现授课方式的灵活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对课程进行学习,比如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废弃物品制作出古诗词中所体现的一个场景或者通过画笔将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意境展现在画面上,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能更迅速、更具体地了解到学生对于这首诗词的理解程度。第二个方式是将对语文的学习融入生活当中。第三个方式是对于兴趣活动的开展。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兴趣活动当中,比如朗诵。生活导入法会增加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更多思考与反馈。
(四)施行作业分层设计
所谓“教者若有心,学者必有益”,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时,要以明确教学目标,巩固教学内容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之前,首先要提炼教学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训练。以《一块奶酪》一课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将其分成四个层次:(1)抄写课后要掌握的“四会字”,即需要会读、会认、会写、会默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反复阅读文中好句;(2)课后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叙述给家人听;(3)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通过图中蚂蚁的神态、动作,想象它们的心理以及相互间的对话,将自己的猜想说一说、写一写;(4)课后阅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练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在课堂上做分
享和评比。作业(1)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意在夯实基础。作业(2)要求基本完成,对一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这个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业(3)要求尽量完成,能力稍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2)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而对于中上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说写结合的方式,提升读写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作业(4)的意义则在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于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验,对读书量较大的学生予以表扬,给予相应的奖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促进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主动地延长阅读时间,增加写作量,从而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双减政策下,应该对学生思维进行开发培养,即推动学生思路的开拓,使其形成自主思考以达到高于正常值的学习效率,对于今后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将会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妙芹.减负环境下语文作业的一点思考[J].散文百家.2018(03)
[2]陈玉玉.“双减”下基于分层理念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求知导刊.2021(47)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情落实初中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Y070)
篇五: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国旗下讲话】“双减”政策引发我的思考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三3班的XX。我今天发言的主题围绕“双减”展开。今年9月,“双减政策”开始实施。“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就是说,学生的负担过重。这里的过重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业负担重,二是校外培训负担重,两者的着眼点是学习负担重。对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学习会成为负担过重?从我们进入小学后,老师和家长们就反复强调“好好学习”。作为学生,我们已然习惯性地把升学当成人生的全部,没有妥协的余地,没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逐渐地,我们害怕学习,于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应付这种“苦难”:写作业抄答案,作业敷衍了事等本来,学习是获取新知以满足好奇心、增强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然而在各种因素包括竞争的综合作用下,学习“动作变形”。许多家长高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是让孩子抢跑,超前学、超纲学,而且只聚焦于考试科目的学习。为了赢得竞争,孩子只能沉浸在题海中,娱乐放松或培养兴趣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负担,过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坚持了学习的本质,照顾到孩子
真正的需求,学习怎么会成为负担呢?还有,每个学生都有差别。如果我们回避差异去谈减负,
那减少多少学业才不是“负”呢?这个尺度到底由谁说了算?多大比例的学生说了算?对于一个不想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有教育这个过程,它就可能是负担。我以为,我们所说的学业负担过重没有真正合理的参照物。我希望,学业负担要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同时,也希望最新科技能够赋能我们更好地“减负”。
人类从出生起,学习就成为本能。经历进化,人的大脑已经为知识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为探索未知准备了好奇心。先哲和精英们通过工具或科学,探索与丰富了对世界的认知。人类独有的教育活动使人类整体素质越来越高,不断走向更高级的文明。只要我们丰富学习的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学习不会成为过重的负担。
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以下:1.转换心态,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加自主学习。没有了课后补习,没有过重的作业,不代表我们的学习就是停止了,反而我们应该看到,这正是自我超越的机会。2.激发好奇心。我们需要挖掘自己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拓展自己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有道理的,它能激发我们持续学习。3.努力寻求事实与真相。学习不仅是刷题、考试、成绩。
多思考“为什么“,发现事情背后的本质,了解愈发复杂的世界,并建立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基础,以便更好地持续高质量学习。
双减不是偷懒的借口,其出发点还是让我们自己更好的自觉学习。希望我今天的讲话能使你有所思考,有所改进。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国旗下讲话—我对双减政策的一些了解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是初三2班的XX。今天我的讲话主题是:我对双减政策的一些了解。2021年7月,教育部推出“双减”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综合各方意见,推行双减政策的原因可能是:1.减少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2.减少家长的教育支出。3.培训机构扰乱了国家选拔人才的程序等。就双减问题,我采访了我的网课老师。网课老师A说“因为上网课时间从周末调到了周中,这是一份任务。然后照顾住校学生,我们一般会在周末开一个网上自习室(类似于网课的模式)陪着看回放的学生。这样,老师一周就要上双倍的课,工作量增大,休息时间减少。”网课老师B说:“有些同学周中上不了课,于是退课。我带的班从500人变到了两三百人,比较多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放弃了。学习好的同学有一部分会去请家教。有些学生会因为双减政策而更加的努力去学习。那么两极分化可能会更
的严重。还有,因为退课,有些公司会破产。有些公司会裁员,老师们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我也采访了几位同学对上补习班的态度。同学A说:“我是真心实意上的,想提高成绩,但帮助不大,可能我没报对老师吧。”同学B说:“我是真心的,英语帮助确实大。”同学C说:“我是自愿上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总体作用不大。”同学D说:“我是自愿上的,成绩提高了三五分。但网课老师会暗示我们继续报课,因为他们提前讲课。这就会让没报课的同学紧张,会让报课的同学偷偷暗喜。”
可见,上培训班效果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参加补习帮助很大,有的就是为了安心。效果好不好还和自控力有关。
双减政策对我也产生了实际影响。现在作业量有减少,我以前写作业到10:30,现在缩短了。在校的两节自习课也让我拥有了自控力。我觉得不上补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前提是我们在学校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完成好作业,不懂的要问。
不过,我倒是有些为培训机构的老师们担心。他们离开了培训机构会去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篇六: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减”政策之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摘要:双减政策的下发无疑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重大改革要求,特别是要求小学低年级课后不分配数学作业,而小学数学在学生学习和智力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本文就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展分层教学、教学分组、创新教学方式、协助答疑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策略
引言:数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有实践动手能力,不能像语文学科或英语学科那样通过循环记忆去提升,数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这也表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它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和发掘创新能力,这就促使着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作业内容过于繁琐,缺乏精炼
以往繁琐而复杂的课后作业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与现状。现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下发,这一现象已经得到良好的改善,学生不再会被繁琐的课后作业所困扰,拥有了更多学习自主发挥的时间。但教师为了顾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与目标,在课后实践活动的设计中缺乏精炼,许多繁杂枯燥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无所适从,课后实践活动的效率也没有得到提高。
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大量存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激情,这种不良后果折射到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置中也缺乏创新,没有设计新颖的教学实践形式,学生在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中久而久之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心理,这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的逐渐下降。
3、理论知识练习多于运用技巧的练习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与理解知识。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存在着理论知识练习多于运用技巧的练习,这将会导致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则是注重实践效果,缺乏运用技巧的练习中,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无法学以致用,影响学生数学能力水平以及创新思维的开拓。
二、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分层设计
“因地制宜”是国家一直倡导的一种扶贫方式,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就应像国家做扶贫工作一样做到“因人而异”,通过日常表现情况把握学生学情,进而更高效的开展分层教学设计,这样有利于让“吃不饱”的同学能够饱腹,让基础差的同学又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法》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与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与把握加法的运用规则、运用方法以及运用技巧,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能够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开展课后作业的效率以及准确度。此时,教师应该兼顾双减政策的目标与要求给学生设置高效的课后实践练习,积极承担起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责任。而在本节课时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注意进行分层设计。比如:课后安排10道加法题,其中,前5道题的数字集中于50以内,后五道题的数字集中于50-100之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解出前5道题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而针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后5道题有利于发挥其敏捷而迅速的解题思维。
2、根据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
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通过生硬的课堂讲解为主,以大量的试题练习为辅。目前,双减政策下发要求小学阶段减少作业的布置。这种情况下,既要帮助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要遵循政策目标,这时就应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课堂教学的单一乏味会限制学生开拓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渴望。因此,教师要及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形式,助力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就应充分利用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与标准以及根据教学内容开拓创新作业形式。在课堂中,教师会给学生讲解角的概念、角的类型、角的测量方式,当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理解与把握教师所教内容就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因此,老师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要遵循创新理念,设计富有趣味性以及思考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就如“同学们,大家今天学习了关于角的概念,请大家之后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是什么类型角?它的大概角度是多少?一会老师会请同学起来回答,回答好的同学老师予以相应的奖励”,这样的课堂练习富有趣味性会帮助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开拓思维,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展数学分组实践作业设计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它帮助学生观察同学并吸收同学身上的优点进而反思自身,学生会通过观察其他班级同学的思想与观点来改进学生自身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数学分组来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取心。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的教学时为例,这一教学中,图形的运动是属于抽象思维的课时学习,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去观察与发现图形旋转、平移、翻转等运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图形运动。开展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分组将同学分为不同组别,让不同小组分析以课后娱乐实践的形式去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经过旋、平移一圈后会得到哪些新
图案,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台演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学习,促进数学思维的发散。
4、创建错题答疑专区,解决学生作业问题
总结与反思是学生学习中必须要有的一个过程,不断的总结归纳才能为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没有进行归纳反思的学习过程是相对空洞的,缺乏学习的根基。因此,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创立创建学生易错题的答疑专区,帮助学生在没有教师以及同学帮助的情况下,可以找到解决作业问题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当学生们学习完《克与千克》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反馈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建设答疑专区。例如:在克和千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克如何转化为千克,以及千克如何再转化为克存在着许多的疑问,教师设置有针对性的创设解答专区,运用水果图案以及数字贴纸共同组合成克与千克转化的众多等式并在下方标注口诀,运用形象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结束语:具体而言,在教育政策的开展下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刻不容缓,只有不断提高葛塘学习效率才能实现减少作业的设计。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兼具有高效性与实践操作性,这样才有益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类型,提高学生开展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金霞.关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2022(12):16-17.
[2]马新科.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1):147-149.
篇七: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生关于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落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喜忧参半小学生关于“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落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喜忧参半。
喜的是:“双减”政策减轻了我们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改变了你我曾无力改变的“焦虑环境”。忧的是:已经习惯了的“课内学课外补”的节奏突然被打破,难免会有些忧虑和不知所措。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有人说:“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是经历”。学习亦然,获取知识的征途没有捷径,需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思索和钻研,不能养成“依赖辅导班走捷径”的习惯。让我们与认真负责的老师、不辞辛劳的家长和团结友爱的同学们并肩努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吧。
“双减”不应仅限于“减”,还应有所“加”。我们要从“学会”到“会学”,积极主动面对学习,并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学会做一些家务劳动……。当然,也需要我们比以往更加努力、更加自律,正如《觉醒年代》中所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
能脱颖而出,成就大事”。现在的我,已经满怀期待了,相信“双减”政策后的学
习生活会更丰富更有趣,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我的童年将收获双倍的快乐!
希望我们能通过“双减”这扇窗,更多的体悟真情,提升心智,学会自知、自律和自强。少年当有凌云志,不用扬鞭自奋蹄;乘风破浪开新篇、砥砺奋进正当时!
篇八: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双减政策教师教学反思小学双减政策教师教学反思一、双减政策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
了。问题是,目前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二、小学双减政策教师教学反思(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双减政策教师教学反思(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社会人群就是一个金字塔,永远只有少数精英站在塔顶,也必须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来构建塔基。教育和学习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热爱国家、献身民族的人。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引导孩子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1.“双减”的目的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恰恰相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学习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知识也越多、能力也越强。但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重的学习负担又会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就成为教师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是孩子们愿意学习的前提条件。前面谈到学习的三大动力,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生存动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多数孩子暂时还体会不到的,因此,兴趣动力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老师,学科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保护孩子们学习兴趣、保证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根本条件。大多数孩子不喜欢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会做;二是简单、重复、数量多;三是枯燥、乏味、无乐趣。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作业。针对第二个原因,教师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训练效率高的梯度作业。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有趣味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尤其要在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4.加强和落实作业完成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往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往往通过“搜题”的方式获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按照作业进度计划、利用当今发达的资讯方式,及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学习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以后,对减负提质的提法感触颇多,从我本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减负提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们不难看到那些六七岁的孩子带着小眼镜,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的情景,也不难看到遍布在各个街道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不应该被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所充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时间去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讲求技巧,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把握课堂质量,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切实的给学生减负。要提高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创设情景,培育学生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3.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4.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5.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一、备课要减负学生更需抓实备课,提高备课精度,注重实效。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不仅增加了授课知识点的分层,也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在哪个环节可以进行展示的的集备,充分将学生主体落实,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二、课堂教学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投入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从物理走向生
活的思想,课上引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学习材料,从事例和材料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
2.充分利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当堂学、当堂测、当日清。做优课后解惑服务,让疑惑的及时消化,让消化的及时巩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建立,强调从“做中学”获取知识,将实验室搬进了课堂,将实验仪器放在教室内,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解惑遇到的困难,注重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力的提升。
三、减轻作业负担课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原来每天15分钟,而现在不留作业。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没有放松,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有针对性的提升能力,让他们关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们成为一名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有效的减负,价值的高效,为国育才,强国有我。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老师们要理解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双减”之后,我们要朝哪个方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因为“双减”,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又有了更高规格的期待,所以,教师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更加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2、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发展素养,提升能力。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3、以生为本,植根课堂。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4、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5、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某某。在这条路某某,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篇九: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当前,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单地说,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其目的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国家的这一政策,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而提出的,实质上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举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时代要求。
对学校来说,落实“双减”政策,学生作业减轻了,但教学质量又不能降低,而且还应进一步提高。那么,如何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降低呢?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学校管理者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的策略:
一、学校要让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到教师的思想中去,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让教师明白,拼时
间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提高,但学生将来的智力绝不会有后劲和发展潜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常快乐,主动探索,健康成长。相反,过于紧张的学习生活,剥夺了学生的自由空间,而学生没有了自由的张力,也就没有了创造性生长的时
空;
二、学校要加强对“减负”的研讨。可成立“减负”
研究室,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参加。其任务主要是针对“减
负”的具体实施展开研究,每个措施都要充分酝酿,讨论通过;
三、学校要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改信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水平,为教改实践服务;
四、学校要对课堂进行刚性管理,引领教师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
(一)提倡推行作业当堂完成的制度,提高课堂效益。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上,做到“定目标、讲练结合、当堂训练”,体现当堂消化的原则。每节课均有当堂训练题或测试题,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二)净化作业布置环境。切实按规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不许课外发放成套试题,课上未完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后,更不要布置隐性作业;
(三)提倡精批精改课堂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评价和激励功能。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课堂作业所选习题,必须经过精心挑选,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广度和深度要适当。同时,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使作业起到复习旧知识萌发新知,激发思维,促进消化、理解和运用的作用;
(四)学校要让学生的自习课更加自主,更有效果。要让学生的自习课成为学生进行“自助餐”式的学习时间,而不是全程做作业的时间。要让学生在自习课里,有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自己要补充学习的科目,或预习新课,或复习旧知识,或练习提高等。
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
双减政策是什么?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从事教学工作10年,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尤其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层层重担都嫁到了孩子身上。作
业越来越多,托管班、培训班遍地,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纷纷走进这些培训进越深越累。家长们也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
双减政策以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纳,促进学生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同时双减政策给老师更高的要求,一要贯彻好教育方针,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二要上好每一堂理,备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篇十: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双减政策教师的心得体会小学双减政策教师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
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双减政策教师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以后,对减负提质的提法感触颇多,从我本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减负提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们不难看到那些六七岁的孩子带着小眼镜,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的情景,也不难看到遍布在各个街道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不应该被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所充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时间去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讲求技巧,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把握课堂质量,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切实的给学生减负。要提高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创设情景,培育学生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3.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4.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5.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社会人群就是一个金字塔,永远只有少数精英站在塔顶,也必须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来构建塔基。教育和学习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热爱国家、献身民族的人。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引导孩子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双减政策”背景下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1.“双减”的目的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恰恰相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学习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知识也越多、能力也越强。但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重
的学习负担又会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就成为教师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是孩子们愿意学习的前提条件。前面谈到学习的三大动力,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生存动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多数孩子暂时还体会不到的,因此,兴趣动力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老师,学科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保护孩子们学习兴趣、保证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根本条件。大多数孩子不喜欢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会做;二是简单、重复、数量多;三是枯燥、乏味、无乐趣。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作业。针对第二个原因,教师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训练效率高的梯度作业。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有趣味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尤其要在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强和落实作业完成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往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往往通过“搜题”的方式获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大量搜题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按照作业进度计划、利用当今发达的资讯方式,及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双减政策一下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欢喜的,有发愁的,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双减,让我们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说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实我很久都没有拥有过了,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双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们也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没有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跳绳,做手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由于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触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真的很为这个作业形式的改变感到开心。小学生嘛,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其次,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来说把,我开始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课堂的时间,争取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前规划好,每完成一个就做一个记号,哪里存在问题,我也能够及时的记下来,防止下次
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组的老师研究解决的方法,感觉工作充实了许多。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背诵儿歌,唤起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感受母语带来的快乐。下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感受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还有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跳绳,研究植物,感受天气变化等等。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真正的把学习的自律性转移到自身上来,其实就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我们也要在双减政策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鼓励我们从一定的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师也能够幸福的工作。愿我们也能够像先辈李大钊同志那样:铁肩担教育,妙手教学生!
从9月开始,减轻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各级部门以最强气魄开始行动。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学校教育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与挑战,如果不懂清晰地看到这场改革的本质,我们将失去发展的机遇,甚至会被其他同类型学校甩下许多。
减下去的作业负担,其预留的时间如何分配才科学呢?如何灵活地开展有效的课后服务呢?传统的纸质考试、统一的集中考试将废止,教学质量监测以何种形式开展呢?如何去适应新常态?课外辅导机构从公开运行到潜行蛰伏,如何让其彻底无所遁形呢?课堂主阵地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呢?这些命题,都无法绕开。倒逼我们开始痛定思痛,做出调整。
说到底,减负的核心无非就是课内增效提速,捍卫教师的职业权利,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营造出健康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的本真,给孩子们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更愉悦的精神享受。而这一切,从学校层面说,依靠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化;从社会层面说,依靠的是整个社会集体发力、共同支持;从家庭层面说,依靠的是所有家长们育人观的彻底转变。
双减政策面前,教师们的压力其实最大。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将更多。已有的经验反而无效。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以前,还能依靠教师的大量辅导,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促使其机械地练习。在反复地讲练、多次考试、强化记忆的模式中,把学生成绩提起来。但眼下,这些都行不通呢?这注定是曲折的发展道路。
学生素能测评将由灵活的形式实施,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借鉴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那天,我与一位资深的教师私下交谈,一到二年级,不能组织纸笔考试。怎么去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能呢?以语文学科为例,测试形式就能多样化。可采取口头背诵,评估其发音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可试着创编故事,现场讲授给大家听,评价其综合素质、语言积累、思维广度、心理素质、调动力,这种方式适合孩子们;可由家长代其录制音频,存储后进行播放,既是有效的学习资源,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以数学为例,口头说一说加法的算理。将思维过程说出来。以动手的拼装活动,测评其实践能力,包括算理的掌握。但是,数学测评难度有点难。尤其是计算类型,需要纸笔验算。
作业负担来自于对学科育人价值、功能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存在畸形的教学观。唯分数论并非是完全错的。分数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考试方式过于机械化,它以固定、标准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导致了分数彻底窄化,只考察了浅表的知识与能力,并未全面地测评,这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最近最劲爆的消息恐怕就是“双减”出台。国家这么大的手笔,别说违规大机构,就连很多正在观望的小机构或个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教培机构,奄奄一息中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补习班或兴趣班的孩子们,瞬间按了暂停键,一下子赋闲在家。就我而言,我,还有我很多同学、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都是学习的受益者。我不会,更不可能允许我的孩子轻易放弃学业。所以我经常会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哪里学的不好,我会先自己给他查漏补缺,如果我实在讲不好,也会考虑给孩子报班补课。我始终贯彻的是“补课”重在
“补”,而不是提前“学”。现在“双减”政策一落地,同样也堵住了我给孩子查漏补缺的路。这一周我一直在寻找科学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买书、找网上的文章……现在不用我说,大家
都意识到“双减”带来了一些无法抵抗,却必须面对的现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更多的依赖在校时间,课堂效率显得极为重要;再比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其实在于“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虚幻的,甚至是很缓慢的,但它的影响确实长期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长们下了一剂猛药。是继续往前,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摒弃错误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学正确之路?家长们,拼认知的时候到了。不要说取消校外补习以后有钱人都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没钱人的孩子就没机会上学。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是几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此刻,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孩子的自我强大起来,才能应变这个世界。
-----双减”让我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双减”是什么?“双减”是减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繁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我个人觉得,“双减”是对老师而言是好的。教师为了减负,短时间内就得增加工作压力,钻研教学,备好课,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教得开心。“双减”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这些学生。想象一下,以后的课堂,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平等的发展,所有的同学共同奔向同一个目标,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落伍。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的听讲;课后,我们以前的“海洋作业”会变成以后的“点滴作业”。以前,作业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整日沉浸在作业的海洋里,抄抄抄,写写写,做不完的作业,没时间看电视,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玩游戏,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出去逛,我们就像一个整天只会抄抄写写的学习机器。而实施了“双减”措施,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成群结队地区图书馆,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加入喜欢地俱乐部,可以自由自在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这样,周一至周五的校园内,每逢周末的公园里、游乐场里、广场上到处都会是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与欢笑的声音。这样,不仅仅使我们得到了精神上地放松,而且还陶冶了每个人地情操,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地能力。其实,我认为减负不仅仅是减轻课本上被束缚的知识,二十为了让我们能够有更多的额时间和经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多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双减”这项措施真好,如果能真正的、长期的实施下去就更好了。
篇十一: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双减政策教师心得体会小学双减政策教师心得体会(通用9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
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双减政策教师心得体会(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过学习文件了解到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
我认为双减政策是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的。首先,就是这样的政策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学生。学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学业负担,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辛苦,这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第二,就是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会在有严重的内卷,大量的花费。第三,这能够回归应试教育的初衷,筛选学习能力强的人才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实施双减政策?(1)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放松身心。(2)提高作业设计效度,避免机械,无效训练。(3))完善作业管理监控机制,家庭作业校内做。(4)提升课堂质量。(5)确保课后服务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两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6)规范培训行为,校外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社会人群就是一个金字塔,永远只有少数精英站在塔顶,也必须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来构建塔基。教育和学习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热爱国家、献身民族的人。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引导孩子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双减政策”背景下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1.“双减”的目的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恰恰相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学习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知识也越多、能力也越强。但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重的学习负担又会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就成为教师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是孩子们愿意学习的前提条件。前面谈到学习的三大动力,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生存动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多数孩子暂时还体会不到的,因此,兴趣动力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老师,学科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保护孩子们学习兴趣、保证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根本条件。大多数孩子不喜欢
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会做;二是简单、重复、数量多;三是枯燥、乏味、无乐趣。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作业。针对第二个原因,教师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训练效率高的梯度作业。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有趣味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尤其要在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强和落实作业完成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往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往往通过“搜题”的方式获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大量搜题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按照作业进度计划、利用当今发达的资讯方式,及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最近关于政府下来的双减政策,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波澜壮阔的培训行业,炸出底部。而关于双减政策对于教培行业影响的解读,更是铺天盖地的来袭。拍手叫好声,异义声,痛苦挣扎声。这一切,其实无论是众意沸腾还是探讨为什么发布这个政策,都是无用的,与其纠结于这些,还不如,想想未来的影响。因为这是国家政策,是坚决要做下去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20xx年的人口普查,让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放开三胎。但是二胎都不敢生,何况三胎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家一调研,奥,原来是民众负担也太重,不敢生,都被房子和校外培训给压怕了,所以房地产存在问题,所以培训机构也存在问题。那好办了,解决掉。先一刀切,解决掉民众最疾苦的问题,不让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补课,这样就解放了大多数。至于造成的少数问题,再慢慢解决就是,反正不影响国家的战略性布局。比如,一个地方100个学生,只有60个能上普高,其它去职业类院校。对国家而言,谁能去上都一样,反正就那么些数,所以直接对培训机构釜底抽薪没有关系。所以,国家发布这一政策之后,知道会有一些小问题存在,也必然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的方案,笔者也尝试着预测如下:1、在一刀切培训机构之后,会让这部分原来学校满足不了的职责,再转移到现有的公办学校,比如现在开始的晚托,后面将会完善晚托的内容,引入素质类和特长类课程,满足不同的需求;2、治理素质类课程,取消各种考级的乱像,优化升学加分内容;3、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引导留存下来的社会培训青少年机构,加入到公益社区和公益课程中来,来弥补国家力量的不足。最终实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目标;4、改革现有的教师工资评价体系,教师资格证审核体系,师范体系,师范类老师实习体系,通过这些的改变,实现教师职责的重构,社会对教师的认知。5、在这里单独提一个是:结合公立学校,建立公益社区,实现青少年可以在文化素质体育方面在寒暑假得到更好的锻炼,而这些实现的参与者,可以让师范类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为主体参与,即能得到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也能赚点收入。当然,退休的老教师也可以发挥余热了。站在社会的角度:有拍手叫好的,觉得国家终于要治理这个造成父母辛苦的罪魁祸首了;有忧愁未来孩子怎么办的;也有无所谓后面再看情况的。以上的看法不一而论,但是有几个问题我们总规是要面对的:1、那些拍手叫好的基本上是觉得上学上到什么程度,靠自己孩子就好,不需要太多费心,原来都报,也不得不给孩子报,现在好了,都不报,所以也就不用假装关心孩子,为孩子报了,说到底这样的家长基本上是读书无所谓论,并且本身绝对教育不了孩子的。他们不懂得再优秀的孩子是需要给引导的,是需要从课本之外给予人生的体验和认知的,这些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2、那些因为双减政策而过于忧心的家长,也没有必要焦虑过多,等待国家政策更明晰的配套办法,看看依靠学校的力量可否达成,如果实在达不成,办法总是会有。
站在培训机构的角度:现在是重新洗牌的时候,无所谓冤枉不冤枉,是成功的急流勇退还是刚入行赔的血本无归,这些都是这阶段造成的一些现象,是没有办法的事。未来存活下来的机构,国家也会引导者贡献更多的社会公益力量,作为教育的有益补充,发挥正能量。而这些,不是小机构能够参与的了。新政策的实施,愿一切安好,未来更加可期!“应该从制度层面去保障教师的权益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性沟通”,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昂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双减政策无疑会给原本就工作繁忙的中小学教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负担,那么,怎么保障教师的权益呢?教师又该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变化,这也是一个问题。“双减”要求学校、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的“教育焦虑”,一线教师们应该怎么做?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怎样开展?我认真阅读了一些新闻及相关文章,整理如下:1、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在哪里”,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减轻作业负担,学生就可以在“自然起点”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教师就可以准确判断学生“在哪里”实现因材施教。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重要目标,分析研读教材,就是要对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靶心,确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实现有的放矢。2、组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而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认知经验“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真参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是能够带得走、用得上的学科素养。学生课堂上实实在在用1分钟获得的'发展与提升,是课后10分钟的补习也达不到的效果。因此,一线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和效益意识。课堂学习效益高了,课后的作业负担自然就轻了。3、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作业质量作为生命体的儿童,天然拥有语言、思维、探究、创造等学习需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职责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共享探究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师生间借助积极有效的对话为平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教师在备课时须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缺补漏,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4、研究作业管理效能,提升课后作业的“质”
教师要研读课标,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作业设计作为课题来研究。
例如重视预习作业,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积极尝试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因材施教,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性及惩罚性作业等。
5、设计菜单作业,强化反馈功能教师不仅要从作业总量上做到“科学合理”,也要从作业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情,通过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不妨尝试每周安排一个“无作业日”“实践性作业日”,也可以每月一个“零作业周末”“长作业”,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不要让作业成为“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我愿做”的“常态”。布置与反馈是作业的两面。既要从质、量、形上做好作业的布置,也要及时做好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一方面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面批讲解和答疑辅导,另一方面对作业优秀的学生要激励表扬,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信,让作业成为学生才能展示的平台。6、对学生多元评价老师需要对“多元评价”的内容、维度、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用增值性评价客观判断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老师还要适时向家长解读孩子“多元评价”结果,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出反馈,通过家校携手,为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做好规划。7、进行教学上的创新随着学生在校内时间的增多,教师只有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愿意待在学校,且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老师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运用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新颖创意的教育方式(微课、STEM)提高授课质量和学习兴趣;课堂上除了一对多的讲解,还可以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共学,让每个孩子都“在场”;课后作业除了双基练习,还要有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在保证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多元能力,在有限的课时中开展创新课程,这对教师来说任重道远,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开放心态眼界的过程。8、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去开展课后服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师最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课后服务也使教育更有针对性。随着课后与学生的接触的增多,对本班学生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9、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家校共育如果说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家长信任老师的前提,那么优秀的“共情”体验和有针对性的讲授能力,则是获得家长信任的重要条件。作为老师,精准解决孩子困难、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离不开家庭的携手努力。要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的教育思想,统一教育理念;还要给予家长科学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有效的“助攻”。这就对老师们的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知识有了更高要求。为了抚平家长焦虑,顺利推进学校教育,老师们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和时间。
10、协调好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课后服务的落地与推广,无形中拉长了老师们的工作时间,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的冲突将会更加突出。这对老师们的工作状态、积极性以及职业预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双减”下,遇到困难或挑战:老师们既要保证本职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顾家庭和个人生活,需要自身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也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关注和协调--减少老师非教学和隐性工作时间,给予教师群体更多关注和关怀。学习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以后,对减负提质的提法感触颇多,从我本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减负提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们不难看到那些六七岁的孩子带着小眼镜,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的情景,也不难看到遍布在各个街道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不应该被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所充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时间去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讲求技巧,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把握课堂质量,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切实的给学生减负。要提高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2.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创设情景,培育学生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有所收获,3.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4.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5.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
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
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新学期还没有开始,双减已经走进每一个乡村城镇,每一所学校,落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绕不过的话题。
朋友圈有各种段子,千姿百态。我很佩服段子手的立意和角度,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不过,触动我的还是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声音。上海建平中学两拨家长的剑拔弩张、周边兄弟学校老师被告后的无奈与悲凉。
从教二十多年的我,从双减政策出台,就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态究竟想要哪种?最终要走到哪里?又该如何走?是在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杜绝内卷?还是真正实现社会各种人才的分流,防止躺平?
清楚自身能力不及,思想高度不够,感觉有些问题自己还没有看透,虽然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但,看到的一些现象,总还是止不住触碰我的思考。
周六晚八点左右,跟妻子逛超市,发现几个穿校服的孩子,很惊讶,妻子说最近,不是周末她也经常能见到晚上逛超市的学生。我感慨孩子开始有自由的时间,每天都能充分融入、感受生活,而不是生活只有单一的学校,我们应该为双减点赞。她接了句,说不定,以后晚上跳广场舞的可能都不是大妈的专场了。突然我就不知道怎么接了。
出了超市,我们沿着卫河路往北走,想去龙湖边看夜景。刚走到湖边,听到石子碰撞电线杆的声音,寻声看去,又是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拿弹弓,不断的做着瞄准射击的动作,说笑中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情,像极了儿时跟小伙伴的童年时光。调侃说,陶渊明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妻子说,学生都不写作业,晚上出来练手,如果哪天,把弹弓申请奥运项目,不定他们顺便还能拿几个冠军回来。我哑然。
她说班里周三有个孩子,向教育局打电话,告班主任违反了教育法第73条……妻子和同事都很震惊,说老师们现在很小心,说话非常谨慎、作业尽量没有。说实话,我至今不了解73条是怎样的条例,可是,这个数字和故事似乎让我看到了超市、湖边孩子背影的背景。
1976年出生的我,童年的记忆中,除了不看课外书,全部都是自由自在的撒野疯跑。抓虫、玩水、抓蚂蚱,闷红薯、地里刨茅根,树上够槐花,偶尔割草放放羊算是干了大事儿。捉迷藏,除了没有像草房子里桑桑藏在棺材的经历,草垛、墙角、地窨子可谓是能藏尽藏。如今想起来很惬意的童年经历,碰上当下一样晚上自由的他们,原本很欣慰和舒服的儿时感觉,如今怎么突然不再是那个味道?我想到了老家一个近门姑姑的三个孩子,两个哥哥是银行高管、老小比我还小一岁,现在是宁夏大学的教授。小时候,我的记忆中,他们家住老城,是我们家城里唯一的亲戚。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姑姑家,我看到他们家堆着很多的书,其中有一本彩色的《西游记》绘本,讲的是偷吃人生果那一段,那个场景我记忆特深刻,因为临走我都恋恋不舍。这是我第一次有了对书的渴望,可是,我直到高中才有了自己买的第一本课外书。对比和我同龄,一起长大的十几个伙伴,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大学。我想到了姑姑、母亲和小伙伴的母亲。从现在的工作我想到了儿时我们各自的家庭。姑姑和母亲都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只是家庭条件不同,姑姑有更丰厚的条件给她的孩子买书读,而且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记得有人这样表述:“一对热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贵人,会潜移默化地把阅读习惯根植到
孩子的骨血里”。我很认同,尤其是最近认识了一个高校的老师,酷爱国学,在他的影响和陪伴下,11岁的儿子用古汉语写了一本书。
双减之下,究竟减去的是什么?减出来空出来的时间,又该做什么?我想,这对所有父母、老师、孩子、甚至社会,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验!
双减政策一下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欢喜的,有发愁的,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双减,让我们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说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实我很久都没有拥有过了,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双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们也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没有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跳绳,做手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由于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触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真的很为这个作业形式的改变感到开心。小学生嘛,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其次,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来说把,我开始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课堂的时间,争取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前规划好,每完成一个就做一个记号,哪里存在问题,我也能够及时的记下来,防止下次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组的老师研究解决的方法,感觉工作充实了许多。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背诵儿歌,唤起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感受母语带来的快乐。下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感受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还有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跳绳,研究植物,感受天气变化等等。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真正的把学习的自律性转移到自身上来,其实就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我们也要在双减政策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鼓励我们从一定的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师也能够幸福的工作。愿我们也能够像先辈李大钊同志那样:铁肩担教育,妙手教学生!
从9月开始,减轻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各级部门以最强气魄开始行动。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学校教育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与挑战,如果不懂清晰地看到这场改革的本质,我们将失去发展的机遇,甚至会被其他同类型学校甩下许多。
减下去的作业负担,其预留的时间如何分配才科学呢?如何灵活地开展有效的课后服务呢?传统的纸质考试、统一的集中考试将废止,教学质量监测以何种形式开展呢?如何去适应新常态?课外辅导机构从公开运行到潜行蛰伏,如何让其彻底无所遁形呢?课堂主阵地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呢?这些命题,都无法绕开。倒逼我们开始痛定思痛,做出调整。
说到底,减负的核心无非就是课内增效提速,捍卫教师的职业权利,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营造出健康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的本真,给孩子们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更愉悦的精神享受。而这一切,从学校层面说,依靠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化;从社会层面说,依靠的是整个社会集体发力、共同支持;从家庭层面说,依靠的是所有家长们育人观的彻底转变。
双减政策面前,教师们的压力其实最大。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将更多。已有的经验反而无效。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以前,还能依靠教师的大量辅导,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促使其机械地练习。在反复地讲练、多次考试、强化记忆的模式中,把学生成绩提起来。但眼下,这些都行不通呢?这注定是曲折的发展道路。
学生素能测评将由灵活的形式实施,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借鉴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那天,我与一位资深的教师私下交谈,一到二年级,不能组织纸笔考试。怎么去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能呢?以语文学科为例,测试形式就能多样化。可采取口头背诵,评估其发音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可试着创
编故事,现场讲授给大家听,评价其综合素质、语言积累、思维广度、心理素质、调动力,这种方式适合孩子们;可由家长代其录制音频,存储后进行播放,既是有效的学习资源,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以数学为例,口头说一说加法的算理。将思维过程说出来。以动手的拼装活动,测评其实践能力,包括算理的掌握。但是,数学测评难度有点难。尤其是计算类型,需要纸笔验算。
作业负担来自于对学科育人价值、功能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存在畸形的教学观。唯分数论并非是完全错的。分数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考试方式过于机械化,它以固定、标准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导致了分数彻底窄化,只考察了浅表的知识与能力,并未全面地测评,这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篇十二: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小学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
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以后,对减负提质的提法感触颇多,从我本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减负提质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不仅仅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我们不难看到那些六七岁的孩子带着小眼镜,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的情景,也不难看到遍布在各个街道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不应该被繁重的作业和辅导班所充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时间去享受童年应有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讲求技巧,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把握课堂质量,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切实的给学生减负。要提高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以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2.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创设情景,培育学生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3.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感。
4.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5.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社会人群就是一个金字塔,永远只有少数精英站在塔顶,也必须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来构建塔基。教育和学习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体育、艺术、劳动等多种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热爱国家、献身民族的人。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引导孩子走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双减政策”背景下老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1.“双减”的目的不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恰恰相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学习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时间越多,所获得的知识也越多、能力也越强。但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重
的学习负担又会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就成为教师们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保护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是孩子们愿意学习的前提条件。前面谈到学习的三大动力,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生存动力和精神动力是大多数孩子暂时还体会不到的,因此,兴趣动力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老师,学科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保护孩子们学习兴趣、保证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根本条件。大多数孩子不喜欢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会做;二是简单、重复、数量多;三是枯燥、乏味、无乐趣。针对第一个原因,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的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起点的作业。针对第二个原因,教师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训练效率高的梯度作业。针对第三个原因,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有趣味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尤其要在学习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强和落实作业完成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往孩子们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往往通过“搜题”的方式获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结果,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大量搜题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按照作业进度计划、利用当今发达的资讯方式,及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指导。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双减”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而减少这两项工作已经开始试点。从“双减”政策的发布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动教育产业化,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减少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通过学习文件了解到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减轻作业负担,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双减,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
我认为双减政策是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好处的。首先,就是这样的政策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学生。学生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学业负担,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辛苦,这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第二,就是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会在有严重的内卷,大量的花费。第三,这能够回归应试教育的初衷,筛选学习能力强的人才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实施双减政策?(1)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放松身心。
(2)提高作业设计效度,避免机械,无效训练。(3))完善作业管理监控机制,家庭作业校内做。(4)提升课堂质量。(5)确保课后服务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两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6)规范培训行为,校外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新学期还没有开始,双减已经走进每一个乡村城镇,每一所学校,落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绕不过的话题。朋友圈有各种段子,千姿百态。我很佩服段子手的立意和角度,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不过,触动我的还是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声音。上海建平中学两拨家长的剑拔弩张、周边兄弟学校老师被告后的无奈与悲凉。从教二十多年的我,从双减政策出台,就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生态究竟想要哪种?最终要走到哪里?又该如何走?是在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杜绝内卷?还是真正实现社会各种人才的分流,防止躺平?清楚自身能力不及,思想高度不够,感觉有些问题自己还没有看透,虽然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但,看到的一些现象,总还是止不住触碰我的思考。周六晚八点左右,跟妻子逛超市,发现几个穿校服的孩子,很惊讶,妻子说最近,不是周末她也经常能见到晚上逛超市的学生。我感慨孩子开始有自由的时间,每天都能充分融入、感受生活,而不是生活只有单一的学校,我们应该为双减点赞。她接了句,说不定,以后晚上跳广场舞的可能都不是大妈的专场了。突然我就不知道怎么接了。出了超市,我们沿着卫河路往北走,想去龙湖边看夜景。刚走到湖边,听到石子碰撞电线杆的声音,寻声看去,又是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手拿弹弓,不断的做着瞄准射击的动作,说笑中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情,像极了儿时跟小伙伴的童年时光。调侃说,陶渊明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妻子说,学生都不写作业,晚上出来练手,如果哪天,把弹弓申请奥运项目,不定他们顺便还能拿几个冠军回来。我哑然。她说班里周三有个孩子,向教育局打电话,告班主任违反了教育法第73条……妻子和同事都很震惊,说老师们现在很小心,说话非常谨慎、作业尽量没有。说实话,我至今不了解73条是怎样的条例,可是,这个数字和故事似乎让我看到了超市、湖边孩子背影的背景。1976年出生的我,童年的记忆中,除了不看课外书,全部都是自由自在的撒野疯跑。抓虫、玩水、抓蚂蚱,闷红薯、地里刨茅根,树上够槐花,偶尔割草放放羊算是干了大事儿。捉迷藏,除了没有像草房子里桑桑藏在棺材的经历,草垛、墙角、地窨子可谓是能藏尽藏。如今想起来很惬意的童年经历,碰上当下一样晚上自由的他们,原本很欣慰和舒服的儿时感觉,如今怎么突然不再是那个味道?我想到了老家一个近门姑姑的三个孩子,两个哥哥是银行高管、老小比我还小一岁,现在是宁夏大学的教授。小时候,我的记忆中,他们家住老城,是我们家城里唯一的亲戚。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姑姑家,我看到他们家堆着很多的书,其中有一本彩色的《西游记》绘本,讲的是偷吃人生果那一段,那个场景我记忆特深刻,因为临走我都恋恋不舍。这是我第一次有了对书的渴望,可是,我直到高中才有了自己买的第一本课外书。对比和我同龄,一起长大的十几个伙伴,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大学。
我想到了姑姑、母亲和小伙伴的母亲。从现在的工作我想到了儿时我们各自的家庭。姑姑和母亲都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只是家庭条件不同,姑姑有更丰厚的条件给她的孩子买书读,而且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
记得有人这样表述:“一对热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贵人,会潜移默化地把阅读习惯根植到孩子的骨血里”。我很认同,尤其是最近认识了一个高校的老师,酷爱国学,在他的影响和陪伴下,11岁的儿子用古汉语写了一本书。
双减之下,究竟减去的是什么?减出来空出来的时间,又该做什么?我想,这对所有父母、老师、孩子、甚至社会,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验!
“应该从制度层面去保障教师的权益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性沟通”,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昂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双减政策无疑会给原本就工作繁忙的中小学教师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负担,那么,怎么保障教师的权益呢?教师又该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变化,这也是一个问题。
“双减”要求学校、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的“教育焦虑”,一线教师们应该怎么做?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怎样开展?我认真阅读了一些新闻及相关文章,整理如下;
1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在哪里”,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应把学生“引到哪里”。减轻作业负担,学生就可以在“自然起点”参与课堂学习与探究,教师就可以准确判断学生“在哪里”实现因材施教。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重要目标,分析研读教材,就是要对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靶心,确定“把学生引到哪里”,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实现有的放矢。2组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而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认知经验“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真参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是能够带得走、用得上的学科素养。学生课堂上实实在在用1分钟获得的发展与提升,是课后10分钟的补习也达不到的效果。因此,一线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和效益意识。课堂学习效益高了,课后的作业负担自然就轻了。3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作业质量作为生命体的儿童,天然拥有语言、思维、探究、创造等学习需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职责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共享探究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师生间借助积极有效的对话为平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教师在备课时须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
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缺补漏,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04研究作业管理效能,提升课后作业的“质”教师要研读课标,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将作业设计作为
课题来研究。例如重视预习作业,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积极尝
试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多种开放式作业形式,因材施教,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性及惩罚性作业等。
05设计菜单作业,强化反馈功能教师不仅要从作业总量上做到“科学合理”,也要从作业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情,通过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不妨尝试每周安排一个“无作业日”“实践性作业日”,也可以每月一个“零作业周末”“长作业”,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不要让作业成为“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我愿做”的“常态”。布置与反馈是作业的两面。既要从质、量、形上做好作业的布置,也要及时做好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一方面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面批讲解和答疑辅导,另一方面对作业优秀的学生要激励表扬,不断增强其学习自信,让作业成为学生才能展示的平台。6对学生多元评价老师需要对“多元评价”的内容、维度、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用增值性评价客观判断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老师还要适时向家长解读孩子“多元评价”结果,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出反馈,通过家校携手,为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做好规划。07进行教学上的创新随着学生在校内时间的增多,教师只有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愿意待在学校,且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老师可以从小处着手,比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运用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新颖创意的教育方式(微课、STEM)提高授课质量和学习兴趣;课堂上除了一对多的讲解,还可以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共学,让每个孩子都“在场”;课后作业除了双基练习,还要有灵活的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特长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在保证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多元能力,在有限的课时中开展创新课程,这对教师来说任重道远,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开放心态眼界的过程。8参与到课后服务中去开展课后服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师最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课后服务也使教育更有针对性。随着课后与学生的接触的增多,对本班学生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9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家校共育如果说老师的教学能力,是家长信任老师的前提,那么优秀的“共情”体验和有针对性的讲授能力,则是获得家长信任的重要条件。作为老师,精准解决孩子困难、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离不开家庭的携手努力。要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的教育思想,统一教育理念;还要给予家长科学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有效的“助攻”。
这就对老师们的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知识有了更高要求。为了抚平家长焦虑,顺利推进学校教育,老师们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和时间。
10协调好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课后服务的落地与推广,无形中拉长了老师们的工作时间,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的冲突将会更加突出。这对老师们的工作状态、积极性以及职业预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双减”下,遇到困难或挑战:老师们既要保证本职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顾家庭和个人生活,需要自身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也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关注和协调--减少老师非教学和隐性工作时间,给予教师群体更多关注和关怀。双减政策一下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欢喜的,有发愁的,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双减,让我们的教育也有幸福感。说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实我很久都没有拥有过了,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双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们也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没有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跳绳,做手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由于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触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真的很为这个作业形式的改变感到开心。小学生嘛,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其次,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就拿我来说把,我开始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课堂的时间,争取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前规划好,每完成一个就做一个记号,哪里存在问题,我也能够及时的记下来,防止下次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组的老师研究解决的方法,感觉工作充实了许多。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背诵儿歌,唤起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感受母语带来的快乐。下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感受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还有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跳绳,研究植物,感受天气变化等等。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真正的把学习的自律性转移到自身上来,其实就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我们也要在双减政策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鼓励我们从一定的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师也能够幸福的工作。愿我们也能够像先辈李大钊同志那样:铁肩担教育,妙手教学生!从9月开始,减轻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各级部门以最强气魄开始行动。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学校教育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与挑战,如果不懂清晰地看到这场改革的本质,我们将失去发展的机遇,甚至会被其他同类型学校甩下许多。减下去的作业负担,其预留的时间如何分配才科学呢?如何灵活地开展有效的课后服务呢?传统的纸质考试、统一的集中考试将废止,教学质量监测以何种形式开展呢?如何去适应新常态?课外辅导机构从公开运行到潜行蛰伏,如何让其彻底无所遁形呢?课堂主阵地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呢?这些命题,都无法绕开。倒逼我们开始痛定思痛,做出调整。说到底,减负的核心无非就是课内增效提速,捍卫教师的职业权利,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营造出健康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的本真,给孩子们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更愉悦的精神享受。而这一切,从学校层面说,依靠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化;从社会层面说,依靠的是整个社会集体发力、共同支持;从家庭层面说,依靠的是所有家长们育人观的彻底转变。双减政策面前,教师们的压力其实最大。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将更多。已有的经验反而无效。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以前,还能依靠教师的大量辅导,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促使其机械地练习。在反复地讲练、多次考试、强化记忆的模式中,把学生成绩提起来。但眼下,
这些都行不通呢?这注定是曲折的发展道路。学生素能测评将由灵活的形式实施,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借鉴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那天,
我与一位资深的教师私下交谈,一到二年级,不能组织纸笔考试。怎么去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能呢?以语文学科为例,测试形式就能多样化。可采取口头背诵,评估其发音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可试着创编故事,现场讲授给大家听,评价其综合素质、语言积累、思维广度、心理素质、调动力,这种方式适合孩子们;可由家长代其录制音频,存储后进行播放,既是有效的学习资源,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以数学为例,口头说一说加法的算理。将思维过程说出来。以动手的拼装活动,测评其实践能力,包括算理的掌握。但是,数学测评难度有点难。尤其是计算类型,需要纸笔验算。
作业负担来自于对学科育人价值、功能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存在畸形的教学观。唯分数论并非是完全错的。分数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考试方式过于机械化,它以固定、标准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导致了分数彻底窄化,只考察了浅表的知识与能力,并未全面地测评,这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篇十三: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1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双减,中国教育又迎来了伟大的变革。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呢?从通知来看,双减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其中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主要抓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在全国进行“双减”政策推广。政策中还提到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也有不同学段的限制。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高峰期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学生家校往返途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这样来看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减轻负担,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与同课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智备课,发挥群体大脑智慧,集智备课。备课组长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智研讨基础上,拿出可视化成果: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共同助力
学生习惯养成。同时与本班课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时长,彻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拼研、项目学习等,尽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师应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
“双减”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潜意识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感染、熏陶、培养“明生”。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多么重要!
通知中提到“明生”的范畴,应该有这样的几层含义:明学,思维比较清晰,元认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素养高。明标,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有深度认知。明世:责任、担当、改变世界是发自内心追求,人生价值意义非常明晰。一句话要让学生成为“双减”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要倾听教育外部的声音,不要自我设限,让思维发散,让认知升级,构建新的思维模型,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学习综合体,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共同兴办教育、参予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会逐步融汇于校内课后服务市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的学校既没有课外服务的专业师资,又没有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课程,远比不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因而,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的推行势必会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携手,促进教育未来的发展。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2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减负保质,致力于提升课堂质量,向40
分钟要高效。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路径,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也成为了每一个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作业的设计究竟是出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还是出于“应试”的目的.,为了考试而大量做题,或者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此外,如果一份作业单的设计,所有学生都会做,那么可以说这份学习单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好的作业应该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孩子借助支架,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因此,作业的设计要让孩子们潜心会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可以让他们去挑战的。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明白,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有时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厌”。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帮助学生找到“题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题组”。“双减”文件明确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双减”文件对作业批改也有细致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文件还特别提到:不能要求家长批改和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毫无疑问,批改作业属于教师的工作,“精选、先做、全批”是教师作业布置的基本准则,教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和学生批改作业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学生因此就放弃作业的“自我检查”,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这就是对文件的误读。任何关于学生成长的工作,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和家校合作形成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作业的批改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老师批改的一个简单的分或者“×”,反映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收获,还会掩盖学生作业过程火热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体验。在批改时,尽量多一些鼓励,多一
些尊重。有时一句话,足以鼓励学生的斗志;一个符号,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一个图示,能激活学生的思路。
总之,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要正确解读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在减负的同时,不减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3
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关于手机管理。通过召开班会、联系家长等形式及时宣传相关的政策规定,告知家长管理好手机,尽量减少学生接触手机的时间。除了学校特殊要求必须用手机完成的安全作业等任务,坚决不给学生布置必须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对学生带手机和电话手表入校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二关于学生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及时关注学生睡眠时间,与家长做好沟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程度较弱的学生作业速度很慢的,老师会特殊对待,布置简单的作业,以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
三是关于读物的管理。按照教育部下发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我们及时清查图书室、办公室、教室等处的书籍,严格按照规定管理。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和图书管理员。学生完成各项作业之后,中午时间和延时时间可以借书阅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数量、梯度等作出明确要求。
四关于作业方面。我们每天严格落实作业时间,作为班主任,每天不仅要负责语文学科,还要协调各科的作业时间,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各科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就提前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下午延时时间学生一半以上都能完成所有家庭作业,而且有的疑难题目学生也可以随时在老师指导下解决。个别参加社团的学生和作业速度较慢的学生也能回家后迅速完成。
五是学生体质方面。本学期每周都有三节体育课,每天上午20分钟课间操,下午延时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课,活动形式多样化,眼保健操、集体跑步,做操训练,以及跳绳打球等项目,足以使学生每天运动量达标。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4
双减政策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努力适应新的要求。就语文来说,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方法、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的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的减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要减负,先得在课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改变教学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设计、课件。同时,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也要分工开发阅读教材,开出系列化的阅读导读课,配套的背诵、习字练习,这样面向全体的规范化、个性化、配套化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课堂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语文学科的作业总是机械性抄写的多,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教学,带领学生提前预习,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抓能力训练,扎实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课后能轻轻松松地做作业。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先复习,再写作业,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每级教师要集体研讨作业布置。不要杜绝无效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课后服务巩固时能够精准的练习,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作业难、作业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律、高效的意识。我们将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在校自觉自律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同时也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在家快乐成长。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5
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一
一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相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注重,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很多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比如,江苏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套餐,规范课堂教学,不超纲、不超标、不超进度,协助双职工核心家庭解决“三点半难题”;西安推出“三个课堂”,通过名校帮带、好课推优、名师领航等质量提升系列行动,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上海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着力破除“唯分数“论排名等功利性教育行为。开学季,是推动“双减从文件到实施的重要节点。减轻作业压力,卸下过重学业负担,重点要提升课堂质量,让校园和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的“主阵地”。各地应在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师资配置等方面下功夫,用足用好有限的校园时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课堂“含金量”,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教育,促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校减负合力。“双减”政策从推出到现在,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当前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教育系统、各地方应把“双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来推动,种好“试验田”,即时总结经验,推广有效做法。
根据安排,“双减”政策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郑州、长治、威海、南通、成都九个城市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展
开试点。试点城市应主动改、大胆试,为全国更广范围推行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试点城市当好“头雁,引领“群雁齐飞,让朗朗书声充盈校园,让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乐园。推动“双减落地见效,要预防“一刀切,要充分使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坚持好校外培训公益属性,科学用好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在特长挖掘、素质教育补充上留有空间,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我们希望看到学生负担“减”的同时,更希望看到教育成效的“增”。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合力为孩子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小学一年级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6
“双减”政策自落地以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双减”指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那么,“双减”的实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抓好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双减”意味着教师教育生涯中即将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挑战。那么,在“双减”政策之下,身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创造高效课堂。双减政策下,务必提高课堂效率,这要求我们课前备课要精准、优化。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在备课中应有针对的备课,在教学中也应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二、强化课堂检测。课堂检测能真实、快速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利用堂清来复习并强化所学内容,是我们英语组的一大特色。每堂课新授内容之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堂清摸底,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为新授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课堂检测的形式可以都多样化,也可以在课中或课上最后几分钟进行。学生的课堂检测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课前精心备课和钻研重难点,课堂检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三、加强作业管理。
作业布置形式多样化,采用分层作业和素养作业等多种形式。素养作业包括绘制手抄报、制作思维导图和录制小视频等。作业布置时,切忌只布置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快乐幸福的好老师。让我们坚守初心、身体力行,让教育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篇十四: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双减政策后对小学美育教育的思考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的作用,使得以美术为代表的艺术学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美育作为与“德智体劳”相并列的教育形式,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要引起重视。因此,双减政策后小学美术要抓住美育教育的内涵,从美育教育的作用与驱动,创新开展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美术;美育教育
引言:为了增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双减政策遵循了教育规律,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文化课作业负担,从而为艺术领域的素质提升创造了条件。因此,双减政策不仅拓宽了学生在艺术学科上的发展空间,也进一步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美术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载体,抓住双减政策的契机,发挥教师的艺术素养缔造者的角色担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新时期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美育教育的内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作为学生美育的载体,需要承担起学生美育教育的重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美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并列的教育形式,其主要是提升学生认识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重要彰显。《标准》指出,“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双减”吹响教育回归初心号角的同时,也唤醒了全社会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
作为美术课程的教师,要站在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发挥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水平与美术知识方面的作用,来不断探索和实践美育教育的内涵。即抓住双减契机,全面释放应试思维下部分学生因巨大学习压力而被迫“隐匿”的艺术才华和美术细胞,激发学生对“美”的独到见解与技能,扎实培养学生在美术领域的技能与知识,从而多维度、立体化去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实现美育目的。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美育教育的驱动
(一)学生方面:释放天性,增强审美能力
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空前解放了学生的课外时间,使学生能够有较大的时间空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在此背景下,小学美育的开展迎合双减的契机,以“美”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升学生认识美、理解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激发艺术潜力,通过美术教学中来增强审美能力。而且,当前背景下小学美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奠定高水平人才基础提供保障。
(二)教师方面:不断实践,增强美育能力
双减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使家长与学校重新审视艺术类课程,从而为教师的美术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家长开始正视之前以文化课挤占艺术课的行为,并更加开明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兴趣班,这以直接推动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在家长肯定与学生接受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能力。
(三)学校方面:资源优化,增强教研能力
学校方面则根据《意见》,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在此过程中,学校以美术教研组的形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学生作业管理办法与作业结构,强化年级组作业统筹,建立作业
质量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其作业批改更加有序,从而为教师投入到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奠定条件。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美育教育的开展
(一)实现美术课堂与美学理念的结合
在很多人的直观观念里,美术老师就是教孩子涂涂画画做手工之类的,尤其是小学阶段,这种娱乐性特点更甚。这确实也是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一种形式,然而,小学美育远不止这样。在国家全面提倡素质教育,主流价值观盛行的同时,小学美育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看见美、发现美、欣赏美的一系列能力,并且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陶冶他们,从而发扬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一方面,以学生的兴趣点作为基础,以此为散发点来准备课堂内容。可以在一堂课的末尾,收集学生们的意见,课下统计分析然后选出合适的点子,准备课堂内容和课件内容,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专注于课堂,接收到老师所传送的知识,达到美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点,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觉文化的魅力,并传承艺术之美。例如在教学“影子的游戏”中,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皮影戏”来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的艺术文化,并且布置给学生作影子游戏等。
(二)从民族文化的美术底蕴中实施美育
素质教育是个全面的过程,其中美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美育与其它类型教育的结合。在双减政策下,美术教师要从自身专长出发,开设重彩油画、卵石画、书法、风筝制作、剪纸、面塑等兴趣小组,立足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角度,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美,达到美育的目的。通过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兴趣课,弥补课堂上“普适型”美术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特长型”的美育渠道,让具有不同艺术才能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体验、成长的平台,发挥和展示学生的美术特长。例如,当前有许多载有中华民族独有文化印记的物件,这些物件可以纳入到小学美术的鉴赏范围内,有所选择性的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介绍它的由来、历史和发展,以及所需要的传承性。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到美术课程中的“美”,去感觉学科的魅力。
(三)创新方式让学生发现美与创造美
首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并适当地给予鼓励。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国内外美术大家的画作在课堂上进行放映,询问学生看过画作之后的感受,由此引出“美”与“艺术”的话题,并对每个学生的感受做出合适的指引与点评,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其次,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让学生多去发现上学路上、回家路上、旅游路上等发展的美景,美景里的人和物,并将记录的美与记忆跟家人和朋友分享,甚至是专门开辟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跟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分享等。最后,要教育学生学会去欣赏美,树立一个正向审美。在小学阶段处于一个很强烈的行为模仿阶段,加之现在发达的网络,学生很容易形成美感价值。所以,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向审美,学会欣赏美。例如可以找出一些审美的案例,以对错的方式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审美的对错,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塑造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四、总结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是开展学生美育的载体,对提升学生认识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欣赏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政策促使学生释放天性,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也为学校的资源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驱动美育在学生受教、教师教学和学校教研领域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小学美育教育开展中,要促进美术课堂与美学理念的结合,注重从民族文化的美术底蕴中实施美育,创新手段让学生发现美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姚育晓.融合:“双减”背景下加强学校美育的有效路径——以美术学科为例[J].福建教育,2022(05):12-14.
[2]胡冰晶.“双减”政策下美育发展在美术学科中的体现[J].成才,2022(02):36-38.
[3]王新春.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融入策略[J].学苑教育,2021(30):71-72.
[4]孔军.美术基础课对小学美育教育的作用探究[J].科幻画报,2021(09):275-276.
[5]王彦.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23-124.
推荐访问: 小学阶段双减政策引发的思考 引发 阶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