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邬达克是近代上海最知名和多产的外籍建筑设计师之一。近些年来,邬达克在上海的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与其作品的美学特性不无关联。他的建筑作品涵盖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德國表现主义风格和艺术装饰风格。这些建筑艺术风格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文化特性高度吻合,是上海城市美学流变的缩影。邬达克因此成为同时代设计师的佼佼者,他的建筑作品则成为今日上海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地标。
【关键词】邬达克;上海租界;新古典主义;德国表现主义;艺术装饰风格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上海建筑艺术史中有几座闻名中外的“明星”作品。国际饭店(1934年)和大光明戏院(1933年)在竣工当时是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如今已成为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老上海们还对美国总会(1924年)、诺曼底公寓(1926年)和绿房子(1938年)等建筑耳熟能详,而这些建筑都与邬达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随着上海对城市优秀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邬达克的名字频繁跃入人们的视野,甚至掀起了不小的文化热潮。邬达克于1919年来到上海,1947年离开,期间在上海共主持过五十几个项目、100多栋单体建筑[1],其中大部分保留着,28个被列入上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际饭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邬达克的故乡是斯洛伐克,国籍是匈牙利。匈牙利领事馆于2008年举办了首次“邬达克年”活动;上海世博会期间,斯洛伐克馆播放了邬达克纪录片;2013年,上海番禺路的邬达克旧居改建成邬达克纪念室。与邬达克同时代在上海工作的外籍设计师数量众多,但邬达克是如今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一位,一方面源于与他的勤奋多产,另一方面也与他建筑作品的美学与文化特质不无关联。
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建筑风格多样,包含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多种形式,是近代上海城市建筑美学流变的缩影,也是城市文化嬗变的历史年鉴。邬达克的建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艺术风格,即新古典主义风格、德国表现主义风格和艺术装饰风格。从近代上海的城市美学和文化的角度解读这些建筑,就会发现它们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意和文化价值。
一、中西艺术融合的起点:新古典主义风格
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与内地城市不同,作为近代上海城市主体的租界在形成后的近百年中是一个由西方侨民主导管理的公共区域。西方发达国家是租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来自世界各国的侨民也以自身民族文化为背景,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租界华人一起,加入这一国际文化社区的组建过程。上海的城市建筑就滥觞于这样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公共社区中。
邬达克初到上海的1919年,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西方建筑艺术领域方兴未艾,这股国际风潮同步刮到了上海。凭着在布达佩斯理工大学打下的古典建筑功底,邬达克熟练地将各种欧美古典设计风格移植到上海的建筑上,代表作包括何东住宅、宏恩医院、诺曼底公寓、爱司公寓和美国总会等。何东住宅(1920年)是邬达克为20世纪初香港首富何东设计的上海住宅。何东自小在香港长大,受过良好的英式教育,深受英国主流文化熏陶。邬达克为他设计的豪宅主要装饰特征包括贯穿楼层的罗马式巨柱、巴洛克式的牛腿、立柱以及拱券等,属于当时在英国颇为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图1)。与何东住宅异曲同工的是宏恩医院(1926年)。宏恩医院位于老上海的英美公共租界,业主查尔斯-雷纳是一位在意大利生活多年的美国人,捐赠这一医院为上海租界的公共事业做贡献。作为租界内的公共建筑,宏恩医院的设计自然无法绕开欧洲古典公共建筑风格的影响。细心对比会发现,宏恩医院纵三段横五段的立面结构特征与当时英国市政厅的主要结构特征如出一辙(图2)。诺曼底公寓位于法租界霞飞路。受法国文化影响,霞飞路极具浪漫、时尚的特征,沿街林立的欧式洋货铺和俄侨商店带来异域特色。邬达克将法式、意式和英式经典建筑风格融合于诺曼底公寓的设计中,建筑整体布局则吸收了纽约熨斗大楼的形式(图3)。同样处在霞飞路沿线的爱司公寓(1927年)也是邬达克早期的作品,外观混合了文艺复兴与西班牙风格(图4),与诺曼底公寓一起为霞飞路的法兰西风情增色不少。美国总会位于英租界福州路,是邬达克为美国侨民设计的作品,采用了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乔治亚风格(图5)。
以上这些建筑的功能、大小和外观各有不同,但有一些共通的特征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如古典主义经典三段式结构、罗马式巨柱和山花等。独栋建筑的设计风格又因业主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喜好不同而带着地域差异。这些西方新古典装饰风格的建筑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是当时租界经济和文化开放的结果。上海租界形成以后,作为国际社区一直由西方文化主导社会发展,其中,尤以英国文化的影响最大。19世纪末,英国进入国力鼎盛时期,复兴古希腊罗马经典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艺术潮流风靡英国本土,这些风格随着英国在上海的经济和文化活动逐步传播并成为主流。邬达克这一时期的客户尽管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但都以西方文化背景为主,他在英式新古典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不同地域的风格,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地域文化审美需要。这些带有欧洲经典建筑元素的新古典风格作品与其他外籍建筑师的作品一起引领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在上海遍地开花,不断对上海本土建筑风格产生重大影响,催生了以石库门为代表的海派建筑。它们的出现是近代上海社会文化开放和艺术融合进程开启的标志。
二、现代美学的探索:德国表现主义风格
1920年代后期,新古典主义艺术潮流在西方国家渐渐式微。1928年,艺术装饰潮流(Art Deco)在英国和美国异军突起,并于1929年登陆上海。由公和洋行设计的上海首座艺术装饰风格大楼——沙逊大厦在这一年落成[1]。鸿达(代表作国泰电影院)、赉安(代表作培文公寓)等一大批外籍建筑师与留洋归国的华人建筑师一起,在上海掀起了艺术装饰建筑风潮。邬达克意识到,必须在自己原先的新古典风格上寻求突破。他首先将目光转向当时建筑技艺极为先进的德国。这一选择主要出于邬达克的文化身份,他的家乡是原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深受德国文化的影响。在实地考察德国当代建筑作品之后,他渐渐将德国表现主义建筑风格运用到自己在上海的建筑作品中。
邬达克在上海建筑上引入了表现主义建筑最显著的几个特征,即尖拱、砖砌技术和装饰勒(图9)。德国表现主义建筑上常用哥特式的尖拱大门,这一造型在功能上并无特殊作用,只是一种文化象征符號,体现了哥特式文化精神[2]。但邬达克对尖拱这一符号有着特殊的喜爱,将这一造型融入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孙科住宅设计于1929年,设计风格正处于寻求突破的转折点。住宅整体风格已经摈弃了邬达克所擅长的古典样式,取而代之的是美式现代别墅的外观特征。屋顶做成当时在上海豪宅中颇为流行的西班牙风格,正立面门窗有意大利住宅的影子。入口处的三个哥特式尖拱门是他对德国表现主义建筑元素的应用(图6)。慕尔堂(图7)是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上海的主教堂,风格一般被认为是美国学院哥特式。建筑外立面上的柱子有着表现主义装饰勒的特征,门窗多做成尖拱式,这些哥特式尖拱除了作为宗教象征符号,也是一种表现主义的建筑尝试。
紧接着设计的交通大学工程馆则彻底转向了德国表现主义。除了尖拱之外,邬达克将带棱角的装饰勒和表现主义的建筑外观布局也应用在立面上,长条形的装饰勒使建筑立面线条分明而极具阳刚之气,配合拾阶而上的中央入口装饰,营造了向上的气势(图8)。外滩真光大楼(图9)的设计标志着邬达克已经将德国表现主义的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除了尖拱之外,表现主义独特的砖砌技艺、装饰勒和阶梯结构外形成为建筑的主要特色。这一风格使邬达克的建筑作品在上海的现代建筑风潮中独树一帜。德国表现主义使用哥特建筑元素,与一般建筑的装饰复古有着本质差别。它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美学复古,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回归。表现主义来源于德国在一战后的民族觉醒和现代化,代表了对民族精神、现代性和进步的追求。以邬达克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风格出现在上海,不仅是西方艺术潮流更替的结果,也是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近代上海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性渐渐根植于上海城市文化中。至1930年代,现代文化意识已经通过科技产品和生活方式影响到普通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
三、现代文化的载体:艺术装饰风格
1930年代,美国的国力逐步超过英国,并引领了一波全球化的潮流。其本土文化和艺术也影响到到全球化的浪潮所波及的每一个角落,代表美国现代文化的艺术装饰派引领了上海主流艺术思潮。此时的上海被外国人誉为仿佛集中了全世界的吊车[3]。艺术装饰洪流过后,刚刚经历了建设高峰的上海成为世界上艺术装饰派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4]。邬达克在短暂的表现主义的探索之后也加入了这一潮流,国际饭店(图10)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1931年,由中南、盐业、金城和大陆四家中资银行组成的四行储蓄会决定投资建造远东最高的大厦,建筑地块位于英美公共租界的东部。邬达克设计国际饭店前不久曾到纽约考察摩天楼,1930年落成的纽约每日新闻大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国际饭店细长柱子构成的竖线条外观构造和顶部层层收进的结构与其如出一辙。与国际饭店几乎同时落成的大光明大戏院(图11)也以艺术装饰风格来设计外观——长长的水平和垂直墙板正交叉,垂直板高出屋顶,形成阶梯构造的外观并拉升建筑的视觉高度。邬达克不仅吸收了艺术装饰派摩天楼竖线条和层层收进的外观元素,也将其模仿自然界的有机线条应用于小体量建筑的外观设计中,代表作是1938年落成的吴同文住宅,俗称绿房子(图12)。绿房子的外观模仿大邮轮,以流畅的曲线构成宽敞的露台和连续弧形玻璃窗,每个楼层的立面以丰富的直线和弧形线条交错构成,宛如一幅意境深远的现代派抽象绘画作品。从吴同文住宅的设计中可以看出邬达克已经对艺术装饰派的设计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他对房子主人吴同文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绿房子的现代感仍然是超前的,再过一百年也不会过时[5]。历史对邬达克前瞻性的眼光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邬达克建筑生涯后期在上海设计的众多艺术装饰风格建筑一方面是美国现代文化传播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对这一时期的上海而言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些艺术装饰风格的建筑订单多来自在上海的华人客户,他们代表了近代的中国民族资本。他们并不一定了解艺术装饰风格的内涵。但是,艺术装饰风格元素早已通过各种物质产品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参与了城市现代文化的形成,并成为现代文化的标识。与艺术装饰风格相联系的是科技、财富、强国等一切与美国相关的现代意象。因此,这一风格成为当时中国人追求现代性和实现强国梦最有力的意象代言。邬达克的艺术装饰风格代表如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等,都由华人出资建造。它们在国际上引起的广泛关注和二个远东第一称号(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高楼”和“远东第一影戏院”)不仅仅是这两座建筑的荣誉,也是近代上海的荣誉,是中国民族资本登上历史舞台的象征。这一点与同样是上海地标、但由英国殖民势力投资建造的上海海关大楼和汇丰银行的文化意义截然不同。它们是近一个世纪前中国人强国梦的产物,也是由华人主导的民国海派文化发展巅峰时期的象征。邬达克从大洋彼岸拿来了一种最摩登的意象,恰当地表达了当时上海华人们对城市未来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强国梦的执着追求。
四、结语
果戈里有一句名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她依旧在述说”。邬达克的建筑作品是20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的城市审美文化的年鉴,是这一时期社会美学、文化和科技的结晶,对今日的上海文化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美学和文化深意仍然值得现在的人们不断挖掘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27.
[2]曼弗雷多-塔夫里(作者),弗朗切斯科-达尔科(作者),刘先觉(译者).世界建筑史丛书-现代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程童一.开埠-中国南京路150年[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6.
[4]卢卡-彭切里尼(作者),尤利娅-切伊迪(作者),华霞虹(译者),乔争月(译者).邬达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5]程乃珊.绿屋情缘[J].北京:建筑与文化,2004(5):74.
作者简介:何洲华(1979-),男,汉族,上海市,硕士,讲师,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