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的教育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天的德国教育堪称世界一流。探讨德国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及其特点,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认识自身不足,更好发展自己;有利于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06)12-0023-04
一、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德国学校德育因历史时期不同而目标各异,又因为德国实行文化教育的联邦主义,各州拥有文化教育的主权,各州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不同而目标有别。1990年10月,德国以西德的资本主义政体实现重新统一,在教育上完全沿袭了西德体制。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对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而献身的精神。”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高等学校总法》中规定:“教与学应当使大学生对某一职业领域活动有所准备,并根据所学课程的要求,向学生传授未来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方法,以使大学生能够胜任将来的科学和艺术工作,并能在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国家中具有负责的态度。”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如对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在德国尚无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这是德国文化教育联邦主义、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具体表现,但这并不能说德国高校不存在德育目标,我们可以从这些规定中发现其内涵: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民主、自由、守法精神,崇尚人性,有自尊心的、负责任的以及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可依赖的自由公民、劳动者。
由于受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德国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上显示出鲜明特点。
第一,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 德国高校德育目标充分反映其固有的民族道德传统。迄今为止,宗教教育仍是德国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反映学校德育与宗教教育联为一体的历史传统,而《圣经》等教义中所包含的一些道德行为内容,如关爱、互助、善良、诚实、执着以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人性的磨炼在一种信仰的基础上融入大学德育目标之中,并且这些德性普遍被推崇。
第二,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德国德育目标在设定上是以普遍的人性、人道主义原则为依据的,其实质和核心是个人主义为本位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现。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青年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其核心在于培养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1949年制定的《基本法》中规定下来,如自由、民主、法制以及国家体制的联邦制等原则。
二、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德国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认为德育投资并不是非生产投资,它会很快得到经济补偿。德国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教育;以诚实、尊严、责任感的道德教育;民主、自由、平等、和平统一的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思想教育,是二战后德国的首要任务。德国有着深厚的军事和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特别是纳粹统治时期把德国带上了极端民族主义、强权政治、对外武力征服和扩张的道路,结果不仅给世界造成一再的浩劫,也导致了德国的一再失败和民族灾难。二战后,德国首先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思想意识进行清除与改造,推行“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非种族主义化”,实行“民主化”、“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的原则由制定于1949年的《基本法》确定下来。《基本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全面保障人的尊严和人权,人民有自由发展其个性、人身自由、法律面前平等、男女平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保证财产和继承权等多种而广泛的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权利。
陶冶精神、磨炼人性的道德教育。德国高校把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点放在伦理道德观念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批判能力。德国高校不像中小学那样开设宗教课,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伦理学、教育学、神学等课程来完成。高校以现实为起点,解决学生现在和将来在生活道路上会碰到的一系列问题。高校不只是作理论上的宣传,而是先教育学生理解社会、理解现实、理解自己、理解别人,以便从现实出发,培养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诸如诚实、尊严、慈爱、克己、互助、责任感、相互谅解、协作精神、群体观念、健全人格,对真、善、美的感受性,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敬神和宗教信念。
融自由、民主、法制为一体的政治教育。德国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东西方冷战交锋的最前沿,以灌输、捍卫西方的民主主义制度和价值观为己任的政治教育显得格外敏感和重要。不同历史时期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不同,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围绕一定的社会主题展开,特别是那些重大的社会主题。20世纪50年代是联邦德国的复兴时期,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围绕年轻的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展开工作;60年代这一使命体现为对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对纳粹进行历史清算,在民众中强化和传播民主思想;70年代它的中心工作围绕着经济问题、东部政策和恐怖主义,也包括为学校政治教育制定新的教学大纲;80年代工作重点是环境问题、和平与安全政策和对东德的舆论宣传;90年代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德国的统一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此外,还包括全球化问题、生态问题、新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以及大众媒体和信息社会发展问题等。[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联邦政治教育中心补充了许多新的主题。2000年5月,联邦中心在一份公告中明确了它在新世纪的14个工作主题:民主政治理论、伦理和宗教等问题,德国历史,德国统一后东西部的相互贯通和接受,欧洲的融合与国际关系,社会作用,生活方式,社会市场经济,人口问题与移民的融合,大众媒介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作用,民主文化,政治极端主义,教育和科学,政治教育的方法,出版工作及合作交流。[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德意志民族以气质高贵、富有尊严与责任感、思维严谨周密著称于世。德国在普鲁士复兴时期,就建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传统,这种传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加强。目前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已由过去追求个性自由、“个人为本”转到追求民族意识、兢兢业业、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和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为本”上来,并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
德国高校德育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德国高校强调个性的发展,强调在养成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健全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批判能力。第二,德国大学生崇尚社会公平和利他价值。根据张可创对中德大学生理论、经济、审美、政治、社会、宗教等六种价值的比较,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在六种价值取向上的强弱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社会、审美、理论、宗教、经济和政治取向。将这六种取向按强弱分为四个层次:社会取向最强,为第一层次;审美和理论取向为第二层次;宗教取向为第三层次;政治与经济取向最弱,为第四层次。也就是说,德国大学生对社会公平和与人为善最感兴趣。他们崇尚慈爱和利他价值,其次追求自我独立和科学理论,再次认同宗教价值,对于政治经济价值则缺乏兴趣。德国大学生更关注社会公平和别人的幸福,关注宗教价值,重视实证、推理和科学价值。[3]
三、 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德国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德国中小学把宗教课、公民课列为必修课,高校不再把宗教课、公民课列为必修课,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伦理学、神学、法学、经济学等之类的课程来完成。在德国高校,且不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基础学习阶段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列为必修课程,理工科在专业学习阶段也把经济学、法律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比如,数学专业把经济学、经济法、保险学列为专业必修课,土木工程专业必修建筑经济学、建筑法等课程。同时,理科教学中也渗透德育内容,主要方法是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教师也要注重从这些角度进行讲解。德国高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各学科和专业的渗透来进行民主、自由价值观等教育。由此可见,德国高校把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于其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严格考试,确保德育效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学都把政治、法律、经济等课程或者列为必修课或者列为必选课。而“德国高等学校又十分重视考试,从政府到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章程。凡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必选课,都要通过考试,否则不予毕业。考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4]考试是集中进行的。在整个学习期间,主要有两次考试。一次称前期考试或中间考试,在基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这次考试很严格,其目的是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选择和淘汰。另一次是毕业考试,在专业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毕业考试分三种:国家考试、高等学校考试(也叫文凭考试)和硕士考试。
心理咨询是高校实行德育的又一途径。德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类机构,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及规划。这里的工作人员要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学位,并受过专门心理训练,才能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他们有很高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咨询人员向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服务渗透到课堂、日常生活、个别谈话、团体训练等各个方面。实践表明,心理咨询在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知与不知的基本矛盾,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养成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德国,不仅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政治教育中心机构,而且还有大量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著名的阿登纳基金会,就是由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政治咨询和教育机构,属于曾长期执政的德国基督教民主同盟。[5]类似这样的组织还有天主教联盟、联邦青年联合会、农村青年联合会、德国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团体和机构。这些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共同的任务就是对人民进行民主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此,它们经常结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举办讲座、报告会,讲解国内和国际大事、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在德国,一位男青年只要自愿在德国志愿服务队、民事防卫领域义务兼职服务10年或到海外从事至少2年的服务,并履行合同,即可免服兵役。
利用大众传媒是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德国是世界大众传媒业高度发展的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德国地方报业十分发达,每天有1600家报纸出版,发行量达2500万份。每个县至少有一份自己的本地报纸。千人报纸拥有量为328份,居世界第四位。杂志有2万多种,总发行量在2亿册左右,平均每个家庭订有四份杂志。广播电视业为双轨制——公共广播电视台和私人广播电视台同时播出节目。互联网也非常发达,高校十分重视网络建设。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崭新模式。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国际互联网平台,开辟关注者交流的平台,并设有专门网页,开辟专栏,邀请政治专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向访问者深入剖析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社会根源、心理原因及严重后果。利用这些大众传媒,每时每刻向国人灌输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宗教信条、道德规范和原则。
德国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上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主要包括:
首先,是多渠道渗透的方法。德国高校多在各门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并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此外,德国高校多利用社会机构、团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州分支机构与各社会团体合作,就当前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举行报告会、讨论会、论坛、竞赛、展览等活动。
其次,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教育教学之中。在德国高校没有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思想道德教育一是通过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隐蔽课程进行;二是通过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把思想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教育教学之中。
第三,是多兼职、服务性的德育队伍。德育队伍是实现德育目标、保证德育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德国高校德育队伍由下列人员组成:学生活动办公室等涉及学生管理事务的工作人员、职业与心理咨询有关人员、神职人员等。在这个系统中兼职人员较多,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中,很多是学校的保健医生、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精神病学家、高年级本科生及教师,这些人员中有许多是自愿加入到咨询工作中来的义务工作者。在队伍素质上(这里主要指有关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德国高校德育队伍基本上是一支服务性队伍,多数由兼职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神学学者构成,从总体上看,其队伍构成的素质较高,知识结构也较为合理,人员也比较稳定。[6]
参考文献:
[1]傅安洲.联邦德国政治教育中心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1999(3).
[2]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Jahresbericht 2000/2001.
[3]张可创.中国和德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比较[J].德国研究,2003(4).
[4]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41.
[5]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8.
[6]汪宗田,傅安洲.中德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异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
傅安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政法学院教授
本栏责任编辑曹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