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陕西八大怪之一。
秦腔的发展历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所演剧目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
秦腔的不同流派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桄桄,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八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秦腔的角色明晰
1 生角 胡子生,一般是有正义感的文人,但也有武的。胡子生大多以唱为主。
红生:指画红脸的生角,多表现相貌魁伟,血气方刚,庄重稳健,唱腔高昂,属一种独特的人物造型。
小生都是年轻人。一般都是不戴胡子的。
2 旦角
分正旦、小旦、花旦、老旦、彩旦、武旦六个门类。
正旦:主要扮演中年妇女,唱做并重,以唱功见长讲究动作稳重,神态端庄。
小旦:主要扮演未婚的年轻女子。
花旦是小旦行当的另一个门类,扮演天真活泼。性格开朗的少妇或诙谐戏谑、泼辣放浪的少妇。
老旦:专扮演年迈苍劲和体弱力衰的老妇。
彩旦即丑旦,亦称“媒旦”或“摇(音)旦”,则女丑,是表现女性特定人物的行当。
武旦:亦称“刀马旦”,指武打戏中擅长武打重武功的女性人物。
3 净角
武净,以面部勾画色彩脸谱为特征,唱腔高昂,浑厚,宽阔,动作粗狂,豪迈。
文净:以唱为主。
毛净,如《钟馗嫁妹》的钟馗。
4 丑角
丑角又称“小花脸”,在表演上风趣滑稽,装饰特点是在鼻梁上勾抹一白色“豆腐块儿”。其扮演的任务十分广泛,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旗牌骡夫无所不有,有善有恶,性格各异,有许多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
秦腔发展的局限
秦腔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既是历史符号,又是文化符号,它是大文化概念里的一支奇葩,满是绿树红花。时代的推移,秦腔艺术也一直前进着,出现了像《千古一帝》、《卓文君》等的好戏,确实让文化市场红了一阵时间,但缺失的是经典,真实和质量。
西安易俗社有许多经典的剧目,不过搬上舞台的少得可怜,这是艺术的缺失,很可惜。当下的一些剧目,缺失的是真实,所以引不起人民群众的反思,也就形成了秦腔的疲软。
秦腔是高等教化的艺术,是我们把握的高度不够,认识不够,定位不够,才促使了它的迷失。
秦腔艺术的传承
多元文化格局为戏曲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只有正确认识秦腔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古老的秦腔艺术才能实现科学的继承与创新。戏曲传统戏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是制约秦腔发展的一大瓶颈。
新编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是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近年来继传统戏的创排之后,在秦腔现代戏创排方面的又一次尝试。王孝龙表示,尽管此剧的创排面临诸多方面的困扰和挑战,但这毕竟是我们对秦腔艺术发展的一种探索,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对于秦腔的发展,作为后人的我们不仅没有权力推卸,更要正视问题,勇于承担。
戏剧评论家周育德说,“现在,农村请戏班也会首选知名的现代戏。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观众需要关注现实、传达老百姓心声的好东西。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题材的戏剧,都要面向现实,传递现代声音,这是秦腔艺术的一条活路。题材问题不会决定一切问题,历史题材同样可以与现实沟通,就像秦腔版的《曹操与杨修》就是贯穿古今的。”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董伟表示,在秦腔艺术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又不能固守传统,只有创新才是对传统更好的继承,只要坚持这一点,我们坚信经过不懈的努力,秦腔艺术在西北乃至在全国,一定会不断发展,更加繁荣。
(实习编辑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