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间文学中的兵团史

民间文学中的兵团史

时间:2022-10-31 12:30:1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兵团民间文学是兵团人的口头创作,是一定社会生活在兵团人头脑中的形象化反映,是兵团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反映兵团人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民间文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史实,生动地表现了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鲜活的兵团精神和兵团屯垦戍边史教育的好教材。

[关键词]兵团;民间文学;屯垦戍边;历史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5)04—0062—04

[作者简介]李书群,女,兵团党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学。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民间文学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出现,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和保存,是属于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它包括散文式的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俗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的口头创作和语言艺术的民间文学,是一个群体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表达对自己生存生活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是其思想和情感的自发流露。一般来说,民间文学感情真挚、情节单纯、风格粗犷、语言简朴、通俗易懂,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爱憎情感、理想和追求,它直接或间接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服务,并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哪里有人的生产生活,哪里就有民间文学的创作、流传和传承。当然,创作、流传和传承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式,而是不断地发生变化,流传中有创作、传承,创作中有流传、传承,传承中也有创作、流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担负着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特殊历史使命。兵团成立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继承了人民军队“兵演兵”的传统,传承内地民间文学,吸收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放着政治牧,种着政治田”的边境线上,在路的尽头、风的源头、水的末头开垦片片绿洲,建起座座新城的戈壁荒漠,以维稳戍边、屯垦建设为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口头创作,去反映屯垦戍边实践生活,表达自己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思想和感情。反映屯垦戍边实践生活的民间文学大多是兵团人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集体传承的产物,因其通俗易懂,长期在广大的兵团人中间广为流传。

一、兵团屯垦戍边的民间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兵团人维稳戍边的历史

1949年9月25~26日,国民党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先后通电和平起义,新疆和平解放。为了巩固新疆和平起义的成果,王震将军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于1949年10月12日带领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六军挥师进疆。至今流传在兵团人中间的歌谣“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挺进,挺进!向渭北,向西安,向西北高原大进军!那里的穷苦百姓,多年来受着灾难与痛苦,早盼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放他们。挺进,挺进!向西北高原大进军!挺进,挺进!向西北,向兰州,向新疆大进军!那里的穷苦百姓,多年来受着灾难与痛苦,早盼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放他们,挺进,挺进!向新疆大进军”“戈壁寒冷我不怕,新疆虽远我为家,一片忠心为人民,愿将白骨葬昆仑”“解放军,铁打汉,一冲冲过玉门关。尖刀连已到哈密城,马匪眼看就完蛋!同志们,往前赶,庆功酒请你喝一碗”“迪化城头红旗飘,天山南北解放了。乌斯满你往哪里去,兔子尾巴长不了”;故事《赶着骡马进新疆》《程悦长将军的故事》之系列《分米话酒泉》《一壶水救活三条命》《毛主席夸新四旅》《毛主席找姜胜》《骡马大队的故事》《黄油枪捉土匪》《七颗子弹》《段福祥的故事》《血染沙漠》《虎口脱险》《黄草湖剿匪》《吉木萨尔剿匪》《“乔老爷”》《生俘乌斯满》《巴郎找到以后》《老马遇亲人》等民间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1949年10月中旬至次年1月15日,王震将军带领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从陆地到天空浩浩荡荡齐头并进进入新疆,以步代车,徒步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接管并进驻南北疆军事门户,平叛剿匪,“进军红柳峡,翻越冰大坂,奇袭北塔山,在人迹罕至的500里将军戈壁追击叛匪”,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团结新疆各民族,围剿和肃清乌斯满、尧乐博斯匪徒和骑兵第七师叛兵,维护治安,巩固边防的史实,反映了人民解放军为维护新疆社会治安、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怕牺牲,英勇斗敌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1954年10月7日,兵团成立。遵照毛泽东主席“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的指示,兵团保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形式,建立了完整的武装军事部门,实行劳武结合,寓兵于民,并组建了强大的战略预备力量民兵队伍,成为了一支劳武结合,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有高度政治觉悟和丰富战斗经验的军垦部队,发挥着生产队、工作队和战斗队的作用。1962年4月,在苏联的策动下,发生了“伊塔事件”,为迅速有效地帮助地方政府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兵团民兵开赴边境第一线,建立哨所,承担了劝阻边民外逃、稳定边境局势、维护治安秩序,对外逃边民地区实行代耕、代牧、代管,并在沿中苏边界建立国营农场带的任务。流传在兵团人中间的反映边境团场干部职工戍守边防,在边境线上“种政治地,放政治羊”的歌谣“我家就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面,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的欢乐”和讲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兵团牧一队江苏支边青年孙龙珍在塔城的巴尔鲁克山下,中苏两国的界河塔斯堤河岸上苏联的碉堡前,在苏军的枪口下开荒种地,站岗放哨,守卫边疆,为了营救战友,被入侵的苏军子弹击中,英勇牺牲的《孙龙珍烈士的传说》;边境团场手无寸铁的军垦战士在连长徐孝鹏的率领下,与闯过边境线的全副武装的苏军争夺界碑,保住国家领土的《老军垦徐孝鹏》;以及以孙龙珍烈士命名的“孙龙珍民兵班”的女民兵们多年来发扬“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的龙珍精神,与边防军开展联训联防,抓获外逃和潜入分子,拦截人员和牲畜过界的《孙龙珍民兵班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1962年“伊塔事件”后,为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兵团人进行“三代”工作,同苏联蚕食中国领土的行为进行斗争,以及在2019公里的国界线上建立58个边境团场,形成一条纵深10—30公里的边境农场带,充实边防,筑起“屯垦戍边”国防屏障的史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肩负的维稳戍边任务更加艰巨。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兵团在24小时之内就集结了3万多民兵,在指定区域内执行巡逻执勤任务。“7·5”事件之后至今,兵团始终站在反恐维稳第一线,兵团民兵担负起了13个地区200多条城市主要街道、社区和重点目标的维稳工作。《维稳一线民兵的故事》讲述了兵团民兵舍小家,为大家,在乌鲁木齐市维稳执勤,执行盘查安检维稳巡逻任务,发挥“稳定器”的事实。

反映兵团人维稳戍边的民间文学表现了兵团人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了边疆的稳定和祖国的安宁,无私奉献,不怕流血和牺牲,冲锋在前,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兵团屯垦戍边的民间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兵团人开发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

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发出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新疆军区于1950年1月21日,发布了大生产命令,除一部分兵力担任国防,进军西藏,清剿土匪,维持治安外,“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11万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按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二军、六军于3月全部进入生产地点,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于2至4月初先后进入沙湾、小拐等地①。

部队生产的地区大都是荒芜草原,渺无人烟, 条件非常艰苦。流传的歌谣“刮风当广播,下雨当水喝,土坷垃当枕头,芦苇当被窝”“一驾洋犁五人拉呀,千万架洋犁齐上马呀,军垦战士力量大呀,万年的荒原开了花。劳动的双手哟!翻天覆地变了样呀。没有房屋挖地窝呀,没有蔬菜吃野菜呀,没有肉吃打野羊呀,节约军费建边疆呀,劳动的双手哟!要让沙漠变良田呀!三天三夜不合眼呀,一心想着大生产呀。南泥湾走来的人呀,什么困难也不怕呀。劳动的双手哟,要让戈壁变花园”“西北二军英名扬,司令王震是虎将,千里率军进新疆,孔雀河边摆战场。不住老乡房,不要老乡瓦。吾瓦滩上乘阴凉,天当床哟,地当被,挖个地窝当营房。打红柳,编箩筐,寒冬腊月积肥忙。五○年开荒大生产,劳动号子震天响。自造大锄发下来,劳动热情高万丈。又拉犁来又拉耧,个个汗水满面淌。老乡伸出大拇指:“解放军战士亚克西,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天当帐,地当床,人拉木犁垦大荒”“八人拉犁气死牛,芨芨草搓绳不发愁。不怕苦,不畏难,戈壁滩上盖花园”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大生产中帐篷不够用,就盖苇棚,挖地窝子;没有生产工具,就自己造大锄,用坎土曼;没有运输工具,就肩挑背扛;没有拖拉机和耕畜,就用人拉犁开荒种田;食品供应不上,就用麦粒、苞谷沾盐水充饥的可歌可泣的艰苦创业生活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反映艰苦创业发展生产的故事则更加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屯垦创业初期“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的艰辛和困难。夏季,为了抵御成群的蚊虫和牛虻的侵袭,战士们把裸露在外面的身体部分涂抹上泥巴,变成“野人”的故事《“野人”见首长》;垦荒放水压碱时,战士们腰上绑上救命的竹竿的故事《救命竿》;累得吃着饭睡着觉,把土坷垃当馒头吃的故事《馒头变成土坷垃》;平整耕地时,拖拉机手没日没夜干活,撑不住睡着了,拖拉机自行驶向了戈壁滩的故事《瞌睡的“东方红”》,“三探黑龙潭”,开垦建设五家渠的故事《三探黑龙潭》;建设水利工程,将士们用爬犁、用羊皮作垫肩背石头的故事《半张羊皮》;为建设新城石河子,陶峙岳将军身体力行,背着砖头上脚手架,鼓舞了士气的故事《陶司令背砖》等许多故事反映了第一代兵团人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和幽默风趣的乐观主义精神。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兵团屯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1952年,部队新修、新挖、整修大小渠道近300条,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653万亩②。播种面积162万亩,粮食总产近1亿公斤,棉花总产334.5万公斤,油料总产近500万公斤,达到了主副食全部自给,并支援了地方建设③。

这一时期由战士们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屯垦民间文学真实地再现了兵团创业初期的艰辛场面,热情讴歌了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记录了驻疆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军队参加生产的命令,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党委和王震司令员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军垦建设,在十分艰苦的生产环境下,在农机具严重缺乏的生产条件下,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开荒造田,修渠引水,建起了第一批军垦农场,发展了屯垦初期的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支持和发展了新疆工业、农业建设的史实。

兵团成立以后,除了原部队就地转业的10.5万指战员外,山东、河南、河北、甘肃、江苏、上海、天津等地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壮年,大批转业复员军人相继进入兵团,参加正规化国营农场建设,兵团事业有了大的发展。至1966年,全兵团共建成农牧团场158个,其中农田平整、林带成网、水渠纵横、道路畅通、营房整洁的正规化、机械化国营农场137个,耕地面积达1212万亩④。

流传在兵团人之间的歌谣“冰当镜子云擦汗,狂风梳头雪洗脸。军垦战士建边疆,天山南北把家安”“地窝子啊真正洋,不用垒墙不安窗。就地挖个大深坑,杨树柳枝当房梁。先鞠躬,后进屋,不花钱每日能闻泥土香。地窝子啊真正洋,雨停云散太阳出,窝内锅盆响叮当,窝内变成养鱼塘。风雪也到这里闹,老鼠也来捉迷藏。身居昏暗地窝子,心里却是亮堂堂。军垦战士心向党,要让沙漠变绿洲,要让戈壁出油粮,要把西大荒变成米粮仓;“五十年代来新疆,建设沙滩住草房。塔里木,一片荒,没有粮田急得慌。砍土曼,一担筐,开荒造地全用上。天不亮,就起床,满天星星才回房。三顿饭,在地头,当年全吃窝窝头。农地职工齐奋斗,换来当今好时光”“春天播种背朝天,夏天锄灌烈日炎,秋天收获似打仗,冬天备耕更加忙”“太阳出来红满天,国营农场到处显。十年的愿望今实现(哎嗨哟),农场的面貌大改变。土地一片连一片,统一调配统一干。集中力量搞生产。(哎嗨哟),棉花粮食堆成山”“玛滩有三宝,野猪蚊子芦苇草。百里芦苇不见边,听见人声人难找。白天野猪叫,晚上蚊子咬。条件再苦全不怕,革命战士志气高”等,以及驻屯于阿克苏地区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一部分老战士为开发塔里木,“三探塔里木”的故事《三探塔里木》;北京空军部队转业战士找房子,掉入了“地窝子”的故事《站在房顶找屋子》;为保证冰雪打湿的毡筒和衣服能在第二早穿到身上,避免馒头被冻成石头,老班长想出了不脱毡筒和衣睡觉,把馒头夹在棉袄下面的方法的故事《老班长的故事》;挖排渠浇水压碱,班长王老虎掉进了地洞的故事《王老虎钻地洞》;拖拉机犁地时掉进了大老鼠洞的故事《拖拉机鼠洞历险记》;军垦战士们用明光发亮的大坎土曼当饭碗的故事《铁饭碗》;场长每次下连队都拄着一根铁拐棍量土层,取土样的故事《场长的铁拐棍》;连长杨留海带人赶着马爬犁进入没膝的雪山砍树做工具把,不慎将自己的脚砍伤,带伤工作的故事《连长杨留海的故事》;老政委在库尔勒大街上捡杏核当种子的故事《老政委捡杏核》;李连长带着40个小伙子组成的青年突击队跳入冰冷的渠里,组成人墙,挡住水流,堵住决口的故事《人墙》;爱场如家,爱鹿如子,驯服野鹿、养殖小鹿的塔里木的江苏支边女青年李丽的故事《养鹿姑娘》;成功移植蟠桃的二师三十六团林园连长、老园艺师的故事《巧移蟠桃》;帮助老职工涂成收获承包地的庄稼的八十四团七连干部职工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深夜消失去割麦子的炊事班长蔡班长的故事《蔡班长“失踪”》;新场长一上任就到园林队参加植树的故事《新场长上任记》等故事,真实地记录了广大军垦战士在“缺水、无菜、无房、无路”①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住窝棚、吃粗粮、喝咸水、抗风沙、顶酷暑、冒严寒,利用手工工具,每天苦战十几个小时”②,苦干苦战,不畏艰难,发挥聪明才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塔里木河、开都河、乌鲁木齐河、玛纳斯河、叶尔羌河、伊犁河流域以及博东、哈密、塔城、阿勒泰等地区的荒漠③建设现代化国营农场和工矿企业,在亘古的戈壁沙滩上,建起石河子、奎屯、五家渠、北屯、阿拉尔等一批军垦新城镇的史实,表现出了兵团干部职工扎根边疆,爱团(场)如家,建设美好家园,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三、结束语

历史凝结着文化,文化诉说着历史,文学表现历史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由兵团人集体创作反映屯垦戍边生活并流传在兵团人中间的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陪伴着兵团人度过了酸甜苦辣的艰苦创业岁月,滋养了兵团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兵团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兵团人扎根边疆、献身屯垦戍边事业的文化理念。同时,反映兵团人屯垦戍边生活的民间文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生动地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兵团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部鲜活的兵团精神和兵团史教育的好教材。

参考文献: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M].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1.

[2]政协新疆五家渠市委员会.五家渠文史(第二辑)[M].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9.

[3]农八师·石河子市编委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分卷[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4]农八师·石河子市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分卷[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分卷[C].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3.

[6]李国华,伊明.不懈遥传承与坚守——“孙龙珍民兵班的故事”[N].兵团日报,2014-12-17.

[7]潘瑞雄.烈日下的最美风景线——维稳一线的兵团民兵风采[N].兵团日报,2014-7-4.

 责任编辑:杨伟民

推荐访问: 兵团 民间 文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