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介绍了“机械制造基础”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教学方法设计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多种方法并用;在教学手段方面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同时发挥传统手段的优势。
根据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改革中将机械类原有的“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合并为一门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改革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课程的结构体系,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材料、材料成形与切削加工三大模块。这种“模块结构”对于灵活选择、整合内容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容易割裂内容之间的联系,必须深入研究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将教学内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工程材料部分具体概括为一条主线、四大子模块。一条主线是材料的化学成分一加工工艺一组织结构一使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沿着这条主线,本内容设计了四大模块: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金属与合金的结晶与相图以及钢的热处理原理,构成了本课程的理论模块;工业用钢、有色金属、工程塑料与复合材料构成了本课程的材料模块;热处理工艺构成了本课程的应用模块;课程实验构成了本课程内容的实践模块。
材料成形部分以材料成分一组织结构一使用性能为基础,以金属材料的铸造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三大子模块为主体,兼顾其他材料的成形技术,同时引入现代材料成形新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各部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以材料的组织、性能、成形工艺和应用为主线,分为金属材料成形和非金属材料成形工艺两部分,与工程材料部分相衔接,以材料的铸造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工艺理论基础为重点,以材料成形新工艺构成本课程的第四子模块。
切削加工部分分为基础知识、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三部分。切削加工基础知识是在学生经过机械实习,对切削加工具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零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加工过程中的现象、影响因素、控制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对影响加工过程最重要的方面,如切削刀具的结构、刀具几何参数作了较全面的介绍。该部分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机械加工方法部分是本课程的主干内容,在机械实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常见加工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学生学习此部分内容后,对常用的各种加工方法、机床、加工刀具都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具备根据零件表面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同时,在这部分内容中还介绍了数控加工和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有初步的认识。机械加工工艺部分引导学生由只考虑零件单个表面的加工提高到从零件整体出发,考虑如何制定合理的零件加工工艺。这部分是课程的落脚点,是前面两部分内容的总结、应用、深入。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制定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实施时采用启发式、导学式、研究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强化敛散思维训练。
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仅要讲授知识本身,同时还应注意它的前伸和后延,作为前伸特别注意介绍知识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作为后延要重视知识的推广与应用,活学活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考虑两方面:一是课程内容大多是对实际加工方法的总结,对缺乏实际生产经验的学生而言感觉相对单调、枯燥,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目的上也突出应用,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为此,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根据课程内容辅以讨论式、自学等方法。尤其是在课堂讲授时有意识地增加练习,并且课堂练习尽量贴近生产实际、贴近武器装备、贴近学生专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每一节课,注意做好两点。一是过渡。讲清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采用设疑、归纳等形式由前面内容引出后续内容;二是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本次课的总体内容,搞清重点、难点,便于课后复习。
三、教学手段设计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计算机多媒体高度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教具、演示实验的真实效果和板书的驻留性,使传统媒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板书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板书量可适当减少。例如,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照片、材料成形工艺规范、机械制造工艺图与零件圖可以移植到大屏幕上,而重要结论应当抄写在黑板上,这样不致因翻屏而消失。总之要综合应用图片、视频、动画、教具、黑板等多种教学媒体,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
四、结语
一门课程的总体设计是指导课程教学、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对保证授课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后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经过几年的实践,能够满足要求,对课程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不足,如教学内容设计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教育思想体现不够明显等,这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